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而且语言得体,表达准确。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即便是明月,也不懂这百转千肠的痛,和一语道不尽的思念。
欣喜着节日能够和家人一起共度良宵,回到家却发现家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丝声音,就连空气也是那样冰凉,几欲将我窒息。母亲是走了吧?她上次说要到广东去,还真是灵验了,我还和她发生了嘴角,如今她走了,我为什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以前,每次回到家里,最醒目的就是我的喊声,和母亲那应声,如今却变得如此静谧,空气里似乎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悲凉。
也许谁也辨析不了究竟为何。
人有悲欢离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流几滴清泪才好,一轮皎白的月高高的挂在遥远的天际,即便是有几千万公里的距离,却也感觉到极其冰冷。
独酌一杯清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只是,泪也看不见,被这夜模糊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论我如何挽留,时间总是会悄无声息的走了。但愿在远方的母亲能够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仰望苍穹,一片皎洁的明光缀于深蓝色的夜幕之上。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华如水,似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洒在静谧的人间,笼罩心头。
八月十五,本是团圆夜,满月独悬於天空,却又如此落寞。
正如误入广寒的姮娥,独守着亘古不变的寂寞,一年又一年。转瞬,千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轻启朱唇,她说:“我不悔,即使得到了惩罚,但这是我的选择。”
倔强的女子,在瑶宫中落寞地起舞。旋转,挥袖。固定了的动作,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重复,千年。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曲舞毕,坐靠在月桂之下,仰望璀璨的星河,嗅着桂花的香气,不禁泪湿春衫,吟道:
“离愁别恨月圆夜,不忍相思年复年。云来织梦叹梦远,由来多情是神仙。”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二
清晨,太阳刚刚爬进老太太的小茅屋,邻居家的大公鸡就迫不及待地嚷嚷起来。老太太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哟!手上粘的都是麦穗呢!自从稻草人的稻草治好了她的眼睛后,她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粮食堆了六七座小山。
转眼间,中秋节即将来临。老妇人用自己平日积攒下来的钱买了几块珍贵的月饼。说这月饼珍贵,是因为她只在十年前吃过一回。那是她丈夫六十大寿时,正好前一天是中秋节。那时,她和儿子、丈夫,一边赏月,一边品着香甜的月饼。那时的月饼真香啊,一直香到老妇人的心窝里。可现在,月亮在,月饼在,可人在哪里呢?丈夫、儿子都已经不在了,再香甜的月饼对于老妇人来说,哪里还有香味?老妇人擅抖着双手捧起了月饼,却已经泪流满面,她多想回到十年前的那个中秋节呀!
中秋节的这天早晨,天气已经很冷了。一大早,老妇人就匆匆赶往大街去卖草绳。大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老妇人找了个地方,放下草绳,坐了下来。天快黑时,老妇人听到一阵柔弱的叫卖声:“卖火柴,卖火柴啰……”老妇人抬头一看,不远处走来了一个赤着小脚,穿着破烂不堪的小女孩。她的小手冷得发抖,手里还拿着一大把火柴。老妇人忙上前拉过可怜的小女孩,“孩子,坐下歇会儿吧!”老妇人把小女孩揽在怀里,“孩子,天都快黑了,咋还不回家?”老妇人关切地问道,“我一整天都没有卖出去一根火柴,回家肯定要挨打!”小女孩低声说着,“哦,我可怜的孩子!”,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跟奶奶回家吧!奶奶不会打你!”于是,老妇人就把小女孩带回了家。
“来,吃吧!”一进屋,老妇人便拿起一块月饼递给小女孩。“谢谢奶奶!”小女孩感激地望着老妇人。顿时,小女孩觉得眼前的这位老妇人好像她去世的奶奶。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奶奶,从没有一个人这么关心过她。老妇人也仿佛找回了自己的孩子似的,怜爱地看着小女孩说,“孩子,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了。”一听到老妇人要收留她,小女孩一下子哽咽了,她把脸深深地埋进老妇人的怀里,激动得叫着:“奶奶,奶奶!”,老妇人忙给小女孩擦干眼泪,而她的眼睛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从此,老妇人便和小女孩相依为命。老妇人特意为小女孩缝制了棉衣、棉鞋,还让小女孩去上了学。小女孩也特别懂事,每天一做完作业,就帮着老妇人做饭或是编草绳。
又是一年月圆时,在这一年的中秋节里,老妇人和小女孩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一边望着美丽的月亮,笑了。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三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赏月等。在这天晚上,月亮才是主角,同时也代表着相聚。不论是大陆同胞,还是华人华侨,都会不约而同的仰望星空中那一轮如玉如盘的明月,那明月中,寄托了无数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还有无数人无法团圆的惋惜之情。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的升起。而大家呢,谈天说地嬉笑声也在不时的传来。
晚霞退尽夜幕降临了,说话声渐渐小了,玩耍声听不到了,大家静静的望着月亮。带着泥土气息的晚风吹拂在脸上更好的衬托出此时此刻的宁静。
月亮终于露出了山头,羞答答的月姑娘不好意思了,顺手撕了一块云遮挡自己。但再害羞,也抵不住人没的热情啊!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终于鼓起勇气勇敢的迈进天空,月亮继续上升穿过一缕一缕青纱似的薄云停留在山顶的最高处挥手向大家问好。
我一边吸着手里的果汁一边听老人们讲那传说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义抗元吴刚伐桂……最熟悉的莫过于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丈夫的不老仙丹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她寂寞的生活。奔月后嫦娥的月宫里除了一只玉兔一棵桂树别无它物。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月宫里还有个吴刚在不停的砍伐桂树。我多么想到月宫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吴刚……想到嫦娥的孤独,吴刚的愤懑,就不禁想到的我远在他乡的父亲,从我出生,就只能是一年见一次,每年中秋他都只能捎一封信回来。小的时候总是被小朋友们说我没爸爸,真是的,当时真的很生气,甚至还想揍他们。如果可以,真想把他没带去见一见,堵住他们的嘴。但到了后来,我慢慢长大,再听到他们说的时候,愤怒是有的,但更多的却是思念。大家不都说月亮代表团聚么,为什么我和父亲共赏一轮明月,但无法团聚?多么希望,月亮真的能把我的思念,带去给远在他乡的父亲......
中秋这一天,海外游子的感触,我深有感触。既已无法团聚,那就仰望星空,皎洁的明月还是能共赏的,让她把思念,带给远在“天边”的亲人吧!虽然当下月下游玩已不再如旧时盛行,但依旧会设宴赏月。大家把酒问月,庆贺团圆,或对远方的亲人送出祝福,与家人“千里共婵娟”。
虽说,中秋意味着团圆,是美好的寓意,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思念,有太多的人无法团园,何来团聚呢?我们的中秋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应该是是一种美好象征,我们应该传承,我们也有责任传承把它传承下去。
北宋苏轼也为此赋词,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四
每年的中秋节,都是一家团圆的日子。
今年我家的中秋节格外热闹。因为一些原因,这次的中秋节外婆也会来与我们一起度过。记得啊,以前的中秋节只是父母、爷爷奶奶与我,我们五个人一起吃一顿饭,聊一会儿天顺带赏赏月,便度过了。
而今年的中秋节却因外婆的到来有了些变化。依然不变的首先还是大家围着桌子吃一顿晚饭。吃饭时,正当我想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时,却被外婆阻止了。我很疑惑,去年中秋节五个人的时候,我坐的位置也是随便坐的啊,怎么今年就不行了呢?外婆告诉我,说是什么“乌龟席”,就是六个人的时候,坐的位置要像一只乌龟的形状,我听得一知半解,随即我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像以往一样的是,开着电视边吃边看,看到电视上播出的各族人民过节的习俗,奶奶和外婆便聊了起来,妈妈时不时插几句,聊着聊着,大家都聊得热火朝天,只有我一个人,不明白他们在聊什么,听得一头雾水。后来他们聊得实在是太投入了,连菜都不吃了,整桌就我一个插不进话题的人埋头默默地吃着,听着我听不懂的话题。虽然我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我却很喜欢这种气氛,很热闹,也很温暖,我知道,这就是家的感觉。
吃完晚饭,按理说是该赏月的。不巧的是,今年的中秋节正好下了雨,赏月的计划就此泡汤了。然后我们一家人只好边吃月饼边聊天。说到月饼,我又想起大家对于月饼的不同热爱,因为爷爷奶奶喜欢广式月饼,所以他们买了许多五仁馅的广式月饼。而外婆买的这是皮特别酥的苏式月饼。爸爸妈妈则是因为我比较偏爱冰皮月饼的缘故,所以买的都是各种馅的冰皮月饼。
我首先尝了尝广式月饼,然而我才吃一口,就放下不想吃了,味道实在是太怪异了。随即我尝了一口苏式月饼又放弃了,馅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最后我只好吃自己唯一能接受的冰皮月饼并且继续听他们聊我听不懂的话题。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五
明月慈祥地笑着,泻下一片皎洁。星星唯恐失去了众人的`关注,在漆黑的帷幕上点燃了一张张单纯的笑脸。
这是多么美丽的中秋之夜?可为什么阳台上的我努力的探出头,不停地仰望,终究得不到那片美丽的月光的眷恋,就连那笑脸也不愿对我绽放?只能哀叹,又是一个缺乏主角的中秋节。有的只是一个个四四方方的空心水泥里关不住的片片灯光。又是一年月圆时,只可惜我的世界里没有洒落的月光。
任岩松中学是一个靠山的学校,可以说是贴近大自然,而我最爱的,便是任中的夜晚。晚上行走在任中的小路上,一抬头便会发现明月安静地呆在那里,许多星星在她旁边闹着,再一瞧星星越来越多,仿佛他们的目标是要占领这片天空。此时,你若想去数清他们的个数,那你就需要点耐心了,这些调皮的小家伙足以让你手忙脚乱。多么美丽的月亮,多么皎洁的月光,多么可爱的星星,可他们却从不关顾我家阳台上方的夜空。面对这么美丽的星空,我仿佛突然明白了当初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心情。对这教学楼而言,这已是生活中不足为奇的小场面,却使我有了如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当时,我想,如果是月圆时节,这儿的星空定会更美吧。现在我想,月光应在任中校园里毫不吝啬地洒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皎洁吧。
曾几何时,在中华民族传承了三千年多年的赏月习俗对于部分中国人而言已成了奢望?月光不再留恋城市的上空,星星不再去那儿玩耍,对于终日忙碌的城里人而言,它们的存在也没有意义。他们不懂放慢脚步欣赏自然,只知将房子一层一层撘高,房价一点一点抬高,再背负着巨额贷款四处奔波,并再回到家后点亮那刺眼的白炽灯向他人炫耀人类的伟大。
又是一年月圆时,我渴望电业公司可以赐我一次停电,让我像小时停在农村里过中秋一样搬一张小凳子,在庭院里沐浴着月光,吃着未被过度包装的月饼。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六
我望着天空那一轮明月,不由地想起神话里砍桂花树的吴刚叔叔,美丽又寂寞的嫦娥姐姐,还有活泼可爱的玉兔。我突然有个想法,想邀请他们下来,看看我们的富饶美丽的祖国,看看60年来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广寒宫再美,毕竟“高处不胜寒”啊!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七
很长时间没到海边看月了,海边看月有海边的趣味,没有林立的高楼的遮挡,自然就给你一个赤裸裸的宽畅的海面,赤裸裸的天空,没有被灯光的修饰的天空。
去的时候,西边的天空正燃烧着红霞,中秋鞭炮的繁响快要开始了,烟花开始三三两两地冲向依然是霞光的天空。
月亮早已挂在东边依然是蔚蓝的半天中,这是一个晴好的日子,适合赏月。我并不赏月,如果赏月指的是吟诗作赋,我只是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出去走走。感受这份由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
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远望过去,月亮已经在山上极高的地方了,而山几条的岩石带从绿色的树丛中延伸出来如几笔猛然刷下的国画。那背景是一片逐渐沉浸在昏黄的世界。
车越来越靠近山,月亮不是升高,而是逐渐的降下来和山贴在一起,月亮里明暗的痕迹也清晰可见。
带着鱼腥味道的海风弥漫在小镇的码头每一个角落,月光如流苏一般从空中洒落,落在海面上,涨潮的海面动荡起伏,月光在水面上跳跃,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渔船上的红灯不断地闪烁,随着波浪升升落落,远处的海岛上的烟花也升升落落在渺远的黑色的夜幕中。脚下是不断上涌的海水,海水拍打着码头的石阶,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码头上有十多个终于放缓了生活节奏的赏月的人,他们拿着手机拍个不停,我不懂得我手机是否有夜拍功能,只能按照白天的模式来拍了,于是我的相片的月夜成了黝黑黝黑的天空,而不是蔚蓝的天空和金黄色的圆月。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八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月下的辉煌与空中寂寥交相映辉,构成了一幅中秋的主题画。
中秋,一个古老的节日,引于嫦娥奔月的古老神秘传说,韵味十足。观赏中秋月圆,古人常抒发更多的愁思,因为中秋节也是最令人心生惆怅的日子,每个人在这个月圆的日子,望着那一轮圆月,心中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眷恋着自己的故土,思念着自己的亲人,朋友和最爱的人。中秋的诗多是淡淡的,有着一股凄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典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百年轮转,月上的广寒宫仍是不变,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多么令人怅然,不如把酒问青天。如此淡淡的色彩,伴上淡淡的愁思,可望而不可即,飘飘然,清雅澄明。
相思玉轮圆,今夕人各方,金秋枫叶晩,明月系相思!
初一:韩宗佑。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九
小时侯,爸爸妈妈教我念古诗,还让我学着古人背着手,摇着头来背古诗,背完了,才能入睡。那时我总感到很幸福,每当我背出一首古诗,爸爸妈妈就会对我微笑,我很快乐。记得一次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月下,一边赏月一边交我念古诗。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其他的有些模糊了。我也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诗句的意思,但却记得那么清楚。
当我上六年级快毕业时,突然得到一个消息――爸爸要去广东工作了,我很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父女会分开。于是,我连忙询问爸爸原因,才知道爸爸去广东工作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供我读书。我很感动,但没有哭。那年中秋,爸爸要回来几天。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人出去赏月,爸爸很高兴,便开始念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时我也很兴奋,连忙接过爸爸的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们都笑了,此时,我似乎有些明白诗句的意思。
一年多了,如今,我已上了初儿,爸爸也越来越忙,很少时间回家。今年中秋的晚上,妈妈要下晚自习,外婆外公在家看电视,我闲着无聊,便到附近走了走。走在月下,我想起了爸爸,尽管我们经常写信联络,但爸爸中秋不能回来,我有些失望。回到家后,妈妈也回来了,她告诉我爸爸发来了封短信,我打开一看,上面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要挂念,祝中秋节快乐!我沉默着,在细细体会这句诗句的意思,也明白了许多,感到有些悲凉。
不知爸爸何时才能回来与我们团聚。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会增添一份思念。我不禁感到: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光如梭,又是一年,圆圆的从枝头上升起,挂在天上。
月把她的光从容地洒向大地,淡而轻盈。天上的忽闪忽闪的,偶尔有几颗像钻石点缀着深沉的画纸。
月,大而明亮,望着通黄的月亮,不免有些幻想,我想起来远在天边的。她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虽然她的面貌我已有些记不清了。但她那双有神的眼睛我却永远也忘不了。这时,一阵晚风吹来,云遮住了月亮,大地失去了银装,一片漆黑,时有一些星星的光芒。我不免有些失落。星星对我眨眼,让我想起了我们分别时的情景。
夜更加深沉了,天上的星星似乎少了许多,周围只有小虫子在伴奏。月亮也显得有些疲倦,光没有那样亮了。我拿出一个圆圆的月饼,分成两半,但愿风能帮我递过去。风果真来了,它把“隐形的月饼”带走了,也把云给带来了,月就这样沉默了。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一
又到中秋了,天上的月亮圆又圆,像一个白玉盘悬挂空中,周围的黑暗都被白玉盘照亮了,我们坐在门口摆上月饼等美食佳肴,饭还没做好,我和姐姐只好一人拿一个小灯笼出去玩。我的是个小乐园,姐姐的是个小熊的,我们走出院子和其他人一起玩。
饭做好了,我们一家人围着坐,正吃到半截,姐姐出了个主意,我们玩词语接龙吧,我立马说:“好啊,好啊!”爸爸妈妈也同意了。
我先起头再到妈妈、姐姐、爸爸。我先说:“密密麻麻”“麻袋”妈妈立马回应道“子松后代”姐姐也不甘示弱。爸爸慢慢的说:“代替”我想:这么简单,这可难不倒我。“替代”我随即说道。妈妈也接不下来了,因为不可以重复。在词语接龙中我获得了胜利。
词语接龙玩完了,我们开始玩起了扳手腕,我轻而易举的扳倒了妈妈和姐姐。轮到爸爸了,这可是个劲敌,在家里数爸爸的力气大了,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我和爸爸开始了扳手腕,开始,我和爸爸僵持不下,没过一会儿,我便体力不支,爸爸快扳倒我了就在快扳倒的那一瞬间,我忽然发现爸爸的手轻了,就在那一瞬间,我抓准时机,一下子把爸爸扳倒了。
比赛完了,爸爸后悔地说:”哎,我就不应该轻敌!“听了之后我们哈哈大笑。这一晚淹没在了欢笑之中。
这个中秋真难忘!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二
故乡的月,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灯。只有在四周的光熄灭时,它才会亮。本文就来分享一篇美文:又是中秋,又见月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人生弹指一挥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无不挥毫泼墨,痴情吟咏。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豪。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红娘。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又是最相思的节日。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美,故乡的情,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便是乡愁。
乡愁是什么?不过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冰糖葫芦,奶奶的爆米花,还有那外婆桥……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刻骨铭心,挥之不去。有网友在博客里说: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乡愁。说这话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贵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们的乡愁大多是大米饭。北方人到了南方,他们的乡愁也许就是面条和馍馍。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当我们背起行囊,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去寻找理想的天堂。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来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人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人都有思乡情结。
“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深情的歌唱,在耳边回响了20年,仍然新鲜,没有褪去半点颜色。故乡的亲人,老人们要落叶归根,少年们急着要走向远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明月来的有韵味。“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明月,烟渚,潇湘。小桥,流水,人家。岸沚汀兰,茂林修竹,月夜风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动,月色清浅,人约黄昏后。故乡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过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人都知道,那种美,是摄魂蚀骨,见过一次,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的。不信,亲自来看一看,被勾掉魂儿可别后悔喔。
在城里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月亮了。只有很少几日,看见聊聊可数几颗星,还有一个有圆盘盘,在摩天大楼的夹缝里。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没有什么亮光。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的路灯,还有那万家灯火,悄悄掩盖了明月的光辉,把月儿藏了起来,好让我们迷恋她们。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住瓦房。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或茶油灯。灯光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灯光太小了,且并不能长点,点久了妈妈要骂的。于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让它们发出美丽的光来照明。因为没有灯光,晴朗的天气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时的星星也仿佛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明净。月夜也常常朗照,犹如白昼。我便常常在月下读书写字,那种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月下看书,甚至连最小号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如今,竟然连月亮都看不见了。真是贫时快乐无穷,富了反而失去快乐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灯。只有在四周的光熄灭时,它才会亮。
又是中秋,又见月圆。中秋是一个浪漫,温馨,祝福,思念,团圆的日子。世上最远,莫过于心。世上最大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近者,亦莫过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愿天下所有芸芸众生,都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今年,我却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经很老了,想想还能陪他们过多少个中秋节,已屈指可数。不禁心里凄然。还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吧。父母,却满不在乎。好像还有几百年似的,仍早出晚归,劳作不息。想那年少时,在那青瓦红墙的小院里,与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饼,赏明月。那时的月饼,一人只一个,馅也只有白糖的,外壳粗糙得很。吃在嘴里,窸窣作响,却感觉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时光,温馨、美好。现在已经是在梦里了,可望而不可及。说句孩子气的话: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再也没有那么纯净的明月了。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最美的中秋永远只是在梦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成了我今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三
夜,已深了,静悄悄的。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圆盘,已不再是平时那弯弯的小月亮。她把一片片皎洁的月光洒向小院,洒向大地。
我一人独坐小院的葡萄架下,聆听花与花之间的窃窃私语,品尝圆圆月饼,但总觉得今儿这月饼却不怎么香甜。
“哈哈,嘻嘻,好好笑呀,为什么吴刚要伐桂呢?”蓦然,一阵笑声传到了我的耳边。我站起身,看到邻居家的奶奶在跟孩子畅谈,顿时,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快来呀,快来呀!月亮出来了,我要出去玩!”我抬头望着星空,十分的欣喜,吵着闹着拉着太爷出去。
太爷拄着拐杖,驼着背,一步一步地踏出门,眼神之中似乎也没有往常的坚定。
“欣怡,别出去了,跟我到葡萄架下吧,我给你讲点故事!”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
我从小就对听故事情有独钟,一听到这话,便二话不说冲了上去。
“从前呀,在天空之上有一位嫦娥与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太爷讲着,我津津有味地听着。
“然后呢?然后呢?”我睁着大眼睛期盼的问。
“然后呀,这只小白兔就与嫦娥永远相伴,哎,天上的生活可真是美好!”太爷仰望月空,我也仰望月空,太爷感叹一声,我也感叹一声。
“那最后,小兔子跟嫦娥永远也没有分开吗?”我又好奇地问。
“嗯,他们永远的生活在天空上,永远不分开。”太爷点了点头,笑了。
“那我也要跟太爷也不分开!”我趴在太爷的腿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好,永远不分开!”太爷摸了摸我的头,又刮了一下我的小鼻子,会心地笑了。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四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故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记忆中的故乡河道纵横、曲水流殇,石桥相连,河水清清,绿树茵茵。其酒醉人,其景醉人,其月色亦醉人。
故乡的.月夜灵动飘逸,故乡的月亮更有一番灵韵。中秋的夜晚,坐在小石桥上,仰望星星点点的夜空,一轮圆月升起在轻云覆盖的夜空中,圆润晶莹如一颗硕大的夜明珠被云朵簇拥着,明亮的银辉给周围的云镶上了彩色的光晕。云移月走,月亮周围的光晕也随着云朵的不同形状变化着奇妙的色彩;轻棂的月光便顺着小河流淌过来,和着水中倒映的白墙青瓦小楼里的灯影,如梦如幻,宛如置身于王维笔下的水墨画中,不由得让人猜度月的心事,细读枕水情节。
童年的中秋节都在绍兴度过,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月饼象征着团圆,也是中秋祭月的必备供品,所以不管平时家里生活有多拮据,母亲总会在节前买来一卷纸包的芝麻月饼,放在竹篮子里,高高挂起,以作祭拜之用,但要等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才能解馋。竹篮子里飘散出阵阵月饼特有的清香,实是诱人,便会冒着风险偷吃,换来的是母亲的一顿臭骂。
自家的月饼被我独享之后,便会去奶奶家,而奶奶买的月饼是大大的,圆圆的,当时论斤卖,一个月饼足有两斤。中秋节那天奶奶总会将月饼分成二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留给我,下午放学去奶奶家的时候,奶奶会切一小块给我吃,且这些天感觉自己也特别“勤快”,天天都会往奶奶家里跑,有不取回那属于我的一份,誓不罢休的样子……当奶奶看到我失落的眼神,总会把自己的那份拿出来给我,直到把最后的一块月饼给贪吃掉。当时想,奶奶何不把半个月饼全部给我,为什么每天要让我跑去一次,真的很不理解奶奶的这种做法。随着自己慢慢成长,慢慢成为人父,逐渐懂得了奶奶的心思,其实,老人家渴求感情慰藉,盼望亲人常伴左右的情结不难理解,共享天伦之乐,亦是对老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赡养。
都市的月光略带几许喧嚣与浮华,以致于刚到异地时的那份不安、茫然和思乡。人生的变迁,亲人的离逝,对原先的美好憧憬瞬间消散,曾一度让人消极和彷徨,正因为有你们的陪伴与支持,特别是每逢中秋的时候,总会有你的款款书信;或有你的翩翩贺卡;或有与你分享的“椰蓉月饼”;更有你的包容与守候,才使得我走出阴霾,重拾往日的自信,慢慢去适应这座城市,适应当前的生活,渐渐融入了城市生活中。
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月饼早已不是儿时心目中的奢侈品,节日里也一改旧时的许多习俗。但大家还是以各种方式团聚庆贺,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今夜,月色如水。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五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辉满地,正如李白诗中云:“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大地如婴儿般的酣睡在美梦中,浑身罩满了银白色的月光。月光下的世界,朦朦胧胧,如梦如幻,恬静而安详;月光下的世界,如此清冽、如此明朗,仿佛空气中也弥漫着花的清香;月光下的世界,一片圣洁,人的灵魂也在这片圣洁中得到了升华。
中秋的月亮是永恒的话题。她清辉如水,圆润如玉,在清明冷艳中带着几分傲岸。“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抬眼仰望,月亮如娇羞的少女,静静的驻足空中。这就是中秋的月色,这就是中秋的夜晚。“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亘古不变的月亮,以她的阴晴圆缺预示着人间的兴衰荣辱、世事变幻。她总是默默的关注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能得到她圣洁无私的光芒,既亮丽幸福的人,也眷顾不幸的人。她永远慷慨地给予,那么从容,那么大度。
中秋是思念的节日,中秋的月亮撩人情丝,惹人相思,促人回忆。有人说中秋的月光是游子望乡的眼眸,是被爱拨动的款款心曲,是沉淀在心底浓浓的祝福。每到中秋,我们都会思念,思念那远去的风,远去的云,远去的微笑和那已经远去的往事。中秋的思念是一份清凉、澄澈、淡淡的`远怀,“月是故乡明”是多少游子的望乡情怀,圆圆的月亮承载了满满的思念,“缺也是思念,圆也是思念”,一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多少人的美好意愿。
在这“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夜空下,令人生出许多遐思:远行的游子摘下天边的明月照亮归乡的路,热恋的情侣在圣洁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月色,亘古的晶莹剔透、冰晶玉洁,圆圆满满,不禁让人发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六
这几天,随着中秋节脚步的临近,我的心情反倒一天天无比沉重起来,一种不安的情绪爬满眉梢。年怕中秋月怕半,眼看一年的光景一大半已经过去了,我怎能不忧心呢?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我是在庸碌中度过的,那种焦躁不安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那种强烈的失落感和落寞的心情整日缠绕着我,万般地难受!夏季虽然在匆忙之中不觉而过,想想也不怎么尽人意!也许在这个丰硕的季节里有所企盼,可是时光流水,一晃又是半个秋季已然流逝,我心中的渴望是否予以实现,我忧心忡忡!
在这万种风情的季节里,也许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热切盼望中秋节的到来,亲人团圆,把酒话别,花前月下,共叙别离。而我又是满怀心事,无法平静!平日里四下奔波,无法聚首,唯有这千古不变的节日才是对思乡的游子深深的召唤,只有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圆之夜才能充分了却思乡的心愿!可是,又有多少在外漂流的人们能在月圆之夜圆其梦想呢?恐怕只能是望月兴叹,唯借明月寄相思了!在这万古流芳的节日里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是多么的奢侈的一种享受啊!我不能,或许还有更多的人也不能!也许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只能远在他乡忍受孤独,默默地思念亲人了!
我记不清已经有多少个中秋节没有在家里过了,反正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只有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才享受过这份美好。在那些远去的年月里,虽然没有享受过月饼的香甜,但是母亲精心准备的一顿香饭就足以满足对节日的期盼了!在我的记忆中脑子里根本没有月饼的概念,对于月饼的印象只有在书本里才能读到。没有月饼,母亲煎几个油饼就算是了!就是这油饼也是一年中吃不了几次的,只有在过年或者端午中秋这样的大节日才能吃到,数量不是很多。至于月饼的享用就像神话里的传说一般,无可企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诗人漂泊他乡,怀念远在天涯的亲友,借以安慰自己和勉励天下所有的游子天涯共赏明月,是千古绝句!所以,我们这些奔波他乡的人也只能借这千年古语来共勉了!“月是故乡明”,这是流落他乡的诗人杜甫为了表达一种思乡的情怀和对家乡的美好向往而发出的一声感叹!其实,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是一个月亮,怎么可能只有家乡的月亮才更明亮呢!只不过是诗人偏爱家乡,想借以表达一种对家乡倍加思念的情怀罢了!任何人都有钟爱故乡的情怀,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但是,我对于今年中秋之夜的月亮能不能看到并不是很热切,至于月亮明不明亮我也并不关心。月亮再明也寄不去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月亮再大也容不下我心中的惆怅!今年的中秋,如果是乾坤朗朗,明月高悬,那我也只能在无奈中眼望明月慢慢升起,又在无聊中看明月朗照乾坤。我没有古人那种清高的情怀,我也领略不到“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的意境,我唯一能模仿古人的就是斟一杯薄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而后,又在沉醉中“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但愿孤寂的中秋之夜能有一杯薄酒畅饮,能有明月相伴醉入梦乡就已足矣!
又是中秋月圆夜高中(汇总17篇)篇十七
夜晚,月光洒在熙来过往的人群中。
从初一至十五,月亮经历着许多,就好像我们,从今天到明天,在每天人们或哀伤,或快乐,或孤单,各式各样的情绪中,月亮都会陪着你,随着你的情绪。
又是一年中秋,明月伴着我们,年复一年,时间在飞逝,该死的现实,使有些人,不得不分离。
今年,我和老师校园以及最最亲爱的同学们,分开了。只能是这样哭着分开了。
有时,现实真的“狠”残忍。
我们不分开行么?不上中学行么?天天黏在一起望着蓝天傻了吧唧的笑行么?
“no!”
现实得瑟得瑟它仅会的一个单词。
而现在,回忆着往昔,只能是,看着毕业照上的铁子,继而发疯似的想念。
想你和我一起在晚上放学回家看星星和月亮。
想你和我晚上发短信聊不到欠费誓不罢休。
想你和我上课传纸条被老太太发现,都说是自己先传的。
想你和我一起闹,满屋子乱跑。
想你和我冷战,一周没说话,之后忘了是谁请了对方一根冰棍便和好如初。
因为我们是朋友,我们彼此依赖。
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