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评估和验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可以看看以下的参考资料。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一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感受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2.数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3.尝试列举生活中的数学的例子,并能应用个案(编学号)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表达的工具。
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为我们数学提供了素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学好数学的必要性。
开头语。
同学们,在广阔的田野,繁华的都市,到处都有我们常见的图形和数字,生活中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生活更为我们数学增添了无限的素材。
活动一: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呈现四幅画面:天安门广场、东方明珠、金字塔、赵州桥。找出四幅画面中熟悉的图形。初步感受四幅画面中所包含的图形。
2、启发学生寻找身边的图形(如课桌、黑板、钟面等)在教室内和窗外校园寻找熟悉图形。由远景(四幅图片)到实物,从身边的图形获取真实感受。
3、展示一组交通图标及汽车商标;让学生观察图标及商标中的熟悉图形,思考交通图标还表达什么内容。感受交通图标及汽车商标中的图形,并进行小组交流。回答所熟悉的汽车品牌,尝试这些商标品牌所表达的含义。从感受图标所包含的图形的同时,体会图标所超越图形本身所表达的含义。
4、展示奥运会会题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会题的组成及五环表达的含义。观察会题由五个圆组成,且环环相扣(位置关系),并通过小组交流五环的象征意义。感受图形和图形间的位置关系,体会图形及位置所表达的含义。
5、展示自然界中的动物及植物的图案。欣赏列举生物的图案,体会对称美,举出自然界中的其它生物的例子,并小组交流。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从另一层面感受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列举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数据,说明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列举生活中存在的数据。感受数据来自于生活,它是有别于图形的另一表现形式。
2、课件展示:汽车票,引导学生观察,每张汽车票中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感受一张车票中的数据及其作用,并对汽车票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交流。不同内容中的数据表示不同的含义,体会数字的价值及表达的含义。
3、展示一组身份证号码让学生观察身份证号的异同,在对身份证号中数字所表示含义的基础上,尝试为学校同学编学号。小组讨论身份证号中数据所表示的含义,并按每位学生编写学号,展示编写方法,交流编写的体会。作为数据的个案感受超越数据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并通过编学号活动获取成功的快乐。
4、展示股市行情及外汇牌价,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有关数据)认识数据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数据在生活中的出现是全方位的,发展学生的情感和和价值观。
思考感悟。
通过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感受?使学生能觉得: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服务生活等。
课后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成长记录”。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一堂数学课,也是教师面对新同学的首次亮相,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现实情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过欣赏天安门广场、东方明珠、金字塔、赵州桥的画面,学生的内心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观察生活中客观的图形和数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图形和数字是人们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图形、体会数字,认识学好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激情。
3、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看,分为两个层次:先观察生活中图形,后体会数字,图形的直观性、数字的抽象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突出图形和数字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基本工具。同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筛选和整合,选择了一些学生感兴趣(如车标、商标自然界中的生物)的图形例子和日常生活中数据的例子,这体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
4、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数据(如人的体温、血压、身高、体重、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丰富的知识面和信息量也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通过编写学籍号,使课堂活动达到了高潮,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自身的探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认识到数据的作用。
5、由于本节课教学活动较多,活动间的流程显得较分散,连贯性不强,在个别活动中,还不能收放自如,个别地方、语言不够准确,简练。
总之,这节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同时,教师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新教材的教学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才能迎接新课标的挑战。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二
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师生共同搜集写有数字的常见物体或图片(手表、闹钟、日历、尺、磅秤、药瓶、家用电器、温度计等),陈列在室内。
教师准备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或图片,分类陈列。
幼儿介绍自带的有数字的实物,说明物体上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还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看到过数字,并猜想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功用(如门牌、车牌、交通灯、声音分贝表等)。
它表示什么意思?想想你还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看见过数字,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幼儿园小班教案 我们一起玩纸圈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三
1、通过在参观数字展览区的情景中,幼儿获得按照数字内容归类的经验。
2、体验到生活中各种数字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参观数字展览区
1、回忆
1)在哪里看到这些数字宝宝?
2)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2、归类
1)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这么多数字,它们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2)这么多的数字贴在一起,看也看不清楚,怎么办?
幼儿教师讨论
总结:按照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这样的一样的内容放在一起就能看清楚了。
3)幼儿操作:把相同内容的资料粘贴在一起。
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都会被打乱或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本次《生活中的数字》就以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为内容,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四
一、讲讲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
1、各自介绍寻找到的数字,并展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2、哪些数字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记住的,说说你的理由。
3、数字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数字会发生什么事?
二、创编数数歌谣。
1、鼓励幼儿尝试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字编进儿歌里。(如:一二三四五六七,我家住在201等。)。
2、以“开火车”的形式,用手拍节奏,一个接一个往下说。
请幼儿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字及其所处的环境画下来。
1、发现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数字。
3、尝试创编数数歌。
1、寻找、收集、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数字,布置在墙面上。
2、幼儿家庭地址、电话及父母的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五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探索发现的乐趣。
1、引题。
教师出示电话拨号,进行谈话引题。
2.引导幼儿说说父母的电话号码,并示范拨电话。
幼儿边说边拨号码,其他朋友看看是否拨对了。
2、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数字。
1)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观察活动室中哪些地方有数字。
2)请幼儿说说哪些地方有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幼儿交流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幼儿讨论:必须记住哪些数字为什么?(如父母及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5、分组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6.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生活中的数字调查记录单》。
1.请家长经常带幼儿一起购物,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及其作用。
2.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亲子手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六
本课的教学首先符合《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教学要以幼儿生活为基础,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创设了多个活动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们也都能积极的参与,体验生活经验,学习知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同时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学生物品买卖的活动环节组织的不够好,人员分配上有点问题,另外还应该养成学生收拾整理玩具、物品的好习惯。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七
1、观察感知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生活中各种带有数字的物品、课件、音乐磁带、画册。
一、律动:数字歌
二、利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出示110、120,提问:这两组数字又表示什么?
三、观察、交流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1、师: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2、师:你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他表示什么意思?
四、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师: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也有数字,我就发现了很多,我还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组织幼儿看课件,并讲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五、数字游戏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添数字、猜数字。 2、组织幼儿操作画册。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八
(1)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九
教学目的: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能较熟练的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出示第1题。
先比一比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同桌互相捡查。
出示第2、3、题,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有那些数据可以用负数标示,同桌互相说一说,写一写。
出示第4题,比赛的胜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借助这一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用正负数表示胜负的方法,再写一写,算一算。
首先结合实际讨论赢利和亏本得意思,了解每月盈利和亏本是通过和每月成本进行比较得到的,在议一议,算一算每月营业情况后填表。
分小组调查,对学好数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背出数学公式和概念,这句话的态度,作好记录,填入表中。让学生由此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1、重点: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难点: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3、关键: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清晰的数位概念,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认识万以内书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完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课时。
第6~7周。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一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
1、温度。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2、负数。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引导学生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当学生对负数有了感性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后,教师要让他们带着这种理性认识去观察生活中的负数并组织学生交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温度(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课本第84页“温度”教学内容及“试一试”;课本85页“练一练”1、2两题。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的活动过程,从中积累感性认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全国各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
一、引入课题。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
让学生说说课后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的调查结果。引入负数。
2、认识负数的读写法。
(1)举例说明谁能说说-2°c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2°c表示零下2°c,即比0°c还在低2°c。(教师边说边板书,-2°c,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2°c。)。
(2)练习。让学生写出一个用负数表示的温度,并说一说这个负数表示的意义,再读一读,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一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课本90页“试一试”练习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1、2题。
四、全课小结。
1、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2、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91页“小调查”。
2、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课本第92页至93页“正负数”教学内容及“试一试”1、2题;“练一练”1、2、3题。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银行存折卡、天气预报图。
一、引入新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生活中的负数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正负数。
出示教学情境挂图。让学生观察。
(1)提出问题怎样把图中出现的温度进行分类?,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
(2)组织交流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温度有零上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我们刚认识的-2,-5,-20等负数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
(3)归纳概括。
教师指出:像5、7、6、20、100……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7,+6,+20,+100;像-2,-3,-4,-5,-20,……都是负数。
教师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教学正负数的读写法。
(1)举例说明。
教师以+5和-2为例子说明正负数的读写法。
(2)自主练习让学生随意写出两、三个正负数,并读一读。
3、试一试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2页“试一试”中的1、2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7页“练一练”中的1、2、3题。
四、自学“你知道吗?”
(1)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第87页“你知道吗?”
(2)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还用到负数?
六、布置作业。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二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
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捂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边走边念儿歌:“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三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四
生活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它会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看到一种自然现象,听到别人一番谈论,自己一次偶然的发现……生活的启示就在你童年生活之中,启示无处不在。
1.所选择的事不论大小,一定要有价值,值得回忆,值得品味。
2.把给你启示的那件事的经过写具体。
3.讲启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授课时间:累计节数:
1.选材指导。
表达”要求选择自己受启示最深的一件事来写。既然是选择,就要引导学生在选材上挑一挑、选一选,到底写什么好,写什么有意义、有价值。
大事小事都可以,力求新颖独特。
2.写法指导。
不论写什么都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特别是要好好写一写感受最深的地方,从这件事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得到哪些启示。
3.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4.先说一说,再动笔写。
5.互评草稿,受到启示。
6.修改草稿,再读。
7.征求同学的修改意见后,抄在作文上。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五
1、通过开展数字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数字的乐趣。
2、通过生活实际中找数字,让同学们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感受数学的奇妙,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每人带一个有数字的玩具。并在家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有数字。
2、电话、表、数字卡片、人民币。
活动过程。
1、让同学拿出从家带来的带有数字的玩具,互相展示,互相交流,互相玩。
2、让同学们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有数字。
3、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
2、出示电话号码,让同学们说说它的作用,并用数字卡片摆摆自己家和自己亲人的电话号码。
3、用数字表示数量,说说你有几枝铅笔,你几岁了,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等等。
1、猜数字:找个同学在纸上写一个数字,让同学们,通过大了,小的了方式,让同学们猜,从而让同学们知道数字的比较大小。
2、老师拿出钱,让同学们玩物品买卖游戏。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本课的教学首先符合《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教学要以幼儿生活为基础,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创设了多个活动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们也都能积极的参与,体验生活经验,学习知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同时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学生物品买卖的活动环节组织的不够好,人员分配上有点问题,另外还应该养成学生收拾整理玩具、物品的好习惯。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六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20【设计意图】:
《比较》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比较物体多少的问题。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引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20以内数数的基础比较物体多少,比较过程中引发出新的解决方法——一一对应,从而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一一对应的思想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方法,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呈现生活中的特殊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4.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
(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
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板书:比较。
【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
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课。】。
二、动手实践,体验方法:
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一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
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方法运用:
1、p20题2(左图)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
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生:进行比较,反馈。
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
2、p20题2(右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自己比一比。生:交流。
四、联系实际,拓展提高。
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
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2、联系生活实际:
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生:举例。
3、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七
三、观察、交流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1、师: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2、师:你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他表示什么意思?
1、师: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也有数字,我就发现了很多,我还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组织幼儿看课件,并讲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五、数字游戏。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添数字、猜数字。
2、组织幼儿操作画册。
2023年生活的数学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八
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有直角。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