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那天从桃源回来,我对女儿说:“怪不得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想象力那般丰富,原来,我的女儿,是个小小的文曲星呢!”
“怎么说?”
“妈妈在水心寨顶上抽了一支签,说我的孩子是文星下凡呢!”
“真的吗,怪不得,我的文章都被杂志选登了,全班同学都喜欢看我写的小说呢!”
“是啊,妈妈也喜欢看你写的小说,只是上次的《死亡香匣》还没写完,怎么又开始写《黑暗之心》了?龙头起,蛇尾nia。”
“我要有灵感呢!”
女儿11岁了,兴趣爱好已基本定型,作文和画画,是她的最爱,我也鼓励她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只要成绩保持在良好水平,一切就ok了。
女儿上了五年级后,各方面的表现是越来越出色了,我觉得是用了“赏识”教育法的缘故。在家里,多是以鼓励为主,当然,该敲打敲打的时候,也是绝不手软的。因为小的时候,我对她比较严厉,现在性格已基本定型,倒不需要我们费什么心力了。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和她交流,沟通,遇到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开导她要心胸开阔,宽容忍让。
女儿的学习,我和老公是分工负责的。就象在家务的分工一样,我们也是各司其责,我管做饭,他管洗碗。在女儿的辅导上,我负责语文,他负责数学。我们计划等到女儿了初中后,我们仍然这样的分工,一人管几科。其实我现在的任务非常少,作业我基本上是不检查的,全部靠她自己的责任感。我主要是和她聊天,陪她玩耍,在平时亲子互过的过程中,注意她的思想动向,留意她的性格塑造,心态培养。因为我一直认为,只要情商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我不太在意她的分数。果然,女儿虽然小时候表现不咋的,但在进入高年级后,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数学老师有一次和我私下里聊天,说在独生子女中,象我女儿这样温婉随和懂礼貌的孩子,她们班上只有两个,个性好的女孩,成年后的生活也会幸福快乐得多的。这一次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表扬了她,说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了,我真诚地感谢老师对她的鼓励,因为每次女儿的作文都被老师作范文念,这是对她最大的肯定和鼓舞,老师却很谦虚地说是我引导得好。我觉得,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小环境和学校大环境都很重要,家长的观念,家长的配合,对于老师的教育有辅助的作用,双管其下,孩子就会得到最好的发展,情商和智商齐头并进。其实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是最好,不必过于看重分数,强求名次。
老公这几天有点忙,加了几次晚班,女儿的数学作业就没给她检查,老公很恼火女儿的马虎粗心,有时候不得空,就嘱咐我看一下。这一次老公没交待,我也就不代劳了。没想到,三天的作业,老师都在后面用红笔写着大大的“你真棒!”“真聪明”!“加油!”女儿喜滋滋地拿给我看,连走路的姿态也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得意。我很感谢老师的“甜言蜜语”,因为这一套,我也会经常用用的。期中考试前,我就对她说:“你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错别字啊,未来的大作家,如果错别字连篇,那影响可不太好哦!”哈哈,一切搞定,期中考试试卷上,基本没了错别字的身影。
赏识教育法,这是知心姐姐卢勤及一些教育专家都告诫过我们的教育方法,的确值得好好借鉴哦!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最近,有教育界的朋友从汶川地震灾区参观归来,他有感于灾区重建新校舍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配套设施之完善,深有感触地预言:汶川的学校教育要比我们至少先进五十年。说这话的朋友来自于我市城区条件优越的学校。在肯定灾区重建的成果的同时,我们身处中国中部江汉平原的农村教师,在把我们农村学校和本市城区学校作过比较之后,得出农村学校落后城区学校30年的结论,此时不由得发出了30年+50年=80年的惊叹。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十年的教育均衡发展的蓝图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公平的前景,我们这些依然靠一支粉笔教学,为危房漏雨而担惊受怕的农村教师应该额手相庆,未来的美好值得期待。但是差距从30年到80年的巨变,又像凉水浇头令我们冷静。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我们无法追究政府对于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但是,我们在“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面前,不应该在差距的对比中一味的怨天尤人,也不应该把自己排斥在“全社会”之外等待观望。
尽管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由现行的“县级统筹”向“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的转变,但是正如中国的教育与美国教育没有可比性一样。湖北的教育与先进省份的教育也没有可比性,沙市区的教育与荆州区的教育同样没有可比性。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应该从当下做起,从我们自身做得了的事情做起,促进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公平。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大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小到排座位的、点名发言的公平,微观到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的眼神。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就在其中。这些貌似容易的事情,往往无法真正的落实,因为要迎合某些人的评价标准,因为不愿意伏下身来,躬耕于三尺讲台,汗洒课前的十年寒窗,使曾经的信誓旦旦成为耳边风、过眼云烟随风而去。我们不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调,也不说教师承载着民族历史未来太多责任的高度,单说教师从事的是良心的事业这一点,就需要做到这些小之又小的承诺,更何况《师德规范》也有着同样表述的内容,更何况国家未来的发展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
促进公平,需要政府努力,需要教师加油!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一、当前家庭教育的四种类型 1.专制型2.溺爱型 3.隔膜型4.民主型
二、应该更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1.家长也是教育者
三、家长应该养成怎样的好习惯 1.给家长朋友的四条建议
2.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3.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
四、孩子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1.学习上的好习惯 2.生活上的好习惯 3.奖惩分明
五、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七、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高三
1.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2.要学会守望
八、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 1.做人第一,善良最美 2.注重孩子坚韧品格的培养
九、怎样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1.孩子兴趣的培养 2.生活化的启蒙教育
3.最好的启蒙教育是让孩子多读课外书
十、通过书信走进孩子的心灵
第二部分《这样教出好孩子》
一、最要紧的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德)
二、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智)1.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
三、培养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
第三部分《魏书生·学习方法》
一、引发动力 1.明确目的 2.激发兴趣 3.磨炼意志
二、发展智力 1.培养注意力 2.训练记忆力 3.发展思维力
三、掌握技术 1.计划预习的技术 2.听课巩固的技术 3.复习检测的技术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我是一名美术老师,可我也是一名语文老师。读书不是我的爱好,但我最近却爱上了它,我发现读书真的有很趣,能够懂得很多道理,现在作为一名教师,我更要读书,读好书。
最近,机缘巧合,我读了《我要做好孩子》,感受颇深。因为曾几何时我也想做一名好孩子,现在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做到了,现在我不仅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还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本既有儿童情趣又有文学气息的作品,是一部适合儿童、家长和老师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一级作家黄蓓佳,她根据自己女儿的真实情况改编了这本书,所以此书中的情感更是真切。
我能有幸读到这本书,认识金玲,我很高兴。书中的主人公她虽只有1米55的个子又胖嘟嘟的,这句话吸引了我。因为她的身材很我差不多,看书之后,发现她的性格跟我也很像,善良、可爱、活泼,我们都是别人心中的开心果,于是我更加喜欢她了。
金玲,一个12岁的女孩子,活泼、天真、善良、可爱、有头脑。其中有个故事讲到她自作主张地把一个没家的小女孩领回家,为了给她买礼物,还主动要求当家来赚钱,结果发现当家太难了,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她都不忍心看着钱从自己的手里溜走,最后把当家的权利还给了妈妈,可是妈妈奖励了她一百元。后面还讲到,她用自己仅有的零花钱给原本不认为她是好学生的邢老师买了一枝花,这些都显示出这个孩子重感情、有同情心、善良、有头脑等优秀的品质。
关于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虽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很自信。不过邢老师不认为她是好孩子。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强化班那个故事。金玲因为不小心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张灵灵家学习。进而引起了仍垫子事件,开始老师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从此,金玲决定要做好孩子,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
其实好孩子坏孩子的定义有多种,我们不把分数。成绩看作衡量一切的标准,而诚实、不自私怯懦,品学兼优,心智健全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她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孙奶奶。(孙奶奶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事情是这样的:在学校的一棵树下有几只蚕宝宝,她为了找蚕叶给蚕宝宝吃,便找到了孙奶奶的家,看到了蚕树。就从那一次金玲认识了孙奶奶,还和孙奶奶有一个约定,孙奶奶给金玲补习,不要钱,蚕叶也随便拿,但这件是绝对不可以告诉别人,父母也不可以。当时,金玲就犹豫了,可就是她的善良,不想让蚕宝宝饿死,让她决定撒这么一次谎。
这一件事过后,她懂了,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事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感悟到了"我要做好孩子"了。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好孩子的定义很广泛,学习成绩优秀是好孩子的一种标准;兴趣广泛、知识丰富、才华横溢也是好孩子的一种表现;而像书中的金铃那样,虽然成绩并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善良正直、宽容大度,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高贵心灵,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
这本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儿童的心声及期盼得到成年人理解、信任的愿望。作为老师,我们要理解小孩,多跟她们交流,懂得小孩心理的想法,不能一棍子就打死他们,要告诉小孩,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孩子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奇迹也不是不能发生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坚持,后进生也可以成为优等生。"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我在整理书架时看到了这本书,便翻看了看,马上就被书里的优美语言所吸引。看了以后感触如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金铃的女孩,11岁,在新华街小学就读六年级。她与别人很合得来,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她一概都能搭上话。她的学习一般,不好也不坏,但是作文碰到对胃口的`题目时往往会令老师击掌赞叹。
金铃本有一个旧老师,姓王。对她的学生有着阳光般的好心情,后来去了美国跟丈夫陪读。学校又给金铃她们派了一个姓刑的新老师,50来岁,瘦瘦小小的。金铃因为一些事对老师十分抵触。
处处都觉得她不如旧老师好——人没旧老师漂亮,话没旧老师好听,连粉笔字都觉得没旧老师写得好。
结尾十分感人。金铃马上要考试了,预备铃响了,孩子们加快了脚步冲向终点……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金铃充分表现出了孩子应有的天真和信心,留给我很大的想象空间。作者用生动、真切的语言形象地描写出了一个孩子小升初时的各种事情,我马上在心中勾画出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尤其是金铃的机敏、正直、善良、纯真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从翻开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深深震撼了!那种感觉就像在我的脑海里跳着优美的“语言华尔兹”。十分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能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这本书使我深深难忘。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心得体会范文5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尝一杯香醇的美酒,读一本好书犹如欣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读一本好书犹如置身于清新淡雅的美景之中。《我要做好孩子》就是这样的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保留一份童真。
这本书用朴素又不失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叫金铃的六年级学生,在小升初冲刺的最后阶段,为保留心中的一份童真,于老师、家长发生的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童真的人永远不会老。那么,就算是让你的心永葆青春,也请你保留一份童真吧!因为有童真就有爱,因为爱世界才会更美好。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心得体会范文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子女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抹杀子女的自信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
“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前两天,我看了黄蓓佳的著作《我要做好孩子》,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读完这本书,我被书中那一个个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意义的故事感动着,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成绩平平,但她很自信;朋友被别人欺负,她见义勇为;孤儿幸幸没人照管,她毫不犹豫地领回家,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看到小鸟被顽皮的孩子弄死,她伤心流泪,竟写下了《我真想为你早一片森林》,来表达要爱护小动物的心愿……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为此,我非常地欣赏她。
放下这本书,我心中仿佛有了人生的目标:要想成功,必须努力、勤奋,更让我坚信我要以金铃为榜样,做一个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首先,感谢班主任尹老师给了我这次交流发言的机会,借此机会向各位校领导和各位教师表示我们全家的衷心感谢!道一声您们辛苦了!
我是一名中学退休教师,已离开讲台数年,因当前经济大发展的紧要形势,子女们都在各地繁忙的工作岗位上,肩负着新时代的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本人是教育出身,管理孙子辈的任务就义不容辞地挑在肩上。
面对这些“独生代”的教育颇费脑筋,应该如何完成使命,成为当务之急。 孩子已要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了,在选校时,经考察了解,经考试,正式进入正阳小学就学,以学习过程看,结果不是很理想,因种种原因,孩子学习出现偏差,为帮助孩子脱离困境,从开学的短短二个月的时间,从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的变化中,我看到了新的曙光,短短的60天,孩子不怕数学应用题了,会在语文课堂中写出400字以上的作文了,能熟练的读、背、默、应用好词,好段落写心得短文了,能读背出熟练的英文课文,书写流利地英文句子,吹出一曲曲葫芦丝音符,画出心声的绘画,唱出愉快童声歌曲,打乒乓球得第一名,长跑、攀爬锻炼、整理整齐的被褥、衣袜、洗涮简单的衣裤等等,这就是现在只有9岁零10个月的孩子的现在表现。特别是看到她那整齐的数学题书写,公正的语文作业,流利的英文段落、深感“天问小学”的教学精英真是了不起!
在今天“留守儿童”“独生子女”“问题儿童”这些新词语满天飞的社会风气中,给目前小学教育——启蒙教育者出了不少难题,我真的佩服您们这些教学的精英们,正是您的付出,才有我们孩子的今天收获,我为自己正确的选择而无悔,为孙女的进步而自豪,衷心的道一声:“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我作为家长,深感责任之重大,国家教育,全国妇联联合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针对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21世纪对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制定《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项要求:
其中第二项提出:重在教子女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要求,我对孩子提出“人品为先,无品无德既无用之人。从小教孩子要记住“善不以小,而不为,恶不以小,而为之”。一学做人,二学有德,三学有知。
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做先于言教,无论在家里、家外、校里、校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用公共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从小竖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游戏规则,不依人的衣冠取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做人道理,学会与人交往、交流,善于团结自己周围的人,学会处理人际交往这个大课题,我认为是孩子们的人生必修课,是将来融入社会的良好基础。
现在一代的孩子是上世纪70、80后的独生子女的“独生代”,双重独生代,随着社会物资丰厚,他们的童年,特别是城市孩子在这富有的物资、财富中培养出众多的“小公主”“小皇帝”“小太阳”娇气,霸气,自私,唯我独尊的小人物,给现代小学启蒙教育,设制了重重障碍,如果不从品德教育入手,等过了小学阶段孩子的不良习惯就难以得到改正,所以说当今的老师不好当,小学老师更不好当,“天问的精英们:你们真是不简单啊!”我为你们喝彩!为此告诉孩子:奶奶不求你们成人精,但求你能成人!决不能成人渣啊!让孩子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真是任重道远,因此在平时我注重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扶弱助困”行动,乘车让座位,拾金不昧,抓住日常小事,结合天时地利发生的重大事件,培养孩子的“真、善、美”观点,在学习上永远不满足、向上看,在生活上向下看,不追求物资享受、多关心有困难的人、事,以能助人而快乐!我行!我自豪为口号,在精神上不断鼓励孩子求上进,每次周末到校看到杨珍球老师和同学一起动手办的班级学习园地,我就不失时机的教育孩子结合班级、回答老师提出的“问”、监督孩子改掉了许多坏多坏习惯,班主任的因势利导、墙上的“一颗颗小红星”评比就像一盏盏指路的方向明灯,打开了孩子积极求进的心门。无愧“天问”小学,班主任用“问”亲切、和蔼的语言,打通了与孩子沟通的天桥,拉近了老师与孩子的心跳,在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中,辛勤耕耘的天问精英,将我的孩子领上了素质教育的正规跑道之上,才有孩子今天的骄子之态,在今天的私立学校中,跟随着可敬的老师一步步走完她人生小学阶段,走出“高分低能”怪圈,是你们立下汗马功劳。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规范行为,是学校,家长的共同配合,步调一致的终极目标。
在国家教育《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第四项中提出: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在家中抓住各种场合,利用儿童的好动、好奇的心理活动,指导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涮碗,扫地,自身洗衣洗澡,洗头发,简单的独立生活常识从四岁开始训练,到目前,一般的生活自理不依靠大人,从小培养她不娇气,不小气,跌倒爬起来,碰伤皮肉,流血不流泪,坚强对待失误,宽严有度活泼有限,有时间,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一日常事,积极参加乐理、乐器、绘画、体育舞蹈训练,从三岁抓起,至今使孩子有一定的文体活动基础,并且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路,祝愿“正阳”越办越红火!以上是我的个人心得体会,有不得当之处望谅解,有误之处请批评指教!
培养好孩子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学生金玲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所作的努力,最终充满信心走进中考考场。它生动、真实的表现了小学生的成长过程,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共鸣。
书中的主人公金玲学习成绩中等,在三门主课中,她的数学成绩较弱,经常因粗心出现计算错误。有一次,她的数学测试成绩得了82分,不敢拿回家让妈妈签字,正当她犯愁时,她看到同桌尚海在制作家长签字的方法:用一小段胶带纸将妈妈以前签的字粘在胶带纸上,再将胶带纸贴在试卷上,看上去“天衣无缝”,金玲觉得好玩极了,因不想让爸爸妈妈为自己考的分数难过,于是,她便采用了尚海的方法。不久这个秘密被老师识破,老师请妈妈来学校,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伤心,回到家,妈妈理也不理金玲,金玲认识到自己错了,用真诚的行动感动妈妈,母女俩和好了。之后,妈妈帮金玲分析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让教大学的爸爸辅导金玲数学。还进了强化班学习。看到这,我觉得很亲切。
每当测试成绩在90分以下,要让家长签字时,我心里也会紧张,不仅自己难过没考好,还担心爸妈批评。为了能提高我的数学成绩,妈妈不仅利用休息时间辅导我,还送我上补习课。有时我也觉得读书真辛苦,但我也明白父母用心良苦,是为我好。我也在为能做个“好孩子”而努力!书中还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金玲在放学路上,从警察叔叔那里收留了孤儿幸幸,虽然在金玲家只住了几天,但金玲对她像自己的妹妹一样宠爱,两个人之间培育出了真挚的感情。当幸幸离开后,金玲还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幸幸买了一个她梦寐以求的巴比娃娃,当金玲把这个礼物递给幸幸时,幸幸好像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开心极了。读到这儿,我觉得金玲真是个善良富有爱心的孩子。我问自己:如果我遇到了会这么做吗?毫无疑问,朋友之间我会这么做的:但对陌生的小朋友我肯定不会。我敬佩金玲的这种淳朴爱心,我要向她学习。
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我觉得做“好孩子”并不难,拥有善良、真诚之心,学习上不放弃就是好孩子。让我们都能成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