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心无需规划的成语篇一
胡适先生曾说:“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在我看来,生活也一样,无目的的人生也仅仅是散步而不会有所进步。因而人生是需要规划的,只有对未来的人生有了正确的规划,才有可能在遭遇人生的变故时随机应变,做出正确选择,从而成就美好人生。
几乎每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大人问到“未来想要做什么”。当我们给出答案时,其实也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做最简单的规划。除了野蛮生长的杂草,这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是可以随意发展而有自我成就的。我们写文章需要构思,同样,对于更加重要的人生,我们更需要“构思”。杂草固然充满了生命力,但它并不被需要。而没有规划的人生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有在规划人生的过程中才能有所思考,从而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才更有可能在人生的末尾回望时心满意足,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了价值。
或许有人会说,被固定在规划好的方框中的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岂不乏味而没有自由?这是对规划人生的过度解读。我们强调规划人生的重要性,是为了让人对当下的、未来的自己有准确的定位,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要明确的是,规划人生并不是给人生画格子,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禁锢于条条框框中,告诉自己必须要怎么做,而是在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告诉自己要往哪儿走。我们给自己明确方向,同时又留有余地,给自己自由,这才是规划人生的理想状态。
而当我们给予自己一个有所规划的人生后,我们才有可能在面临一些重大的事情时拥有随机应变或顺其自然的能力。这时的“顺其自然”不是完完全全地让自己被命运推着走,更多的是相信眼前的事儿总会过去,而最终自己还是站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我们应该在对人生有所规划的基础上适当地选择顺其自然。只有这样,顺其自然才会是一种积极的心境而不是一种消极的作为。
漫漫人生如征途,未来永远是未知的。而无目的地行走鲜能到达正确的终点,我们只有规划好自我的人生才能在这条路上真正走得自由而顺畅,只有规划人生,方能顺于道途。
随心无需规划的成语篇二
席慕容曾说,生命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既然如此,何不抛去世俗的羁绊,用心去生活,感受心灵之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随心而行,才能体悟心灵之美。
茶蘼花开,是谁不计较名与利,用心作文用心生活,追求心灵的舒畅悠然。村上春树,他的作品从来以轻快舒畅而被读者们喜爱。多次被诺贝尔奖提名而又多次落榜,不少人分析村上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是村上的作品不够严肃。而村上本人却并不把诺奖放在心上,他坚持自己轻松的写作风格,随心而创作,享受生活之美,仍长期被读者所喜爱。有些事,不必严肃,做自己,随心而行。
芣莒自得,是谁在面对高官厚禄时,选择归去做一山野老人?陶渊明在面对官场和归隐的选择时,随心而行,回归田园,成为一代大家。“即自以心为形设,奚惆怅而独悲?”难道落英缤纷掩不了满心清绪?他从此来香南浦,石碑永驻。人生难得需尽欢,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只需要遵从内心,随心而行。
芙蓉自若,是谁随心而行,行走出一条精神坦道?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莫高窟的岁月,道士塔的经历……余秋雨跟随心灵的脚步感受宇宙万物的繁盛浩大,体味天地生灵的生死循环。他选择了一条独立于世外悠然于心间的文化之旅,他将一颗纯净而自由的心献给了祖国山川的文化。他感受到了心灵的愉悦。倘若他选择了一条与大众相同的创造道路,又怎能感受到心灵之美。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谁一生豁达乐观笑对人生,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可他的心灵始终被妥善安放。他目空一切,用心生活,即使被贬仍能吟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豁达之音?用心感悟生命带来的种.种,随心而行。
生命是泊泊清泉,欢唱着对理想的眷恋,生命是多彩的画笔,描绘这执着的画卷。选择随心而行,用心感知心灵的美好!
随心无需规划的成语篇三
一心向青山听鼓角,一心纵野马向天笑。纵便红尘见青,俗人斥我孤傲,纵便功名尽去,同侪讥我清高,是非曲直皆随后人道,活出个自己,才为最好。
人这一生,应随心而动,随心而活。
一心向蝶,不久前,台湾最朴素的诗人周梦蝶化蝶仙逝,不知有多少世俗的邀约被拒之门外,不知有多少功利小人嘲笑他不识世事,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可周梦蝶“不改其乐”。他只是想活着自己想要的简单,写着想写的诗,红尘漫漫不曾有一丝沾染,他的一生,随心而动,随心而活。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东晋的岁月,伴着无数隐士,文人的阮籍流于淡墨疏烟,成经世古笔,随时光,熏染千年。听,那竹林七贤在开怀地放歌;看,兰亭里,文人们在流觞曲水,大发“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之叹。朝政的黑暗深浊,使他们离开了羁束,活出了真正的自己。随心而动,随心而活的歌声,是那个年代仅存的清明。远方,一个修篱种菊吟诵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老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而有人,却被生活收束了手脚,永远活在了虚伪的自我之中。他们,是屈原面对乡愿,奸佞;是嵇康独立朝堂中臣服的千万旧臣;是李自赐金放还的始作俑者,高力士、杨贵妃;是永远跪在岳飞墓前的秦侩。通过出卖灵魂,他们比他人活得更高,却带着一颗腐碎的心,去了永生的地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安石隐居时的一片真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狂放的呐喊;“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苏轼看破一切后的豁达之心。他们终活出了自我,让自己的人生随心而动,随心而活。
骑着骏马于草原上驰骋,嗅一嗅草叶的馨香。
弹着古琴于深林中自赏,触一触乐符的灵妙。
拿着毛笔于宣纸上挥洒,感一感线条的美好。
或许,你骑马的姿势并不帅,琴弹得并不好,字写得不够美,但你在这一刻,随心而动,随心而活,是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