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荷塘荷塘篇一
夏日的风是那么的干燥却带有一丝丝的凉意,太阳公公火辣辣地挂在空中,大地像一个大蒸笼,似乎要把水分蒸干。看着桌上那一堆还未完成的作业,心情不禁烦躁起来,心想,还是出去走走罢。
推开那扇陈旧的木门,火辣的阳光顿时扑倒了身上,皮肤不禁觉得有些生疼,但我还是决定出去走走,或许这会使我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不时看看路边的风景。河边的柳树用她那细长的秀发轻拂着水面,不时激起一阵阵涟漪;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摇,蝉儿唱着动听的歌曲,似乎在为水草伴奏;河上那座古老的拱桥,将它那沧桑的身姿倒映在水里,独自愁苦。这些景色固然美丽,却无法使我的内心平静下来。
忽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在清香的牵引下,我找到了清香的来源,竟是那常常经过的荷塘。昔日衰败的荷塘如今已是荷花朵朵,清香阵阵。端庄美丽的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更是显得光彩夺目,时不时还有几只调皮的蜻蜓轻吻着荷花。这一切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谓之花中君子,一点也不假。
站在岸边,欣赏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似乎天气也变得不再炎热,微风中还带有一丝丝的凉意。湖面在微风的轻拂下泛起一阵阵美丽的涟漪,荷花在风中摇曳着她那婀娜的身姿,宛如美丽的仙女在湖中翩翩起舞,不时还有鱼儿冒出水面吐出一串串晶莹的气泡,似乎在为荷花优美的舞姿而欢呼喝彩。
在微风的轻拂下,荷叶也不甘示弱,她们变得兴奋起来,相互交错着拍打着水面,左摇右晃,就像起伏的波浪一般,让我沉醉其中。湖中央的小岛若隐若现,岛上的小草也随风摇曳着,欣赏荷花与荷叶的竞相起舞。这时荷塘中荷花的花骨朵儿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个个都充满了生机:饱满的花瓣包裹着花蕊,似乎恨不得马上绽放成一朵美丽的荷花,散发属于自己的芳香,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小小的蜻蜓,在荷花丛中飞舞,轻吻着荷花,感受着荷花的芳香。
荷塘荷塘篇二
知识目标:
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重点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难点 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学习方式 质疑--研讨--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生字 生字注音 点 缀(zhuì)颤 动(chàn)清 澈(chè)恬静(tián)骇 (haì)炫 耀(xuàn)攫住(jué)呕(ǒu)憨直(hān)
(二)生词解释 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 住:抓住。 憨 直:憨实直爽。
三、初读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析 仔细阅读课文1---5自然段,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
明确:
(1)"来到塘边……繁星闪烁。"
(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
(3)"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
(4)"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引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文章,体会角色。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描写荷塘景色的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下文作者赞美大自然和谐的美和表现农村少年天真、善良、淳朴美好的心灵作铺垫。 注:以上两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注意引导。
五、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六、作业: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词。
2、景物描写训练。要求:(1)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200字左右。
教后记:
荷塘荷塘篇三
1、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珍藏着一个五彩盒,就像皎洁的明月,璀璨的繁星,在记忆的长河中熠熠闪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荷塘,与作者一起去欣赏荷塘美景,一起回忆荷塘那让难以忘怀的往事。
2、这篇文章比较长,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提示:可以找找文章的中心句,段,帮助概括)
3、交流中心句(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出示课件,齐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生答文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板书:和谐的美 纯朴的爱)
二、初度感知
三、精读课文
1、 默读第三段,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体现了荷塘的美?(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出示课件)
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把波动的春水比做繁星闪烁。)
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把月牙泡比做一弯晶莹的新月)
2、 作者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把荷塘写的这么美,谁想读一读?(指名读)
3、如果把(出示课件)“一围黑”去掉可以吗?(生答,谈原因)师结:因为有了这一围黑绿,所以映衬出泛着金光的月牙泡,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和谐)增一分则嫌多,减一分则嫌少,美的恰到好处,美的那么和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和谐的美。(出示课件)(板书夜晚)
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5、(出示课件)生读,谈体会。作者怎样比喻的?(生答)还抓住了什么体现荷塘的美?(颜色)
白天……………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把荷花比做少女)
8、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魅力,你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还是白天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一会我们来比一比。
9、如果说荷塘的美景是静态描写,那么荷塘的趣事就是(动态描写)(板书:静态 动态)
10、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写了几件事?分别给这几件事加一个适当的小标题。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生答)
板书:狗刨比赛、打水仗、溺水被救
11、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读一读,在你感兴趣的地方,做好批注。
12、预设:生找“打水仗”。(出示课件)读课文,谈感受。
13、我们都打过水仗,你们是怎么打的?(生说)情景怎样(热闹……)我们打水仗是两个人打,你看作者和小伙伴们是多少人打?(两队)那情景更是(闹的慌)。
14、师读“急速的水线……”这是写什么的热闹?(水线)读一读下面几句话看分别是写了什么的热闹?(鸟、声音、动作)
塘边树上的鸟也被骇得停止了鸣叫。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作者要写打水仗,写我们的动作怎样热闹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水线、声音、鸟啊?(映衬)师结:对!以水线、声音、鸟来反衬打水仗的热闹,这就是“侧面烘托”我们在写作中也要运用这种方法。谁想来读一读,体会这热闹的场面。
15、还对哪一个故事感兴趣?(“狗刨比赛”)为什么对狗刨比赛感兴趣?(生答:很快乐、悠然自得……)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吧(生读)。
16、还剩下一个“溺水被救”谁想起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如何?(危险)读句子: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我。(理解加点的字词)。当恐惧感紧紧抓住你,你会怎样?(非常害怕)再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心里的害怕。
17、小伙伴是怎样做的?生答(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小伙伴们聪明机智,镇定自若、友谊的牢固、又表现了他们的团结)怎么理解铁链?(是比喻,准确的表现了“我”当时的感觉,伙伴们的友情救助,倾情相帮是那么值得依赖和依靠,可以说他们当时是我的生命保障)
18、我被救上来小伙伴们却哈哈大笑,你觉得此时小伙伴们在想什么?生答(以后要注意安全………可把你救上来了……)师结:是啊这是救人后的轻松的笑,这是善意的笑,这也是憨直纯朴的笑!所以,作者说,我至今怀念那笑声!
19、完成板书,边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美丽的荷塘所以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正是因为这童年的趣事,让我认识了人类纯朴的爱,这美丽的荷塘承载了我儿时的欢乐,承载了我儿时的快乐。这就是我的荷塘旧事。
22、同学们,我们也经历了10多个春夏秋冬了,有让你难忘的回忆吗?(生答)
23、将这些回忆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片段。
四、作业布置
把自己的一些难忘的旧事记下来,谈谈从中得到的启发,注意相关的景物描写,用上本文学习到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白天
旧事 狗刨比赛
打水仗 纯朴的爱
溺水被救
课后反思: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往事”这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从而讴歌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课文既有美景描绘,又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叙述,因此朗读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能读出合适的语气,表现出小伙伴的性格是本课的难点。 在这节课里我注重了 “美读课文”这一环节。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在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如:作者笔下的荷塘是美丽的,作者巧妙而生动地运用比喻向我们再现了荷塘的美景。让学生在不同句式的品读比较当中,去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并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想象、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荷塘的美景,感悟文章的景物描写方法。可是由于是第一次公开上课,心里过于紧张,没有完全放开。从教学基本功上看,教态略显稚嫩,对课堂驾驭能力缺少锻炼,板书字迹不够美观,由于疏忽还错将 “旧事”写成“趣事”。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课后有些老师向我提出意见,经过我的一番反思,觉得:在分析小伙伴们性格特点时由于时间掌握不好,前松后紧,没有时间分析具体透彻,使得本课重点没有突出。应该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深入挖掘,使他们能深刻感受到这些趣事给作者留下美好回忆原因。还有一点,也是我的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自己没有融入到课堂里,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过与凝重。今后,我要认真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仔细设计问题,一定要尽快改掉这些毛病,争取更大的进步。 总之,以后每一次教学都要注意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在设计时更多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最优的教案,在上课时自己要全身心地投入,有情况要及时调整,力争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荷塘荷塘篇四
自从老师宣布下周班队课上要做水果拼盘起,我们这些小吃货就开始了一周长达604800秒的等待。每一想起,口腔里便溢满了口水。
老师的话音未落,教室里似乎飞来了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里面还夹杂着果盘碰撞的声音。性急的几位,甚至偷偷地吃上了自己的水果。有些同学双眼熠熠生辉,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先拿出一条青瓜,笨手笨脚地把它劈成两半,开始小心翼翼地把它切成鳞片状,但毕竟这些事平时做得不多,所以切得有点厚薄不均。接着,拿来一个苹果,对半切开……然后拿来小蕃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切出了我心中满意的形状。这时我已是额上冒汗,看来做水果拼盘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
水果都切完了,开始摆造型了。我先把青瓜片铺在盘子下面,作为荷叶,再用两半个苹果做了两只小龟的身体,椭圆形的苹果片做脚、尾巴,然后用小蕃茄做了两条摇头摆尾的小金鱼。最后拿来橘子皮做了一朵美丽的荷花。微风过处,淡淡的瓜果清香弥漫开来。
抬头,环顾四周。同学们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有序地忙碌着。得意地望着眼前的杰作,我禁不止莞尔一笑,给水果拼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夏日荷塘。
荷塘荷塘篇五
夏,悄悄地来了,随之而来的是令人兴奋的暑假。我随着爸妈一起,回到那令人神往的老家,度过那令人愉快的假期。
夏天的家乡,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荷塘,满塘摇曳的花蕾,如不染风尘的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泛起涟猗的水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密密麻麻的翡翠。
今天,阳光熹微,我和哥哥又来到了荷池,但荷花还没有完全开放,多的则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虽然如此,晨风依然送来了幽幽的荷香,风吹过,荷叶如同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落红不是无情物。”花谢了,看着散落了一池的花瓣,你认为什么都没有了吗?不是的,她还将自己用生命孕育的果实——莲蓬,奉献给了人们,看啊,那小小的莲蓬,像一个个的小碗,迎风摇动,一颗颗绿色的宝石,充满了生机,会聚在翠绿的玉盘中,昂着立于荷塘之上,似乎在骄傲地炫耀着自己。
荷花,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娇,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发阵阵芬芳,送些清凉,使夏天因为她的点缀而不再那么单调乏味,使池塘因为她的映衬而亮丽脱俗。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爱荷花,爱她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她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荷塘荷塘篇六
公园里,我们披着最后一缕夕阳,缓缓地走着。
我一边踢着脚下的石子,一边回忆着今天所做过的事。
不知走了多久,仿佛有一缕幽香飘了过来,若有若无,这反倒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来了仙境一般。我放过了脚边的石子,随着好奇心的指引,抬起头来。
“这不是我日日走过的荷塘吗?怎么……”我自语道。
荷塘今夜出奇的美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天边的残阳并未削减莲叶荷花出众的美,反而在翠碟上洒下了一把金粉,在裙摆上镶上了华边。
是的,我从未看见过这么美的荷塘。这使我的心也宁静下来了。
“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中的名军师诸葛亮曾经这样说过。他这种名留青史的历史人物,自然是有着深厚的人生阅历的。我觉得他说得对,心,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会有最清楚的判断。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现在,这满池的荷,美的让我的心愈发宁静,我是否该感激你呢?
的确如此,我该感激遇到你,这从未留意过的美丽;这让人‘’宁静‘’的美丽;这让人‘’致远‘’的美丽!
荷塘荷塘篇七
那是我刚好念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叫来在城里念大学的舅舅,让他带我去乡下,到外祖母家去过暑假。
外祖母家居住的村子周围有四个大水塘。其中最美的一个便是村东北的野荷塘,塘中长满了荷花。又有人叫它“月牙泡”,因为它的形状像月牙。
月朗风清的夜晚,舅舅领我去那塘边散步。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绿色的荷叶铺在水面上,绿叶中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塘面上有块白水,荷叶在白水边形成一条弯曲的边缘线。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在几株垂柳下脱光了衣服,走过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凉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了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敲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这就是我们常玩的“狗刨比赛”。
“刨”到岸边,人人都气喘吁吁,仰面倒在柔软的沙滩上。太阳热烘烘的,晒得我们昏昏欲睡,驾云似的。
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塘边树上的鸟也被骇得停止了鸣叫。两条战线越逼越近,最后混成一团。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 “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无论怎样闹,决不能超越那道荷叶形成的绿色边缘线。大家告诉我,线那边水深,还有些杂草,小朋友都怕。可是,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
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
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咕噜”,一口水进了肚。
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一口水。
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个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
然而,那笑声是多么憨直淳朴啊!我一直留恋那笑声。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