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迎中秋节团刊团报篇一
中秋节又称女儿节、团圆节、八月会等,时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中秋节始于初唐,宋朝盛行,到明清时已和元旦齐名,同时也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xx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迎中秋节团刊团报篇二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是一个万家欢腾的节日。今天外公家也热闹非凡。瞧!外公、外婆、舅舅、阿姨、表哥……都一起坐在大圆桌上,尽情地交流着自己生活中的喜事与趣事。
上菜了,这可是妈妈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妈妈把一些自己创造的、网上查来的好菜给通通端了上来。大家一边吃,一边发出了阵阵赞叹声。
饭后,舅舅提议大家来玩一个名叫“说月字”的游戏。要求是说出一句七字语言,并且话中要有“月”字。
游戏开始了,我一马当先,立即说了一句“家庭团圆如明月”,大家拍手叫好,我沾沾自喜,以为别人一定不会追上即使说上一句,保证要思考一番。然而表哥也毫不示弱,紧接着说了一句“边吃月饼边赏月”。哟,这句话中有两个“月”,大家的掌声更响了。接着,外婆、妈妈、妹妹相继发言,都得到了大家一阵阵无比热烈的掌声。
最后,大家来到了庭院里,一边望月,一边吃月饼。今年的月饼口味很多。有椰蓉、牛肉、豆沙、草莓、海苔……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口味独特。
中秋真好,希望每天都是中秋节!
迎中秋节团刊团报篇三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一个奇迹。父母在四十多岁的年龄偶然有了我,他们不是像现在医院妇产科每天都排着长队便捷操作着的那样——于几分钟之内把我迅速杀死在萌芽状态,而是没有丝毫犹豫地决定生下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起过:既然有了孩子,就应该生下来)。于是,我在天气渐凉的八月天出生了。我最小的姐姐比我大了整整12岁,而我的大的哥哥姐姐相继出生的孩子成了我童年时候的玩伴。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除了父母哥姐的宠爱,就是故乡的月色了。我家在半山坡上,我常常坐在家门口看对面山坳里的夜雾慢慢泛上来,看月亮从山间一点点地升起,那时天一定是碧蓝的,周围很静,间或有几声狗吠,或有连成一片的蛙鸣。我坐在门坎上或院子的石阶上,我想,我一定是在等母亲从地里回来,或者是在等在灶间忙碌的母亲叫我吃晚饭。
那时没有任何人给过了审美的教育,但我幼小的心分明已经在温暖的月色里愉悦了。我看见在朗月的清辉中,青瓦变成了墨瓦,红墙变成了灰墙,整个村子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安然睡在摇篮里。
上中学的时候,我家搬离了农村,到了爸爸工作的地方。成长的岁月总是脚步匆匆,目光所及也是朝阳和曙光,等我再次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却发现早年的操劳已让母亲过早地衰老了。就在我刚工作的那一年,母亲得了不治之症,送别母亲的那一天正是这样一个秋日,那晚的月光白得耀眼,房子和人在月光中晃动,很不真实。
于是,有几年我害怕看月亮,尤其是中秋月。
恍惚中我又回到了故乡的山间,又成了那个看月亮的孩子——
月亮婆婆喜欢我,
洒下月光摸摸我,
我走她也走,
我停她也停。
我走她也走,
我停她也停……
爱的满月,静静照我,在今夜,在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