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能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还能折射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文化的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一
大家都知道,浙江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今年暑假,我荣幸地游览了普陀山。
普陀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绿!满山遍野长满大树,树木苍翠、茂盛,呈现出的绿却是那幺不一样,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幺多绿色来呢!
普陀山的景点可多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普陀山第一禅院普济寺前的那条荷花溪。荷花溪里的荷花数不胜数,若用苏东坡的“接天连叶无穷碧”来形容再确切不过了!
嫩绿的荷叶,一片挤着一片,偶尔也会有一、两滴淘气的水珠在荷叶上“赛跑”,显得各外生动活泼。荷花形态各异,有的含苞怒放,绽开了娃娃般的笑脸,红中还透着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好看;有的荷花还未开放,但又似一个挺着大肚子的母亲,肚子里的孩子好像要急着蹦出来一样,胀得大大的;有的荷花才绽开两三片花瓣,白里透着红,看似一个害羞的、娇滴滴的小姑娘,用手遮着红扑扑的脸,不敢见人!
看着满池挤挤挨挨,形态各异的荷花,我不由想到东坡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桃花溪上还架着三座大桥,左边那是“贵人桥”,中间的是“黄帝桥”,而最右边的则是“百姓桥”。
听说,在古时候,中间那座桥只有帝王才能走呢!所以我称它“帝王桥”。那座桥外漆黄色,头上的两个“角”向外翘,显得高贵、典雅!而“帝王桥”旁边有座石拱桥,那石拱桥有99个台阶,传说这座桥是贵族们的专用桥,若有人走过这座桥能活过99岁呢!还有一座一般地桥,那就是老百姓走的了!
看啊!这就是普陀山荷花溪,一个人间仙境般的荷花溪!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二
2月7日,我们去坐落在舟山东南边的普陀山。
一到普陀山的码头,就有许多海鸥在海边自由自在地嬉戏,为普陀山增添了一处海岛特有的'风景。只见有些海鸥朝大海扑去,时高时低,好像要告诉我们大海的神秘;有些海鸥在我们的头顶来回盘旋,好像是一位向导,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有些则蹲在柱子上,不停地扇动着翅膀,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先来到了百步沙。我和弟弟兴奋地跑过去,玩起了沙子,垒起了一座座“金字塔”,累了,就坐在软绵绵的沙子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享受着难得的清幽。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南海观音”的大门前,有成群结队的香客正在拜佛,真是人山人海啊!只见观音菩萨的佛像十分慈悲地注视着我们这些凡人。这座雕像台座有三层,高33米,其中佛像高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下面有一座很宽敞的大殿,里面供着许多佛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接着,来到了西天景区的磐陀石旁,看到一块形状如菱,上宽下窄的石头上刻着磐陀石三个字,石头好像马上要掉下来似的,但却高高地立在石洞上,石洞差不多有三米长,两米宽,两三个儿童可以钻进去。我和弟弟好奇地探身进洞里去玩。
最后,我们来到了普济寺,那里的榕树又高又壮,可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我们看见树上有一只小松鼠,它长着小脑袋,大尾巴,正探头探脑地从树洞里钻出来,爬下来,眼巴巴地望着围栏外的游客们。突然,一个小孩把面包屑扔了进去,小松鼠先碰了碰,又闻了闻,才放心大胆地用前肢捧起面包屑,吃了起来。
普陀山真不愧是国家级的佛教胜地和风景名胜区啊!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三
这两天,我们一家三口去参观了风景优美的云台山。
我们先去了潭浦峡,说潭浦峡是中国第一美丽的水。我想看看怎么表现。一到沙漠瀑布峡,就看到了龙蛇潭和情人瀑布。再往前走,就是一个写着“雅”字的瀑布。看,三个瀑布连在一起,就像我们学的字母“y”。听说长寿泉就在前面,于是我们加快脚步,向长寿泉走去。但是因为石头太滑,我尝不到长寿泉的泉水。唉,真可惜!不知道爬了多久,到了u型谷。在u形的山谷里,有一幅画:左边是一条要起飞的龙,右边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组成了一幅龙凤图。
在潭浦峡游泳后,我们又去了猕猴谷。猕猴谷的猴子表演非常精彩,包括猴车,猴子拿起刀,倒挂钩子。最有意思的是,一只猴子犯了错,驯兽师打了它的脸,反过来又打了驯兽师的脸。驯兽师有点不耐烦了,他要打,就抓住了猴子。猴子的伙伴看不到它,他紧紧抓住驯兽师的耳朵。游客们看到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去参观红石峡。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进景区了。穿过洞穴,来到白龙潭,白龙潭的水清澈见底。当然这也是云台山水的一个特点。在前面,有一个瀑布。这个瀑布不同于其他瀑布。因为它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看起来像梯形。人们在那里拍照。
接下来,我们去了山茱萸峰。“一个人在异乡是陌生人,每到过节都会想家。我知道哥哥们往哪里爬,少了一个人。”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登上这座高峰写的。我站在山顶,眺望远方:山中火红的枫叶分外耀眼。
云台山山山美、水美、景美,形成了一条又一条引人入胜、令人难忘的独特风景线。我爱美丽的云台山。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四
普陀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圣诞日,十七的晚上六点,我们县有三个旅游团,大约有一千多人的大团队,浩浩荡荡向普陀山驶进。
第二天早上六点到达朱家尖,此时,搜搜海风带着丝丝细雨,冻得的浑身打颤,立即买了件雨衣穿上。
售票大庭挤满香客,洗手间排很长的队,我和朋友只好口嚼口香糖,手擦湿巾,也不再关心脸面了。趁等轮渡这段时间草草吃了我们自带的早餐。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的对伍终于踏上从朱家尖到普陀山的渡船,这段水面称莲花洋。人们在船上观看有关佛文化的宣传碟,我却望着茫茫大海,联想颇多。
这时,我身边有位当地人,热情的给我介绍莲花洋、渔歌:
十几分钟后,我们到达普陀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题“海天佛国”。然后是一高大的石门,据说这石门是短姑圣迹。据说,有姑嫂俩来敬香,船到此处,小姑感到下身不适,怕玷污圣地,不肯上山。其嫂短她(嗔怪),只好留她在船上,已到午后了,她又渴又饿。这时,有一村姑,题着竹篮、面含微笑,手拣一块石头,放在船前,然后她踩石上船,把篮子放在船上,转身不见了。因此,这里叫:短姑圣迹。
朦朦细雨,把本来就神秘幽邃的山笼罩的更加神奇。我不信迷信,可我能领略佛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首先来到紫竹林,这里,小道两旁紫竹葱郁,紫竹石是独特的文物,石上的花纹清晰,若根根婆娑的紫竹。
不肯去观音院是紫竹林的敬香处。据说,唐朝有位日本和尚,在五台山请了观音雕像,准备带回日本,可数日海上风浪不止,他认为是观音不肯东去,所以,就把此像供奉在当地一张姓百姓家中,没想到真的立即风平浪静。所以,慧锷就成了普陀山的开山祖师。
紫竹林还一奇观是潮音洞。洞口日夜涛声不绝,声如观音说法,又像千僧咏经。
紫竹林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搂。是香客们敬香之处。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被人舟。”我们从紫竹林转回,沿着弯曲的山路,来到普陀山南海观音处时,天空已放晴,33米高的观音铜像,妙状、慈祥,在时隐时现的阳光和彩云下,祥光闪耀,体现了观音“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词,为普陀山增添了人文景观。
普济寺,是普陀山之首寺,是普陀山佛教活动中心。
普济寺门前是莲花池,池上有三座桥。传说一座是贵族走的,一座是供富人走的,一座是百姓走的。贵族走的桥中修一八角亭,金碧辉煌。富人走的是高大的石拱桥,优雅、美观。只有百姓走的桥又窄又简单,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三座古石桥,横卧莲花池,远处耸立着一座座古刹,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灵秀,真是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最难忘的是蹬佛顶山,我们来到佛顶山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夕阳下的佛顶山,石披金装,加之微风送来花粉的幽香,真让人兴奋。我们放弃了坐索道,决定登山。1080节石梯,身轻如燕,一口气爬山山顶。放眼远望,汪洋连天,景色壮奇。
从佛顶山下来,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我们来到住处,商量好刷洗后到街上大吃一顿,可刷洗后都不再想动了。随便吃点就躺在床上和朋友海阔天空的侃,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五个女人,别提多痛快了。待续。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五
人人都说:普陀山的风景优美,是中国的一大名胜古迹。我们坐着游艇在东海的海面上行驶着,一会儿水平如镜,一会儿又波涛汹涌的,海上时不时还会蹦出海生动物。
我在普陀山上见识了和深圳大梅沙小梅沙不一样的大海,普陀山的海更加变化万千,可真让我大饱眼福。
终于到了普陀山,我见到了金光闪闪的沙滩。海风拂过脸颊,有丝丝凉意。
我最爱和浪花玩了,那蓝色中带有白色气泡的浪花,一浪接一浪的打上沙滩。这海浪有时像顽皮的孩子,有时像要好的朋友,还有时像很好的亲人。
有时候一个巨浪袭来,等你发现时,已经晚了,会把你打个全身湿透,海浪又哗啦哗啦的,好像在幸灾乐祸,每当这时,我就会骂一句:“臭海浪!”然后跑去找妈妈诉苦。
我有时会把一根木棍扔到海里,“顽皮的孩子”就又把木棍卷上来。
普陀山上的寺庙和佛像不计其数,最大的一尊佛是南海观音,远远望去,她好像站在海面上,向游客们招手呢!近近仰望这尊佛像雕刻的精美绝伦,大的无以伦比,这里游人如织,人们都像在佛脚下爬行的一只只小蚂蚁。
普陀山还盛产海鲜,有细长的鳗鱼、很大的黄鱼、味道鲜美的虾,当然,我最爱吃的,还是那肉嫩味鲜的螃蟹啦!
临走前,我还有点恋恋不舍。
普陀山风景秀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六
今年暑假我梦寐以求的海天佛国—普陀山,终于实现了。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岛上大大小小几十座寺庙,它们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被掩盖在青山之间,好像一只翡翠盘里有一颗晶莹透亮的'钻石。寺庙里金碧辉煌。那里环境良好,古木参天。庙里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有的慈祥;有的端庄;有的严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尊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端坐在莲花座上,一动不动。形态逼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寺庙的殿内香味重重,令人走进了梦幻仙境,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一个个都跪在地上求拜,祈求家人平安无事,长命百岁。
岛上的岩石形态各异,最为奇特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块,它像一个粗糙的大鸭蛋,却稳当当地立在一块岩石上,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东海那里有两只千年乌龟,一天,观音菩萨在海边念经,那声声经文吸引了两只千年乌龟,它们就爬上岸偷听。时间一长就变成了“二龟听法石”
时间流水一般,在欢声笑语中,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匆匆结束了岛上游览,令我流连忘返。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七
普陀山是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那里风景迷人,有山有海,树木葱葱,有佛有庙,被人们称为“海天佛国”。
乘着快艇进入岛上,岛上空气清新,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像一位位老者在像你诉说着岛上的故事。岛上的路灯也很是特别,灯柱上挂着小龙钟。还有独具形态的岩石,给人一种更加神秘的感觉。“海天佛国”当然会有很多寺庙了,桔色的墙壁,墙壁上有的还刻着精美的图案,屋顶是用瓦铺成的。还有池塘,池塘中的鱼儿就像小精灵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来岛上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其中也包括我们。
美丽而又神秘的普陀山,你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圣地!
文档为doc格式。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八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出历史名城锦州西北行十余里,有一座群峰险壑逶迤伴绕,飞泉云岫横生妙境的名山胜地。
这就是声震辽海、誉播京华的关外第一佛山——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
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诸端寺刹,晨钟暮鼓梵音法号经年袅渺,祥云喜雨龙光清岚百代氤氲,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称之。
至辽代,又因让国皇帝耶律倍长居此山,经大德高僧德韶奏请辽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闻名天下。
其中尤以名贯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枫林旭日、苍山观海、红石卧龙、滴水观音、泓池澄晖、烽台夕照”等景观而著称于世。
明清两代,更以辽西“第一洞天”驰名海内,为佛、道两教高僧、宗师及信众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拥有奇特壮观的山峦;千姿百态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树悬挂的峭壁。
名峰、古刹、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
春可听莺啼鸟语,夏可闻蝉鸣桑林,秋可睹栌红霜染,冬可观石堂松雪。
四时景致,异彩缤纷,胜如巧笑顾盼焉。
九大景区共有五十多处景观,其云、石、水、洞、林、花、鱼、鸟浑然一体,雄、险、奇、幽、动、静、美、妙交相生辉。
实为洞天福地,人间胜境。
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辽宁五十佳景之大观。
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愿各位朋友玩的开心!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九
紫竹林庵是阳朔县又一个佛教胜地,位于金宝乡长乐村龙珠寨,因古时此处紫竹成林,又取观音菩萨在普陀山修行处紫竹林之意而得名。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舟山普陀山紫竹淋的。
导游词。
欢迎欣赏。
当您看到眼前的这片茂密的紫竹以及同样为紫色的石头时,我们就来到紫竹林景区了,您也许觉得"紫竹林"这个名气非常耳熟吧?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都记得,紫竹林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好几次遇到危难,孙悟空都是翻筋斗到南海紫竹林求助的观音大士。
紫竹林中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紫竹林禅院,因为建在海边,涛声阵阵,所以最初也叫"听潮庵",民国八年即公元1920xx年,康有为为这里题写了"紫竹林禅院"的匾额,禅院内供奉着"紫竹观音"坐像,是普陀山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
往海边走,您可以看到前面的一块石碑上,刻着"",是明代万历年间官府所设。原来,过去许多善男信女到普陀山朝拜时,为表虔诚,在自己的手指上缠上棉花,沾上烛油点燃,作为香烛,希望能求见观音现身,引渡自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明朝驻当地的一位督军觉得这种做法有违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本意,便颁令禁止并立此碑,言明如果再有人这样做,就一定要缉办。从此,这种风气才慢慢被禁止下来。随着历史的变迁,石碑上的裂纹随处可见,碑文也有些残缺不全了。
洛迦山各位团友请朝东面看?对面就是洛迦山?它的形状很像一尊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莲花洋上面?头?颈?胸?腹?足都很清楚?这叫“睡观音”?也称“海上佛”。大家往山顶看?有一座塔像巨人一样立在那里?这就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塔。洛迦山虽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涛汹涌?古时有朝拜者须经过24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的传说。
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后历代皇帝拨币累建,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达4000余人。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有人曾经对普陀山的美景作出这样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观音道场的神圣地位,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相信您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次朝圣之旅了,现在就请带上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以及景点导游词,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
普济寺导游词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普济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普济寺,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等共231间。
普济寺前有一个高约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有一块石牌,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石牌坊后是一个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于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样,印现一切之法,而"放生",则是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融合,进而发展成为的一种普遍的佛事活动。
海印池上有三座桥,走过中间的一座,您便可以来到御碑亭,它建于雍正年间,御碑的碑文上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当然,要是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东面的"观自在菩萨"墙看看,相传观音菩萨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外,还有广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间万物,所以有时被称作"观世音",指她能听到人民的疾苦声音,有时又被称为"观自在",是指她体察世间万物的能力。
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的问:"寺庙的正门关着,怎么进去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当他返回到普济寺的时候寺院大门已经关了,他要求开门却遭到了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没有办法只能从东山门进入寺内。乾隆回宫后对此极为恼怒,下了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这也就延续到了现在,只有在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者方丈第一次进门时才能打开,平时的游客们就只能从旁边的侧门进入了。
经过供奉着弥勒佛的天王殿,我们便可来到普济寺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殿--大圆通殿。殿堂面宽七间进六间,宏大巍峨,可容数千人,有"百人共进不觉宽,千人共登不觉挤"的说法,于是也被称为"活大殿"。走进大殿,可以看到正中供奉的一座毗卢观音像,高约九米,头戴毗卢天冠,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眉慈目善,慈祥含笑,身边还站立着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在中国,观音菩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佛经记载,遇到危难时只要念诵其名号,菩萨就能听到,并前往拯救解脱,所以叫做"观世音"。唐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但却很少有人不知道观音菩萨,观音实际上已成为民间佛教乃至整个民间宗教信仰的核心人物。
而我们眼前的这座观音殿为什么叫做"圆通殿"呢?其实啊,正是因为观音只要听到苦难的呼救声,便能眼观,表示"耳根通,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于是"圆通"便成为了观音的代名词,其意是"不偏倚,无阻碍",圆满通达。
毗卢观音两旁还各塑有16尊不同服饰和形态的观音菩萨,称为"观音三十二应身",这些都是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的现身说法形象。三十二应身观音只能以整体形式供奉,不能单独出现,加上中间供奉的观音佛身,这种塑法也正是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
主殿两边还各有一个配殿,东配殿供奉文殊菩萨,西配殿供奉普贤菩萨,另外在法堂中还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
游览完普济寺的大小殿堂,您还可以到位于其东南的"多宝塔"看看。多宝塔建于元朝,是由普陀山僧人从江南带回的太湖石堆砌而成,取《法华经》中的"多宝佛塔"之义定名。塔的外观朴拙,稳重端庄,不像中国传统的塔玲珑小巧,每层塔的四面都雕有佛龛,里边供奉着全跏趺坐式佛像,属于古代蒙古族统治者信仰的佛教密宗造型,极富元代风格。据考察,这样的塔在中国只有两座,另一座在洛阳龙门石窟,所以它也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多宝塔东面,就是普陀山著名的海滨浴场百步沙,这里沙质纯净、滩形优美,浪花连绵不绝,时间充裕的话你不妨前去感受一番。
慧济寺导游词亲爱的朋友,现在您来到的就是普陀山的最高处--佛顶山了。这里又叫做"菩萨顶",是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地,此外,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时在这儿还可以欣赏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和佛光景象,所以历来也有"不上佛顶,等于未到普陀山"的说法。
佛顶山上的慧济寺是普陀山最高的寺院,它雄踞山巅,倚天面海,仙云缭绕,风光壮阔,但因为建于山谷之间,占地面积有限,所以慧济寺的布局便以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为短轴线,向两侧作不完全对称地展开,左右殿堂、钟楼、厢房等建筑,均以游廊相接,加之中间的天井,便组成多个院落。尤其是东院新建的汉白玉荷花池,雕栏玉砌,水亭曲桥,别有一番江南园林的风味。
慧济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位弟子阿难与迦叶。在主殿中供奉佛祖,与普陀山中其他寺院主殿供奉观音菩萨不同。原来啊,在山顶供奉佛祖而不是观音菩萨,暗示了佛祖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在观音菩萨的道场,也是不能例外的。大殿两侧的厢房里,塑有"二十诸天",简单点讲呢,他们是佛教的护法神。佛教认为,佛陀济世传播佛法之时,如果没有得力的护法人,则会佛道陨落,所以佛国中才有许多的护法天神存在。他们都具有非凡的神通能力.可以帮助佛陀传法,也可以震慑那些危害佛法的人。但是佛教的护法神可不仅仅是这二十诸天,而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名字叫做"天龙八部",代表了八支部队,其中天部和龙部是最为重要的,而我们面前的二十诸天,就属于"天部"。为了表示这些护法天神对佛祖的尊敬,他们的姿态都是往前倾斜15度的,除了普陀山慧济寺以外,塑有这二十诸天的寺庙还有杭州的灵隐寺、北京大慧寺、以及大同的华严寺等。
当然,作为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的三大寺庙之一,慧济寺也有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叫做"观音殿",与其他寺庙的观音殿不同,这儿除了供奉有一尊2.7米高的观音菩萨像以外,四壁还镶嵌着总共100多尊线刻观音像,汇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绘画杰作,这些珍贵的观音宝像石刻,也是慧济寺重要的文物珍品。
慧济寺后门,有一株"普陀鹅耳枥",据说它最早是古代一位缅甸僧人来普陀山朝拜时带来的,树高13米多,从地表处开始分两叉,往上分叉均一分为二,很有规则,并且雌雄同株,每年五月开花,十月中旬果子成熟。但因为其繁殖率极低,在其原产地缅甸早已绝迹,属世所稀有。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征,成了佛界的菩提。
要是您对普陀山的其它珍贵植物感兴趣的话,不妨再到寺后坡下的新姜子木看看,这是一种仅见于浙江的珍稀树种,被誉为"佛光树",每当春季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之日,它的嫩梢枝叶上就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好像一个报春的使者,为海天佛国增光添彩。
从慧济寺出来,您还可以站在海拔300多米的佛顶山上远眺壮阔的海景,要是天气晴朗的话,可以看到舟山群岛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朵朵莲花般点缀在中国东海之中,在这些群岛中,最著名的就是不远处的洛迦山。您看,洛迦山的形状像不像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海面之上呢?要是仔细辨认的话,还可以分辨出她的头、颈、胸、足等等,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睡观音"或"海上卧佛"。据说,观音当年就是在洛迦山修炼得道后,飘洋过海来到普陀山开辟了道场,所以不少前来普陀山的虔诚信徒都会乘船去洛迦山朝拜一番。
好了,佛顶山慧济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如果您往南步行下山前往法雨寺的话,途中可以欣赏到不少石刻,其中刻在一块巨岩之上的"海天佛国"四个大字最为有名,传说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的手笔,已经成为了普陀山的一大代表性景观,有兴趣的话您不妨去拍照留念。
普陀山紫竹林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紫竹林景区(包括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紫竹林)。
不肯去观音院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潮音洞在普陀山紫竹林景区内、龙湾之麓,距停车场仅200米。“潮音洞”这个名称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若雷音;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洞口日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说法,又如千僧诵经,妙响洗尘,故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半浸于海中。洞有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声如轰雷。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声若雷鸣;晴天时洞内七彩霓虹闪现,蔚为奇观。是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石崖上刻有“潮音洞”三大字,系清康熙帝手书。传说此处原来题字为“现身处”,古代信徒们叩求观音大士现身者多在此膜拜。据记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圣香客,多在潮音洞前叩求菩萨现身赐福,其中常有人在此跳海舍身,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曾有人在此燃指,以求菩萨灵验。到明代时明令禁止在此跳海燃指,明万历年间参将董永燧在此建“莫捨(舍)身”亭以戒舍身燃指者;都督李分、参将陈九恩竖“禁止捨身燃指”碑于亭中,现在亭已毁坏,碑犹在。
音洞左侧上方的岩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处旧名“甘露潭”,山民称“慧泉”,佛家信众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疗眼疾。据说明正德年间,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治疗眼疾,得以康复,遂改名为“光明池”。潮音洞旁还有一小洞,名善财龙女洞,相传是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所居之处。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
放假了,我们和阿姨一家人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普陀山游玩。
普陀山有著名的紫竹林,南海观音,海天佛国等等风景优美的地方。最令人向往的百步沙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百步沙滩可真美丽!沙滩上有不计其数的海螺,形状不一,有的像小号,有的像牵牛花还有的像吃的螺丝各种各样的。海螺不但颜色十分美丽!红的、白的和黄的。
百步沙滩可真广阔!天空把大海当作镜子,欣赏自己的美貌。远远望去,无边无际的大海和湛蓝的天空像交了朋友似的紧紧的靠在一块,近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湛蓝的天空又像抄了架似的分开了。海浪一个接着一个的冲向沙滩,一会儿又迅速地回到了大海地怀抱里想在抚摸我们淹没在沙子中的小脚丫。
百步沙滩可真热闹!海边挤满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灿烂的笑容。我们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百步沙滩真不愧是普陀山著名的风景之一。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后历代皇帝拨币累建,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达4000余人。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有人曾经对普陀山的美景作出这样的。
评价。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二
今天,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码头乘船去普陀山游玩。我是第一次在海上乘船,心情非常激动。
我上船以后,船马上就开了。因为我们乘快艇,所以速度非常快,把窗户都有给弄湿了。我们很快到了目的地。
导游告诉我们:“到了我们普陀,一定要游这儿的三大寺:普济寺、慧济寺和法雨寺。另外,你们还可以去西天景区、紫竹林、千步沙、百步沙、佛顶山等地方,那里的风景很值得你们前往。”
上午,我们去了三大寺。其中慧济寺要乘索道。当我坐在缆车上,往下望去,只见蔚蓝的大海,大海中点缀着星星小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美极了!我们激动的马上拿出相机拍起了照片。
下午,我们去了紫竹林等地方。在观音石那儿,我知道了关于它的传说。在南海观音那儿,我看见了金光闪闪观音菩萨。我还买了一个护身符呢!
傍晚,我们要回去了,望着大海,心潮起伏:人们都说普陀山是海天佛国,还真没说错!下次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来。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三
千多个梦里都有你的身影,日日夜夜总有来至净土的梵语,带着香烛的燎绕,叩响心灵的门环,收拾起那一颗尘世的凡心,向你美丽的普陀胜景走来。
轻轻翻开普陀山的页面,迎面走来的诵经声,象天空飘缈而来的梵歌,扑面而来的是一道道焚香的味道,欢迎的是阵阵涛声,还有鸟语精彩的致辞。
轻轻地走来,轻轻地融合,象一粒海滩的沙子,象一颗岩石夹缝中的小草;或象古樟树上的一块苔藓。慢慢地把心融入,融入到佛的世界里,谛听真言妙经。
拾着成为佛道的石阶,象踏着一朵祥云向着菩萨的道场而来,两千多年的经语,任然在普陀山的磐陀石,心字石里私语着佛韵奇观。
沐着薄雾中的细雨,听涛的诵唱,听古洞潮声,茶山夙霁。象在梦中听天籁的梵音,慢慢地飘过。象普陀山的魂,慢慢地吸附着,把那颗尘世的凡心慢慢地浸染。
走在丰茂的森林间,听鸟儿筛下柔美的歌声,看古樟树在海风中踢踏着歌舞柔姿,嗅一缕缕从薄雾中走来的花香丽影。让眼睛把美景轻轻录下,让耳朵把菩萨的真言轻轻留下。
来了,已经进入菩萨的居所佛国圣地,看南海观世音菩萨,谛听菩萨的经典佛经。在那里也有了立地成佛的飘然,有了佛心的广袤,有了海纳百川的感慨。
跪拜、祈福,象帝王一样的胸怀,听涛声的欢呼,青鼓击出的天籁。梵音洞里可曾还有汉梅子真的身影,晋葛雅川飘忽的身影。那面朝着东海的神韵,在把梵语轻轻洒向滚滚红尘的大海。
多宝塔里,藏着的可是人生三宝?杨枝观音碑可是菩萨消灾解难的法宝。凡尘的多少分争和多病的身躯,在这里全部在杨枝净水中洗掉。身轻也如燕,尘世的所有烦恼在这里被轻轻卸掉,神清气爽,也有了道骨仙风般的气宇轩昂。
看白浪托起的普陀山,真象一枚太极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之气在这里萦绕。青峰翠峦轻雾缠绕,空气丰润,如玉的小草。握一把鸟声轻轻放进行囊,时时在行走中慢慢欣赏。
踩着海边被风弹拨的石板路,高高低低象一首佛曲的韵律,柔柔的海风象菩萨挥动的佛尘,在把禅意轻轻挥洒,让愁苦的.脸顿开笑颜,让病痛的身躯忽然康健。凝望那滔滔翻滚的海浪,看空中轻轻飞过的海燕,看天空掠过的一朵祥云,看天空的云彩化着了莲台,看观音菩萨云游归来显现佛的化身,普陀山像莲一样忽然盛开。
普济寺的诵经声亮起来了,普济寺的钟声走向了凡尘,菩萨又再那里开坛讲经。那奄边的紫竹林,在那里一片一片摇曳,站在海边的观音菩萨啊!是否在将被海魔掠去了生命的渔夫,正在把善良的灵魂渡向了西方极乐。
美丽的普陀山,那一条条幽雅清静步金满地的小道,处处弥漫佛的真语。古有多少帝王从这里虔诚地踏过,踏进问道祈福的殿堂,聆听观音菩萨的教化。把佛赐的甘霖洒满人间,处处长满善根结满善缘。
来吧!这里古刹精舍典雅,布局奇巧。一次次的佛事盛况令你终身难忘,浩大的众生朝圣,一个接一个祈福的庙会,带着你的心愿!带着你的梦想给菩萨许愿。这里的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是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是观音出道日。这里有佛光普照,有重重祥瑞,有菩萨显灵如了你美好的心愿。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四
早就听闻普陀山的大名,暑假期间,爸爸终于带我们一同去普陀山游玩。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
清晨我们早早起床,乘着沈家门到普陀山的快艇。想到马上就要见到期待已久的普陀山,我还真有一点小小的激动呢!从窗户上往外看,一望无际的大海,若隐若现的小岛,时不时激起的浪花给枯燥无味的乘船带来一丝趣味!
大概过了20分钟,我们终于到了普陀山。我们准备先去参观南海观音像。我们沿着一条弯弯的小路走着,虽然很热,但迎面吹来的海风,路边不知名的小花散发出的香味,竟让我们感觉不到一丝热意。
走了许久,我们看见了高大的南海观音像。这是一座仿金铜像,立像总高33米,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底座为2米。重70多吨。观音娘娘右手托在胸前,左手中指翘起,轻轻的举起。像是为人们指引前方的道路。眼睛鸟瞰下方,像注视着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人。端庄慈祥,既优雅,又庄严。这时我听见奶奶说观音娘娘是一个男的。我好惊讶啊!我从小就以为观音是一个女生,没想到是一个男的。
我看着大家都拿出香来参拜,我也找奶奶拿了3根香,跪在垫子上求观音娘娘保佑我快快长大,学习越来越好,保佑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还去了观音庙,普济寺,紫竹林……到了下午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到了酒店。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五
学校一放假我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可以出去旅游啦。妈妈邀请来我的老朋友陪我一道旅行,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记忆最深刻的是普陀山了。
上午,我们从沈家门乘坐快艇去普陀山。到了普陀山先去了梵音洞,梵音洞,是一座寺院修在了两块大礁石上,两边的礁石与寺院形成了一个洞,这个洞很深很深,浪花拍打着石壁,发出好似下雨的声音“哗哗——”。
下午,我们来到千步沙,我们用小铲子挖水库,可是浪花跟我作对,我刚挖好一个坑,浪花又将沙子推过来填满,我不得不往岸上转移,可浪花追着我跑,我火冒三丈,但却是无计可施,于是我停下手里的活,穿上泳衣开始“海中冲浪”,大海我来啦!海浪退下去,我往前跑过去,海浪汹涌的来了,我又赶紧往回跑,来回几趟,就被海浪打趴下了,于是我躺在沙滩上休息,一个浪又打过来,把我推出好远……。
蓝蓝的海、轻轻的风,海浪轻吻着我的小脚丫。我和我的伙伴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我心里默默地说:“大海,我下次还来看你!”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六
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慧济寺深藏于林屏之中,游人到达山顶,还见不到寺院踪影,进入一条间嵌莲花石板的通道,两道黄墙夹路曲绕,行不多时,猛有金光闪耀,一座琉璃瓦顶的大寺院出现在眼前。
解放初,僧善余等居之。“那个时期”期间,被拆去禅堂700余平方米,殿宇荒芜,佛像被毁,寺由部队进驻。1979年10月,驻军腾退。198o年开始,由本山佛协集资全面修复,重塑佛像。1988年新建观音殿,1989年10月举行佛像开光典礼。1991年观音殿镌刻历代名画观音圣像123帧,1992年建汉白玉莲花池。1993年6月翻建大悲阁;10月,大修西厢楼。1994年12月新建发电间等附属用房。1995年io月新建梅檀阁,拆建斋堂。装修8间楼为新颖宾客楼。1997年重建阅藏楼5间。1998年,监院戒忍发起錾刻西院壁间释迦佛应化事迹浮雕32帧,雕琢山门口龙宫。
整个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幽静称绝,登高四望,远山近礁,环列奔趋。寺宇依山势而建,殿阁楼堂,雕梁画栋,布局别致,周围古木异卉众多。植物学家钟观光1930年于后门左侧发现“鹅耳枥”一株,定名“普陀鹅耳枥”,为世界珍稀树种。寺后坡下还有一种仅见于浙江的珍稀树种新姜子术。1983年慧济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寺庙之一。由此向南走,有一条往法雨禅寺的山路。途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但有些已模糊不清了。刻在云扶岩上的“海天佛国”这四个大字比较有名,传说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的手笔。
慧济寺又称佛顶山寺。早先是一石亭,明代初建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经大力扩建,遂成普陀第三巨刹。1984年重新修复后,规制更加恢宏。现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49平方米。
该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
与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两边侍立弟子阿难与迦叶。大殿两厢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全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在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
观音殿。
新建1989年,殿内汇集了根据唐、宋、元、明、清以来历代画家所绘观音像而镌的石刻观音,共123尊,是普陀山宗教艺术的精华之一。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七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国家aaaa级旅游区,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我是这里的导游,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导。下面听我讲解。
普陀山雄峙于宁波市杭州湾以东的烟波浩渺的莲花洋中,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游圣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静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之色彩。普陀山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集礼佛观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我的讲解完了,接下来,我带大家去参观各个景点,我会一一介绍。谢谢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舟山普陀山游记(通用18篇)篇十八
学校一放假我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没有了学习负担。妈妈邀请我的老朋友陪我一道旅行。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记忆最深刻的是普陀山了。
上午,我们从沈家门乘坐快艇去普陀山。到了普陀山先去了梵音洞,梵音洞,是一座寺院修在了两块大礁石上,两边的礁石与寺院形成了一个洞,这个洞很深很深,浪花拍打着石壁,发出好似下雨的声音“哗哗——”。
蓝蓝的海、轻轻的风,海浪轻吻着我的小脚丫。我和我的伙伴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我心里默默地说:“大海,我下次还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