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优秀的作文可以给人以启发和共鸣。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考。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一
俗语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就来见识见识黄山吧。
刚到山脚下,我就被黄山惊心动魄的气势打到了,虽然我们早早地到了,可那还是人山人海,挤得人透不过气来。
我们乘车山区,时不时就来了急转弯,比过山车还好玩,再往底下一看,妈呀,那可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呀,万一来个意外,就真的连尸体都找不到啦。
来到山腰间,有许多人都坐在岩石上,拿出食物来吃,补充体力,也有人累的气喘吁吁的坐在那,比如说我,嘴巴里一直怨天怨地:“早知道这么累,就不来啦”。
终于到了景区,我们的第一站是北海大峡谷,从北海大峡谷往下看,吗呀,那可真是山不见底啊,我连忙往后退了几步,继续向前走,又到了一个景区“仙女弹琴”,只见一位仙女坐在那,她的下面有一把琴,瞧!她正在演奏优美的乐曲呢!再看旁边,有一只小狗蹲在仙女身边,在往旁边看看,有一对老夫妇正在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这就叫二老谈心。这些怪石可不是人为制作的,而是天然形成的,人们根据他们的样子而编造出来的故事,瞧!那还有很多怪石呢!
黄山的松树也是千姿百态,有迎客松,团结松——,那可都是美景啊!
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到美丽的黄山玩玩吧!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二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黄山旅游了来到黄山大门。已是大汗淋漓。待到步入山门,立刻清凉爽快,汗消暑散。抬眼望去,前方是一条山路。山路两旁翠竹成荫,遮天蔽日。群群山雀在竹间飞舞,嬉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走去,半路上见到“喜鹊登枝”。大家兴奋地向上望去:一块巨石耸立山谷,成柱形,顶端分出一个杈儿来,像一棵大树。
瞧,“树”上的喜鹊正头朝上,仰天歌哩,为什么喜鹊不动呢?原来它不过是块俏石而已。黄山以各种奇松怪石而闻名,这“喜鹊登枝”便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样,登上白鹅岭,俯视下方,只见几十只燕子正飞来飞去,三五一群地旋绕嬉戏。再看那一座座“仙山”烟雾弥漫。猛地一眼望见“仙人指路”石。那心地善良的仙人,时刻给游客指引道路。望着这山间仙景,一个字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美!”初见面,我便爱上了黄山,它深深吸引我继续观赏后面更美的景致。
顺着狭窄的小道向光明顶前进。光明顶在黄山三大高峰中排行老三。通往顶峰的路很窄,但不陡。左边是峭壁,右边是丛林,景色很美!草丛中小虫蹦跳,大树上云雀声声,树林间松鼠蹿腾。枝头鲜花开放,香气四溢;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转过头来,忽然发现一只小松鼠,它是那么可爱。那双小眼睛正怯生生地望着我,那两只小耳朵也竖得直直的,像是在倾听什么。毛线绒的蓬松的大尾巴耷拉在树干上,整个褐色的身子伏在树干上。我蹑足轻踪,向它走过去,想给它拍张照。可它“蹭”地一下逃走了,我怨恨地想“这小家伙不识抬举!”算了,就不跟一一般见识了,我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
经过一个小时以后登上光明顶。这儿的空气太好了、狠狠吸上几大口,啊,还是香的呢。这种香,清新爽口,不是凝固的、人为的、生硬的香,而是那流动的、自然的、轻柔的香。使人顿觉耳目一新,有一种超越自然的感觉。增添了力量,忘却了疲乏。
看,前方的“鳌鱼驮金龟”多么形象。那条大鳌鱼正张着血盆大口,像是在吞食什么东西。它的背上有一只大金龟。这里,还有-个传说哩:
黄山一游,把我带出了繁华的都市,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我看到了祖国的美好河山。心情很是激动澎湃!黄山的美是大自然创造的,大自然是无与伦比的杰出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自然,对人类最美好的馈赠,让我们能欣赏到这奇观美景!“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的最好评价。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三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今天我就要与它谋面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黄山真奇呀!远远望去,茫茫云海如同一层神秘的面纱,遮住了黄山美丽的脸庞。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峦连绵不断,山顶之上,怪石嶙峋,有的似仙人指路,有的如犀牛望月。
拾级而上,一路山势险峻,道路陡峭,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山腰间,在这黑压压的一片怪石中的一点绿色吸引了我的注意,那片绿就是迎客松。
来到迎客松旁,见它枝干遒劲,傲然挺立,虽然经过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的主干笔直地长着,是那样挺拔有力,无畏风雨。有一丛枝干斜伸出来,仿佛在热烈欢迎游人的到来。
这是因为它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被坚石阻挠时,它没有放弃。在无法呼吸营养时,它坚持了下来。终于,1300年过去了,它长成了今天的样子。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迎客松,我下山了。经过一天的劳顿,劳苦自然难免,但我却认为这是最美好的一天,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坚韧的内涵。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四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国庆,我和妈妈去了黄山,一览它的真面目。
黄山的景色真美啊!坐着缆车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陡峭的岩壁,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身处仙境一般。
中午,突然下起了小雨,绣花针般大小。我们走了大概十分钟的路,到了白鹅岭。这里有几棵黄山上很著名的松树:一棵是黑虎松,一棵是团结松,一棵是黄山松。导游说,休息一会儿,二十分钟后就在黑虎松下集合,一块儿去光明顶。
在去光明顶的路上,我们还看到了飞来石。飞来石在电视剧《红楼梦》的序幕中出现过。
看过飞来石,我们向山顶发起冲锋。大约走了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山顶。啊!累死了,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光明顶是黄山最高的山峰,我们竟然爬上来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虽然很累,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了很多美景,真是太好看了!
赶快来看看这美丽的黄山吧!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五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为了证实这句话,我和爸爸在假期里来到了黄山。
在山脚下,爸爸指着山顶上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对我说:“那就是天都峰,我们要去的地方。前几年那里都在封山育林,最近才对游客开放的。我们真幸运。”那天都峰,看起来只有一粒灰尘大小。“今天一定要登上这座山峰,”我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十分犹豫,“这遥不可及的地方到底要不要去呢?”
我带着这微微惧怕的心情出发了。
乘车到海拔约700米的位置,我们开始登山。站在出发点,已经能感受到黄山的神秘、幽静和秀丽。
爬到海拔900米时,我已经气喘吁吁了。仰头一看,离峰顶还有900多米。这才爬了200米呀!真想放弃,我开始打退堂鼓了。“如果你现在往回走,那多可惜。如果一路到山顶,再看看走过的路,会很有成就感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又有信心了。于是,我俩一鼓作气冲到半山腰。
稍作休整,继续向峰顶进发。半山中的陡坡至少有60度。我咬紧牙关,使出生来就会的绝招——手脚并用,匍匐前进。靠这个绝招,我们“爬”到1600米!这时,登山道上出现了“塞人”的情况,来黄山游玩的人可真多!人流前进的速度太慢了,正好趁机休息片刻。
终于,我顺利登上了黄山最高峰—天都峰。站在峰顶往下看。哇,景色真壮观,奇松、云海尽收眼底。要是当时放弃的话,我就不可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在山顶我们喝了带来的八宝粥,这粥的味道和山下相同,但意义是不同的。补充了能量,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下山了。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美景天下闻名,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最让人们叹为观止的一定是怪石了。只见那些怪石形态各异,有的像仙人帮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有的像仙女一样在弹琴;有的像猴子一样在仰望明月。我觉得“狮子抢球”最有趣了,有两只狮子脸对脸,那咬牙切齿的表情栩栩如生,让游客们叹为观止,如果有猎物到它们嘴边那肯定跑不了。这也让走到旁边观看的人都觉得心惊胆战呢!
看!几块石头组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那只小狗望着天,好像在等着天上掉肉包子呢!
你再看,一位穿着长裙的仙女,她坐在石椅上,面前摆着一架古琴,纤纤的手指正弹着一首美妙的曲子,如果那位美丽的仙女能弹出声音来,那首曲子一定是好听的、梦幻的,“此曲只应黄山有”吧!
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就是黄山上千姿百态的奇松了。你看那陡峭的山顶上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树,远远望去好像一个巨人握着一支笔,在云海上练字呢!这就是“妙笔生花”。这时,一棵站姿优美的松树映入我的眼帘,这棵松树斜出枝干,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游客们。我不禁想起了语文老师曾经跟我们说的“迎客松”,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它是黄山的一张名片呢!
黄山之美不仅美在奇松、怪石,还有云海、温泉,还有很多很多的美等你去发现呢!(泰河小学赵睿哲)。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能是黄山最好的宣传文字了。因为它没有功利性,可能更深入人心。
去黄山之前,虽然也读过有关黄山的一些游记,其实心中没有多少概念。旅游景点的魅力,大约只有亲自去看一看才能感觉到。文字的东西,在大自然面前总是很苍白无力的。
我们去黄山在去年的四月下旬。到达黄山后,已经是下午了。住在旅馆里,老板介绍说下午可以到翡翠沟等几个小景点看一看。明天不耽误上黄山。想着要充分利用时间,便同意了老板的建议。
旅馆老板联系了导游,是小的旅游车,可以乘六七个人。很容易就拼了一车人。去了一个什么山庄,印象不是太深。那里竹林很密,好像是《西游记》的一个拍摄景点。后来就去翡翠沟。
翡翠沟游人很多。印象中这就是一个行政村开发的景点。据导游介绍,翡翠沟又名情人沟。在文化大革命时,有三十多个上海知青到沟里游玩,迷了路。不得不在沟里呆了几天。在迷路的几天里,大家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来后,好几对知青成了夫妻。为了纪念这件事,当地人便把翡翠沟改名叫情人沟。
翡翠沟就是一条山沟,中间有一条小溪,一直不断。往返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景色也很不错。我们去时下着小雨,只好穿着塑料雨衣游玩了。
当天夜里,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已经到了山脚下,明天无论如何也要上山的。
第二天早上,导游便带我们乘车上山。旅游车可以开到离山门很近的地方。
门票是一百二十元。购票处人很多,我们的票导游负责,倒是省了不少事。
在进门处,到处是人。进了山门,就有缆车可达半山腰。也有许多人乘缆车的,需要排队。山路上的人,一个挨一个。路较窄,小心翼翼才能超越前面的人。
因为下着小雨,每个人都有一个塑料雨衣。但雨很小,正所谓“有雨趣而无雨淋之苦”。不穿雨衣呢,衣服肯定也要淋湿啊。
在黄山旅游,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根拐杖。在其他地方登山,有拿拐杖的,但也有很多人不拿。在这里却是人手一拐。可见《卖拐》的广告做得比较好。
走一段时间,人与人之间慢慢拉开一点距离,不象刚上山时那么拥挤了。雨也基本停下来。可以脱下雨衣走路了。这可能是最令人欣喜的事情。毕竟,淋雨上山,总会让人感到一些郁闷。
山上竹子很茂密。也有很多不知名的树。许多树上挂上小牌牌,写着树名和属种。但游客还是记不住啊。风景那么多,谁记住树名了啊。
山路不算太陡。因为有雨雾的缘故,看不太远。开始,我多多少少有几分失望。我心中的黄山不是这样。
快到山顶时,雾上来了,飘飘浮浮,游弋不定。太阳也出来一点,把雾照得五光十色。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有时雾就在你脚下,在你手边。我不由得感叹,来黄山几次,也不敢大言说见过黄山真面目啊。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黄山真面目也不好见。应该说,黄山是有很多面孔的。
莲花峰是黄山的一个峰顶。据说在我们去之前的五年,只有莲花峰可上。另外一个峰顶天都峰已经封了五年。为的是恢复它的自然景观。因此,我们是幸运者。
站在莲花峰往四周看,千山万壑尽在脚下。而又云雾缭绕,是美不胜收的。
黄山有著名的迎客松。这是它的一大景观。图片,油画中都有它的身影。在那里,我们照了像。在那里照相的人多得很,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站在那个理想的拍摄位置。
去天都峰的路要险很多。也有一段上坡路,台阶很陡。这一路的景观相当漂亮。其实上天都峰也不需要太多时间。
在天都峰最高处,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都峰”三个字。因为那里地方很小,人很拥挤。我们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单独照相的机会。没办法,只好和别人照成合影像。照片里有我们,也有其他人。实际上,在那里照相的人,几乎都要把别人照在镜头里。这样倒显得更真实。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八
黄山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誉,我早就听说黄山的美丽了,今天,我终于去了黄山。
黄山真美,松树不是一排排的生长,而是三五交错,这像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美。到了黄山,人们不约而同的去看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当然我也不例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奇松,这儿的奇松不仅是三五交错的,而且这松树竟能在石缝中生长,真是生命力顽强啊!
黄山的怪石是出了名的`,这儿有各种各样的怪石,看,那石像个驼背的老人在凝视前方;这个莫非是一只被养在笼里的鸟?各种怪石都是那么奇特。这还有块出名的仙人石,这块仙人石仿佛是一个仙人在为人们指引方向。
黄石的温泉是天然形成的,如果你去泡温泉,你会觉得非常舒适,非常安逸。黄山的云海是黄山的一条壮丽的风景线。这云向海一样,但却没有海的波涛汹涌。云海是流动的,是翻滚的,这是天空中的好风景。
看完了黄山四绝,我就爬上了黄山,登上了黄山顶峰,鸟瞰下面的风景,仿佛是流动的画卷,这是只有登上黄山顶峰才能看到的。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九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前往黄山浏览观光,一路上,我的脑海中不为浮现出千姿百态的山峰和清澈见底的小溪,想象看黄山的美丽景色。
到了黄山以后,我们先来到了九龙泉,站在九龙泉脚下仰望,瀑布分九叠从顶,倾泻而下,宛如九条威武的白龙从天而降。
告别了九龙泉,我们进入了玉屏景区,险峻的天都峰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位于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边钵盂峰。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接着,我们来到了莲花峰,莲花峰是黄山的山峰,海拔1864米,莲花峰远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近看,又似一座玲珑的宝塔。
随后,我们又如来到了黄山最景点之一——迎客松。我早在电视上见过它独特的美,今天,终于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它的独特。
然后我们来到了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10米,接着我们来到了百步云梯,旁边的导游说:“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方北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百步云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
最后我们坐了云谷索道下山,下山时我看到了很多的厅山怪石,还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云海。像白色的海洋一样,真是美极了,仿佛置身于人间的仙境。
放眼望云,那些石阶、瀑布、云海都像在我们的脚底下一样。苍翠的松柏、灰色的石阶、银白色的瀑布,还有那若即若离的云海,在我的脑海里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让人留连忘返。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
黄山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誉,我早就听说黄山的美丽了,今天,我终于去了黄山。
黄山真美,松树不是一排排的生长,而是三五交错,这像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美。到了黄山,人们不约而同的.去看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当然我也不例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奇松,这儿的奇松不仅是三五交错的,而且这松树竟能在石缝中生长,真是生命力顽强啊!
黄山的怪石是出了名的,这儿有各种各样的怪石,看,那石像个驼背的老人在凝视前方;这个莫非是一只被养在笼里的鸟?各种怪石都是那么奇特。这还有块出名的仙人石,这块仙人石仿佛是一个仙人在为人们指引方向。
黄石的温泉是天然形成的,如果你去泡温泉,你会觉得非常舒适,非常安逸。黄山的云海是黄山的一条壮丽的风景线。这云向海一样,但却没有海的波涛汹涌。云海是流动的,是翻滚的,这是天空中的好风景。
看完了黄山四绝,我就爬上了黄山,登上了黄山顶峰,鸟瞰下面的风景,仿佛是流动的画卷,这是只有登上黄山顶峰才能看到的。
井陉实验中学初一2班李官耀。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一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黄山旅游.
一路上,我往窗外望去,哇!人可真多啊!到了黄山的山脚下时,向上一看,啊!山顶直插入云端.我想:这么高,而且向上看什么也没有,哪像什么名胜古迹呀!导游姐姐告诉我:“上山了,你就知道了!风景名胜全在云上哩!”
我听了,奋力向上爬,爬了一会儿,心想:这要多久才能爬到山顶呢?导游姐姐说:“我们要去坐缆车了.”我开心极了,心想:“太好了,刚刚还吓了个半死呢!”谁知我这个出了名的大胆小孩,坐上缆车后居然吓得躲进了妈妈的怀里,头都不敢抬.妈妈说:“起来看看,风景非常美的!”我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可惜啊!缆车已经钻到云里了,到处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
在山上,我发现了一个像手一样的大石块,我好奇地问导游姐姐:“姐姐,那是什么?”导游姐姐见了,说:“请大家过来集合,猜猜看那是什么?”有人说是手机,有人说是海豚,,大姐姐问我:“小朋友,你说是什么?”我想到书上讲过黄山的奇石中有“仙人指路”,就说:“好像是‘仙人指路’.”大姐姐说:“你猜对啦,你怎么知道的?”我说:“在书上看到的.”“哦,看来你还是个爱看书的小姑娘呢!”我听了非常高兴.接下来,导游姐姐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景点.
黄山真美呀!直到今天我还想着黄山呢!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二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今年暑假我和妹妹两家人来到黄山,一睹黄山的风采,那里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那天一早,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
我们先游览了黄山脚下的一个景点——翡翠谷。这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我们跟着导游走进了这个幽幽的山谷,顺着山间小道向前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细长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胜收。水浅的地方人们有的坐在大块石头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轻轻地向手臂、脸上泼洗,还有的挽起裤腿踏入冰凉的水中。我飞快地跑向溪边,将双手伸进水里。啊!真难以相信,这水冰得离奇,一股清凉感觉顺着我的手臂溢满全身。翡翠谷游览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休息一晚后,我们坐景区公交车,到达云谷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玉屏楼站。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玉屏楼前面有一棵闻名中外的迎客松,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中,高10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桠伸出,犹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说到黄山的松树不得不提到始信峰。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始信峰是黄山著名的山峰之一,以奇松而著称,这里云集了黄山十大名松,有探海松、接引松、卧龙松、凤尾松……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连理松和龙爪松。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龙爪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三天的旅行结束了,我们离开了黄山。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云海,但是我们还是被黄山的美景所震撼。多年以后,我会带着对黄山的回忆,带着对黄山的期待,故地重游。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三
黄山是一个中外闻名的好地方,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它还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先坐索道上山,再向上走几级台阶,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了。
黄山的奇松很多。有迎客松、黑虎松、仙鹤松、孔雀松等等,我们来说一说黑虎松和仙鹤松吧!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远远看到一只黑虎威风凛凛地趴在一棵大松树上。那个仙人赶忙跑过去追,可是那只黑虎却不见了。仙人仔细地端详着这棵松树,发现它长得就像失踪的黑虎一样刚劲有力,于是他给这棵松树取名为“黑虎松”;仙鹤松远远望去,真像一只仙鹤在云海中翩翩起舞,仿佛还唱着优美婉转的歌曲……真美!
黄山的怪石也多。有飞来石、妙笔生花、金龟下蛋、双僧拜佛、龟兔赛跑、金鸡叫天门等等,再来说一说金龟下蛋和金鸡叫天门吧!金龟下蛋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巨大的金龟懒洋洋地趴在山上,旁边还有一个圆溜溜的石头,真像它下的蛋。它仿佛在炫耀着:“我下了个蛋,很厉害吧?”;金鸡叫天门远远望去,真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仰着头站在山上,对着天空大声地啼叫。真神奇!
黄山的云海很漂亮,有时像仙女身上的轻纱,虚无缥缈,在山谷里,在山峰间穿梭着;有时又像翻滚的海浪一样汹涌澎湃,壮观极了!
黄山还有温泉。玩累了,走下山,泡一泡温泉,消除一天的疲劳。真是太惬意了!
这就是美丽的黄山。欢迎大家去游玩!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四
在导游叔叔的带领下,我们这个团队开始徒步登山,虽然越来越累,腿酸脚痛,但大家相互鼓励着,我们一家人一路坚持,没有坐缆车。沿途不时看到有挑货上山的人,妈妈说他们是挑山工,黄山太高太大了,往山上运东西,基本上都靠他们这样一担一担地挑,非常辛苦,所以山上的东西很贵的。看着这些可敬的人,我还有理由喊累吗?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登上黄山!
我们首先登上了始信峰,傍晚到达了丹霞峰,沿途看到了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等景观。第二天凌晨两点就起床了,趁着月光,与其他游客一同赶往光明顶为了看日出。月光在山间石道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柔和的风吹动树叶,沙沙的细语,仿佛在向我们诉说黄山的故事。走走歇歇,很快就来到大名鼎鼎的飞来石,这个如同天外来客的巨石可真让我惊奇哦!我在夜色中绕着他转了又转,希望能带给我灵气。
虽然赶了个大早,但天公不作美。一早,山间魔幻般生出一团团雾气,像白云仙子一样在山峦间飘荡,群峰之间,白浪滔滔,浩瀚无际,那一座座山峰,如同云海中的小岛,时隐时现,真是美不胜收!唉!壮观的日出是看不成了!而且,浓浓的雾气让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落汤鸡,头发上还顶着无数小珍珠呢!
下山了,我们经过莲花峰、天都峰一路下来,我的腿几乎不听使唤了,肌肉不停地抖,真像导游叔叔说的: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可把我累惨了,不过我还是很骄傲靠自己的力量游了黄山。这真是让人终身难忘的事啊!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五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黄山的景色使得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留下了“深信黄山奇天下”的佳句。黄山之美,美在山石的雄奇俊秀,云雾的聚散飘渺,奇松古木遍布山野,松林涛涛,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秋季的黄山虽不如春夏季那般生机勃勃,可也别具一番特色。昼夜温差让枫叶黄栌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淡粉逐渐过渡到火红,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火红的花海,仿佛火焰一样把天空烧红了,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黄山共有大大小小72奇峰,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主峰莲花峰海拔高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当你走进黄山的峰海时,无数的巧石映入眼帘,这些巧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惟妙惟俏,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和谐又奇妙。
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以石为母。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这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残疾人,他们身残志坚,坚持不懈,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要冲出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说起妙,非黄山的云海莫属,可谓是非海却又似海。站在山顶向下眺望,只见烟云像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缓慢让你感觉不到它在移动,时而又如瀑布般湍急。云海朦胧之美,真是变化莫测,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
游记黄山之美(精选16篇)篇十六
常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终于在盛夏八月赏到了黄山的真面目。
刚刚黎明,我们一行人乘着缆车从慈光阁向玉屏楼进发。我坐在窗边,左瞧是山壁,右看是高崖,远望有峰峦高耸,近观有松木成林。晓雾弥漫,像刚从清水中洗过的白纱,缥缈中透着神奇,朦胧中又含着清秀,露出云层的山似岛屿般一簇簇地漂浮着,云雾舞动间,又恰似蛟龙腾空,让人还未踏足便已望而生畏。
到达玉屏楼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向有“鲫鱼背”之称的三大险峰之一——天都峰。途经迎客松时,云雾散去,明媚的阳光铺在崎岖不平的青石栈道上,形成一片斑斓。于观景台细听,山间百鸟鸣啼,道旁泉水叮咚,随风入耳,仿佛大自然的赞歌,使我霎时间活力充沛。一路疾步到天都峰脚下,遇到一位从山下爬上来的挑山工便寒暄了几句,他说自己每天要挑着近200斤的物资往返两次,他们跟着太阳上山,捧着月亮下山,风雨无阻。告别后,我们踩着陡峭的石阶向“鲫鱼背”爬去,站在半山腰向山顶望去,不到半米宽的台阶,护栏和铁链紧紧重合在一起,就像是一把削铁如泥的细长银剑,垂直插入云霄,叫人不禁倒吸一口寒气,感到莫名心惊。尖刀似的山峰,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中,隐约可见身前一根细长的线。当看到“登峰造极”四字时正值中午,放眼望去,群山就像大海的波涛,蜿蜒曲折。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踏上了前进的征途,爬下“百步云梯”,登上“一线天”,到处可见挑山工劳累的身影在峭壁岩缝之中穿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随着泉水逆流而上,日落时分,我们到达飞来石。火红的光芒洒在四周雄峰上,山峰变成了挑山工手中传递的无声燃烧的火炬,日落下山头,一个个挑山工依旧是彩霞中耀眼的光。我坐在飞来石旁,品着霞光,细思之。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诚不欺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