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语言表达和内容思考上都达到了高水平的作品,它给人以启示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__x旅行社的导游,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
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长廊又叫画廊,一共有237间,长达728米。每间的槛上都有一幅画,长廊里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现在我们走出了长廊,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抬头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了;而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中隐藏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你们看,昆明湖多美呀!昆明湖是多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它又是多么绿,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大家快跟我去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因为这石桥有17个桥洞,所以名叫十七孔桥。看,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的优美景色还有很多,请大家有时间再来仔细参观游览,欣赏这里更多的美丽景色吧!
今天的游览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要去北京的颐和园。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坐地铁到北宫门下车,从北宫门进入了颐和园。
游览第一站:苏州街上什么景物也没有,只有一些小店开着。但是,我发现中间池塘里的荷花在太阳的映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时,我想起了杨万里的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往前走了一段路,就到了仁寿殿。仁寿殿是慈禧居住的地方,我觉得家具摆放得很整齐,一点也没损坏,好像慈禧还在。
我们绕过一面墙,就看见了玉澜堂。玉澜堂是光绪皇帝被软禁的地方。我似乎看见了这位小皇帝在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剥夺了一切权利,被关在这里。
我们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大亭,全长七百二十八米,中间还建有表现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我查了资料,知道枋梁上共绘有五百四十六幅西湖胜景和八千多幅人物故事,里面有各个朝代的故事画。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长板坡、挑灯战马超的故事。
出了长廊,又爬了一百多级梯子,就到了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通高三十六点四四米。阁内有一个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像高五米,重达万斤。
我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了水上有一艘石船,这石船叫石舫。石舫本是中式船,只因被英法联军焚毁,只剩船身,后来慈禧按法式艇改造,在两侧还加上机轮,就变成了中式船。
看着天色已晚,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三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带领你们游玩的导游,我叫xxx。今天,我们要游玩的地方是颐和园。让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去看。
现在我们走出了长廊,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抬头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让我们爬上佛香阁。我们往下看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那葱郁的树丛中隐藏着什么?对了,仔细看可以看见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看正前面,昆明湖是多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它又是多么绿,绿得像一块碧玉。你们知道吗?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怀,无双风月属昆明”来赞美昆明湖。
让我们从万寿山下来,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看,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让我们到石桥上去。这石桥有十七个孔,所以叫十七孔桥。看,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还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神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好了,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你们今天是不是很开心呢?好了,明天还有更好的景色等着我们,再见。
上一篇:秦兵马俑导游词。
下一篇:黄山导游词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四
亲爱的游客们,今天我来做大家的导游,感觉非常荣幸。我希望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给大家带来幸福。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的是走廊,看看它有多美啊红漆栏杆栏杆,绿色油漆柱一目了然,这条走廊长700米以上,分为273间。每个房间的横槛都有五彩缤纷的画,画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都不一样。说到这里,你应该有点不相信吧,这确实是真的。这表现了多少劳动者的智慧才能建造这个美丽的走廊。
走完走廊后,如果你想在昆明湖中心的小岛上玩,你必须通过石桥。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被称为17个桥梁的桥栏杆上有数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狮子,姿势不同,哪个都不一样。
颐和园的旅行来到这里,亲爱的游客们,再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五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于公元1750元。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首先,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远近闻名的长廊。这长廊长782米,分成了273间。长廊上绘画着五彩缤纷的画,大约有14000多幅。内容有西湖风景、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许多画面是乾隆皇帝南巡时临摹沿途的景色。人物画大多出自中国古曲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因此长廊又是一条艺术长廊。长廊里的四个亭子,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名。
走完长廊,接着就来到佛香阁,它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它坐落在万寿山,结构复杂,高台矗立,气势磅礴,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那漂亮的宫殿就伫立在佛香阁的下面。
登上万寿山,往下看,可以欣赏到颐和园大部分的景色。看,那美丽的昆明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让我想起了苏轼的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还有那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让人流连忘返,可以说是人间仙境啊!
在昆明湖的湖面上有几座石拱桥,其中有一座十七孔桥。就是十七个大小不一的桥孔。十七孔桥从中间一孔向两边数去,每边都是九孔,既对称,又表示至高无上的皇家之桥。桥上还有百根柱子,上面都有一只狮子,个个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这就是美丽的颐和园风光,每个人来到这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大家有机会一定要来游玩啊!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六
大家好!我是颐和园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文导游。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郊,原是清朝的皇家花园和行宫。
颐和园历史非常悠久,它前身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860年被英国联军焚毁,光绪十年至二十九年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1990年颐和园又遭了八国联军的严重破坏,19再次修复,历史上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变化,可谓悠久。
颐和园文化灿烂,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华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宫廷院为仪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休闲娱乐的游览区,建国后,成为普通人休闲、度假、锻炼的场所也已经五十多年。
颐和园还有三奇;一是昆明湖,是颐和园主要部分,水面占全面积的四分之三,约二百二十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浩淼,西望山脉起伏、北望楼阁成群;二是十七孔桥,是一座150米的十七孔联拱大石桥,飞架与南湖岛和廓如亭之间。乾隆时模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最奇特的是长廊,它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定为世界最长的长廊,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一万四千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
好了,就讲到这儿吧!希望你们下次再来玩,一路平安!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七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净如洗,我在北京参观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
一来到颐和园大门,只见华丽的屋檐下有一块牌匾,上面写三个刚劲的古文字“颐和园”。进入园内阁首先看到的是“仁寿殿”。听说这是乾隆时名为“勤政殿”,光绪时改为“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朝会大臣的场所。这里极为高雅别致。“仁寿殿”前有一条龙和一只凤。听导游说,这条龙代表当时的皇帝,那只凤代表当时慈禧太后。这两个雕像都是乾隆死后,皇后立位后慈禧太后叫宫中大臣雕刻成的。皇帝死后埋葬埋葬在土里的,所以这条龙穿着破衣服,像个乞丐。皇帝死后,慈禧地位最高,衣服的料也是最好的,所以那只凤穿高雅装。这真是个离奇的事啊!
我站在长廊旁边,放眼望去,看见了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与龙王庙之间。它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桥长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条蛟龙浮游在湖面上。这令我赞叹不已。导游介绍,昆明湖面积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可大了。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在蓝天和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姿。接着我们又被带到了玉带桥。它真的好美啊!瞧它玲珑多姿,造型优美,平稳地架在西堤上。
远看犹如白练镶嵌在长堤绿水之中。站在桥中央往下矗?作文。
一条条红艳艳的鲤鱼在清澈的水里游过,使游人们流连忘返。我们还参观了颐和园的听鹂馆、排云殿、败家石、乐寿堂等等古建筑物。
观看了颐和园,使我大开眼界,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带着很大的收获离开了富丽堂皇的颐和园。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八
颐和园是一个充满历史的公园,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公园,还是一个美丽的皇家园林。
一进大门,一条像绸缎一样的溪流缓缓流过,前面的大湖上开满了粉色的荷花,娇艳欲滴。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鸭子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乐园,他们在荷叶之间穿来穿去,把荷花当成自己的小床。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颐和园的最中心,往上看,天空万里无云,一座座高大雄伟的山峰映衬着一阵阵随风而来的雾气,显得像仙境一样美丽,昆明湖像一个会变魔法的仙女,远看像翡翠一样碧绿,近看像宝石一样发着淡蓝色的微光,和天空水天一色,融为一体,路上的行人都在说说笑笑,有的推着老人,有的拉着孩子,还有的拿相机津津有味的拍照,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十七孔桥,因十七个桥洞而得名。桥上有好几百只狮子,形态各异,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有的脚下踩着一个球,好像生怕别人跟它抢,有的四脚朝天,昏昏欲睡,还有的……,湖面波光粼粼,突然湖面起伏不平,桥上的爬山虎的叶子也开始微微浮动,像少女在跳舞。
坐船左走,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28米、有273间、548根柱子,长廊也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有一万四千多幅画,多数是山水花鸟图,还有四大名著中的情节,最惊人的是每一幅画都各不相同。
这就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颐和园。我们要感谢以前的古人,他们应该没有想到,未来的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这里景色,感受这里的文化。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九
北京的颐和园是美丽的皇家公园。是清朝皇帝游江南的时候,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而造的御用公园。颐和园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是近代工匠的杰作。
走完长廊,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湖。湖边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个佛香阁,佛香阁是当年慈禧太后拜佛用的。登上万寿山,昆明湖面上的船,就像池塘里德落叶,很小很小。昆明湖是仿西湖所造,它的面积是西湖的两倍。
湖边还有大理石做的石船,美丽的苏州街,长长的十七孔桥等等,我都把它们留在了我的相机里。
离开颐和园的时候,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套颐和园明信片作为纪念,我真高兴极了!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十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颐和园游玩。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进颐和园,我们就看见了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因为是冬天,所以湖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像一面大镜子闪闪发光,又像许许多多小星星在朝你挥手。
沿着昆明湖往里走就走到了佛香阁。我不禁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佛香阁是干什么的?怎么乌烟瘴气的?还是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天宫’?”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这里当然不是‘天宫’,这里是寺庙。是皇上进香的地方。”“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里古色古香,烟雾缭绕,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一般。”,我若有所思道。
再往前走,最令人期待,也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腊梅展厅。腊梅展厅分为四个展区,是根据腊梅的颜色和种类划分的。各种颜色的腊梅争相开放。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红腊梅,红腊梅小小的,红彤彤的,在冬天显得格外靓丽。再往前走,我们看见了粉腊梅,粉腊梅比红腊梅还小一点,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非常美丽。最后我们看见了白腊梅,白腊梅就像许多小雪花在天空中跳舞。我情不自禁的朗诵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爸爸冲我竖起了大拇指,说:“我儿子真厉害!”我得意洋洋的走出了腊梅展厅。
再往前走就是仁寿寺了。一看见仁寿寺,我就大叫到:“仁寿寺我知道,这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证,会见外宾的地方。而且这里真是富丽堂皇,门口的石狮子也栩栩如生。”妈妈笑着说:“颐和园的知识真没少看!”
不自不觉,我们走到了出口,这次游玩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呀!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十一
随着卖地图的吆喝声,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进了颐和园后,我们来到了苏州街。站在围拦前,向下一望,挤挤挨挨的店铺,虽然一家连着一家,但是它的精美是我从未见过的。有的是用琉璃瓦做的,有的是用天然石块砌的。大大小小的店铺都聚集在这里。街的中间有一条流动的小河,清澈见底,水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湖面上有一座用石块做的石桥,精致、美观,令人叹服叫绝。据说慈禧太后让侍女们扮成店主,吆喝、卖物。这声音让苏州街变的热热闹闹、熙熙攘攘。游人在湖面上划船,仿佛都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我们又走了许多石路,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了长廊。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古人的壁画。有栩栩如生的孔雀;有精美的牡丹;有两只鸳鸯……这不禁让我想到“沙暖睡鸳鸯”。我放眼一望,仿佛长廊没有尽头。据说没有英法联军的`焚烧,长廊还会更长呢!
上上下下走过许多石坡,又走了一段平地后,我们终于到了石舫。天啊!我不禁想到,我眼前的“石船”上竟有一座精美的舱楼!我真是惊叹不已。舱楼大部分是由汉白玉只趁制成的!这样的舱楼就是在今天,也让人震撼呀!
最后,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十七孔桥。眼前突然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昆明湖吗?仔细一看,桥栏上有许多只神态奇异的石狮子呢!有的石狮子蹲在那儿;有的狮子手按着一个小球;有的小石狮子静静地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我们本来想去游船赏湖,可这儿早已是人山人海。再一看表,时间不早了,于是我们随着人流走向了离开的大门。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座古花园。我不禁打心眼儿里佩服古人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再见了,颐和园,下个假期我还会再来的。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十二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我们从北宫门进去,台阶少而且平稳,直接上万寿山。爬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八角三层的宝塔,叫佛香阁,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远望去,宝塔就像给大山戴了一顶红色的帽子,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更像直冲云霄的火箭。站在佛香阁前面俯瞰,整个颐和园尽收眼底,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看不出有水波流动;绿得像一块翡翠,让人移不开眼。
再往前走就是有名的长廊,全长750多米,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每一根横梁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有江南风景画,有人物画像,有历史典故等,几千幅图画没有一幅是重复的。长廊的中间还有四个亭子,分别寓意春夏秋冬。微风从昆明湖吹来,让人心旷神怡。
走过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堂的正对面有一块块形状奇特的大石头,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又像一条横卧在地上的巨龙。堂前种有很多高大挺拔的玉兰树,树上面长满了一颗颗红红的果子,远远望去像一盏盏的小灯笼。这些玉兰树撑开了一把把绿色大伞,给游客们遮阴,带来一阵阵凉爽。
再往前走,就来昆明湖的渡口,渡口旁边就是十七孔桥,像一条白色长龙横卧在湖面上。等船之际,我走上桥,摸了摸桥两侧的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小狮子在母狮子脚下睡觉,有的在和同伴打闹,有的在呆呆的仰望天空,每个石狮子都神态逼真,惟妙惟肖。从桥上看,此时的昆明湖,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偶尔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阵阵的涟漪。我们的小船在昆明湖中慢慢前行,大概算是颐和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颐和园真的很美,皇家园林果然名不虚传。
写颐和园的景色(优秀13篇)篇十三
它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之一;它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御苑;它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位于北京,它就是颐和园。
暑假期间,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共同来到了这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地方,一睹它的传奇风采。
首先,我们走过了长达700多米的长廊,从远处看,长廊就像一条横亘在天地间的巨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共有273个间隔,548根柱子,每一个坊梁上都画着图案,这样精美的图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心里顿时升腾出一种莫名的敬畏。
随后,我们来到了万寿山。从上往下看,颐和园大半景色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树木、古色古香的建筑、湖中漫游的画舫等等,引人入胜。
下了万寿山,紧接着到达了昆明湖,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湖上有一座桥,叫十七吼桥,桥上有很多石狮子,它们姿态不一,各俱形态。走过石桥,就可以到达湖中心一座小岛,岛上有片树林真是一大看点,挺拔的啊,像一排排衣着整齐的.哨兵,站在那里,等待着游客们走进一看。
月波楼,是我们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里面陈列了很多陶器、玉器、铜器等文物。楼上有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虽不知道对联的出处,但据说非常著名,上联写的是白天幽径竹阴,下联说的是夜晚月下花影。今天,依旧能看到小路两边幽竹茂盛,虽然没有一睹她夜晚的芳容,但我仿佛看到了入夜后的她,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一层薄纱,深深浅浅,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