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一拜年字篇一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玩具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
初一拜年字篇二
新年是一个开心的节日,用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春节期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美丽的烟花绽放灿烂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学习会像烟花般灿烂!
“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收红包”是每年春节都必须做的几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今年拜年是最有趣的。初一的早晨,我们穿上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了。一路上,我们全家说说笑笑,看看路边的风景,也别是一番风趣!公路两旁的高山布满了浓密的松树,由于山里温度低,山上的雪并没有完全溶化,雪水顺着山径流到小溪里,山峦上的松树都被雪压弯了,真是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一进奶奶的家,我就大声地喊:“爷爷奶奶,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是爷爷奶奶最小的孙子,他们最疼我,看到我来给他们拜年,又听了我一番吉祥祝福的.话,乐得爷爷奶奶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爷爷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谢谢我的乖孙子,奶奶爷爷也祝你新年好!学习好!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的成长!”随后又给我发了压岁钱——一个鼓鼓的大红包。这时,姑姑姑父、大伯大妈他们两家人也相继来到了奶奶家。看到人多热闹如此喜庆的气氛,我就故意调皮的挨个给他们拜年,还很大声地说:“大伯大妈新年好!姑姑姑父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红包进入了我的腰包。我在丰收了压岁钱的同时,还丰收了长辈们对我的关爱和祝福。
大人们的宠爱,乐得我屁颠屁颠的。经过这番“大拜年”之后,我收获的祝福,把心装的满满的、美美的;我收获的压岁钱,又把我的腰包装得满满的、鼓鼓的。当然,我也用晚辈真诚的祝福作为回报,用幸福和甜美装扮了爱我的长辈们的心田!
拜年,是送温暖,是送祝福,也是送欢乐。
初一拜年字篇三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贴春联、团圆饭吃饺子、放烟花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去拜年。
春节一到,全国各族人民都会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每家都浓聚着团圆的气息。到了吃饭的时候,桌上都摆满了各式菜肴,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拜年,我们小朋友们肯定最是喜欢。既可以收到红包,还可以和小伙伴疯玩几天,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昨天,我和表姐互相拜年后,就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刚一到,我们就挨个向长辈问好拜年,吉祥话不断。祝爷爷新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长辈们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个红包发给我们。这时候我们都特别惊喜,然后我们就跑出去玩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桌上各种各样好吃的,数不胜数,看得我们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狼吞虎咽一番,心满意足。
虽然大多数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快乐气氛中,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还坚持工作岗位的人们,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时光,成全了大家的团圆。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初一拜年字篇四
拜年是春节最常见的一个习俗,拜年一般是亲朋友好友之间的走访、看望,如不是因特殊情况一般拜年多选择在十五之前。
拜年根据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现在虽然都流行短信拜年、电话拜年了,但传统的拜年还是依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初一拜年字篇五
在我看来,我最喜欢的过年时光,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拜年这一天。因为随着本家的兄弟们,可以理由充足的去每家每户的家中看一看。在大约九点钟的时候,父母就会督促着我们:快点出去转转!于是,邀请着本家的弟兄们一起出发了。
当然,看一看,是最希望看到每家每户这一年的变化。自己工作的单位虽然离家较近,但每次回家呆的时间、地点有限,很想看看一年来村子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视角记录社会变化中的点点滴滴。同时,看看我的那些同龄人、学生、常年在外打拼的人们,他们过得咋样了?因为,只有在过年的这个时节,才能看的到他们。
自从去年部分村民搬到新楼上以后,各家各户的家堂就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新楼上,另一部分还是在原先的老宅子里。上午的时间,转了好几个地方,真是各有特色。看!这一家子搬上了新楼,整个的居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窗明几净,厨房里的设备全套都是订购的,电视机是新买的,是挂在墙上的led的那种,他家的厨房里已经买上了冰箱。这要是在平房的话,有冰箱是简直不敢想象的事情。他家的孩子自己开了个装饰公司,在城里给别人干装饰。到了另外的一家子,他们的摆设就比较的有文化特色,墙上挂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图画,屋内也是极为干净,桌子上擦得干干净净,他家里已经买上了洗衣机。他们家的孩子是我的同龄人,在城里开了一家药店,成了一个小老板,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如此种种,总给人一种变化好快的感觉。社会在发展,家乡也在发展、改变着。每次回到家乡的人,总是有种家乡巨变的感觉。真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如果多年不回家,家乡真的是在变化中显得陌生了。就拿农民们住楼来说吧,在几年前,谁能想到普普通通、土里土气的农民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呢?但是,住上楼房的农民,他们又觉得很不方便,习惯了原先的鸡鸭狗叫声,锄镰锨镢的叮当声,现在没了,觉得很不习惯,而且,干活的农具又放在那里呢?农用车放在楼下,整天的淋着,也不是个办法。对于农民上楼,农民自己也有着不同的意见,这件事情对错与否,只能让时间去证明哪种结论是正确的了。
村庄,在每年的拜年时节中总给人一些新鲜,一些变化;不变的是村口的那棵老树,一年年在寒风中摇曳,只有她默默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记录着村庄一点一滴的变化历史,记录着祖祖辈辈们辛辛苦苦的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的一滴滴汗水!
初一拜年字篇六
今年过年我随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信阳老家,不图别的,只为吃上家乡的糍粑。
糍粑是家乡人过年必备的年货,由做糍粑、吃糍粑而形成的过年习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名谚有“腊月二十八,又打糍粑又烧蜡”,吃到糍粑,就是过年了。
糍粑还是一种割舍不去的情结,萦绕在家乡人的心间。即使是远在外乡打工的人,过年也要赶回来,就是为吃上一口糍粑。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八前后,家家户户都忙开了。我家也不例外。腊月二十六、二十七,人们便开始准备做糍粑用的材料|:要挑选上等的江米,然后把米放在一个大缸里浸泡一两天,等到米泡软后,再放在一个大锅里蒸熟。爸爸妈妈怕蒸的米不够做糍粑用,他们就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来蒸米。红红的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红红的火光驱走了一年的辛劳和忧愁,红红的火光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爸爸又搬来一口捶打江米的大缸,接着扛来一个杵江米的大石杵,他们把蒸好的米倒在大缸里,抱着杵上下杵江米。爸爸每杵几下,我就用小铲子把江米翻搅几下,免得江米捶不碎,才干了一会儿,我就累得不行了,爸爸额头上也冒着汗,口里还喘着粗气,后来爸爸干脆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干得更有劲了。
当糍粑被杵打成泥状时,就可以进行最后一道工序。
他们把锤打好的糍粑平铺在一个干净的大板子上,再用一个板子盖在上面,第二天糍粑就成型了。
每家每户做好糍粑后都要送一点给邻居,让大家分享欢乐,嘴里还要说几句祝福话:“拜年拜年,糍粑上前。”在家乡,拜年的糍粑是有讲究的。给长辈拜年得带上刻有“寿”字的糍粑,期望长辈健康长寿,给同辈拜年则要带上刻有四点纹饰的糍粑,表示祝愿对方四季发财,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老人们常说,过年能吃上糍粑是一种福气。据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倒骑毛驴过我们家乡,正赶上过年,就问老百姓要了一块糍粑吃,真香啊,仙人高兴了,就给家家户户做的糍粑吹上一口仙气,有病人吃上这样的糍粑,立刻就没了病。这个传说流传到现在,糍粑就成了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物。过年时,凡有去外乡做客的,都要带上家乡的糍粑。
今年的寒假过得真愉快。
初一拜年字篇七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你瞧,二婶在家包着饺子,大爷和姐姐忙着贴春联,奶奶帮着妈妈煎肉圆,王叔叔家热气腾腾的正在制作包子,人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处处充满迎新年欢乐祥和的氛围。
你听,“啪——啪”,瑞虎在片片雪花、阵阵鞭炮声中翩翩而来了。瑞虎她送走了金牛,喜滋滋、乐陶陶的报告着祖国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的喜讯,打开了新年之门。
小伙伴们拜年说话的声音传到耳中,我一骨碌爬起来迅速穿好新衣新鞋,来不及吃园子,草草洗刷了以下,我就撑着一把布伞,拿着一只袋子,虽然外面下着零星小雪,但是我还是一蹦一跳地加入拜年的队伍。
“恭喜发财,身体健康”
“狗年万事如意!”
“狗年行大运,今年发大财。”
“祝爷爷奶奶过百岁!”
一大把一大把的糖果放进口袋,一大把一大把的花生果放到了衣兜,一张张透新的压岁钱乐坏了我的心情。在回家的路上,提着满袋的糖果、花生果,我们满脸笑容,满载而归。年龄比我们小的伙伴眼睛紧盯着我们,投来羡慕的眼神,那时侯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回到家,妈妈说:“我家女儿真不错,拜年拜了不少的糖果!”尽管装着漫不经心,不当一回事,可心里美滋滋的。
看着这飘飘扬扬的大雪,一朵挨着一朵,一片接着一片,飞向千家万户,我想起了“瑞雪兆丰年”的.俗语。
今年是狗年,虎是吉祥之物。我祝愿大家狗年快乐,如虎添翼,生龙活虎,狗年腾飞,虎虎生威,虎气冲天,天天幸福平安。
初一拜年字篇八
鞭炮声响后的第一天,我随父母拜年。
下楼。昨晚烟花留下的红纸,今天依然散在地上。商店里灯笼、春联还没有下架,售货台上依然粘着拉花。我们拣过一盒过年前没售完的蜂蜜,准备的礼品虽不高档,但情谊深厚,予人一种亲切的暖意。
把礼物放在汽车的后背箱,简单的启程。一路依旧热闹非凡。
恍惚间也就到了该到的地方,眼前立着矮小的防盗门,旁边有不知是谁摆放的花束。寒假以后就没怎么见到奶奶了。
敲门后就是一些隐约的脚步声,走得很慢,她来开了门。我向奶奶拜年。她还是老样子,白发皤然,平易近人的微笑,都没有随时间改动太多。
屋小,装饰利落,窗户很是透光。端一杯清茶坐在木椅上,光从窗外树枝桠间一片片撒下,撒落在温热的茶杯里。这是奶奶每天的生活,过年也不能改变。
看奶奶的茶倒在一只只玻璃杯里,看被水冲到杯子里的气泡慢慢浮上。阳光下的茶泛着金色,金色又染到了茶水上白色的热气。茶不烫,温暖适口,心中浮躁减退不少,有关宁静的残片拼凑起来。这间屋子好像与时间无关,自己进行着自己的故事。
桌上放着小碟剥好的瓜子,旁边是一张折起来的报纸。奶奶视力不好,需要借助放大镜阅读报纸上的文字。她拿起放大镜费力的看字,用一只手抓起一些瓜子,递给我一点,然后吃下剩余的。
父母喝完茶,奶奶也就放下报纸,他们聊起天。上一年里,大家都是苦乐交织。我在一旁沉默不语。父母同我一样,也为自己的事烦恼着,也有难言之隐。
这里没有过年的热闹,没有大喜,没有大悲,一切都平淡到令人惊奇。这里居住着一位温柔的老人,她听着一切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笑也好,哭也罢,说出来却又全都变得清淡。
我们的年都不太圆满。任有我们想达成,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触碰的事。奶奶说,没关系,来年继续努力,你们还年轻,可以改变很多事。
在宁静之中,我们向新年献上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