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正确的语法和拼写基础上,能够展现出作者对语言运用的功底和灵活性。在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恰当的句式和词汇,构建出了精彩的表达和形象。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一
这个星期日,天总算放晴了。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路上闲逛。走着走着,我们看见隔壁的陆奶奶正弯着腰,在水泥场旁边的菊花地里采菊花。
我们急忙跑过去,只见黄豆般大小的菊花一粒粒的长得满满的,金灿灿的菊花闻起来真香啊!它们有的像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有的像一个个圆圆的小太阳;有的像一团团毛茸茸的小球。看到这么多的菊花,我心想:陆奶奶一个人要采到什么时候啊?“我们帮你采吧,”我说道。陆奶奶说:“好啊!那你们来帮忙采吧!”
我们兴奋地来到菊花地里,准备开始采菊花了。可是问题来了:要怎么采呢?哪些菊花可以采了呢?我们只好去请教陆奶奶。陆奶奶说:“你们像我一样,只要看到开放的菊花就采好了,稍微开放一点也行的,那些一粒粒裹住的,就不要采了,因为还没成熟呢。”我们连声说:“知道了!”我们模仿着陆奶奶的动作,手指就这样忙碌起来。我一手扶着菊花的茎,一手顺着菊花蒂头轻轻地掐着。我好像是菊花仙子,在菊花丛中飞舞。不一会儿,满满的一篮子菊花就采好了。看看这么小的“东西”经过我们一番努力后,乖乖待在篮子里,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微风轻轻地吹过,那些还没开放的花儿随风摇曳,像是在向我们招手。这时,陆奶奶笑着对我们说:“多亏你们来帮忙,要不然我一个人不知要采到什么时候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等奶奶把菊花晒好、蒸好,请你们喝菊花茶!”我们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不用的!”
天很快黑了下来,我们都各自回家了。在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今天我出去逛逛,居然还做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开心。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二
下午第三节课的铃声终于响起,张老师结束了她滔滔不绝的演讲,一声令下:“整队!”一阵慌乱之后,大家开始了行军。此时的我们已不再是朝气蓬勃,而是低垂着脑袋,无精打采,似打了败仗一般。此时,我的肚子实在忍不住了,发出了“咕咕”的叫声,我想几米外都能听得见。我的脚也沉重得如同灌了铅一般,踉踉跄跄地好不容易才挨到了东大门。
我凭着身材矮小的优势在人群中穿梭,终于挤过了斑马线。我抬起一双机敏的眼睛在人群里搜索着,发现了奶奶的车子,但四周却不见人影。“奶奶呢?”我探头探脑地张望,突然,目光定格在了正在谈笑的老妇人身上。“啊,奶奶!”我奔过去,大声喊着奶奶。奶奶朝我笑了笑,脱下了手套,向我招了招手。我扑上去紧紧抱住了奶奶,在她怀里“呼哧呼哧”地直喘气。奶奶眼睛眯着,笑呵呵地取下书包,关切地问:“饿不饿?”我一个劲儿点头,这阵儿肚子又忍不住叫唤起来啦!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三
辗转在尘世里,日子如水,不惊不躁。如满树栀子花白色铺陈,一阵风吹来,依稀有淡淡的香气覆了满袖满裙。可以暗自欢喜。
凌晨,起来时天微明,带着夜半的寒意。披着棉衣下楼去,可以看到桌上放置青色花纹的瓷盘,盘中三张鸡蛋饼有金黄色泽,大概想到外祖父在厨房中忙碌的神情。坐在桌边吃,鸡蛋饼没有浓烈的味道,但香气带着水珠扑在面上,有平淡的幸福感。
吃过早饭边上学去。相邻的人家有一户,特别有趣。房前栽了玉兰,还有嫁接的月季树。冬春和春夏换季的时候,玉兰都会开满。花紫白,大朵,香气浅淡盈然。月季每天都有。大红,粉色,黄色,香气亦浓艳,令人一早便愉悦和充实。
坐在靠窗的座位前思考。青白印花的笔盖盖拢,一如没有使用。大叠的试卷从前排传至后。或由课代表分发。只静静地看着,不接触,感到同桌的女伴手指上沾到油墨气息。太轻微,但细嗅可以令人心中安定。想起父亲单位叠得很高的资料,轻微无力。
其实学校是很美的学校,很早之前有白漆亭子,顶上用藤蔓的花枝盖满,到季节会开花。只是后来没有人打理,荒废了。整面墙的爬山虎,夏季有润泽的水气,不禁让人想到生气勃勃,竟修建商店挡住。至今还有,不止一株合欢树,开极美的花,雨后香气都会发酵,飘到很远。
一个人在街上,见到刺绣的月白半身裙。十分喜欢,刺绣的芍药开得烂漫,于是想起女伴,张扬乖戾,用檀香的洗发液。她带我看牡丹,极力描述芍药的样子,极认真的说,其实开得最好的芍药花是檀香气息。女伴的样子已记不太清,她发间的香气却一直念着。
时间如水,让日子平淡。但世间的香气一直有。安然若素,馨香满怀,其实全漂在日子里,淡淡地让人欢喜。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四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又是一年的秋季,不知不觉,桂花小精灵已经悄然苏醒。一天早上,上学的途中,我惊喜地发现小区里的桂花竟然开了,虽不起眼,却十分素雅。嫩嫩的花蕊晶莹剔透,五个小小的花瓣,像五颗小小的黄色米粒一样。从远处看,一朵朵桂花就像一只只上下飞舞的蝴蝶;从近处看,又像一枚枚精致的发卡,别在树妈妈的头上,在阳光的照耀下,花瓣仿佛也被镶上了金光,显得格外好看。微风拂过,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迎面而来。此刻的我好像也变成了一朵桂花,和身旁的小伙伴们一起轻轻摇摆。天空一片蔚蓝,小鸟在枝头歌唱,树底下一群孩子奔跑着,嬉戏着……直到被妈妈拉走,我才从这美好的画面中清醒过来。
桂花不仅“颜值高”,而且还是人们很喜爱的一种食物。桂花汤圆、桂花糕、桂花酒酿……都是我这个小吃货的最爱。这些小食,虽样子不同,但不变的却是那一抹淡淡的清香。如同桂花一样,不张扬,不骄傲,只等你静静地去品味它浅浅的香甜。
桂花对于我来说,还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两年前的那个秋天,我们三(10)班的全体师生在校园的西北角开辟了一块地,亲手种下了几棵桂花树,还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桂香园。每到这个时节,我和小伙伴们都会来到这儿,看着树上依旧飘扬着的红丝带,闻着甜甜的桂花香,一起回味着我们五年来的喜怒哀乐。这小小的桂香园,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永不褪色的友情。我想,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在香气扑鼻的桂花树下拍一张照片,应该会很有纪念意义吧!
最后,即兴创作小诗一首,歌颂桂花,也纪念我们的友谊!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五
您要问海南最好吃的是什么?我告诉您,那非定安粽子莫属了。
定安的粽子真香!刚刚打开大大的包粽子的芭蕉叶,一股浓香夹杂着芭蕉叶的清香扑面而来。方锥四角形的粽子,呈碧绿碧绿的颜色。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定安的粽子,真是一种美味。单单看它的馅儿,就可见一般了。主料是精白纯正的糯米;馅料是切成大块状的猪脚、或新鲜的肥瘦相间的长方形的猪肉;再配以咸鸭蛋黄、虾仁、火腿叉烧、红烧鸡翅;再辅以美酒、虾米、精盐、酱油、姜汁、蒜茸、五香粉、冬菇、枸杞、胡椒粉、桔汁、味精搅拌腌制。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它的特点是:软绵、浓香、味透、馅多,食而不腻。
选择的猪肉是有讲究的,那是定安特有的黑毛猪。这种猪不是圈养催肥的,而是放在野外,半野生状态生长的。
选择的鸭蛋黄也是有讲究的。把上好的鸭蛋足足腌制四十天,保证蛋黄流油。咬上一口,粉脆而鲜。
包粽子也是有讲究的。先将三四片大大的芭蕉叶铺开,薄薄地放一层糯米,再加一层肉馅,这样循环三四次,将咸蛋黄放置中间。双手将棕叶一边合拢折叠,封住斗口,多余的棕叶沿粽子轮廓折回剪齐,再用细小麻绳拦腰扎紧,呈瓷实的四角锥状体。
扎绳也要讲究技巧。用力要均匀,绳子扎得太松米馅容易泄露;扎绳太紧,粽子会呈歪瓜裂枣状,外观煞不好看。
煮粽子也是有讲究的。定安的粽子十分讲究火候,灶下的柴火要烧得正旺,火舌熊熊。水滚开的时候,粽叶和糯米香气四溢,蔓延周遭。煮粽子时间的长短决定着粽味的浓厚醇香。要十几个小时不断地加柴、加水,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够味道。
瞧,这就是海南定安的粽子。端午节到来的时候,定安的粽子一定是最香的!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六
亲爱的小朋友,如果你能到我们学校做客,那么,欢迎你的将首先是一排排小刺槐树。翠绿的叶子缀满枝条,微风吹来,它们好像正向你频频招手,点头致意呢!
提起这些小槐树来,还有一段小故事哩:
“我为绿化校园想办法”中队活动一开展,这办法就找到。
秋天,全校的同学都行动起来,放学以后,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手掂若帚,肩背书包,到林子里去采集槐树籽,男同学把鞋一脱,抱住树干,蹭蹭蹭,就像猴子一样,三下五下,爬上树去。他们采啊揪啊,扔下一串串的槐荚来。有的同学被那又尖又长的槐葛针扎破了手,蜂哲似的痛,也不吭一声。女同学蹭在地上,细心地扫起一粒粒又黑又小的槐米粒儿。她们还找来簸箕,学着老大娘簸粮食的姿势,又是拥又是捡,把一粒粒亮晶晶的小槐米儿,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结果,仅我们五年级两个中队就采集了槐籽二斤四两。
第二年,这些槐籽在我们专门开辟的“红领巾苗圃”里生根发芽了,一年就长了一人多高。第三年,我们把它们移栽到教室前后和角道两旁。就像农民伯伯管理责任田,全校同学每人负责三棵小树,每棵树干上都挂着写有管理人名字的硬纸牌。大家都负责得很,一有空闲,就浇水、施肥、捉虫。到冬天,还给小树穿上一身稻草做的厚棉衣。
今年春天,全校的刺槐树第一次挂出了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有的小树,花比叶子还稠哩!甜甜的香味,招来一群群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钻进钻出。同学们都喜欢极了。早晨一到校先跑到槐树下,用力吸一阵鼻子;课间十分钟,也要跑到树荫下,唱啊,跳啊,乐上一阵。老师们笑着说:“你们和小刺槐一起长吧。将来看谁能长成祖国的栋梁材!”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七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和小妹很高兴。
一大早,奶奶就准备了很多糯米、红枣、绿豆和粽叶,开始包粽子。我和小妹就坐在一旁看着奶奶包粽子。只见奶奶先把粽叶放两片在手里,做成一个小漩涡形状,接着用勺子搲一勺子糯米放进粽叶里,然后放一颗红枣,再放一些糯米把粽叶装满,边放边用筷子压一压,用多余的粽叶把上面包起来,最后用麻搓成的细绳子把粽子绑起来。我和小妹也想学着包粽子,可奶奶不让。奶奶说要等我们长大一点再教我们。奶奶包粽子的动作很熟练,不一会儿就包了十多个。
开始煮粽子啰!奶奶把一个一个捆成团的粽子放进锅里,加上水,水要把粽子淹起来,然后就开大火烧起来。在煮粽子的过程当中,我和妹妹很着急,都想快点掀开锅盖,尝里面的粽子。
粽子终于煮好了,满屋子里都飘着粽叶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拿了一个大碗,掀开锅盖,夹起一个粽子,放进碗里。我找来一把剪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断,露出白生生的粽子。我顾不得烫,吃了一口,真是回味无穷啊!
我喜欢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八
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这是什么?这就是香飘十里的粽子。端午节有一个传说:“公元前308年,楚国兵变,遭到了外来入侵者袭击,从而使楚国灭亡,当时楚国有一个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国亡的悲愤下,他跑到汨罗江边,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国亡、人亡!”然后就跳江身亡了。为了纪念这个爱国的屈原,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到了这一天,人们把粽子扔进河里,让鱼儿吃这些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
今天,老师也教我们包了粽子。老师端来了一盆米和一盆枣,拿来了一袋粽叶。把它们放在我们面前,老师拿起一片粽叶,就开始教我们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的手,老师先把粽叶裹成一个圆锥形,在用勺子把一勺米和一个枣放在里面,再放一个枣,再盖一层米,然后把粽叶上的尖一盖,再用麻线把它捆住,就包好了。这是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我们一看见这粽子就有了食欲。马上开始,抄起家伙包粽,过了一大会儿,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虽然可以被称为“四不像”。但是后来,越来越好,终于,粽子下锅了。粽子用翠绿的竹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竹叶,只见洁白的米团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这就是我做粽子的过程。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九
今日,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了昨日在奶奶家打得粽叶,说要包粽子给我吃。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忙说:妈妈,我也和你学包粽子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先把粽叶放到锅里煮上,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枣、还有花生米。妈妈把这些材料放到水里泡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叶就煮好了,妈妈又用清水把粽叶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里泡了起来,看着煮好的粽叶,我不禁好奇的问:妈妈,粽叶为什么要煮一下呢?妈妈说:煮了粽叶会软一点,包起来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先是为了包粽子的时候好包,我还以为是要用熟的`粽叶呢。我又帮妈妈拿来了绑粽叶的勒草,就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四、五片粽叶稍稍重叠平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拿在手里,卷成圆锥状,再向里边放上准备好的糯米、大枣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叶把口封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出来了。然后,还要用勒草把粽子紧紧地绑住,如果绑不紧,放在锅里煮的时候米就会溢出来的。
我看妈妈包得挺简单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动起手来。谁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叶没有叠好,就是装的米多了包不上口。这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我连忙虚心地向妈妈请教起来。经过了妈妈的悉心指导,我最终学会了包粽子。
看着我包的那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我和妈妈都大笑起来。可是我的心里挺高兴的,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必须是很鲜美的。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十
立夏过了,就要到我们喜欢的节日了“端午节”。那时街上到处都会飘着棕叶的香味。
每当吃粽子时,我都会想起我小时候跟奶奶学包粽子的故事。
到端午节时,我端坐在奶奶身边,睁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看着奶奶包粽子,奶奶用手抄起两张新鲜碧绿的棕叶,然后变戏法似的快速将棕叶弯成一个小小的漏斗状,右手从面前的小桌上用小勺挖些晶莹饱满的糯米,再放一些肉或一颗红枣……放在米里。接着就看见奶奶指如兰花,将长长的棕叶三缠两绕,一个精致的棕子就诞生了。
我看得好奇,不禁心痒,手也跟着痒了起来,于是缠着奶奶也要包粽子,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奶奶终于答应了。
我在奶奶的指导下,很快就包好了,尽管总有缺点,但我并不灰心,一次次的练习,散了再来,终于,我包好了一个完美的粽子。
看着我包的粽子,我不禁想吃了,我问奶奶什么时候能吃到粽子,奶奶说:“明早给你煮好了吃!”我听了,想快快到第二天吧!
现在,端午节快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到我包的粽子,闻着那醉人的青春,吃着,我自己包的香粽子,我心里会有说不出的高兴。
2粽叶飘香。
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忙着包粽子,看着奶奶包粽子的手法那么熟练,我也手痒痒了,我决定要试一试。
包粽子不是简单的`活,要先选三片一样长的粽叶,包成一个尖角洞,往里放两勺米,再放一两片肉,再把米放满。把粽子包实了,就可以下锅了。奶奶正在拿粽子,突然看到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头往旁边看看,就看见我站在一旁傻笑,奶奶对着我说:“不知道要你做干什么。”奶奶没办法,因为已经包好了,就只好放进锅里了。
把粽子拿出来时,香气飘满了屋子。我们全家人围着粽子,用劲地嗅一嗅“真香呀!”我说道。妈妈在桌上问我:“你知道端午节的传说吗?”“我知道,不就是屈原投江吗,人们不想让鱼虾吃了屈原的身体,每逢这天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我没好气的说。“那你知道端午节的民俗吗?”“知道,不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不错。”妈妈对我竖起了大姆指。
今天,我又好好的大吃了一顿粽子,“嗝,我好饱啊!”
3粽叶飘香。
翻看日历,端午节就要来了。想起那香香的粽子,我就禁不住口水直流。我非常喜欢吃粽子。小时候,我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就特别高兴,为什么?因为又有粽子吃了!下面我就给诸位介绍一下我与粽子的深厚感情。
初识粽子,是在四岁时。那是还不知道什么是粽子。看着这个外面包着“蔬菜”的东西,觉得很好奇,于是问也没问,就一口咬下去,粽叶也没剥只觉得吃起来很不方便,特别硬。时候知道了粽子的吃法,觉得当时很好笑。
渐渐地,我长大成人了,端午节时总会帮大人一起包粽子。深绿色的粽叶与白色的米混合,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搭配了。粽子包好了,开始蒸了,厨房里会升腾起一股烟。这烟雾当中,有一股浓浓的香味。那味道好极了,使人不住地流口水,希望能早点吃到这美味佳肴。
这便是我对粽子的深厚感情了。每当夜晚,我看到街头的路灯时,就想起昔日包粽子时的情景,心里就觉得暖洋洋的。
4粽叶飘香。
提起粽子,大家都会想到端午节吧,我非常喜欢吃粽子,自然就非常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要到了,今天妈妈买了三捆粽叶,准备回家包粽子。我却突发奇想地说:“妈妈,让我包一个粽子自己先吃,行吗?”妈妈说:“好呀,先看我包一遍。”
回到家,只见妈妈把粽叶先洗干净,然后拿出几片卷成漏斗状(底端不要有孔),把米倒进去,再把顶端用粽叶包好,然后用绳子一捆扎好放入锅里。妈妈说包粽子有好多包法,她包的是东台包法。我按照妈妈的包法,包出一个“四不像”的粽子,虽然这个粽子“奇形怪状”,可我却感到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
妈妈把所有的粽子放入锅里,又倒进冷水开始煮,我焦急地等待着。大约过了半小时,我闻到了浓浓的粽叶香。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说熟了可以开锅了。妈妈拿出我包的粽子教我等等,冷一下再吃,我只好耐心等。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细细品味了我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真盼望端午节快快到来啊,到那时我可以大吃特吃一顿了,而且端午节我们都要到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我还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5粽叶飘香。
今年的6月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这一天,中国人有吃粽子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会飘出阵阵粽叶的清香。
小的时候我不会包粽子,等到了8、9岁时,我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学包粽子了。瞧我的!先拿4片长长的粽叶,沾上点水,然后卷成漏斗形,在漏斗里放上糯米和枣子等用粽叶裹好。我试着包了十几个,粽子裹好后放进高压锅里,打开煤气,煮上个半小时左右就ok了。粽子煮好了,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拿一个粽子,剥开皮,吃一口,又香又甜!吃了一个保你还想再吃。
粽子好吃,可是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来源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十一
秋风一天凉似一天,早晨上学总觉得丝丝寒意。
最近坐在爷爷的电瓶车后,总闻到空气中多了一丝丝甜甜的味道,淡淡的,似近又远,沁人心脾。一直想知道它的由来,周末,终于让我有了一次走近它的机会。
我终于在学校的童话林里寻找到了它的踪迹。不知何时,那一株株高大的桂花树已按耐不住秋日的寂寞,悄然开放。远远望去,在碧绿的桂树叶衬托下,似乎有无数颗星星在闪烁。走近一看,才发现每一片树叶下都躲藏着鹅黄的小花蕾。它们正三个一簇,五个一丛,有的正在竞相开放,娇艳动人,有的还在含苞欲放,仿佛一位位害羞的小姑娘,真有几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桂花有四片嫩黄的花瓣,小小的'花瓣衬托着几粒花蕊,如众星捧月,花瓣簇拥着花,花簇拥着绿叶,绿叶和细小的花簇拥着成为了一棵桂花树。桂花的花瓣很娇嫩,稍不留神,就会掉落甚至干枯。这些平凡、娇小、玲珑的小精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姿,在一片绿海中若隐若现。它馥郁的芳香让人百闻不厌,我闭上双眼,飘飘然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忽然,一阵缠绵的桂花雨飘然而下,多么浪漫,多么梦幻啊!我仰起头,沐浴着这桂花雨,桂花悄悄落在我的脸庞,轻轻的,柔柔的,那夜,我的梦里全是它。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十二
今天是农历初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是要吃粽子的,四处布满了欢声笑语。
今天我早早起了床,我把红豆。绿豆。瘦肉都预备好了!就差包粽子啦!今天我和姐姐还有奶奶一起包粽子。我看着他们纯熟的动作,手痒了。我也拿起粽叶模拟。先把粽叶放相反方向,弄一个像圆锥外形,把用水泡过的米放在粽叶上,再放红豆。绿豆瘦肉,最后再放米盖住肉馅,就把粽子折起来,用草绳结扎起来,就完成了。说得轻易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我看的糊涂了。姐姐说我不会包粽子,别捣乱。啊!我不服,想打发我走,才不让你得成呢!我会包一只美丽有好看的粽子给你们看。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一只,姐姐却相反,我的粽子又小有偏,有的太松了,又有的不像圆锥形,却像四边形,奶奶嘲笑我说我包的.粽子自己吃。啍,自己吃就自己吃。我反驳说:小小粽子不用花多久时间就熟了!弄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可算完成了把我弄得腰直不起来了!看着我不断把柴扔进去,又看着外面的雨,心里美滋滋的。我坐在椅子上闻到了粽子的味道。我相信不用多少时间,我就可以立刻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咯。我现在就等着香甜又美味的粽子出锅呢!我第一个冲上去看我的粽子――有的散了!我拿着热烫烫的小粽子吃了起来。两三口我就把粽子吃完了。哈哈!其实我粽子也不赖。
藕饼飘香小学(模板13篇)篇十三
今天是端节午节,蔡宇辰送了袋美味的粽子给老师。老师便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粽子。
粽子是用一根细长的绳子吊住的,老师拎着粽子走过来的时候,那粽子在空中左右摇晃,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在空中不停地荡着秋千。外面的粽叶是深绿色的,我闻了闻粽叶,粽叶发出淡淡的清香,一闻,就让人神清气爽。把外面的粽叶剥开,一粒粒淡黄色的'糯米紧紧的黏在一起,它们紧紧的抱在一起,就像团结一心的兄弟。我又闻闻它的味道:这味道真香。我想:这粽子一定很好吃。
老师把粽子分成好几块,只见张瑀祥一个箭步冲过来,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最大块的粽子。我心想:张瑀祥可真贪吃,老师都没动口,他却抢着吃。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张瑀祥竟然把那块最大块的粽子放进了老师嘴里。看来我误解了张瑀祥,他是把最大最好的留给老师。轮到我们吃了,张瑀祥又拿起勺子,舀了一块很大块的粽子。我又想:这回张瑀祥要给自己吃了吧。可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张瑀祥又把那块粽子放进黄老师的嘴里。边放边说:“妈妈,您爱吃,我的这份给您点!”
此时此刻,我对张瑀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粽子很小,但却包含着张瑀祥对妈妈浓浓的孝顺之情,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