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对一件事或一个观点进行深入思考之后的产物。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提高。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一
——题记。
梦里江淮,十万烟火缠绵。仿佛一篇典雅华丽的汉赋。在精神上,它是一座优奢而写意的城池,珍珑且丰美。几年离索,终难刻成旧时花落的季节。
青石板铺成心中的黛色画卷,那泼墨的十里长廊,永远驻足心田之上。雨送微凉,荷塘风起。月浅灯深,醉卧古藤荫下,吟唱一首笙歌婉转。
如今,我站在古藤荫下,推土机夹裹着尘埃汹涌的压过来,压碎花开次第,直至万紫千红不复;看着脚手架满满得搭在古意弥漫的围城里,看见古寺佛塔深深叹息,满目霓虹,再难恢复神往的昨日容颜。
旧城在倒下,新城以推翻一切的姿态汹涌而来。
梦忆江南,梦忆那诗书礼乐浸透的江南,梦依那一座古城脉络,梦忆旗袍油伞的如花女子。历经唐宋百年时光的打磨,它才浓缩成时代的精华,才有了如今格局稳固,气场强大的摸样。而这气场强大的江南氤氲在唐诗宋词里,也不失娇柔与妩媚。黑瓦白墙令人怀念,古旧的老街,廊檐的青苔记录了多少江南的专属记忆。
我从梦中惊醒,耳畔满是推土机日夜凶残的嘶吼,眼前林丘壮丽的摩天大楼;我从失去本色的青葱河水中醒来,还是江南!却非江南!
犹记梁思成先生的泪水,他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女人气节,痛斥拆墙的人们,他向高层上书,一边流泪,一边走过苍老的古城墙,很难想象,他当日以怎样深情而绝望的目光目睹一切做古城的消失,或许今日那样动容的捍卫已渐消逝。他的眼泪像一句不祥的谶语,我们过于草率地毁弃了辉煌而古老的城池。
行走在如今的江南,还依稀能辨出乌篷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另一个上海另一个深圳,另一个天津。现代化在粗暴地掠夺我梦中的江南,我看不见东风,看不见那些桃红柳绿。翠柳长堤,我缄默无语。断桥飘雪的悲伤,鹊桥飞雨的哀伤,青史遗花的.忧伤,仅一瞬,便郁愁难当。消逝的江南,好似四月的风拂过柳枝,吓坏了柔弱的柳絮,一团记忆苍白了晴空的云朵。
幸而如今,江南还未完全死去。时光慷慨地允许我做一个属于永恒的梦。梦里江南恰到好处拥吻现代的霓虹,也恰其分地保留明清的烟火。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这或许能为如何保留江南的美做一个最好注脚,千年之后,依旧古韵古香。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二
没有到过大漠,所以只是听说那儿有广阔的天地,与取之不尽的自由。
没有去过海边,所以只是听说那儿有奔腾的浪花,和会唱歌的贝壳。
没有上过巍峨的山,所以看不到半山腰的风景独好,也享受不了到达山顶的畅快淋漓。
然而,打那江南走过,我却看到了一路的风景,和一路的人生。于是,那或是精致的古桥,或是穿镇而过的狭窄的河道,亦或是摇摇晃晃的乌篷船,竟也渐渐品味出一番韵味来。
沿着一条河就这么漂流着,清澈的水和迎面扑来的水乡独有的味道,都是那么的让人享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倒也渐渐明白了,那些文人为何如此痴痴地迷恋这江南,驻足,甚至定居于此。恰是因为这儿的每一笔都是那么的宁静与安详。陶渊明愿做一名隐士,于是退入山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倒也悠然自得。但是,与此刻的水乡一比,却失了几分情调。“大隐隐于市”,江南想必是不二之选吧。在江南走过自然而然就安静下来了,没有了白日的喧哗,也送走了夜晚的灯红酒绿,渐渐地心就沉淀了。于是明白过度的欲望就像是过眼云烟,太多的忧愁只是庸人自扰,心中就像过滤一样,所有的杂质通通滤尽,如释重负。打那江南走过,褪去了繁华的外衣,找的了返璞归真的自我。
人们说:落花流水总无情。然而这江南却非同一般,带来的不只是愉悦,更有一种亲切。抬头的时候,看到石阶上游人驻足,够着身子拍下几张照片,几分纳罕,这水乡唯有坐在船上才可以欣赏个透彻,走陆路是行不通的。正想着,却听见岸边船夫的呼唤:“来上船拍。”游人面面相觑,末了听见船夫说:“免费的。”声音宛若泉水那么好听。游人便欣然上船,那么满足。想来也是,这儿的人们都是有着水一般的纯净的品格的,怎会不善良呢!一种亲切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光辉呢?真诚而耀眼。于是想:大都市里恰恰是缺少了这份情意吧,才会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若是有了这样的善良,这样的亲切,人们定会更快乐的。
渐行渐远,河水依旧平缓的流淌着,时间也慢慢流逝着,夕阳映透了半边天,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街边袅袅升起的几缕炊烟以及淡淡的温情却让我流连忘返。这是个安静的地方,我不忍打搅,于是学着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我却还是意外的收获了一份宁静的心情和向那善良走去的愿望。
打那江南走过,我的心渐渐平静;打那江南走过,我在寻找返璞归真的感觉;打那江南走过,我向往善良与亲切;打那江南走过,不用太远,不用太快,慢慢就好,因为有一路的风景和一路的人生。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三
我打江南走过,那散落在空气中的历史云烟如暮霭般的迷蒙扑朔。清流潺潺,水乡淡淡,乌镇的蓬船带着南塘的清莲,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驶过一个又一个千年。
只因幼时对画册上的江南多看了几眼,就注定无法忘却那份独一的清淡:是一蓑烟雨,亦是一片素缟,在九曲龙池之中带起阵阵轻飏,水岸边的断桥见证过多少离思与忧伤。只是一幅淡墨勾勒的画面,点亮了一个孩子心中对美好的向往,从孩提到少年,萦绕心头,永不挥散。
凭借对水乡气息的执著,终于有一天,我能怀着虔诚的心愿,叩开那扇古老的门檐。我一直认为水乡里满是柔婉,可是史书告诉我这里不仅有婉转的吴歌,还有姑苏台上千年不散的铮然杀气;一直认为,金陵弥漫着的是安适与恬淡,但史书又告诉我,这里每一寸土地深处,都浸透着金戈铁马的冰寒。而今的江南,已褪去了身上的尘烟,褪不去的却是吴越细语的绵软;古时肃杀的硝烟已然荡去,荡不尽的却是巷里煨酒的香甜。这多情的江南,这羞涩的江南,这楚楚的江南。一缕薄纱,遮住了你清秀的脸庞,却挡不住人们对你无尽的遐想。
白居易有言“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历史的风尘中,江南几凋折数遭坎坷,但这一切都已过去。不管胡人的铁骑还是那时的烽火,烧不尽,那百折九转的秦淮之水,踏不破,那粉墙黛瓦的石板青城。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江南的炊烟依旧升起,居住在这儿的人们,告诉我什么是本真与自然,无数个或长或短或强或弱的王朝都已逝去,江南的溪水一如千年之前的清浅,依旧是唱晚的渔舟,翻飞的柳絮,斑驳的泥墙,悠远的牧笛。
这里是长江灌注的血脉。当亘古的《国风》吹过,当临江的朱门萧起,伶人的珠帘将被谁卷起?江南千年的传承又有谁来延续?我不想,而后的子孙读不懂江南的语调;我不想历史的风尘湮没了江南的过往,这块承载着屈子遗骸,易安情思的地方,注定有数不清的飘零与辉煌,那长亭古道的哀冷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民族的情肠。
如若江南不在了谁能奏出晓风残月的婉转?谁能奏出富春山居的秀美?江南是那个别样的江南,寰宇之内的一朵空谷幽兰,盛开千年,香飘十年。
我打江南走过,那散落在空气中的容颜昙花般轻开轻落。泥墙黛瓦的江南依旧静谧,是一幅不愿被旁人打扰的画面,这才是江南,让人无法释怀的江南。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四
错落的木屋,黑色的砖瓦,青石路面。石块磊起的桥,精致地横在水上。沧桑风雨多少年,石块上,铁杵斧凿的痕迹依稀可辨。
傍水而居的人家,临窗而望。木橹划破水面的平静,击碎的时光,凝固在老人班驳的脸上。
江南总是和烟雨相伴。似淡淡的水粉,涂抹时光不的草木和巷子。风吹过这里,黏住的是时间。岁月在这里驻足了很多次了,江南的美,停驻足在烟雨的水粉里,裹足不前。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江南的水,绕着临水而居的人家。
江南,多雨。没有雨水洗涤的江南,不是典型的江南。
细细密密,雨水串成的线,织成一幅天然的雨帘。隔帘相望,江南批着朦胧的轻纱。触手可及,却看不真切。那种距离,恰似一种思念的距离。
江南的烟雨,应了其凄美,总是和爱情相连。烟雨中的爱,柔美哀婉。如江南的水,穿过岁月的空间,和尘世不离不弃。
到过很多江南的小镇。踩着错落高低的青石路面,穿过狭窄的巷子,去寻找都市以外的人生。布满青苔的墙面,残朽的木门。暖阳下,闲坐的老人,目光安祥。这里,仿佛与世无争。凝固的时间,年复一年,冻结了缘份和感情。
我在烟雨中回望,朦胧的雨帘,像薄如蝉翼的纱窗。老人的眼里,沾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水灵。潮湿中,我听见雨点敲击目光的叮咛声,缠住过客对江南的思念。
想起那块著名的石头,三生石。缘订三生,是谎言还是誓言。仅仅用语言,说不清也道不明。三生,注定是一种轮回。前因后果,海枯石烂,来生我们募然回首,江南早已肝肠寸断。
三生究竟是多少年。记忆的长度,又是三生的几分之几呢。冰冷的石头,冻结了时间,也冻结了缘订三生的真相。
只有江南依旧。烟雨里,石头的记忆,固执地守卫着一种古老的传言。
关于江南,关于烟雨,关于女子。江南,女子,古刹,青烟缭绕,钟声悦耳。她在佛前,长跪不起。只为乞求一段生生世世的情缘。水汪汪的眼,如江南清澈的水。佛微笑,不动声色。她想和心中的他,有次美丽的遇见,结一段美丽情愫。
阳关道,绿荫下。佛把女子变成一棵树。这是过往人们的必经之路。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树让花朵开满枝头。花瓣上,有晶莹的水珠,在光线的映衬下,闪着五色的光。那是期盼的眼,沾着江南特有的水汽。风吹过,树叶颤抖,沙沙的声响,低吟浅唱百般的柔肠。他来了,批着阳光,沐着微风。沙沙的脚步声,和着枝叶颤抖的节拍。那一刻。她听不见自己的心跳。他的每一步,都踩在她的心上。爱,原来是沉重的。
他走过树下。她抖落花瓣上的水珠,溅上他俊朗的面容,他竟然没有察觉。她无法说话,期盼的泪,风干在他的连脸庞。她只能看着他的背影,远去。
他走着,身后,是落满一地的花瓣。那是她凋零的时间。
烟雨凭栏,凄没了江南。女子素缟,掩泪面对,如画的景致。
他是王,他是妃。如果不是她父兄的叛乱,他们的爱情,原本可以在江南的烟雨里,缠绵得醉生梦死。
如今,一身创痛,已无人可诉。面对风景,凭栏的眼里,是流血的江南。
我会照顾你,生生世世。王的眼里,柔情万丈掩埋了心底的杀气。
你是王,只要你愿意。她无法否定,对王的爱意,是她今生的注定。只是她无法面对,血色中的亲人。
相逢的缘,经过了前世怎样的期盼,她无力回忆。她知道在王的侠骨中,有对她的柔情,只是今生,她无缘承担。
把一切都忘掉,让我们长相厮守。王对他心爱的女人说。栏杆外,细雨的江南,潮湿了哀伤。
豆大的泪珠滴下。她努力睁大双眼,看不清眼前王的容颜。
对不起。轻声一句,饱含无限哀怨。她抽出王腰间的利刃,刺入自己的心脏。自绝在爱的面前,是残忍的。她必须这么做。
弥留之际,她看见王眼中的`痛和伤,纠结在一起。她听见王仰天的咆哮。
为什么,一句天问,道破前世今生的玄机。
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她的手腕上,指天为誓“以此为印,来世,永不弃我爱”。
那一刻,她濒死的心,碎了一地。
人世沧桑,苦海浮沉。三生轮回,早已注定。几十年,几百年,或者千年。江南依旧如画,烟雨依旧似幻。
当他和她再次相逢在江南,已是物是人非。
她看着他从自己面前走过,竟然无视她痴心的安祥的面容沐着斜阳。恍惚间,又发觉,那是百年后的自己,在阳光下,做着多年前的梦。梦里的一生,有江南的美景,还有烟雨里的哀婉。
即使在喧闹的街头独步。偶然中,人群里闪现的陌生脸庞,会有一丝亲近感。见过,还是梦过。回忆里找不到相关的信息,只是消失的时候,还还在眼前,清晰可辨。
这样的偶然,不需要理由。一朵花,一件寻常的物品,一次梦境,一个无意的动作,隐隐的,似在暗示世间的轮回。
于是坦然,相信了关于轮回的传言,不再追问。
江南依旧,烟雨不会消失。千年来,不变的江南烟雨,轮回的是人间的我们。生命消失了,江南还在。离开的时候,看见的,只是烟雨。江南的烟雨里,爱不会决绝。
关于江南,关于女子。
关于殉情的传言。烟雨中的江南,心碎了才美。
这样哀婉的江南,这样凄楚的烟雨,是一首《江南》也道不尽唱不流转的曲殇。
我自江南走过,愿意驻足倾听。那是来自时空相隔了近千年的声音,我只是默默的凝望,深情且悲伤。
江南,愿为你驻足。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五
当春的气息若有若无地漫过青青的石板,敲打出湿凉的空气,把低低的云彩浸透得无比的伤感,春雷终于好疾好疾地砸响,没有火花的摩擦,却幽深得没有回响,如跌落深渊的石子,寂静而又给人向往。雨终于很轻很慢地滑落,是可以用手去触碰的精灵,很无悠的自由落体,仍不忘炫耀它飘扬的姿态。青瓦上的脆响,敲出一个烟雨朦胧的江南,芭蕉叶的律动,湿巷中浮出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当春的气息若有若无地滑走进江南低低的村巷,躲进老者的皱纹里,偷偷地坏笑,浅草还不曾冒失地仰首,而花儿早已含苞待放,如嫣然一笑的美人,暗香盈袖,村人们撑起桨,荡起这碧色的玉水,水草缠绵地推搡着船,把船推向河的彼岸,把心推进爱的港湾,天穹点缀着红云,天边挂满了流苏,天际渲染着霞丝,一切安静得恍若隔世,只有纸鸢告诉着远方的友人,这漫天的笑靥,仅仅属于,美伦美奂的江南。
骤雨惹芭蕉,门环惹铜绿,淡淡的一轮明月,从遥远的广寒宫里将江南催眠,一切的绿被黑绸覆盖,春的夜晚一如既往的无情,黯然了所有曾经美好的色彩,于是,江南的绿水青山,石桥房瓦,在这一刻终于安静了下来,蜕去旧服,只为明朝着上更高雅的华装!
春天的江南,是七弦的古琴,雨水似纤指颤抖的滑梭,有翩跹的醉感。
春天的江南,是旷古的棋盘,邀明月为之知己,与之对弈,让之洗礼,绿魂水灵让棋风如此平静,春风一过,绿意初染,生灵们走上各自的棋格,组成绿色的棋局,组成魂牵梦绕的江南。
春天的江南,是旷古的棋盘,邀明月为之知己,与之对弈,让之洗礼,绿魂水灵让棋风如此平静,春风一过,绿意初染,生灵们走上各自的棋格,组成绿色的棋局,组成魂牵梦绕的江南。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六
暮雨潇潇,雨滴流过墨瓦,打在青砖。落水渐细,草长莺飞,桃花含春欲放,灼灼其华。
散学的孩童,背着行囊归家,哼着童谣小调,顽皮地跃在青石板上。清清的水,微微的风,飘飘的衣袂,欢喜的笑颜,入了江南那水墨晕染的画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折一朵夕颜,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别在鬓角,娇羞了小女儿的绯色脸颊,花间笑颜,带着孩童的纯真,映着晚霞,格外讨喜。
脚丫子在滩上烙下印记,浸入清清浅浅的碧水。银铃般的欢笑,缭绕小桥流水,争渡的嬉戏,惊起一滩鸥鹭,荡起阵阵涟漪。
孩童清澈的眸子,映照着层峦耸翠环绕的江南,那是无忧的仙境。
溪亭日暮,疏影斜横水清浅。藕花深处,菡萏清涟,女子荡舟采颉白藕。粉腮若霞,娇美可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流转着江南女子的多情与婉约。
小舟轻漾,荡起阵阵涟漪。纤纤素手,皓腕凝霜雪,采颉花下叶中的白藕,拂开荷叶层层,抬眸凝望,有翩翩儿郎荡舟而来,眉目俊秀,蕴含江南孕育的温润如玉,翩翩公子立于舟上,水光潋滟,映得女儿家粉面含春,慌忙漾舟而去,搅乱一江春水,留下男子含笑负手而立。爽朗的笑声,荡在绿水青山间,绕过翠色清圆,飞向远山疏影。
少年深邃的眸子,映照着绿水青山守护的江南,那是多情的甸园。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夕阳渐陨天将暮。枯藤老树下,老妇人手执笤帚,扫过一地残败落木,抬起沧桑的眼眸,凝望夜幕将至的`暮山紫气,望断天涯。渔歌唱晚,声断绿水轻漾。
华灯初上,烟笼寒水月笼纱。水上小楼初亮,琴声汩汩如流水环绕,醉了江上连片的帆。点一盏小灯在船头,瞬而江枫渔火点点。
老妇人踏上归家的小舟,夜凉如水,月的清辉衬着烟笼微波,浅似碧水照流光。老妇人微微含笑,月下横笛,吹起一波春水长流,惊破一瓯春色。小舟靠岸,灯火阑珊处,老者步履蹒跚。风吹起鬓角洗尽铅华的青丝,皱起纹路的手依旧苍劲有力。老者与老妇人相视一笑,执手相依,抬眼是归家路。
老者沧桑的眸子,映照着江枫渔火点缀的江南,那是温暖的家乡。
江南呵,令我魂牵梦绕的水色格调,多少次梦中的惊起,犹记得,岁月里停驻在不老时光里的江南,它带我走过孩提,越过少年,迈向老年。
那一方停驻在我生命中的远山疏影,那一路铺筑在我生命中的青砖绿瓦,那一淙点缀我生命的缠绵流水。
江南,我岁月里不老的江南,我记忆中永恒的江南。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七
在生命的纵横阡陌中踽踽而行,或见落英翩跹,枯叶饟天;或经流水人家,柳影婆娑;而或恍然听见幽谷中清泉击石,望宇滴血,或一路尘满客袍。
在江南的烟雨迷蒙中,我停下前行的脚步,蓦然回首,曾经的舟车劳顿原来是用以抵化作一个明媚的春颜。
闭了皓月,羞了繁花。
哒哒的马蹄声中,布满青痕的石阶上,朱门轻启,一对白发皤然的老夫妇,互相掺扶而出,吴音呢喃,春光散漫间,透出江南特有的温婉。
河畔的轻风,送来繁花的醺香,青嫩的草芽间,回荡着孩童的嬉笑,几只纸鸯在空中翩飞,轻云间如梦似幻,这是江南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斜风细雨不须归,细腻的春雨,静静亲吻着青石路的皱纹,斑驳城门外,似乎飘来一支悠扬的笛声,新绿的田野间,散发着江南无处不在的诗意。
乘一叶扁舟,我漂过如画的江南,似乎穿越了亘古,往事越千年。
江南的水给了她剪不断的忧愁,却也在峰回路转,碧水盈盈处,题下了一篇篇豪迈的词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赤壁之滨,东风掠过,赤旗招展,江面之上,激起千层白浪。衣袖飞舞中,你意气风发,岁月苍老了你的容颜,才雕琢出一颗不朽与热血的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狂放的大笑声,在天地间回荡,绵甜的清酒中,洒下几道愿想——它年豪气冲云苍,王师挥指北苍狼。
下船,步履渐缓。我静默地走过记忆的江南,晚钟萦绕,残阳斜洒。一段段往昔,诉说着同样的喜悦,悲泣着不同的哀惘。
哒哒的马蹄声中,我走过魂牵梦萦的江南。微风轻拂,雨丝飞扬,点点滴滴,肆意敲打着轩窗。云翳凝聚,疾疾缓缓的线条氤氲了江南的一切。只清晰了诗意般的忧怅。
烟雨迷蒙的江南中,我悄然走过,走过,终又消失在烟雨中,仿佛自己,也成了江南……。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八
可阳光依然未变,
只是改变了方向,改变了轨迹,
记得我和你相识的那天。
时光好像停止,
我感到幸福,
那时我觉得时光就在我的指尖,
它任由我的把玩,
只是因为有你,
阳光从指尖走过,你从我的心里走过,
不管过去怎样只要未来我能陪伴你走过你想到达的地方,
这就是我一生所愿。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九
小镇,在黄土高原的脚下,群山环绕。她是开在307国道上的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静静地依偎在清河的身旁,被清澈的河水滋润着。清河,向西缓缓流尚,在约四十里处一头扎进母亲河——黄河的怀抱。
而我,有幸在黄土高原一呆就是八年。与小镇有缘,也与之相处了八年。每次在镇上逗留或打马走过,总会深情地凝视着她,看看她的容颜,闻闻她的芬香,聆听清河的喃喃细语。
那年刚放暑假,妻千里迢迢北上来黄土高原与我团聚。与我同室的老师傅主动另寻住处,我感激不尽,将工棚简单收拾一番,迎接妻的到来。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准备去太原接她,每次如此。妻说过多次,不用接,可我就是放心不下。其实,我想早点见到她,耽搁一秒也不愿意。
从县城到太原有四个小时的车程。原本头一天下午动身,在县城坐班车赶往太原,好在次日上午在出站口接她。谁知临时有事给耽误了,只好在次日凌晨三点从山上出发,摸黑徒步下山。天漆黑一片,月亮和星星不知躲在何处瞌睡去了。我穿过一片坟地,曾在路旁见过那腐烂的棺木和白森森的骨头,让人不寒而栗,阴森恐怖。我越走越快,后来干脆一路小跑。夜静得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我总疑心有人跟踪我,我一停,后面的脚步声也就没了。我不相信世上有鬼,可心快跳到嗓子眼了。当我远远见到镇上那仅有的一点灯光时,像遇到救星似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镇上静悄悄的.,小镇熟睡了,清河也酣睡着,我似乎听到了小镇的鼾声和清河的梦呓。小镇几乎与天、地融为一体,模糊一片,我仅凭黑魆魆的大致轮廓,判断哪是房屋,哪是树,哪是电线杆等等。公路隐没了往日的灰白,我凭着感觉和记忆走在路上。我像个孤独的幽灵,游荡在镇上,无意中会惊吓到他人,其实我心里也充满恐惧,害怕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来自不安分的人或兴奋的狗。这不,从路旁窜出一个黑影,嗖地一声跑到前面去了,几乎碰到我的腿,我吓得跳起来,心怦怦直跳。原来是狗,还好不是冲着我来的,它刚从路边的露天毛厕里用餐出来,可能忙着追逐爱情去了。我看了路旁的毛厕一眼,什么没瞧见。房屋对面的路旁是一溜的毛厕,仅比楼道的栏杆高点,方便的动作半遮半现,让人浮想联翩,想入非非。为何将毛厕盖在路旁,我至今没想明白。
小镇房屋低矮,古朴陈旧,路旁的房屋因久未下雨而落满尘埃,灰扑扑的,蓬头垢面。我从一家裁缝店前经过,屋内黑漆漆的,似乎有说话声。这家夫妻俩都是裁缝,手艺不错,加工秋衣秋裤和冬天的棉衣,价钱最便宜。我去过多次,与他们混熟了,如同老朋友一样。他们非常和蔼,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流露出真诚与厚道,他们的笑容和热情给人温暖,像亲人似的,有宾至如归之感。给人以这种感觉的还有很多,如我常去的那家理发店,店主是个三十左右的女人,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可我从来没见过她的男人,听说她离婚了,带孩子单过。是真是假,我未曾考证,也没必要,除非我居心不良。有次,我与妻去镇上买菜,一起去她的店里,她非常热忱,拉着我妻的手说过没完,走时还给我们一大把香菜。
理发店的对面是新开不久的超市,是镇上最大的一家。老板才二十几岁,头脑活泛,会做生意,没多久,我们工地上的几家小卖部全投到他的门下,由他供货,隔一两天就有货车轰隆隆地往山上送货。抢占了别人的生意,让镇上的同行嫉恨不已。前不久,他家货仓意外着火,将一仓货物烧个精光,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说是遭天报应。老板既不言语也不报案,他心知肚明,就当花钱消灾吧。老板这么年青,有如此肚量,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路边几米远是高高隆起的铁路,像堤岸又像巨龙蜿蜒向前,这是运煤专线,上头有一个小站,也是终点站。由于煤矿还未生产,铁路一直未投入使用,小站也荒废着,无人值守,长满蒿草和遍地鸟的粪便。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西去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应早已开通,小站当然会面目一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小站前方紧挨路边有块空地。经过时,我特意停下脚步“看”了一会(什么也看不见)。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在空地上举行庙会,这在小镇上是桩盛事,非常热闹。庙会期间,在空地中央燃起一堆用块煤垒起的高高的炭火,火烧得越旺越吉利。在旁边立一个简单的小庙,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人们围着烤火聊天,聊陈年旧事,聊对未来的憧憬,都小心翼翼地不能说对龙神不敬的话,不能触犯龙颜。庙会如同赶集一样,却比赶集时间长,一般十天或半个月,比赶集更热闹。
二月二那天,当地人有理发的习俗,从“头”做起,希望得个好兆头。因此,理发店的生意爆棚,顾客排队等候。许多商贩当然不会放过这赚钱的好机会,卖百货的,卖服装的,卖小吃,四邻八乡聚拢过来,在周围摆摊设点。还有唱戏的,杂耍的,立一个大蒙古包看珍奇动物的等等都纷纷登场,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招揽顾客。村民们趁机逛逛街,享受这热闹的气氛,顺便买些日常用品。这儿商家太死板,一口价,不兴讨价还价,憨直可爱。不管你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一视同仁。最不知疲倦的是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在人群中来往穿梭,瞅着大姑娘小媳妇,眼都直了。凑上前去,设法聊上几句,要个电话号码,便于联系。有缘的,缘分已悄然降临。最高兴的要算小孩子了,像过大年一样缠着大人买吃的玩的,几个凑在一起,追逐嬉戏打闹着。整个庙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晨风吹拂,格外凉爽,路边的柳树早已披绿成荫,柳叶沙沙作响,在这深夜里自顾自地浅吟低唱。我越走越快,不知疲倦,不惧黑夜,一定在天亮前赶到汽车站,必须坐上六点开往太原的班车。我离开了小镇,将小镇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若不是急着赶路,我会停下来多看你一眼。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十
江南三月的桃花,在我今朝的笔端开出了细腻,你从诗经中一路走来,春风轻抚你的心事,清宁而悠远,一丛丛连绵的红,充满了自然香色,娇嫩的叶片上带着晶莹的水珠,闪烁着瑰丽的颜色,流水中船过的柔情,摇碎了繁花的倒影,回眸间,桃花落了,梨花又开,惊动了一场花事,撒下了一地荼靡。
春,微凉。清晨透着一股朦胧婉约的静美,一场微雨,让碧空如洗,春天的雨,妩媚而多情。细细长长,柔韧如丝,在风的吹拂下飘飘洒洒的滑落,亲吻着苍茫大地,温柔了烟雨江南,一丝丝的感动从心底慢慢升起,轻轻的,淡淡的,在岁月中永久保留。
此刻,细雨朦胧,尘心倦倦。我站在春风里,感受着江南的五分寒意,就着半朵桃花安眠,听着流水哼着叮咚曲,一支瘦笔,破墨几许,怎够描述这风姿万种的年华。记忆中的山水,一缕烟波,些许鸟叫,水光涟滟中含苞的莲花,如万千少女般亭亭玉立,纤细的身段在杏花烟雨里摇摇欲坠,将岁月染的桃红柳绿,临风立,暗香满袖,妖娆迷人。
都说江南是属于多情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乌衣巷,秦淮河,我一个人踏岸穿行在朦胧的青石小巷,此时的光阴就像一曲婉约的华章,浓淡相宜。安静的花,简单的树,干净的枝桠,温暖的人家,溪水清澈的桥头,各式各样的花朵,色彩缤纷,暗香浮动,风吹落一瓣花叶,叶片上沾染着点点水汽,如飘逸的精灵,牵起了我柔软的梦。身在江南,草长莺飞的时节,我爱这明媚的春光,姹紫嫣红花的海洋。河岸的青柳丝丝缠绕,屋后,悠然的萧声,恰巧经过了我的江南梦,我站在光阴之外。看轻旋的飞花掬起一捧纯净的日光,默默绽开它洁白清丽的身姿,以风的姿态,挥洒着如水柔情,听,有花开的声音。
轻移碎步,迎着清澈的风,我走在骄傲盛开的寂寞流年里,路旁细细密密的花儿也一路延伸,开出妖娆的模样,一茏茏墨绿的榕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显得格外精神。走在这样的晨曦里,风缠绕着青丝,迎着我眉间的浅笑,将温润的思念融于清浅时光,微凉的笔尖倾注了灵魂深处的柔情,红尘春暖中,江南的吴侬软语,带着遥远而神秘的色彩,张开双臂把自己投入春的怀抱,好想在春的怀抱里尽情演绎,染一身暖色,感受春的一派和煦。
行走在一帘春色的陌上,甜甜的嗅到一丝春的味道,神奇般抚平了心中的不安,晓风吹拂一江春水,水塘边上那青绿色的枝藤,漾起一圈圈细碎的水纹,我站在春风里,感受春风抚面的温柔,那是三月天萌动心底的暖。放眼云水间,心绪悠悠,摘取道路旁一支新生的木棉,亲吻泥土的芬芳,弱如杨柳的枝蔓上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随风摇曳,融入一缕风的影中,遥远的云边,晴空一隅,淡淡的春色平息了风中的故事,雨后的忧伤。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十一
三毛说:“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就悄悄出发了。
——余秋雨。
没有到过大漠,所以只是听说那儿有广阔的天地,与取之不尽的自由。
没有去过海边,所以只是听说那儿有奔腾的浪花,和会唱歌的贝壳。
没有上过巍峨的山,所以看不到半山腰的风景独好,也享受不了到达山顶的畅快淋漓。
然而,打那江南走过,我却看到了一路的风景,和一路的人生。于是,那或是精致的古桥,或是穿镇而过的狭窄的河道,亦或是摇摇晃晃的乌篷船,竟也渐渐品味出一番韵味来。
沿着一条河就这么漂流着,清澈的水和迎面扑来的水乡独有的味道,都是那么的让人享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倒也渐渐明白了,那些文人为何如此痴痴地迷恋这江南,驻足,甚至定居于此。恰是因为这儿的每一笔都是那么的宁静与安详。陶渊明愿做一名隐士,于是退入山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倒也悠然自得。但是,与此刻的水乡一比,却失了几分情调。“大隐隐于市”,江南想必是不二之选吧。在江南走过自然而然就安静下来了,没有了白日的喧哗,也送走了夜晚的灯红酒绿,渐渐地心就沉淀了。于是明白过度的欲望就像是过眼云烟,太多的忧愁只是庸人自扰,心中就像过滤一样,所有的杂质通通滤尽,如释重负。打那江南走过,褪去了繁华的外衣,找的了返璞归真的自我。
人们说:落花流水总无情。然而这江南却非同一般,带来的不只是愉悦,更有一种亲切。抬头的时候,看到石阶上游人驻足,够着身子拍下几张照片,几分纳罕,这水乡唯有坐在船上才可以欣赏个透彻,走陆路是行不通的。正想着,却听见岸边船夫的呼唤:“来上船拍。”游人面面相觑,末了听见船夫说:“免费的。”声音宛若泉水那么好听。游人便欣然上船,那么满足。想来也是,这儿的人们都是有着水一般的纯净的品格的,怎会不善良呢!一种亲切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光辉呢?真诚而耀眼。于是想:大都市里恰恰是缺少了这份情意吧,才会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若是有了这样的`善良,这样的亲切,人们定会更快乐的。
渐行渐远,河水依旧平缓的流淌着,时间也慢慢流逝着,夕阳映透了半边天,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街边袅袅升起的几缕炊烟以及淡淡的温情却让我流连忘返。这是个安静的地方,我不忍打搅,于是学着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我却还是意外的收获了一份宁静的心情和向那善良走去的愿望。
我打错江南走过,我的心渐渐平静;打那江南走过,我在寻找返璞归真的感觉;我打江南走过,我向往善良与亲切;我打江南走过,不用太远,不用太快,慢慢就好,因为有一路的风景和一路的人生。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十二
时值深冬,我从寒冷的北方走到温暖如春的三亚。正好从江南走过。
冬季的江南,也是烟雨江南,江南烟雨,缠缠绵绵的,温温柔柔的,丝丝细细的,感受这濛濛的水雾的美。欣赏着山在空濛中婆娑的美,柔柳在朦胧中婉约的美。古镇在含烟的雨中朦胧着,灰白的墙,更显得白净,古镇的小楼都是飞檐翘角的,似鹰展翅一般,在烟雨中更是灵活生动。
古镇的小桥流水,古镇的烟雨人家,古镇的青砖黛瓦,古镇的竹篱青藤构成色彩柔和的水墨丹青的美丽画卷。我走在江南,如若走在画中,恰似人在画中游了。只有美丽,只有清幽,只有含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迷茫。
江南如若一位古代的妙龄女郎,羞涩、含蓄,体态优美,步履轻盈。溪水是她的眼睛,波光闪烁,脉脉含情。烟雨是她罗巾,而这罗巾,即柔软,又玲珑剔透。朦胧是她的幽梦,这梦里有诗,这梦里有词,这梦里有情,这梦里有爱。
几片茶花美,几树腊梅香,几簇竹林绿,几阵烟雨蒙。都点缀江南的美,都书写江南的意。我从江南走过,看着江南的美景,重温多少诗人江南的梦,重温多少文人江南的情。江南的烟雨如若情迷的唐诗,如若婉约的宋词。
江南的冬季是沾衣不湿的细细雨,吹面不寒的徐徐风。青山远黛,弱柳扶风,在春季里那是新绿的片片草坪,到了冬季也抹上了苍绿的点点墨痕。
我从江南的烟雨中走过,如若从寓意浓重,色彩鲜明的唐诗宋词中走过;我从江南的烟雨中走过,朦胧的山水诗意一般潜入我的心中,侵占了我的灵魂;我从江南的烟雨中走过,那小溪的潺潺流水,那堤岸的声声晚钟,那长空的阵阵鸟鸣,如若一首首琵琶序曲,声声传人我的耳,声声震撼我的心扉;我从江南的烟雨中走过,那十里长堤,柳浪飘飘,那长长的青石板路,清辉闪烁,被时光的骏马已踏碎了一地的月光。从过往的月光中捡拾几句诗句,重温江南的古老的梦境。
江南的烟雨丝丝线线,如若连心的红线,把一切烦恼系扎在心室的外面。让心中充满快乐。江南的烟雨每一缕云烟,如若一支眉笔,描上喜悦,描上笑意,把挂在眉梢的忧郁,一扫而光。
我走在江南的烟雨中,江南的烟雨滋润了我孤寂的心田,江南的烟雨洗去了我缕缕的惆怅,江南的烟雨打湿了我疲惫的风帆。捧一手江南的雨露为墨,扯一片江南的云天为纸,剪一缕江南的烟雨为笔。记录下江南的美:
江南你美在灰蒙蒙的天色,湿漉漉的雨;
江南你美在曲弯弯的拱桥,烟雾雾的水;
江南你美在烟濛濛的远山,静悠悠的壑;
江南你美在深幽幽的雨巷,绿斑斑的苔。
烟雨是江南的神韵,烟雨中有说不完的故事,烟雨中有唱不完的歌谣。行走在江南的薄雾轻烟里是一种美,是一种享受。
走过江南净地(专业13篇)篇十三
——题记。
一、那一湖碧水,可是你相思的泪。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坐在游船上,梁导用略带杭州口音的普通话,轻吟着苏小小的这首诗,在此一瞬间,便酸涩了我的眼睛。
今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一如当年阮郁打马前来,小小乘油壁车游西湖之时景,可眼前为何不见白堤断桥边的潇洒俊逸郎踪?轻撩起清柔碧水,水中映着的可是千年前那个女子在江边守望时的瘦颜孤影。
二、断桥之上,断的.是谁的痴等。
虽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虽说断桥残雪之景观,须在大雪初霁,白堤皑皑,日出映照,登上宝石山,望那断桥之景才是最美。但是炎炎夏日,同样挡不住人们对爱的追求和向往,也都相约走到了断桥之上。可见古往今来,这里萦绕过多少路人追梦求爱的心怀呀!
三、世海茫茫,搁浅的是谁的沉浮。
沿着白堤缓缓走上悠长的苏堤,这里已不再是尘土铺就,而是青石板一路延伸。春天虽已走远,苏堤春晓的桃花艳影也更不见;但这夏日葱郁的堤岸,一杨一柳错落相间,在荷风吹拂下,洒下的丝缕柔情,也足以将伊人陶醉熏然。
行走在这历经900多年沧桑岁月的苏堤上,此时,满目是清悠悠的西湖水,波澜起伏的绿柳,丝丝绵绵的风吹过,心中涟漪也便柔柔地荡漾开来。打开记忆的章节,细数在西湖岸边留下的许多故事,我们在感慨这西湖烟柳,编织人间醉人故事的同时,也感知了与善美共存的世间丑恶。宦海茫茫,总会有几个出淤不染者来关爱众生,体恤民情。东坡便是,贬谪至此,没有如他人一样一蹶不振,饮郁而死。而是身处逆境仍不忘“达者兼济天下”。三年通判,两年知州,买米济灾、以工代赋、创办病坊、疏浚河道、筑堤沿湖……是苏东坡,在人民眼眸中筑起了一条止泪的河堤,是苏东坡,在人民心中植下了一坡爱心济世的翠柳。
导游还在娓娓介绍着东坡的诗词,东坡的西湖情愫,步履间,苏翁的银髯,豪放的词章,飘洒的诗文,沉醉了苏堤的千古风流。左脚一步,移动的是西子的秀美端庄;右脚一步,走出的是东坡的豪迈坎途。只是本想洁净一生的夙愿,在虚虚幻幻的茫茫世海中搁了浅,迷了路。
茫茫世海,搁浅的是谁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