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成熟了字篇一
15.
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会不会拿这份喜悦和别人一起分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1)要求:
①读准生字读音。
②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主要讲,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
2.再读课文
(1)要求:
①从课文中找出与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在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①表示时间的词语:每年麦收时节、这一年、每年、今年;
②每年麦收时节,我家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这一年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奶奶却给他摘杏儿吃;以后每年杏儿熟时,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给乡亲们送杏儿;今年,我挑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
小结:从开始对偷杏儿的孩子们的气愤,到后来主动给乡亲们送杏儿,“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自学提示。
(l)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从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大又好?(学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自由谈)
指导朗读一至四自然段:
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配乐朗读。
小结:正因为杏儿好,杏儿多,不仅引来了那么多人羡慕,还招来了孩子们的“偷”。
交流第二个问题: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部分理解:
①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腿,让他们别走。(引导学生体会奶奶安慰孩子,心肠很好)
②为孩子们摘杏儿时挑熟的打,脚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理解“颤颤巍巍”:抖动摇晃,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样子理解)
思考:奶奶身子这么弱,为什么还尽力摘杏儿?
(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真心让孩子们吃杏儿,心肠好、朴实)
思考: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纯朴、善良)课文中对奶奶动作、语言的描写,对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处?(更能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奶奶的纯朴、善良)
指导朗读五至九自然段。
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朗读。(通过“我”和奶奶的态度对比进一步体会奶奶的朴实、善良)
小作者从奶奶身上受到了启示,那么我们在快乐、幸福的时候该怎么做呢?为什么这么做呢?谁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并说出原因:把自己家结的果子送给别人;请别人和自己一同欣赏自家美丽的花朵;自己考了好成绩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5.朗读全文,再一次体会奶奶说的话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提示规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乐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总结)
我们还学会了以下学习方法:(扩展)
1.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理解;(2)结合上下文理解;(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2.体会重点句子的方法:
先联系上下文或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再结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3.朗读的方法:
读人物的语言时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质,读叙述性语言时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本课。
2.预习16课《信箱》。
六、设计
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邻居家的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这篇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找。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这些趣事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选取记忆最深刻的一件,组织好语言,做好讲给别人听的准备。
2.说。全班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讲给大家听。
3.写。把你说的编写成文,全班可以出一本集,以此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成熟了字篇二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逐题检查讨论。
1、第一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六、布置作业 :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2杏儿熟了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数
小伙伴 送我
我成熟了字篇三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是本课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继续练习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读懂;二是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纯朴、善良的优秀品质。
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奶奶说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1.朗读指导。课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杏儿好、杏儿多;二是由杏儿引发的一段小故事。应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说杏儿好、杏儿多的部分,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达出“我”的童心、天真,以及人们对杏儿羡慕、喜爱之情。
由杏儿引出的一段故事,“我”对小伙伴们的态度是埋怨、责怪;奶奶对小伙伴的态度是亲切、关爱。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表达出“我”和奶奶的不同的情感。特别要注意读好奶奶的动作和语言。
奶奶扶起因“偷”杏儿而摔倒的淘淘,给他揉腿,还让孩子们别走。这里既要读出奶奶对孩子们的关爱,又要读出“我”对奶奶的表现不满。
奶奶身体很弱,可还是尽力为孩子们打杏儿。并且把杏儿分给孩子们,微笑着看他们吃。“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这句话表达了奶奶的心愿,要读得深情,亲切。
2.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自读中发挥主动性,能基本读懂课文,也可能发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1)课文中两次出现“颤颤巍巍”这个词,说明什么? (2)奶奶讲的“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等等。教师要借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课后拓展。以“我心目中可敬的人”为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澄:
chéng 水静而清:澄莹。澄酒(淡酒)。澄汰。澄澈。澄湛。澄廓。澄清。澄碧。澄净。澄静。澄明。
造句:黄澄澄的麦穗随风摇曳。
偎:wēi
紧挨着,亲密地*着:偎傍。偎倚。偎依。依偎。小孩儿偎在母亲的怀里。
笔画数:11;部首:亻
造句:小白兔乖乖的依偎在兔妈妈的怀里。
巍:wēi
高大:巍峨。巍焕(高大壮观)。巍然。巍巍。崔巍。
笔画数:20;部首:山
造句:昆仑山巍峨雄伟。
婶:(嬸)shěn
叔父的妻子:婶子。婶母。婶娘。称呼与母亲同辈而年龄较轻的已婚妇女:张大婶儿。
笔画数:11;部首:女
造句:邻家的婶婶总是热心助人。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偎依:亲热地*在一起。
吱声:指说话。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是本课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继续练习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读懂;二是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纯朴、善良的优秀品质。
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奶奶说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我成熟了字篇四
1、理解课文的重点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积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2、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
课文第二段
课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杏树。
2)、树上的杏儿特别多、特别好。
2、导语:是啊!这么好、又这么多的杏儿,当然也特别诱人。这不,这一年的杏儿又熟了。一群淘气的孩子又来偷摘杏儿,结果被我逮了个正着。
二、教学第二段,并引导学生走进奶奶的内心世界。
1、出示句子:
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1)、如果是你,当时你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你们先别走。
1)、那么奶奶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朗读,并要求学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朗读?
3、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1)、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朗读奶奶的这句话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方法:根据具体的句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并结合朗读,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奶奶的内心世界。
a、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揉腿。
(抓住扶、揉)
b、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
(挑熟了的)
c、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并出示课件)
(抓住站不大稳、颤颤巍巍体会到奶奶在挑最好的)
d、奶奶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过来,一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都给了我。
(让学生体会到我并不比别人多分几个,而且剩下的才是我的)
e、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从奶奶的微笑中让学生体会到奶奶当时的心情)
f、重点句子: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要指导学生说出奶奶的品格)
4、再出示句子:
你们先别走。(我们现在应该心服口服地知道该怎样朗读了吧!)
a、指名读。
b、齐读。
三、总结。
导语:多朴实的一句话呀,让我们一起再把奶奶说的那句话朗读一遍。
1、学生齐读: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2、那么,我有没有听懂奶奶的话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第九小节。
3、通过讨论明确应该是第二句话。
4、学生再读第二句话,并说说你从中有什么想法?
1、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各段的段落大意。
2、品悟重点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理解奶奶那种宽大无私的爱。
理解重点句,感受“有福同享”的宽大无私的爱。
一、回忆所学,小结归纳
2、你能用以下词语或词组来说说吗?(出示:成熟、偷摘、责备、不但……而且还……)
二、导入新知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件事,这件事不但能舒缓舒缓我们的神经,还能延年益寿,猜猜看是一件什么事?(板书:笑)
2、笑的不同类型。(大家会笑吗?给我们展示一下你灿烂的微笑。补充说:笑是有不同的类型的,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笑吗?)
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划出有关她笑的句子。
4、师说:她是谁?(奶奶)文中她总共笑了几次?谁愿意读一读?
三、学文
1、从奶奶的笑中,你感受的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奶奶?(宽厚、善良、心胸开阔、和蔼可亲、宽宏大量……)
2、面对偷摘杏儿的小淘掏和伙伴们,奶奶是怎么做的,我又是什么态度?用括出有关语句。
我:
1)没好气地说:“……”
2)我心里想:“……”
奶奶:
1) 扶、揉……
2) 拿、走、打、站、颤颤巍巍……
3) 叫、分……
4) 笑着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为什么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中的“香甜”,一语双关,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大家都领略到香甜,这种香甜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今年的杏儿又熟了”以后,“我”是怎么做的读最后一段。
“今年的杏儿又熟了”以后,“我”打了一些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还给他们送去香甜和喜悦。“我”这样做一方面说明奶奶再也不能来打杏儿了,另一方面说明“我”在奶奶的教育下,已经懂得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我”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把香甜和喜悦送给了乡亲们。
2)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激情深化
2、交流讨论。
小伙伴:遇到如此宽容善良的奶奶,如若不然,肯定会免不了一顿批评。
“我”:有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奶奶,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
奶奶:把自家的杏儿与邻居分享,并以此教育了自己的孙孙,称得上是一种双赢,自然更觉得幸福。
4、朗读再次感受
5、课末质疑: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想考考大家的问题要提吗?
六、完成课堂作业。
我成熟了字篇五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逐题检查讨论。
1、第一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六、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数
小伙伴 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