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形容冬至节气诗句描述冬至节气的诗句篇一
1、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2、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3、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4、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6、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7、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
8、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10、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
11、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
1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3、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14、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15、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16、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1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8、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2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1、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24、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
25、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26、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
27、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2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9、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
30、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31、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3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形容冬至节气诗句描述冬至节气的诗句篇二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式
9、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魏了翁
10、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庞籍
11、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白玉蟾
12、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晁补之
13、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苏轼
14、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晁说之
15、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白居易
16、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苏颂
17、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释普宁
18、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张耒
19、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
20、晴明冬至,吉无不利。——释梵琮
形容冬至节气诗句描述冬至节气的诗句篇三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北宋】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形容冬至节气诗句描述冬至节气的诗句篇四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古时,这一日皇帝要去郊外祭天,百姓要祭祖,还有贺冬、迎神、辟邪、食馄饨等民间风俗。古人在冬至这天对一年的'回首往顾,也常有怀旧情结。那么关于冬至的诗词有哪些?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1.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2.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3.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6.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7.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8.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9.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10.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11.铜仪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12.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13.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14.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15.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16.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17.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18.冬 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19.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20.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21.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22.冬至吟二首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23.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仪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
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
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
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24.冬至相催
(宋)释绍昙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
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
蛰龙须奋跃,保待禹门雷。
25.冬至一阳初动
(宋)张抡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26.冬至一阳来服
(宋)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27.冬日
(元)朱德润
卷地颠风响怒雷,一宵天上报阳回。
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
双阙倚天瞻象魏,五云书彩望灵台。
江南水暖不成冻,溪叟穿鱼换酒来。
28.杂咏
(元)杨允孚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29.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
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30.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赵孟
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形容冬至节气诗句描述冬至节气的诗句篇五
元稹【唐】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武元衡【唐】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武元衡【唐】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李频【唐】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李频【唐】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韩翃【唐】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独孤及【唐】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耿湋【唐】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张说【唐】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庾信【南北朝】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形容冬至节气诗句描述冬至节气的诗句篇六
元稹【唐】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武元衡【唐】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武元衡【唐】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李频【唐】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李频【唐】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韩翃【唐】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独孤及【唐】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耿湋【唐】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张说【唐】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庾信【南北朝】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晁补之【北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刘克庄【南宋】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陆游【南宋】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方回【元】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