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语言流畅,更需要有深度和独到的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一
7月23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亲眼目睹了国家博物馆是个多么大,多么雄伟的场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我抬头一看,哇!连最外面的建筑都这么雄伟,不愧是国家博物馆呀!那建筑的正面立着许多根非常大的高柱子,正中间是我国的国徽。这个建筑有许多道门,两个柱子之间的间隔就为一道。我们站在门口显得很渺小。
进入国家博物馆,我最喜欢的展区是“古代中国”展厅,这个展厅展示了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时期出土的珍贵文物。有钱币、青铜器、兵器等等,文物有大有小,大的比电视机还大,小的比橡皮还小,数量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最喜欢的看的是商代的文物。商朝是发展青铜器的鼎盛时期,这里自然就会有很多用青铜铸造的器皿啦。如青铜尊、青铜鼎、青铜斛等,是古代人们用来喝酒、祀祠的用品。在秦代的文物展示馆里,我发现了一个颇大的东西,从远处看,像一个人在那里躺着。我接近那个“人”,眼前的景象让我吓了一跳:“木乃伊?”爸爸笑着说:“这哪是木乃伊呀,这是个盔甲!”我一看介绍,嘿!果真是盔甲!可接着一个问题来了:这盔甲是用什么做的呢?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铁呗。可为啥这原料像木头做的呢?该不会是木头做的吧。爸爸说:“就是木头做的,那时还没有铁呢。”
我们还参观了佛像馆,瓷器馆等馆,里面陈列着古人的生活、劳动、战斗、学习的器具。我对古代人民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国不光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日常用品也如此精美和实用。我国古代人民真是太聪明、伟大了!
不愧是“国家”博物馆,文物这么多,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宝档案》中描述的文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二
春天到了,鸟语花香,水中有鱼儿嬉戏,空中有蝴蝶玩耍。当然,在这个充满生气的季节里,是郊游的好时候。没错,今天我就介绍一下,我和湘湖的故事。
那是灯光节的一个夜晚,我们来到湘湖观赏灯光,初入灯光展,只远远望见一条五彩缤纷的水柱直冲云霄,我们慢慢往前走,灯光多了起来,还有各种形状,有正方形、有爱心、甚至还有汉字。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条灯光隧道,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将我们的眼睛也染得五彩缤纷,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左瞧瞧右看看。走出了隧道,我们来到了音乐喷泉的场地,只见已是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才找到了几个位子,急忙坐下。不一会儿,想起了音乐声,几束水柱喷了出来,在彩灯的照映下显得十分绚丽,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飞舞起来,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喷头还转动了起来,像飞龙在海上舞蹈,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不禁为这个壮观的.场面鼓起掌来。
接下来的灯光展更加美丽,小树上挂满了漂亮的彩灯,似乎也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这儿霓虹灯,有灯光小人,有灯光爱心,有灯光小屋各种各样美丽又靓丽,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可惜没过多久就要回家睡觉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可以一直呆在那里,希望再一次来参加这个灯光节,再到湘湖来玩。有兴趣的话下次一起哦!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三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提到杭州,你就会联想到西湖。不错,西湖是挺有名,但我首先想到的却是西湖。
湘湖不仅有树木,还有桃花。到春天时,游客们走进湘湖,远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朵朵盛开的桃花儿。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散播开来。要是正赶上桃花凋落的季节那可漂亮哩!一朵朵的桃花翩翩起舞,轻巧地落在草地上。仿佛是一张粉红色的地毯。人们走在上面,好像都能踩出欢快的音符。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传,我国和越国打仗时,越国打了败仗,迫不得已,越王夫妇去给吴王当奴隶。他们穿上粗布麻衣,住进破烂的石头房,天天给吴王养马、拉车,受尽了屈辱。过了几年,越王勾践终于回到了越国,他开始卧薪尝胆。最后,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湘湖的老虎洞。
湘湖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古老故事的地方。它虽然没有西湖那么有名,但却比西湖要美丽得多。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四
丽丽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哥哥。丽丽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考全班第一名,各方面都不错,还会魔法。哥哥呢,经常考试得零分,要么就是不及格。妈妈常为哥哥的分数烦恼。
这次学校组织活动,到博物馆去。地点只有余校长知道。学生们都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家长们也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零食,学生们都盼着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早晨,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
“我们这次活动走路去活动地点”余校长说。
这天太阳不大,风挺大的,风景也挺好看的。所以余校长觉得走路去可以随便看看风景,还可以让学生们锻炼锻炼。
走了一大半路程,老师才刚刚想起忘了拿团体票了,每个老师都把自己这班的团体票藏在不同的地方。心急之下,所有的老师都跑回去拿票,而学生们在原地等待。
1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不知道等了多久,同学们都不见老师们的踪迹。丽丽着急了,大家也都着急了。突然,丽丽想起可以用魔法。
“西瓜魔法,莫沙拉,魔法显示器”丽丽说着,伸出右手,忽然变出一个蝴蝶型的显示器,丽丽输入了名字,朝屏幕上一看:“啊!老师怎么会在博物馆?”丽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西瓜魔法,莫沙拉,魔法导航仪”丽丽输入了要去的地点,组织同学们排好队。大家一起按照魔法导航仪的路线走,最后到达了博物馆。
余校长看见了学生们,把所有事情的经过仔细地讲述了一遍,原来和学生们一起走的路线是错的,而当老师们拿了票走的路线是对的,所以相互都看不到对方。
“我们开始玩吧!”老师们说,学生们进了博物馆玩了一整天,真是一个有趣的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五
今年的春游真带劲,因为老师说风雨无阻,起了个大早就兴冲冲地跑去了学校。九点我们便准备出发前往杭州博物馆,一路上同学们谈笑风生,车厢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杭州博物馆坐落在吴山广场和河坊街边上,有相当于57个篮球场那么大,展现杭州八千年文明史和五千年建城史。其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钱王射潮,战国水晶,临安的名字的来历,百姓建堤等内容。
东周战国时间,钱塘江边上的人们,被洪水折磨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于是杭州县令就带领老百姓修大坝,挖山填江,有疏通江道,将江中的淤泥挖出来修成一条路,像是现在的之江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令我敬佩!
我还留意了临安得名字是怎么来的,据说南宋初期,宋高宗带大臣侍卫陶道了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得地方,那就是今天得杭州,当时这块大地还没有名字,于是宋高宗就给他起了名字叫“临安”。临就是指临时,安是指安全,就是临时安顿得安全得地方。
博物馆还有很多展品,都展现了古典人民得智慧。战国水晶杯是东周战国时期,周天子再位时派人用水晶打磨得一直杯子,这些杯子和现代得杯子极为相似,仿佛时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得。时隔20xx多年,古代人和今人得杯子能够如此相似,实在令人惊叹。
这次参观杭州博物馆,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了解了杭州得文化。以后我两个表哥来杭州得话,我一定带他们去博物馆,让他们也了解,我生活得杭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得城市。
文档为doc格式。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六
我们要去春游了!星期日早上阳光明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到齐了。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我,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排好队,向博物馆出发了。
到闽台缘博物馆了!我们进去后,先看了中国大地图。看!我看见了黑龙江,黑龙江在地图的最右上角。之后,同学们又去参观了古代的房子。那些房子和我们现在的有点儿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房子经常都是里外各有一扇门的,而以前的房子却只有一扇门,而且,以前的窗户都是在门旁的。
一个问题从我脑海中闪过:如果有小偷从窗户跳进去怎么办?最后,同学们去看了古代兵器。其中有关羽当时用的青龙刀。可是,上面根本没有青龙图案,于是大家都议论纷纷,都说是不是年代久远生锈了。参观完毕,我和几个同学合成一组,一边打扑克牌,一边吃零食。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春游啊!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七
四年级时,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我们班被安排到博物馆参观。
一进博物馆,我就发现周围巨大的石雕,不由得使我仔细端详起这些石雕来,这幅石雕上刻了一个巨人,他高举着弓,似乎要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旁边这幅石雕是一位女子的模样,真像当初补天的`女娲娘娘啊;那幅石雕上出现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真的跟土地公公十分相似呢。
这次博物馆之旅真是又刺激又惊险哪。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八
今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全副武装,带着帐篷,野餐盒。来到了萧山的“西湖“——湘湖。到了湘湖,迎面吹来的一丝丝春风把炎热给赶跑了。湖边的柳树被风吹的张开了怀抱。路边那五颜六色的野花也都展开了灿烂的笑脸。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左手是那清澈见底的湖水,右手是那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那一个个帐篷成了湘湖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走在小路上,大大小小的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放风筝......一支支风筝,在风妈妈的衬托下飞向那蔚蓝的天空。蓝天加上五彩的风筝,我觉得在我眼前就是衣服活灵活性的画,而自己就是画中的一处的风景,我看着风筝慢慢飞上了蓝天,风筝就像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飞入了云海中......
走过马路,来到一处打泉水的小井旁。哪里朴素的小砖小瓦让我仿佛走在了乡间的小路上。“哗哗”的泉水声在我耳边环绕,顿时觉得天色的宁静,泉水声也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音乐。我用杯子接来了一口泉水,慢慢地让它融进嘴中,我闭上眼睛,慢慢的品尝着大自然的乳汁,又甜又美,是原汁原味的“饮品”。喝完美味的泉水,我的疲劳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慢慢的走回帐篷,但刚才那些美景和大自然曾给我们的美味泉水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啊,我爱湘湖的山水,湘湖的小路,最爱那湘湖的泉水。啊,我爱湘湖!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九
金沙博物馆是我市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品和历史文物。近日,我有幸参观了金沙博物馆,亲身体验了这个文化殿堂带给人们的无尽魅力。在这次参观中,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对文化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我的相关体会和感受。
首先,金沙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当我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重而气派的建筑风格。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简约而富有格调,使人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文化氛围。而博物馆馆内的布局和陈列则更是精心设计,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赏环境。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历史长河中,在探索和领悟中沉浸其中。
其次,金沙博物馆的陈列展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博物馆展示的文物遍及历史的各个阶段,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展出的文物中,有古代的陶瓷器、织锦、书法作品,也有近现代的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每一件文物都经过精心挑选和保护,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艺术的精髓。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文房四宝,如字画、印章、文人墨迹等,通过观赏它们,我仿佛能感受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再次,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丰富的文化氛围,也收获了许多知识。馆内散发出来的历史味道扑面而来,走进每一个展厅,都能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比如,在古代陶瓷展厅,我了解到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过程和发展历程,对古代陶瓷少见的釉色和纹饰加以解读,感受到了古代陶瓷工艺的独特魅力。在书法绘画展厅,我学习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和风格,对一些名家名作进行了欣赏和解读,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书画作品,我对他们的思想和个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金沙博物馆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文化艺术。比如,博物馆会定期举办一些讲座、讲解和展览,供观众参与和学习。在参观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专业的讲解员,他们不仅熟练地引导观众游览,还对每一个展品进行了解读和解释。在他们的讲解下,我对文物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文化艺术的欣赏也变得更加多维和立体。
在结束这次参观之后,我对金沙博物馆和文化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博物馆馆内所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代表了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既掌握了很多文化知识,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我个人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都是极大的提升。金沙博物馆的无尽魅力无疑使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关注和参与博物馆的相关活动,力争在文化艺术方面有更深入的探索和发展。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十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又来到了扇博物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是以小学生的身份重新又参观了一遍博物馆。
我先是在门口体验了手工剪纸,然后进入博物馆内参观了各式各样的扇子,大大小小,有团扇、折扇、仪仗扇、长柄扇等。每次去都要体验两个游戏,一个是用扇子挥去壁画上覆盖的灰尘,还有一个是用手柄摇控漫游扇街。之后我还碰到了张佳愿,真是非常地开心。
之后,我还去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在里面亲手做了一面镜子,真是太棒了。
文档为doc格式。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十一
坐落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今天的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核心文物区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显得既庄严肃穆又古朴典雅。工部祠东侧“少陵草堂”碑亭,已成为杜甫草堂标志性景点和成都著名景观。
工部祠后恢复重建的“茅屋故居”,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创意奖。“杜诗书法木刻廊”,颇具观赏价值,其杜诗绝唱、书法绝品、楠木绝材、刻工绝活有“四绝”之称;“大雅堂”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唐代遗址”陈列馆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重建的“万佛楼”,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
“诗圣园”是一个集文化交流、艺术鉴赏、文艺表演、培训讲座以及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雅文化体验场所,是杜甫草堂历史文化内涵的延伸。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十二
星期四的早上,我妈妈开车带我、爸爸和姥爷他们一起去蜀绣博物馆参观刺绣。
我一进博物馆就大吃一惊,博物馆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作品,有的绣的是大树、有的绣的是老虎、有的绣的是佛像、有的绣的是油画还有的绣的是毛笔字,这些作品绣的.简直就像真的一样,十分逼真。
我从走进博物馆到参观完里面的所有作品,使我最难忘的一个作品上绣的是一大片苍天大树形成的森林,因为这个作品的色彩具有着浓厚的层次感,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立体的感觉,在远处看去,就像真的森林一样,所以我认为这个作品是最漂亮的。
我们参观了博物馆以后,我们又一起去了刺绣屋,我们走进刺绣屋,刺绣屋是专门用来绣刺绣用的地方,所以里面十分安静,就连我们的呼吸声都能听见。我看见那些正在绣刺绣的阿姨们,她们的手在一块布上穿梭着,就像一条鱼儿在水上跳跃一样,非常灵活。
我从刺绣屋里出来后,妈妈告诉我,刺绣是一种很著名的艺术,我想:等我上六年级选选修课的时候我一定要报名学刺绣,学好刺绣后去参加刺绣比赛,为学校争光。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十三
那一年,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出差,与同事们一行人坐着高铁从北京来到了成都,路上大约10个小时的车程,真心的感觉到累,因为高铁上是不能抽烟的,只能是在大站停车超过5分钟时才能到车外抽上一根烟,不是很喜欢玩手机,所以感觉时间很漫长。
车上与同伴们一开始是说说笑笑,然后是分享各自带的小吃和食物,还有啤酒和饮料。然后中间又睡了一会儿,就在进入四川境地的时候,隧道变得越来越多,高铁的时速从平常的接近300公里每小时,降到了100公里每小时了,偶尔有增加和减少,像普通列车的时速了,就这样穿梭在山间,这已是晚间了,没有办法仔细看清外面,只觉得一片漆黑,偶尔有星星点点。就这样,过了不长时间,大约晚上11点钟成都到了,外面下着细雨,感觉到处都是湿湿的,和北方的干燥完全相反。我们排队打了出租车到了下面图片中安排的住处,因为没有保存原图,也没有拍照,只是在地图上截图的。
还是很好的,里面3楼上从中间分开的一侧是一个独立的三居室,是成都公司老板早些年的家。到的那一天晚上是周六,我们12点左右各自安顿好了,然后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休息了。第二天是周日,我们早上各自起床后,相约着一起去了路对面的几家小饭馆的其中一家,这是我肚子厄运的开始,每一样菜都有大量的油漂在上面,我比较喜欢喝汤,但是这油汤是真的下不去嘴。还有每一样菜都是辣的,我感觉到到处都是火辣辣的感觉,饭后拉肚子,真的感觉到了自己像是被掏空了。
吃完早饭后,我们去了一下昭觉寺,这是个免费的开放的寺庙,在里面合影留念,一起参观。期间还看到某个地方像是在举行什么仪式,许多人都在跪拜,这给我的感觉是四川人信佛的多。浏览完出了寺庙后,印象中一位女同事花了10块钱找门口的算命先生算了一卦,算命先生的口音很重,也没有怎么听明白说的内容,求个平安吧。就这样我们又回到了住处的对面小饭馆吃饭,人很多,也许是旁边有所学院的原因,到处都是很热闹的样子,所有的人都在相互聊天,一直没有停下来,这和北京不太一样,北京都是匆忙的行人,都在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也许这也是许多人喜欢成都的原因之一吧。感觉天好热,也许是春天要结束了,夏天要到来了。
下午我教给同事们我老家打扑克牌的玩法,这种玩法与金钱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老家人玩牌,在以前农闲或者打工没活的时候,会约在一起能玩牌玩上一天,没有任何金钱交易,就是纯净的玩牌,玩得很开心的,不亚于现在的网游,现在这种事也就过年这几天可以玩一会儿了。扯得有点远了,我很快就教给我的同事们了,这一起玩扑克牌就是到了晚上了,我能感觉到每个人像个孩子一样,最开心的在一起玩游戏了。晚上老板打来电话,请我们几个人吃饭,在这里也要感谢他的盛情款待。这里不多说了。
接下来的几天,去了德阳、资阳、绵阳、都江堰这几个地方去开会,可能还有去过的,记不清了。最后临回北京前,是提前回去的,具体的原因不多说了,期间还去了成都动物园,看了大熊猫的基地。期间每天晚上都在下雨,真的是毛毛细雨,下雨的夜晚容易失眠,容易伤感。这就是我记忆里的成都,期间也遇到了许多朋友,与许多人合作过,也一起工作过,很开心这一段经历,总得来说大约一周的时间。
是什么原因让我又想起那一年的去成都的经历,把这个小小说完成,是因为今年某些事情又再次来到了成都。具体的不多说了,带着心中的.一种冲动,带着心中的一种忧伤,带着心中的一种感激,带着心中的一种悲伤。突然之间,满大街上找不到一个公共电话亭,想要证明我来过这里,虽然这种证明是如此的苍白。在成都呆了26个小时,始终没有找到一部合适的电话以合理的方式拨出去。从下车的那一刻起,这个念头一直在心中,到离开时也没有成行,这就是电影中的画面,把内心的情感揉碎了呈现给我们。那一刻,都江堰的景色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迷人。也许这就是一种仪式感,因为有太多的人从小说里或者电影里模仿着这样的行程,也许是有过擦肩而过,也许是有过不期而遇,也许是有过天下着雨。总之,这个小小说是很值得回味的,也是很美妙的,虽然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但是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走过了这一程。结尾就节选《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的一小段。
记得孙少安被田润叶带到省城时的情景:
少安莫名其妙地把信从信封里抽出来,看见一张纸上只写着两句话。
少安哥:
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润叶。
孙少安站在公路上,一下子惊呆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游金沙博物馆(通用14篇)篇十四
去年今日此成都,曾经的行走,今日再行走,依旧还是在三月,春风春雨中。而今我不仅留恋成都花草的香气,贪恋美食的味道,我想我也是更俗了,俗得只想与成都慢条斯理地相恋相知下去。
成都,闲散之地。成都人,闲懒之人。闲得有情有调,闲得让人羡慕,嫉妒,欣赏,渴望。成都真俗,俗得直冒烟火,直把人熏醉,直教人沉迷,直让人爱他恨他,却一刻都不肯离开他!对成都的爱恨不是刻骨铭心,而是流淌在血液中,沸腾在精神中!
爱着成都的老味道,恨着他勾魂的老底片。再去宽窄巷里浸染他的繁华与闲散,依然喜欢他时光的快慢,日子的宽窄,岁月的远近,那些美食还在舌尖上舞蹈。去年来时,朋友叮嘱我:一定要去玉林路上走一走啊!可惜那时时间紧迫没有去,这次一定去走走玉林路,也一定要在夜色里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当我走至赵雷《成都》中的小酒馆前,却看到排着长队的年轻人,在夜色悠然的灯光中等待着与小酒馆亲近。我想那些愿意等一份情怀,一场浪漫,一首歌,一张陌生的面孔的人,或是说等一个故事开始的人,都是成都的精神光芒,他们那么灿烂而低调,那么热烈而沉寂,心中的火焰燃烧着静美的容颜,像摇滚的嘶哑,像民谣的绵软,如白开水的清澈,如美酒的醇厚。我也同他们一样,爱这样的自由奔放,爱这样的精神张弛,爱青春的金黄慌忙,爱踮脚走在文艺路上的心情。玉林路上走一走,心怀沉香入脉络,心头一热就会升腾起香气,你要是去成都,我也会叮嘱你:一定要去玉林路上走一走呀!
除了成都浓烈的味道,我心又喜欢上了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活色生香的坛坛罐罐。坛坛罐罐:成都平原天气潮湿,所以一个屋头坛坛罐罐少不了。老成都人习惯用坛坛罐罐儿,放米啊,面啊,糖啊,鸡蛋啊,泡泡菜啊,腌咸菜啊,等等。没得自来水的年生,还用大的坛坛罐罐儿来存水。坛坛罐罐儿摔破了也舍不得丢,装潲水,种小葱小蒜,种花花草草,用处多的很。这是成都坛坛罐罐的史解,读来真生活。
走在洛带古镇里,店面前的台阶上是坛坛罐罐的花草,墙壁上用麻绳悬挂的也是坛坛罐罐,就那么随意斜靠着墙壁,然后从坛坛罐罐里倾斜出花草来,风情,雅致,寻常,肆意,怎么就那么讨人喜欢呢!那些缺角少棱的,色调陈旧古朴的,胖胖瘦瘦高高矮矮的,质地粗糙细腻的,奇形怪状规规矩矩的坛坛罐罐儿,太勾魂!我要是有个大院子,我一定要搜集许多勾魂的坛坛罐罐,让它们自由地躺在院中抱着花花草草与我一起过日子。
走在古镇中,空气湿润,心有暗喜,春雨十里比十里花海更动情,古旧的木房子在雨中生发着潮湿久远的气息,店铺里飘出各种美食香气,合着音乐声,器皿的碰撞声,店家的叫卖声,浑然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气场,让人流连忘返着去记忆那些味道,声音,气息,还有自心的欢喜,如雨滴一般渗透着时间,滴滴答答融入历史中。不想尽数那些美好,是因为惟有身临其境才懂得,那些言语说不出,文字华丽不来的美。
休闲的时光,是喝茶,发呆。从“艺术粮仓”里走来,只想寻一处静好之处慢慢回味时光。成都不仅是浓烈的,还是淡雅的,成都的茶便是浓烈中的小清新了。成都的茶馆,多!成都人的闲,散,懒,俗,雅,清,媚都在茶馆里,这是一个俗不可耐又雅人深致的社会之地。
原以为自己只喜欢静怡的茶楼,没想到茶馆大排档也这么让我着迷。一排排的茶桌自有茶的浩荡之势,天南地北男女老少的人往这里一坐,面前端来一杯杯茶,花茶,绿茶,红茶,水果茶,形形色色的人和茶在茶香里绽放,一派小资的烟火气。
我在靠近湖的茶排挡坐下来,有洁白的鸽子飞来,湖面微波粼粼,时而有雨滴落下来,手中端一杯苦荞茶,有荞麦饼干的香气,押了一口又一口,喝了一杯又一杯,花鸟痴在一侧,我痴在这景这茶中,心旷神怡在熙攘的人群,又宁静在茶的香气中,我也是闲懒之人了,感觉真闲,真奢侈。
若是有良机,愿年年来成都,学着做个成都人,闲散懒的成都人,有辣味有茶味的成都人,轰烈烈,寂静静地将时光熬出色彩。
作者:马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