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平乐篇一
在一个和谐的小村庄里,有一户幸福的人家。瞧!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有一座矮小的茅屋。那条小溪里有许多圆圆的鹅卵石,许多荷花盛开在水上,许多莲蓬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在荷叶中跃动。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在水中游来游去,好像在做游戏呢!在茅屋边,长满了青青的嫩草,几只鸡正悠然自得地在草丛中散步,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小虫,就连忙用尖尖的小嘴把它吞到肚子里去。
“你这糟老头子,净会吃!”
“哦,对了,再过几天就是老三的生日了,要不要杀一只鸡?”
“当然要,不庆祝一下,咱对得起老三吗?”
老二正在编织鸡笼,瞧他心灵手巧,编了一个又一个,每个鸡笼都那么精美、结实。每个至少值三块大洋呢!
“净说瞎话,还不是我给你生了这三个孩子,你还要感谢我呢!”
老三正顽皮地趴在溪头玩儿莲蓬呢!他不时还吃几颗。
“老二!叫老大回来吃饭!”
“好的,大哥,吃饭啦!”
“我再把这里的草锄完就回来!”
看着一满桌子的菜,真丰富啊!有小炒白菜,西红柿炒鸡蛋、糖醋鱼??????真是应有尽有,让哥三大饱口福。“老三,快尝尝我的手艺,这鱼是我刚从河里抓的两条,可新鲜了!(说着夹了一块给老三)。”老妇说:“别光顾着他呀,也给老二弄点。(说着夹了一块给老二)。”“别吃完了,老大等会儿还要回来吃饭呢!”突然,老大回来了。“哟,说曹操曹操就到啊!来,快坐下吃饭。”大家都给劳累了一天的老大又是夹菜、又是倒酒,老大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呢!饭后,老大便洗碗,老二开始编织鸡笼,老三呢?就顽皮地卧在地上剥莲蓬玩儿。
清平乐篇二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①砌:台阶。②恣:任凭;任意。③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④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14.在词史上,____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1分)
1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3分)
16.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4分)
参考答案:
(四)14-16题(8分)14.温庭筠(1分) 15.要点:化抽象为具体,以春草蔓延无际来形容离恨不绝如缕和难以排解,生动、贴切而又曲折多致。(3分) 16.要点:(1)温词语言多有藻饰,如“恣”、“离觞”、“南浦”等;李词则清新自然,如“拂了一身还满”,近乎白描化。(2)温词意象密集而纷乱,以客观描摹离别场景为主,情感内容显得表面化;李词意象鲜明而突出,客观景象如“落梅”、“春草与主观离愁别绪紧密结合,上下呼应,情味深厚隽永。(共4分)
清平乐篇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13.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乡子》的上阙,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南乡子》的下阙,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清平乐》的上阙,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清平乐》的下阙,“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14.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13.(2分)d(“秋宵梦觉”指的是深秋的夜里,作者从梦中醒来)
14.(4分)①(南乡子》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兴亡,境界高远。②人清平乐》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每点2分)
清平乐篇四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_。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鉴赏
当时词人客居他乡。那正是春光明媚的销魂时分,绿杨烟外莺啼婉转;百花丛中蝶舞蜂飞,池边的客馆前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池馆春多处”中的这个“多”字,看似平常,实则用的非常贴切,恰到好处,较之“浓”、“满”、“密”、“繁”等字眼,实在准确得多,而且有着一种内涵丰富、独特的新意。
接下来,词人用“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二句,描写暮春落花成阵的景象也显得十分新颖、工巧。词人把满架茂密的繁花比作一片美丽的彩云,把落到水面的片片花瓣比作“一川香雨”,这就不仅使这被历代多少文人写尽写滥了的关于落花的描写获得了形象上、语言上的新意,而且在“花云”与“香雨”这两个比喻物间找到了内在的联系:有“云”才会落“雨”,有“花”才会有“香”,因此这前后两句虽然造语工巧,但读来顺畅自然,不露斧凿之痕,不给人刻意求新之感。
在上阕写了词人客居所见的情景之后,下阕便顺势抒写自己客中的情怀。“相思夜夜情悰”,“悰”,特指欢悰,即欢情,谢眺《游东田》诗云:“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这里词人是抒写自己对所怀之人“夜夜相思”,只有在梦中才能重温昔日相聚相伴时的欢情。梦中的欢情是虚幻、短暂的,梦醒之后带来的是更加失落的悲哀,因而便泪湿青衫,襟满“啼红”了。“啼红”乃“啼血”之别称。古谓杜鹃鸟啼至出血乃止。词人把自己比作啼声悲老的杜鹃,这斑斑泪痕不正像是杜鹃啼鸣的血痕吗?而且杜鹃又是相思鸟;“杜鹃声声,只唤不如归去。”它又是思归的象征,词人把自己暗比作杜鹃,也正蕴含了这两层意思在内。
最后二句乃是词人展开想象的羽翼,设想所怀之人在家乡、在故国对自己的思念。古典诗词中常有写己怀人却言对方怀己的篇什,如杜甫《月夜》本系怀念妻子,却言妻子怀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样就把怀念之情写得更深更切。这里也是用的这一手法:“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不同的是词人不直写所怀之人怀己,而是运用借喻,以桃李隐譬所怀之人,人愁人怨以至连院中的桃李也都愁怨起来了,这便把人衬托得更加愁苦、幽怨。为何愁为何怨?不是愁风也不是怨月,而是愁己离家,怨己不归,己怀人却言人怀己,这就把词人自己思家怀人之情写得更深、更切、更难于忍受了。
清平乐篇五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府看积气濛濛。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豪放常常与浪漫相伴,惟浪漫至极豪放才能动人心魄。刘克庄这首的《清平乐》极尽想象之能事,遨游月宫,心骛八极,颇有太白之风。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蟾背”点出月宫。
“曾识姮娥真体态”,一个“曾”了,神来之笔。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字异曲同工。
“素面原无粉黛”,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生动。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濛濛”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濛濛”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主题所在。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没有浪漫主义的生花妙笔是写不出这等仙语的。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较之刘克庄这首《清平乐》,一豪放,一现实,泾渭分明。
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人间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
清平乐篇六
“喳、喳、喳……”小鸟叫了。让我们随着小鸟的指引去走近他这一家吧!环顾四周,处处是绿绿青草,一条小溪从中流过。几间又小又矮的茅屋,不是传出阵阵行酒令的声音,微醉的白发苍苍的老夫老妻,正用吴方言相互取乐。屋外,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像巨伞一样遮挡着阳光。两只大白公鸡,一个大葡萄架都爬上了茅屋屋顶。屋后的松树上,虽有尖厉的刺,可在这柔和的环境中,它的尖锐也减少了几分。猛往后一看,一个赤着膀子的年轻人正挥汗如雨地锄着豆苗。他发现了我们,放下锄头,正了正草帽,满腹狐疑地看着我们。在一棵大树下,比前一个小一点的小伙,正在编织鸡笼。他盘腿坐在那里,手飞快地上下飞舞,像两只蝴蝶似的。我们正准备走进茅屋,却看见一个更小一点的顽童,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