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和阐释的产物。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优秀作文的独特魅力和深入思考的力量。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一
“又是一年芳草绿”,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我们中国人都会回老家扫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呀?如果想的话就认认真真地听吧!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重耳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后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饿晕了,大臣里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后给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后来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来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来逃进了绵山上。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烧山让介子推自己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并没有看见介子推出来,进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一棵树已死去,树上有个洞,里面的衣服上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后来重耳把绵山改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听了这个传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吧!
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汉寿扫墓,到了汉寿,我们直奔太奶奶的坟墓前。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爷爷死的早,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这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眼泪也快爬了出来。
来到坟墓前,爷爷点燃蜡烛和香。我们排着队伍准备磕头,当爸爸磕头时,心里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里还默默地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轮到我磕头了,我心里描绘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双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扫完墓,我们往回走,这时心里的沉重没有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欣赏着春天的景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望不到头,到处都是黄;柔嫩细长的柳条随风飘动,像小女孩的头发在风中飘舞,我们摘下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春天真美!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二
黄糖又揉糯米饭,登山祭先人。
单车、摩托、汽车、飞机出动,
带枪带鞭炮,和香纸蜡烛酒肉。
除草撇荒刀铲锄全带上,忙碌,
先祭远祖,后拜嫩祖,全拜祭。
老年人之外的家人,翻山越岭,
送给长眠於地下之先人祝福声。
祈祷地下或天堂的先人保佑顺,
年年柳色,纪念先人的行动隆。
晒日光,沐微雨,走动祭拜祖,
上山顶,下岭坳,开荒拓路艰。
带上一片孝敬和祭拜的忆祖心,
留下深深的.山路足迹和香汗水。
记忆和纪念祭拜先人可选网祭,
每次清明节来临,祭拜诗风起。
用孝子贤孙的初心和尊老情怀,
永远构筑天上人间的阴阳常礼。
没有前辈先人,就没有我们种,
清明和重阳,都必须怀念先贤。
敬老得福,怀念和祭拜先人们,
心里踏实我佛保佑祖先亦保顺。
清明,追捧清清正正明明白白,
儿童乐意传承孝风和做人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三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又见一年清明时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到来了。但这个清明,可不单是扫墓那么简单。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象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颊;春风像调皮的孩子,时不时揉乱你的头发;春风象奶奶的唠叨,徘徊在你的脚边;琐碎而湿暖。地上的小草虽还枯黄着,却已泛出一些绿意,让人看了心生欢喜。踩在脚下,厚实而柔韧,像一条天然的地毯,如果打了滚的话,一定很舒服。
爷爷的坟前没有墓碑,只是一下浅浅的坟头,孑然地被掩没在一堆砌野草皮之中。爷爷生前是爱干净的,我们这些晚辈便持着工具,沉默地将疯长的野草修平,把一个光秃秃的坟头变得十分整洁,还在上面和四周播了花种。大家在坟前供上香,每人都虔诚地磕了几个头,咚咚有声。最后大家在爷爷坟前摆上时令水果和几包香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我端坐在桌前,正在写一封寄往天国的信。我把我满腔的`思念、悲伤、惆怅、痛苦全部寄托在一张纸上。又把自己和家人的近况写在另一张纸上。我把我折的九十九只纸鹤、纸钱和信放在一起点燃,看着一股烟缓缓升腾而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直至消失。那些承载着我心意的东西,虽然明知道不可能给爷爷,但还是抱着一丝期望,期望着爷爷能收到。一直到烟散尽,我还是凝视烟消失的地方。
我相信,因为亲人的离去而整日以泪洗面。悲痛得不能自已不是他们想看到的,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一定要经历的事,可以悲伤,但不能悲伤过度,伤害身体。亲人们最想看到的,是你每天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更想看到你快乐的笑颜!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四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吃过早饭,我就急着打电话给大伯,快点开车回去扫墓。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地,爷爷的墓地坐落在半山腰,前后左右都是果园,正是脐橙开花的时节,轻风吹过,可闻到阵阵的清香。爷爷的墓地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既美观,又结实。我们先用锄头,镰刀(没工具的人就用手拨)把墓地周围的草除掉,除完草后再把墓地上的泥土清理干净, 然后把洒、肉、苹果放在墓地前,再插香、杀鸡、把鸡血撒在墓地上,放鞭炮,跪拜,最后烧草纸、冥币。奶奶买了好多冥币,数也数不清,我们几张、几张地烧着,心想爷爷上辈子辛苦了,希望爷爷在天堂能收到我们给他烧的冥币,希望他在天堂有钱用,再也不会像上辈子那么苦了。
爸爸带着摄影机,拍下了扫墓的全过程,还拍摄了老家的老房子,老房子的石灰壁脱落了许多,既潮湿又阴暗,我刚出生时也是住在哪儿,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苦呀!现在大伯、二伯、我家还有姑姑家都住上了宽敞漂亮的新房,这都是爷爷、奶奶艰苦劳动和认真教育子女的结果。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前辈为我创造的好条件,同时要为家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到经常孝敬前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五
(一)。
天阴了,又是一年清明时。虽说放了小长假,可几乎没有人愿意外出游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压抑的气氛中。
清明的雨是悲的。绵绵细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悄悄地打在树枝上,又缓缓地滑落下去,悄无声息,却又是那么触动人心。这雨时而大,时而小,时而猛,时而柔,它似乎是天空的眼泪,滴落在大地上,也滴落在人们心里。
清明的树是悲的。大树好似一个个巨人,静静地伫立在街道两旁。一阵风吹过,它们一改往日的张牙舞爪,低垂着枝叶,一动不动,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群。大树的枝干仿佛被掏空了,在阴天的衬托下,显得有些空洞,不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的人也是悲的。街道上,仍旧有不少人群。他们或拎着包去买菜;或拿着钱去买早点;或骑着自行车瞎转悠。看起来是那么的平常,却又是那么的凄凉。那些人无一不低着头,想着各自的心事,快步朝家走去。不再有友好的交谈;不再有爽朗的笑声;不再有轻快的脚步。更多的是忧愁,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忧愁。
此时,阴郁了好久的天空中终于下起了雨。那雨力量无比巨大,忍了许久的悲痛跟雨点一起喷薄而出。天空在哭泣,树木在哭泣,世界在哭泣。我眼前湿润了。
(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来了,我跟着爸爸去乡下拜祭已经死去三年的爷爷。
我们到达乡下时,是清明节的前两天。正好碰上赶集时间,我随爸爸到水果摊前买了水果去奶奶住的地方,奶奶见我们到来,非常高兴,给我们做了一桌乡村小菜。
在静谧又下着雨的夜晚,我回想着和爷爷的过去一起生活的情景。
我记得我那时刚进入五年级的第一天,爷爷为了鼓励我在五年级能够取得好成绩,给我做了一顿非常使我难忘的饭菜。他告诉我这道菜的由来,说是以前本村的一个青年,去京考试的时候,因家里非常的贫穷,母亲只好给他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菜,后来这位青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考上了状元,并且后来在朝廷上做了大官。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流传下来这道菜,取名为“状元红”。爷爷又说希望我能够向这位状元学习,考到一个好大学,走好自己的人生。
五年级暑假我跟随爷爷去漆树林取漆树上的漆油,()我跟随爷爷后面,给他提采漆的工具,回来时我不知怎么了,得了一种病,脸上生满了许多红肿,感觉很痒,看了医生还是没好,后来一个老人家说:“这是你感染了漆树上的一种病菌,要用一种树根烧水洗澡才能好。”爷爷二话不说,马上拿着砍柴用的`刀去山上砍取这种树的树根,后来真的好了。我回想着与爷爷一起生活过的时光,我心中祝愿爷爷能够在天堂快乐。
不知是清明时节的天气经常都是这样的。下着小雨的乡间小路更是不好走了,并且不能阻挡我们的行路。来到爷爷的坟前。我的心终于不能受我自己控制了,脸上流出了泪水,立马跪在爷爷的坟前,嘴上说着:“爷爷,我来看您了,您还过得好吗?孙子已经几年没回来了,你怪罪我这个不孝孙子吗?”父亲见我如此激动,把我从这个地方扯上来对我说:“爷爷不会怪你的,爷爷还是要你不要哭,说他在另一个地方关注你,希望你人生前程似锦。”拜祭完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和父亲坐上了去岳阳的火车,我在心中暗暗地说:“爷爷,您放心,下一个清明节我还回来看您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照样是下着小雨的天气,下一个清明又有地下的人在等待亲人去看望呢?
(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纷纷上山为亲人扫墓,以表达对先人们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大清早,爸爸、妈妈、舅舅带着我来到了外婆睡的公墓地,我告诉外婆:“外婆,我们来看您了!”舅舅拿起刀把墓旁的树木修剪了一下,接着用小锄头把周围的杂草仔细地清除干净,再把墓石擦了一遍,然后在坟上添了新土。
与此同时,妈妈把事先准备好的糕点和水果摆上,然后,点燃了香烛,把它们插在坟上的泥土里。该给外婆烧贡品了,我折了许多“纸元宝”,我一边折一边数,总共折了七十二个,我想:外婆看我送给她这么多“元宝”,她一定非常开心。妈妈把那些没折过的“纸元宝”也一起烧了。妈妈又把纸别墅、纸汽车、纸电视、纸电脑、纸冰箱、纸手机、纸衣服等一起烧给外婆,妈妈还烧了点纸钱给土地公公。妈妈走到坟前,给外婆拜了三拜,又挥手叫我过去,给外婆叩头。我一边叩头,一边默默地祈祷:希望外婆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再好一点!
临走前,我望着外婆的墓地,心里默默地想:外婆,祝您在天堂过得快乐!我们明年一定再来看您!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六
本站:清明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岁时节日,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季豪同学的。
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一年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由寒食节演变而来。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这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悄悄地隐居到山里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已经隐居。为了让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命人防火烧山,想引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执意不肯出山,被烧死。晋文公为了祭奠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个节日在产生之初,就包含着祭奠怀念之意。今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也回老家祭奠了祖先。一路并不通畅,然而九个小时的堵车并不能浇灭我们归心似箭的热忱,因为我们要回去祭奠先祖。清明节这天细雨蒙蒙,似乎也在为逝去的人们哭泣。我来到老太爷的坟前,虽然我对老太爷印象不深,但是从父母亲戚戚然的神情中,我也感受到他们的悲伤,希望老太爷在那个世界一切都好!他的坟前,青草葱郁,似乎是对我们的安抚与劝慰。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大纵湖,湖边风光旖旎,柳树拂堤,尽情地感受着春光,而蒙蒙的丝雨,又如无边的愁绪。下午,我们给去世的亲人整理了新坟,走在墓园里,气氛顿时沉重,可以隐约听见哭泣的声音。这是前来扫墓的人们对故人的追思。我手里拿着鲜花,父母准备了一些祭奠用的食物来到坟前,细雨中,我们立于已故亲人的坟前静静追思怀想,时间在这一刻放佛凝固住。记得前段时间看过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让我十分感动: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已故的亲人!而清明节就是一个让我们怀想已故亲人的节日。
古人云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怀念先祖,我们不忘根本!
细雨落于掌心,纯洁晶莹。
华城美地小学 三(7)班 季豪 。
肖静。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七
独自站在阳台上,仰望天空,天阴沉沉的,远处的乌云如翻墨一般,不住地在天边翻滚、涌起、升腾,内心竟不知为何涌起一些伤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去乡下扫墓的路上,天公不作美,竟飘起纷纷细雨。光景与往年一样,路边依旧塞满了车,让人心生烦躁。
下车,撑伞,艰难地行走在乡间泥泞的羊肠小道上。油菜花在雨中绽开笑脸,如礼仪小姐般迎接着我们。远望,那金灿灿的花儿在雨中盛开一大片。田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在雨里静默着。
远远地便看见了村头的那座土地庙。一年未见,它早已盖上了新瓦,墙壁也贴上了崭新的瓷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曾经的人和事定是一去不复返,连这土地庙也在年年变化。环顾四周,田边却也多了几座新坟。
雨很快停了,一排排房屋在远处渐渐显露出来。“那座红瓦房就是我家!”爸爸眼尖,一下子叫起来,随行的爷爷奶奶不语,老房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出售,每年回来都是来看太奶奶的。
跪在坟前,点起火堆,放上纸钱,青烟袅袅升起,飘向远方。爸爸大伯拿起铁锹,铲去坟上的杂草,一遍一遍盖上新土。奶奶拿一支鲜花,口中念念有词,郑重地鞠了三躬。远处,来坟头烧纸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一阵阵青烟在四周飘荡、弥散、积淀、凝聚。鲜花朵朵,青烟袅袅,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思念。
环顾四周,仍有几处坟头未被清理。又是清明了,他们的亲人又会在哪呢?“子欲孝而亲不在”,那些人一定也在思念他们已故的亲人吧。
闭上眼,乡村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说:“孩子,又到清明了……”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八
每次她都会用同样的的瓶子装好了吃的让我带到学校里,坐在车上,我把瓶子放在掌心。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是否是车里过于闷热,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脑子里想着白发的90岁的外婆,是怎样地快乐。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外婆能健康长寿,一直陪伴着我。但生死修短,又岂能强求!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九
太爷生前,最爱菊花,尤其是那小小的雏菊。小时候,太爷总要牵起我的手,乐呵呵地说:“走喽,乖萱儿陪太爷去给小菊花喝水,好不好?”我永远都是蹦跳着答应:“嗯!”太爷会拿起一个他用了好几年的喷水器,另一只手牵着我,迎着夕阳,伴着微微凉爽的秋风,走向他亲手在院子里种下的雏菊。
那时的太爷,身体是较硬朗的,相比同龄的已老态龙钟,只能在床上度日的老人们,太爷显然是“活泼”的,像老小孩一样。
太爷一生爱花爱草爱植物,等到晚年退休后没事做,太爷就买回许多花种在家饲养。后来,太爷对雏菊情有独钟,不再种别的花草,专门种雏菊。
太爷家住在小区一栋房子的一楼,附着个小院子,这给太爷提供了无限的便利。原本萧瑟的小院,后来被满满的雏菊覆盖,小院的边缘一圈,开满了暖暖黄色的雏菊,似一片海洋。
看着晶莹的水花在雏菊上绽放,幼小的我总是开心地笑着,伸出小手去接那顽皮的水花。
“怎么,瑄儿想给小菊花浇水吗?来,太爷爷马上给你噢!”太爷笑着,弯下腰来,把对那时幼小的我来说有些笨重的水壶递给我。我开心地笑着,对着雏菊们洒着大片大片的水。“不行啊,这样会把小菊花淹死的!呦呦,慢点来哟……”
太爷用略带心疼又对我充满疼爱的语气说着,从我的手中拿走了水壶,“来,太爷爷教你啊!”
我的童年,除了欢乐或痛苦的痕迹外,还有暖暖橘色的痕迹……。
渐渐长大一点后,太爷的身子一天却不如一天,他再也不能拉着我,教我怎样给雏菊浇水。太爷只能躺在床上,偶尔看看报纸、杂志,听听新闻。至少这时,太爷的记忆力还很好,耳也不聋,只是有心脏病。
那一天,太爷把我叫过去。“萱儿,你知道太爷为什么喜欢雏菊吗?”我如实摇摇头。“因为雏菊坚强啊。它看起来那么弱小,其实呢,它可以在缝隙中生长。萱儿,你也要坚强啊。”我有些迷糊地点点头。毕竟,那时的我,也不是很大,只能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罢了。太爷很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话,这一次,这番话,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起了太爷的话。
再后来,我继续成长,搬离了太爷家。
两年前的一天傍晚,我接到与太爷爷同住的舅舅的电话。等我和妈妈赶到时,已是迟了。一阵风吹过,花落人殇。
面对着满园雏菊,我心已凄然。只是,后来的一刹那,我想起了太爷爷的话:“你也要像雏菊一样坚强啊。”突然,我恍然。或许,我不该再迷茫下去。太爷希望我永远坚强啊!
哭是必然的,只是哭过后我要继续坚强地活着,生活着。
有一句话,“坚强不是面对悲哀,不留一滴眼泪,而是擦干眼泪,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太爷喜爱雏菊,他也希望我像雏菊一样。
又是一年清明时,太爷已逝去了两年。太爷院子里的雏菊,已被新来的户主人清除。但那些雏菊没有消失,而是植入了我的心中。幼时与太爷相处的一幕幕,也永不会磨灭。
清明,我会思念,会追忆,但我依然很坚强。暖暖的春阳下,我望向蓝天。
太爷,您一直在我的心中,未曾离开过。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
现在是四月,所有的草儿都探出了小脑袋,所有的大树都长出了小嫩芽。远远望去,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而我却无心欣赏这美景,因为四月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节。
我也在心里幻想起了后天要去人民公园扫墓的情景:虽然我以前没去过,但是我想:这次我一定要把英雄纪念碑周围的垃圾扫得干干净净,再为那些烈士献上最美丽的花环。如果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又哪儿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我会向他们深深地鞠躬、敬礼,因为在我的心中,他们永远是最可敬最勇敢的人。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在心里默默地为逝去的亲人祈福,向那些英雄的革命烈士们致敬!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一
双手捧着满载思念与祝福的菊花,我轻轻地,轻轻地放在您墓碑的前方,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您牵着我的手,走过一条又一条小道,蹦蹦跳跳的我快乐无忧,想到这里,泪水早已打湿了我的双眼,奶奶,孙女想你。
奶奶,您在天堂一定要开心快乐!我们深深的怀念您,祝福您一切安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二
每周六的“万里行”实践活动如约而至,今天的主题活动是——走进二十六烈士陵园。通过活动前老师的.介绍,我知道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
坐在大巴车上沿途看到遍地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和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很快,我们便到了庄严、肃穆的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在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前,辅导员代表唐莉老师激情饱满地向我们讲述了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我们在烈士墓前默哀三分钟,绕烈士墓一周,为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和一朵朵小白花。革命先烈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绝不能让革命烈士的鲜血白流。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争做最好的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三
又是清明节,我和往年一样,带着儿子,乘车几十里路,又步行一段崎岖的田间小道,再次来到一个平坦的山岗上。在这里,稀稀疏疏的松树林中,长眠着我的父母双亲。
立在父母双亲的坟前,尽管三月的艳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可我的心空中却飘洒着蒙蒙细雨。蒙蒙细雨里,那一段段往事频频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母亲病逝于1998年农历腊月24日。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记忆中的那天,天很冷。我正在单位上班,家中急电催我回家。待我匆匆忙忙的赶回家时,母亲依偎在父亲的怀里,一副惨白而憔悴的面容,气息也很微弱了。目睹这一情形,我知道,母亲这次真的不行了。当时,我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在母亲的面前,他们个个泪流满面。而母亲的眼角没有一丝泪水,我亦知道,多年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困苦,她的泪水已耗之殆尽。在听到父亲说我回来时,母亲忽地睁开了疲惫的眼睛,定定的看着我,“奶奶,您看哪个回来了”老大哭着大声的问母亲。“那不是二鬼吗”母亲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的很清楚。(母亲在世时,都是这样的叫我喊我,特别是上高中的时候,因为住校,每每星期六回家,母亲就从家里的橱柜里端出一两碗在当时算得上好的菜饭来。“小二鬼呐,这还点好吃的”母亲如是说。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起来。看着我那吃的样子,母亲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因此,“小二鬼呐,这还点好吃的”,这句话我时时刻刻都感到亲切。我也知道,这点好吃的,都是父母双亲自己舍不得吃节省下来的,很不容易。)而在她即将离开尘世之际,还是这样清楚的记得。那时那刻,我顾不上抹眼泪扑到母亲身边,可是,就在那一刻,母亲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母亲啊,您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念念不忘您的二鬼啊!母亲啊,您在弥留之际,还想看一眼您一生最疼最爱的孩子才肯离去啊!母亲去逝的那年,我的孩子还很小,母亲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脑海里只是一片空白。尽管母亲曾替他的妈妈为他换洗过屎尿片,还喂他吃过饭及逗他玩哄他睡觉。所以,自从孩子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常常在他面前提及母亲的事,并每年都带他回老家做清明。就是要让他永远记得他的根的根——他的奶奶,他的爹爹。
今天,孩子也一如既往的在他爹爹和奶奶的坟前虔诚的点燃香纸。“磊,向爹爹奶奶磕个头哇”,此时此刻,我习惯性的嘱咐着自己的孩子。其实,我也知道早已没有这个必要。我知道,孩子只要在炮竹响过后,就会恭恭敬敬的磕起了头。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心里清楚。
母亲的坟旁边,不过三尺,父亲也静静的长眠于地下。母亲的坟地是父亲亲自选的。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在日时,老家所在的村子里老了人的时候,父亲就带领几个年纪较长的人为死者选择安葬的地方。父亲是在2006年9月份去世的,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就为自己选择好了死后安歇的地方。母亲的坟头朝东南方向,父亲的坟就在母亲的东北边,坟头也朝东南。“你妈妈生前就怕冷,我死后就葬在她的东北边,好为她遮遮风。”父亲在日时,曾多次这样嘱咐过他的孩子们。父亲病逝后,他的孩子们也就遵循了他生前的嘱咐,没有半点更改。
“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报父母恩”,“人家说我懒,我就发点狠,人家说我好吃,我就把嘴巴忍忍”,“人死即灯灭,犹如炭浇雪;若要还魂转,水中捞明月”。等等,这些话,常常出自父亲的口,我知道,这些话,不仅是囊括了他一生的纯朴和善良,而且是在教育孩子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处事,怎样去看待生命。其的寓意确实非常深刻。而今,父亲的坟头上也是草色青青,任凭岁月流逝,他依然静静的守护在母亲的身边。
“爸爸,你还没给爹爹奶奶磕头呢。”孩子的话,收起了我纷纷的思绪,于是,我郑重的在父亲母亲的坟前各磕了三个响头。多年来,我都是这样的磕头,一则心系感恩,因为水有源树有根,我若是水,父母双亲就是那源头;我若是树,父母双亲就是那根;所以,我感恩父母双亲生我养我!二则心存愧疚,父母双亲在日时,自己的能力有限,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三则心怀祈祷,愿父母双亲在天之灵保佑我的孩子及孩子他妈一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又是清明节,我在父母双亲的坟前,烧点纸钱;又是清明节,我的万千思念,洒落在父母双亲的坟前。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四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
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忘的清明。
小时候,每逢清明,爸爸总会带我去上坟。
我依稀记得,我跟着他到乡下去。乘坐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爬了好高的山。经历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来到了坟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看到大人们先是把周围的杂草拔干净,接着砍倒几株小树,最后点上蜡烛,摆上花篮,嘴里还不知道小声嘀咕着什么,大家的精神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
“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出了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爸爸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个用石头构成的坟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爸爸不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啊?”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对我说:“这里面有你爸爸的爷爷和奶奶。”“爸爸的爷爷和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难过。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开始懂事了起来,我也懂得了许多。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时,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五
作者:黄瑜岳。
在我的记忆中,清明似乎只是扫墓。但仅仅的扫墓,却给了我对乡下的怀念,以及对亲人,先人的留念。
在清明节那天早上,我们一家按照几十年来不变的习惯,开车来到十几公里外住在宜山的爷爷的家。我又走上了走过十多年的楼梯,一切都没变化,我却意外地发现在这一年内,三楼楼梯扶手上的油漆又往上刷了十厘米,但除此之外什么也没变。
到了四楼了,敲开爷爷家的门,我便马上到座位上看起电视。爸爸问我向爷爷打过招呼了没,我仍是按照十几年来的习惯,厚脸皮地说“没有”。
在爷爷家吃完饭,便来到了奶奶的墓前,宜山的铁龙山公墓。我依稀地记得奶奶的墓在从上往下数第三排,是很高的。小时候我总是气喘吁吁地一步一步地“爬”到那儿,总也跟不上亲戚们。但现在我可以两阶地跑着,不到半分钟便到了,因为我比以往大了许多,但爷爷却已经走不动了,他无力地被大伯扶着,虚弱地一阶一阶地走。这几年来,公墓还是一样,但人变了,有的长大,而有的老了,我不由得感到悲哀。
其实真正扫墓的时间很短,我们摆了一圈黄纸在墓前,说是向土地公租个位置,也点了一堆火,烧完纸钱,点了一长串鞭炮,便离开了。小时候我以为扫墓是一种复杂的仪式,在离开时,还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快就走了,奶奶不是还没出来吗?”却使这句话成为我们家族的“千古经典”,但我现在不会说这种话了,即使说也是因为开个玩笑。
有句话说:人生能有几清明。每扫墓时,景,物没变,人却变了。
清明扫墓,给了我无尽的乡愁。
作者:蔡梦杭。
踏着一丝丝的想念,想着一点点的往事,不禁遥望灰天,流露出淡淡忧伤……——题记。
谁知天气变化无常,今年的清明,未雨。心中如此的沉闷无趣,我的心中总是绕不过去的哀愁旧念。
眼看,总有亲人在离我们相聚之际,渐渐从这条轨道上愈走愈远……。
想念,思念,不知为何也不曾变成了惆怅与忧伤。当我伴着身唯有亲密的家人,走在如此幽静的松间小路时,当我们离“墓地”越走越近时,又不禁使产生的伤感变得越来越深,我曾不见的已逝的故人,也许在笑着在彼岸迎接吧!
伴着鸟鸣啼叫,伴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作响,伴着一缕缕细微而又显得无比薄弱的阳光从树叶与树叶“擦身而过”的之间穿过时。
思念,占据了我们的大脑……。
当泪水,占据了我们的眼眶……。
使我想要了解清明,背后隐藏了什么?是悲伤吗?还是,只是给故扫个墓罢了?
四月的记忆,如这般……停留在我的乡愁中,不曾抹去,如这般烙印在心中。
可当记忆流转时,才想起今年清明,——未雨?
又一次的惆怅,使我在脑海能够回想起那些曾对我好的疼爱我的亲人,熟悉的面孔。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思念在山中回荡……。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六
又是清明雨上,我折兰寄到外公和你身旁。
幼时,依稀记得外公拄着锄头在荒地上,混浊的老眼望向远方,噙满了泪水,喃喃自语。然后继续开垦脚下的荒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六岁那年开垦出了一个半亩大的水池,接着在上面种满了洁白无瑕的兰花。外公很关心这些兰花,精心照料。不知为何,外公在帮兰花修枝剪叶时,眼神中总是有一种淡淡的自责与悲伤。
七岁那年,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正在水池边摆弄荷花,突然听见屋子后面有吼叫声,我跑到屋后一看,吓呆了,外公正拿着一根木棍与一只疯狂的猎狗对峙!外公身后,一座小坟卧在那,坟前有猎狗最喜欢吃的鱼肉,外公身上已被咬伤一处。雨下得更大了,外公仍像一座高山一样伫立着,眼睛里有让人震憾的坚毅的光芒,直到后来村里年轻人赶到将狗赶走。
外公跌坐在墓前。我被眼前发生的一幕吓呆了。外公摇手示意我过去,然后将我一把揽在怀里,向我诉说了这个故事。
外公是个医生,二十四岁那年,他从英国留学回来,满腹医学知识,常在各大医院办讲座,那时他的眼神里常闪烁着光芒。外公救了很多病人,也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年轻的外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正在这时,一个女孩降临。外公说着从怀里掏出怀表,上面有着女孩的照片,大大的眼睛,红红的酒窝,仿佛小小的怀表装不下她的天真烂漫。可这天使般的女孩却在外公的误诊下飞去了天堂,外公悲痛欲绝。女孩死后,外公给她立了碑,每年清明都纪念她。“兰,小兰,”外公常轻抚墓碑,忏悔地说,“对不起。”
又是一年清明时,外公,我寄兰到你身旁,愿您与兰好好相处,完成在世时未弥补的愿望。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七
清明节,清明的风,带来枝头的点点新绿,携来初绽繁花的.阵阵芬芳,送来阳春的和煦与妩媚,更引起了我们对我往昔的追忆同,对死去的灵魂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
虞姬:清明的幽魂。
叶影憧憧,风从杨树下穿过,皎洁的月光映在了霸王的脸上。虞姬第一次从他那里看出了担忧。刘邦正一步步夺走他的一切,战无不胜的霸王竟也不得不面对兵败如山倒的现实。虞姬明白,项王担心的正是自己,她走投无路,悲哀地嘶鸣,虞姬夺下宝剑,挥向自己的脖劲,鲜血喷洒,嘴角露出的却是幸福的笑,“将军,保重!”气若游丝的呼喊。
黛玉:心碎的灵魂。
绿珠:清明的孤魂。
绿珠,这个名字天下皆知,只因她的绝色倾城。赵王司马化向石崇要婢女,独要绿珠。石崇回绝,刀兵便包围了金谷园。石崇轻笑:“我为卿获罪。”绿珠落泪:“愿死君前!”说完,便从高台纵身跃下,身后,是石崇飞溅的鲜血。
她们都是为心爱之人而死,却无遗迹可寻。只有用这清明的点点灯烧来凭吊这美丽的灵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雨送去我们的无限哀思。
千年后,又是清明,却无人祭奠这美丽的灵魂,可她们的奉献,她们的无私,永远留下我心中,留在美丽的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时六年级大全(18篇)篇十八
儿子面临小学毕业,为了让他能自信地升入初中,做一个轻轻松松的初一学生,我开始全面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数学课由我亲自教,不知道是为了替妈的面子着想还是我的课确实吸引了他,儿子的数学成绩比起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简直可以说是飞跃,上学期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一,这让我激动不已,暗地里也有几分得意。儿子的英语一直学得不错,虽然考试难得得满分,但出错的地方也是一点就通,这门功课我基本不担心。在我心中,语文一直是儿子的强项,直到最近我深入地了解了他的每一次检测试卷,认真地读了他的每一次习作,我才知道我一直产生着错觉,儿子的阅读和作文水平简直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我开始反省自己,儿子学习时有几次能陪在身边?儿子的作文有几次是自己指导过的?儿子的语文试卷有几次自己认真分析过。。。我内心有些痛,我觉得儿子的学习被我给误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做起了儿子的语文辅导老师。休息日我拒绝了朋友的一切相约,和儿子一起在家看书,一边看一边相互分享着好词佳句,分享着写作手法上的独到之处,我相信量的积累肯定会引起质的变化。我还买来了语文阅读材料指导儿子做阅读题,教给他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儿子写作文成了难度最大的事,放得太开怕写不好没起色,抓得太紧怕有包办代替之嫌,儿子还不会乐意。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虽然累点,但心里充实。
为了鼓励儿子,答应把他每次写的作文上传博客里。
伴随着绵绵春雨,清明节又来到了。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扫墓活动。
那天,天气阴沉沉的,仿佛和我们的心情一样。全体师生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