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一
20_年_月_日,政府组织我们全镇的党员到盘县二小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间楼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第一次踏上红色之旅,感受红色教育,我感觉突然之间经历了许多事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而且时间过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在这里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
六盘水盘县九间楼,红二六军团曾在这里召开过重要的会议,史称“盘县会议”。1935年3月,贺龙、任弼时、肖克等率领的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达盘县,在九间楼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坚决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主张,坚持北上,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对扭转当时的革命形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贺龙、任弼时、肖克等率领的红军二、六军团在盘县会师,两个军团会师时,总兵力不足八千,弹少药缺,人疲粮尽,是两支各自经历极其困难之后会合的疲惫之师。然而,在会师之后的近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展开了六次规模颇大的战斗,消灭了敌军三个师共二十几个团,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为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撤离长江以南之后,惟一在江南与敌进行战斗并取得伟大胜利、开辟广阔苏区的一支主力红军。这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是独特的,具有很大意义的。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一天,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险峻的军事环境:我们看到了当时用于运输物资的二十四道拐是如此的险峻,当时红军用来战斗的兵器是如此的简陋却却在如此险峻的战役中取得大胜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红军就是在这里度过艰苦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在九间楼诸多图片,简介及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多数人殒命于战场,但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九间楼别具一格的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我们参观的景点都与那段红色历史有关,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紧密团结在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自己的教育岗位矜矜业业,让我们的学生知道。了解这段历史,让他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二
南昌城管红色家书是中国共产党南昌市委员会城市管理和维护委员会为了激励城管执法队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发出的家书。此次家书从红色家书的传统出发,以奋斗、拼搏的正能量恳谈了城管队员的职责和使命,给他们提出了具体的挑战和任务。如何才能将家书所提出的挑战和任务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城管队员的实际生活指导方针,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段,家书传递的红色正能量
家书中的语言十分激励人心,充满了革命的红色正能量,这直接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基层城管队员的重视和期望。在这份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在红色家书中的转化,也看到了我们作为一名城管执法队员的应当担当的历史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正是这种正能量精神注入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而奋斗的决心。
第二段,识别家书提出的挑战
在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了自己必须改变了很多事情,包括想法、看法、方法,更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更高的认识,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时刻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中争取新成果。这些挑战给我们提出的并不是简单完成任务,而是更加精神上的提升与蜕变。
第三段,解决方案与实践
在红色家书中,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管理和维护委员会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挑战和任务,要求我们在城市的建设、服务、管理、监管各个方面都要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要想切实解决家书所提出的课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去奋斗;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成果,我们更需要从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中总结经验,并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好方法带到其他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去。
第四段,从身边事情入手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依赖于整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建立全员参与的意识,发扬集体智慧,凝聚各种资源,才能让工作达到更高的效果。从身边的工作入手,我们能够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工作要求我们时刻更新自己的理念,摆脱思想的条条框框,逐步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五段,总结
在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执政党的初心,也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作为一名城管执法队员,我们必须时刻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像战士一样恪尽职守,用一份踏实的态度去开展自己的工作,一份责任心去呵护城市和人民的生活环境,用一份奋发图强、发扬革命精神的志向去guide实践的道路,才能在实践中奋力前行,让家书所谓的“城市管理急先锋”的职责得到体现。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三
《红色之旅》是一部历史的画卷,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战的艰苦历程的画面;
《红色之旅》是一部凯歌,传承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红色之旅》是一座丰碑,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
这次红色的旅行将我带到了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战争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忘我地奔赴战场。
中国曾被外国人称为是东亚病夫,并且一再受到外国人的嘲笑,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苏醒后一声长吼振兴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看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二十八年间,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最终创造出万里长征等无数震惊世界的奇迹,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实代表,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先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夺目旗帜,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从乌江天险到塞外平原,从湍流的雅鲁藏布江到革命的胜地延安。
我不知不觉被带到了1935年5月,面对咆哮奔腾的大渡河,面对十三条光溜溜的铁索,面对敌军猛烈火力攻击,22名勇士,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在枪林弹雨中,向河对岸冲去……敌军本想以危险的境界堵住我军攻击的去路,可是他们错了。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我军创造了“飞跃”大渡河的奇迹,一举消灭了敌人。
我试想如果亲身立于大渡河畔,望着奔腾咆哮的河水,肯定早已胆战心惊,更何况要在枪林弹雨中沿着光秃秃的铁索跨越横河,同时发起猛烈攻击!但这看似不可能的壮举,革命先烈们却做到了,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参加革命的那一刻,为了祖国,为了中华人民,就已经把毕生倾注于民族解放事业了吧!至此,我似乎已经明白红色之旅为何如此振奋人心,我们不能不被先烈们坚如磐石的赤诚之心震撼和感动!
《红色之旅》使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用血肉和气魄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所以,我今后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虽说中国现在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总有一天,中国会振兴世界!
相信吧!最幸福的日子将会属于我们,让我们协起手来,努力学习,为建设一个美好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吧!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四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部气势磅礴的“红色电影”。近期,我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从中深受震撼。本文将以五段式的形式,分享我对红色电影南昌起义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开篇引言介绍
电影以南昌起义为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成立初期的艰苦奋斗和无私牺牲精神。影片的开篇鲜明地展现了国民党政府迫害共产党及其成员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场景的设置很有戏剧性,通过清楚地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的利益冲突,以及共产党员不屈不饶的精神面貌。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当时的压迫环境,也对国共两党的主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二段:展现英雄人物形象
第三段:表现对敌人的斗争与胜利
红色电影南昌起义还生动地展示了革命者与敌人之间的斗争与胜利。在电影中,红军奋勇作战,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交战。尽管敌人的武器装备比红军好,但红军并没有退缩,而是毫不畏惧地与敌人展开了斗争。观看这些场景,我深切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坚毅和勇气,更感受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心怀正义,就能够战胜一切敌人。
第四段:表达对红军精神的钦佩和敬仰
电影中,红军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们从未放弃革命的信念。那种革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红军在南昌起义后的历程中,他们以极大的坚持和牺牲,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堡垒,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奠定了基石。红军们不仅有着坚定的革命目标,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一种为人民工作的伟大情怀。他们以自己生命的代价,为了打破封建帝制的枷锁,为了人民的解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红军精神值得我们永久地敬仰和传承。
第五段:展望未来革命精神的延续
红色电影南昌起义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之火。历史告诉我们,伟大的革命是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基础的。而当前,社会进步的步伐从未停止,革命精神的光芒也必须延续下去。我们应当以红军为榜样,坚持信念,为追求真理和正义而努力。只有坚守个人的信仰,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才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总之,红色电影南昌起义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以精彩的剧情和细腻的人物形象将南昌起义的经历展示在观众面前,并引发了我们对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的思考。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军的伟大和革命者的豪情壮志。在今天,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将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五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我们在工作中不但要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为主线,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为推进组织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激活”红色基因,注重“党建+”建设,让党性底色“亮”起来。把党建要求写入制度,制定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党建+”工作等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党建工作规制体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系统谋划部署“党建+业务”融合工作,强调把抓党建作为业务的基础,坚决破除“业务发展一俊遮百丑”的观念,强化履职评价,按年分层级组织开展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有效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都要考核,明确党建考核差的单位或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把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活用”红色资源,完善党史“活教材”,让工作果实“富”起来。总结回顾近年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与单位发展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通过运用党史“活教材”,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合理优化党支部设置和党员配置,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网点党员全覆盖;深入开展“机关联乡村”活动、不断提升“四联四促”规范化水平,推动党组织引领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继承”红色精神,汲取党魂“信仰力”,让组织文化“红”起来。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红色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将我们党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日精神”等精神文化植入组织的绩效文化,走出舒适区,提高团队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让组织文化“红”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在创新体制机制中的主导作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趋势。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在指导组织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以加快有效发展为中心,以落实提质增效为导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有一种精神,历久弥新;有一种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养分”继续灌溉着祖国大地。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六
南昌城管红色家书,作为新型城市管理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文献,是全国城市管理服务的优秀典范,更是一部反映南昌城市管理创新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阅读红色家书,深刻体会其中贯彻实施的理念,从中品味出南昌城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更加激发了深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热望。下文将就此对红色家书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1.红色家书的重要性
作为南昌城市管理服务的指导性文件,红色家书的发布对于推进全市城市管理服务的规范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它是城市问题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理念性、制度性、操作性文献,有力地推动了南昌城市管理服务现代化,塑造了南昌的城市形象;从微观角度来看,它也是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地指导了城管中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效能。
2.深化理念转变
红色家书贯彻的科学发展观及其思想体系,覆盖了城市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了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干部把握城市管理工作全局,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的打算。此外,更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人性化的城市管理理念。这种跳出框架的思维转换,强化了管理工作的人文关怀,也使公众感受到了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3.提升城市品质
南昌市城管理委员会在实施红色家书中,不仅将城市管理的服务标准提到了新的高度,而且更重视城市形象的构建和维护。国际化城市治理、绿色经济等在文献中被提到,经济考虑和生态保护的并重模式将绿色、健康、智慧的城市建设理念贯穿其中。全市的城市环境、管理服务不断地加强和提高,增强了南昌市以说是城市的内涵和魅力,也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舞台。
4.全员参与落实
在市民眼中,南昌市城市管理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全员参与建设的精神。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前期进行了深入的评估和需求分析,之后在文献中明确了居民参与的具体方案,创新了居民自治的方式,强调了“动员全民,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样板”的理念。以城市管理居民委员会的推广为例,通过实践和经验分享,更加亲密地关联了市民与社区共建,引导了民意的发展与促进。
5.创新服务模式
文献中也强调了南昌市在城市管理服务方面创新的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12345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将城市管理服务需求、问题、建议等有力地纳入总部协商处理,实现了快速回应,让公众收到了更及时、周到的城市管理服务。此外,还有数字城管、互联网+城管、物联网城市建设等多重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南昌市城市管理服务进入21世纪新时代。
在如今南昌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快速改变之中,城市管理服务亦日趋重要。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创新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南昌市城市管理服务的现代化进程。回顾南昌城管红色家书,无论是理念、标准、制度还是实践方法,都值得全国城市管理服务业的专家和同仁在发展中借鉴,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城市化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七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我们在工作中不但要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为主线,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为推进组织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激活”红色基因,注重“党建+”建设,让党性底色“亮”起来。把党建要求写入制度,制定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党建+”工作等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党建工作规制体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系统谋划部署“党建+业务”融合工作,强调把抓党建作为业务的基础,坚决破除“业务发展一俊遮百丑”的观念,强化履职评价,按年分层级组织开展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有效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都要考核,明确党建考核差的单位或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把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活用”红色资源,完善党史“活教材”,让工作果实“富”起来。总结回顾近年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与单位发展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通过运用党史“活教材”,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合理优化党支部设置和党员配置,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网点党员全覆盖;深入开展“机关联乡村”活动、不断提升“四联四促”规范化水平,推动党组织引领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继承”红色精神,汲取党魂“信仰力”,让组织文化“红”起来。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红色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将我们党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日精神”等精神文化植入组织的绩效文化,走出舒适区,提高团队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让组织文化“红”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在创新体制机制中的主导作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趋势。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在指导组织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以加快有效发展为中心,以落实提质增效为导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有一种精神,历久弥新;有一种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养分”继续灌溉着祖国大地。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八
如果问起江西的红色旅游城市是哪一个,那答案当属南昌。南昌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红色的故乡”。红色南昌这座城市以其浓厚的红色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索和感受。我最近有幸来到这个历史名城,深深沉浸在其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段:寻访革命足迹的感悟
来到红色南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深入了解和体验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我参观了南昌起义纪念馆,了解了起义的背景和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革命精神。通过翻阅历史文献和亲临现场,我意识到红色南昌的光辉历史不仅仅是一段往事,更是前辈们的智慧结晶和无私奉献的见证。站在起义的纪念碑前,我不禁为党的先辈们的勇气和无畏精神所折服,也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南昌市传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这种文化在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我参观了革命纪念馆、毛主席像廊、八一起义纪念碑以及邓小平故居等等,无不体现了南昌市弘扬红色文化的决心和努力。在这些场所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伟大领袖的风采和丰功伟绩,感慨万分。同时,在参观过程中,我也更加明白了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即坚定信念,勇于奋斗。这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优良品质。
第四段: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与红色历史相比,如今的南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色南昌不仅是一个红色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市区交通便捷,生活便利。这种变化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也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加坚定了自己致力于国家建设的决心。红色南昌的崛起,也是中国崛起的缩影,值得我们自豪和自信。
第五段:感悟与展望
在这次红色南昌之旅中,我收获颇丰。不仅重新认识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红色南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红色历史,用红色精神激励自己,推动社会进步。未来,我相信红色南昌会更加美丽和繁荣,我们也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南昌红色文化心得体会篇九
20__年6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79个诞辰纪念日前夕,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终于如愿以偿的参加了井冈山红色教育活动,实地接受了红色革命教育。
在乘车前往目的地途中,一面高大、鲜艳、飘舞拔地而起飞扬冲天的红旗雕塑,映衬着群山翠竹、树影扑入眼帘,上面有镰刀斧头标志,红旗上“井冈山”三个刚毅、有力的金色大字直抵心底,周围到处飘荡着革命歌曲,到处是穿着红军军服人群在驻足留念,一下子便被这形象、生动的雕塑所震撼,从中感受到一份坚定、庄严、沉重和不屈不挠的井冈山精神。看着公路沿途的群山翠竹,脑海里回忆着以前学到、看到的井冈山革命历程,对后面的学习充满憧憬和期待。
当天晚上在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剧《井冈山》时,现场观众仿佛重回革命年代。整个大型实景演出,共70分钟,由序幕《血》拉开序幕,让观众一下子感受到*失败后的白色恐怖,后面分《旗》、《灯》、《情》、《火》、《路》五个章节。红旗、镰刀、斧头、红米饭、南瓜汤、八角楼、挑粮的扁担以及黄洋界上的隆隆炮声,在红军后代井冈山儿女的叙述中展开,整个演出体现了人物细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第二天一早,一行所有人换上灰色的红军服,头戴八角帽,接受了生动感人的访谈教学。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对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后代,讲述了先辈的革命经历,尤其是1930年2月24日两位被错杀,令人无限惋惜,也给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曾志留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述奶奶曾志清贫、无私、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事迹,革命年代的母子分离,从革命年代到和平时期,他始终惦记着井冈山,惦记着为革命牺牲的战友们,对子女严格要求,在她临终前将每月积攒下来的工资都无私的上交了党,离世后,将自己的骨灰埋到了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永远陪伴她的战友们。她为革命抛家舍业,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革命事业,解放后身居高位,没有为亲人谋一点私利。曾志老人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烈士陵园,向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在纪念堂观看了15744位井冈山根据地烈士名录,并面对汉白玉无字碑,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革命烈士,致以深切的缅怀。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使我获益匪浅,通过雕塑、图片、实物、文字说明、影像资料,使我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了深刻的认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个红色割据政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我了解了的“三湾改编”历史原貌,知道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由来,同时也聆听了诸多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展厅里还展出了不同时间的革命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创造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人民,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振兴了中国人民的威武士气,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在井冈山五大哨所之一黄洋界。我们了解了1928年8月30日,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发动群众、凭借天险,将敌四个团击溃,创造了有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在黄洋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前,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井冈山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的道路。
在下山途中,我体验了一段当年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战士挑粮走过的陡峭小道,仅仅空手走了一小段,短短几百米,感觉气喘吁吁,气力不支,感同身受体会到了当年挑着粮食上山战士的艰苦。1928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经常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外的根据地挑粮,经常在黄洋界荷树下休息。“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年朱德军长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美谈。从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身先士卒、以身垂范的高贵品质,也看到了他们艰苦奋斗、乐观豁达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红军造币厂,了解了当年根据地经济保障工作,对革命先辈在严酷的环境下坚持革命,创造的辉煌革命历程感到深深的敬佩。
结束了井冈山的实地学习,虽然感到一丝美中不足,由于天气的原因,没能看到向往已久的八角楼,以及红军小井医院等革命遗迹,但我感到收获满满,久久回味着这次开阔视野,触及灵魂的井冈山之旅。
昔日的战火硝烟已在岁月长河中逝去,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中彪炳史册。寻着井冈山斗争的足迹,让我们了解了这块革命的摇篮,了解了井冈山精神对后人的激励作用。回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内涵,对今天的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虽然时代不同了,时代的使命发生了变化,但井冈山精神仍将继续照耀我们前行。
让我们不忘过去,铭记责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井冈山精神,完成各自目标任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