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一
去年,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名扬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
参观结束了,我陷入了沉思。脑海里总闪现着一个个兵马俑的形象。以前,我听老师讲过,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今天,我亲眼看到了。我为我能生长在这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古国而感到无比自豪。
暑假里,我一游西安,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俑阵,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发现震惊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果真如此。走进兵马俑的1号坑,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我真的是叹为观止了。
听导游讲,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俑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都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的。
我细细的观察了兵马俑一番,这才发现兵马俑塑像的精致:俑的头发都是一根一根刻出来的,眉眼鼻口逼真的像真人。俑的铠甲层层密密,叠在一起。导游解说道:兵马的铠甲设计都是有目的的。这样设计,战斗冲锋起来,人不会受到铠甲的束缚,可以轻松应战。哦,原来如此。可是真人需要用这样的铠甲,竟然连陶俑都“穿”这么精致的铠甲,秦始皇对兵马俑的设计可真是严格啊。导游告诉我:这铠甲还不算点什么,你细细的看每个兵马俑吧。我照做了。我发现每个兵马俑的神情、姿态都各不相同。发现了吧?!导游笑着说,这1、2、3号坑中的这么多兵马俑,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噢,我很惊叹。
我们同着导游,一个坑一个坑参观过去。这些兵马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恶煞,真可谓是栩栩如生。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帽的,显然是些机警的骑兵。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走出兵马俑坑,我的心中十分激动。终于一览兵马俑坑的壮观景象了,它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没错,没有看兵马俑就不算到过西安!
早听说西安有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那是闻名中外的奇观。这次我在报纸上看见,兵马俑要运到福州来展出,马上就能亲眼目睹我向往已久的兵马俑了,我高兴极了,马上要求妈妈带我去参观,妈妈同意了。
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福州博物馆,买好门票,我们就朝大门走去,一进门,就看见一架气势磅礴四匹马拉的古代马车,上面有一个人驾御,原来它就是秦始皇的御驾——铜车马。再往前走,在显眼的地方摆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刃,这就是青铜剑。听讲解员介绍,我知道青铜剑表面有着一层化学涂层,有良好的防腐性能,难怪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把剑还是银光闪烁。据说这把剑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不一会儿,我跟随讲解员来到了秦俑最多的地方,有高级军吏俑、铠甲武士俑、战袍武士俑、铠甲军吏俑、跪射俑、立射俑和百戏俑。除百戏俑以外都是军官类,百戏俑是杂耍艺人的形象。只见秦俑身着战袍,排成几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这些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都各不相同。这些威风凛凛的兵马俑,使我赞叹不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多么不平凡的奇迹呀!
今天真是我最最开心的星期天,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啊!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车来到临沂体育馆。就看见馆门前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来到售票口,我看见有老师带着学生来的;有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来的;还有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是自己来的。他们都是慕名来观看兵马俑的风采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交上了票,进了展厅。
我和爸爸先参观了展厅中间的一张展台。台上有几个秦朝的立射俑,高约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飒爽。左边和中间的几个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着,瞄准敌人,时刻准备放箭。可右边的就不一样了,这些立射俑全部向后面看着,似乎后面有敌人进攻,他们神情严肃,严阵以待,好像要把后面进攻的敌人一网打尽。
我和爸爸又参观了另一张展台。展台旁有介绍说,这是兵马俑中数量最多的士兵俑。只见一个士兵扶戟而立,一个士兵右手举着一面盾牌,其他几个手里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们好像在保卫自己的国家。
参观完了兵马俑,我想:西安兵马俑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马俑,那该多好呀!
今天我和妈妈去天津博物馆看“秦兵马俑”珍品展,从小我就在电视里看过秦始皇兵马俑的新闻,今天我真是大开眼界。
秦始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皇帝,年近13岁的秦始皇刚称帝不久,就下令为他自己修建坟墓,他认为自己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皇帝,所以他处处要占第一。据说秦朝首都咸阳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城市。讲到这儿真令人赞佩。
来到展览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映入眼帘。跪射俑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矫健,身上的盔甲制作精细,是秦军中的主力军;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而将军俑则显得异常魁伟,特别是它们的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
最为独特的是中央的一辆马车,它由四匹马组成,在马车的伞下有一位驾车人。车盖是圆形的,马车是方形的,代表着天圆地方。在每匹马中都有横梁,是为了保持马的平稳性,也是为了使马与马之间保持距离。驾车人手中握着四条缰绳,在车上也有四条缰绳,这是为了保持车的`稳定性。这样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凝结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通过参观兵马俑展,我感悟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能在几千年前制造出巧夺天工的兵马俑非常了不起。这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性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它不愧为世界第8大奇迹。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二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乃世界八大奇观之一,自兵马俑发现以来就是各国高级人员来中国必看的景点。今天,我们也要参观兵马俑了。
时间还早,太阳就已经升得很高了,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我们的脸上,人也十分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相聚于此,共同欣赏这兵马俑。
跟随着导游的步伐,我们先进了一号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秦兵,神情庄重,手持兵器,一副将要出征的样子。可以想象,当年秦始皇出征时的阵容的规模之大。
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有的怒目嗔视,有的安然自若,有的禁皱眉头,有的嘴角上扬,有的每一个兵马俑都雕刻得十分细致,不仅是每个兵马俑的神情,就连兵马俑头发的发丝,发绳的纹路,鞋底的花斑,都十分清楚,更不用说各种官职的服饰,兵马俑的姿态了。并且,每个兵马俑的模样都各不相同,而且都是丹凤眼,这是由于秦朝的审美是以丹凤眼为美。
后面是还没有发掘出来的兵马俑,谁又能想到,在平平的,和旁边土地一样的土地之下,竟然藏着惊动世界的兵马俑!每一个兵马俑在出土之前都是彩色的,当时更像真人,但过不了多久就褪色了。
除了兵马俑,还有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铜车,按照真物的三分之一比例制造,制做得令专家都惊叹不已。这个铜车的发现打破了许多世界纪录,也为我国争了不少光。
望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我仿佛回到了秦朝,回到了那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秦皇的暴政既创造出了举世之做,也使人民痛苦不堪,导致秦朝很短得灭亡。想到这里,我既为秦朝的短暂而叹息,又为秦皇的暴政而气愤。
秦兵马俑,我为祖先的智慧而惊叹,也为受压迫的人民而同情,更为秦朝统治者的残暴而沉思。秦朝,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其中的事物仍让人思索。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三
去年暑假,我来到了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走进大门,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号俑坑。这是一个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这些兵马俑人高马大,同真人真马大小相同,似真人真马。他们的面部表情千奇百怪,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脸部表情有喜,有怒,有哀,有乐,真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他们的形态似乎都在时刻准备着牛角号的吹响,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现了秦代军队的真实面貌。突然,我对兵马俑的来历产生了好奇,导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便说道:原本这里是一个村庄,一位村民到井边打水,无意中捞到了一个俑碎片,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考古学家把兵马俑挖了出来。可这时他们却发现却大事不妙,因为兵马俑一遇到阳光和空气,原本五颜六色的身体就会褪色。
走出一号坑,正对面是三号坑的入口。这里虽然小,但是性质很重要。考古专家认为,它应该是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也就是将军和参谋所居住的地方。这里还有一半的兵马俑没有发掘出来,是因为现在的文物挖掘技术还不先进,如果挖掘可能会造成文物损坏。不过我相信,这些兵马俑一定会再次重见天日。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坑,坑内布局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弩兵;第二单元是战车;第三单元是骑兵与步兵;第四单元是骑兵与马俑组成的骑兵阵。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俑是不完整的。有的头没了,有的缺了胳膊,有的腿断了,还有的成为了一片废墟听导游说,这是叛军所造成的损伤。
最后我们来到了文物陈列厅,这里陈列着青铜马车和各式各样的兵马俑,这里最珍贵的是两辆巨型彩绘青铜马车,上面的金银饰品足达14公斤,表现了它高贵而又显赫的等级。
秦始皇陵兵马俑不愧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为祖国有这样的文物而骄傲,我为祖国有这样一段历史而自豪!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四
今天小姨带我去兵马俑了,参观兵马俑的人真多啊!虽然是排了好久才进去的呢,但是里面的东西很精彩。我们请了一个导游阿姨讲解兵马俑,导游阿姨就仔仔细细给我们讲解着,我们也认认真真的听着。
里面分为4个博物馆,第一个参观的是资料馆,主要讲的不是兵马俑,而是两辆马车,这是挖出来的,挖出来的是碎的,经过专家8年的修复,终于修好了,可是遗憾的是这两辆马车中有一辆是真的有一辆是假的。然后阿姨又带着我们继续参观,我们看到了古代铜做的水壶,有很多样式的箭,还有套马头的链子,样子很像手链。导游阿姨说这可不是手链,这是专门套马的,放在马的嘴里,如果马不听话,嘴里的东西上的小刺就会扎到马嘴,所以马就乖乖的听话了。
第二个参观的是兵马俑1号坑,一进去就看见了很多的泥人整齐的站在坑里。出来泥人还有很多的陶瓷碎片,这是为什么啊?阿姨很仔细的给我们讲着,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他是埋在土里的,上面盖着土和木头还有席子;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泥土会塌下去,很多的兵马俑都被压成了碎片,所以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第三个参观的是兵马俑3号坑,我惊奇的发现这个坑和其他的坑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是因为这个坑里铺的有地砖,而且坑很小,里面的兵马俑都是围着墙整齐的站着,我还发现里面有两个人带着马,可是马后面怎么一个车都没有拉呢?原来是这样的:马车是木头做的,经过了很长时间埋在地下,都坏掉了。专家找不到碎片,所以无法将车修好。
第四个参观的是兵马俑2号坑,二号坑里全是土堆,兵马俑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导游阿姨给我们讲:“兵马俑挖出来本来是彩色的,可是一见空气颜色就自然掉落了,所以就没有继续挖掘。”我看见照片上面的彩色兵马俑,他们实在和人太像了,特别逼真。而且那位导游阿姨还说其实过去都没有这些颜色,都是自己配出来的颜色,你看过去的人多么聪明啊!阿姨还说这些兵马俑都是美男子,都留着胡须,而且他们的头发刻的特别细致和真人的头发一样,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长相还有皱纹都不一样,我还看到了几个挖出来损坏比较小的兵马俑,一个是跪射俑,一个是文官,一个是大将军,还有一个是站射俑。我还从阿姨那里听说跪射俑是出土损失较小的,其他的兵马俑出头损坏情况比较严重。
博物馆里的兵马俑可真多啊!看完兵马俑我觉得很震撼,过去古代人精雕细刻把兵马俑给雕刻出来,古代人可真是太聪明了。我的妈妈出来还给我买了一套秦兵马俑的明星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五
虽然今天是去西安最著名的兵马俑博物馆,但说实话,我一开始真的不想去。这是一个艳阳天,与前两天的阴雨绵绵格格不入。而我,最讨厌这种穿上外套热的要死,脱了外套又要晒曝皮的天气。博物馆就更不用说了,人山人海,简直可以硬生生把人烤成八分熟。
果然,馆内与我预期的一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但我还是英勇地挤进了人潮,毕竟这是西安的标志,来西安不看兵马俑,注定是会遗憾的。
终于挤到了前排,眼前豁然开朗。兵马俑就在下面的探方里伫立着,安静、又坚定地望着前方。这千万兵马的寂静与游客的喧闹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我忽然间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他们在等待着一个人,一个配将他们唤醒的人。于是千军万马就这么在地下等待了千年,地下冰冷的空气冻结了身上的彩绘,却冻不住那种冷静而又有耐心的目光。或者说这是一种悲凉的坚守。背井离乡,不知妻儿老小的安危,只能默默地守住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什么要笑?因为不能哭。为什么不能哭?因为我们是秦军!是啊,是秦军,是铁打不动的秦军!用你那藏在心底的仇恨与狂怒铸成的刀剑,刺向敌人吧!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原来这就是那支助始皇帝横扫六合的军队。到这时,狂风怒吼,金戈铁马才缓缓在我脑海中退下,而后心中的敬畏之情才渐渐浮现,我不禁抬起手,试图敬一个军礼,却撞到了旁边游人的手臂,干什么呀?那人生气地瞪了我一眼。
我暗自笑了笑,转身挤出了人群。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六
今天终于要去西安参观兵马俑喽!我很开心。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一次参观啊!
在导游的介绍和我的期待中,秦始皇陵终于到了。我们买好票,顶着烈日走进一号坑。我刚进去就被它宏伟的模样吸引住了。我跑到栏杆边,边看边听导游讲解。这时我突然发现:那些人俑们虽没有武器却很有信心,好像随时准备决一死战。望着那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兵马俑,我不禁被古人的高超技艺折服了。
接着,我们去了三号坑,参观了镇馆之宝跪射俑,他身披战袍、脚穿战靴、神气极了。不愧是镇馆之宝,他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唯一没有损坏的。
最后,我们去了二号坑。怪不得导游说二号坑是最坑人的坑,原来只有两尊兵马俑。
出去以后导游问我们脚下是什么?有人说:泥,有人说:石头,我说:四号坑。导游说:没错,聪明!因为现在科学水平不是很发达,为了看到彩绘兵马俑,还要等发达了再挖。我想:科学再进步,还是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今天真是充足的一天,因为我参观了我向往已久的兵马俑。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七
西安的兵马俑闻名天下,它高大威猛,神采奕奕,让人望而生畏!但有多少人知道出土于徐州的汉兵马俑呢?也许你会觉得它和秦兵马俑一样威风凛凛,可你想错了,虽然都是陶俑,但它们却有不一样的身躯,不一样的性格。
上个星期,我去徐州参观的汉兵马俑,当我看见所谓的汉兵马俑时,惊呆了——它们的身高只有几十厘米,最小的也只有10厘米,和高大的秦兵马俑根本不是“一家人”。看着眼前娇小玲珑的汉兵马俑,我怎么也不能把它和秦兵马俑联系上。
汉兵马俑不仅体积不像秦兵马俑,神态也不大相似。看,这个兵马俑正同它身后的兵马俑交流着呢,那个正襟危坐,嘴角露出笑容……它们千姿百态,有说有笑,仿佛胜券在握了。
听导游说,这些兵马俑大部分已经损坏,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的兵马俑都是经过修复的,更奇特的是原来这些兵马俑都是有颜色的,但和空气接触久了,颜色就没有了,现在一号坑、二号坑都被挖掘出来了,只有三号坑没有出土,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希望保留住兵马俑的颜色,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也只能让三号坑里的兵马俑继续长眠于地下。
那就让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能研究出一种防止兵马俑褪色的物品,更好的保护这美丽的汉兵马俑。
简评:小作者只是从课文中了解过秦兵马俑的特点,如果实地看过秦兵马俑,再将秦、汉兵马俑作一比较描写,更能抓住特点,写出特色。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八
常常听人提起兵马俑,就连小学语文课书本上也有他的身影。兵马俑究竟是多么壮观呀,能吸引如此多人的赞赏呢!带着疑问,我来到了世界闻名的西安兵马俑。
艳阳高照的这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博物馆门口,很快便跟着导游进了博物馆。
我们先来到了青铜馆,这里边的秦陵兵马俑、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青铜之冠”。而其中那两辆青铜车是最吸引人眼球的。第一辆马车是一辆开道车,它由四匹马拉,相传如果是皇家马车,他第一批马会顶着一个长长的东西,百姓们只要看到这个标志就要主动让行了。
考古学家们还在一号车中发现了,目前出土的时间最早又最完整的一件秦盾。而在一号车中的御官俑的严肃中又透露出了一种自信与轻松,他身佩长剑,腰系玉佩,目光微微下视,专心致志。双手雕刻的更是精细,甚至连发丝与指甲都刻的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我们仿佛回到了秦朝,遇到皇室马车而纷纷退让。
邻接的是依旧崇高的第二辆马车,又叫安车,依然是由是匹马拉的,中间两条是服马,旁边的是骖马。
两辆马车上的马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张大的鼻息仿佛在呼吸一般。它们各个耳若削竹,目似悬铃,表面的鬃毛纹理可见,活脱脱的一个马绅士啊!
看着看着,我肃然起敬,秦始皇留给我们的可真是奇珍异宝!
参观兵马俑参观兵马俑篇九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古城西安。
西安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因此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秦兵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我们来到了兵马俑。兵马俑在西安临潼出土的。当年有一个叫杨新满的农民,他和村里几个人打机井时发现有非常多的陶片,他把陶片放在车里拉到当地的文化馆,经文化馆修复考证发现是秦朝的陶俑。不久这个发现震惊了全世界。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现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蓝球场那么大。里面有许多陶俑被破坏了,当年秦朝的军队被西楚霸王项羽打败了,项羽带了8000人进了地城,破坏了陶俑。现有的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俑坑上面,有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入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军阵,大约有六千多个俑士。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朝的军事强大,是因为有一支勇猛的军队。一号俑坑里,最外围有着三排没有穿战甲的士兵。他们手持弓弩,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敢死队。后面就是一些身穿战甲的俑士们,他们手拿长枪,面容严肃,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发饰都不一样,有“千人千面”之称。
三号坑一看就是一个司令部。这些高级长官们,手持宝剑,威风凛凛的面对面站着,像在商量着军事要事。在坑口有坐着战车的士兵,他们手拿马鞭,驾着战马,精神饱满,只等长官一声令下,冲向部队的最前面……秦朝不但军事强大,武器也很先进,当时使用武器有许多种,如:剑、枪、弓、弩、铍、吴钩、青铜戟、铜矛等等。秦朝的科技更是先进,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把宝剑,它被压在一个陶俑头下,当时这把剑被压着很弯曲的样子。可是刚刚把俑头移开,这把宝剑神奇地直了。当专家们把宝剑擦了擦,竟然没有一点锈的痕迹,太神奇了!后来经研究才知道是因为剑的表面被涂上了10——15微米的防锈氧化层,有效地防止了青铜剑的锈蚀。这样的技术美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有了这项专利。
这次看完了秦兵马俑,心中不由的感叹:古代的科技是那么的先进,军事是那么的强大,古人又是这么的聪明,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