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基础知识的时候,如认字、认数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幼儿园小班总结样本,欢迎大家参考和使用。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一
1、在模仿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2、体验与同伴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ppt,结满苹果的大苹果树两棵,小乌龟、小熊、小猪、小兔头饰各一个,大小篮子各一个。
一、出示大苹果树导入。
1、哇、树上结满了有红又大的苹果,看的我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吃呢?
2、可是苹果在那么高的树上,怎么才能摘到苹果呢?
二、分段欣赏ppt,理解故事。
场景一:
1、有一天一只小乌龟来到苹果树下,它也想吃苹果,可是摘不到苹果,它请了谁来帮忙?(小熊)它是怎么说的呢?(小熊,小熊,快来呀,快来帮忙摘苹果)。
2、小熊是怎么摘苹果的呢?(小熊是伸手摘苹果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熊摘苹果好吗?
3、它摘到苹果了吗?(没有)。
小结:原来苹果树太高了,小熊伸手也摘不到苹果。
场景二:
1、小熊也摘不到苹果,小乌龟又请谁来帮忙?(小猪)它是怎么说的.?(小猪,小猪,快来呀,快来帮忙摘苹果)。
2、小猪是怎么摘苹果的呢?(小猪是踮起脚摘苹果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小结:可是苹果还是摘不到,苹果树太高了,小猪踮起脚也摘不到苹果。
场景三:
1、小猪也摘不到苹果,小乌龟又请谁来帮忙?(小兔)它是怎么说的?(小兔,小兔,快来呀,快来帮忙摘苹果)。
2、你们猜一猜小兔会怎么摘苹果呢?
3、(继续讲述故事),原来小兔是怎么摘苹果的呢?谁愿意来做小兔来摘苹果呢?
4、小兔摘到苹果了吗?
小结:苹果树太高了,小兔跳着摘还是摘不到苹果。
场景四:
1、最后小乌龟想到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摘苹果呢?
2、(到黑板上用图示表示),请你给它们排排队好吗?
3、最后它们摘到苹果了吗?它们高兴吗?小乌龟高兴的说了什么?
小结:原来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也变的很快乐,以后小朋友们也要互相帮助哦。
1、树上的很多苹果都熟了,我们也一起去摘苹果好吗?如果苹果摘不到可以用小熊、小猪、小兔、小乌龟的方法。(给幼儿贴上胸饰,模仿小动物摘苹果)。
2、小朋友们去摘苹果吧,摘下的苹果放在水果篮里。
3、你是用哪个小动物的方法摘苹果的?
4、摘苹果的时候,帮助你的好朋友摘到苹果,你快乐吗?所以我们以后要互相帮助。
此次《苹果树》作为同课异构的一个活动,我把学习活动《苹果树》改编成的一个故事,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中出现了四个小动物,里面有两种幼儿比较熟悉的动物,所以再穿插两种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的动物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在小动物们运用什么方法摘苹果时也是从易到难的角度设计,并层层递进,最后运用小朋友不太想的到的方法帮助幼儿学到一个新的办法。
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小朋友们很会动脑筋,当老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摘到长在高高树上的苹果时,小朋友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可以用椅子、桌子、梯子摘苹果,有的说可以跳着摘,也有的做动作垫着脚摘,以前这些经验都没有给过小朋友,小朋友竟然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我发现小朋友们真的是动脑筋了。整个活动以故事连接,第一个场景讲完后提出了问题,第二和第三个场景我放在一起讲,然后再提问题,两个场景的故事内容长了,稍微增加了一点理解的难度,但是通过小朋友的回答,发现小朋友还是能理解小动物是怎么摘苹果的,最后一个场景,对幼儿说有一点难度,因为这样的方法他们以前没有看到过,所以老师临场发挥把这种方法称为幼儿熟悉的搭梯子方法,帮助小朋友理解。
整个活动发现小朋友们投入的很好,发挥的也很好,但是我自己反而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自己设计的在各个场景中要让幼儿集体模仿小动物摘苹果的方法,可是漏掉了,个别幼儿模仿还不能让幼儿尽兴,所以这个活动环节的遗漏我觉得很可惜,没有让幼儿在学中玩,没有让幼儿学的开心玩的尽兴。其次在摘果子的过程中,可以给一点音乐的氛围,让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体验用不同方法摘苹果的快乐。当幼儿摘完苹果后,可以请幼儿交流一下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摘苹果的,因为有的小朋友是用自己的方法摘苹果的,可以拓展一下其他幼儿的知识面。
总体而言从目标的达成度来看,这个活动基本达到了目标。但是从对幼儿的发展而言,并没有对幼儿而言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因为在第一环节就发现幼儿有很多摘苹果的方法,此次活动只增加了一个新办法,而这个新办法对幼小的小朋友而言并不很可行,所以发现这个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还不够。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二
1.学习蜡笔的正确握法。
2.尝试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对苹果上色。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1.实物苹果若干,自备一段轻快的音乐。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六页《大苹果》,蜡笔。
一、圆圆的苹果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2.根据苹果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苹果圆圆的,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黄。
二、我会画苹果
1.示范蜡笔正确握法。
2.教师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示范画圆:圆圆一个球。
3.提问:这个球是怎么出来的?刚才老师是怎么画的?(一圈一圈绕出来的)
4.示范画上果柄:头上扎小辫,变成一个红苹果。教师:“除了红苹果你还吃到过什么颜色的苹果?”(绿色)
5.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空手练习画绿苹果,引导幼儿要一圈一圈从中间往外画圆:圆圆一个球,头上扎小辫,变成一个绿苹果。
6.请个别能干的幼儿上前尝试画一个黄苹果,鼓励幼儿尽量画得大一些,饱满一些。
三、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适时指导并纠正幼儿握蜡笔的姿势。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四、作品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作品。
本次活动在环节设计上,我先让孩子们认识了苹果,知道苹果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颜色,有不同大小等等,使孩子们有了认识苹果的经验,孩子们对于绘画《大苹果》这个活动就更加感兴趣了。在后面的示范环节我也采用了教师范画、幼儿集体书空练习与个别练习三部曲的形式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但在教师范画苹果这一步,我在示范用绕圈圈的方法由中间往外画圆时似乎有点心急了,动作太快,幼儿没有看清楚,我也没有强调一圈一圈绕着画出圆圆的苹果,在幼儿自由创作时有的孩子就不会画,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个封闭的圆,再在里面涂上了颜色,没有掌握绕圈圈画圆的要领。从中我也认识到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抓好活动的重点慢慢引导,切不可操之过急。在幼儿创作环节中我也发现了我班孩子的绘画常规有待培养,有的孩子连蜡笔的摆放都还不清楚,个别孩子的蜡笔握法也需要纠正,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还需要时时强调常规的培养。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三
苹果是幼儿喜爱吃的水果之一,苹果的形状、颜色也早已为幼儿所熟悉。本活动通过让幼儿给苹果穿衣服的游戏形式,达到让幼儿多次练习制作小纸球,使幼儿搓、团纸球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搓、团纸球的技能,初步学习用胶水粘贴点状纸球;难点是引导幼儿给苹果宝宝穿上与实物相似色的衣服。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搓、团的方法制作小纸球,继续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喜欢参加手工粘贴活动。
活动准备。
1、背景图:苹果树妈妈;
2、苹果(与幼儿人数相同);皱纹纸条(红、黄、绿纸条若干);胶水、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苹果树妈妈想请小朋友给苹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讨论、示范。
1、引导幼儿找出与苹果颜色相似的纸条。
教师:“你想给苹果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用什么颜色的纸条?”(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苹果的颜色有红的、黄的、绿的;红苹果用红色的纸条做衣服,黄苹果用黄色的纸条做衣服,绿苹果用绿色的纸条做衣服。
2、引导幼儿复习搓团纸球,学习用胶水粘贴纸球。
教师:怎样给苹果宝宝把漂亮颜色的衣服穿上去呢?
教师示范讲解粘贴的方法:先找出与苹果颜色相似的纸条搓小纸球,搓好后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纸球,轻轻蘸胶水,然后贴在苹果宝宝身上,搓好一个纸球,贴一个纸球。
三、提出创作要求:为苹果宝宝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
教师:找出与苹果相似颜色纸条搓成纸球,捏住纸球轻轻蘸胶水,然后贴苹果宝宝外圈,再粘苹果宝宝中间。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找出相似色纸条。
2、纸球搓得均匀。
3、轻轻蘸胶水。
4、保持桌面干净。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请粘贴好的幼儿把苹果宝宝送给苹果树妈妈,说一说你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提供其它水果宝宝和各色纸条,让幼儿自己找与水果相似色纸条搓团成小纸球粘贴,巩固粘贴的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四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猜测与想象。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1、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2、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初步理解
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是小班的一个语言活动,主要从孩子能听懂儿歌和会念儿歌入手。帮助孩子很好的掌握儿歌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上,我用了一个悬疑式的开头,先出示一个神秘的口袋,让孩子们猜猜里面可能是什么。大胆的发展了孩子的发散思维,使得孩子能自由想象。这样的设计其实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在课后一想,让孩子胡乱的猜测只会导致孩子们盲目而不知选择的瞎猜。因而,在开头的环节设计上,我觉得可以给孩子一个范围,让孩子们都有目的有选择的去猜测,这样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才能符合有效课堂的原则。所以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的开头可能稍微改动下。
其次,我觉得我的教具的设计是一个亮点,一个苹果两面设计不同的表情,通过转一圈让幼儿都来摸一摸苹果打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和大苹果亲密接触后,发现其表情变化了,幼儿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猜测着是什么原因而导致大苹果生气,和后面的活动衔接也就更加自然。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使得孩子们的对接下来的环节的兴趣倍增。
再次,我的夸张的动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小班幼儿喜欢充满激情的张动作,这样他们看老师会觉得特别的可爱,这样的童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使之他们更愿意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在活动中的我是一个大苹果,我采用了非常夸张的体态,突出一个“大”字,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也乐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内容。
但是,小班的幼儿恰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可能没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对于儿歌中的语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应该更加重点的提炼一下,这样就能够为后面的改变儿歌环节打好扎实的基础。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五
1.能画出苹果的主要特征。
2.能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均匀涂色。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实物苹果、范例、油画棒,幼儿用书。
二、教师示范。
1.出示幼儿操作画册:看,这是红苹果的家,它就在里面举办聚会,
2.讲解画法:教师示范画苹果,幼儿仔细看。
3.告诉幼儿涂色时向一个方向涂,不涂到框的外面。
二、幼儿作画。
1.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苹果,注意画出圆圆的,完整的苹果,画完后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苹果。
2.幼儿全体动手操作画苹果,提醒幼儿画面整洁。
3.教师巡回查看,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三、作品讲评。
1.你觉得谁的画最漂亮?为什么?
2.你画的是什么颜色的苹果?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六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三、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五、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七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尝试改编儿歌。
2、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大苹果1个、各种水果的贴绒
“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都有哪些果子呢?”
小结: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生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桔黄色的桔子,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1、学念儿歌第一、二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
出示小口袋(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出示苹果
小结:苹果是圆圆的的,摸上去很光滑,上面有个柄,下面有个小小的坑。
“你们说对了,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喜欢我们吗?”
2、学念儿歌第三、四句。(出示大苹果)
“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
提问:“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快帮军军想想办法吧!
小结:小朋友要讲卫生,吃东西以前先要洗洗手,这样食物开心,小朋友的身体也健康啦!”
师:“大苹果听到我们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宝宝,高兴地念起了儿歌,你们想听吗?”
3、完整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师:“我们一起来念念大苹果的儿歌吧!”
4、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1、学习仿编儿歌。
师提问:“你们除了喜欢大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水果贴绒)
2、请个别幼儿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3、集体仿编儿歌。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八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尝试改编儿歌。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
2.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尝试改编儿歌。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三、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九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游戏的乐趣。
2、学习按苹果的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青、红苹果图片若干。
2、红、绿、大、小筐,每桌各一个。
3、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摘苹果的欲望。
教师:看呀!又大又红的苹果,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二、展开。
1、观察苹果。
(1)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苹果呀?
(引导幼儿发现,有红苹果,绿苹果,有大苹果,小苹果。)。
(2)小结:我们的这些苹果里面,有红苹果,绿苹果,还有大苹果,小苹果。
(2)听拍手声摘苹果。
3、苹果分类。
(1)把红苹果送到红筐里。
(2)把绿苹果送到绿筐里。
(3)把红筐里的大苹果拿出来放在大红筐里。
(4)把绿筐里的小苹果拿出来放在小绿筐里。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收不同的苹果。
(2)数数你收了多少个苹果。
教师:我们把摘得苹果展览一下好吗?
引导幼儿思考摆放的方法。
如:红-绿-红-绿,大-小-大-小,等。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有序的摆放方法。
三,结束。
1.教师:今天我们丰收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苹果,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喜欢苹果?
2.观看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活动结束。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十
一、活动目标。
1、能画出苹果的主要特征。
2、能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均匀涂色。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范例、油画棒,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一)苹果聚会。
(二)教师示范。
1、出示幼儿操作画册:看,这是红苹果的家,它就在里面举办聚会,2、讲解画法:教师示范画苹果,幼儿仔细看。
3、告诉幼儿涂色时向一个方向涂,不涂到框的外面。
(三)幼儿作画。
1、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苹果,注意画出圆圆的,完整的苹果,画完后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苹果。
2、幼儿全体动手操作画苹果,提醒幼儿画面整洁。
3、教师巡回查看,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四)作品讲评。
1、你觉得谁的画最漂亮?为什么?
2、你画的是什么颜色的苹果?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在模仿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2、体验与同伴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ppt,结满苹果的大苹果树两棵,小乌龟、小熊、小猪、小兔头饰各一个,大小篮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苹果树导入。
2、可是苹果在那么高的树上,怎么才能摘到苹果呢?
二、分段欣赏ppt,理解故事。
场景一:
1、有一天一只小乌龟来到苹果树下,它也想吃苹果,可是摘不到苹果,它请了谁来帮忙?(小熊)它是怎么说的呢?(小熊,小熊,快来呀,快来帮忙摘苹果)。
2、小熊是怎么摘苹果的呢?(小熊是伸手摘苹果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熊摘苹果好吗?
3、它摘到苹果了吗?(没有)。
小结:原来苹果树太高了,小熊伸手也摘不到苹果。
场景二:
1、小熊也摘不到苹果,小乌龟又请谁来帮忙?(小猪)它是怎么说的?(小猪,小猪,快来呀,快来帮忙摘苹果)。
2、小猪是怎么摘苹果的呢?(小猪是踮起脚摘苹果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小结:可是苹果还是摘不到,苹果树太高了,小猪踮起脚也摘不到苹果。
场景三:
1、小猪也摘不到苹果,小乌龟又请谁来帮忙?(小兔)它是怎么说的?(小兔,小兔,快来呀,快来帮忙摘苹果)。
2、你们猜一猜小兔会怎么摘苹果呢?
3、(继续讲述故事),原来小兔是怎么摘苹果的呢?谁愿意来做小兔来摘苹果呢?
4、小兔摘到苹果了吗?
小结:苹果树太高了,小兔跳着摘还是摘不到苹果。
场景四:
1、最后小乌龟想到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摘苹果呢?
2、(到黑板上用图示表示),请你给它们排排队好吗?
3、最后它们摘到苹果了吗?它们高兴吗?小乌龟高兴的说了什么?
小结:原来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也变的很快乐,以后小朋友们也要互相帮助哦。
1、树上的很多苹果都熟了,我们也一起去摘苹果好吗?如果苹果摘不到可以用小熊、小猪、小兔、小乌龟的方法。(给幼儿贴上胸饰,模仿小动物摘苹果)。
2、小朋友们去摘苹果吧,摘下的苹果放在水果篮里。
3、你是用哪个小动物的方法摘苹果的?
4、摘苹果的时候,帮助你的好朋友摘到苹果,你快乐吗?所以我们以后要互相帮助。
活动反思:
此次《苹果树》作为同课异构的一个活动,我把学习活动《苹果树》改编成的一个故事,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中出现了四个小动物,里面有两种幼儿比较熟悉的动物,所以再穿插两种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的动物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在小动物们运用什么方法摘苹果时也是从易到难的角度设计,并层层递进,最后运用小朋友不太想的到的方法帮助幼儿学到一个新的办法。
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小朋友们很会动脑筋,当老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摘到长在高高树上的苹果时,小朋友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可以用椅子、桌子、梯子摘苹果,有的说可以跳着摘,也有的做动作垫着脚摘,以前这些经验都没有给过小朋友,小朋友竟然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我发现小朋友们真的是动脑筋了。整个活动以故事连接,第一个场景讲完后提出了问题,第二和第三个场景我放在一起讲,然后再提问题,两个场景的故事内容长了,稍微增加了一点理解的难度,但是通过小朋友的回答,发现小朋友还是能理解小动物是怎么摘苹果的,最后一个场景,对幼儿说有一点难度,因为这样的方法他们以前没有看到过,所以老师临场发挥把这种方法称为幼儿熟悉的搭梯子方法,帮助小朋友理解。
整个活动发现小朋友们投入的很好,发挥的也很好,但是我自己反而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自己设计的在各个场景中要让幼儿集体模仿小动物摘苹果的方法,可是漏掉了,个别幼儿模仿还不能让幼儿尽兴,所以这个活动环节的遗漏我觉得很可惜,没有让幼儿在学中玩,没有让幼儿学的开心玩的尽兴。其次在摘果子的过程中,可以给一点音乐的氛围,让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体验用不同方法摘苹果的快乐。当幼儿摘完苹果后,可以请幼儿交流一下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摘苹果的,因为有的小朋友是用自己的方法摘苹果的,可以拓展一下其他幼儿的知识面。
总体而言从目标的达成度来看,这个活动基本达到了目标。但是从对幼儿的发展而言,并没有对幼儿而言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因为在第一环节就发现幼儿有很多摘苹果的方法,此次活动只增加了一个新办法,而这个新办法对幼小的小朋友而言并不很可行,所以发现这个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还不够。
小百科: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它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十二
苹果歌。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1、立体“苹果树”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十三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幼儿伴随着花儿乐队演唱的《喜唰唰》音乐入场。
2.介绍歌名。
(二)游戏帮助,理解歌词。
1.洗苹果。
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吃吗?吃苹果之前我们要怎么样?
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看图谱有节奏感受洗刷苹果的节奏。
2.闻苹果。
教师:苹果洗好了,让我来闻一闻。
出示图谱二,引导幼儿看图谱闻苹果的轻松活泼。
3.吃苹果。
教师:你们闻到大苹果的味道是怎么样的?你们喜欢吃大苹果吗?
出示图谱三,引导幼儿看图谱唱一唱大苹果。
(三)学唱歌曲,感受节奏。
1.完整欣赏教师范唱。
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还有哪句不太会唱?
2.学习歌曲结尾的歌词和旋律,并绘画出第四张图谱。
3.幼儿用愉快的情绪完整学唱歌曲。
4.游戏"捉迷藏",巩固歌曲,体验记忆歌词演唱的快乐。
2023年幼儿园小班画苹果教案(实用14篇)篇十四
1.能认真观察图片,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丰富词汇:发现、又红又大、越来越少。
2.能按事物发展顺序讲述图片内容,并能安静地倾听。
3.愿意表达与交流,体验毛毛虫吃苹果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4幅;毛毛虫胸饰15;毛毛虫玩具、苹果。
活动过程。
(一)激活幼儿已有经验,激发讲述兴趣。
1.你喜欢吃苹果吗?你们发现了苹果会怎么做呢?毛毛虫会吃苹果吗?
2.有一只毛毛虫出去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很开心的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二)出示图片,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观察图1提问:图片上有什么?毛毛虫的表情怎么样?它遇到了一件什么开心的事?“毛毛虫发现苹果”这个句式尝试表述图片内容。
2.进一步提问:毛毛虫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苹果?(丰富词汇:又红又大)。
3.观察图2图3。
(1)提问:毛毛虫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吃苹果?(让幼儿来学一学)。
(2)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3)哪张在前面,哪张在后面呢?为什么?毛毛虫吃苹果,吃的越来越多,苹果变得越来越少。
(4)苹果最后吃的什么样呢?
4.观察图4。
提问:这张图片上的毛毛虫在干什么?毛毛虫的头是面向苹果还是背向苹果?
(三)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图片的内容。
1.请你把看到的连起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2.个别幼儿讲述:请你们3位小朋友把故事大声的讲给小朋友听。
(四)教师示范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老师也来说一说吧。
(五)迁移:故事表演。
1.教师出示毛毛虫胸饰,和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2.活动结束:毛毛虫吃的好饱啊,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散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