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班教案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一
1、学会找朋友,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
2、引导幼儿将报纸不断对折,与朋友一起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1、废报纸每两人一张。
2、音乐-表现小海龟的乐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小海龟长得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本领?
2、学念儿歌:
我的小海龟,住在龟壳里,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缩头打磕睡。
3、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扮演小海龟,边念儿歌边自由地做小海龟爬行、游泳等动作。
二、游戏:朋友多,力量大
教师扮大鲨鱼,小海龟在场地内随意游泳。
当大鲨鱼发出“我要吃掉小海龟”的信号时,小海龟便迅速自由结伴拉手,
大鲨鱼设法追逐那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海龟。
三、快乐岛
1、两个幼儿自由组合成一对海龟朋友,拿一张报纸。
2、教师将报纸比作大海里的快乐岛,音乐响起,海龟围着快乐岛游泳。
音乐停下时,两只海龟同时站在快乐岛上,相互拥抱,保持身体平衡,以脚不离报纸为胜。
3、引导幼儿将报纸不断对折,使报纸面积越来越小。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自己依然能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四、放松运动
1、幼儿坐在报纸上,听音乐想象自己坐在船上,在平静的大海上飘荡。
2、收拾好报纸,回活动室。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二
适玩年龄:6个月-2岁。
玩法:把地板布置成赛道,和孩子在地上爬行比快。
目的:不同质地的地板有不同硬度,会刺激孩子的触觉神经,加上爬的时候需要用力支撑身体,可加强手掌脚掌的感应和力度运用。
百宝篮。
适玩年龄:1岁以上。
道具:藤篮+大量不同款式玩具。
玩法:将不同玩具放进篮内,让孩子寻找心爱的来玩,每天更换篮中玩具内容,让孩子保持兴趣。到2岁-3岁时可尝试让孩子以最快速度从篮中取出指定玩具。
目的:触摸不同软硬、重量和质地的玩具,提高孩子利用触觉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有助刺激智能发展。
认识爸妈和自己3岁以下的孩子对于物体存在的概念相当陌生模糊,这时可以主动带领孩子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亲子游戏,让他们尝试接触自己和父母的身体,培养自我的概念。
拍拍游戏。
适合对象:3岁以下的孩子。
玩法:笑眯眯地望着孩子,一边用手轻拍孩子身体,先从头部开始,逐步由肩膊到身体和腿等部位,一边做一边说“拍拍头、拍拍手”等来配合。
作用:鼓励幼儿触摸自己身体,也有助于增强他身体敏感度。
适合对象:3岁以下的孩子。
玩法:第一阶段用毛巾遮盖妈妈或孩子的头和脸,逗他来揭起毛巾。第二阶段妈妈躲藏在孩子身后或椅后,让他爬行四周寻找。
第三阶段妈妈用大毛巾或床单等遮盖整个身体,让孩子来寻找自己。做游戏的时候一面要叫着孩子的名字,当孩子找到后要好好地奖励他。
作用:协助孩子建立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培养位置感听声寻物。
适玩年龄:2个月-12个月的孩子。
游戏原则:妈妈利用简单的话语、声音和动作引孩子来寻找所在位置。
玩法:对着孩子左右拍手吸引她的视线,然后问她“手手拍哪边?”要他指出位置。或者不断摇动一些发出声响的玩具,例如摇铃,问孩子“哪边摇铃响?”答对就要赞赏孩子。
训练距离感眼球追看和距离感是孩子视觉潜能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这两方面打好基础,对孩子日后阅读、写字认字等各方面都有直接帮助。如果不想孩子以后抄书容易跳行错字的话,那么就多给他做些这样的游戏吧。
拍丝巾。
适玩年龄:1岁-3岁的孩子。
玩法:妈妈从高处吊下布条或丝巾给孩子拍打。
作用:让孩子体会视觉距离与真实距离间之差异,从而增强强他判断距离的能力及手眼反应。
摸球球。
适玩年龄:6岁以下的孩子。
玩法:把球放在地上滚动。最先孩子只会凝视着球,后来,他会试着爬过去触摸球,如果孩子能够成功爬到球的近去触摸,那就表示孩子对距离的判断已相当出色了。
作用:训练孩子的距离感及判断力。训练孩子专注。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游戏来锻练孩子的专注力和感知能力,让孩子学会清楚和正确地了解语,对日后培养表达和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揭起毛巾。
第二阶段妈妈躲藏在孩子身后或椅后,让他爬行四周寻找。
第三阶段妈妈用大毛巾或床单等遮盖整个身体,让孩子来寻找自己。做游戏的时候一面要叫着孩子的名字,当孩子找到后要好好地奖励他。
作用:协助孩子建立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培养位置感听声寻物。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三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数数的能力,强化实物点数的能力;
2、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及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游戏内容:
1、准备1个苹果,2个皮球、3个梨、4个橘子;报纸若干张。(其他幼儿熟悉物品皆可,家长可据情况引申)
2、家长将准备好的物品散乱的放在桌子桑,让幼儿向后转,等家长用报纸把这些物品覆盖起来布置好之后,再请幼儿转过身来坐好。
游戏时,家长多幼儿说“报纸下面覆盖了许多样小物品,把报纸掀开之后,很快的看几分钟,并要记住这许多物品的名称和个数”说完后,就打开报纸,让幼儿仔细观察约3分钟,然后用报纸遮盖起来。
最后让幼儿把物品一件件的说出来,有几个同类物品要说出同类物的总数。看是否说得多,说得对。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四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小草帽20顶。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八字形(如图)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游戏开始,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后又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五
1、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尝试学习串串烧的一些技能如:撕、烤、翻、喷涂等。
2、幼儿在玩沙子的时候注意安全。
3、体验玩沙子的乐趣。
4、初步了解烧烤的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1、沙堆、烧烤图片。
2、桶。
幼儿答。一串串的烧烤东西,那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子叫串串烧。串串烧的品种可多了,羊肉串只是其中的一种美食,要想了解的更多烧烤,大家一起跟着我一起到串串烧之都新疆去转转!
1)幼儿开车带着幼儿出发。汽车要出发了,加速上高速——减速钻隧道——小心开弯路了。我们的快乐之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新疆。
2)新疆的美食节好热闹,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 烧烤,看!小贩还在吆喝着什么?(串串烧,串串香)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好了,孩子们围着老师坐好了。
3)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看到的烧烤。
4)幼儿跟着老师学做烧烤。
1)教师介绍新疆最有名的是烤全羊,它的肉质鲜美。
2)我们先来撕开片片保鲜膜,提醒幼儿别把肉撕破。
3)沙地就是我们的烤炉,边烤边翻,烤多会焦,烤少了会生。
4)烤好了还要喷上各种口味的调料品,有青苹果味、草莓味,味道会更佳
1)教师鼓励幼儿将一片片的双面胶撕开,保持环境卫生将废纸扔在固定处。
2)接着将沙子装到盘子了,幼儿拍一拍、抖一抖。
3)把颜料均匀的喷到烧烤上。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六
游戏目的: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游戏准备:
小草帽20顶
游戏过程: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备注: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七
1、练习追逐跑,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2、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场地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动作练习,并听老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老师说:"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可以两人或三人拥抱),老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八
1、幼儿学会后踏步、踮脚、下蹲、后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根据内容表现动作进行游戏。
3、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一、玩具导入课题
老师吹泡泡,幼儿最追泡泡。
二、开心玩游戏
(一)老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做热身活动(主要练习脚踝和膝盖部)。
(二)开心游戏”吹泡泡”
1、老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吹泡泡,吹泡泡”:边踏步边双手做吹泡泡状; “一吹吹个小泡泡”是向圆心走,手比划吹小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脚向后退,手比划大泡泡;“泡泡飞高了”,双手举起,双脚垫脚;“泡泡飞低了”蹲下;,“泡泡破了”双手击掌,双脚后跳。
2、老师和全体幼儿站在大圆圈上一起游戏一遍。
老师强调游戏规则; “一吹吹个小泡泡”时,不能大步向里挤,以免摔倒和碰撞。
3、幼儿分组游戏
将幼儿分成3组,游戏3-5遍。
三、放松整理活动结束游戏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九
沙包是孩子们经常玩的玩具,也是容易制作的玩具,轻便易得,安全性高,为此我设计了沙包的几种玩法。
1、 知道沙包的几种玩法。
2、 培养幼儿走、跑、跳、爬、平衡等能力动作的协调性。
3、 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沙包若干、平整的地面。
玩法一:顶沙包
幼儿分成两组,把沙包放在头顶上,走着运到终点,那组最先到达终点,哪组获胜。
玩法二:夹包跳
幼儿分成两组,沙包夹在膝盖(两脚)之间,两腿(两脚)并紧,双脚一起跳,那组最先到达终点,哪组获胜。
玩法三:运粮食
幼儿分成两组, 把沙包放在幼儿背上,爬着运到终点,那组最先到达终点,哪组获胜。
玩法四:互相抛接
两人一只沙包,你抛我接,我抛你接。
小班的幼儿动作协调性差,需要加强练习。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十
1、练习四肢灵活地连续钻圈,发展幼儿身体的灵活性。
2、初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1、宽敞、平坦的场地
2、塑料圈若干(充当救生圈,幼儿每人2个)
3、自制小羊贴画若干(幼儿每人3—4张)。
4、纸箱(充当铁笼)1个
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走到场地四周站好。
教师进行游戏导入:有许多"小羊"被"大灰狼"抓进"狼堡",关到"铁笼"中了,我们的身体要套过"救生圈",把"小羊"们解救出来。
教师请幼儿自选一组"救生圈",在圈后站好。
教师发出"出发"的口令,幼儿双脚跳进第一个"救生圈",双手拿"救生圈",从下至上套过身体钻出来,将"救生圈"放回原处,再跳到下一个"救生"中……连续套过2个"救生圈",跑到"狼堡"的"铁笼"(纸箱)上摘下小羊贴画,贴在身上,从原路返回。后面的幼儿依此进行。
游戏可反复进行2—3次。
1、听到教师"出发"的口令后才能跳入"救生圈"中。
2、后面的幼儿要等前面的幼儿把最后一个"救生圈"放到地面后,才可以跳进去。
3、双脚跳进圈中,由下至上套过身体钻出"救生圈"。
4、要将套过的"救生圈"放回原处。
5、拿到小羊贴画后要原路返回。
1、此游戏适宜在宽阔、平坦的软地面上进行。
2、塑料圈的大小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进行调整,也可以有目的地投放大小不同的塑料圈让幼儿选择和练习。
3、塑料圈的数量可以根据幼儿能力进行增减,可以提供每组不同数量的塑料圈,也可在每次游戏后由教师进行了调整。
4,游戏角色可根据幼儿园情况进行更换。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一
1、学会穿珠子。
2、能够立完成串珠子,穿成一个手链或项链。
各种珠子、细电线丝、粗细不同吸管块、瓶盖、盒子。
在细电线丝的一万结,另一陀珠子孔穿过,整条电线丝穿完后,把头尾打个结而成一串珠子。
按珠子的颜色、小或形状有规律地串珠子。
将这些材料用来装饰各种物体,例装饰手帕装饰纸碟等等。
将各种珠子、吸管块或瓶盖进行分类送入相应的盒子中进行分类。
在本次《串珠子》的游戏活动课,他们一个个拿着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珠子高兴极了。串珠游戏,是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的灵活性。
这样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很重要,首先“串珠”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另外“串珠”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串珠”还能使幼儿用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给予幼儿空间自由发挥,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串珠子可以培养宝宝做事的专注能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心灵手巧,串珠子就是一项很好的练习。父母可以准备一些的珠子或钮扣,给宝宝一根细线或丝绳,教他把珠子或钮扣一个个串起来,做成项链,以训练宝宝手指的肌肉运动,增强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同时教宝宝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二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控制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的协调能力。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球,篮子。
1.老师拿出球,问幼儿在家玩过球没有,喜欢不喜欢玩球.
老师;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新的玩法,投篮.
2.让幼儿排好队,带到操场上.
3.老师向幼儿介绍活动方法,每次上来一次好朋友在划线的地方站好。双手握住球,向篮里投去,投进为赢,投不进为输,没人投三次,依次往下轮.
4.老师向幼儿介绍动作要领,双手托球过头部,瞄准篮筐,让手指拨动球,手腕发力,上身倾斜,把球往篮里投,老师及时表扬投的.好的小朋友.
5.让幼儿按照活动方法和要领进行投篮.
6.让投的好的朋友再为表演一次.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让幼儿锻炼身体,热爱运动.
看看幼儿投球姿势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三
1、练习双脚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进一步发展幼儿推、拉、走的动作和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
2、通过“造房子”贴“砖块”,巩固幼儿按形状进行分类的数学知识。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1、企鹅头饰、沙包人手一个,小推车人手一辆。
2、各色泡沫纸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砖块若干,妈妈房子一座。
3、场地布置:树林、小路。
4、幼儿已具有推、拉物体的经验。
一、准备部分: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冬天北风刮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有一种小动物不怕冷,大冬天的还喜欢在雪地里玩,喜欢在冰水里游泳,你知道是谁吗?”“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企鹅,也像它一样不怕冷,好吗?”“我来当妈妈,你们做我的小宝宝!”“愿意跟妈妈去玩吗?”“企鹅怎么走?”“我们小企鹅除了摇摇摆摆地走,还会怎么走?”“对了!还会跳着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企鹅“八字步”的走法与跳的动作入场地)(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动作。)“小小企鹅不怕冷,跟着妈妈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扭扭腰——扭扭腰,摇一摇——摆一摆,蹦一蹦——跳一跳,扑通!扑通!跳进水,快快乐乐洗个澡!”
二、基本部分:
设计游戏情节。游戏一:企鹅运蛋。“昨天晚上一阵大风把妈妈家的房子给吹倒了,还好蛋宝宝一个也没有碎。附近有只坏狐狸,专门来偷蛋,妈妈连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们就去帮妈妈把蛋宝宝运到新房子里,好吗?”“天气这么冷,为了让蛋宝宝不受凉,我们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间,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着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谁愿意来试试?”
1、个别幼儿示范练习,教师讲解并小结。
2、幼儿集体练习。“每只小企鹅拿一个蛋,夹好后试一试,夹得牢不牢。”“在送蛋宝宝的路上,坏狐狸会来偷蛋,所以你们要非常小心,妈妈看到狐狸时就会叫‘狐狸来了!’,你们就马上把蛋宝宝用双手捂住,千万不能发出声音,让狐狸发现的话他就会来偷蛋,等妈妈告诉你们‘狐狸走喽’,我们再接着送蛋宝宝回家。”“妈妈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较远,要经过小树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鹅们可要小心了,别撞到树和小路边的石头,好吗?”
游戏二:运砖。“蛋宝宝已经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参观妈妈家的新房子,咦!怎么墙壁上有这么多漏洞呢!可能是砖块不够吧!我们再去帮妈妈找砖块补房子吧!”幼儿跟教师听音乐做跳的动作一起去找“砖块”。“这些砖块的形状都一样吗?都有什么形状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状一样吗?”“动动你的小脑筋,看谁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补得最好!”“我们又可以用送蛋宝宝的方法来运砖块,一会儿每只小企鹅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砖块,用腿夹住它,把砖运到妈妈家。“哎呀!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么有这么多的小车!用小车来运砖的话应该会轻松许多吧!”“每人找一辆小车,把砖块装到小车上,把砖块送到妈妈家。”(指导幼儿按形状不同,补好“漏洞”。并启发幼儿用小推车当刷子,粉刷墙壁,增强游戏性。)。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我们帮妈妈送了蛋宝宝,还帮它补好了房子,真开心呀!那么开心的时候,你是用怎么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的呢!”鼓励幼儿用大声笑、跺脚、拍肚子、在地上打滚等形式来表现高兴,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们拿上自己的小车,和妈妈再见,跟妈妈原路返回。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十四
与同伴一起探索游戏的玩法与规则,试着有条理地解决问题,体验与好朋友一起探索、学习、游戏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游戏录像、歌曲录音、难点示意图、红蓝皮圈。
一、引起兴趣、组织活动。
做做找找朋友抱一抱的游戏。
二、合作交流、破解玩法。
1、欣赏游戏、了解玩法。
重点提问:好玩吗?怎么玩的呢?
2、观看录像、尝试游戏。
重点提问: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在哪个地方碰到困难了?
2、利用材料、破解玩法。
重点提问:在图示中你发现了什么?三个朋友的小手到底应该怎么拉?
重点提问:小手拉好了,但朋友怎么套呢?有没有什么规则呢?
重点提问:仔细看看照片中的`小手,有什么特点?如果不带皮圈能不能玩游戏呢?
三、延伸活动。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兴趣。
小班走跑游戏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五
1、通过涂色、“捉鱼”等活动,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幼儿学计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活动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用大积木围成的小鱼塘两个。
2、幼儿每人一张涂色的练习纸、一把剪刀、一张长方形纸、一盒蜡笔、浆糊少许。
1、“接的快”游戏(复习5的组成)。
教师:我说1,你说几?
幼儿:我说4。
众幼儿:对!对!对!1和4加起来是5,5可以分成1和4。
2、涂色制作练习(复习5以内加减法)。
(给幼儿每人发一张涂色的练习纸)。
教师:图中藏着什么呢?只要认真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把得数是5的地方图上你喜欢的颜色就知道了。
(幼儿图色,教师巡回指导)。
3、“捉鱼”游戏(应用5以内加减法运算)。
全体幼儿头戴自制小鱼头饰扮小鱼,老师扮渔翁,小鱼在大池塘里边游边唱:“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
渔翁:我有两个小鱼塘,可是里面一条鱼也没有,我去捉几条小鱼放在我的`两个鱼塘里吧!
(小鱼游,渔翁捉。每次捉5条鱼分放在两个小鱼塘里,让幼儿说出渔翁在1号鱼塘里放了几条小鱼,2号鱼塘里放了几条小鱼,一共捉了几条小鱼。或者说渔翁一共捉了几条小鱼,在1号鱼塘里放了几条小鱼,剩下的放在2号鱼塘里。没被渔翁捉到的小鱼回到座位上,口头排出5的加减法算式题。渔翁检查后,让算得又快又对的幼儿扮渔翁,在快乐的“渔翁捉鱼”游戏中反复练习5以内加减法)。
游戏结束,小鱼头饰送给幼儿,幼儿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