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励志文章篇一
我们是生活的富有者,因为我们拥有理想。
——题记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会丰富多彩。”理想是巍巍大厦的栋梁,理想是滔滔大江的河床,理想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漫漫人生路,我们将与理想一起走过,成为生活的富有者!
甘洛县马史太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彜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却扎根这里18年了,他们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彜寨,为村民走出彜寨架起了“云梯”。是理想支撑着他们走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雨路,实现了他们在最崎岖的山路点燃了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无数的人们,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付出的汗水,走过的坎坷,见证着他们的一切,他们用理想点燃了熄灭的灯,照亮了夜行的路。
居里夫人在旧木棚实验室里发现的镭元素,是她用美丽和生命换来的。当这位高额头蓝眼睛的异国女子来到巴黎的高等学府时,许多贵族子弟以多看她一眼,凑上前说几句话为荣。处于25岁青春妙龄的她,随时都可能坠入温暖的怀抱和赞美中;但她选择了躲在狭小的阁楼里,在寒冷和饥饿中,让酸碱日复一日地侵蚀着她柔美的双手,让含毒呛人的烟气在她秀美的额头上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痕迹——这都是为了那崇高的理想,那永不止步的追求;正是凭借她自己这坚定刚毅的品格,终于使她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
高三,紧张的学习压得我们好累,然而我们同样在忙碌着、奔跑着——为的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高三的我们,处在了人生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虽然我们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也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我们能树立崇高的理想,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我们知道人生的路是漫长而多彩的,有如在无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路线继续航行。我们坚信:无论这条路有多坎坷,我们也会迈上成功的彼岸,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拥有理想,我们的内心盛满了阳光;拥有理想,我们的精神始终乐观向上;理想是一针强心剂,它能让心灵虚弱的人变得坚强,能让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拥有生命的曙光。
朋友们,让我们为理想而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吧!
高考励志文章篇二
考生所有的情绪,我都有了,我也得了考前综合症。
每天5点半,闹钟准时把我叫醒,天冷的时候,是老公去准备孩子的早餐,我就在床上想着今天去菜场买什么;看着女儿睡眼朦胧地穿衣服,听着她在摸摸索索地洗漱、关门,听车子离开小区时的.喇叭,然后想象她在车上的早餐,是否都吃光。
晚上不管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在那个晚自习下课的时间,一定要等在她的校门口,接她回来,到家了,紧跟在她的身后,不停地问:吃什么?吃什么?饿吗?说饿了,屁颠屁颠地准备牛奶等吃的,比听到什么都高兴。
然后听她说话,高兴的,不高兴的,抱怨的;然后跟她过招———
只为了活动活动她一天疲劳的身体。
然后她看书,我看书,等到她睡觉,看她甜甜的蜷缩在我的身旁,一脸幸福。
家有考生的日子,是最艰难的日子。
感谢上帝,让我们拥有不错的工作,能满足她几乎所有合理的要求,让她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不受风雨寒冷酷暑的袭击。
曾经,一个学校的校长说过:一个家庭,孩子幸福了,家长就幸福了,家庭也就幸福了。
说的不错,真有体会。但是,我们付出的是不是太多的代价?
这样呵护出来的考生,即使考上北大清华,又有几个能为社会所用?
我很迷茫,但还得做下去,只为将来不后悔。
高考励志文章篇三
一个血色的黄昏,我独自一人漫步在通往高三部的小路上。昔日热闹非凡的操场早已空无一人;学哥学姐们阵阵琅琅的读书声也已随风飘散;就连操场边的小树也是精神黯淡。迎接我的,只有孤单耸立的教学楼和层层深锁的大门,我心中一阵怅然,要上高三了,我还没有准备好呢,它就这样猝然而至了,让我措手不及。
曾几何时,我们骄傲地穿着迷彩装,在烈日的炙烤下学站军姿;曾几何时,我们疯狂地扯着嗓子,为场上的运动员呐喊助威;曾几何时,我们兴奋地观看晚会,为台上精彩的表演狂呼不已;曾几何时,我们齐心协力为班会出谋划策,将“感恩”的主题发挥到极致;曾几何时,我们喊着响亮的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在跑操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可是曾经的这些,现在都到哪里去了?我匍匐在时光中,想留住这些美好的过往,可是时间忘了带我走,它依旧轰然向前流去,于是,我只能悉心收藏这美好的点点滴滴,让记忆更加丰盛。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张张带着微笑的友善的脸;记忆中,跌倒时,是同学向你伸出一双强有力的手;落泪时,是同学默默为你递上一张张纸巾;失意时,是朋友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生病时,是朋友在对你嘘寒问暖……高三要分班的事情已成定局,面对已同窗两年,即将分别的同学,我们心中有太多的不舍,而那些曾经的不愉快和伤痛,在分别面前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我想,我们将记着彼此的好,并怀着这份感动,去迎接我们的高三——充满奋斗的一年。
当然,学习依然是高三的主旋律。不知是谁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那么我想,高三该是这奋斗的前期了。回想高一高二的“奋斗历程”,我对高三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铺天盖地的试卷,没日没夜的奋战,起早贪黑的苦读,睡意朦胧的双眼,身心劳累的背影……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谓的“炼狱”吧。我却以为,这样的高三生活该是充实的,快乐的,它也必将成为我生活中的回忆。坚韧的毅力,昂扬的斗志,满腔的热情,美好的品德,百折不挠的勇气,勇于挑战的激情,不怕困难的坚强,跌倒后的不轻言放弃……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高三经历将教会我们的吗?那么,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微笑着去拥抱它呢?就让挫折与打击来得更猛烈些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历练中成长。
我一直信奉“有志者事竟成”。从我们踏入一中的校门起,我们就梦想着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高三则是我们为梦想的最后冲刺。梦想注定要在汗水的浸透中成长,面对成绩的不稳、名次的起伏,我想,我们不能麻木无知,亦不能患得患失,怀着一颗平常心对待平常的考试,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利。朋友,请不要再多愁善感,亦无须哭哭啼啼。与其在泪水中沉沦,不如在汗水中拼搏,你说呢?在这最后的一年里,谁付出了努力,谁就会是那个笑得最灿烂并且笑到最后的人。
面对高三,我已不再迷惘,不再踌躇。既然选择前行,就要步伐坚定;既然志在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既然到了高三,就要不怕“炼狱”。我希望,也坚信我的高三生活必将是充实而精彩的一年,我更希望明年的那个夏天我的好梦成真。
高考励志文章篇四
或许注定了我们班将会成为一个文科班。在年级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知道,高一年级作文写得最好的是一班,高一数理化成绩最差的也是一班。
班上的人文气息很浓,不知为什么,大家都变得很多愁善感,很爱写作。当别班的老师埋怨学生交作文和周记爱拖拉时,我们班的学生在埋怨郭老师批改太慢,因为我们太想看看自己的评语。每周的作文课都是大家所喜爱和期待的,郭老师会读很多写得好的文章,说不定自己的周记或作文就会在其中。教室后面的黑板和墙上总是贴着密密麻麻的优秀作文,课余大家围的水泄不通,甚至有人见到好文章,情不自禁的大声朗读。我的作文是经常位列其中的,当听到老师或同学的称赞,心里的高兴无法言表。而正是这种单纯的虚荣心理,加上年轻的激情、对新生活的兴致以及自身对写作的爱好,我们不顾一切地抒发着自己的思想,写对生活的感悟,写对时局的看法,写对邪恶的批判,写对美好的向往……好作文层出不穷。还记得那篇《钟情白开水》让我整整两个月没买过一瓶饮料,因为:“我更钟情于八分钱一瓶的白开水。”每周的阅读课,大家显得特别兴奋,早早地跑到阅览室,读报,看杂志,作摘抄。我爱摘抄的习惯就是在那时养成的,这给我今后的作文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在这个班级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宽容和自由。然而,宽容和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在必须以综合成绩论高低的高中,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一群身上还肩负着更沉重任务的高中生。
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数理化全军覆没;一次又一次,任课老师露出失望无奈的神情;一次又一次,新换的数学老师信誓旦旦,最后迎来相同的命运。到了下学期,对于我来说,上物理课已经变成了一种折磨。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它的来临,又迫不及待地渴望它早点结束。在我的脑海里,物理公式仅仅意味着字母和符号,我已经失去了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思维和兴趣。物理课的陈老师却仍然苦口婆心地教导着,每次见到我,总会问一下最近的学习情况,并鼓励我相信自己,不要退却。而我却无法让自己振作起来。那段日子变得越来越黑暗,我怕上课,怕考试,怕遇见老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终于越掉越远了。特别当听说高二要分科时,我已决定放弃。x老师还是苦口婆心,一次又一次地在半路上叫住我,询问着,鼓励着,而我已经麻木了。到了最后,发展到上物理课时我看历史课本,我仅仅想选择一种方式逃避。x老师发现了,他的脸上写满了失望,但他没有表现出很生气,反而很平静地说:“即使是读文科,学一下物理,对将来生活总是有好处的……”我很愧疚,很难过,我对不起眼前这位一直关心着、鼓励着我的老师,但我没有办法,十六岁,有些东西,注定只能留下遗憾。
一班终于“众望所归”地成为了文科班,我也如愿选择了文科。
高考励志文章篇五
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高考励志文章篇六
1. 养护身心,使神清气爽心定气闲。
临近高考,情绪最易急躁。心浮气躁,这也想学,那也想做,轻重缓急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时间赔了,方寸乱了,心气虚了,于考试有害无益。大战之前方寸先乱,那无疑是自毁长城,招败取辱。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成就事业的必备心理素质,更是制胜高考的必备心理素质。
2. 提纲挈领,使主干知识清晰突出。
考前这段时间里,千万不要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切忌再做过多过难的新题,更不要相信“猜题押宝卷”。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高考题是不容易被猜到的,而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确是短时间内可以清晰起来的。消化掌握已有知识,补齐漏洞,夯实薄弱环节,记牢该记的东西,使学科主干知识清晰突出,就可以有效应对语文考试。
同学们可以合上课本和考点笔记,依据学科知识脉络或者高考试卷从第一题到最末一题排列的语文知识点体系,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有关内容:什么知识点、该知识点怎么设题、这类题目怎么解答、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常用的术语、自己平时常出现的失误、这些失误该如何矫正等等。一路回忆下来,拿不准的地方再翻看书本查阅笔记确认订准。这样记忆效果好,增分效果也较明显。
3. 天天过招,使胸有成竹呼之欲出。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即使明天高考,今天也要适度练习。当然,这时候练习不求数量不求难度,关键是保持手感、练习规范和讲究细节。对薄弱的知识点尤为必要。比如你平时文言阅读或诗歌鉴赏较弱,考前天天练一两题,获得解题感觉,避免怯场慌乱。练习规范,避免造成非智力因素失分,尤其是网上阅卷,对规范解题要求更高:字体潦草的卷面直接评卷和扫描到计算机中评卷,可视效果大不一样,卷面书写弱点被放大,视觉效果更差。天天适当练习,讲究细节完美,做到书写清晰,卷面美观,答案呈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条理化,最大限度多拿分数。
高考没有什么秘密,要考什么怎么考早就白纸黑字公诸天下,什么题型怎么解答各种资料各位老师都会条分缕析准确应对,成败关键就在于谁准备充分胸有成竹。
高考励志文章篇七
我在十八岁之前的人生里,都一直坚定不移地相信着,高考这件事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从每次模拟考试过后我妈根据排名对我的夸奖或毒打,我就能判断出它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它大概会决定今后的我穿蓝布工作服,还是穿套裙和高跟鞋坐进办公室;它会决定我每天清晨挤密不透风的公交车,还是开锃亮的小轿车潇洒地穿越人群;它会决定我住进破旧的老居民楼,还是风风光光地住进别墅里……我此生荣华富贵注定全部指望它。
可是高三那一年,我的成绩却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似乎无论我多早咬牙起床背单词,多晚在数学题的演算中不甘地睡去,牺牲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盯紧练习册上的题目,甚至连午饭时也要一手拿饭勺一手持课本,可我的名次却始终稳稳地出现在并不代表优秀的行列里,没有半点挪移的痕迹。
我至今还记得那种濒临崩溃的感觉,身与心达到前所未有的焦虑程度。于是在一次失败的模拟考试后,我捏紧一张低分数的卷子,突然听见自己的一声啜泣,继而变成女中音的呜咽,再变成肆无忌惮的嚎啕。高三的每一次模拟考试都会扯断一些人敏感的神经,每个班级都会传出类似的哭声,这哭声渐渐让所有人产生习惯,但我的那一次至少惊动了半个班级。
我的头埋得低低的,我用双手给自己围出一方安全区,不久后半只袖子就被眼泪浸透。我的同桌不声不响继续写一张数学卷,我的前桌转过身摸我的头,我的好朋友从教室另一侧跑来弯着腰站在我身边,就像安抚一只受伤的小猫“别哭了,没事没事的呀。”有人压着我袖子底下的缝隙递给我一张字条,那上面写着“你那么用功,下次一定会考好的。”我突然间哭得更凶,瞬间让整个教室安静。我最想听到的不是“努力”,而是“聪明”,那才智一定是我天生缺乏的东西,才让我许久的努力付诸东流。我在那张桌子上趴了整个下午,晚自习时班主任坐在我旁边。才不过三年的时间,教学压力也在她年轻白嫩的脸上埋上几颗痘,两条眉毛间也拧出一股带褶的疲惫。她给我写了一张长长的字条,大意是:这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次失败,你以后的路还很长,这张卷子会成为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不会对你的未来有任何影响。
我似懂非懂地从安全区抬起头,那时候我把整个人都哭透了。
很奇怪,这是我在回忆起高三那一年的时候,脑袋里首先闪现的一件事。大概之后的人生真的应验了班主任的那张字条,我失败了很多很多次,但哪一次失败也没有让我之后的人生万劫不复。又也许我记得它,是因为那一整个下午哭到丑陋的姿态让我内心羞耻,使我未来的人生永远知道,人就算是输,也要输得体面,要时刻保持高昂的头颅笔直的脊梁,那是一个人去赢的全部筹码。
我想我之所以把高考看待得如此重要,又或者应该说我的家庭把高考看得如此重要,大概是因为那读到高中就辍学的父母把许多世态炎凉都看透了,他们一辈子都在咒着命运的不公平,错失的读书机会让他们没法成为那些生活起来毫不费力的人。他们对生活唯一的希望,渐渐浓缩成一个我。
我长大后想起那段日子还是怕的。我的妈妈多少次苦口婆心地对我讲一定要考上好的大学,也多少次在我的低分试卷前比我流更多的泪。自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她一直囚自己于不幸福的生活和婚姻里,所以令她快乐的事情,我尤其愿意去做。可是在高考前的两个月里,我默默生出一个不光彩的心愿:我希望自己在高考来临前的日子里,得癌症或者被车撞了。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还在感慨一个孩子所承受的压力,竟然让这种被动的死亡成为比高考还容易接受的事。可命运待我太厚,我没有患癌症也没有被车撞亡,我被命运推进一张高考座椅,在三天中平静地完成了那份试卷,没有发挥失常也没有超常,经历了一个最自由的暑假,进入一所平常的大学,把一个教室从陌生坐到熟悉,四年后丢下课本,生活继续开始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
我曾以为高考是不重要的,见识了那么多早早辍学在社会上闯荡数年的朋友,他们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已经坐进小轿车住进小洋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快乐日子,而我却需要从一本一本书中寻着“黄金屋”,而无果后又质疑是否它隐匿过深,又或许这根本就是一个谎言。后来认识更多的人,才知道高考对于另一些人的重要性。有多少山村的孩子每日走十几里的路去上学,怀揣着一个家庭全部的积蓄去赌一个翻身的机会,高考是救命的稻草,也是唯一的一根,它带多少人从大山的一侧翻到另一侧,从生活的底层爬到顶端。
可是我也渐渐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高考有多重要,取决于一个人在今后的人生中为自己创造多少挑战。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完全比一次高考要重要得多,可是有那么多人,他们活着活着就忘记了。
高考那一年的日子,说完全痛苦也是不公平的。我到现在还异常思念那学校外的豆皮小摊,那群一同披星戴月满脸长痘的同学们,还有那些自习课的小纸条,熬夜时偷发的短信,以及每天和朋友最常说的一句话“中午吃啥”……最重要的是,高考那一年,漫长而煎熬的经历,让我从中学会坚持,学会容忍,学会今后的人生要体体面面地活,学会这生命里无一事不是苦乐参半,高考是这样,人生亦如此。
祝所有高考生一切顺利!
高考励志文章篇八
那一年,我高三,属应届毕业生之列,在兄弟姐妹六个当中,我一直是学习最好的一个孩子,因而他们给予我的期望也最大,希望我能够顺利地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吃公粮的人。
高考的前一个月,姐姐奉父母之命前来我寄住的地方为我做饭,全力以赴照顾好我的生活,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去,姐姐给我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并严格地监督我执行。
高考一天天地临近,我却变得莫名的烦躁与紧张,我不知道这一场考试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够达到众人期望的目标,若成,如此,若败,亦如此,当然,如果能走进大学,这是皆大欢喜的事,但是倘若没有考上,父母将会怎样的失望,而我又该如何面对这所有的人?我的心中一直背着一个好大的包袱,这个包袱好沉好沉,压得我好像喘不过气来,我常常夜里久久不能入睡,严重的失眠让我精神状态极差,上课上着上着就不由得迷糊起来,我不停在地心里对自己说,不能这样,千万不能这样,可是我无法控制自己。
高考的日子在我的不安与焦虑中不期而至。那一天,姐姐早早地起床,给我打了三个荷包蛋,督促着我吃了,然后将我的学习用具一样样地检查,唯恐遗漏了什么,然后给我一再交待做题要用心,千万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好好做,认真答,我人生的路好与坏就在此一举,听了姐姐的话,我的心中不由得紧张起来,我拿起文具盒快速地离开了我居住的小屋。
考试的铃声响了,我端坐在教室里,脑子里有些慌惑,也有些茫然,我不知道各类试卷上都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题,难与不难,这其中有没有我不曾复习到的?我带着种种疑惑,等待着监考老师下发试卷,第一堂考的是语文,按说这个是我的强项,可是我感觉我的脑子一直有点发昏,手心直冒冷汗,我不停地对自己说,要放松,要放松,一定要放松情绪,可是我有点身不由己,我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道题目,还好,在两个小时内答完了考卷,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在这时,铃声又一次响起,考试时间到了,我怀着侥幸的心理交了试卷。
我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答着一门又一门的考卷,七门课,历时三天,在这三天之中,我的神经一刻也没有得到放松,我的脑子像是紧紧地绷着一根弦,试一考完,那根弦也断了,我昏昏地睡了一天,吃饭也不能醒,姐姐看着我疲惫的样,没忍心叫我。
试考结束了,我胆战心惊地等待着阅卷的成绩,半个月后,成绩公布了,我以二十三分之差而落第,我一个人静静地去了河边,在河边的大青石上坐了一下午,我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我的父母和家人,我害怕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我也害怕听到他们那言不由衷的话语。
就在那天的下午,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出去打工,我不要在亲人失落的眼光里生活,我没有考上大学,我辜负了他们,我不仅仅是辜负了他们的爱和关怀,我更打碎了他们对于生活殷殷的希望,或许他们并不会苛责于我,但我却无颜面对他们。打工的经历催生了我的写作,后来我用写作弥补了那次父母寄予我企图通过高考实现的光宗耀祖的梦想,成为了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高考励志文章篇九
其一,考试状态是一种做题的手感,比如选择题有选择题的做题技巧,大题有大题的做题技巧。这些老师已传授给了我们。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要了解自己常错的知识点。我有时会发现,这个(类)题总做错,做三遍,错三遍。那么接下来我就会对它格外关注。
其二,考试状态也是种心理状态。我在考试前没考虑过能不能考上。既然志愿报完了,想也没用。我关心的是,对有把握的题要做对。有些不会的题,任你怎么绞尽脑汁也不会。所以,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题上,多检查做过的题、会做的题。我们平常都有体会——这道题我马虎了,那道题我能对,但就是答错了。高考也同样。
如果你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内心不够平静,可能比较浮躁、着急。其实大可不必。虽然综合科目时间较紧,但做对有把握的题的时间还是够用的。我们要争取做一题对一题,在考场上想做完所有题再回头检查几乎不可能。慌乱,是考场大忌,时间再怎么不够,也不能慌张。记得考英语时,坐我旁边的两位同学最后一篇小作文没时间写了,但成绩也不错。既然已成事实,再想还有什么用?我们只要关注卷子上的题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这才是积极的心态。
现在,“二模”还没开始,高考还有40多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请不要气馁,请记住: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分;不与他人比较,只与自己比较;知足常乐,将每次进步都化为前进的动力。
只要努力,奇迹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