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一
02、 你通常是先上厕所还是玩一会再去:先去100% 后去
5、课间十五分钟,你感到:紧张的0有趣53% 无聊13%放松34%
7、课间你遇到过危险情况吗?是什么?没有的占87%有的占13%有被球打到头的,有看到同学打架怕自己被打到的。
10、你认为课间做什么不适合?为什么?100%的同学认为打闹、打架、踢球等剧烈活动不合适,因为会伤及他人。
11、课间你通常和谁在玩 ?自己一个人的占3%同学97%
一是由于学校的一些规定,他们不能痛痛快快地去玩,被规定束缚了手脚,
第二他们大多数对学业感到焦虑,希望通过课间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诚然,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的“不能”,让学生手足无措,使人不得不质疑这些校规的合理性。但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学校这样做,有自己的苦衷。
因噎废食的做法当然不足取,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些指导活动,让小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开展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比如玩一些不受场地和时间人数限制的游戏,锻炼身心。要知道,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需要游戏,需要在宽容轻松的环境中活动,但“不准这不准那”的禁令限制了他们的欲望,让他们过早学会了循规蹈矩,出现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焦躁,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甚至出现厌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该受到指责的,可这些行为往往是由心灵上那种高尚的激情所促使。如果你不明白,没有发现这种激情,你就可能扑灭那小小的,不易发现的人类高尚品格的火花。” 因此,今后对学生课间活动的指导还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二
我统计了一下,在校门口吃早点的人比较多,经常在校门口吃早点的几乎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偶尔在校门口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家里吃的只占百分之五。
1。在校门口或垃圾桶边吃有许多灰尘,还有苍蝇,吃了不卫生;
2。有些小学生拿了早点钱就急忙跑到小卖部买零食吃;
3。有些小学生骗家长要钱,说学校要付书费。
1。有些小学生不喜欢在家里吃早点,想自己买早点吃;
2。有些小学生的家长没有时间煮早点,让小学生到学校买早点。
小学生应当少在校门口吃早点。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
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于xx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四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学生在课内学习了许多名家名篇,但是阅读量很有限,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还需要在课外作大量的补充阅读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补充,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中也提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班学生目前阅读情况,特进行了本次家长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很不乐观,98%的家长觉得他们现在读“书”是笑话,90%的家长只给孩子买作文书或《课堂全解》,家长只在意孩子考试成绩,觉得课外书是闲书。
从这次家长调查报告中,我们收集到这样的信息。首先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而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并没有感到焦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出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其次是,很多家长督促学生读书,只停留在督促读课文的粗浅层面。更有甚者,觉得所谓的读书就是读课本,课外读物还是少读为妙,不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明显,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还是不到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常常给孩子们买课外书,开始时孩子们很积极,天天捧着看。但没过多久,孩子们就不愿意再看了,大有虎头蛇尾的状态。令家长是非费解。可喜的是,我们从这份家长调查报告中看到了,很多家长还是很支持学生读书的,虽然他们没有接触过多少书籍,却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他们纷纷表示,对学校开展这样的课外阅读课题很是支持,并希望学校能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这份家长调查问卷,让我看到,我班的孩子目前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虽然学生家长声称很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但很多家长也都表示,并不知应该给孩子买什么书,不能为孩子的阅读指明方向。同时,由于本身没有阅读习惯,因此,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如何开展这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题呢?我想,任重而道远呀!
我校位于集镇,学生将近五百多人,大多数都是走读生,住校生只占全校的1/6。这些孩子来自我镇的各个村,他们接触最多的书籍就是课本。由于乡镇中并没有书店或图书馆,因此,想要免费阅读课外书籍,就只能长途跋涉,到县城去。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现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图书室或图书角,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平时借书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走读的学生每天照顾的回家看电视或玩游戏,根本没心思看书,住宿生每天沦陷在追逐打闹、嬉戏中度过每一天。一小部分因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心中堆积了很深的思念。因此,一到周末,就会飞奔回家,阅读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是没有帮助的。
其次,因为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加上爷奶的溺爱或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没有什么课外书。孩子们有时提出买书,家长们会敷衍了事。常常说到无法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会主动要求家长买书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渐渐没有了读书的兴趣。
其实,还是有个别家长十分支持学生读课外书的。但他们却只能是盲目的支持,因为他们本身的阅读量就比较低,无法辨别好书坏书。所以,当孩子们要求给钱买书时,很多家长就掏钱了,根本不去了解孩子要买什么书?这些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有益?他们想着,爱看书嘛,也不是坏事。是的,以前,我也是常跟孩子们说,爱看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可现如今,放眼图书市场,书籍的品种可谓琳琅满目。有些漫画充斥着暴力、色情,这样的书籍由于具有画面感、阅读要求低等特点,一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如果不加于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农村学生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如何改变呢?我想,空说无凭。只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才是正道。因此,我决定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集资料。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目前的阅读力、家长的支持力,以及学生现如今的写作能力等,通过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式方法。第二阶段,推荐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开展各项活动等。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健康书籍,同时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开展活动时,培养学生与人分享阅读感受的习惯,同时能从分享中体验阅读快乐。在此期间,教师要定期开展相关检测工作,例如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否提高等等。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经验。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第二阶段中的相关材料,形成可存档的文本,或编辑成册,作为本次活动的成果集。同时要透过成绩看到学生的进步与否,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方向。
我相信,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指导,学生阅读的兴趣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在撰写读书笔记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有明显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在阅读中放飞情感、体验幸福。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五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珠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上云天,天下珠海”就是最好的概括。珠海是美丽的,但是美丽中隐藏着一种“奇特的色彩”。因为个别市民不注意卫生,给美丽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我们的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
小学生调查报告中表示:白色污染,可怕!
纸张的发明使到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
浪费纸张: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在垃圾池里。黄的、白的、绿的……眼花缭乱。一张张色彩艳丽的作业纸揉成一团。
纸张回收:我在调查中,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混”,原来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纸杯: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市民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产生,使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市民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的什么生物都会无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经到前山河进行调查,发现前山河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河水混浊,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垃圾,并且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难闻的味道。原来在昌盛大桥下,居住着许多“三无”人员。他们的行为给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创伤。白天,他们吃喝拉撒,随地大小便……任由他们这样持久的持续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会被他们给糟蹋。如今,虽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还是浑浊的。我还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边还有一座座工业废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的饮用水不是总会觉得有一股咸味吗?这是珠海的咸潮。
在小学生调查报告中,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我们组织了环保小分队,开展环保在行动的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六
去年夏天,天气十分闷热,我和伙伴们决定到河里凉快凉快。我们一路高歌来到河边,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绿油油的水葫芦铺满了整个河面,几乎不留一点儿空隙。河水绿而浑浊,十足的“绿豆汤”,在烈日的炙烤下还泛起一层绿泡泡。看到这儿,我们那点快乐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怎么这么臭呀!”“是呀,这臭气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们感到很奇怪。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现象告诉了爸爸,并问:“以前我们这条河有过这种现象吗?”爸爸想了一会儿,说:“从我记事起,这条河从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呀。”“那是什么原因呢?”我好奇地问。“那就需要你好好地去研究研究,找出原因了,有信心吗?”爸爸鼓励我说。
说干就干,我和伙伴们组成了一个科技调查小组,在爸爸的指导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调查。
我们又拜访了爸爸的老同学——县农业局的李余生叔叔,他是研究水环境和农作物关系的专家。我们说明来意后,李叔叔非常高兴,并亲自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他指导我们察看了河水、调查了水源后,找到了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1.处于上游的红旗岗新区的建设,生活污水排放过度,尤其是化粪池中的粪水排放到河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2.水葫芦过度繁殖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从而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水的生态平衡。3.水葫芦覆盖水面比敞开水面的水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4.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使用。5.降水量偏少,河水涨水次数减少,流动的水源也逐渐减少,致使水葫芦仍在原处繁殖,导致水发臭,水环境遭到破坏。
找到了病源,那如何整治呢?我们在李叔叔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查询,找到了抑制水葫芦生长的三种好办法:第一,引进水葫芦天敌——水葫芦象甲,其以水葫芦为食物。第二,清理营养过剩水体,水葫芦之所以疯长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我们应杜绝将污水排入河中的行为。第三,人工打捞水葫芦。推进养猪业的稳定发展,提倡用水葫芦喂养,这样一来就能变废为宝,让水葫芦不再成为“绿色杀手”而污染河流了。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七
在我们身边,你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些在步步威胁着中华民族汉字传统文化的杀手——错别字。为了发现社会上错别字,我就在今日做了一次调查,下面是我的调查成果。
我共调查了11家,其中有4家含有错别字,共有8个错别字,占调查的36。36%。这些错字的错因有:同音混、故意混、形近混和不认真、手误致错的。同音混的在错别字中比较常见,属于别字。如:淦江路附近的一家餐厅名为“食新食异”,很显然,与四字词语“实心实意”相混。同时还有些故意的成分,为的就是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形近混的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同样属于别字。如:在复康路路口设置的一块指引牌把“王顶堤派出所”误写成“王顶提派出所”。这因为“堤”与“提”相近就写错了。而这里面也含有一些不认真的因素。还有一种,是一块立柱式路名牌上,一面写的是正确的“天拖北道”,而另一面却是错误的“天托北道”。
还是和上面那个例子的错因一样,形近和不认真致错。而不认真致错是错别字中最常见的,最明显的还是复康路王顶堤桥附近的一个写着“第05006号110报警点”的街角牌误把“咨询热线”写成了“资咨热线”。可以说,现在的错别字搞笑的都不能再搞笑了!
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车祸发生,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自己观察记录。
通过我的调查,我发现马路上,都有许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闯红灯。而且我发现,有些行人竟然一路跑着闯红灯,好像车辆在他们眼中只是空气一样。
我总共记录了291个行人,调查发现,其中有149个行人闯红灯,他们有的一边看着马路上的车辆,一边不顾红灯地走着;有的看马路上一时没有车辆,就不顾红灯,闯红灯;还有的好像视车辆为空气,一路跑着闯红灯。还有142个行人,没有闯红灯,他们遵守了交通规则,一直等到绿灯才走,不管等多长时间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1、了解在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怎样。
2、改善教室卫生,活动场所干净状况。
3、持续校园干净整洁。
4、透过总结与调查结果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1、时光:
2、地点:xxxx小学三年级教室
3、调查人:xxx
4、调查对象:本班学生
1、5月22日上午,我来到三年级教室内,准备调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了全班36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顺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获也不少。
简答题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纸屑你该怎样办?
简答题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该怎样办?
简答题3:如果你身边有张纸,四周又没有垃圾箱你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4:在没人看见的状况下你会乱扔垃圾吗?
1、透过被调查人在不一样状况下做出反应,来调查他们的应变潜力与意识。
2、透过被调查人对事物的认识与作出的决定,来决定他们的卫生环保意识。
结果:经过我一节课的努力了解到20位同学卫生环保意识一般,14名有较强的卫生环保意识,还有2名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十分差。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令我触目惊心,在这36位同学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心中能够树立起必须的卫生环保意识,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我的卫生环保,透过调查得知,在我们在校同学中有一半缺乏卫生环保意识。
1、我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比较差,遇事所作出的决定十分草率、马虎。
2、我校同学对自我环保毫无认识,一旦碰到该自我解决的细节问题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学缺少应对卫生环保的措施,比如乱扔垃圾等,竟还有同学会把垃圾扔到绿化带上。
1、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提高同学卫生环保意识的活动,让同学们多参与实践体会。
2、家长也就应多培养教育孩子们这方面的知识潜力。
3、给同学们开展一次绿化环保宣传教育。
4、每班配备一只环保箱,要求大学生投稿记录环保卫生状况报告。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八
以前一提起眼镜,大家都认为是教师、科学家、大学生的专利,而近几年,我们却发现,同学当中有不少人也戴上了眼镜,还有一部分视力较差的同学由于没有及时配戴眼镜,看不清黑板报上的字,影响了学习。据调查日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20%,初中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60%,高中则达到了90%。这些情况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足够重视。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我决定对此项课题做一番调查研究。
近些年来,在校小学生配戴眼镜的人数逐年上升,怎样预防和矫正近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在校小学生的近视率,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以及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的预防措施,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预防和减少近视眼。
1、研究内容
(1)造成近视的原因。
(2)怎样预防近视
2、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目前青少年近视状况
(3)上网查与相关资料
(一)观察调查近视同学,了解平时用眼镜情况。
在对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进行观察调查,我了解到多数近视的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
(二)咨询眼科医生和查阅资料,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防治的措施。
去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并到医院对眼科医生进行咨询,并做详细记录。
调查研究访问结束后,我将调查采访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写出课题研究报告。
2.多数同学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
3.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重视不够。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30分钟,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
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0%有赖于视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美丽的大千世界,如果不能从小预防、矫正近视,就会影响今后长远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关心小学生的视力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九
近年来学生中“豆芽菜”与“小胖墩”的比例不断上升,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科学地饮食习惯。我们不禁对现今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隐忧。那么我们确定的主题就从每天最容易忽视的早餐开始。我们每天的早餐是不是很科学呢?身边的同学现在的早餐状况如何呢?忽视早餐又有什么危害呢?什么样的早餐才是优质的早餐呢?我们如何科学地吃早餐呢?围绕小小的早餐问题,我们又能开展哪些活动呢?相信通过这样的一次实践活动,必定会给孩子敲响警钟,健康除了运动,更需要科学的饮食习惯。
1.在班级里发放小学生吃早餐情况问卷,了解同学吃早餐情况。
2.上网查询,了解如何搭配最营养的早餐。
3.上网查询,了解早餐的重要性。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长却觉得“早餐要吃少,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饱”,这完全影响科学饮食的规律。
吃早餐可以提高上午的工作生活质量,提高身体基础代谢能量,促进按时就餐的习惯养成。
(1)提高上午的工作生活质量
清晨起床后,人体血液中糖的含量很低,即身体处于低血糖的状态。人体大脑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从血糖中获得的。因此,起床后一顿丰盛的早餐将会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一上午充足的能量。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更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许一份富有创意的方案或是一篇精彩的发言稿就来源于我们早上的那顿“及时”的早餐。
(2)基础代谢能量
不运动静止不动身体也要消耗能量,如呼吸、心跳、维持体温都需要身体提供能量。由此我们不难判断“是当身体虚弱萎靡时,一上午消耗的能量多,还是精力充沛时多?”这个问题了。所以吃早餐会提高我们消耗的能量,而让每天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我们的体重就会减轻。早 餐提高免疫力 高德曼博士还开出了一份“长寿食谱”:每天尽量吃7种以上的蔬菜和7种以上的大米、谷麦、豆腐及其他豆制品,2~4种水果。每周3次鱼,因为鱼肉里富含脂肪酸。
小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报告手抄报实用篇十
1037
xx暑假,我回到了家乡饶芳,桂阳县边境小村。走在乡间小路上,黄昏归来的老牛是我的同伴哼着电视里曾经流行的音乐,却找不到音乐里的风景,没有歌里的老牛,没有牧童,没有小路上的身影的痕迹。使用短语野芳侵古道来形容已经不合适了。乡村道路已经逐渐退化,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杂草、荆棘和藤蔓入侵和覆盖。
为什么以前热闹的,起了很长作用的乡村道路变成这样了?
我已经和爷爷奶奶,父母沟通过我的所见所感,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越来越多,所以留在当地务农的人越来越少,来自农村的强势劳动力也越来越少。老弱病残守村,于是不毛之地越来越多,下田的人越来越少,小径上的天然杂草越来越茂盛。
牛羊等家畜越来越少。以前每个生产队养很多牛。承包制以后,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要么自己养,要么合伙养。为了养牛和羊,我们必须在山上和田野里割草和放牛。草越茂盛,那里的草就越多。
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后,部分土地荒山逐渐演变为山林。除了偶尔进山的植树者,没有人去看牛、割草、从事生产劳动,自然小径被废弃。
通过这次农村调查,我对农村的一些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比如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了解退耕还林政策和环境保护知识,增加了社会知识,同时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看到山青水秀、田荒人稀、路荒人稀的景观,我也是又喜又忧。我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建设,为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