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提前预设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范文可以使教师了解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提高教案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一
2学习部首查字法,练习,并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3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能力。
1口语交际《我的想法——竞选班主任助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正确、大方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怎样真诚地、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2主题班会《露一手》,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收获,加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2识字二。
1会认11个字,能会相关的词语;会写8个字。
2基本功训练点:从感性上了解动宾词组,尝试使用准确的动词。
重点教给学生总结归纳识字方法;左右结构的字如何布局,写得端正漂亮。
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写字的热情。
3体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与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识字写字,尤其是练字。在开学初要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思想上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和兴趣。
由谈校园生活入手,引出相关词语,识记词语,在词中认字。
重点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两课时。
生字词语卡片。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总结识字方法。
()猴子()花()手工()舞蹈()草坪()国旗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读一读;摘出单个的生字再认一认,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这些字的。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谁记得牢。捉迷藏游戏生字。填出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动词准确实用的好处。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指名认生字,了解学生学习记忆情况。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紧凑,不能松散。认读词语、生字。
本课时开学来的第一次新课,学生还不能静心学习。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很不好,所以效率比较低。加上写字习惯不好,我加强了写字指导。在写字上用了很大的精力,8个字用了将近三课时(包括练字课)可喜的是,学生写字进步明显,字的结构紧凑多了,工整多了,写字的热情还不错,大部分都很努力。(郑举耀、冀俊男比较慢,而且不能安静写)认字大部分孩子比较快。
感知动词这项基本功训练也基本上达到了目标。由开始的不知道,比如填成(白)纸,到后来能快速反应,效果不错。
写字教学还要加强。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
2、出示第3句。
(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
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
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
六、齐读2、3段。说话训练:赖宁是怎么苦练跳绳的?
(各自准备--指名说,反馈评价--同桌互说)。
七、教师小结。(结合2、3两段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赖宁肯下苦功夫,勤学苦练的精神。)。
八、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动”。
(2)通过朗读,体会赖宁获得好成绩的喜悦心情。
2、正确朗读课文。看图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齐读课文2-3段,说一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赖宁苦练跳绳,结果怎样?哪个词写出了他很高兴?
2、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齐读两句话,找出不同点。
(2)讨论:加上“连蹦带跳”和“感激”有什么好处?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那句话。
3、赖宁为什么能在跳绳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口头回答。
4、教师小结:
只要勤学苦练,肯下苦功夫,学习才会进步,成绩才会提高。
三、齐读全文,有感情。
四、看图复述课文,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半数,用自己的话把赖宁学跳绳这件事说一遍。(各自准备,指名说,评价。)。
五、总结全文。
以来宁学跳绳这件事中,你觉得应该向赖宁学习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六、练习:选词填空。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三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四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用生字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识和运用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小黑板。
2、生边听边想。
3、师介绍王儿小及故事背景。
师: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山区里。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而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沟里。八路军在山口设下了埋伏圈,我们的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冷静的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他自己却光荣地牺牲了。他牺牲时,仅仅只有12岁。他用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讴歌,被人们传诵,他所谱写的生命之歌,将永远为人们所传唱,他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复习认识生字的四个步骤。
3、独立识字,小组交流。
要求:标出哪些字是自己独立认识的,哪些是在小组中合作认识的。
师:自己勾画出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在课文中勾出的生字我们要放到课文中来解决。
(师板贴15张生字卡片)
(一)1、(男一人)抽生读第一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一节中出现了哪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
2、抽生上黑板摘卡片。
3、生领读,齐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生字:贪,耍。
(二)1、(女一人)抽生读第二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二节中又出现了哪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
2、抽生上黑板摘卡片。
3、生领读,齐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生字:敌,沟,荡。
(三)1、轻声自读三段,找一找出现了哪些生字,并且读准它。
2、抽生上台摘卡片。
3、生领读,齐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
5、一、二组女生读,男生听。生字:危,昏。
(四)1、默读第四节。
2、抽生上台摘卡片。
3、生指名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
5、三、四组男生读,女生注意听字音。生字:埋,炮,受,骗。
(五)1、出示多音字:“挑”。师:请你们仔细看生字条,找一找他在课文中的读音,把正确的'读音,放在课文中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互听第五节。师:你知道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吗?
3、出示小黑板。师:你能用不同的读音来组词吗?
4、多音字组词。做动作理解不同字音时候的意思。
5、牺、牲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生字:挑,牺牲。
(六)师:看看最后一个生字出现在哪一节啊?
1、男,女生轮流读六、七节。
2、认读生字,组词。生字:含。
小结男女生比赛情况。
1、出示生字赛读。(男女生轮读)
2、出示词语,小老师教读。(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3、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书写生字。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五
1.学会本课11个会写字、4个会认字,能够用生字来组词。
2.学习课文,了解红黄蓝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其他各种色彩都能够由他们配成。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喜爱之情。
3.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识字写字。
2.了解红黄蓝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
红黄蓝彩色笔。
2课时。
1.会读本课的会写会认字,会写“彩、游、戏、相、绿、新、玩”7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够把课文正确地读出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用具:识字卡片。
一、激趣导入。
师述:老师来变个魔术你们看,好吗?(好)。
师演示:红黄两色相加看看成了什么颜色?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宝宝,想办法记住他们。反馈交流(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够在课文里准确地认读出生字宝宝吗?努力把课文读正确。反馈交流(把你读得的、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三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反馈交流(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内容,并且质疑)。
4.小结学生字的情况,告诉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我们在学习课文中再来弄懂。
三、学习课文中的一节(根据学生的意愿学习)。
1.指名读所选的一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这一节里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读懂的内容,启发学生明白红黄蓝三色是色彩中的三元素,其他各种色彩都能够由他们配成。
3.指导感情朗读。
4.尝试背诵。
5.拓展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所选小节中的两种颜色变出的色彩。
6.尝试用书中的格式也来写诗。
四、学写生字。
1.看看生字宝宝还记得吗?认读“彩、游、戏、相、绿、新、玩”
2.游戏给字宝宝找家(生字和读音合成一个房型)。
3.观察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型。
4.交流方法。
范写“游、绿”引导学生注意容易错的地方。
5.学生描红练写。
6.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写字。
7.小结本节课内容,鼓励学生课下尝试用红黄蓝颜料调出更多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元素的用途,激发学生课下尝试积累认识经验以及对色彩的喜爱之情。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巩固会读会认的字,会写“穿、牵、界”这3个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世”。
教学重难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生字词。
教学准备:红黄蓝三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感悟课文内容。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一节内容,说说学习方法是什么。
2.交流学习方法,师板书:读课文,想内容;再交流读懂的,有感情读出来;最后背诵。
小组中由小组长负责:读课文,想内容;再交流读懂的,有感情读出来;最后背诵。
4.指导感情朗读。
5.尝试背诵。
6.拓展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他们变出的色彩。
7.尝试再用书中的格式也来写诗。
三、课外延伸。
师叙:红黄蓝三色如果是水彩或水粉颜料,那么,当我们所添加的各种颜料的分量不相同,调出的色彩的颜色深浅就会有变化。
学生;尝试调色,然后想想生活中有什么是这种色,写诗。
四、学写生字。
1.看看生字宝宝还记得吗?认读“穿、牵、界、世”
游戏:将部件拼成生字。
2.观察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型。
3.交流方法。
4.范写“界、世”引导学生注意容易错的地方。
5.学生描红练写。
6.评价交流。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六
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两课时。
2、播放多媒体课件(一)(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兴的事,但这些事通过人们动脑筋,也变成了好事)。
3、谈话激趣。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将词语的拼音去掉让学生练读。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铃、详、幅、奖、催、叭、脏、筋”。
(4)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5)打乱生字顺序让学生进行抢读(奖励读得好、记得快的小朋友)。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插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推荐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7、通过读,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8、教师再指名交流,并相机进行点拨,重点指导理解词语:“端详”;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9、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1、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把你遇到过的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推荐小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3、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三):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七
(生七嘴八舌介绍自己的见闻)
2、你认为山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根据预习情况自由谈)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关图片、资料。
看来我们对山寨还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一定很大。
1、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读儿歌,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儿歌。
2、把儿歌读给同桌听,注意纠正字音。
3、标出生词,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同桌听。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条中的生字。
可以组长领读、可以组内开火车读、可以抢读……
5、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自读自悟。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认真读读,根据理解给儿歌配上画。然后再美美地读。
(学生一边读文,一边作画,画过又读,读过再改,在铅笔的沙沙声中,翻书的哗哗声中,关注文本中展现的画面。)
2、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加以改进。
1、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任选一节作为指导理解的切入点。
(1)例如,生:我喜欢第二小节,这是我的作品,请大家欣赏,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
(2)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一节?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名在地板上画山路,集体评选出最符合诗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弯》请一名同学当诗人,边走边说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5)生谈感受。
小组内交流,评议。
(7)出示重点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首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读自悟的主动性,结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独特的美——掩映在葱葱茏笼的山林里;然后练习用“怎么”说话;最后感情朗读。
2、同法略学其他两小节。
3、感情朗读全文。
4、通过阅读想象,你对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1、继续搜集有关山寨的图片、资料,与小伙伴交流。
2、试着补充文中“……”的内容。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
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九
拼读词语:草原竹林田野薄薄细细。
麦苗菜花飘飘洒洒。
2.回顾课文:“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是怎么样的?”
学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3.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1.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色?让我们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第四节。
2.教学中展示图片,理解“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第四小节。
4.配上动作,朗读全文。
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书上怎么写春天的自然现象?读有关的四句话。
6.读句:春天来了,微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1.自己先拼读生字,观察字形。
2.重点学习“里字旁”、“厂字头”
分析“野”字和“原”字。
3.给“暖”、“换”、“探”字分别找形近字区别记忆并组词。
洒()暖()换()探()。
酒()爱()唤()深()。
4.指导书写。
1.完成课后练习2。
2.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春天还在哪里?(用一问一答式进行练习)。
如:春天在哪里?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十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课文采用对比的方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词,会读会写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大概了解课文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一些难写字,如:贵参。
教学用具:生字卡,录像。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1、看图欣赏京剧选段。
2、认读“兰”字。
3、讨论理解‘学艺“的意思。
4、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1、出示梅兰芳人物图与人名。
2、板书课题。
3、简介梅兰芳的情况。
1、学生说说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借助音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估的序号。划不来出生字词。
2、师巡视指导。
1、三名学生分段逐段读课文。
2、各种形式认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生字词的音。
3、各种层次的学生练读全文。
4、讨论;课文写了谁干什么的事?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词。
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者神注。
1、自由识记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
3、重点识记难写字。
4、分小组比赛谁识记的生字多。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练习描红,临写。
1、重点指导识记以下生字:
紧;上下结构。神:注意不要写成衣字旁。或:注意撇不能丢。底;注意点不能丢。
2、指导书写生字。
3、师范写。
4、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读书释疑。
2、指导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味。
3、指导书写“注、视、灵”
教学过程:
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
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师用纸鸽在空中飞翔,要求学生“紧盯”“注视”着,接着讨论感受。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品成语:勤学苦练、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作业:1、完成习字册。2、完成部分练习册。3、搜集有关勤奋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或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十一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20.司马光
没有慌 搬石砸缸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积极动脑 解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时。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司马光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范读课文。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教学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读音。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去拼音读。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检查字形。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作业
抄写生字。
练读课文。
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讲读课文
讲读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指名朗读。叙述的语气。
讲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
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缸里的?他会遇到哪些危险?为什么?
看图说说“别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他们可能会喊什么?
指导朗读。
要用紧张的语气读、指名读、齐读。
讲读第三段。
看图。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这时候会怎么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指名读课文。
用“――”把写司马光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没有慌?
比较句子。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他搬起一块石头。
司马光杂那口缸。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司马光的方法行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指导朗读。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总结课文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作业
填空:
别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没有慌,他搬起一块( )( )( )使劲砸( )( )( )。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时(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练词说话
看图复述故事。
同桌练说,小组练说,各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说。
用词练习说话。
不小心
有的……有的……有的……
课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2.组词区别。
古( ) 时(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红( ) 我( )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十二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多媒体课件。
绘画纸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
2.有时我们能听到它,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板书:画)
全班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 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小朋友,请打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相机指导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引出画风)
3.好,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三个分别都画了什么?(教师巡视)
(课件:连线,整体感知课文)
三、在读中领悟文本。
1.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我们大家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来,然后再轻声读一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1)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谁还能让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再读)
(2)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
生读
(3)课件随机出示陈丹的画。
生读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小丹把风又送给了谁?(相机知道朗读语气)
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再读)板书
(4)课件出示随机赵小艺的画。
生读。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语:同学们可读得真认真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2.老师读课文里的句子,同学们找诗里的句子读,再次感受。
3.这个故事读完了,同学们还想不想换一种方式再读一读呀?(引导学生,在人物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读课文)
生读,其他学生做简单评价。
4.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三个小伙伴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提升全文主题。)
五、在悟中激发创造。
1.过渡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作品在“阳光杯”创意儿童画的评选中获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吧。
2.那么如果让你去画风,你会怎样画呢?(练习说话)
3.过渡语:好,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说的画下来,并配上一段文字。( 激发创造,练习写话)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五分钟左右时间)
4.张贴作品,适时鼓励。
六、练习生字。
1.板书“艺”、“丝”。
2.让学生观察两个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3.找一找书中还有没有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法上应注意的。(生观察)
4.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小作家:用一段文字写出你想画的风。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小探索家:搜集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
画风
旗子 飘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1、有计划的安排教学活动。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是教师上课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3、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员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研究学员学习的状况,如: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等。
4、是教学督导的重要依据。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可发挥积极作用,它具有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信息反馈、参谋咨询等功能,以督教、督学、督管为主,对学校的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案则可作为检查和评价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业务水平的高低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等方面的依据。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播放录音,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利用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三、认识生字,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面,学生试认。
2、教师领认,强调读音。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读音。
四、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议一议,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3、教师指导难写的生字的书写。
五、学习生字,读准生字。
1、出示认读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大自然的美是要靠大家去保护,要有环保意识。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内容。
难点:理解“当着百灵鸟的面……我觉得羞愧”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复习旧知。
1、听写生字。
2、抽查认读生字。
二、播放录音,感知课文。
1、听录音,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画出课文中有多少个自然段。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本文中讲了哪两个人?
3、教师范读2-4自然段,回答问题。
(1)他们到森林里去玩,带了什么?
(2)他们听到了什么?
4、默读第5-8自然段,理解莉莉说的话。
四、读读课文,感悟升华。
1、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在今后,我们的行为举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学份二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篇十四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本课教学需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
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
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24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生气)(高兴)。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