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一
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41,p42“百分数的应用(四)”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准备。
1,口算。
20÷10%=120×90%=1—100%=50÷20%=。
40×20%=200×9%=200%+120%=70×5%=。
2,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对利率进行板书)。
3,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探究思考。
(1)学生要自己个人的意愿分别存款。(并且进行板书)。
(2)师小结: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师:从去年开始,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5%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师: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应交多少利息税。
学生写完后汇报:
师:只有国债和教育储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税的。
练习:41页试一试1。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与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集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关于百分数,你们已经学过那些知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引入。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根据这一情景,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
师: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以下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多的部分是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一问题么?那就请你试一试。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算法。
(2)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5÷45。
≈11%。
方法2:50÷45=111%。
111%-100%=11%。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想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方法1: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2: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3、即时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义。在本题中,“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钱数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四
教学内容(课题)。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让学生通过阅读统计表,明确数据的含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月一共花多少钱)。
2.。让学生互相讨论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我家这个月支出的40%等于500元。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0%x=500。
x=500÷40%。
x=1250。
海口市第九小学-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学科(五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三、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教科书72页1、4题。
板书设计今天我当家。
40%x=500。
x=500÷40%。
x=1250。
教学后记。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五
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和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1.以实际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
解答例1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教材借助直观的线段图,让同学考虑“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理解。明确这个问题是求实际造林面积超越原计划的公顷数相当于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从而发生先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再求4公顷是计划造林面积16公顷的百分之几这样的思路。或者先算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再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的结论。两条思路、两种算法都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即100%),在线段图上能清楚地看到,两种解法最终都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局部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练习一第1题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几”求“增加百分之几”,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几”求“是百分之几”,通过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还带出了“下降百分之几”这个概念。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与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相比,后者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公顷数相比,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中,被除数的意义不同,除数也不同。教材编写“试一试”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这些不同,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同学将“试一试”和例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得数不同,进一步理解这两个问题的含义与数量关系。练习一第5题里,第(1)、(2)题的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第(2)、(3)题的条件不同,问题也不同。通过解题与比较,能使同学更正确地理解“是百分之几”与“高百分之几”的含义。第7题分别求巧克力的单价比奶糖、水果糖和酥糖贵百分之几,要依次把巧克力比奶糖、水果糖、酥糖贵的单价与奶糖、水果糖、酥糖的单价相比,反复体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第8题以表格形式出现求百分数的问题,首次把百分数应用于统计表中。
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
例2结合纳税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先找到数学问题“60万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迁移过来,得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寻找数学问题,只要理解了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同学就会想到用乘法计算,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纳入原有的经验系统,从而发展认知结构。在计算60×5%时,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种算法又一次体验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致的,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在“练一练”里,由于6.2×5/100的计算比6.2×0.05麻烦,所以计算含有百分数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六
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应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题:百分数的综合应用)。
二.基本练习。
师: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些情况,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的身高是多少?
生1:我的身高是1米58。
生2:我的身高是152厘米。
生3:我的身高是145厘米。
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1:我的体重是43千克。
生2:我的体重是38.5千克。
师: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都知道,但你知道自己体内大约有多少千克的血液在流动吗?(生茫然并窃窃私语。)。
师:你们称过吗?(生:没有)能称吗?(生:不能)。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重来计算体内的血液重量。
反馈:
生:我的体内有4.7千克的血液。
师:是怎样计算的?
生:用自己的体重乘以7%。
师:你们都是这样来算的吗?
生:是。
(学生讲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生:我的体重是44千克,所以是44×7%。
生:能知道自己的头有多高。
师:你想知道自己的头高吗?(生:想)请算一算吧!(学生计算,师巡回。)。
反馈:
生:我的身高是155厘米,头高就是155×14.28%=22.134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41厘米,头高就是141×14.28%=20.13厘米。
师:与上面同学的计算结果比较一下,我们的头高都一样吗?为什么?
生:头高不一样,是因为身高不相同。
师:老师的头高是21.7厘米,你能帮老师算算身高吗?(课件同步出示)。
(学生计算,师巡回。)。
反馈:
生:老师的身高是21.7÷14.28%=151厘米。
师:都一样吗?(生:一样)噢,老师谢谢你们啦!(个别学生开始举手)你想说什么?
生:不对,这里是12岁左右的少年头高是身高的14.28%,老师是成年人了。
胎儿的头高约占身高的33.3%。
婴儿的的头高约占身高的25%。
12岁左右的少年,头高约占自己身高的14.28%。
成人的头高约占身高的12.5%。
请你选择合适的条件,再为老师算算身高。(学生计算)。
生:老师的身高应该是21.7÷12.5%=173.6厘米。
师:大家一样吗?(生:一样)这才差不多,虽然第一次计算身高时选择的条件是错误的,但是思考的方法是(生:正确的)。
生:商店打折的折扣。
生:银行的存款利率。
生:小麦的发芽率。
生:产品的合格率。
三.巩固深化。
师:看样子,百分数的知识作用可不小啊!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课件出示)这些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生:能)。
如果在解决过程中碰到困难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援,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那就更好了。
(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反馈讲评:
(1)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反馈时提问:为什么除以20,而不除以25呢?还有其它方法吗?
反馈时提问:你是怎样思考的?
(2)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向银行贷款40000元,月利率是0.466%,期限。
一年,到期时应付利息多少元?
反馈时提问:利息如何算?12从哪里而来?
(4)如右图,练市到南昌的总路程约是985千米,其中练市。
到杭州约占总路程的10%,老师坐汽车从练市到杭州用了2小时。
照这样计算,从练市到南昌要多少小时?
解法一:985÷(985×10%÷2)=20小时。
你是怎样思考的?
解法二:2÷10%=20小时。
师:这样简单,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路程是全程的10%,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从练市到杭州所用的时间应是全部时间的10%。
(学生讨论,同组互说。)。
归纳:一般是先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的量,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
四.综合练习。
1.课件出示:练市小学的基本概况。
练市小学创办于19,已有80多年的历史。创办初期只有13位教师,8个班级,而现在已有25个班,占地84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20%,学校教师数比创办初期增加了400%,现在在校学生1220人,相当于创办初期的488%。
师:根据这些情况,你还能知道一些其它的问题吗?
生:可以知道练市小学现在有多少位教师。
生:可以知道练市小学的绿化面积是多少。
生:可以知道练市小学创办初期有多少学生。
师:请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计算出来。
反馈:
师:(指着8400×20%=1680平方米)能说一说你算的是什么吗?
生:我算的是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师:指着“13×(1+400%)=65(人)”你猜一猜他算的是什么?
生:他计算的是现在学校教师的人数。
师:还有其它的吗?
师:讲的真不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练市小学在不断地发展,为了给我们同学更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正在新建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出示新校设计效果图)。
课件出示:
有62吨砂子准备运往建校工地,甲乙两人都想承运这批砂子。
甲说:我有一辆载重10吨的大卡车,每次运费元。如果这些砂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九折。
乙说:我有一辆载重4吨的小卡车,每次运费90元。如果这些砂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八五折。
师:根据这样的情况,请你们设计几种不同的运货,并算出总运费。(同桌合作)。
生:我们决定全部由甲运:总运费是:62÷10≈7次;7××90%=1260元。
生:我们决定由甲乙合运:甲运5次,乙运3次,总运费是:5×+3×90=1270元。
师:你怎么会想到由甲运5次,乙运3次呢?
生:这样运可以不运半车的,效率比较高。
师:上面有三种不同的运货,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生:我喜欢第二个,运费比较省。
生:我喜欢第三种,同时合运比较快。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百分数应用题的题型进行梳理复习。
2、运用边练边理的方式重点进行方法的梳理和归纳,使学生对这部分只是有更明确地认识。
3、让学生在复习中感受到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梳理题型和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方法解决综合应用问题。教具准备:制作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刻了,每年的联欢庆祝会我们都少不了用到气球来装点气氛、做游戏,就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六年级五个班将要购买气球的情况。
二、梳理题型及方法。
1、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班气球数目。六年一班。
红球40个,黄球50个,黄球比红球多百分之几?红球40个,篮球60个,红球比篮球少百分之几?(1)自读题,并尝试独立试做。
(2)做后思考:这是什么类型题?这类题如何解决?(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并板书。
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其它班级的气球数目。六年二班。
三、巩固检测。
1、学生独立做。
2、老对交换,指名反馈。
3、错的同学进行修改。
四、综合练习。
我们了解了每个班所要购买的气球的个数,这些气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九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十
《百分数应用三》是六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单位“1”未知的百分数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先从学生已有的分数问题引入,在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之后,再将其分数换成百分数引入本课的百分数应用三,教材创设了统计表的情境,鼓励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根据题意通过画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
一、调控教学节奏,调动师生交流。
在平时教学中,我深深感到课堂教学的节奏有时就像一条优美的曲线,如果某些教学环节实施节奏的调控性较弱,灵活度不够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因此要改进以往忽视教学节奏的情况,增强灵活调控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师生的双边活动。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不益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所以一定量的双边活动是活跃课堂的关键,也是加强课堂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这方面,在我的课堂教学上还是有欠缺的。接下来在教学中我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表现欲。
二、注重教材的拓展。
合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教材有效地相容,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能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教学内容与形式。
三、
以激励性、多样化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积极、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课堂中我要通过教师的及时评价,学生的自我表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最后交流学习收获时,再一次体验自我探索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十一
1、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会解答一至三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会有条理地说明它们的思路,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正确判断作为单位“1”的量是学习的重点。
5、在发芽率的公式中为什么要乘以100%是学习的难点。
6、在工程问题中,用“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
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表示工作效率,是学习。
的难点。
7、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10、30。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如:
二、要解决的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如:(1)15的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是12,这个数是多少?
例1、一条公路长2400米,已修了全长的,还剩。
下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已修了全长的,是把全长(2400米)看作“单位1”,未修的路程是全长的(1-),要求还剩下多少米就是求2400米的(1-)是多少。
答:还剩下960米。
例2、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已修了1440米,正好占。
全长的,还要修多少米?
分析:已修的正好占全长的,是把全长看作“单位1”,
答:还要修960米才完成任务。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十二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111~112页例4。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比较熟练解答这类应用题,把它们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十二册111页~112页的内容。再看看其他册课本有关分数、百分数的内容。
2、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预习中不懂的地方。
3、提出预习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写出来。
4、课前试练:111页“做一做”。
二、学生提出预习中问题。
三、对学生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讲解。
四、变式训练。
教师精点111页“做一做”。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十三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爱学习,愿意合作。
进一步学习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列出除法算式,或者直接根据关系式列方程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写有试题的小黑板。
1、复习百分数、小树、分数间的互化方法。在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2、做第2题,用颜色涂出62.5%要指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
3、做第3题,要学生说出命中率的含义,再求命中率。
4、做第5题,先提问: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应除到哪一位?并指导学困生练习除。
5、做第6题,先让学生估计一天中睡眠时间有几小时,在校时间有几小时,一天共有几小时。再实际算一算。
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练习六。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62.5%=625/1000=5/8。
命中率:命中的次数占射击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及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巩固求百分率的方法,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能应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等活动,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经历回顾、梳理、反思所学知识的过程,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探究欲望,养成善于回顾和反思的学习习惯。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难点:掌握关于“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设计:通过复习,系统、全面的整理了本学期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概念、意义和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节课对百分数及百分数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的复习,只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突出核心知识,围绕重点展开复习和训练。
本课时的复习紧紧围绕百分数的认识及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两方面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交流,进一步巩固对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抓重点,带相关”的复习方式展开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课通过对比血虚,进一步明确了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3、数形结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案(热门15篇)篇十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桶里装有一些油,用去了60%,恰好是48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多少千克的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绳子长48米,剪去全长的75%,还剩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条绳子,剪去全长的.75%,还剩下12米,原来绳子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产车间上个月制造零件1280个,本月比上月超产15%,本月制造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产车间本月制造零件1472个,比上个月超产15%,上个月制造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丽身高126厘米,正好是父亲身高的70%,父亲身高多少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