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展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一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5a级国家景区。
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的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宛,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站在山上,如图画般展开的湖山胜景尽收眼底,是观赏全景湖的胜地。
走进里面,仿佛皇帝,皇后和国中的人都在你的旁边。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二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
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在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中,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现存各式各样的亭子就有四十余座。亭的造型、大小、都富于变化,无一雷同。从平面形状上看,有四方、六角、八角、长方、圆形、套方和半亭;从立体造型上看,有单层、双层。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三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中心12公里。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历史上曾遭到两次严重的破坏。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重新修建,并改名为颐和园。19再次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重修,即成现在规模。
大家清往左看,看到了吧?这就是我国着名的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面积29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三。这座古典园林素以规模宏伟、娇丽多姿而享有盛名。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颐和园着名的长廊。大家看到许许多多的画没有?这条长廊一共长729米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画。几千幅画没有两幅是相同的。其中,镇廊之宝《桃花源记》更是有名了:它是陶渊明的到表作。还有许许多多的画,大家可以慢慢欣赏。
游完长廊,我们应该看看别的呀!大家看,我们来到听鹂馆,这个馆子原名慈禧小戏院,建于乾隆期间,因为被八国打灭,后来重建。就成为了颐和园的着名一景听鹂馆。大家先伸出头来看看吧!好了,听鹂馆我就不多介绍了,大家慢慢观赏吧。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四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旧称“清漪国,”其规模伟大,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了清漪园。1860年,清漪国被英法联军毁灭,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做销有落地,1900年,颐和园又悔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的建筑,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中华人民因何国成立后不断修改,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这座巨大的门园林,衣衫面水,昆明湖随大,但并不单调,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浩渺,北望楼阁成群,湖上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17孔桥横卧湖上,湖中三岛上有形成各异的古代建筑。
美丽的颐和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人民的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五
在我国,保存最完整且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当数颐和园。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成区十五公里,占地约290公顷,原来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园。
据史料记载,颐和园也是命运多舛。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建造了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清漪园,改称“颐和园”。后来又遭受破坏,经过对它的不断修缮,才使它又焕发了青春与活力。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的天然湖泊,风暴秀美,湖中碧波荡漾,光滑如镜。时有微风拂过,湖面便会由内及外泛起一圈圈波纹。应该说,颐和园的秀丽多半是拜昆明湖所赐。
万寿山地处颐和园中心部位,从昆明湖北岸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门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9个层次。从水面到山顶构成了一条中轴线,不仅使整体布局看起来匀称、美观,同时也显得十分气派。站在万寿山顶部,便可体现“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了。向远处眺望,便可将整个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一饱眼福。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的著名景点,许多人慕名前往。十七孔桥用以连接各个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故名“十七孔桥”。远远望去,好像是由白玉筑成的一般。石桥两边的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足足有500多只。它们仿佛是活的小狮子,栩栩如生。
颐和园中的七十二长廊和画舫、苏州街都是较有名的景点,也是十分值得云亲眼一看的,看见了便是一种眼晴与精神的享受!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六
颐和园在北京西郊海淀区,距离北京城有15公里。它不仅是以前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还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和后花园。颐和园前身是北京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英法联军破坏后于1888年重修而成,19遭八国联军洗劫后修复成现在的形状。颐和园规模宏大,总面达到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
颐和园其实最开始是为解决京城水源问题,引水用的。后来皇帝又把昆明湖人工扩大了一倍,并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了万寿山的东侧,形成现在的摸样。可见北京从以前就是一个缺水的城市。颐和园还有许多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铜牛的故事。据说慈禧太后建颐和园时,她想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还在昆明湖边上安置了一头铜牛,用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
有一年的七月七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地走到湖里,朝着织女亭的方向游过去了,但是昆明湖太大了,这头铜牛游到一半便沉到了湖底下,再也出不来了。有人将这件奇事报告了慈禧。她起初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于是又派人仿造了一只铜牛,安在原来的地方,又用铁链子将它锁上。第二年的七月七,这第二头铜牛又动了起来,铁链子也锁不住。慈禧忙差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前去将它拉住。这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拉断了。这时候又有人找来了更粗的铁链子,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从此昆明湖边上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不过,这已经是第二只了。头一只呢?至今还在昆明湖底下哪!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七
暑假的一天,我和家人来到了美丽的颐和园。
刚踏入颐和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平如镜的大湖——昆明湖。我迫不及待的跑到湖边,突然,一阵风吹来,凉丝丝的,湖里的水也微微荡起了波纹。湖里的荷花一朵一朵的盛开着,小鱼游来游去,美丽极了。
湖的旁边有一个亭子,可以供游客休息。湖的前面是一排排古柳,我和家人手拉手把一棵最大的古柳围了起来,这树可真够粗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世界闻名的十七孔桥。桥的两旁都蹲着两座石狮子,它们被工匠雕刻地栩栩如生,非常威风。十七孔桥全身都是白色的,弧形的桥身。十七孔桥,这名字就知道有十七个孔。
桥的对面是十里长廊,全长有718米,里面的墙上都是五彩缤纷的壁画,有四大名著里《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这些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都展现在墙上,故事情节生动,吸引着人们。
登上昆明山,山上有一个小亭子,俯视颐和园,哇!真是太美了,简直如仙境,看着这水和山、古建筑、花草树木,让人赞不绝口。
我喜欢颐和园,它给我带来了欢乐、让我长了见识,知道了更多的知识。
颐和园真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地方。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八
颐和园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城区,那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刚踏进颐和园的大门,我就不禁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在它的正中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泊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深蓝、深绿、浅蓝、淡青……湖面上有许多小船,坐在船上的游人,正在欣赏美丽的湖景呢!湖里而且还有许多小鱼,鱼儿一会儿跳出水面,一会儿跃进水中,给湖泊添上了活跃的色彩。其实,那个湖泊也有平静的时候,那就是早晨了。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眼前朦朦胧胧,就像给颐和园披上了一层轻纱。湖面很平静,只有偶尔一条小鱼跃出水面,我叫这个湖为“颐和湖”。
我们再朝湖的左右看,有许多大树围绕在“颐和湖”的前后左右。树上的叶子葱葱茏茏,挤在一起,一根树枝上就有无数的叶子。
我们再把视线移到湖的右边,咦,有一个古长廊,这个长廊很特别,不仅有很长的距离,而且廊柱、廊沿四周都刻有许多精美的花纹,长廊两边还设有一些小椅子,游人座在上边,感受着如沐的微风,惬意无比。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九
北京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也是一个有很多小吃,胡同的地方。
在周末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来到颐和园轻松的游玩,在家里常听大人说颐和园很美。
我们乘坐地铁来到颐和园,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我放眼望去,只见宽阔的大河展现在我们眼前,河面很平静,微风一吹,就能看见何好像有烦恼似的,皱起眉头,我们向前走着,我见河面有一只大鸭子,带着五只小鸭子,它们的叫声回荡在我耳边。我笑呵呵,谈论着他们,这事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壮观的大桥,我跳起来说,那是不是神经,17孔桥,妈妈回答,那就是17孔桥。
17孔桥横卧在湖上,即使通往湖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色,造型十分优美,原来只有皇帝能在上面走,别人就不能,而我现在却在这走,是多么难得呀,我们边聊天边走。我们穿过一道拱门,一片荷花,映入眼帘时,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底下的补水,让人感到一片生机,妈妈给我照相后,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我们又来到了长廊,哪个天花板绘上了各种图画,而且一条下去绝不重复,穿越这条长龙,可以进入那意境,就这样熬着走,不知走了多久,却觉得意犹未尽。
走了很长时间,终于走出长廊,让人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去。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
圆明园是一座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他在北京的西北郊,它是一个世界奇迹。
1709年,康熙为了让皇四子好好玩耍,给他们建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它就是圆明园。圆明园所藏文物有上千种,其中有各种漂亮的,铜制的动物头。雍正皇帝即位后,在圆明园的东面增加了长春园,又在圆明园的西面增加了万春园。被后人称作为圆明三园。
贵族们都在圆明园里玩,他们命令仆人打扮成各种各样的卖东西的人,陪他们玩耍。对于贵族们说,在圆明园里的生活是快乐的。
实在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还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向圆明园的大柱子上开枪射击,以此取乐。然后,这两个无耻的强盗哈哈大笑着,回到了他们的国家。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因为这两个可恶的强盗的侵略,这个世界上的奇迹,文化艺术的瑰宝,就这样被烧成了灰烬,只剩下几根古老的柱子,在诉说着这个故事。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一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开头扣题,交代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出下文。)。
颐和园有名的景点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过渡段,引出下文对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有728米长,被分为273间,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全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高约40米,内有8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下有20米高的石台基。佛香阁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具体介绍佛香阁建筑特点和作用。)。
关于佛香阁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有人说这万寿山下是个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号称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乾隆听了,说怕什么,当乾隆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惊吓至一身冷汗,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小作者用比喻修辞描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昆明湖的美丽。)。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湖周围的堤岸上有多座不同式样的石桥,有一座石桥一直通到湖心岛,因为石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作十七孔桥。桥栏杆的石柱上雕刻着500多只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精湛技艺。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有机会你一定要来亲自看一看啊!(结尾总结全文,与读者互动,突出文章主题。)。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二
假期,我和妈妈,爷爷去北京,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颐和园。
我们来到了长廊,长廊犹如万里的长城。上面有五彩缤纷的'图案,没有一个图案是一样的,听爷爷说,上面每一幅图都代表一个故事。
颐和园真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三
“泰山”,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趣味的民间传说,在世界的文化遗产中都占有必须的地位。所以,请让我们在“云旅游”一次,来体会泰山的壮阔与宏伟吧!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所以泰山不仅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并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也正因为泰山的名气大,居住人口多。所以也有着很多民间传说。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的建筑也令人称赞:泰山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6处、还有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800余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泰山有我国惟一保存下来的秦代刻石"李斯碑",有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东岳神府岱庙等。
同时,泰山的自然风光更令人称奇。泰山的山在清晨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山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播蓝天里去,险绝异常……所以,泰山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更是中国人的宝贵遗产。在泰山中,有着珍贵的历史纪录,更有着中国人一向以来的努力和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四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陵以东1.5千米处,不仅仅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在殷商时期,奴隶主死后,奴隶就要作为殉葬品,与奴隶主同埋。周王朝很多抑制人殉,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人殉复燃。及至秦国,便正式废除了人殉制度,开始以俑殉葬。
一号坑缘于1974年3月被农民挖井发现。兵马俑可分为高级军史俑、中级军史俑、下级军史俑、一般武士俑。他们个个都被雕得惟妙惟肖。有的兵马俑手握青铜长剑,准备奋勇杀敌;有的手持盾牌,拼尽全力地抵抗敌方士兵;还有的手拿弓弩,正在拉弓射箭……不知不觉间,我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怪不得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了一张中国古代辉煌礼貌的金字名片呢!
二号坑最为壮观,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有弩兵俑220个,有的立着射击,有的跪着射击,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单元位于俑坑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个个五官清晰可见。有的前蹄飞起,有的蓄势待发,还有的后腿踢着泥土,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由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鞍马俑排成11列。他们都站得笔挺,目视前方。似乎只要听到将军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出去奋勇杀敌。我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妙手。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项羽的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的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十分鲜艳。从内部布局看有一个指挥部,里面还有许多将军皱着眉头,仿佛在思考军事方案。
四号坑有坑无俑,仅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这可能是秦末农民起义造成的。
兵马俑淋漓极致地展现了秦朝时的辉煌,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看着这一排排的兵马俑,一股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五
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宫。今天我们来到了颐和园。
导游:颐和园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重建经费。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其构思巧妙,建筑精美,在中国园林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皇家园林博物馆,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园林,景观丰富,建筑集中,保存完好。
首先,我们来到昆明湖。昆明湖的水清澈见底,像镜子一样闪闪发光。昆明湖十面有一座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从中间的一个孔数到两边,每边有九个孔,对称,代表最高的皇家桥。
之后,我们来到颐和园长廊。它的`长廊是吉尼斯最高的,长782米,有1400多幅美丽的画。有四幅名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八仙过海。长廊上有四个亭子,分别命名为春夏秋冬。
参观完颐和园后,我们回到了酒店。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六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全园占地面积约3平方千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它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与拙政园、避暑山庄和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从南如意门出发,向北走上一会儿,就能看见十七孔桥。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不仅是前往南湖岛的必经之路,还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十七孔桥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十七孔桥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冬至前后,夕阳西下,阳光穿过桥洞,还会形成“金光穿洞”的壮观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
十七孔桥上的石雕极其精美,桥身上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大大小小共有544只,个个惟妙惟肖。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异常威猛,极为生动。东北方向卧着一只铜牛,它寄托了乾隆皇帝的美好愿望:希望它能降服洪水,给颐和园和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
继续向北走到昆明湖的北岸,就能看见著名的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优雅的建筑、曲折多变的造型和丰富生动的彩画而闻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长廊,素有“世界第一廊”之称。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无一重复,美不胜收。
颐和园中还有许多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如万寿山、佛香阁、买卖街……不愧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七
我国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如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浙江雁荡山、普陀山、杭州西湖、广西桂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风光,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的杰作和一些自然景观。
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故宫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群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三者又被称为“三大殿”而后三者又被称为“后三宫”。这六个建筑中最值得一谈的当选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并且太和殿也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那里收朝贺。这也是太和殿最值得一谈的一点。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了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我想当时必须很热闹,很好玩。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经过查阅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谁如果要鉴赏,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工匠们一致要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所以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注意细节和微小的事物,没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呈此刻人眼前的永远是完美无瑕。
我国还有更多的好风光,如安徽黄山、九华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云南石林、山东泰山、河南开封、嵩山少林寺。虽然这些是自然景象,可是不容我们破坏。而是需要我们保护,让华夏儿女都能看到如此的美景。
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也更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略我们中国,也不允许中国儿女损坏这些完美的景象。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八
去过很多地方:山东,沈阳,北京,包头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北京,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是最难忘的.。进入颐和园大门,绕过正厅,来到著名的长廊。绿漆柱子,红漆栏杆,一眼望去。
这条长廊长700多米,分为273个房间。每个房间的窗台上都有五颜六色的人物图片:花、植物、风景。上千张图片没有两张是一样的。沿着长廊走完,你会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一座八边形宝塔形的三层小楼,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宏伟的宫殿是排云寺。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四周是长长的堤岸,各种石桥林立,两岸垂柳众多。这座石桥上有十七个桥口,叫做十七孔桥。石柱上雕刻着小狮子,形状各异,奇特可爱。颐和园的风景我不能告诉你。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精选19篇)篇十九
记得我四年级时,曾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当老师向我们介绍这篇课文时,我仿佛走进了当时的清朝,坐在了颐和园的一座小亭边,欣赏着这里的风景。
我做着这美丽的梦,希望有一日能够亲自看看这“美丽的大公园”,是否如课文中所述,有说不尽的美丽景色。
暑假的一天,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颐和园的小道。先是来到远近闻名的`长廊。红柱子,绿栏杆。走近前,觉得一切近在咫尺,可是仔细一走,却又好像没有尽头似的,总也走不完。
后来才想起课文中说过,这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怪不得呢!
游完了一望无际的长廊,又来到了身旁的昆明湖,这湖清澈透明,好像一层薄纱铺在了这湖面上。
在湖中央,有一座小岛,茂密的树丛抱住了隐藏在里头的古典建筑。只透出一点点红色的宫墙,和一排排琉璃瓦。湖上的石舫建筑也很漂亮,是用中国稀有的汉白玉所筑成。那井条有序的的纹理,给人一种美感。
还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值得我们去欣赏,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你若有兴趣,就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