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不仅要传递景区的知识,还要注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传递,让游客在旅行中得到思想上的满足。下面是一些知名景点的导游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吧。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一
朋友们,提起猴子,相信每个人都会觉得他们聪明可爱,那么你们想不想去和他们做一次亲密的接触呢?哎,我们这天要去的景区就是海南著名的经典之一,南湾猴岛。南湾猴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热带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南约十公里处的南湾半岛。面积有1000多公顷,岛上山头绵延,四季花果飘香,是猕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南湾的猕猴学名叫做恒河猴,属于灵长类。猴子已经从最初的28群扩展到了20_多只,可谓是猴子的王国。在那里呢,猴子是主人,游者是客人,而经营管理者是仆人。
好了,此刻我们将乘着跨海索道进入南湾猴岛。这条索道长达2138米,是中国最长的跨海观光索道,将神秘的南湾猴岛,迷人的热带海湾,浓郁的渔港风光串成一线。
我们此刻位于猕猴雕塑广场,大家能够看到,一只猴子坐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上捧着人的头颅在思考。它的含义是,人类要学会遵守自然法则,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否则人类不但会毁灭自然,还会毁灭人类自身。
此刻我们位于花果山猕猴游览区里。大家看,热情好客的猴子仪仗队正在列队迎宾,在猴子队长的带领下高举旗帜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是不是很搞笑呢!这边是猴子们的水上乐园浴圣池,猴子们在那里潜水嬉戏,或是高台跳水向游客们展示他们天性善水的特点和潜力。这边呢是猕猴拍照区,那里的猕猴十分有灵性,只要你给他们喂食就能够或得跟她们拍照的机会哦。十分搞笑,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那里是猴子杂技表演区,充满乐趣的猴子杂技表演也是猴岛的一个亮丽招牌,在驯化师的带领下,猴儿们表演着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动作。为了给游客们带来更多的欢乐,主人们和仆人们合力给大家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后共戏情景舞台剧,毛毛的一家人。看过之后,保证您开怀大笑,烦恼全消。
好了各位朋友,南湾猴岛的旅行就要结束啦,在离开厚道之前请您带上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完美愿望,带上您的好情绪也带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带上您完美的回忆跟我踏上下一段旅程吧!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琼山区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世界上红树林有23科81种,海南有23科41种,最高达10米。很多红树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现象,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钟头,就可以成长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区内生长着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木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水椰群落,卤蕨群落,桐花树群落,榄李群落,红海榄+角果木群落,角果木+桐花群落,海桑+秋茄群落等。
区内以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世界稀有鸟类及丰富海鲜水产而著称。区内野菠萝岛环境幽美,岛上形态奇特的野菠萝林连片蔽日修有观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岛游览。
东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满绿"之说。其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称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西河,四条河流汇入东寨港后流入大海。这些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量注入东寨港。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随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滩就扎根生长发育,蔚然成林。
红树林。
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丛林茂密。多数时候,东寨港海岸每天有二次潮水涨落。每月有二次大潮和低潮,其它时间潮水起伏不大。低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根部和泥地,高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树冠。潮水大涨大落和潮水小涨小落,景致各不一样。涨潮时分,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有水鸟展翅其间,游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近观红树,树干卷曲,地根交错,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依依偎偎,如龙如蟒,似狮似猴,象鹤象鹰,千姿百态,离奇古怪。树顶上,点缀着一簇簇白的、紫的、蓝的小花朵,在阳光映辉下格外绚丽多彩。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能防浪护岸,又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沙滩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生命力。红树林属红树科常绿灌木,树皮呈红褐色,树叶墨绿,其根、枝像交错的蛛网,十分发达。红树林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全世界的红树林有24科82种,其中16种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于胎生红树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世界上有红树林的几个国家都把红树林列为生态保护区,把红树林当做可贵的自然资源来保护。国际上现已成立红树林学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野菠萝岛。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还有一处野菠萝岛,岛上环境幽美,修有观光小道。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可乘游船登岛游览,快艇从码头出发,十几分钟后就到了野菠萝岛。岛的一半是人工种植的像茶树一样的红树林,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甚至区分不清哪里是岛哪里是海。岛的一半就是野菠萝密林,阴森森黑黢黢。野菠萝树的气息根长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实像菠萝,但却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叫野菠萝,岛因树而得其名。
海产品。
东寨港还是海南著名的海产品出产地,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等海鲜。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在我们的游览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遮天蔽日的“海滩卫士”——木麻黄林,这里就是我们的西秀海滩公园了。海滨沙滩平缓,海水清澈。在这里曾经举行过全国帆板运动会,更有一大批亚运冠军、世界大赛奖牌得主都在此训练过,可以说,他们的“军功章”里也有西秀海滩的一半。不单单是训练基地,还是大众游泳场。水上运动休闲和海滨烧烤为一体的海滨度假胜地。
在西秀海滩,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浅水区纵情嬉戏,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抚捋;水性好的,尽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让海浪把你轻轻地托起放下,使你体味到一种若浮若沉、若虚若实、若定若惊的异趣。在海湾的怀抱里,击浪于碧波之间,浮沉于银浪之上,的确令人身心舒畅。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洁白如银的沙滩上,倾听大海的欢歌笑语,或是坐下来悠闲的烧烤聊天,看孩子们在朱红色的户外轮滑道上留下的飒爽英姿。
“印象海南岛”剧场。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胆型仿生剧场,它就是我们的“印象海南岛”剧场了,他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及王潮歌、樊跃的第四个印象系列作品。《印象〃刘三姐》以其桂林山水的声色美和灵秀质感,让大家耳目一新;《印象〃丽江》以玉龙雪山的宗教美和原始质感,让大家驻足观望;《印象〃西湖》以西湖的空灵美和诗画质感,让大家留恋忘返;而我们的《印象〃海南岛》突破了以往的“印象系列”,它以大海为实景,以大海为主题,“我在大海边”是贯穿全场演出的一条主线,极力展现了“快乐至上,享受生活”有海南地域特点的文化主题,通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演绎出海南岛上真正的海岛风情、休闲文化和浪漫椰城,它带给我们的是“超然万累之表,皆得无限自由”的心神感受。
观赏过我们的大型实景演出,我们就到了有“椰城大观园”之称的假日海滩了。这里阳光、沙滩、海水、椰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面。绵延数公里长的沙滩,太阳伞、沙滩椅点缀其间。你可以穿上泳衣,卸下一身的烦恼,慵懒的躺在沙滩椅上,喝着甘甜的椰子汁,一抹阳光斜斜的照在身上,海风徐徐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眯着眼懒懒的看着如织的游人,或驰骋于蔚蓝的海面上,或是三五成群于海中嬉戏,或于海滩自由自在的享受阳光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如果你想跟大海来次真正的嬉戏,那么,海上的水上运动可让你去拥抱大海,帆船、快艇、水上摩托,任何一项水上运动都会让你流连忘返。如果你晚上来到这里,你看到的是一片嘈杂热闹的景象,我们海南人民呢都喜欢在假期来假日海滩自助烧烤,自己亲自烧火、串串、烧烤,那又是一种别样的感觉。
好了,大家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去拥抱美丽的大海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听海、看海、玩海吧!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景点是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兴隆华侨农场内,创建于1957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开发管理,植物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热带作物科研、科普、试验、示范基地和物种基因库,也是海南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植物园就已闻名海内外,先后接待过我国历届国家的领导人、众多国际友人及海内外游客。
关于兴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据史载,兴隆原先聚居的大多数是黎族人民,人烟稀少。后来,许多黎族百姓在这里开荒种槟榔、橡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集市,当时的清朝官员便说这里竟“兴隆”起来了,此后,兴隆就成了这里的称谓了。兴隆可以说是一处人杰地灵,同时又是一处具有浓郁的东南亚风情的地方。1951年,大批马来西亚、印尼归侨归国,国务院就组织他们来到了兴隆,在这里成立兴隆华侨农场,此后兴隆华侨农场成了安置华侨的聚居地。农场现已经是集兴隆植物园,热带花园、风情浓郁的东南亚风情园等景点为一体具有热带风光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区。另外,在兴隆还有闻名遐迩的兴隆温泉,常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来此旅游。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四
好的,朋友们,现在我们将离开酒店了,大家的东西带齐了吗,机票、身份证、钱包;您的假发、金牙、眼镜等等,我们的车就要出发了。朋友们,兴隆的早晨就象椰子一样新鲜,空气当中还有小草的清香味,偶尔还可以听见小鸟在鸣叫。有人说旅行不仅仅是身体在移动,更重要的是眼睛的旅行、心灵的旅行,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好多住过兴隆的人对这里都恋恋不舍,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略)
朋友们,兴隆的绿色让人非常陶醉,甚至连男同志也喜欢这里的花花草草,这没什么奇怪的,科学家说这都起源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例如一棵高大的树之所以让我们迷恋,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能爬到树上躲避老虎狮子的进攻;一朵鲜艳的花之所以感觉那么美丽,是因为它的果实能够填饱我们祖先的肚子;同样芭蕾舞演员踮着脚尖跳舞之所以那么好看,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采用这种姿态能更好地观察四周的环境;而我们之所以生下来就迷恋海洋,并热衷于潜水等运动,这是因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遗传因素就像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决定着我们的喜好。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森林里有狼有鹿,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把狼消灭掉了。谁知没有了狼,鹿却变懒了,整天吃了睡睡了吃,都变成了胖鹿,什么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全来了,鹿一只一只地害病死掉了。眼看着就要绝种了,专家说要想治病,还得把狼请回来。结果狼一回来就去吃鹿,鹿吓得没命地跑,在这个过程当中,鹿锻炼了身体,整个鹿群又健壮起来了。朋友们,故事讲完了。这其中的道理我想就不必多说了,还是老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是硬道理!这几天愿大家都能尽量动起来,不过现在活动不了,我们得坐1个小时的车,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
(上高速路)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高速路,继续往南走。有些游客发现这个地段有山了,海南的山地面积占1/3,集中在中南部,平原面积占2/3,集中在中北部。海南最高的地方就是位于中部的五指山,有1867米,比东岳泰山还要高342米,它是海南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不仅如此,五指山的热带雨林保存完好,并出产许多珍贵的木材:坡垒、粗榧、子京、油杉等等。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首歌,让五指山名闻遐迩,成为中国的一座名山。
朋友们,我们左手边这个美丽海湾叫做石梅湾,沿着海湾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青皮林保护区。青皮林是世界珍稀树种,它的木质优良,用来做家俱上百年不坏。同时它还被称"绿色长城",挡住了海浪,保护了农田。在清朝的时候官府就立有石碑,不允许当地村民砍伐,加以保护。过去这里还出现一种小气候叫"鸡鸣雨",每天清晨公鸡打鸣的时候下雨,不过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种小气候现在已经消失了。
除了青梅林,还有红树林。红树林是长在海水里的绿色植物,也是伟大的"海岸卫士",同时还能为鱼虾蟹贝和小鸟提供保护。红树林的树子又厚又硬,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叶片上还有排盐腺,用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红树林的生育方式非常奇特,和人一样是"胎生",种子在母树上面发芽,慢慢地就长得跟五指山上的苦丁茶一样又细又长,然而"扑哧"一声掉下来插到淤泥里面,在海水没有涨上来之前这根小嫩芽就得站稳脚跟,否则就被浪花冲走了。由此可见,生命既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不管是树木还是人都应该爱惜生命,珍惜时光!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五
海南岛以其独特迷人的热带风光,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奇特绚丽的海洋资源,质朴淳厚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海南景点。
导游词。
希望大家喜欢!
大家好!欢迎来到东郊椰林游玩。
东郊椰林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海滨,从清澜港乘船过渡即到,是海南著名景区之一。这里椰树成片,椰姿百态,有红椰、青椰、良种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种,共50多万株。正如人们所说"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风景区环境优美,海水清澈,是天然海水浴场,可开展各种沙滩运动和水上活动。区内已建成旅游码头、海滨度假村、海鲜坊等多处。浅海盛产龙虾、对虾、石斑鱼、鲍鱼等名贵海鲜。该景区以典型的椰风海韵、椰香特色饮食和多种海鲜吸引众多游客。
步入林区,只见大小、高矮、直弯、斜曲的各态椰树参差错落,土生土长、蔚然成林。林下路随树转,曲折盘旋。信步于弯曲的椰林小道,只觉凉风习习、林涛沙沙,处处阴凉舒适。椰林下,风情小木屋错落于椰树间,座座背林朝海,屋里陈设古色古香,朴素而自然,具有套房的设施功能。悠然自得坐于屋檐下品茗赏海,朝见蓝洋托霞,雾消峙现,鸥群南翔,渔舟出洋;夕观碧波耀金,彩云缀空,归鸥双飞,归渔划浪;夜赏巨壁铺银,渔火聚散,星缀蓝空,北斗蠕行;雨时则见万顷迷朦,雨打椰叶,碎玉落盘……东郊椰林,让你真正享受到椰乡大自然的温馨和甜蜜。
西沙群岛象朵朵睡莲,浮珠般在绿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它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西沙群岛,从东北向西南伸展,在长250公里,宽约150公里的海域里,由45座岛、洲、礁、沙滩组成。西沙群岛岛屿,东面为宜德群岛,由北岛、石岛和永兴岛等7个岛屿组成;西面是永乐群岛,由金银、中建、珊瑚8个岛屿组成。
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登上西沙群岛的第一大岛永兴岛,就如走进了一座热带植物园。那里热带植物丛生,四季繁茂。环岛沙堤以内的地区生长着以白避霜花组成的乔木林,越靠岛的中心地带植株越高,越靠近海岸,植株越矮。在岛的外围沙堤上,生长的是海岸桐和草海桐等热带乔木和灌木。
海岸桐主要分布在环岛50-100米宽的沙堤上,好象沿岛的防风林一样。它的材质较好,分枝多而低矮,抗风力强。草海桐是珊瑚岛上热带常绿灌木,分布广,面积大,除了潮水可以淹没的地域外,岛屿其他地方都有生长。除了天然林,岛上还有历代我国军民种植的椰子树等,有些地方形成小片椰子林。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随着海、陆、空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游览南海诸岛风光的愿望不久将会得到实现。
朋友们,大东海距三亚市中心3公里,位于榆林港和鹿回头岭之间,是三亚市的著名海湾之一。月牙形的海湾长约2公里。阳光、海水、沙滩、绿树构成美丽而典型的热带风光。冬季水温18-22℃,是进行海水浴、阳光浴的理想之地。在传说中,大东海是三亚落笔峰落笔洞黑龙戏水的地方。相传黑龙看中了大东海晴空丽日,碧波万顷,风平浪静,央求南海龙王将大东海借给他戏水解闷。南海龙王同意了。谁知黑龙一来便带来台风,弄得大东海浪高流急,影响人们打鱼和生活。南海龙王看着太不像话,采取了限制措施,只准黑龙偶尔来大东海活动筋骨。
如今,大东海不仅建设了一批海滨度假酒店,旅游休闲和各种水上活动项目也开展起来,有潜水观光潜艇、海上摩托艇等。黑龙没来,大家尽可以放心戏水逐浪。如果想刺激,可到嬉水乐园,从那高高的滑水道冲进水池。不过,更刺激、更紧张有趣的还是驾摩托艇到海上兜风,在潜水员指导下潜水或者乘"航旅一号"观光潜艇去领略热带海底世界的神奇。"航旅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艘观光潜艇,最大耐压深度50米,可载客40人。由于观光舷窗之间装有大功率照明灯,水下光线明暗均可照常观赏。借助水下摄像机,"航旅一号"还将更远处的海底景致凸现在您的眼前。
晚间灯火阑珊时,到美丽的热带雨林广场赏景,在柔软的沿岸沙滩上散步,听一听大东海的浅唱低吟,将会令您十分惬意。
如今,大东海不仅建设了一批海滨度假酒店,旅游休闲和各种水上活动项目也开展起来,有潜水观光潜艇、海上摩托艇等。黑龙没来,大家尽可以放心戏水逐浪。如果想刺激,可到嬉水乐园,从那高高的滑水道冲进水池。不过,更刺激、更紧张有趣的还是驾摩托艇到海上兜风,在潜水员指导下潜水或者乘"航旅一号"观光潜艇去领略热带海底世界的神奇。"航旅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艘观光潜艇,最大耐压深度50米,可载客40人。由于观光舷窗之间装有大功率照明灯,水下光线明暗均可照常观赏。借助水下摄像机,"航旅一号"还将更远处的海底景致凸现在您的眼前。
晚间灯火阑珊时,到美丽的热带雨林广场赏景,在柔软的沿岸沙滩上散步,听一听大东海的浅唱低吟,将会令您十分惬意。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六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国一流,亚洲首选、世界著名的国家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
三亚,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1919平方公里的热土,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209公里的海岸线,是三亚成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人间仙境。
美丽的三亚,碧海连天,椰风海韵,如诗如画。北纬18°温暖的阳光,湿润的海风,洁净的空气,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十大风景资源全数拥有。
三亚,四面环山,一面临海,两条玉带般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白鹭轻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山、海、河、城,巧妙组合,浑然天成。世代生活在三亚的汉、黎、苗、回等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绵延生辉。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对国内外人士的特殊吸引力。
当您一踏上三亚的土地,便感受到三亚的热情,有了拥抱自然的渴望。投身蔚蓝的大海,与海浪缠绵,在海底遨游,穿梭在五彩斑斓的珊瑚礁中,与五颜六色的海底生灵同游,零距离接触三亚,回归自然母亲的怀抱。
三亚,是中国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最密集、最丰富的地区。拥有绝美的旅游景区: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鹿回头、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和南山文化旅游区,与星罗棋布的其他自然景区、原始海岛、人文景点一起,神奇而美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椰海千里,层林尽绿;田园风光,世外桃源,鲜蔬佳果,四季飘香,数不胜数的热带水果,美味可口,一年四季,让您大饱口福。
三亚,拥有160多家旅游星级酒店,年接待能力达800万人次,喜来登、凯莱、希尔顿、万豪、华宇、皇冠等国际顶级著名酒店,先后落户美丽的亚龙湾。舒适的环境,浓浓的热带风情,使您的旅游度假时光,温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七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陆地总面积35354平方千米,森林面积2041333公顷,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在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
5、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亚市的落笔洞、保亭县的千龙洞、昌江县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四季皆宜旅游。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中国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八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九
各位朋友们:
因为,这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群落,之所以称为红树林,只是因为在植物学上它们属于红树科,树皮内部和木材常呈红褐色。其实它们的枝叶都是深绿的。
红树林在我国的分布,以浙江南部为最北界线。红树林并非单一树种,而是品种繁多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的大家族。除了海莲、角果木、红茄冬、秋茄、红树、木榄等乔木外,还有老鼠勒、桐花树、白骨壤等灌木了解,世界各地共有红树林23科81种,而在海南岛就有23科41种,其中有8个是海南岛独有的珍贵品种。而我们所看到的东寨港红树林就有16科52种。海南全岛共有红树林面积4772公顷,占全国的33%,是全国红树林种类最多、分布和保存面积最大的区域,具有红树物种多样、古老、濒危、集中分布、保存完整的特点,在世界红树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旅游和科研价值。
红树林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群落。主要有三奇,请大家注意观察。
它生长在热带海边沉积滩涂上的红树林,涨潮时被淹没,只有绿色枝叶露出水面,成为海上绿洲。它耐湿、耐高温、耐强光、耐盐碱。为什么红树林浸渍在盐分很高的海水里而不枯死呢?这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第一奇,就是它的枝叶表皮有排盐腺,能够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当然那些细小的排盐腺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第二奇,就是独特的胎生现象。它的果实在母树上成熟后并不落地,仍然挂着,并且适时发芽,待到长出幼苗后,才脱离母树,落地生根。因此有人戏称它是"胎生"植物。幼苗脱离母体时,尖尖的一端坠落于淤泥中,数小时后即扎根生长,不怕涨潮被淹。即使被海浪冲走而随波逐流,遇到海滩数小时后仍可生根,成为独立的个体。
第三奇就是特殊的根系。它的根部很多是树干基部长出的密集的支柱根,直插泥滩之中;有的则是树干基部膨大,增宽增高,形成板状根。,红树林的叶子碧绿柔美,树冠浓密而有序,结构紧密。暴露在地面上的发达的丛状树根粗大而曲长,互织互绕,紧紧地抓住滩涂,顽强地抵抗着风暴和海浪,是护卫堤岸的天然屏障,因而被称为"海岸卫士"。
正是由于它的发达根系和茂密枝干,才使它能够稳稳地固定自身,抵挡狂风巨浪的袭击。就算是强台风掀起的狂澜巨涛,在它的面前也威力大减,无形中起到护村庄、保农田、固海滩的作用。东寨港有一颗占地约10平方米的红树,主干直径只有十三四公分,高不过三四米,却已有上百年的树龄了,伸出来的支柱根达400余条,就像一片小树林一般,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之为"鸡笼罩"。红树林大都生长于淤泥深厚的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海滩上,沉没在水下的树枝与根叉纵横交错,对河流和潮水带来的泥沙有促淤作用,所以扩大了滩涂面积,不断开拓出一片片新的陆地,被人们称之为"造陆先锋"。正因为红树林是"海岸卫士"和"造陆先锋",海南省人大专门制定法规,划定保护区,给予特别保护。
此外,红树林还有"天然养殖场"之称。红树的花、果、叶、枝等掉落物可溶性达80%以上,而且可溶时间短,腐烂后滋生大量浮游生物,成为鱼、虾、蟹、贝等的食物。在红树林下面,由于风小浪低,又有足够的食料,成为鱼虾蟹贝的乐园。树干是贝类的附体,根部则成为蟹类和泥鳝打洞栖息的场所。凡是红树林生长茂密的海边,水产资源都极为丰富。您到东寨港去,就一定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海鲜,那里的血螺(泥蚶)属全岛之冠。红树林全身是宝,经济价值极高,可作鞣料与染料,可制药、制糖,叶是好饲料,木是好木材。
革命战争年代,东寨港红树林是掩护革命者的"青纱帐"。当年的中共琼北地委、琼山县委就设在这一带,借助茂密、深广的红树林的掩护,与敌人周旋。
在东寨港观赏"海上森林"的同时,还可以就便凭吊就在保护区内的海底村庄。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市演丰镇、演海镇的一些地方族谱记载,东寨港原来只是一条约三米宽的浅沟,人们来往可涉水而过。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20xx年7月13日)发生7.5级的琼州大地震,震中就在现在的东寨港,烈度达10度。刹那间陆陷成海,72个村庄沉没,形成今日汪洋一片的东寨港。现在遇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还可以看到沉陷在水底的村庄遗存的水井、臼椿、坟墓、牌坊和过往的石桥等。这种在地震中陆陷成海的现象,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少见。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
友们,博鳌水城位于琼海市博鳌镇万泉河出海口处,距琼海市区加积镇18公里。这里集三河(万泉河、龙滚河、九曲江)、三岛(东屿岛、鸳鸯岛、沙坡岛)、两港(博鳌港、潭门港)、一石(砥柱中流圣公石)风景精华于一地,既有海水、沙滩、红礁、林带,又有明媚阳光、新鲜空气、清柔流泉,被专家誉为世界河流出海口自然景观保存最完美的地方之一。
博鳌水城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是一个专门为论坛设计的集生态、休闲、
旅游和会展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度假区。
博鳌亚洲论坛(boaoforumforasia)由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和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共同发起,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定期、定址的开放型国际会议组织,旨在为亚洲的各国政府、工商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和环境等问题的高层次对话场所,以推进亚洲各国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
博鳌水城以东屿岛为中心,规划41.8平方公里,其中有24平方公里的环状生态控制区。水城将以亚洲论坛会展中心为主体,综合规划教育基地、科研基地、体育运动基地、中西医康复中心、民族文化村等项目。目前已开发出第一期工程的15个项目,包括博鳌金海岸温泉大酒店、博鳖高尔夫球场会所、九曲江温泉供水工程、500亩园林景观,以及国际友好村、友好林等,初步形成集温泉酒店、别墅、国际会议、高尔夫、万泉河水上旅游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其中建造在东屿岛的博鳌金海岸温泉大酒店是博鳌亚洲论坛的接待酒店。
它按超五星级标准依山临海建造,设计有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大型多功能会议厅设有英、法、德、日、汉五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和多媒体影像系统,可满足国际会议的需要。婉蜒的万泉河在酒店门前奔流人海。凭窗远眺,近处波平如镜,水碧沙白;远处烟波浩渺,碧海连天。在这里可揽尽河海美景,独占山水精华。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东郊椰林游玩。
东郊椰林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海滨,从清澜港乘船过渡即到,是海南著名景区之一。这里椰树成片,椰姿百态,有红椰、青椰、良种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种,共50多万株。正如人们所说“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风景区环境优美,海水清澈,是天然海水浴场,可开展各种沙滩运动和水上活动。区内已建成旅游码头、海滨度假村、海鲜坊等多处。浅海盛产龙虾、对虾、石斑鱼、鲍鱼等名贵海鲜。该景区以典型的椰风海韵、椰香特色饮食和多种海鲜吸引众多游客。
步入林区,只见大小、高矮、直弯、斜曲的各态椰树参差错落,土生土长、蔚然成林。林下路随树转,曲折盘旋。信步于弯曲的椰林小道,只觉凉风习习、林涛沙沙,处处阴凉舒适。椰林下,风情小木屋错落于椰树间,座座背林朝海,屋里陈设古色古香,朴素而自然,具有套房的设施功能。悠然自得坐于屋檐下品茗赏海,朝见蓝洋托霞,雾消峙现,鸥群南翔,渔舟出洋;夕观碧波耀金,彩云缀空,归鸥双飞,归渔划浪;夜赏巨壁铺银,渔火聚散,星缀蓝空,北斗蠕行;雨时则见万顷迷朦,雨打椰叶,碎玉落盘……东郊椰林,让你真正享受到椰乡大自然的温馨和甜蜜。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五指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市区海拔328.5米,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山城。五指山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地区冬暖夏凉,不受寒潮侵袭,也不受台风影响。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使五指山生物种类繁多,植被分布为热带自然景观。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有“天然别墅”之称。
五指山,海拔1867米,坐落琼中县境内,为海南岛第1高峰。偏西为黎母岭,其中鹦哥岭海拔1812米,为海南岛第2高峰。五指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山体蜿蜒长15公里,上覆厚层花岗岩,东北段破碎低矮,西南段完整高耸。主峰在西南端,山峰起伏如锯齿,多悬崖峭壁。山间盆地、丘陵错落分布于山脊两侧,呈多级地形。五指山为万泉河、陵水河和昌化江等河流的分水岭。山脉东南麓位于迎风坡上,又为台风路径所经,年降水量2866毫米,是海南著名暴雨中心,也是全岛雨量最多地区。
五指山森林成片,生长茂密,种类繁多,群落层次多而复杂,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海拔700~8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砖红壤性土带;800~1400或1600米为山地常绿阔叶林(或山地雨林)黄壤带;1400或1600米以上为山顶苔藓矮林草甸土带。有坡垒、青梅、花梨、红椤等珍贵木材,并有可栽种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大片宜林地和天然牧场,有绿色宝库之誉。多珍贵动物。已建有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矿藏丰富,铁和水晶储量大,质量好。著名的石绿铁矿即位于山区西部昌江县内,此外有铜、铅、锌、锡、钨、汞等热液脉状矿床。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三
朋友们,古今闻名的南包公海瑞是海南琼山人。他那朴直、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不为豪强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的坚强意志,始终为世人所祟敬,因此到海南旅游的客人,都要到海瑞墓去凭吊一番。
传说海瑞灵柩运至今墓址时,棺绳突然断开,人们以为是海瑞自选风水宝地,于是就地下葬。墓园坐北面南,呈长方型,长约100米,宽近40米,占地约七八亩,四周有围墙。院内广植绿草,遍种椰树、松柏和绿竹、鲜花,显得葱郁苍翠凝重静穆。翠竹绿椰千古长,犹留正气在人寰。参天椰树那临风挺拔的雄姿,似是在显示着海瑞生前的凛然正气。
进入陵园神道南端,南门之内有一高高耸立的石牌坊,横额上书粤东正气四个大字,阴刻丹红,庄重古朴。这是明万历皇帝御笔所赐,是对海瑞生前为官的褒扬。
进了石牌坊正门,只见用花岗石条铺砌的一百多米长的墓道,笔直伸向陵墓。墓道两侧对称排列着神态各异的石羊、石马、石狮、石龟和石人。原来的石寿龟背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曰:孰云公无子?天下之人皆公子;熟云公无孙?天下之人皆公孙。可惜这只石寿龟在文革中被砸毁了,但对联所表达的对传说没有后代的海瑞的'无比爱戴,却世代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的祭海公节,海瑞墓前人山人海。众多滨涯村民和海口市民手捧祭品到海公墓前拜叩,还请来剧团在墓前公演三个晚上,几百年来很少间断。
神道尽头便是墓室。墓基呈六角形,顶部圆锥形,用花岗石砌成,宛若一口三米高的古钟。墓前有石碑,高3.3米,宽87厘米,上刻皇明救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溢忠介海公之墓,这是海瑞生前的官衔及死后的荣誉封号。皇明敕葬是说海公墓是由皇帝沼令建造的。
资善大夫是正二品官的官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是海瑞的最高官职。当时的建制,北京、南京都有都察院,海瑞是南京都察院的正职(右都御史)。太子少保是海瑞死后皇上封赠的荣誉性官阶,属正二品。忠介是皇帝给的溢号,意为事上竭诚,教人以善,为官清廉耿直。也有人解释为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尘之想,大体也符合海瑞为人的实际。墓碑的右上方题钦差督造坟茔兼斋谕祭文行人司行人许子伟撰,说明许子伟是奉皇帝派遣护送海瑞棺枢回故里并督造墓茎的主持人,也是碑文、祭文的撰写人。左下方的落款刻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日敬建,说明建墓的时间是明万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距今已四百年了。墓碑是海瑞陵园最珍贵的文物。
海瑞墓室后面的部分,是近年海口市政府扩建的。先是海瑞雕塑坐像一尊,像前立六根烛台华表,以表旌海瑞精神熠熠生辉,光照后人。塑像后面是扇形四柱亭,称扬廉轩。亭柱挂着海瑞所撰的两副对联。其曰: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另一曰: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表现了海瑞对国政、对为官的见解。亭院建三层结构的圆形楼,称清风阁;阁里陈列着海瑞的生平事迹及有关文物。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团友:
你们好!
海口市处于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从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北宋开埠以来,海口市随着海南的发展而形成相应的规模。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口市融汇在祖国历史的激流中,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脉搏搏动而涌动。海口于19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20xx年,海口、琼山合并,海口市规模明显扩大.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xx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海南省省会,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亦是海、陆、空交通的枢纽。由于它位于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侧,地当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为海口。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余万。辖2镇、6乡。市区范围内设振东区、新华区和秀英区等3个区。
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平原--台地地带,地形起伏。市区北部多属一级台地,为洪积、冲击的海蚀阶地和南渡江高漫滩阶地,地势低洼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市区南部多为三、四级台地,系平原丘陵地,境内无高山峻岭,南部浮陵水一带,海拔69.8米为全市最高点。
这里年平均气温23.8c,1月份平均气温17.2c,极端最低气温为2.8c。7月份平均气温28.4c,极端最高气温为38.9c。年平均降雨量1691.7毫米,平均年雨日为150天左右,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78.1%;9月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达30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7.8%;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最大年雨量为1920年的2480毫米,最小年雨量为1936年的702毫米。
全年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其次为东风和东南风,正常风力为4级以下。秋夏季常受8级以上的强台风袭击,年平均8级大风有12天,年平均12级以上台风有2~4次。
据考古资料证明,远古时代,海南岛与中原大陆原连一体,有如瓜架下的一个葫芦。由于地壳断裂陷落,狭长地带下沉消失,形成琼州海峡,海南岛便与大陆分离,孤悬海外,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其时,海口只是一片浅滩,据传说市中心的广场、东西湖是个无底潭洞,有五条小龙在潭中练身修道。千年之后,五小龙身健道成,自觉潭小容身受束,于夏秋交接之日,掀潭水飞天,聚成五朵彩云,五龙腾云出潭,随彩云升空,俯瞰寻觅容身之所。
见神州大地日出处水面广阔无边之东、西、南、北海,加之长江、黄河流水滔滔,便知此乃天赐永久容身之理想水境。五龙一斟酌,便降云入水,四龙分赴东西南北四海、一龙游向长江、黄河。自此神州水境便有五龙镇据。
古人美称海口为“五龙入穴之地”大概由此传说所起。龙去潭空,按此海口当是水域。但天地造物自有精心,源于五指山区之滔滔南渡江并诸多溪流,年年将泥沙填入潭中,千年万代,从不停歇,直到填成现海口市这片地面。古人说的“沧海桑田”,海口即是一例证,时有地理老先生断言,海口之形成,系聚百流之水,集八方轧之土,龙脉集结。地阔水甜,必造人聪慧坦诚,福地长盛不衰。
在古文献中,自汉至唐代,南渡江入海地方未有“海口”地名记载。在汉代,现海口地面属珠崖郡玳瑁县(现琼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后划为琼山县地。到唐代,这里设白沙津(现海口市白沙门地方),为琼州城(今府城)的外滩,设有古渡驿站,是当时琼州与雷州海渡和贸易的港口。
南宋时,这里设海口浦,范围包括今天的海甸与海口市区。浦,义为水边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于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渐代替白沙津,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0xx年(1395年)开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为所,称“海口所”或“海口区”。
相传在今海口市的得胜沙路一带,古称外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区军民予以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得胜海贼于外沙,故得名“得胜沙”。清咸丰年间据《天津条约》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南洋群岛和大陆对外交通的道口。
清光绪元年,(1875年)设置海口海关,并在白沙门建港,对外贸易更形成发展。由于侨民日增,商贾云集,海口日见繁盛。民国初期的1920年起,海口所改称海口镇。1920年脱离琼山县,开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设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为省会市,升格为地级市。
公路交通运输有海榆东线、海榆中线、海榆西线公路和环岛东线高速公路直达岛南端的三亚市,每日有班车通达全岛各县市。
水陆联运交通,可乘琼州海峡渡轮在海安港转乘长途汽车通往广东、广西各地。海口港和秀英港每日有客轮航行广州、湛江、北海等港口,有定期班轮直达香港。海口机场国内航线直飞广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阳、武汉、贵阳和香港等三十多个城市。
国际航线有直飞新加坡、曼谷等。正在建设中的美兰国际机场为双跑道国际空港。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美涯水、那卜水和那甲水,总厂56.36公里。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主流经市境东侧注入琼州海峡,支流穿过市区,平均流量为227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为1.3米。
境内海岸线长27.25公里,主要港湾为海口港,港内有秀英港和海口新港。秀英港为对外开放港口,有5000吨级泊位2个,3000吨级以下泊位11个,航线8条。海口新港现有泊位12个,航线11条,为全岛目前最大的贸易港口。
海口风光秀丽,名胜古迹多,加之近年新开发了不少旅游区和景点,游览内容十分丰富。比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秀英炮台、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园、海口儿童公园、万绿园、假日海滩、寰岛游乐城共十一个景点,还有金牛岭烈士陵园、滨海公园、海口体育馆等景点,虽格局不太大,但也各具一定特色,且位于市内,交通方便,游人可参看《海口市旅游示意图》寻踪游览。
并且海口、琼山地域相接,旅游景点参错一体,游人可参看两市旅游示意图,随趣选择多种旅游路线,以足游兴。海口的土特产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酱、香蕉、菠萝及菠萝蜜等热带水果。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五
海南岛,一个美丽的宝岛。一个令人向往梦寐以求的地方。海南岛服样式简洁、质朴,上衣为短袖衫,下裳是宽松七分裤,色彩艳丽缤纷,图案争奇斗艳。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海南岛。
导游词。
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海南岛以其独特迷人的热带风光,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奇特绚丽的海洋资源,质朴淳厚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她宛如一位清纯美丽的仙女,令人神往、喜爱。又如一颗亮丽、璀灿的明珠悬挂在祖国南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0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o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中国台湾岛的第2大岛。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海南岛热带面积占全国热带总面积的42.4%。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仅约22o海里,从岛南的榆林港至菲律宾的马尼拉航程约65o海里。
海南人口743.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主要有黎族,苗族和回族。各少数民族有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渊源关系,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民族文化风情及民间传统节日,如海南国际椰子节、苗族"三月三"、正月十五府城"换花节"、儋州中秋歌节等,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情和多姿的民族风貌。
海南岛海岸生态以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海岸为特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岛内植物种类繁多,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20多种。盛产国内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岛内有丰富得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腰果、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等;热带水果品种独特,色鲜味美,主要有椰子、香蕉、芒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人参果等,一年四季可供旅游者大饱口服和眼福。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海南景点导游词解读(通用17篇)篇十七
五公祠风景区位于海口市与琼山府城接壤处,距市中心约5公里,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西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等连成一片,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历来被誉为琼台胜景,它以“海南第一楼”为主体,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十几米,分上下二层,四角攒尖式屋顶,素瓦红椽,与四周烂漫的绿叶繁枝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二楼正面,“海南第一楼”横额赫然入目;楼下大厅楹柱上有二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读罢,抚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气荡然而生。五公祠右边有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学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诗文之地,两厢房均是以素瓦红木建筑,典型明清风格.庭园花木繁茂,四季凝荫,景色绚丽,环境幽静.郭晚香来海南时带书8000多卷,置五公祠楼供五公精舍学生研习。郭晚香病逝后,五公精舍为五公祠图书馆,藏郭晚香遗书。后来,历经洗劫,图书所剩无几。而后,学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缮一新,陈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钟、黎族古代铜鼓、宣德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