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导游,我们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为游客讲解景点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大家不妨看看以下的导游词范文,了解如何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景点。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一
维吾尔古村景区是由吐鲁番地区旅游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的以吐鲁番深厚的维吾尔历史文化底蕴背景,展示了浓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院群。景区位于交河故城脚下现有古老维吾尔自然村落之一的亚尔果勒村。
维吾尔古村位于有数百年历史的`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毗邻交河故城,占地20000余平方米,是一个展示维吾尔原生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的旅游景区,是一座大型的博物院群。景区内维吾尔民俗陈列馆与传统民居交相辉映,立体地展示了维吾尔人历史变迁、生产劳动、民居建筑、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风貌,其中不少是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地原生态文化展示。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度交界;陆地领土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世界陆地领土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领土线最长、邻接国度最多的省区。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门。风俗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在新疆人眼中,南疆与北疆是截然差异的:北疆意味着高山和草原,意味着喀纳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则意味着戈壁和沙漠;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北疆意味着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南疆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北疆意味着骏马和歌声,南疆意味着木卡姆和跳舞。
本日新疆大部门从中国西汉一向到西晋都属于中国国界,唐朝再次纳入中国国界,元朝在今伊犁河道域曾配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今乌鲁木齐一带曾配置别失八里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从头成为元朝的辖地。元朝时部门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国界。
新疆古称“西域”,这一称呼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风行,意为“中国西部边境”。此刻人们以“西域”来指代新疆,更多的是浮现一种对迢遥异域的空想。
作为地处亚洲大陆要地、阔别大海的一片广袤土地,占世界1/6面积的新疆有着奇异的`魂灵魅力。它山水绚丽,众多无垠,事业各处,习惯奇特,在汗青、地理和人文的多重修建下,跟着光阴的催动正向着深挚、博大、富厚的多元成长。
假如你掀开一张丝绸之路表示图,当真注视古代西域对象横贯、南北交织的蹊径,会发明那是一双同党的外观。在多年的如流光阴中,无数空想拍打着双翼奔跑而过,丝绸之路就像这双同党中流淌不息的血脉,支撑过几多世纪的沧桑。这是一条输送天下商业中最受崇尚、最受接待的以致输送统统文明的丝绸之路,正是通过它,光辉灿烂久长的中国文化跨过白雪皑皑的高山峻岭,穿过众多无垠的戈壁沙漠传送到了天下各地,也与迂腐的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毗连、交换、融合。
自丝绸之路如一条色彩斑斓的织锦联贯而过开始,作为交通孔道的新疆,天然而然地成为文化走廊——“一个自然的文明通道,是欧亚大陆正式对接的天下的十字路口”。以是说,新疆早已逾越了一种区域范畴上的观念,在差异偏向、差异情势、差异内容的文化、宗教、人种、头脑、风尚等交汇融合之下,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光辉灿烂边境。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三
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环抱、天水相映。寒冬时节,赛里木湖瑞雪飞翔、银装素裹,雪涌水凝,葱萃的苍松与皎洁的雪被交相辉映,组成一派北国林海雪原的壮阔景致。春夏日候,湖畔辽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金花各处,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组成一幅布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可以使人们充实体验回归天然的浪漫情怀,明确塞外久长而奇异的民族文化。
塞里木湖,它像一颗璀璨晶莹的蓝宝石高悬于新疆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相传真正的西王母仙境就是塞里木湖。见过塞里木湖的人,无不惊讶于它的蓝。蓝得纯净,蓝得幽深,蓝得隐秘。叫人面临着它,只能发出赞叹,而难以言语。已故闻名作家汪曾祺就说,见到塞里木湖,顾不上有此外感受,只认为——真蓝。
古丝路北道,有一个以神奇奇丽的'天然风物享誉古今中外的绝妙佳境———丝路明珠赛里木湖。赛里木湖古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部,博乐市西南9360公里处,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湖面海拔20xx米,水域面积458平方公里,呈椭圆形,对象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周长90公里,最洪流深92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
从古到今不少墨客雅士对赛里木湖作了大量活跃描写。公元1221年邱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到:“大池周遭二百里,雪山环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清中叶洪高吉歌咏赛里木湖为“净海”。清末文人宋伯鲁以“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的诗句,描画了赛里木湖雄旷清亮的天然景观。墨客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这样的诗句,“你宝石兰的湖水,一见便教民气神荡”。自乾隆28年(1763年)起,清当局将赛里木湖列入需每年都要进行祭典的名山大川之一。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四
各位旅客:
大家好!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这句精当、贴切的赞语,随着西部打开发的声浪不径而走,传遍五湖四海。它说出了所有来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说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没,美就美在幅原辽阔面积大。
伊犁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辖八县一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209万,地区行政公署设在“花都”伊宁市,这里是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伊犁地区为天山各支脉环绕分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异的自然景观。这里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东西文化荟萃,加之民族众多,具有浓郁的民风民俗,形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
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富。伊犁地区北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北与塔城地区的乌苏市相连,东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毗邻,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421公里。
伊犁美,美就美在民族风情特色浓。
伊犁美,美还美在历史久远源头长。
这里是汉武帝吟诗赞颂的“西极天马”(今天的伊犁马)故乡,是“乌孙国”故地,是汉朝使节张骞率300人使团到达的地方。公元前108年,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远嫁乌孙王,播下了民族亲情的种子。随她后来的解忧公主,在这里嫁给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代乌孙君王,一共生活了五十多年。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军垦”地,是成吉思汗西征集结大军的地方。这里曾收留过林则徐、邓廷桢这样的名士,也曾留下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这里“下放劳动”的足迹,据考证,伊犁河谷还是母系社会“西王母之都”。
伊犁美,美更美在观光旅游景点多。
赛里木湖,伊犁之行第一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雪山环抱,白云千载空悠悠。
果子沟,山路十八盘,层林叠嶂,瀑布泉涌,一步一景。
伊犁河大桥,碧水西去,一桥横跨。河岸有青青白杨林,有漂亮舒适的渡假村。
不消说还该去唐布拉、那拉提、喀什河次生林,拜偈一下草原石人、高山岩画,亲睹一番“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恰西秋景。
还应去看霍尔果斯国门、林则徐纪念馆、吐虎鲁克陵寝、特克斯八卦城,最好再去昭苏一瞻乾隆赐字的格登碑,去夏塔一览骏马驰骋的牧场风光。
如果有兴趣,还可去看看可克达拉的葡萄庄园,走进《草原之夜》的迷人意境,坐一坐乡道上被称作“马的”的蓝马车。
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伊犁,有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完人文故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伊犁拥有53种。伊犁美,美丽风采迎嘉宾。
谢谢大家!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五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市中心广场,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据说此处原是一片公墓,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扎尔后裔在此建起一座小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1538年,其后人乌布力阿尔伯克将寺扩建,成为聚礼用的大寺。之后,又经几番修建和扩展,形成现有的规模和恢宏气势。
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庭院,院内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穆斯林进人廊檐必须脱鞋,不分贵贱,依次进人。
艾提尕尔寺地位的显要还不在其规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已达2——3千人,星期五“居玛日”下午,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加上本地的,大礼拜人数可达2——3万人。大礼拜之后,大寺内外游乐的人摩肩接踵,欢快的鼓乐奏鸣。穆斯林合着节拍,跳起了“萨满舞”(女性不能参加),狂欢至通宵达旦。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六
新疆风光壮美,同时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观;不仅如此,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又给新疆带来了多姿多彩的东西方文化,在新疆各地留下了饱含文化意味的遗迹,今天,那些为数众多的古城和洞窟已经成为最可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新疆导游词,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新疆。新疆有着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人们一踏上这里,就会被它的神奇博大、美丽富饶所吸引。相信在短短几天的游览中,新疆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瑰丽全姿的民族风情、神秘绝妙的自然景观、珍奇稀有的古迹遗踪、富饶丰盛的物产资源会让您惊叹不已。
游客们,新疆神奇在哪里?首先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地理概貌。新疆的地形地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三山夹两盆”。天山山脉横贯新疆,南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合抱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脉合抱准噶尔盆地。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中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和山地草 原,成了新疆人民的世居之地。
其实,更形象一点来看,新疆的地貌就像一个字,那就是疆字的右半部“畺”,其中“三横”表示三山,自北而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夹在三横中的“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北面是准噶尔盆地,南面是塔里木盆地。新疆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面积的总和。
辽阔的土地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新疆古称“西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居民。由于地域辽阔,交通发达,历史上曾是众多民族驰骋角逐之地。远古在南疆活动的主要是羌人,相传还有与周人有着远亲关系的赤鸟人。到了秦汉之际,新疆已形成许多“国”,史称“西域三十六国”。历史上对沟通新疆和内地关系贡献最大的要数汉武帝,公元前138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此后又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率军出击匈奴,并逐步使西域归属了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后的1500多年时间里,无数商人、官吏、使臣、僧侣沿着张骞的足迹东来西往,形成了一条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商业通道。伴随着古道上的驼铃声,古代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珍贵的药材以及火药炼制术、造纸术、印刷术传到了西方,欧洲和亚洲各国的'特产以及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及其文化艺术也流入了中国。流通在这条通道上的商品中,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即是精美华丽的中国丝绸,因此这条古老的交通线就被誉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像一条友谊的纽带,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联结在一起,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最古老的“外贸交流、文化传播之路”。
汉代以后,丝路交通维续不衰,西域成了著名的佛教地区,天山南麓的许多石窟都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凿的。盛唐时期,也是新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公元 640年唐太宗平高昌,不久又打败突厥,使唐朝西部的疆域跨过葱岭,推进到了中亚,新疆成了我国关内的腹地。此时国强不怕外侮,边关大开,中外人士均可自由往来,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贸易交往空前繁荣。宋元明时期,新疆时分时合,直至清乾隆年间,西域始称新疆。公元1759年,乾隆派兵先后平定北疆准噶尔部和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使长期分裂的新疆复归统一。
各位游客,在初步了解了新疆的地理和历史后,我们再来谈谈新疆的旅游资源。新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按其特色分类,可有以下五种游法:
一是“丝路古道游”。丝绸之路因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名扬四海,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张王牌。在新疆境内,丝绸之路被分为南、中、北三条道路。三条道路中最具魅力的当数吐鲁番、楼兰、库车、喀什等地,它们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交通枢纽。
二是“沙漠探险游”。新疆拥有世界第二、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 万平方公里,因此沙漠旅游成了新疆的特色旅游项目。沙漠旅游的升温与沙漠探险及其人文色彩不无关系。居住在沙漠腹地的克里雅人、牙通古斯人,至今过着原始淳朴、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的纯净笑容和柳条夯成的简易居室,给干旱的沙漠带来了人性的美丽光芒。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沙漠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有了造访和体验的理由。
三是“草原游牧游”。新疆的天然草原约为8000万公顷(合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为5000余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8%,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新疆发展草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草原上生长着早熟禾、紫孤茅、看麦娘、鹅冠草,旷野万里,碧草连天。草原之旅,还可欣赏马术表演、叼羊表演、江格尔表演等,可参加骑骆驼比赛,让人充分领略草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四是“原始生态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已建立了1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2450多平方公里。计划建立的尚有12个,其数目之多,面积之广,居全国之冠。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现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约占新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喀纳斯湖最有代表性,其中钟林组织的新疆浪漫六日游(马背4日)是最著名的品牌。“奇绝仙境”果子沟以野果多而得名,沟内峰峦叠峙,松桦葱郁,果树丛生,被称为“伊犁第一景”。位于巩留县城外的恰西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那里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五是“民俗风情游”。新疆的民族风情是奇异诱人的,13个主要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竞技与游戏活动。赛马是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民族酷爱的体育活动;叼羊也是这些民族热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姑娘追”是哈萨克人特有的民间马上活动,它既展示了青年男女们精湛的骑术和健壮的体魄,又抒发和传递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新疆各族人民在饮食上也各有特色,馕、抓饭、烤羊肉等更是成为新疆食品的精华和标志,它们与新疆许多名胜古迹一样吸引着中外游客。新疆的民族手工艺品也不下百余种,其中宝石首饰、玉石雕饰、地毯、民族乐器、维吾尔族花帽、英吉沙小刀、仿古土陶等,最受游客青睐。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七
接待各人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各人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各人旅行嬉戏,下面我起首各人先容一下。
由于地处风口,妖怪城四序暴风不绝,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劲的西冬风给了妖怪城“名”,更让它有了妖怪的“形”,变得奇形怪状。远眺风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巨微小的城堡林立,高坎坷低参过错落。千百万年来,因为风雨剥蚀,地面形成深浅纷歧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暴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理解,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哪里象雄伟宫殿,傲然屹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在升沉的山坡地上,充满着血红、湛蓝、皎洁、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加了若干隐秘色彩。风城地处风口,每当风起,飞沙走石,惨无天日,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盘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天愁地惨,若在月光灰暗的夜晚,附近肃索,气象更为可怕。
妖怪城一带,还储藏着富厚的自然沥青和深层地下石油。
新疆的妖怪城除了上述的乌尔禾妖怪城尚有奇台妖怪城,它位于奇台县的西北偏向。从县城出发,沿着通向北山煤矿的公路走90公里,颠末边防站再前行3公里后,转入去青河偏向便道,约60公里的旅程后进入将军沙漠,再颠末50公里的波动才气达到。它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首要由“青壮年”雅丹群构成。
其它,尚有两处妖怪城,一处位于奇台将军沙漠北沿,另一处是吉木萨尔北部的五彩城。
妖怪城呈西北—对象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周遭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阁下。据考查,约莫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庞大的淡水湖泊,湖岸发展着繁茂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余太古动物,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国”,其后颠末两次大的地壳变换,湖泊酿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沙漠台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八
位于新疆博乐市境内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语称“赛里木卓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赛里木湖风光区是以塞里木湖为中心,包罗湖周围风物旖旎的山地丛林和湖滨草原,构成一个湖泊型风光胜景区。
赛里木湖,是一个山间大湖,湖中有一个小岛,要不是能望见远处雪山延绵,真会觉得它是茫茫大海。薄暮的湖水呈灰褐色。固然太阳已经下山,但天际还泛着金黄,在斜阳余辉的映衬下,山色很美,剪影额外瑰丽。到天色渐黑的时辰,山顶处一条紫赤色的镶边将山脉和天空分隔,给人一种莫名凄美的.感受。
湖水像波浪一样拍打着岸边,哗!哗!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谁人迂腐而又凄美的哈萨克恋爱故事(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青情人的泪水搜集而成的)。
湖泊对象长2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454平方公里,最洪流深86米,湖略呈卵圆形,湖南海拔2073米,蓄水量210亿平方米。赛里木湖水面开阔,碧绿清亮,附近群山巍峨,幽林绣草。湖面黄鸭聚集,水鸟啾鸣,天鹅掠水,鱼翔浅底,布满盎然朝气,附近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松柏苍翠墨绿,湖滨碧草繁花,毡房星点,马嘶羊咩,风光如诗如画。湖周有乌孙墓、岩画、石刻漫衍。
赛里木湖恒久以来传播着湖怪、湖心风洞,旋涡与海底磁场等传说。这里尚有国度级的节庆勾当——赛里木湖那达慕大会,每年7月尾、8月初,内地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都要在这里进行。当时是您到这里参观旅游的好机缘。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九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卡拉库里意为黑海。卡拉库里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脚下,该湖在群山环保之中,湖畔水草丰美,常有柯尔克孜牧民在此驻牧。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银峰,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依湖建有旅游接待站,备有帐篷蒙古包、游艇、骆驼、马等供游人之需。
卡拉库里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皑皑银峰、绿色草原和湖边畜群倒映在湖中,异常优美。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是登山旅游者的大本营,也是过往旅客参观游览的场所。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依湖建有旅游接待站,备有帐篷蒙古包、游艇、骆驼、马等供游人之需。
湖畔的苏巴什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有塔吉克人的毡房和木屋,还有专设的登山营地,湖的北面30公里处有布仑口运输站,也为游客提供食宿。
湖边有毡房、木板房可供旅游者下榻,就餐,包括新鲜蔬菜在内的风味餐,岸边还有小橡皮船可供人们在湖中自由荡游,欣赏帕米尔高原的大好风光。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上个礼拜我们去伊梨玩。我们起首达到奎屯市,晚上,我们在位于山顶上的乌苏温泉的蒙古包里吃了味道鲜美的农家饭。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往伊宁市进发,颠末尾果子沟,内里随处都是数不清的杏子树、枣树和苹果树。一起上我望见满山遍野都是牛、羊、马、骆驼在绿草青青的草原上、山坡上吃草,处处都是高高的白杨和笔挺挺秀的松树。
到了伊宁市,我们先去旅行了伊宁市最著名的事业——上将军府,我相识了它的汗青,原本这里在好久早年是新疆的政治文化中心。紧接着我们前去最闻名的伊犁河游览,伊犁河宽阔悠长,奔驰不息。我在岸边玩儿起了吊水漂,兴奋极了。一个明朗的清晨,我们终于达到了此次行程中最重要的游览地——唐布拉大草原。哪里被称为百里画廊,随处都是如画的风光。哪里有从雪山而来的喀什河,有怪异的阿尔斯朗石林,壮观的草原斜阳,温热清新的温泉,碧绿的草坂,哪里满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和蘑菇。第二天清晨起床后,我发明表面竟然下雨了,固然气候很冷,可是往远处的山上看去,云雾缭绕,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色。
这个礼拜我过得很是快乐!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登上让人神往的天山,看那微波粼粼、秀丽无比、美如少女的天池。
天山奇冷无比。本来我只穿了短袖,刚登上天山,感觉就像到了冬天一样,跟在火焰山的感觉有天壤之别。我立刻裹上了一件厚厚的运动衣,即使这样,我仍然感觉很冷,一说话就可以看见呼出的一团团白色气体。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登上天山山顶,我想那里一定非常雄伟壮观;我也没有看见世上罕见的神奇美丽的天山雪莲,也没有亲眼看见那终年不化的积雪,这真是美中不足啊!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二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这句精当、贴切的赞语,随着西部打开发的声浪不径而走,传遍五湖四海。它说出了所有来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说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没,美就美在幅原辽阔面积大
伊犁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辖八县一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209万,地区行政公署设在“花都”伊宁市,这里是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伊犁地区为天山各支脉环绕分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异的自然景观。这里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东西文化荟萃,加之民族众多,具有浓郁的民风民俗,形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
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富。伊犁地区北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北与塔城地区的乌苏市相连,东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毗邻,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421公里。
伊犁美,美就美在民族风情特色浓
伊犁美,美还美在历史久远源头长
这里是汉武帝吟诗赞颂的“西极天马”(今天的伊犁马)故乡,是“乌孙国”故地,是汉朝使节张骞率300人使团到达的地方。公元前108年,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远嫁乌孙王,播下了民族亲情的种子。随她后来的解忧公主,在这里嫁给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代乌孙君王,一共生活了五十多年。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军垦”地,是成吉思汗西征集结大军的地方。这里曾收留过林则徐、邓廷桢这样的名士,也曾留下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这里“下放劳动”的足迹,据考证,伊犁河谷还是母系社会“西王母之都”。
伊犁美,美更美在观光旅游景点多
赛里木湖,伊犁之行第一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雪山环抱,白云千载空悠悠。
果子沟,山路十八盘,层林叠嶂,瀑布泉涌,一步一景。
伊犁河大桥,碧水西去,一桥横跨。河岸有青青白杨林,有漂亮舒适的渡假村。
不消说还该去唐布拉、那拉提、喀什河次生林,拜偈一下草原石人、高山岩画,亲睹一番“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恰西秋景。
还应去看霍尔果斯国门、林则徐纪念馆、吐虎鲁克陵寝、特克斯八卦城,最好再去昭苏一瞻乾隆赐字的格登碑,去夏塔一览骏马驰骋的牧场风光。
如果有兴趣,还可去看看可克达拉的葡萄庄园,走进《草原之夜》的迷人意境,坐一坐乡道上被称作“马的”的蓝马车。
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伊犁,有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完人文故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伊犁拥有53种。伊犁美,美丽风采迎嘉宾。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三
列位团友:
各人好。
本日我们要去的处所是妖怪城。“妖怪城”在内地蒙古语称为“苏木哈克”,哈萨克语称为“沙依坦克尔西”。这些都是指妖怪出没的处所。乌尔禾妖怪城在克拉马依市以北100公里处,和布克塞尔县以南30公里处。该城区周遭10平方公里,海拔350米阁下。搭车至此,面前一亮,可见妖怪城纵横交织,垛堞理解,俨然一座古城堡;可见狼豺豺狼,牛马羊犬,可见高包台岗,奇石怪岩。逐步走近它,才知道在这城中,寸草不生,鸟兽绝迹,时而悄然无声,一片死寂;时而暴风骤起,黄沙迎面,遮天蔽日,悄然的古堡发出凄厉的吼声,如泣如诉,让人感想可怕和荒唐,感想隐秘和惊奇,感想莫测和高妙,更感想了焦急和不行思议。而零间隔打仗的感受却截然差异,刚走到这些奇形怪状的土丘眼前,放眼望去,会发明这里"堡"群林立,联贯无际,人似乎立在一片曾经楼市林立的都市废墟眼前,沧桑感油然而生。当人们险些都仰着头走到这些土丘之间的安定上时,又发明这些庞然大物广泛突起有三四层楼高,有的被风化成城堡状,危台高耸、垛堞理解;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像古欧洲气魄威风凛凛的构筑残骸,亭台楼阁、檐顶宛然;尚有的像美少女的侧面像,眉宇舒张、唇带微笑。落日西照,一座座荒芜的土丘在地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似乎一只只饥饿的暗中之手正向人们脚下移动,让人禁不住脊背发麻,避之不及。
妖怪城在1亿2万万年前的白垩纪,曾是一片淡水湖泊,这里湖泊辽阔,天气暖和,植被繁茂,是恐龙家属的乐土。这里曾先后发明白“克拉马依龙”、“乌尔禾剑龙”、“准格尔翼龙”的化石。但跟着光阴的流逝,湖泊消散了。庞大的地质结构行为把深埋地下的岩石抬升成高山。湖地升起为陆地,湖底被水浪千百次打磨过的山或礁石,突然见上了阳光、风雨,成了陆地上活的雕塑。这些由泥板岩、砂岩等构成的小山,和裸露的湖底,经风的手指、雨的手指、太阳的手指年年代月的抚摸、打磨,在沙漠荒野成型之时,青海导游词,土色的裸山也成型了……颠末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雪浸,乌尔禾妖怪城也就呈现了。
乌尔禾妖怪城在妖冶的阳光下,一片光辉灿烂光辉,披发着大西北男性的美,阳刚的气质;在阴雨气候,一片晦暗迷蒙,凝结了诸多可怕与伤害,似乎坠入了巫婆布下的迷魂阵。而到了冬天,乌尔禾妖怪城溘然变得那么温柔,穿戴皎洁的衣裳,盖着银色的雪被,像一个孩子一样睡着了,梦里闪现出天堂……只有暴风吹来的时辰,妖怪城才感动得失去理智,癫狂不已,飞沙走石狂舞,狼嚎虎啸怪鸣,像疯了的"西毒"欧阳锋,让你畏惧战栗,只想远远地逃避。
妖怪城地表突兀怪异,地下储藏着富厚的优质石油和自然沥青,是故国的一块宝地。跟着克拉玛依油田的成长和扩大,这块蛮荒之地再不是"妖怪"们的乐土而是已被勘察开劈的新油田。高耸的井架,一株株挺拨的采油树,石油工人豪迈的笑声,使这迂腐的城堡布满当代化的气韵和无穷活力,预示着这里将建成新石油出产基地和当代游览胜地。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四
新疆的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有一片1.8万平方米的神奇而肥沃的土地,这就是阿克苏市。“阿克苏”,在维吾尔语,意为“白色的水”。阿克苏河从境内流过,所以得名。
阿克苏地域,是古代姑墨、温宿国所在地,汉朝归西域都护府,唐代又辖于安西都护府、龟兹都督府。清代新疆建省后,设阿克苏道。之后设阿克苏县。1949年以后,设阿克苏专区,辖原阿克苏县。1983年,撤县建市,是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阿克苏属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年均气温7℃--10℃,雨水较少,但河流水量丰富,山区多雨雪,冬春严寒。
阿克苏市地势广阔平坦,土层深厚,光热丰富,无霜期长,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区。阳春碧波万顷,夏秋遍地金黄。树有杨、柳、桑、榆、槐、法桐,果有杏、桃、苹果、核桃、红枣、无花果、葡萄等。瓜果飘香,四时应市。艾西曼湖、多浪水库和胜利水库,常有大天鹅、小海鸥、野鸭、水雉、大雁等飞禽栖息。盛产鲢、鲤、鲫、草、鲶鱼、武昌鱼、大头鱼和牛蛙等水族。河湖、渠系、林网、条田,景色醉人,是名符其实的“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瓜果之城”。西部阴干山一带,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具备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
阿克苏在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归属汉朝版图。自1883年建新城以来,一直是所在地区军政首脑机关驻地。现驻阿克苏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一师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功勋卓著的一二零师三五九旅。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支英雄部队奉命屯垦戍边。他们挺进戈壁,兴水利、治盐碱,锁住亘古黄龙;修道路、辟良田,奉献粮山棉海。军垦战士艰苦创业,建成16个大型国营机械化农场和建材、纺织、化工、电力等实力雄厚的支柱企业,修建了西北地区最长的公路桥---塔里木河大桥。农一师经济已成为阿克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克苏市是维吾尔、汉等多民族聚居区,人口达43.45万。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用智慧和汗水共建乐园,使阿克苏市这颗镶嵌在祖国西陲的明珠熠熠生辉。
阿克苏市的绿洲、河湖、沙漠、山地等多种地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晴川烟树、云悬玉峰、烟笼多浪、沙海胡杨、古寺晨唱、浑河古渡、三熟奇桑、艾湖归舟、古崖幻影、长虹旭日等10景更是闻名遐迩。历史悠久的多浪文化独树一帜。“多浪巴亚万”高亢激越;热瓦甫琴、卡伦琴声优美动人;多浪“麦西来甫”热烈诙谐。阿克苏市各族人民热情豪爽,葡萄美酒待客,轻歌曼舞迎宾。
阿克苏有南疆公路贯通,东达乌鲁木齐,西至喀什,地区内各县镇、农场,都有班车。阿克苏还有民航班机达乌鲁木齐及和田。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五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以北的沙漠中,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的考古工作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培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它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
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是“金山”。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罗斯境内,长约2000公里,山中有现代冰川。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显著,森林和矿藏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一条条河流,潺潺流淌,滋润着面积广阔的森林。有谚语称道“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这正是说明了阿尔泰山的金矿丰富。她穿越中、哈、俄、蒙四国边境,全长达到2000多公里。阿尔泰山雨雪丰富,森林密布,草原繁茂。冬季,这里一片冰雪世界,有着开展雪上运动的绝佳场所;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连绵的绿色森林,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再加上一片片花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是生态旅游和度假疗养的好地方,欢迎您来。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六
那拉提景区地大物博,但用一句“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便可恰当的描述景区的地理概况。左手边的这座山是阿吾热勒山,全长280公里,右手边的这座山是那拉提山,全长150公里,他们都是天山的支脉,也是一对姊妹山,两座山向前延伸与我们正前方的安迪尔山相连,形成了三面环山的格局。三山耸立,积雪消融,就融汇成了我们左手边的巩乃斯河,巩乃斯,是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向阳坡”,它也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亲切的称为“阿纳苏”意思是母亲河,因为她养育了新源县30万的人口,滋润着1800平方公里的那拉提草原。巩乃斯河全长为258公里,发源与艾肯达阪,将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我们大家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我们这条巩乃斯河呢,他却是向西流,因此他也是一条逆流河。河里生活着高山冷水鱼,鱼身呈圆长状,肉质鲜美,是景区的一道特色野味。
那拉提草原是著名的北丝绸之路——天山道的咽喉要塞,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几千年来上演了无数悲壮,哀婉的历史故事。柔然,匈奴,突厥,回鹘,乌孙等各个民族,各色人种互相角逐,征战,厮杀和驰骋,迁徙和定居,贸易与和平,共同演绎了新疆千年的传奇。其中在我们草原上生活时间最长的就是乌孙,他们在伊犁河谷生活时间长达500年之久。公元前161年乌孙国成立,由于势力范围比较小,边境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乌孙向汉朝提出了政治联盟,历史上把这种政治联盟称为和亲。中国历有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而在伊犁河域的乌孙国曾先后迎娶了细君与解忧两位汉朝公主,她们的功绩不亚于昭君出塞,文成入藏。
和一首凄惨的《黄鹄歌》。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乌孙人也已经消失了,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留下来的一座座乌孙古墓。大家看右前方有一座凸起的山丘,就是乌孙古墓了,这座古墓高6.5米,直径46米,是一座土堆式的古墓,除了这种古墓类型外,乌孙古墓还有石堆墓、石棺墓等类型,大小不等。据考古挖掘,巩乃斯河谷一带的古墓出土过大量的古陶器、古钱币、古银饰、铜武士像等随葬品。站在这里我们既能欣赏人文景观,了解历史文化,又能欣赏美丽的那拉提风光,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七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有一片1.8万平方米的神奇而肥沃的土地,这就是阿克苏市。“阿克苏”,在维吾尔语,意为“白色的水”。阿克苏河从境内流过,所以得名。
阿克苏地域,是古代姑墨、温宿国所在地,汉朝归西域都护府,唐代又辖于安西都护府、龟兹都督府。清代新疆建省后,设阿克苏道。之后设阿克苏县。1949年以后,设阿克苏专区,辖原阿克苏县。1983年,撤县建市,是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阿克苏属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年均气温7℃--10℃,雨水较少,但河流水量丰富,山区多雨雪,冬春严寒。
阿克苏市地势广阔平坦,土层深厚,光热丰富,无霜期长,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区。阳春碧波万顷,夏秋遍地金黄。树有杨、柳、桑、榆、槐、法桐,果有杏、桃、苹果、核桃、红枣、无花果、葡萄等。瓜果飘香,四时应市。艾西曼湖、多浪水库和胜利水库,常有大天鹅、小海鸥、野鸭、水雉、大雁等飞禽栖息。盛产鲢、鲤、鲫、草、鲶鱼、武昌鱼、大头鱼和牛蛙等水族。河湖、渠系、林网、条田,景色醉人,是名符其实的“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瓜果之城”。西部阴干山一带,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具备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
阿克苏在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归属汉朝版图。自1883年建新城以来,一直是所在地区军政首脑机关驻地。现驻阿克苏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一师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功勋卓著的一二零师三五九旅。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支英雄部队奉命屯垦戍边。他们挺进戈壁,兴水利、治盐碱,锁住亘古黄龙;修道路、辟良田,奉献粮山棉海。军垦战士艰苦创业,建成16个大型国营机械化农场和建材、纺织、化工、电力等实力雄厚的支柱企业,修建了西北地区最长的公路桥---塔里木河大桥。农一师经济已成为阿克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克苏市是维吾尔、汉等多民族聚居区,人口达43.45万。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用智慧和汗水共建乐园,使阿克苏市这颗镶嵌在祖国西陲的明珠熠熠生辉。
阿克苏市的绿洲、河湖、沙漠、山地等多种地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晴川烟树、云悬玉峰、烟笼多浪、沙海胡杨、古寺晨唱、浑河古渡、三熟奇桑、艾湖归舟、古崖幻影、长虹旭日等10景更是闻名遐迩。历史悠久的多浪文化独树一帜。“多浪巴亚万”高亢激越;热瓦甫琴、卡伦琴声优美动人;多浪“麦西来甫”热烈诙谐。阿克苏市各族人民热情豪爽,葡萄美酒待客,轻歌曼舞迎宾。
阿克苏有南疆公路贯通,东达乌鲁木齐,西至喀什,地区内各县镇、农场,都有班车。阿克苏还有民航班机达乌鲁木齐及和田。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八
接待各人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各人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各人旅行嬉戏,下面我起首各人先容一下。
由于地处风口,妖怪城四序暴风不绝,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劲的西冬风给了妖怪城“名”,更让它有了妖怪的“形”,变得奇形怪状。远眺风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巨微小的城堡林立,高坎坷低参过错落。千百万年来,因为风雨剥蚀,地面形成深浅纷歧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暴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理解,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哪里象雄伟宫殿,傲然屹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在升沉的山坡地上,充满着血红、湛蓝、皎洁、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加了若干隐秘色彩。风城地处风口,每当风起,飞沙走石,惨无天日,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盘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天愁地惨,若在月光灰暗的夜晚,附近肃索,气象更为可怕。
妖怪城一带,还储藏着富厚的自然沥青和深层地下石油。
新疆的妖怪城除了上述的乌尔禾妖怪城尚有奇台妖怪城,它位于奇台县的西北偏向。从县城出发,沿着通向北山煤矿的公路走90公里,颠末边防站再前行3公里后,转入去青河偏向便道,约60公里的旅程后进入将军沙漠,再颠末50公里的波动才气达到。它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首要由“青壮年”雅丹群构成。
其它,尚有两处妖怪城,一处位于奇台将军沙漠北沿,另一处是吉木萨尔北部的五彩城。
妖怪城呈西北—对象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周遭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阁下。据考查,约莫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庞大的淡水湖泊,湖岸发展着繁茂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余太古动物,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国”,其后颠末两次大的地壳变换,湖泊酿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沙漠台地”。
新疆导游词大全(19篇)篇十九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还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以及木垒、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其石器型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我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
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西域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很早以前,我国的丝及丝织品便中经西域远销南亚和欧洲,古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沿此以往,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通道被后人统谓作“丝绸之路”。
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至西汉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会经济已有很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