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呼唤和平篇一
“我”一直在呼唤:要和平不要战争,可为什么和平的花,有时立着有时倒下呢?和平的花为什么不能像一颗参天大树永远挺拔的站立在世界里呢?这一串串问题在我脑海中漂浮!
和平!和平!我们全国人民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不是战争!和平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世界和平,那我们不用为散落的家庭发愁;不用为无辜的孩子着急;不用为伤痕累累的人而哭泣;不用为没有课桌、文具而伤心了!
世界和平最重要,
有了和平我们来炫耀。
地盘财产最渺小,
有了“我”的呼唤我们才往起跳。
我们一定要护“花”,记住“我”的呼唤!
呼唤和平篇二
我是一只爱好和平的鸽子,我家住在上海火车南站的一间屋檐下,1937年8月28日,我正当飞出去寻找食物时,我向下看,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背着包 袱,拉着孩子,正要做火车离去,正当这时听到广播里说日本人要攻打上海,一下子乱成一片。
不好了,日本人的飞机正向火车站飞来。”有一个人突然大声喊到“我的孩子,谁救救我的孩子,”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枚枚炸弹已经发射下来了,不一会儿繁花似景的火车站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天桥倒了下来,一幢幢房子也倒了下来,火车站里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人倒在了血泊里,许多人在悲痛中呼喊,那些可是老人,成年人和儿童啊 !那些日本侵略者怎么能这样惨无人道啊,我的`孩子全都葬身火海,令我悲痛欲绝。
突然从 废墟中传来哭声,原来是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寻找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原来被房屋的碎瓦覆盖住了,小男孩想用他的哭声找回妈妈,可是他的妈妈再也不会听到了,再也不会醒来了。
正当我担心时,从远处跑来一个带相机的记者,他抱起小男孩就跑,我有点担心,所以就偷偷跟着,原来记者把小男孩放进了孤儿院里,那里有叔叔阿姨照顾他,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放下了。
呼唤和平篇三
1. 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2. 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3. 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4. 结尾简炼感人
5. 结尾同样有趣
6. 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7. 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8. 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9. 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10. 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13. 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15. …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16.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20. 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呼唤和平篇四
今天,我偶然看到了一张破旧的黑白老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血腥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名美国记者拍下的真实场景。
在这张照片上,远处是被炸毁的火车站,到处都弥漫着硝烟。近一点儿,天桥摇摇欲坠,桥上的铁片都砸了下来,桥上只剩下光秃秃的铁架。周围的铁片都倒塌下来,铁片都掉到了铁轨上,铁片堆积成山,下面压着不计其数的伤者。再近一点儿,就是这张照片的主人公了。这是一个正在放声大哭的婴儿,他身上穿的衣服破烂不堪,眼睛紧闭着,无助地坐在铁轨上。他张大嘴巴,仿佛在呼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他一定十分害怕,面对眼前的一幕,他不敢直视,用手紧紧抱着仅有的一个玩具。
看到这张照片,我仿佛亲身来到了1937年8月28日的那个早晨。在火车站里,人们都拿着行李箱,等待上火车逃难。当大家快上火车时,天空中传来“嗡嗡嗡”的声音。糟了,日本的飞机来了!人们惊慌失措地跑起来,向火车冲去。可没走几步,便听到“轰隆隆”的声音,顿时,一枚炸弹从天而降,砸向了站台。周围的墙壁立刻倒塌下来,车站燃起了熊熊大火,人们都没命地跑了起来,拥向出口。这时,又一枚炸弹落在了站台上,轰的一声巨响,一下子站台大块地凹了下去,整个房顶瞬间塌陷,很多人都被压在了废墟下。哭声、呐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其中一对夫妇带着一位三岁左右的婴儿奔跑着,母亲将婴儿紧紧抱在怀里,想保护孩子。可是,又有几枚炸弹空降下来,落在母亲身边的建筑物上。母亲用尽全身力气把婴儿推向远处的铁轨上,可自己却被压在了废墟底下。
看着这张记录历史的照片,我不禁感到愤怒。日本侵略者是那么可恶,侵占我们的家园,蹂躏我们的人民,掠夺我们的财产。仅1937年8月28日一天在上海火车站日本派出8架战机投下了数十枚炸弹,炸毁了火车站,造成无数的人们死亡!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攻击,让孩子失去父亲,让妻子失去丈夫,让母亲失去孩子。那个孩子本应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受到父母的悉心照顾。可现在,他却要面临数十枚炸弹,面临那可怕的战争,失去父母成为孤儿。
只要停止战争,就能让孩子们欢笑着玩耍,让每个人快乐地生活着。快行动起来吧,告别战争,迎来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