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它让我们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更加自信和准确。优秀作文是对所学知识的巧妙运用,是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验。一篇优秀作文不仅需要有深入的思考,还需要有精准的语言,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我想我们都渴望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和题材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思想。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一
陈景润是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二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谁最小。
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数字娃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三
蜜蜂不仅是辛勤的劳动者,而且是动物中神奇的“数学天才”。密封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蜘蛛也是不容小觑的“数学天才”。蜘蛛网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不过最厉害的“数学天才”当属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
教材分析:
材料中安排的“小猫吃鱼”是一组动态的连续故事情景,通过这一故事情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也通过一组动态情景,逐步引出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食物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经验。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3初步体验加减法呼你关系的思想。
4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本节课的意图主题图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游戏互相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亲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过生日”的场面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课题“小猫吃鱼”改为“小猫过生日”,体现了以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
(二)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2看着小鱼,小猫心里会怎么想呢?3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小鱼?
设计意图:一数一猜一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套圈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表演中学习,即可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获得知识。
(四)吹泡泡游戏。
引导:小朋友,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下面小明要给小猫表演吹泡泡了,认真观察图画,思考,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的精神,初步理解“0”在减法中的意义,从而是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摆学具游戏。
设计意图: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摆小棒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以获得知识,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六)分蛋糕,学会合作。
小猫要请大家吃蛋糕了,小朋友们高兴吗?
请出5个小朋友,其中一个演小猫,请大家吃蛋糕。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吃蛋糕这一环节,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七)总结。
回想这节课,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八)联系国庆,体验快乐。
明天就是10月1日了你知道10月1日是谁的生日吗?
设计意图:由小猫的生日自然过渡到为祖国妈妈祝贺生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29页第一题和第二题。
以上,是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叫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并希望各位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五
小兔的百货商店今开开业,狐狸买了一瓶酒付了10元,小兔找给他3元。晚上整理一天的收入时,发现狐狸付的10元是假币。小兔一着急,这下可亏大了,大哭起来。其它小动物听到了哭声都跑了过来。
小熊笨笨说:“赶紧去找狐狸要回亏的钱。大家帮忙算一算,小兔亏了多少钱,再去向狐狸要钱。”
小猪说:“10元是假的,找了狐狸3元钱是真的,亏了3元,向狐狸要3元钱。”
小狗欢欢一听,说:“错了!10元钱是假的。找了狐狸3元,还给了狐狸一瓶7元的酒呀!所以一共亏了10元(7+3)呀!要向狐狸要10元钱呀!”
小猴乐乐说:“狐狸的10元钱是假的,小兔就亏了10元,再向狐狸要10元真钱就行了呀!”
其余的小动物听了小狗欢欢和小猴乐乐的话,一起去狐狸家帮助小兔要回亏了的10元。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六
小熊第二天早上没敢去取鹿肉,怕中了猎人的圈套。第三天一大早,小熊冒着刺骨的寒风跑去一看,鹿肉没了。小熊找了半天,一点影儿也没有,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
小猴灵灵从树上跳下来对小熊做了个鬼脸,问:“小熊,怎么啦?怎么这样无精打采的?”
“别提了……”小熊把前天狐狸算卦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哈哈……”小猴笑得直不起腰。
“你笑什么?人家把鹿肉丢了,你却幸灾乐祸!”小熊有点生气了。
小猴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昨天一早,我看见狐狸叼了一大块肉从树底下跑了过去。”
“不会吧!”小熊不信狐狸会骗他,说,“这一切都是算出来的,哪会是假的?”
小猴说:“你不信,我来让你算一个数。你把你的出生年份、离开你母亲的年份、你现在的年龄、你离开你母亲独立生活的年数,这4个数加起来,看看得多少。”
小熊在地上写出:
没等小熊算完,小猴脱口说出:“等于3986,对不对?”
“对!你怎么算得这样快?”小熊惊呆了。
小猴说:“根本用不着算。你只要把今年的年份1993乘以2,就得3986。”
小熊一试,1993×2=3986,一点不差!
小猴说:“不管谁,把与他有关的这4个数相加,一定得3986,不信你试试!”
小熊摸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道理也很简单。”小猴解释说,“一个动物出生年份加上现在年龄,一定等于1993,因为今年是1993年呀;离开母亲就是独立生活了,因此,离开母亲年份加上独立生活年数,一定也等于1993。两个1993相加,当然等于3986喽!狐狸让你算的数,都是事先编好的。”
小熊明白了,他把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大吼一声说:“好个坏狐狸,你用数学来骗我,看我怎样收拾你!”
小熊来到了狐狸的家,一脚把门踹开,狐狸正在屋里大啃鹿肉。小熊上去三拳两脚,把狐狸打得_滚尿流,特别是狐狸的左后腿被小熊一脚踢断,他变成了一只瘸腿狐狸!瘸腿狐狸也不会干好事的。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七
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
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王爷说:“孩子们,父王今天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
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
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
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该给他六块。”四听了非常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
小朋友,你们觉得谁最多呢?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八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__,这次我带领了一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__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刘先生自信地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组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该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说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__先生高兴地说:“一点不错,就是八十五人。请说说您的算法。”
“人数最少的情况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们今天就住在您这儿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一个题目,刘先生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一间5人房;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一间5人的,一共11间。
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刘先生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九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
一天,我画了一副画。画中有彩色的大树,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还有粉红色的树干。而远处山头上的大树像一个个士兵,站得笔直笔直的。画中还有彩色的山坡,在山坡中间,还有一条蓝色的瀑布倾泻而下,就像一条小路连到了天上。真好看!
这片森林真神奇呀!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一
小猴、小熊、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一个哈蜜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钱,买了一个瓜。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天我们优惠,只要25元,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小狗说:“我们分了这5元钱吧!”小熊说:“好!”可小猴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两块钱再买一包瓜子。”小狗、小熊都说好。
在回来的路上,小熊说:“我们一人花了9元钱,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买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说:“是呀!怎么少了一元钱呢?奇怪?”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元钱哪去了吗?
原来,27元里面就含有买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钱,合起来刚好是30元,一点也没错。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二
是谁出卖了它: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便说:“朋友,你的这一身铠甲真是好啊,就连狐狸都没办法。”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在腹部还有一个小眼儿不能完全蜷起。如朝着这个眼儿吹气的话,我受不了痒,就会打开身体。”乌鸦听了不禁惊诧,原来刺猬还有这样一个秘密。刺猬说完后,对乌鸦说:“我这个秘密只跟你说了,你可千万要替我保密,要传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乌鸦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
过了不久,乌鸦落在了狐狸的.爪下。就在狐狸要吃掉乌鸦的时候,乌鸦突然想到了刺猬的秘密,便对狐狸说:“狐狸大哥,听说你很想尝尝刺猬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刺猬的死穴。”狐狸眼珠子一转,便放了乌鸦,乌鸦便对狐狸说出了刺猬的秘密。
后果可想而知。在刺猬被狐狸咬住柔软的腹部时,它绝望地说:“乌鸦,你答应替我保守秘密的,为什么出卖朋友?”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三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同学的文学素养,,落实学校关于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见,我们学校开设了新的课题《课程开发的有效开发和实施》,而作为文学社团活动的子课题,我们一年级组组建了童话故事文学社团,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同学的文学视野,激发同学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和扮演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同学的团结协商能力。
2、把读书、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同学的审美修养、文学理论水平和欣赏水平。
3、健全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每次的活动。
选取由德国德国民间童话作家格林兄弟、豪夫、贝希施坦因编著的《德国童话》故事书,其中选取了书中的十个童话故事,这十个童话故事的题目分别是《聪明的农家女》、《猫和老鼠交朋友》《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勇敢的小裁缝》、《大拇指》、《玫瑰小姐》、《六个仆人》、《牧鹅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蓝灯》。
以老师讲童话故事和听童话故事录音相结合的形式,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交叉同学的童话故事扮演,课堂练习的设计,让同学在扮演的过程中不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团结协商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四
防患于未然:
有一家人家做了新房子,但厨房没有安排好,烧火的土灶烟囱砌得太直,土灶旁边堆着一大堆柴草。
一天,这家主人请客。有位客人看到主人家厨房的这些情况,就对主人说:“你家的厨房应该整顿一下。”
主人问道:“为什么呢?”
客人说:“你家烟囱砌得太直,柴草放得离火太近。你应将烟囱改砌得弯曲一些,柴草也要搬远一些,不然的话,容易发生火灾。”
主人听了,笑了笑,不以为然,没放在心上,不久也就把这事忘到脑后去了。
后来,这家人家果然失了火,左邻右舍立即赶来,有的浇水,有的撤土,有的搬东西,大家一起奋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除了将厨房里的东西烧了一小半外,总算没酿成大祸。
为了酬谢大家的全力救助,主人杀牛备酒,办了酒席。席间,主人热情地请被烧伤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也按功劳大小依次入座,惟独没有请那个建议改修烟囱、搬走柴草的人。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忽然有人提醒主人说:“要是当初您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改建烟囱,搬走柴草,就不会造成今天的损失,也用不着杀牛买酒来酬谢大家了。现在,您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了那位事先提醒、劝告您的客人呢?难道提出防火的没有功,只有参加救火的人才算有功吗?我看哪,您应该把那位劝您的客人请来,并请他上坐才对呀!”
主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把那位客人请来,不但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还真的请他坐了上席,众人也都拍手称好。
事后,主人新建厨房时,就按那位客人的`建议做了,把烟囱砌成弯曲的,柴草也放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因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的,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五
主人上班后,闲来无事的铅笔与正在休息的鼠标比起本领来。
“我可以不用橡皮,直接把错误的内容清除。你行吗?小铅笔”胖胖的鼠标挺着大肚子炫耀地问道。
“鼠标大哥,你说的我做不到。但是我也有没有的本领。”铅笔微笑地回答。
“是吗?不可能。你倒是说说看啊。”鼠标满是不肖的表情。
“我比你便于携带,更独立,不需要借助其它设备技能发挥我的本领。主人每次出去写生都要带上我,为什么不带你?就是因为你你必须借助显示器和主机才能发挥作用。”
鼠标吱吱唔唔地说不出话来,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都有优缺点。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六
小青蛙咯咯,一大清早就被什么声音闹醒了。
“咯咯,咯咯!”这是谁的叫声,和自己那么相像。小青蛙咯咯好奇地寻找起来,他一找找到花母鸡的家。
花母鸡正在伤心地哭着:“咯咯,咯咯,咯咯……”原来,花母鸡昨天生了一个大蛋,不知被哪个小偷偷走了。
小青蛙咯咯可生气了,他说:“我一定要查出谁是可恶的小偷!”
在边上看热闹的小刺猬说:“你又不是猎狗,闻不出小偷的气味,你当不了侦探。再说,你个子那么小,小偷会怕你吗?”
“我有一颗聪明的青蛙脑袋,我对付得了。”小青蛙咯咯在花母鸡门前仔细寻找,最后他在路边一块尖石头的边上,找到几根灰黑色的毛,尖石头边上还留着一点血迹。
小青蛙咯咯一想就想出了答案,他叫小刺猬去把老鼠兄弟鼠大黑和鼠二黑找来。
小青蛙咯咯一眼就看出鼠二黑背上有道伤痕,还留着血迹。小青蛙咯咯一生气,就把身子鼓大许多,他大声问鼠二黑说:“你怎么受的伤,快说!”
鼠二黑说:“树,树,树皮上蹭的!”
小青蛙咯咯一听更生气了,把身子又鼓大了许多。
“胡说!你看,这是你们留下的证据,还不快说!”小青蛙咯咯举起手中的几根灰黑色的毛说。
瞧着比平时大出两倍的小青蛙,鼠二黑心慌了:“我,我们偷了花母鸡的蛋!”
小青蛙咯咯瞪大眼,身子又鼓大了许多,他说:“还不赶快把蛋给送回来!”
瞧着比平时大出三倍的小青蛙,两只老鼠怕极了,他们赶紧说:“我们去搬,我们去搬!”
不一会儿,只见鼠二黑仰面朝天躺在地上,怀里抱着个大鸡蛋。鼠大黑呢,拽着鼠二黑的细长尾巴,使劲向前拖,把大鸡蛋给运回来了。
小刺猬一见乐了,他说:“原来老鼠是这样偷鸡蛋的,小青蛙真聪明,一猜就猜出来了。”
小青蛙咯咯说:“我不是猜,是侦探出来的!”
看着花母鸡太太抱回了自己的鸡蛋,小刺猬佩服地说:“小青蛙咯咯,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侦探!”
小青蛙咯咯扑哧一笑,把肚子里的气都泄掉了,他又变回到原来那样大小。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七
山里的动物们,正眼巴巴地盼望满载着鲜花的火车开来。
从温暖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有一趟专门为动物开行的列车。
这趟火车一年有四次开到山里来:春天一次,夏天一次,秋天一次,冬天一次。在辽阔的原野上,它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开来开去。
春天的时候火车装着满满一车鲜花,冒着紫色的烟,从南方开过来。
夏天的时候,火车里装着凉爽的风、大朵大朵的白云开过来。
秋天的时候,火车装载着美丽的红叶。冬天呢,车里满是冰凉的白雪,火车的方向也变了——是从北往南开的。
现在呢,动物们正等待着春天的火车。这列火车里,满是刚刚绽开的花朵。
它还没有开来。要是它来了,狸子站长会通知大家的。
“真慢哪,怎么还不来?”动物们等得不耐烦了。他们冒着严寒,一齐跑到山下的火车站来看。他们看见,狸子站长站在月台上,正从大衣兜里掏出一块大怀表,使劲儿地看哪!
“哎呀,站长先生,火车还没来吗?”狗熊挺泄气地问。
“要是照往年那样,火车早该到了吧!”猴子有些恼火地说。
“也许是火车半路上出事了……”兔子担心地说。
可是狸子站长扶一扶制帽,不慌不忙地向大家笑着说:“啊啊,各位先生,请不要着急。嗯一一用不了多久,火车就开来啦!”
野猪问:“‘用不了多久’,到底是多久啊?”
狸子站长把手里的大怀表举起来,让大家伙儿看:“就是表上的指针,正好指着‘春’的时候嘛”大家一齐伸长了脖子看。这块表上写着“春”、“夏”、“秋”、“冬”四个大字。有一个红指针,正慢慢地向“春”字上移动。
“哎呀,快到点啦!”
“春天的火车,马上就要进站啦!”
正在这时候,站长室里的电话“滴铃铃、滴铃铃”地响起来。
狸子站长慌慌张张地跑进去:“是的,我是!喂喂,好的,好的,好的!谢谢!”
狸子站长放下电话,走出来,笑眯眯地看看大伙儿的脸,接着说:“他们通知我:春天的火车已经从前边的一站开出来,马上就要到了!”
真的。不大一会儿,草原的那一边就出现一小朵紫色的烟。在这同时,大家的鼻子都闻到一股好闻的、花儿的香气。春天的火车,真的开过来啦!
山上的动物们一下子快活得喊叫起来,他们又蹦又跳,迎接那列满载着鲜花的火车。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八
卡卡奇用汽油代替飞碟能源的实验又失败了,失望的卡卡奇懊恼的说:“要是在我们星球,随便拿块石头,里面都能找到能源!”对天文颇感兴趣的阿星连忙说:“陨石!我们去找陨石,说不定能找到你们星球飞到地球上的陨石,那样你就能找到能源了!”
卡卡奇听后也高兴的说:“我们在太空建了许多能源站,可能有些能源站的能源被地球引力吸到地球上来了。”阿星带着卡卡奇来到了以前他曾参观过的儿童科技馆,只见里摆放着来自各星球的陨石,卡卡奇仔细的.观察后,找到了来自数学星球的陨石,可惜科技馆为了防止陨石被小朋友拿走,每个柜子上都设制了密码:
abcd。
×9。
dcba。
阿星看了好长时间也没弄明白,只能问卡卡奇,卡卡奇说:“千位a×9的结果是一位数,说明a只能是1,个位d×9=1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是几十一,所以d应该是9,百倍b×9的积也是一位数,b只能是0,最后剩下十位c,因为只有8×9=72,72+8=80,积中才会有0。所以abcd分别表示1089。”阿星输入密码1089后,果然柜子开了一个小口,卡卡奇顺利从柜子的小口进入柜子,从陨石上取下很小一块。卡卡奇在阿星的帮助下终于取得了飞碟能源,为了答谢阿星,他将邀请阿星参观他的飞碟。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9篇)篇十九
有一只得意的小兔子,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便要去找太阳。
它来到屋子里,提着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灯笼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
妈妈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
小兔子来到菜园子里,观察三个红红的、圆圆的萝卜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
妈妈说:“不,这是三个红萝卜,太阳在天上呢!”
小兔子抬起头,观察天上飘着红红的、圆圆的气球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
妈妈说:“不,这是红气球·······”
小兔子着急地喊:“真急人,太阳究竟在哪儿呢?”
妈妈说:“瞧,太阳只有一个,还会发光呢!”
小兔子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抬起头,大声叫:“妈妈,我找到了,太阳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