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灯笼、年画、舞龙等传统习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一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对于“春节怎么休,除夕要不要上班,20放假安排时间表怎么安排”等焦点问题,办公厅的通知给出了明确的答案:2016年春节假期从2月7日至13日,也就是除夕到初六。此外,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4个节假日外,其他节假日均不需调休。
今年除夕要放假,提前回家过春节。
根据国办的2016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图,2016年春节假期从2月7日至13日一共7天,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调休上班。2月7日是除夕,这意味着除夕也和一样,被包括在假期范围内,即春节的7天假期,从除夕休到初六,大年初七开始上班。
至,除夕连续6年被纳入春节假期中,之前春节假期是从初一开始。春节假期从大年初一开始,但当时遭到网友吐槽,称除夕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日子,应该回家团聚。
除夕是否应该包括在春节假期内?20底,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近70%网友赞成除夕当天放假。但也有企业员工对记者表示,除夕至大年初六放假,会损失一天假期,因为如果初一至初七放假,企业一般除夕当天也会休息。
到底除夕休不休,此前就有专家表示,最根本的问题是我国假日安排长假短缺,与其争论除夕是否放假,不如延长假期。
四个假期需调休。
通知显示,2016年的节假日一共29天,春节、国庆节分别放假7天,剩下五个假期均为3天。
相比于20中秋节“撞上”国庆节,导致中秋假期只有2天,2016年的假期安排则没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完整。
2016年劳动节(5月1日)当天是周日,假期从4月30日(周六)起连休3天。而元旦(1月1日)和清明节(4月4日)均与周末相连,只需提前或顺延一天补休即可。需要调休的4个节假日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周日均需上班。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国庆节假期从10月1日开始至7日结束。假期结束后的8日和9日恰巧是周六和周日,需要进行调休,也就意味着,假期结束后要连上7天才能休息。而端午节和中秋节假期均从周四至周六,这意味着周末休息完,只需再上三天班,就可再休三天的假期。
[2016春节]。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二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在每年的最后跑来吃人。为此,大家很焦急。一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有个人知道年怕红红的和声响大的东西。于是,他让大家贴春联,放爆竹。这样就把年吓跑了。这个时候定为“春节”。
春节习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贴春联与倒贴“福”字。我呢,最喜欢放炮了呢!我欢蹦乱跳地拿着刚买的炮向楼下奔去。“嘭”“啪”各种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丽的水花,迎着光飞奔而去,背着光慢慢落下。好美哦!oh!mygod!那火花直冲我奔来。我吓得拔腿就跑,夺路而逃。等火花熄灭了,我也跑得气喘吁吁了。
除了习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属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汤圆汤圆团团圆圆,饺子饺子吉祥如意。在众多的食俗里,我最爱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团圆的汤圆了。光看起来美,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就能说明一切。咬开一口软软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来。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应地上有,天上能有几回闻”啊!
过春节是我最喜欢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汤圆,还有美丽的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你给我们了多少快乐,我喜欢你!
四年级:雨中秘恋。
上一篇:家有一宝。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三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四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晚上了。在这一天的晚上,成百上千的烟花升上了天空,用生命绽放出了它们一生中最为绚烂的花。按照往年的惯例,我现在应该倚在沙发上边嗑瓜子边和妈妈讨论春节晚会的内容。但在今年的这一时刻,我却出现在了广场,欣赏着现场版的焰火晚会。
早在过年的前几天,我就和同学商量号要一起去广场放烟火。因为临近毕业,我并不想还是像往年一样窝在家里,平平淡淡的过完新年。所以,我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开始与同学一起策划着我们的“乐园”方案。很快,除夕在我的无限期盼如期而至了。
当夜幕刚刚降临,爸爸便带着弟弟到街坊邻居家拜年去了。而我,也在第一簇烟花绽放之时,迫不及待的跑出了家。
广场上到处都充斥着欢声笑语,许多孩子在一起玩闹着,他们的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烟花炮仗,有很漂亮可以拿在手上放的,也有声音很大很危险的,更有那种能飞上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我也在他们其中,笑着,闹着,跳着,手里的烟花映亮了我的脸也点亮了我的快乐。渐渐的,天越发的黑了,路边的灯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我偷跑到路边想要休息一下,却在偶然抬头的时候瞥见了远处的灯景,那连成了长龙似的灯,在黑夜里闪烁着,分外漂亮。我沉迷在这幅繁华的夜景图中,无法自拔。“哎”同学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干嘛呢,怎么不玩了?啊?”我仿佛被惊醒了一般,“我在想我妈在家干啥呢?”我随口说道。“切,今天是除夕夜,你妈能干啥,包饺子呗!”
“是啊,妈妈现在肯定很孤单。”我这样想着。因为是农村,所以还是会有些封建迷信的,比如出嫁后的女人在除夕这一天是不能出门的。“往年爸爸和弟弟去拜年的时候,家里还有我陪着妈妈,可今年我也出来玩了,那妈妈……”想到这儿,我的心有些涩涩的,很不是滋味。
起风了,我紧了紧衣服,可却仍有那么几丝寒风顺着衣领钻了进去。我想,这种感觉正应我现在的心情。忽然,我的心中涌出了想要回家的冲动,。是啊,除夕夜,团圆夜,我还是更应该回家和妈妈一起等爸爸和弟弟回家。于是,我一手拿着未放完的烟花,一首紧着衣领,冒着寒风开始往家跑,在回家的路上,我似乎开始懂得了什么,但又似乎不懂,我只知道,这一刻的我很轻松。
终于到家了。在推开门的那一刻,我有种想要哭的欲望。因为我看见老妈一个人,开着很大声的电视,正在包饺子。明明所有屋子的灯都在开着,但身处光明中的妈妈却仍给我一种孤寂的感觉。“妈”我忍不住叫了妈妈一声。“呀,咋回来了。这这咋还要哭的呢?受欺负啦?"妈妈急忙的放下了手中的活,在围裙上擦了擦沾满面粉的手,拉着我问。”这大过年的可不许哭,得忍着,知道不?要不啊,接下来的一年都会不顺的。”“扑哧”我一下子就笑了“妈,我是外面风大,迷眼了,哪是被人欺负啊。行了,快包饺子吧,一会我爸他们也该回来了,再不包,时间就来不及了”“哦哦”妈妈被我推着走到了桌子前。“妈,今年哪,闺女和你一起包饺子。要不然,你说,我这一十六七的大闺女,连饺子都不会包,多丢人啊。”“啊?好啊,你是得学学了,这么大的人了,还啥也不会干,而且还这么懒,以后看谁敢娶你”母亲笑着用手指点了点我的头。“切,嫁不出去更好,赖着你们一辈子。”我搂着妈妈的脖子撒娇。“呸呸呸,童言无忌"妈妈急忙向地上吐了几下。“你这孩子,大过年的净瞎说。我闺女这么好,以后提亲的人肯定把咱家门槛踏破喽。"说完,妈妈就把擀面杖递到了我的手上,说"你就擀饺子皮,好好擀,别玩儿”"哦,我知道啦。可擀不好怎么办啊?"我举了举手中的擀面杖,问妈妈。“没事,多练几次就好了。想当初你老妈我五岁就会做饭了,不也是从不会到会一遍遍练的嘛。你以为是无师自通啊?”妈妈再一次笑着用手指点了点我的头,虽然不疼,但这次却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手印。
“妈,你快看,这个圆不园?”“妈,怎么办,饺子皮都粘到一起了?
妈,……”“妈……”随着我一声声深情的呼唤,这顿泊着万分的年夜饭终于出炉了。当锅中飘出第一缕香气时,出门已久的爸爸和弟弟回家了。
在饭桌上,我骄傲地用筷子指着那些奇形怪状的饺子,说”这些是我包的“然后又指着其他的饺子说”这些饺子皮全是我擀的。怎么样,我厉害吧?那是,我老闺女就是心灵手巧“爸爸夹着一个我包的饺子,边吃边竖出大拇指。而弟弟也一副有荣俱焉的模样点了点头。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五
谈起春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提前购买年货。大街上,许多摆摊子卖年货的也是不计其数。“便宜了,便宜了!”“瞧一瞧,看一看了昂!”这样的叫卖声也是不绝于耳。超市里更是人山人海,完全都是在“挤”,你挤我,我挤你,好像都打成了一片。但是尽管这样,进入超市购物的人依然是络绎不绝!那天,我和老妈想到最热闹的“东大街”随便转转!但是,从刚进这一条路,就开始“堵车”了。汽车的鸣笛声震耳欲聋,行走的人推推攘攘,大家都是看见两车中间透出缝隙,就急忙钻过去。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扯着嗓子费力的指挥着。但是大家吵嚷的声音完全压住了交警的声音,所有的车、人都停在那里不动了。啊,这里的年味儿可真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六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此,人们称这一天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来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意味着新一轮的播种,意味着我们又要长大一岁,意味着大地万物复苏。
放眼望去,这里华灯满城,友人满城,真是热闹非凡!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了!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七
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
新年寄语。
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
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请老师指导。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八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据介绍,相传中国古代时有一种头长着触角、凶猛异常,叫“年”的怪兽。“年”长年深居海底,而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和人。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扶老携幼逃入深山,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村里的人们像往年那样上山躲避“年”。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上背着袋囊。但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谁还有心思理这位乞讨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个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说他快些上山躲避“年”兽。而那老人捋须笑道:“婆婆若是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她仍然继续劝说,可乞讨的老人笑而不语。无奈,老婆婆只好撇下老人,上述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的老婆婆家门前贴着大红纸,而屋内则是烛火通明。“年”兽浑身发抖,怪叫了一声。怒视着老婆婆家门,随即扑去。将要到门口时,院内忽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害怕红色、光亮和爆炸声。这时,老婆婆家门大开,出来一位身着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兽一惊,便狼狈的逃走了。正月初一,逃难回来的人们原以为村子要被“年”兽毁掉,想不到粗村子竟然盎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事。大家一起来到老婆婆家……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
对联。
放鞭炮;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赶跑“年”兽。在第二天,家家户户相互道贺:过年好!过年好!
因此,春节又被称为过年。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九
春节期间,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回家时顺便去买桔子。
精挑细选后付了钱回到家,妈妈说:“尝尝这砂糖桔好吃吗”我将塑料袋递给妈妈,不一会就听到妈妈用疑问的口气问我:“你是怎样挑的?怎么这么多坏的?”我也很奇怪“没有啊!我挑的都是好的,怎么能有坏的呢?”于是,我拿过袋子仔细察看,一包桔子竟然没有一个好的。我对妈妈说:“就算再是天黑,也不至于全都挑成坏桔子啊!”一种愤怒的心情油然而生,“这个卖桔子的心太黑了,趁着晚上骗人,走,妈妈,我们去找他!”
到了卖桔子的摊点,只看见有个爷爷正坐在一个小火炉旁边,摊位上放了一包桔子,爷爷看见我们过来了,赶快对我们说:“你们刚走一会,我们就发现挑出的一包坏桔子不见了,那包坏桔子是留给我们自己吃的,发现以后我就在这等着了。你们快拿走吧。”我当时非常感动,又为错怪了别人感到惭愧。
是啊!虽然现在以次充好的奸商很多,但是好的人也是很多的,这件事就一直感动着我!
想起那件事还在我心里呢!
云南昆明嵩明县嵩阳一小四年级:18288949589。
上一篇:雪。
下一篇:毛豆的一生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
春节前夕的一段时间,我们还是处于忙碌之中。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大家都赶着去买年货,年货的样式很多,有各式各样的补品、送给亲朋好友的精致礼物、天南地北的土特产……等等。但我觉得,最有特色风味的,就是那一条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了!这象征着“年年有余”,希望来年有好收成。除此之外,春装是必不可少的,过年嘛,人人都要穿新衣服。街上虽然拥挤,但始终没能阻挡行人购买年货的乐趣。
几个显眼的红字又映入眼帘:“喜迎新春,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猜到了吧,这是众人皆知的春联!春联由横批,对联组成。正月初一,上街赶集时,对联简直是数不胜数,你对一句,我对一句,非常热闹。春联买回家后,我们还要亲自去贴在墙上,用浆糊,拿着刷子一抹,哈!大功告成!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一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逢春节,我和爸爸妈妈都回去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早晨,全家人早早地忙碌起来。哥哥们放鞭炮,大人们在厨房忙着准备各种食物,我和姐姐忙着贴对联、贴福字、挂吊钱,把整个家装扮得漂漂亮亮。
中午了,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同庆,祝福语塞得满耳。幸福、快乐、祥和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家。一个下午就在大家的闲聊中度过了。
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大家屏住呼吸,仰头等着第一声炮声的冲天响,终于,哥哥点燃了第一个烟花,大家一起欢呼雀跃:过年了!过年了!
我喜欢春节,喜欢那欢乐的气氛,喜欢那热闹的场面。更喜欢在家乡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来临之际,不论是在外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外工作的男男女女,都会不辞辛苦地往家里赶。与家人团圆,欢度春节。这就表现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东北老家的春节是不是为你带来温暖啦?小编希望马年的你过的更加精彩!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二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但是我最喜欢春节。
除夕早晨,我换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要去爷爷奶奶家过年了。我先贴上春联,我奇怪地问妈妈,为什么春联还是红色的呢?妈妈说古时候有一个怪兽,腊月三十夜里就吃小孩子,后来人们就发现了怪兽的弱点,它害怕红色、光和响的声音,所以我们的春联就是红色的,放鞭炮就是把年兽吓跑。哦,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传说可真有趣呀!
我们到了奶奶家,我去买些鞭炮,买的有“小金鱼”、“金蜘蛛”,“小蝴蝶”等等。我点着扔了一个,“砰”的一声响了,真好玩呀!弟弟跑过来说他也要玩,我就给弟弟几个。
玩着玩着,就到了晚上。我问:“奶奶,看春节联欢晚会要到几点钟?”奶奶说:“八点钟。”我就偷偷喝了妈妈的咖啡,以防万一看春节晚会的时候睡着了。八点到了,我们一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喝了这么多咖啡,可是还是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我们就起床了,我们一家吃了饺子和汤圆,饺子可真好吃啊!一吃,我还吃到了一块钱,啊,真幸运!我推测我长大一定是个大富翁。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年,我给长辈磕头,他们每人都给了我一百元钱,就这样,我得了很多的压岁钱。
春节真开心,真热闹啊!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三
数起春节最开心的事,我们男孩子无疑是放鞭炮了。放鞭炮是孩子们的乐趣,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孩提时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让妈妈把新衣服准备好,放在床头,准备早上起来穿。一年难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更让人兴奋的事是准备早早地起来拾鞭炮。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买的,摔炮、拉炮、捏炮、礼花等什么都有,不操心没炮放。那时候一家一户的都是买个一千二千响,算是应应景,那顾得上孩子们啊!但再穷也抹杀不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孩子们总能找到他们的娱乐所在。
头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响。过去的人讲究多,这鞭子不响,说不一定来年会走背运!如果大人不讲究的话,在放的时候可以偷偷地截下来一小段,拆开来,留着以后慢慢放。但那个时候大人很少让孩子们这样做。
无奈只有三五个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来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后再相互结伴一块儿去拾别人家放完没响的鞭炮。那场景,像一幅图,现在还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东边邻居鞭炮响了,赶快跑到东边,穿着新衣服,摸着黑,西边谁家鞭炮响了,赶紧的,跑向西边,大半个村子,几乎让我们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记得那时候没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里没有路灯,跑到各家各户院子里才会看到有电灯明着。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过灯光可以看到每个人头上都在冒着白烟儿。天亮了,每个人的衣服兜子里,都装得鼓鼓的,满满的,一边相互炫耀着收获,一边在嘴里诅咒着某家大人的抠门,竟把鞭炮放在大荆条篓里拉,这损招真想得出,害得我们没炮拾。
接下来就更好玩了,有焾儿的放一块儿,没焾儿的放一块儿。有焾儿的就放,在树洞里放,在墙缝里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方,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雪地里,瓶子里,窗台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粪上,都放过炮。如果跑不及,就会溅一身的牛粪,到家注定要挨骂,所以更有刺激性。没有焾儿的,就从中间掰开、一分为二,点着呲花,或把炮围成一圈儿,或围成各种造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点着我,我点着你,看谁点着的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手上脸上都是黑黑的,大人准会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脸儿了?!
新衣服没穿几天,袖子上,衣角边,裤腿上,都会烧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当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骂,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四
关于春节,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因为春节他们基本上都会大出血。买菜啦,发红包啦,总之,出借就是用钱多多的时候。
但相对于大人,孩子们是很热爱春节的,因为春节不仅有得吃,还有钱进袋。不过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春节够热闹,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玩玩闹闹,那真是不亦乐乎啊!老人们渴望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小孩子又何尝不是呢,那些留守儿童们他们有多渴望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啊,而这渴望,到了春节大都成为了现实,不再是渴望!
美好的除夕 以前的除夕都在奶奶家过,今年却在我家过。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可丰盛了!肥美的清蒸鲈鱼摆在眼前,让人看上去就迫不及待地要咬上一口,鲈鱼是年年有余的象征。...
岁月的脚步匆匆,来不及向去年挥挥手,新年就到了面前。新年总会给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畅想。我不愿朔风掩去往昔,也不愿冬雪覆盖一切。过去的有多少记忆,多少故事,那怕是伤痛,是挫折,都值得回味、反思。
相遇西湖畔,重逢断桥边,白蛇谱传奇,千古好姻缘。岁月匆匆过,转眼又一年,烦恼随风去,吉祥降人间。金龙吞苦难,幸福到猴年,抛却单身苦,成双共婵娟。
新年来了!”“新年来了!”。新年娃娃来到了人间,为人们献上最衷心的祝福。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快乐!过上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日子! 看,那蔚蓝蔚蓝的天空一下子变成火红火红的了,红彤彤的弥漫着喜气洋洋的味道,人们看着真是乐呵啊!
除夕真热闹。大街小巷都是来来往往的人影,有的去集市上买些烟花,爆竹,对联;有的去买些肉菜;还有的去迎接远归的儿女。我们一家来到集市上,终于在人山人海里挤到一个地摊前。妈妈和爸爸在一边挑选对联,我和妹妹在这边买些爆竹。
昨天是除夕,俗话说,就是已经过年喽!早上,天好象还没亮,朦胧一片,就听奶奶爷爷在那嘀咕,把我都吵醒了,被逼无奈,害的我不得不从温暖,舒服的被窝里爬出来,因为我只要一醒就再也不能入睡了,也不知道怎么有这个习惯,我哆哆嗦嗦的...
1、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洋洋;年年财源广进,岁岁平安祥和!春节快乐!
2、愿所有的美梦依偎着你,入睡是甜,醒来成真!愿所有的财运笼罩着你!日出遇贵,日落见财...
记得在上一个春节的时候,爸爸送给了我一件平凡而寓意深刻的礼物,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过年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门上贴起了春联,挂上了灯笼,放起了鞭炮,一家人吃着丰盛的团圆饭,开开心心的过个年。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五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之一,因为春节是多么的喜庆啊!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亲人都不远千里回到父母身边。新年的前一夜叫除夕,是个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就是“交”。因为“合”与“交”都有相聚之意,所以团圆夜要包饺子。
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完了年夜饭,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尝瓜果,一边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盼望着新年的钟声快快敲响。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因为我们又长一岁了!这时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和弟弟妹妹赶紧去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他们高兴地给了我们压岁钱,祝我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我们快乐地蹦起来:“终于得到压岁钱啦!”家里的拜年声与窗外的鞭炮声汇成了一曲欢乐的歌。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六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江南,我的家乡也有许多的风俗―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其中我最喜欢春节。
年三十的晚上,亲人们都坐在桌子旁吃着美食聊着天,美食可真多呀!鱼、鸭、肉、水果……应有尽有。大家都在聊着今年的生意经,爸爸在说今年的生意还可以,就是一年比一年难做啊!吃完年夜饭后,大家都坐在一起,有的在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电视剧,有的在聊天。我们小孩子就都到大门口去放烟火,我点燃了很大很大的一个花炮,放到天空中我看见五光十色的烟花就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我们越玩越开心一直玩到了深夜,大人们也聊的差不多了,我们各自都跟着爸爸妈妈回家休息了。
年初一的早上,我就早早的起了床。奶奶已经帮我准备好了一碗香甜的枣子汤和甜甜的汤圆。这时候又响起了鞭炮声,哇!原来人们又在庆祝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这时候我也要开始准备走人家去了,给长辈们拜年送祝福去了!
写春节里的事(优秀17篇)篇十七
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吵醒了。一睁眼,什么都看不清,只听见巨大的鞭炮声。但我知道,春节到了。
穿好衣服,一开房门,只见外婆迎面而来,”恭喜恭喜,又大一岁啊!“我也模仿外婆,连忙作揖道”恭喜恭喜!“刚一说完,外婆就往我嘴里塞了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是片橘子耶,甜丝丝的,外婆说这叫”福橘“。
等大家都起床,穿洗完毕,节目又开始了。先给老人拜年,我们小孩子要磕头哦,大人们只要弓起手,弯个腰,说句恭喜祝福的话就好了。接下来就是走亲访友去拜年喽!拜了一个上午,我可有收获了:四个大红包,都是长辈给的,一肚子好吃的,还有一堆新年礼物,可开心啦!
中午,表姐来了。我们不睡觉,出去买鞭炮去。一出门,哇!满地的鞭炮,真壮观!活像一条长长的红地毯,我和表姐踏着“红地毯”,就像明星走秀一样。到街上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有年画、对联、窗花、灯笼,还有贴在门上的娃娃……最受孩子欢迎的还是五颜六色的烟花啦!春节怎么能少了烟花助兴呢?我和表姐飞似的跑去买,回来时两只手都满满的,这下总算心满意足了。
我忆那年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