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情美文随笔篇一
在我的好友列表里,有一个特殊的分组“嫁妆”,里面装着我最好的闺蜜林夕。起因是歌曲《嫁妆》里的一句词:“你是嫁妆/是我最宝贝的收藏/你不点头的男人我不嫁”,那是我和她最爱的歌,也是姐妹之间最浪漫的承诺,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我们渐行渐远。
初见至今,我与林夕相识已有十四年了,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因为身高体型相似,又留着同款的发型,中学时关系最亲密的时候,还经常被人误会成双胞胎,甚至连老师都时常叫错我们的名字,我们家住得近,几乎每天放学都手挽手一起回家。
但是,即便是双胞胎也有迥异的性格,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我们。尤其是在中学叛逆的时期,别人越是觉得我们相似,我们就越发较劲似的把自己独特的一面展示出来,她喜欢二次元的动漫、cos;我喜欢三次元的明星、影视剧……每次聊天时聊到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对方的昏昏欲睡就会引起双方的不满。升高中后,我结交了兴趣爱好相投的新朋友,与“新欢”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中将林夕“打入冷宫”。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某天放学林夕惯例叫我一起回家,我告诉她我今天中午要留校复习,然后跟新朋友一起去了食堂吃饭。从那天开始,我开始频繁地拒绝她的同行邀请,尽管那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单纯的为了冲刺高考做出的选择,但我没有约她一起进入这种新的状态,已经打破了我们曾经的约定。再后来,林夕也开始延长留校时间复习,她不声不响地买了新的习题册,拒绝与我分享,哑口无言的瞬间,我才知道是自己先选择了快人一步,将她落在了曾说好的结伴同行的路上。
后来我们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原以为会因为同校而升温的友情,却因为不同的校区和专业毫无回暖的征兆。林夕如愿加入了动漫社,而我去了话剧社,尽管我的社团就在她宿舍附近,但我们见面的状况也仅仅存在于偶遇,交流也仅仅停留在社交软件里的寒暄,连电话都鲜少打给对方。
直至毕业,我随男友去了他的家乡工作,而林夕留在了大学所在的城市打拼,就连放假回家我们都很难出来一聚。某天打开她的朋友圈,才发现她已经蓄起了长发,穿着我没见过的衣服,照片的背景对我来说更是陌生。
我后知后觉,曾经说好一辈子不嫁,一起租房工作生活的我们,如今默契的各奔东西。当初以为情比金坚的友情,不需要谁刻意破坏,甚至都不需要理由,只是在时间洪流中慢慢磨光了。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一辈子太长,有人来、有人走,没有人会陪谁从起点走到终点,那么,请允许我对这段渐行渐远的友情说声再见。
心情美文随笔篇二
故乡是我们儿时嬉戏时的战场,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故乡承载了我们不少的情感在里面,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故乡、姥姥、我》心情随笔吧!
在我有声有色的风景里,把自己交给自然,交给山谷,交给河流。我喜欢这样的节奏,不刻意自己,任生命的河流适意地飘向远方。风来袭,我在云里刻下永远。流动的相思融进我无言的素描里,存放于我深爱的文字,慢慢孕育出新的生命。这样的多愁善感或许不是性格,是因为对姥姥的思念,还有姥姥陪我度过的童年。
暮秋,飞扬的思绪一如既往地驿动,最美的黄昏下起了小雨,闹市只有细雨洗刷墙体,灰蒙蒙……闻到风吹来尘土的味道,分明是姥姥家乡最熟悉最本真最纯粹的气息。原来,姥姥一直伴我左右,陪伴在我的世界,用质朴的灵魂度过这善念一生。
姥姥、故乡、老井、田间的玫瑰花,还有我的小猫咪,摇曳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曾赋予我多少甜蜜的幻想。只是,哥哥的笛声,姐姐的长辫,还有村头的那口甜水井都已远去。
此刻,好想,让时光慢些走,把他们牢牢存放记忆,再好好端详。好想,放弃曾经的梦想,放弃远方,永远陪伴在家乡。我想,一座城,一座山,如果让我选择爱,我仍然选择爱山,这里埋藏着我最爱的至亲。
姥姥,就在那座山上,这个冷秋让我感觉有些寒意。姥姥,好像拄着拐杖,站在山头,她的小脚总是缠着又长又黑的裹布,如同儿时远远的望着我回家,山丘上,那身影早已随风飘远,轻轻地飞向云端,那种相思随着岁月愈加强烈……对她长久的思念无法搁浅。
姥姥是个烈性女人,小脚,豁达,刚毅。
我是家中的老幺,如今想来,我得到的宠爱胜过哥哥姐姐,那个时候,只有姥姥的时代,唯有姥姥,于是姥姥也就成了我的“妈妈”,可是,我却从未见过那个男人——父亲。
姥姥喜欢给我讲她的经历,于是,我若有若无的总感觉她的唠叨。她说:小时候家里穷,十几岁就参加了红军,她是后方人员,专给红军做鞋送鞋。有时,讲到兴奋处,她掀起裤腿,让我看她被子弹击中留下伤痕的双腿。当年,无情的子弹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在积久的岁月里,经过姥姥自身的修复,伤口已经平复,那块发亮的疤痕与姥姥皮肤一样白皙。我想,如果不是双目失明,姥姥仍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姥姥说,:1934年11月红军撤离鄂豫皖边区,自己被留了下来,也是十几岁的年龄,就嫁给一个已经有个男孩,死了老婆的老男人。
姥姥的故乡在哪里?她没说。可她有时候会怔怔地念叨,不知道自己妈妈是否还活着,娘家人到底在哪里?这样的时候,她的眉宇间凝聚着一缕淡淡的悲伤。后来,就这样有了我的妈妈。姥姥没有讲下去,只是转身摸着墙壁去厨房做饭了。我知道,此刻,她正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而现今,再也没有机会来修补时间去听她的故事了。
舅舅去世后,妈妈便成了老大,也是最受宠的一个,集读书娇惯于一身的妈妈后来当了老师,与一位同村的老师结婚,也就是我的父亲。造化弄人,就在我出生不久父亲便离开人世,从此,便跟随姥姥度过我本应欢乐却是个孤独的童年。
在农村,姥姥喂了一群鹅,整天在院子里“嘎嘎嘎——”高傲地仰着脖子游荡,叫个不停。每每这时,我总是依偎在姥姥的衣襟里,尽管如此还是免不了被大鹅的追赶,惊恐极了。有时,姥姥心情不错,会喊着我用煮熟的南瓜来给大鹅改善生活,这个时候我会开开心心地跟在姥姥后面,屁颠屁颠儿跑来跑去!
那个时候,由于全家是商品粮,没有土地,看着近在咫尺的田地里长出庄稼,却没有自己的份儿,心里很不是味儿。在我们家后山不远处有大片的稻田,有的稻田里种着豌豆,在豌豆又肥又大的时候,我会跟在姐姐后面去偷了一点回来,在灶台上烤得焦黄喷香。吃着豌豆,那蹑手蹑脚、担惊受怕的狼狈相早被风吹走了。不知什么时候,姥姥走了过来,她站在一旁静静地沉默不语,虽然她双目失明,但她知晓这一切,她是在用自己的沉默告诫我们,不可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与姐姐面面相觑。我们小声地说知错了,姥姥虽然还是没有作声,可她一脸的祥容告诉我,她已经感到欣慰。
麦收季节,我会把拣回来的麦穗带回家让姥姥烤焦,然后用鞋底去搓搓它们,搓到麦粒从麦穗里蹦出来,然后放到嘴里连尘土和鞋子的臭味一同吃下,至今想起,还是很怀念那种香喷喷的味道。
姥姥疼我,从出生的那天起捧着我,一捧就捧到上学的年龄。
在农村,到了过年,谁家杀猪都要叫去庆祝一番,大吃一顿,我总免不了偷偷把一块肉装进口袋,带回给姥姥吃,回到家没等姥姥反应过来,肉已经塞到姥姥嘴里,姥姥仰着头笑了,随后她便习惯性的用手摸摸我的小脸!
姥姥的村庄与村里人一样,淳朴美丽,夏天姥姥总是摇着蒲扇为我驱蚊赶虫,坐在池塘边听那些老乡们讲着鬼故事,我却在姥姥的怀里带着笑意安宁的睡去。
随着时间推移,身子蹿高的的我,跟着妈妈进了县城,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离开姥姥总有些不舍,时常会挤着公交车回乡下去看望她老人家,兜里攒的两毛钱总是给姥姥买几颗糖果。
后来,我又到省城上学,姥姥却年岁已高,身体不再硬朗,被窝再也没有像我小时候那么温暖。
每逢寒假,天气寒冷,我执意要陪姥姥睡,姥姥开心的满口答应,那种开心如同一个小孩子,她踮着不灵便的三寸金莲赶紧跑到床前,用手扑落一下床单,窝窝被角,拍拍枕头,整理起来。我只想,只想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用我的身躯像儿时姥姥对我一样为姥姥暖一次被窝。
儿时,姥姥总是把我裹在怀里怕我冻着,想到此,泪水总是多情。姥姥老了,真的老了,离我越来越远,心里总是记起儿时,害怕姥姥的离去,害怕失去姥姥给予的那份疼爱,泪水还是湿了眼眶……那一夜,姥姥还是像我儿时一样,习惯性的抱着我的双脚放在她的怀里,而我却一直没有暖热姥姥的被窝。
又是一个冬季,接到哥哥的电话,姥姥去世了。然而,姥姥下葬那天,无法脱身的我,却没有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成为我永生的遗憾和愧疚。
时隔多年,一个清明节,蒙蒙细雨,我决定带着孩子去给姥姥烧纸,了却我对姥姥的挂牵和思念,那是与姥姥多年后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坟头长满杂草,我用衣袖拂去墓碑上的尘土,姥姥就躺在里面,我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悲伤,待哥哥姐姐走远。
“姥姥,我是您最疼爱的敏儿,我回来啦,回来看您来啦!”泪水再也无法控制,双膝跪倒在姥姥坟前,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对姥姥多年的思念,失控的嚎啕大哭,以此来发泄对她无尽的愧疚和想念。
弹指一挥间,姥姥离开我们已经十多个年头。每每夜深人静之际,她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眼前。也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姥姥已经故去。
山村依旧美丽,村头的那口井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携一袭尘土,渐行渐远。姥姥、故乡、我都已面目全非,唯有那满腔的情怀越来越浓重起来。
文/程 敏
心情美文随笔篇三
久居城里,在人造物的世界,整日看到的是建筑物、车辆,听到的是喧嚣,人的影子晃 来晃去。城市是人类最集中的地方。许多人向往城市生活,认为在那里有兴旺发达,有荣华富贵。的确,城市是集中展示人类聪明才智的地方,人在那里过上群居的 生活,在那里,享受人类自己创造的便利。
回到江油,见到丘山。汽车的窗户在阅读它。窗外是自然之物:田野开满了油菜花,田 边有树,柏树是青翠的,所谓仓松翠柏,经冬犹绿。自然之物与人造物不同,它是大自然的作品,无人料理,只存在,永久的存在,赏心悦目。人见到自然就有一种 安适,心中浮现陶潜的诗句:性本爱丘山。他回忆:“少时适俗韵”,年少时追求世俗的荣华,人到中年,才发现世俗是藩篱。当他归隐田园,他写道:“羁鸟恋旧 林”、“池鱼归故渊”,表达他的欢欣。
我想,历代文人喜欢陶渊明,是因为他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是人与自然达成谅解的标志。
我想,我该回去了,与山林为舞。让山林之气洗掉我身上的浮华。我一生曾多次出去寻觅另一种生活,渴望发达兴旺,每一次都失败而归。这一次回来,我再也不出去了,守着茅屋,过安宁的生活,看桃花开放,烟子飞过,细数流水上的花瓣。
山林。大地。田野,农人在其中多么的适意。他们与天地沟通。而城里人,面对人造物,与人打交道,产生数不清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呼吸尘埃和汽车的尾气,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心中充满了欲望和焦虑。
我自爱我的山林,双脚站在大地上,隔着田野,看村妇牵牛走过,临溪看渔人垂钓,女子浣衣,几只野鸭游过,风吹竹林,田边野菊开放。
偶尔拾到一枚铜钱。在阳光下,看打农药的妇女的投影。丘山之美,田园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中国道家的哲学里,讲归朴返真,回归自然。归于朴素和平淡。人说,经历过绚丽的人,才可以谈平淡。我没有绚丽,也要质朴安宁,见素抱朴。
卢梭认为,自然是美好的,人类是丑恶的。而我认为,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后天,人自己抛弃了自然。庄子说得对,天地万物与我为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就是丘山,丘山就是我。
绵阳有圣水寺,似乎是后来的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来绵阳时,未曾听说有之。
二十一世纪,我来到绵阳,绵阳有了圣水寺。我想,大约圣水寺是供奉观音的。因为观音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洒下圣水,洗净人间83种烦恼。
20xx年九月,我来到绵阳,一直想去圣水寺,奈何俗务缠身,不得一睹圣颜。
终于在12月的一天,我休一天假,便到圣水寺。我乘的是33路车。
圣水寺依山而建,前有路桥。路桥前里有一座牌坊,上会彩饰。
入口处有一男子以粉笔写字乞讨。另有两三残障人士要钱。我走上路桥,路尽为寺,但见一庙,供奉弥勒,一老头于像旁设一桌,伏桌昏睡。善男信女在塑像前膜拜。
出殿门沿途而上,至观音殿。于像前作揖,捐了一张人民币,和尚敲了一下钟,仿佛我的心意被接纳。据说观音在西方极乐世界。我曾把佛经中的有关观音的文字辑成一书。
再 上行,至大雄宝殿,拜于释迦像前,捐钱。心中仿佛有灯照着,也许他有感应――在另一个世界。说起佛,与我也算有缘。1985年,在江油武都极乐堂,一老僧 赠我佛书。后来,气功热潮兴起,我读了大量的佛书,学会了贴佛像,烧香,吃素。1998年,我患了疯病,进入疯人院。出院后我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但我的 脑海中常常出现佛说的话,令我沉思。
我想寺庙代表人的出世的愿望,代表人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求。我想,宗教的存在是必要的,它是世界的平衡。因为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无奈,绝望焦虑困惑着我们。
出大雄宝殿,至一侧喝茶。一人一桌,居高临下甚为清净。我沉思,佛性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佛性,就是空性。存在与空没有差别。所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历历黄花无非般若。一切即佛。一切即真。烦恼就是菩提。
下雨了,雨水打在房檐上,啪嗒啪嗒,既像流下的泪,又像滴落的伤
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心情,湿漉漉的心。思绪如细雨般缠缠绵绵,没有休止,望不到尽头。
曾经的轰轰烈烈,而今却如水般平淡。
淡淡的,一切都来的轻盈,来的让人难以察觉。就像一根轻轻落下的头发,没人在意,可我看到了,闭上眼,千丝万缕。
你看他微微上翘的睫羽被露水浸湿了,眨眼闭眼间,睫羽如藕丝般蝉联,因为上面沾满了忧伤,那是以前的经历。我知道你整个生命已经凉透了,我知道你的世界好沉寂,我知道你的宇宙已无法转动。我知道,我理解,但我沉默,无言以对。
侬亦淡,淡曾浓。
淡淡的,其实一点也不淡,只不过是浓的借口,浓的代替品。
雨天--紫色的
喜欢紫色,因为它总让我想起,-------话,在雨中更美。
窗外,雨水打在窗上,没有节奏,没有旋律,但好听,有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觉,像敲在钢琴上,弹出一首紫色的忧伤。
生活中有酸有甜,有哭有笑,其实有波澜的生活是美好的,精彩的。人们可以在起起伏伏中体味生活的多彩,但是多数时候的生活还是平静的,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在平静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享受美好。
多数人在抱怨生活的一层不变,无聊无味,亦或是奔波劳累,却不曾静下心来回味一下生活的美好。
无论多么的繁忙或是多么的清闲,都应该留下时间放空自己的身体,在精神世界里体味生活的另一面。忘掉现实,阅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感受书中人物多彩的经历;搜索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体会别人的故事带给自己的感受;在网络世界中搜索一切自己渴望知道的问题,满足自己奇怪的求知欲;与自己不能经常见面的好友聊聊天,感受感情的温暖。
我们在生活,或许现实中的生活与脑海中的生活并不同,但现实中的生活才是我们能够触摸到的且真实的,我们可以想象生活,但更应该把握当下的生活。生活中的我们积极美好,我们的生活或许也会变得美好吧!讨厌下雨天,才可以有机会享受窝在家中看电影的乐趣;讨厌如火的骄阳,才可以享受到冰淇淋带来的冰爽。
家或许不大,但一定要温暖;生活或许并不如自己所想,但一定要学会接受并尽量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