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还应该及时调整和修订,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一
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双手同时在铃鼓上随乐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过找害虫的游戏情境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能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能正确使用乐器。
1、拴好绳子的铃鼓16个。
2、16名幼儿围成半圆坐。
4、小池塘图片、稻田图片。
5、彩虹伞。
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池塘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呀!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我们跳呀跳呀,跳到池塘里,与妈妈玩捉迷藏吧!咦,看见一条小虫子,啊呜一口吃掉它。
二、动作创编。
三、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小青蛙在哪里啊?哪个小朋友找到了?
师:现在我们去找一个虫子吃吃吧!(教师再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咦?这次我们吃到了一条什么虫子呢?
师:又发现一条虫子,我们快去吃掉它!(教师第三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小结:虫子和青蛙都隐藏在小池塘图片中,露出身体一部分方便幼儿寻找。
四、乐器加入。
1、教师出示乐器,并引导幼儿使用乐器。
师:你知道吗?我们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叶呢!现在妈妈这里有一片小荷叶,妈妈先把小荷叶慢慢地挂起来,你看妈妈哦,我会在荷叶上跳啦!
2、幼儿尝试使用乐器。
师:小青蛙,你们会在荷叶上跳吗?拿出你们的小荷叶挂在脖子上。(教师检查铃鼓佩戴情况。)。
五、增加新的游戏情境:稻田里捉虫子。
师:接下来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到田里去捉虫虫了,农民伯伯的田里啊,有虫虫了,要请青蛙宝宝们去帮忙啦!虫虫到底长在绿色的田里还是黄色的田里,我也不知道,我们等下来找找看吧。
(游戏4遍,每次结束请一位幼儿上去找一块颜色的田反过来看有没有虫虫。)。
师:原来虫虫都生活在什么颜色的稻田里呀?(绿色)六、放松。
师:农民伯伯说要奖励你们一朵五彩田田,我们到五彩田田上来捉虫虫。请宝宝们起立,站到五彩田田的边边上。
师:现在请青蛙宝宝们轻轻跪在五彩田田上。(游戏1遍)师:捉到虫虫高兴吗?
师:虫虫捉完啦,请宝宝们把捉虫虫的神器拿下来,轻轻地放到妈妈这里。
一、引入。
t:呱呱,我是谁啊?
t:对了,我是青蛙妈妈,你们是?
s:青蛙宝宝。
s:捉虫虫。
t:对了,最后我们要捉虫虫。
s摸摸肚子。
t:哦,那我们就在肚肚上跳一跳。
二、律动(师带幼儿共同游戏一遍。语言提示:捉住了一只小虫虫,啊呜一口吃掉它。)。
t:刚我们在哪里跳啊?
s:肚肚。
t:那你们还想不想在肚肚上再条一遍啊?刚刚妈妈跟你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啊?
s:捉虫虫。
t:哦,捉虫虫的游戏,在这个之前还玩了一个什么游戏?(提示:教师做躲猫猫的动作,"躲"、"呱")。
t:捉迷藏,躲猫猫的游戏。
总结:t:妈妈带你们出门,先跳,然后玩了一个躲猫猫的游戏,然后又捉虫虫了。那我们再去捉虫虫好不好?再去吃好多好多虫虫。(师带幼儿第2次游戏。)师带领幼儿强化第三段音乐的动作,语言提示:捉住了一只小虫虫,啊呜一口吃掉它。
t:妈妈说,这个池塘里藏着我家青蛙宝贝呢,你们找找它藏在哪里啊?你们怎么发现的?
s:大眼睛。t:青蛙宝宝,来玩躲猫猫,捉虫虫了。
t:除了肚肚上,还可以在哪里跳?
s:胸口t:胸口,可以吗?
(师带幼儿第3次游戏)。
t:吃吃看,香不香。我要请一个宝贝来帮我捉虫虫了。
师请1名幼儿上来找虫虫(隐藏在图中)。
t:你怎么发现这个虫虫的?虫虫露出了什么?
t:虫虫露出了触角。取出毛毛虫。
t:那你吃吃看香不香,你在请其他小朋友都来吃一吃。
t:刚才我们是在胸前跳的,你们还想在哪里跳一跳?
s:腿上,肩膀上。
t:那我们先在腿上来跳一跳吧。(师带幼儿第4次游戏)。
t:谁来帮我找虫虫?(请1名幼儿上来找)t:你怎么发现它的?
s:头露出来了。
t:这是什么啊?这是蚯蚓,弟弟你吃吃香不香?
s:香。
t:从那边开始,给别的小朋友也吃一吃。
三、乐器加入。
t:青蛙妈妈说,宝贝们,你们捉虫虫的本领真棒!马上我们要去田里帮农民伯伯的忙啦!弄明伯伯的田里啊有虫虫啦!可是它的虫虫会长在黄色的`田里还是绿色的田里呢,我也不知道。我们要请出一个捉虫虫的神器!
出示乐器,t:这个是什么?
s:铃鼓。
s:对着宝贝的。
t:那你等下带的时候让这个鼓面对着妈妈好不好?去带吧!
幼儿自己佩戴铃鼓,教师个别帮忙。
(师带幼儿第5遍游戏)游戏完,请1名幼儿上来选择一块田,看看是不是青蛙宝贝爱吃的虫虫。
t:我们来看看,是黄地里还是在绿地里?(翻开黄地,面包)面包是不是青蛙爱吃的啊?
s:不是。
t:好,那我们再来找找。(师带幼儿第6遍游戏)幼儿翻开绿地,
t:这是什么?哦,这是一只小苍蝇。是不是小青蛙爱吃的?
s:是。
t:我们再去找找哦!(师带幼儿第7遍游戏)幼儿翻开黄地,
t:是什么?是个大苹果。这是不是小青蛙爱吃的?
t: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块绿地好哇?(翻开绿地)这是什么?小蚯蚓。(翻开所有绿地)。
t:那黄地里有没有青蛙爱吃的?
s:有,没有。
t:那我们来看一看哦。(翻开一块黄地)原来青蛙爱吃的虫虫都在什么颜色的地里?
s:绿色。
四、放松。
t:农民伯伯说,我要奖励你们一块五彩田。我们到五彩的田里去捉虫虫。(出示彩虹伞,铺在地上)。
t:妈妈说,青蛙宝贝轻轻起立!站到五彩田的边边上。
t:妈妈现在说,小青蛙宝贝,轻轻跪下来。(师带幼儿第8遍游戏)。
t:捉到虫虫,高兴吗?青蛙宝贝们给自己鼓鼓掌!
t:虫虫捉完啦,请每个青蛙宝宝把捉虫虫的神器拿下来,轻轻地放到妈妈这里来。
引入1遍律动3遍乐器4遍。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二
一、以青蛙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冬天到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朋友,你们知道冬眠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教师的讲述,理解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随音乐念歌词。
2、幼儿学习歌曲。
幼儿集体演唱。
三、游戏:我是小青蛙跟着音乐自由地做小青蛙的动作。
指导幼儿模仿青蛙跳跃、唱歌、捕虫、冬眠的动作。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三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根据小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特别喜爱的情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会用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四
1、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通过演唱表现自己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学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的为歌曲伴奏。
对歌曲的感受。
录音、教学光盘。
分步目标。
预设活动过程。
个性化思考。
一、复习《小青蛙找家》
二、学唱歌曲
1、生跟音乐齐唱歌曲。
2、师生接唱。
3、师生一起随音乐跳起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热爱。
4、班级合作:伴奏演唱舞蹈
5、利用歌曲的曲调,启发学生“你喜欢哪一类小动物?”
6、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编歌谣形成一组,并说给大家听,看哪一组创编的歌谣好。
7、反馈交流,评出优胜小组。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引导学生跟录音轻轻地哼唱。
3、师范唱歌曲。
4、生跟琴演唱,师指导。(唱的时候应柔和、抒情)
5、让学生说说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6、引导学生说说小蜻蜓的特征。
7、鼓励学生随音乐表演,并选择好的动作全班一起来。
8、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五
1、熟悉歌词歌曲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1、课件
2、猫咪 乌龟 公鸡 青蛙等头饰
3、图谱
4、盖头
一讲故事引出歌曲,并回答问题?
1、故事中出现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
2、完整听歌曲,听听和老师的故事是一样的么?
二分段倾听歌曲,并学习歌曲中的对话。
1、第一次碰到谁,乌龟、对话内容是什么?
2、第二次碰到谁,公鸡、对话内容是什么?
3、第三次碰到谁,猫咪、对话内容是什么?
4、第四次碰到谁,青蛙、对话内容是什么?
青蛙找到老婆了吗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青蛙小姐好吗?(帮助幼儿巩固歌词)。
三、 节奏演奏
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
师: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兴。高兴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唱一次。
2、(请教师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找出不同的动作)学习青蛙先生的样子找老婆去,
乌龟对话时(拍手)、
公鸡对话时(跺脚)、
猫咪对话时(拍肩膀)、
找到青蛙后(拥抱)。
四、分组进行活动当小动物,以情景剧的形式跟着来做游戏。
带头饰分为乌龟组、公鸡组、猫咪组、青蛙组进行活动。
五、掀盖头游戏,巩固歌曲体验乐趣。
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盖头,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多次的盖头。掀错了以对话的形式告诉青蛙,然后继续进行,一直找到青蛙小姐为止。
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时,班内大部分幼儿在掌握歌词存在困难,总是记不清歌曲中动物出场的顺序,教师对幼儿的能力估计过高,枯燥,教学效果差,将歌词内容改编成一个情景剧,利用剧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儿对学习新歌的兴趣,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歌词变得形象性,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能准确的把握歌词内容。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六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它非常调皮,经常跑到很远的地方玩,也不跟家里的妈妈打招呼,这不,今天它又出去玩了,我们来看看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多媒体展示)。
师:同学们,小青蛙遇到什么困难了?(找不到家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它找家。学唱“小青蛙找家”。
2、学唱歌曲:
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重点练习12~17小节处节奏)。
教唱法学习歌曲,注意最后念白与最后一乐句的衔接。
3、歌曲处置:
同学们,小青蛙调皮的乱跑,最后找不到家了,它的心情是什么样呢?假如你是这只小青蛙,你找不到家了心情会怎样?会怎么想呢?(四人一组讨论)。
[着急、害怕、最后找到家了喜悦]依照分析的练唱。
强调:歌曲第一句轻快。
“跳跳、呱呱”要唱出急切感。
单字“呱”要唱的轻快有弹性。
结束句要唱的连贯、一气呵成。
4、反复练唱。听音乐练唱。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七
1、图片导入,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夏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出来做游戏了,小朋友们看看来了谁?(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
2、教师范唱,幼儿理解并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用歌曲里面的语言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幼儿学唱歌曲。
3、幼儿创编蛙跳动作,并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蛙跳动作。
(1)鼓励幼儿自由创编。
(2)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蛙跳动作。
4、教师示范游戏“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学会游戏。
(1)教师出示道具,并简单介绍。(青蛙家的形状、胸卡及作用)。
(2)教师随音乐边唱边示范游戏。
(3)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青蛙。边唱歌边找“家”,当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胸卡形状跳到相同形状“家”里。如果个别幼儿没有找到“家”,大家一起说“小青蛙快回家”,直到所有小青蛙都找到“家”。
(4)师幼一起慢速唱歌一起玩游戏。
(5)幼儿随音乐磁带玩游戏。讨论: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小青蛙的“家”?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八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会按规则进行游戏。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
2、丰富幼儿动物冬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按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啊?(小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要冬眠了,它会去哪里冬眠呢?
对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闭上眼睛打呼噜了。
二、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1、师:小青蛙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
3、师:刚才很多小朋友唱的声音特别好听,下面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这一次谁唱声音最好听。
三、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现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汤老师做青蛙妈妈,青蛙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张老师站在中间说:“小青蛙真能干,闭上眼睛打呼噜,等张老师说完这句话就请所有宝宝,蹲在小椅子前闭着眼睛打呼噜,张老师会在一只眼睛闭得最好的小青蛙头上摸一摸,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然后大声说:请你猜猜我是谁。”
四、师幼共同游戏。
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课后反思:
《小青蛙打呼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我准备了四张图片来展示歌曲的内容。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出示头饰小青蛙来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忙着过冬了。你知道小青蛙在忙些什么吗?”接着出示后三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内容,提炼歌词:“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青蛙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然后再加上旋律,带领孩子们学会说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接下来,我就组织孩子们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做模仿动作。当幼儿兴致很高时,我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被老师摸到头的要学小青蛙“呱呱”叫两声。但是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刚开始时,由于青蛙只叫了两声,孩子们听得不清楚,再加上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活动有点乱。有的小朋友不闭上眼睛偷偷看,我这时候就停了下来,再次强调了一遍游戏规则,并请摸到头的“青蛙”呱呱叫两声后,再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在接下来的几次游戏中,幼儿听得清楚了,都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活动秩序好了很多。最后还有很多孩子边“呼呼大睡”,边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睡好了!”大家开心极了,我们边唱边玩游戏,好几遍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九
1、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情绪,体验与伙伴一同进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并能合作表演。
3、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随音乐做出蛙跳动作。
1、录音机、歌曲磁带。
2、在地上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做小青蛙的“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胸卡若干。
3、小青蛙图片。
1、图片导入,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夏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出来做游戏了,小朋友们看看来了谁?(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
2、教师范唱,幼儿理解并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用歌曲里面的语言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幼儿学唱歌曲。
3、幼儿创编蛙跳动作,并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蛙跳动作。
(1)鼓励幼儿自由创编。
(2)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蛙跳动作。
4、教师示范游戏“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学会游戏。
(1)教师出示道具,并简单介绍。(青蛙家的形状、胸卡及作用)
(2)教师随音乐边唱边示范游戏。
(3)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青蛙。边唱歌边找“家”,当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胸卡形状跳到相同形状“家”里。如果个别幼儿没有找到“家”,大家一起说“小青蛙快回家”,直到所有小青蛙都找到“家”。
(4)师幼一起慢速唱歌一起玩游戏。
(5)幼儿随音乐磁带玩游戏。讨论: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小青蛙的“家”?
日常生活中观察小青蛙,了解有关小青蛙的知识。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会按规则进行游戏。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
2、丰富幼儿动物冬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按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啊?(小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要冬眠了,它会去哪里冬眠呢?
对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闭上眼睛打呼噜了。
二、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1、师:小青蛙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
3、师:刚才很多小朋友唱的声音特别好听,下面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这一次谁唱声音最好听。
三、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现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汤老师做青蛙妈妈,青蛙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张老师站在中间说:“小青蛙真能干,闭上眼睛打呼噜,等张老师说完这句话就请所有宝宝,蹲在小椅子前闭着眼睛打呼噜,张老师会在一只眼睛闭得最好的小青蛙头上摸一摸,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然后大声说:请你猜猜我是谁。”
四、师幼共同游戏。
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二
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双手同时在铃鼓上随乐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过找害虫的游戏情境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能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能正确使用乐器。
1、栓好绳子的铃鼓16个。
2、16名幼儿围成半圆坐。
3、音乐。
4、稻田图片。
5、气球伞。
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池塘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呀!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我们跳呀跳,跳到池塘里,与妈妈玩捉迷藏吧!咦,看见一条小虫子,啊呜一口吃掉它。
二、动作创编。
三、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现在你们吃到虫子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原来吃到了一条……虫子哦!
师:我们再去找一个虫子吃吃吧!(教师再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咦?这次我们吃到一条什么虫子呢?
师:又发现一条虫子,我们快去吃掉它!(教师第三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这次我们究竟会捉到一条什么虫子呢?
毛毛虫谜语:身上好多脚,浑身都是毛,一会长一会短,有人喜爱有人怕。
蚯蚓谜语:没有眼睛没有脚,走起路来爱扭腰,雨天出门逛一逛,晴天就爱地里钻。
四、乐器加入。
1.教师出示乐器,并引导幼儿使用乐器。
师:你知道吗?我们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叶呢!现在妈妈这里有一片小荷叶,妈妈先把小荷叶慢慢地挂起来,你看妈妈哦,我会在荷叶上跳啦!
l2.幼儿尝试使用乐器。
师:小青蛙你们会在荷叶上跳吗?拿出你们的小荷叶挂在脖子上。(教师检查铃鼓佩戴情况。)。
五、增加新的游戏情境:稻田里捉虫子。
(听电话铃音)师:青蛙妈妈,有好多小虫子在我的.稻田里,麻烦您快带着小青蛙们来帮我捉虫子好吗?(游戏2~3遍)。
师:原来小虫子都生活在什么颜色的稻田里呀?
六、放松。
师:我们还有一块很大很大的五彩田地,请所有小青蛙走到田的边上,我们一起捉虫子咯!
师:捉到虫子高兴吗?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三
歌曲《小青蛙》是一首课外歌曲,歌曲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欢,又因歌曲比较简单,歌词容易理解,所以学起来很容易。二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所以比较好动,所以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学生分组进行动作创编的环节,这样既能满足他们大胆表达情感,感受合作的快乐,同时提高了表现技能,也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学习。
1、学唱歌曲《小青蛙》,教学生初步掌握并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教学生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能踊跃的上台表演;
3、教育学生要爱护小青蛙,他、它是农民的好帮手。
理解歌曲内容,培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
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来唱歌曲。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小青蛙头饰若干个
视唱练习曲、《蓝精灵》律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最喜欢它?
(生举手回答)
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来猜一个动物的谜语怎么样?(生:好)
师:听清楚了啊,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生答:青蛙) (师把预先放好的青蛙玩具拿出来)
师:对了,是青蛙,那你们对青蛙了解多少呢? (生讨论)
师:这样吧,咱们一起来听听青蛙自己是怎么说的。 (出示课件)
师:听完了青蛙的自我介绍,相信同学们对青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们想不想学一首关于青蛙的歌曲啊? (生:想)
师:好,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名字就叫做《小青蛙》。(出示课件课题)
1、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歌曲当中唱到的小 青蛙,它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地、快乐的)
2、接着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你就找出描写青蛙快乐心情的词语或者句子。(师:通过同学们仔细的听和找,这首歌曲的情绪就出来了,是高兴地,愉快的)
3、好了,下面我们跟着视频里的小青蛙按照节奏一起来读一读歌词,第一遍的时候同学们先听,第二遍同学们在跟着一起读,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
5、看来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了,那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来一遍啊?(生:能)
师弹伴奏,生跟唱。
6、嗯,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已经很熟悉了,那如果我们给这首歌曲编上动作会不会更好呢,(生:好) 好,现在请一三五七桌的同学回过头去,这样前后桌的同学就是一个小组了,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哪个组完成了就先举手(生讨论)
7、现在有请各小组同学上台前展示你们的成果,其他同学我们也要走心,如果他们有好的动作我们要借鉴过来,然后在创作更完美的作品出来,那你们是想跟着琴来表演,还是跟着录音啊?(听取学生意见)观众们别忘了你们要给他们打着节奏,他们才能更自信的表演,准备好你们的双手,开始!
9、嘘,仔细听,多多在说什么呢?(播放课件)
(播放课件音频)总结:同学们听完多多对我们说的话,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举手发言说感想)师:恩,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以后要把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用实际行动做出来,不要只是用嘴来说说,希望同学们把多多的话转告给你的朋友你的家人,让他们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和动物的行动中来,也希望同学们把小青蛙这首歌,高兴快乐的唱给他们听,好不好?(生:好)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四
2、歌词创编。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1课时
:新授
一、情境导入
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来,闭上眼睛。 (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说出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作)
3、(多媒体演示青蛙)
师: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你们听!
(多媒体演示《小青蛙与暴风雨作斗争》)
师:小青蛙们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师: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多媒体演示歌曲动画)
二、学习歌曲
1、师:你们看到了谁?(……)
那么这几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整的歌词)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课题)
2、师: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说。
(师生共同随音乐朗读一遍歌词)
师:真好,下面我们来个比赛。
(分组说“跳跳、呱呱”)
3、师:我们和小青蛙一起轻轻地唱一唱吧。(师生共同轻声唱歌)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表现好的发给头饰。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三、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
(多媒体演示)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头饰,教师介绍哪里是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五
1、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通过演唱表现自己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学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的为歌曲伴奏。
对歌曲的感受。
录音、教学光盘。
分步目标。
个性化思考。
一、复习《小青蛙找家》。
二、学唱歌曲。
1、生跟音乐齐唱歌曲。
2、师生接唱。
3、师生一起随音乐跳起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热爱。
4、班级合作:伴奏演唱舞蹈。
5、利用歌曲的曲调,启发学生“你喜欢哪一类小动物?”
6、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编歌谣形成一组,并说给大家听,看哪一组创编的歌谣好。
7、反馈交流,评出优胜小组。
三、感受。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引导学生跟录音轻轻地哼唱。
3、师范唱歌曲。
4、生跟琴演唱,师指导。(唱的.时候应柔和、抒情)。
5、让学生说说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6、引导学生说说小蜻蜓的特征。
7、鼓励学生随音乐表演,并选择好的动作全班一起来。
8、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课后反思。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六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常准切分音。
2.在活动中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
3.在游戏中体验歌唱的快乐。
1.ppt课件
2.音乐。
3.小青蛙指偶。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吧。
(放歌曲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做小青蛙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出示小青蛙: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谁?小青蛙是怎么唱歌呢?下面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学小青蛙唱歌。
过渡语:今天池塘边来了一群的小青蛙,你们看看有几只小青蛙?小青蛙身上有什么?原来这是三只带斑点的小青蛙。
三只小青蛙坐在圆木上要做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
1.欣赏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刚才歌曲里面唱的小青蛙坐在圆木上是要做什么呢
2.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范唱歌曲,帮帮助幼儿感受歌词中青蛙逐一减少的规律(教师分段范唱后提问,还剩下几只青蛙)
提问:三只小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只去哪儿了,还剩下几只?
原来小青蛙椒一只一只跳进池塘里的。
3.教师演示课件,带领幼儿学念歌词
1.幼儿唱小青蛙吃虫子和呱呱呱的声音
2.大家一起完整唱
3.分组唱
1.集体表演唱
2.幼儿三人一组表演唱
师:请小朋友三人一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再来玩一次。
师:现在请我们的小青蛙到外面更大的池塘里做游戏吧。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七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活动准备: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八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中快乐的小青蛙。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1、主题相关的经验。
2、多媒体课件、歌曲录音快乐的小青蛙。
一、进入小池塘,伴随着乐曲,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春天到啦,池塘里的水变暖和了,游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呀?
二、听赏与感受歌曲旋律、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并随节奏表达,小青蛙在唱什么呀?
咕呱呱呱,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唱,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三、欣赏音乐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快乐情绪
小青蛙真快乐啊,它们的歌唱得真好听,舞蹈跳得真快乐,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四、音乐游戏好朋友,愉快地唱唱跳跳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
小青蛙音乐教案(优质19篇)篇十九
1、初步熟悉旋律,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2、启发幼儿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并作动作。
3、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启发幼儿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并作动作。
一、音乐导入,教师扮演鱼妈妈带小鱼宝宝们入场。
师:跟着妈妈去池塘玩吧,我们去看看池塘里有些什么呢?(双手合掌做鱼儿游动作)这里有荷叶,我们游到荷叶那里去休息一下吧!
二、小青蛙出场创设情境。
1、对话引起幼儿兴趣。
小青蛙:嗨!小鱼,你们好!
小青蛙:你们玩的真开心,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嘛?
师幼:好,一起玩游戏吧。
小青蛙:我想和你们玩捉小鱼的游戏,等会请你们仔细的听音乐,当歌词出现“捉鱼虾,捉鱼虾”时,我会做什么动作,记住咯!
2、播放音乐,小青蛙在捉鱼虾歌词出现时双手做抓的动作。
三、师引导幼儿随歌词创编动作。
1、师:刚才呀,小青蛙在和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当歌词出现“捉鱼虾,捉鱼虾”的时候,小青蛙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啊?(幼回答)他想干嘛呀?(幼回答:他想捉我们)那我们能不能让他捉到啊?不能,我们要想个办法,妈妈这里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小青蛙捉不到我们。你们仔细的听,认真的看,妈妈是怎么做的。
2、师幼随音乐创编动作。
师:刚才,妈妈学的谁在唱歌?
幼:呱呱呱,呱呱呱。
3、边唱边做左右拍手动作。
师:我们学会小青蛙的叫声,小青蛙就不知道我们躲哪儿了,那我们再来学学这个本领吧。
妈妈学了小青蛙的叫声之后做了什么动作?
幼:躲起来。
师:我做了一个像山洞的动作躲起来,我们再来学学这个本领吧。
4、请幼儿示范做动作。
5、请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6、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四、捉小鱼游戏。
1、师:请小青蛙出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3、师引导幼儿创编其他动物声音。
1、创编小鸭子的声音并带入音乐中。
幼:小鸭子。
师:小鸭子怎么叫的?
幼:嘎嘎嘎。
2、创编小牛的声音并带入音乐中。
3、创编恐龙的声音并带入音乐中。
4、请小青蛙再出来做游戏,将刚才创编的声音加入游戏中。
5、随音乐下场,活动结束。
师:我们有没有被捉到,我们再去找更多的宝宝一起玩吧,跟妈妈一起喝池塘里的小动物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