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场所。看看以下这些学校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想法。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一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地震”。
2、使学生掌握一些地震来了之后的处理方法。
主持人。
同学们,不知道你是否听爸爸、妈妈讲过四川地震的事情。当时你们还小。那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地震,在那次地震中,无情的地震夺去了四川多少小朋友的家庭和亲人的生命。地震是自然灾害,一但这种灾害发生了怎么办?什么又叫地震呢?今天这次班会我们就来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1、地震的前兆。
2、地震来了怎么做?
3、震后如何自救和互救。
4、学生小组讨论。
5、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情景过程。
6、在小组内各选一名代表来到台前来演示一下刚才在课件上看到的过程。
主持人。
同学们,这就是地震,地震看起来很可怕,如果你们懂得了知识以后,就不觉得地震那么可怕了,希望我们在这次班会中学到的地震知识记住了。下面请同学们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回家后把你在这次班会中学到的地震知识讲于你的家人或者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设计说明:
1、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能充分认识什么是地震。由于是针对一年级的孩子,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我选择图片,故事等形象生动的东西来讲解地震是怎么回事,使得更加浅显易懂。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二
通过汶川,海地,日本等大地震,还有发生了许多干旱洪水等灾害后。人们以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为此我国还把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
20-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在短短几秒钟内房屋树木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地震给摧毁了并剥夺了许多人的生命。可见地震是多么的可怕,在人防不胜防的时候到来,让人不知所措。通过这次地震许多学校和单位都开展了防震演习训练和讲座。通过演习训练,讲座等,我们也知道了一些防震的基本常识,比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首先要跑到附近的空地上去,如果跑不出去,就躲到墙角或桌子底下,还要用一些较软的东西护住头,因为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地方。
通过电视的报道我还了解到许多地方因为干旱,大量的缺水。这个恶果都是我们人类一手照成的,由于我们大量的砍伐树木,照成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上,而引起干旱,很多地方应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而引起洪水和沙尘暴。树木可以防止大地沙漠化,抵挡龙卷风,洪水沙尘暴,干旱等许多自然灾害,最重要的是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吸走二氧化碳,呼出我们需要的氧气,能让我们生存下去,所以树木对于人类是必不可少的呀!我们要减少对纸张和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在将来我们要多植树,应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灾害的减少。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所以我们要防止水灾的来到,就要从平时做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浪费水,要节约用水。平时我们用过的淘米水还可以用来洗菜,用完水要及时记得关掉水龙头。
为了防止火灾,我们学校还专门开展了防火训练,听到一声警报声后我们全校学生连忙排着队伍猫着腰往楼下的操场跑,在跑的同时我们还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老师说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会有烟,但是烟一般都往上飘,所以我们不能直着腰跑这样很容易被烟呛着。把湿毛巾捂住嘴吧是为了防止烟进入口腔。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乱扔烟头,不能乱放野火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
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自然灾害减少。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三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应急避险演练活动为主体,推动幼儿园应急避险演练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努力提高师幼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确保幼儿园安全稳定。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三、活动时间:
略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防灾减灾教学活动、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以班级班单位集体渗透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幼儿应急避险意识很能力。
2、全园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活动。(防火、防震、防暴)。
五、班级教育活动内容安排:
1、利用学习防火灾、防地震、防台风、防洪水等安全知识。
2、结合健康活动,学习防火灾知识。
3、利用夏天雷雨天气,讲解雷电知识、防水灾知识。
4、参加全园内逃生演练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各班在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时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留有文字资料。
2、安全知识具体落实到每次安全活动中。
3、班级宣传与家长结合,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
4、日常生活中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四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五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__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__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演习动作示范。
地震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任何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背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安静等候主震过去!在地震暂停时,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
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的地方。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近期发生了猪流感疫情,另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猪流感须知:
室内保持通风;。
(3)、其他常见情况自救常识。
1、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5、倡议书。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六
5—9月,是雷雨天气集中的季节,为了提升儿童青少年对雷电、暴雨等气象自然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班级开展了三场“知识守护生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将有关防雷电、暴雨等灾害的知识带进课堂、走近小学生。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学生8: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6、地震防护演习。
三、小结。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七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2009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3,常见严重灾害的防护。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c.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e.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温馨提醒: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八
我班根据校大队部的安排,进行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切实做好了“防灾减灾”的宣传,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增强了学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通过这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不仅再次落实了学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营造学校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增强了学生对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最大限度保障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九
2、讨论交流:什么是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交流发言)。
一、通过看视频动画《地震来了怎么办》,让幼儿掌握地震时的应急求生方法。
1、在平房、楼房中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2、在室内及公共场所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3、如果震后,被埋在建筑物内该怎么办。
二、观看视频动画《防震减灾动画教育》。
1、让学生了解地震的预兆(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气象异常等)。
2、学习简单的避震方法,在学校发生地震时懂得听从老师指挥,沉着应对。
三、小朋友们请说一说,看完动画片后你学到了什么?
3、课后拓学--学习《防震儿歌》。
1、学习视频中的《防震儿歌》。
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加深对地震发生时应对策略的记忆。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日是几号?
三年前的5月12日天发生了什么震动世界的大事?
你知道5.12被定为什么日子吗?
为什么要这么定呢?
今日我们来学习防灾减灾学问。
二、学习防灾减灾学问,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加,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学问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难的损失。
问:什么是自然灾难?
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难称为自然灾难,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命吗?
答: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时机逃出去,远离全部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如何防护?
答: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弯腰快步离险境,不乘电梯走楼梯,盲目跳楼会伤身。
问:洪水来,我们应当怎么办?
答: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预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问:我们在雷雨天需要留意什么?
答:雷雨时,强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断电闸,避开雷火屋里窜。
问:暴雪天气,我们应当怎么办?
答:暴雪天,怒风吼,最好别往外面走,室外受冻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渐渐暖和才见好。
三、小结。
1、沟通上述避险学问。
2、你还有哪些好办法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学习安全学问。
2、谈谈珍爱生命的理解。
活动目的:。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特别表现。
2.幼儿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演练突发地震有序逃命及自救技能及躲避损害本事。
活动预备:
1.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
2.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特别表现,培育幼儿观看力和自我爱护能意识。
动物反常情形谚语。
动物震前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2.看vcd、科普片及宣传画教师讲解地震时应留意的问题:
1)应预备好食物和必备的物品做应急。
2)个人防护。
室内—躲在坚实的家具下。
教室—在教师指挥下抱头蹲在个自课桌下,地震停了立刻有秩序撤离,不要拥挤。
室外—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等。
3.以嬉戏形势进展简洁防震演练。
小结。
通过谚语、图片、嬉戏等方式使幼儿根本把握地震突发大事时逃命和自救技能,让幼儿把握来不及逃离状况下如何躲避地震损害的本事,到达教学目的,效果很好。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一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日是几号。
三年前的5月12日天发生了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
你明白5.12被定为什么日子吗。
为什么要这么定呢。
今日我们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明白怎样逃生吗。
答:暴雪天,怒风吼,最好别往外面走,室外受冻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慢慢温暖才见好。
三、小结。
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
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学习安全知识。
2、谈谈珍爱生命的理解。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二
1、活动目的:
经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让学生懂得怎样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活动资料: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头。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头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以往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景,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当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我,积极实施自救。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能够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c、用周围能够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坚持足够的空气。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e、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俭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头(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经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经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立刻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所以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能够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并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能够选择跳楼逃生。可是必须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三
昆山市新镇中心幼儿园。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xx月xx日。
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依托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普及师幼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法律意识,提升全本师幼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班级:
1.开展1个集体防灾教学活动(可结合安全平台内容进行)。
2.按照安全教育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完成相关规定课程教学任务。
3.班级网页上发布关于防火防震防洪的`知识内容。
年级组:
各年级组根据情况开展一次“防火防震防灾”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形式自己根据年级组情况定。
教师:
1.学习防火防震防洪知识及中心应急预案,知道一些避灾自救技能和处置方法。(备课组进行)。
2.备课组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园部:
2.电子屏发布防火防震防洪标语。
3.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上交资料:
2.班级网页上发布关于防火防震防洪的知识内容(截图)。
4.年级组开展的“防火防震防灾”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5.相关照片若干。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四
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造成的危害。
2、掌握地震发生时自己保护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
3、通过雅安地震报道视频,关注社会,关注受灾儿童。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初步了解地震的特性。
雅安地震视频、地震躲避图。
(一)视频导入。
观看雅安地震视频报道,并提问:
1、雅安发生了什么?
2、人们都表情是什么样的`?
3、如果你在雅安,你要怎么做?
(二)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地震是怎么来的,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教师提问: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
幼儿自由讲述:地震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裂开大缝,房屋倒塌,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地震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避震的知识。
(三)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发生时自己保护的方法。
1、小朋友,如果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做呢?
2、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
(1)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识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自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或是悬挂物物下。
(2)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3)千万不能跳楼或者进电梯。
(4)如果被埋,不要惊慌,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可以设法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5)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避,运用逃生技巧。
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还是有一小段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模拟演戏。
1、幼儿按照教师安排进行疏散或躲避。
2、说一说:演戏感受。
1、评价。
2、总结。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五
1.马上就一年了,回顾历史了解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2.掌握灾害时自救的常识。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一、开场白。
男: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这一时刻,是全人民都不该忘记的时刻。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的。此次地震,振源只离地表30km,振动了大半个。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个原子弹的威力,且余震多达一千多次。可谓是天将降大难于!
女: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发生了逆转,他们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家园变成凄惶的废墟。在那片废墟上的是形单影只,哭红双眼的家人和一只只仿佛在留恋徘徊的黑色蝴蝶。
男:让我们随着短片,走进这令人沉痛的汶川大地震,为死去的同胞默哀!
(放视频《快一年了!回顾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事件》)。
女:面对灾难和死亡,人们没有屈服。伴随着温总理奔忙的脚步,我们的心里一直燃烧着希望;在房梁塌陷的一瞬间,是教师完全燃尽正旺的生命,照亮孩子稚嫩的脸庞;面对救援战士“再让我救一个”的呐喊,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男:让我们把一首诗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送给灾区的人民,让故去的人们得以安息!诗朗诵。
二、诗歌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
三、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女:大地震已造成6万9千多人死亡。数字是触目惊心,令人沉痛的。但是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北川相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究其原因,是校长叶志平4年来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时,1分36秒内全校师生2多人按指定路线有序撤到操场上。
(学生自由发言)。
四、小组讨论上一个问题。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怀着希望起程,一切困难、灾难都将被我们踩在脚下。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六
1、活动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开展的根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经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并且他们的合作互助本领、遇事应变本领、资料的收集本领等都得到必须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缺乏之处:
〔1〕、班队活动的形式比拟单一,缺乏创新。
〔2〕、在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过程中,秩序出现一点混乱,但在主持人的维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组织讨论和交流时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可知学生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七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己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己保护,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不能玩?(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不打架、不在校园内奔跑、不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相应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学校防灾减灾班会教案(精选18篇)篇十八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己保护的意识,提高自己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视频播放,ppt课件。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
“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图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b、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d、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1、讨论:当地震发生时,作为非震区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
(1)号召我们身边的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捐助物资。
(2)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必要时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课件展示震后为灾区献爱心的相关图片。
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己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