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使用可以增加教学的可操作性,使教师更加自信地进行教学。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是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一
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二、案例背景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四、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五、精彩片段:课堂回放一:孔雀舞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生(们):孔雀。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说说怎么看出来的啊,老师哪个动作最像孔雀呀?(出示孔雀图片)生:孔雀的手势看出来的。啊,好漂亮的孔雀啊!(学生看图片)师:那老师想问问小朋友觉得老师跳的好不好呢?生(们):好,好漂亮的孔雀。师:那老师怎么没有听见掌声呢?生:(啪-啪-啪)的拍掌声响起。:师:刚才老师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学小孔雀怎么跳舞的呢?生:想。(因为我学舞蹈专业的,所以以一段优美的孔雀舞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好玩,爱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抓住学生其特点并且轻松地跟学生对话,使小朋友们在这浓厚的兴趣中开始了新课。)课堂回放二:学习孔雀舞音乐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生:二拍子。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生:……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看老师拍掌很重,拍肩很轻啊!注意重轻的区别,所以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区分。希望小朋友记住,呆会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泼的孔雀。师:巩固练习节拍(要求学生在身体其他部位拍打出节奏型)师:好小孔雀音乐熟悉了,那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孔雀舞蹈。(更好的熟悉和掌握音乐,为学习孔雀舞打下基础。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我们舞蹈课的音乐教学是为舞蹈教学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了解舞蹈,学习舞蹈,激发学生舞蹈兴趣)课堂回放三:学习孔雀舞蹈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生:(模仿)师: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样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你们看,大孔雀漂亮吗?摆好后我们手腕法力碎抖动生:跟音乐练习手势(碎抖动)(形象的模仿动物,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师:可是我们小孔雀还是不会动啊!那么我们来学下小孔雀怎么走路。(学习踮脚走)师: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大孔雀跟那么这些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样。我立起前脚掌。生:老师立起来了。师:踮脚走(一拍一下地走),现在还有什么不一样?生:走起来了,大孔雀立着走起来。(争先恐后的回答)(我设计这样教学充分体现探索性教学,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不是老是老师教学生学。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六、案例分析:(一)1、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的审美性。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2、注重“美”,以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为更好的让学生第一感觉喜欢上舞蹈,欣赏优美的舞蹈,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我以一段孔雀舞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情境的创设上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为了营造轻松的环境,我一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如“小朋友觉得大孔雀表演的怎么样?那怎么听不到掌声呢?”等这些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3、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模仿,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进学生学习舞蹈的重要保证。创设大孔雀和小孔雀的互动情境。学生为主体扮演小孔雀参与学习中来。在教学中,1)先由我师范动作(为了更形象我把自己比成大孔雀,学生为小孔雀),学生跟着模仿。2)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血习(主要用了我问学生答)。3)要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减少老师教,学生学的程式化教学。要发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教老师的互动学习。4)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动作,我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进行练习。学生做着小孔雀动作来寻找大孔雀,让学生完全融入美的意境中,产生出美的画面。5)完全掌握好动作后,要求学生与学生合作,在整齐有序对型上表演。(六个小圆圈变成六个列队有序的在教室穿插)“今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处得非常开心,现在大孔雀要跟小孔雀说再见了。我们抖动孔雀手势配上踮脚走跟老师说再见”我的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刚好响起.此时此刻我的心理充满喜悦。因为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基本实现我的教学设想。更值得高兴的是准时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掌握恰到好处,这是我最大的进步。(二)要让孩子喜欢舞蹈,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你――舞蹈老师。要想让孩子喜欢你,就必须做到爱孩子,要有一颗童心,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用孩子般纯净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唤起他们的兴奋感,把他们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来。总之,舞蹈艺术的融入,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继续改进、完善、落实,使舞蹈艺术更进一步的发挥其独特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砖添瓦。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通过编创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课题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第九课,《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试。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重点、难点:能从音乐中感受小孔雀优美的形象。
三、教学策略:
1、创设意境,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表演活动,积极与他人合作。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播放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面带笑容,弹师生问好歌问好。
1、学生听欢快音乐边跳边拍手进教室。
2、与老师问好。
让学生一开始便感知欢快、活泼的音乐。
二、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3、师生共同跳一跳。
4、结合自己感受说。
1、欣赏图片并聆听音乐。
2、初步感受傣族音乐及其风格。
3、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跳一跳。
4、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欣赏图片和感受音乐,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习的兴趣。
5、说这段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形象?
6、你能随音乐来表现可爱的小动物吗?
7、师随音乐再次跳孔雀舞,请生猜一猜是哪种动物形象?
8、老师做一个孔雀鹤立的动作,讲解做法:
(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脚下走出歌曲节奏)。
5、并能够用肢体语言表现。
6、随音乐自由表现小动物的可爱形象。
7、学生回答:孔雀。
8、跟老师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说说动物形象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加深对乐曲的感受,猜一猜,做一做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本课当中来了,为下面的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新课教学。
2、按照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媒体出示歌词)。
3、分句弹奏乐曲旋律。
4、播放乐曲伴奏带。
5、弹奏整曲旋律。
(提示:用优美声音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媒体出示节奏)。
xxxxx-。
7、请小组上台展示,并发奖励品。
1、听范唱。
2、按照节奏读歌词。
3、分句学唱歌曲。
4、轻声哼唱、跟唱。
5、集体有感情演唱。
6、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7、小组展示,其他组做评委。
让学生自己尝试敲敲打打选择合适的乐器伴奏,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打击乐,而且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四、内容拓展。
实践活动。
1、小朋友,你知道我们有个少数民族把孔雀做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
3、学习傣族舞蹈动作。(播放傣族舞蹈动作片段)。
4、老师示范动作。
动作一:孔雀鹤立。?
动作二:孔雀开屏(一)。
动作三:孔雀开屏(二)。
动作四:傣族舞语汇。
5、分组合作创编。
6、各组上台展示。
7、情感教育。
1、学生自由回答:
(傣族)。
2、欣赏美丽的风景。
仔细聆听老师的介绍。
3、欣赏片段,会做的自己跟着做。
4、跟着老师分别做一做,可找好朋友一起学。
5、学生分角色进行练习,可把纱巾做成筒群,带上小孔雀的头饰进行表演。
6、分组表演。
7、保护身边的小动物。
通过图片的欣赏及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家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找好朋友自己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小朋友们快乐的唱歌跳舞,从中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穿着象傣族姑娘,扮演美丽的小孔雀可以提高他们表演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课堂小结。
1、弹师生再见曲与生道别。
2、播放律动曲。
1、与老师道别。
2、做律动走出教室。
文档为doc格式。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三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对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于人的感情,它的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二年级音乐教学的整体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我校的二年级孩子们在音乐性格上显的更外向一些,他们喜欢活泼优美的音乐,喜欢表演。《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也正迎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它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xx xx | x — |为主的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本节课《金孔雀轻轻跳》正是以它曲调清新、旋律优美的特点牢牢的吸引了学生,勾起了他们学习歌曲的欲望。因此,我尝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情”字,贯穿课堂的始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孔雀美丽轻盈的形象,在理解单元主题“美丽的动物”中拓展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2、知识与技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聆听傣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使学生能准确、轻柔的演唱歌曲,能用肢体动作来进一步表现歌曲的优美,并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过程与方法:以了解了傣族的风土人情为主线,通过情境创设、律动表演、多维感悟、创造表现等方法使学生的歌曲演唱不断有新的感悟和体会。结合歌曲,使学生了解傣族孔雀舞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启发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学会歌曲并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1、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用优美的傣族舞蹈与同学合作表演。
2、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的比较。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法运用得当,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的掌握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陶冶美的情操。在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气氛,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民主环境,以情境创设为第一主题。从课前傣族歌曲《竹林深处》的舞蹈表演、在《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伴奏下了解傣族风土人情,这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傣族风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活动为第二主题,在课堂上我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而是把机械枯燥的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分散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多种体验、感受,表现的形式和通道,如孔雀园的旋律与节奏的难点突破、了解傣族风情中知识点的渗透、学习歌曲中听旋律对暗号的游戏、歌伴舞的创编等等途径,使学生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本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突出强调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进行教学,这节课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创设审美情境】
每一首歌曲都能展示一幅美的图画,给人以视觉美和听觉美。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并得到陶冶和提高审美能力。例如《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清新、优美,节奏自然、流畅,恰似小孔雀优美的舞步,使学生能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审美创美,并乐在其中,我便结合课前傣族歌曲《竹林深处》的舞蹈表演,孔雀园的旋律与节奏练习以及配有葫芦丝音乐的傣族风土人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充分激发出了学生想学、想唱、想跳的强烈欲望。
【塑造美的艺术形象】
在唱歌和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审美化教学,学生就能激发学习兴趣,就能很有效地指导自己的音乐实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在《金孔雀轻轻跳》教学中,当我把学生的情感引入美的意境之中后,又运用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变化等音乐要素,塑美的艺术形象,创设和谐的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美的情操。在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采用启发、提问、对比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该歌曲要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如我采用了让学生听歌词法来记忆歌词、利用“听旋律对暗号”的游戏来学唱歌曲,通过旋律的对比进行歌曲处理,通过想象与孔雀跳舞的画面启发学生用感情演唱,等等,这样审美化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把歌曲学得更快、唱得更好,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牢固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要求。
【运用歌舞交融,培养审美能力】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做到:音乐与舞蹈结合是有利于音乐教学完成,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表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因此,我在本节课的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己编排动作,自唱、自跳,同时,教师本身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设计和编排好旋律和舞蹈动作,根据课本的教学要点进行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完成了《金孔雀轻轻跳》上述几个教学环节之后,我又根据该歌曲的音符、节奏比较简单,而舞蹈性较强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学习几个简单的傣族舞基本动作,再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片,进一步理解歌词意义,自由去想象生活中与歌词内容相近的动作,和老师一起进行歌伴舞的即兴表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本课整个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和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把审美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从形式美到内容美,再到创造美的审美教育,力求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获得美的正确认识。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帮助。
谢谢大家!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四
师生双方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幼儿对歌曲展开相关联想,体验傣族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3喜欢歌曲,能安静的倾听。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歌曲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
1音乐:《红星歌》、《经孔雀轻轻跳》伴奏、演唱mp3;。
2视频: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傣族风情风光片段、《经孔雀轻轻跳》flash;3教具:纱巾。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红星歌》的乐曲声中,老师和幼儿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进入活动区。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熟悉的旋律,让幼儿感受雄壮有力的节奏,为与本次活动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二、开始部分。
1、欣赏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
师:在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大家嬉笑着相互泼水,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在我国,有一个民族,那里的人们把孔雀作为吉祥鸟,泼水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这个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雀的家乡,去看看傣家优美的风景吧。
2、傣族风情。
播放短片:傣族风情。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导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堂轻松活泼,寓教于乐。
三、基本部分。
(一)乐曲欣赏。
1、欣赏乐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师:这首曲子的旋律跟《红星歌》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力-轻柔,快-慢)。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体验乐曲的优美。
2、请幼儿伸出双手闭上眼睛再次欣赏乐曲,教师用纱巾从幼儿手上轻轻划过。
师:你们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没有?(轻,柔,软,舒服)曲子速度怎样?(慢)。
设计意图:利用纱巾的轻柔帮助幼儿亲身感受柔与轻,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
3、鼓励幼儿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尝试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己尝试,把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深入的体验乐曲的优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歌曲欣赏。
1、请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歌曲两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清唱。请幼儿想象歌词中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点”上感受歌词,展开想象,体验歌曲表现的美。
2、无伴奏教师教唱歌词一遍。(陪视频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教唱,结合视频画面,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从“面”上展开联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结合flas_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设计意图:利用幼儿喜欢的flas_,调动幼儿情绪,将幼儿的想象和画面结合起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邀请在场的老师共跳孔雀舞。
活动目标:
1.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能随音乐轻柔、优美的进行表演。
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产生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制作的《孔雀》课件。
2.《孔雀开屏》的录像、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光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以猜谜的形式展开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运用课件《孔雀》:让幼儿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以及孔雀的种类。用观察法、讲解法让幼儿了解孔雀,并能积极、大胆地表达出来。
3.播放录像《孔雀开屏》,让幼儿了解孔雀开屏的原因。
(1)一种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开屏,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2)孔雀开屏是自我保护、防御的本能。
5.教师示范舞蹈,请幼儿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
6.教师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傣族舞的手势、步伐和简单动作,并能跟随音乐用轻柔、优美的动作表演舞蹈。
2.培养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美丽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师教学资源。
2.《金孔雀轻轻跳》音乐cd。
3.孔雀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美丽的孔雀》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孔雀开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领羽的样子,学习孔雀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模仿。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音乐的优美。
3.学习舞蹈。
(1)请幼儿用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指导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尽量伸直。
(2)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态。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五
1、通过学习歌曲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由本主题向音乐外部主题:民族文化、环保等拓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1、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从歌曲中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初步了解傣族的风情。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
1、创设情境。
“老师带领大家去欣赏一个美丽的舞蹈,那是表现了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它美极了,同学们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动物?”
2、欣赏舞蹈片段《雀之灵》。
师:你知道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吗?
今天就让我们和这美丽的孔雀度过这快乐的一天吧!(出示课题)。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题。
1、说孔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师:傣族是我们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孔雀在傣族人心中代表着吉祥。
对于孔雀、对于傣族,你有什么了解吗?
生回答交流。
2、下面老师带着你们去美丽的孔雀之乡走一走。(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孔雀有黑、白、彩孔雀,他们很爱漂亮,经常把自己的羽毛展示。我们通常把那叫作“孔雀开屏”。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衣服很漂亮,个个能歌善舞,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师:节日的时候,傣族人民敲锣打鼓的庆祝,傣族的朋友会在他们的节日里,吹想自己的独有的乐器为自己庆祝,你们看!
3、教师简单介绍葫芦丝(葫芦丝是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
1、初听全曲。
师:闭上你的小眼睛,竖起你们的音乐耳朵,听听葫芦丝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声音优美、轻柔。)。
(1)模仿葫芦丝的声音“lu”和演奏方法,跟着钢琴演唱,(出示歌曲)。
(2)节奏练习,为旋律演唱奠定基础。
(3)代入旋律演唱,个别小朋友唱或小组唱。
5356│6—│31│5—‖。
2、复听全曲、学习歌词。
思考:歌曲里的小朋友和小孔雀在干什么?
歌曲的情绪如何?
(出示歌词)。
(1)个人朗读或全班齐读。
(2)跟老师有节奏的朗读。
3、再次聆听全曲。
师: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记住你喜欢的,唱给大家听听。
4、用多种形式熟悉、演唱歌曲。
1、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2、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亲切感,
3、展翅飞翔一句力度加强。
4、结尾用较弱的力度,表现美妙的意境。
5、完整地跟着钢琴演唱歌曲。
1、“小孔雀漂亮吗?云南省是我国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它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之一。(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
2、继续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感受孔雀的美。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六
二、课型:综合课。
三、教学内容:
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3.创编舞蹈。
四、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乡的风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了解云南省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2.通过学唱《金孔雀轻轻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傣乡风情,学习用柔美的、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学重点: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六、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七、教具:电子琴、多媒体。
八、教法: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
九、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2.提问:(听音乐)分析一下是哪一民族的音乐?
3.教师从"资源、风俗"等方面结合图象向学生介绍傣族。
4.完整地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歌曲的情绪、声音的处理)。
1.初听歌曲、找一找与《月光下的凤尾竹》不同的地方?(情绪、声音)。
2.教师范唱。
3.学唱歌曲。
4.教师结合图象"孔雀"演示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
6.学生结合舞蹈图示自由创编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教师巡回指导。
7.优秀舞蹈表演。
十、课堂总结。
十一、下课。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七
1、学习傣族舞的手势、步伐和简单动作,并能跟随音乐用轻柔、优美的'动作表演舞蹈。
2、培养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美丽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师教学资源。
3、孔雀头饰。
1、观看《美丽的孔雀》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孔雀开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领羽的样子,学习孔雀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模仿。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音乐的优美。
3、学习舞蹈。
(1)请幼儿用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指导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尽量伸直。
(2)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态。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八
1、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通过编创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欣赏导入:
1、今天森林里开动物狂欢节,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你听,是谁首先来欢迎我们了呢?
(播放《野蜂飞舞》,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模仿飞舞的动作。)
生说说听出的音乐形象是什么,不必拘泥于统一标准的答案,如蜜蜂、蚊子都可。
2、小蜜蜂扇动着快乐的翅膀,向森林深处飞去,突然从林中钻出一只动物,它是谁呢?
(播放《彼得与狼》中“狼”的片断)
生:音乐阴森恐怖、低沉不安,可能是大型的或者凶猛的动物……
3、小动物们齐心合力赶走了狼,高兴地跟着音乐跳起舞来,你们听,是谁在前面领舞呢?!(播放《杜鹃圆舞曲》,感受三拍子荡漾的韵律感,可做些律动。)
二、猜谜导入,教唱歌曲
1、美丽的西双版纳,清澈的小河边,轻轻走来了一只小动物,猜一猜它是谁呢?
(师用《金》前半部分旋律演唱四句谜语)
3 1 3 5︱5—︱3 6 1 2︱2—︱
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
3 1 3 5︱1 6 6︱2 1 6 1︱1—︱
尾巴象把扇展开人人爱
2、你见过孔雀吗?你能描绘它的样子吗?生发言
3、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个地区,哪个少数民族中吗?(云南、贵州等地,傣族)
4、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他们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未来。民族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都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杨老师的孔雀舞《雀之灵》(欣赏舞蹈)
5、说一说你欣赏完这个舞蹈后的感受?(震撼,唯美的意境和动作,惟妙惟肖)
你看到了几个模仿孔雀的动作呢?你能模仿学跳一下吗?(模仿简单动作)
6、师示范傣族舞蹈动作,生跟音乐学跳(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
7、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可爱的小孔雀的!(播放歌曲)
8、歌曲中的小卜少小卜帽在傣语中就是小姑娘小伙子的意思,你们今天愿意做个快乐的小卜少小卜帽跟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傣家歌曲吗?首先请大家用lu来哼唱旋律。
9、跟琴将词填入学唱第一段,纠正曲中第四第五句的音准。
(范唱并用手势比较音的高低跳动)
10、完整演唱第一段,你能试试将第二段歌词填入唱一唱吗?看看那一句有困难?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难点,共同解决,可采用小老师教唱)
11、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演唱这首《金孔雀轻轻跳》。
三、歌舞《金孔雀轻轻跳》
可爱的小卜少小卜帽们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与美丽吉祥的孔雀为伴,怎能不欢声笑语,纵情歌舞呢?让我们也一起加入这快乐的民族,跟着音乐边唱边跳起来吧!
(可先男女分组负责歌、舞角色,然后再共同表演)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九
1.学习傣族舞的手势、步伐和简单动作,并能跟随音乐用轻柔、优美的动作表演舞蹈。
2.培养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1.《美丽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师教学资源。
2.《金孔雀轻轻跳》音乐cd。
3.孔雀头饰。
1.观看《美丽的孔雀》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孔雀开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领羽的样子,学习孔雀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模仿。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音乐的优美。
3.学习舞蹈。
(1)请幼儿用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指导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尽量伸直。
(2)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态。
4.幼儿带孔雀头饰分组表演,互相欣赏。启发幼儿从表情、动作及结束造型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投放绘画纸和水彩笔到美工区,请幼儿画一画美丽的孔雀。
这是一节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金孔雀轻轻跳》,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不仅较好的用语言表达出了对歌曲特点的理解,还能够用肢体动作来体现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动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乐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歌曲对比和利用纱巾亲身感受两种方法来让幼儿体验乐曲旋律的轻、柔、慢。比较有效的帮助大部分幼儿说出了乐曲特点,避免了上次试讲时幼儿感受到了但表达不出来的问题。在歌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歌词的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利用动画视频将孔雀与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欢快场面展现出来,生动形象。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xx,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歌曲欣赏环节,由于借班上课,我忽略了幼儿对歌词很陌生这个细节,幼儿在听一遍后基本都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虽然也灵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儿也基本说出了歌曲内容,但感觉比较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或分两课时进行。
本次活动与以往活动相比的亮点:本次活动利用了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比起以前欣赏教学中运用的图片和口头讲述,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经过了多次修改,最开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了音乐游戏“快慢走”,但发现气氛是比较活跃,对歌曲旋律的体验也有一定帮助,但根本没有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经过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为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准备让幼儿通过倾听来创设情境,试上后我发现对于才刚刚升上大班的幼儿来说,通过倾听比较抽象的声音来感受情境比较困难,大部分的幼儿都不能感受和体验。经过思考,我改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式导入,直观形象,为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舞蹈学习和创作。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描写傣族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f宫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全曲旋律优美、明快。歌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傣族小姑娘、小男孩与孔雀在池塘边翩翩起舞地生动画面,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味。
二期课改不仅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教学的空间,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无尽的乐趣。学生们学得自主,学得积极。但要让学生学得主动,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堂课我就以兴趣贯穿全过程,设计了“我是傣家小导游”的节目吸引孩子,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了解到喜欢。熟悉傣家的风土人情,喜欢他们的载歌载舞。整节课通过听听、唱唱、跳跳、创创等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喜爱演唱并能表演这首歌曲,从而感受傣家儿童演唱时的愉快心情。
1.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创编《美丽的孔雀》
1.通过歌唱、表演《金孔雀轻轻跳》,感受歌曲所描写的傣族风情,表达傣族小朋友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的纯真情感,表现傣家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
2.让学生在听故事、玩乐器、唱歌曲、创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表达对金孔雀的喜爱,唱出柔美的情绪、跳出可爱的形象。
3.感受2/4拍的韵律,准确地演唱跨小节的同度反复音准。
1.感受2拍子的韵律,初步能用柔美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准确地把握歌曲中跨小节的同度反复音准。
一、导入
(一)谜语
花冠头上戴,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开人人爱.
(二)出示新朋友——孔雀
1.和孔雀交朋友——音乐对对碰
如:xxxx
5311
要求尾音相同,可以在孔雀的羽毛上找自己喜欢的音,音要准。
2.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听音乐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说明:
学生对孔雀很熟悉,也很喜爱!老师让学生和孔雀交朋友,可以很容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很快就能进入主题。在“音乐对对碰”这个游戏里,学生在玩玩中解决了跨小节的同音音准的难点!在学习孔雀舞的过程中,慢慢熟悉音乐的主题。
二、玩——傣族小导游
(一)听听傣族的故事
(二)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
有趣的节日,特色的竹楼
(三)玩玩乐器
听音乐用合适的乐器来伴奏,认识象脚鼓
说明:
“小导游”是学生很想争取做的角色,但首先自己要熟悉。这正是老师需要的,因为学生只有在积极的状态下,才能主动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学做“小导游”的同学必须比别人学得快!这样学习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一)听范唱
(二)听听——主题音乐
找找——音乐旋律
唱唱——音乐主题
拼拼——孔雀画面
说明:
“拼图”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但这里的拼图学生必须在找到并唱出旋律的基础上,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主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创——最美丽的孔雀
1、比声音——谁的声音最优美
2、比动作——谁的舞姿最优美
3、比合作——谁的表演最优美
说明:
比赛对学生而言是一项很刺激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在比赛中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彼此的潜力,更力求完美。
在本节课中,老师以“二期”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如这节课的内容从主题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学唱,都以玩中学贯穿整课堂。改变了教学中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等教学方式。如:猜谜、拼图、学做小导游、比赛等等,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增添了师生间的情趣及融洽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做“小小导游”的环节里,既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要注意课堂的调空,能让学生收放自如。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天地里快乐成长!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一
1.学习傣族舞的手势、步伐和简单动作,并能跟随音乐用轻柔、优美的动作表演舞蹈。
2.培养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美丽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师教学资源。
3.孔雀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美丽的孔雀》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孔雀开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领羽的样子,学习孔雀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模仿。
3.学习舞蹈。
(1)请幼儿用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指导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小指要尽量伸直。
(2)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态。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二
学生能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拍手打节奏,增强节奏感。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做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
【重点】。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歌曲强弱规律,并能合着强弱表演歌曲。
多媒体、钢琴。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疑问:示范几个孔雀舞的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播放多媒体,出示:傣家楼阁金孔雀起舞的画面。
教师加以渲染并总结: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民族舞蹈家杨丽萍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傣家楼阁的金孔雀。
(屏幕出示课题,开始上课)。
(二)感知歌曲。
1.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
(1)提问:歌曲的速度如何?(中速)。
(2)多媒体出示曲谱,像竹节类比的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来形象学习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来数一数这首歌里有多少个小节?(20个)。
2.再次播放歌曲,分乐句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跟着画出旋律线。
(1)歌曲是几几拍子的?(2/4拍)。
(2)歌曲的强弱规律如何?(强、弱)。
(3)拍手为强,摊手为弱,从而感受强弱规律。
3.教师范唱,学生拍手加入强弱规律配合。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1)教师说出小动物,学生以动物叫声随琴发声;。
例如:(师:小花猫怎么叫?生:喵喵喵喵喵54321)。
(2)教师带领学生用la模唱歌曲。
2.教师分句,加歌词词进行教唱,强调节奏和强弱规律。
3.播放音频,练习演唱并加入身体的动作。
4.随琴齐唱,教师歌唱从而纠正指导出现的问题。
5.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演唱,师生进行共同点评。
(四)巩固提升。
1.屏幕出示歌曲谱例,安排学生数一数一共多少个小节?
2.学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为歌曲编排。
(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文化,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金孔雀及傣家的文化,那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这悦耳的歌谣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三
在第一教时之后,孩子们学会了歌曲的演唱,熟悉了傣族音乐的曲调,而这样的乐曲非常适合表现孔雀舞,我们班的孩子又对孔雀很感兴趣,因此结合音乐,预设了本次活动。通过学跳舞蹈,从幼儿享受参与舞蹈活动的快乐入手,发展幼儿运用肢体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舞蹈技能。
在本次活动中,第一环节请幼儿欣赏孔雀舞:观看视频或教师示范,使幼儿欣赏美的动作和形象;第二环节幼儿学跳孔雀舞,初步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将欢愉的情绪表现在舞蹈中。
1.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能根据图谱的组合进行表演。
2.尝试用身体来模仿小孔雀的舞蹈动作,感受孔雀的美。
视频
幼儿观看视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从什么动作看出是孔雀舞呢?
1.幼儿自由地在座位旁站立,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幼儿随意做小孔雀的动作。
2.幼儿观看舞蹈视频,模仿舞蹈动作,老师观察指导。
1)学习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幼儿模仿)
师: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样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你们看,大孔雀漂亮吗?摆好后我们手腕发力随节奏抖动。
2)幼儿分组练习
幼儿听音乐一起舞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四
大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案,音乐的节奏有很多种,每一种节奏带给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一首具有少数民族风味的歌曲,我们来品品它的节奏吧。
1、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幼儿对歌曲展开相关联想,体验傣族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3、喜欢歌曲,能安静的倾听。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音乐:《红星歌》、《经孔雀轻轻跳》伴奏、演唱mp3;
视频: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傣族风情风光片段、《经孔雀轻轻跳》flash;3教具:纱巾。
一、进场
在《红星歌》的乐曲声中,老师和幼儿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进入活动区。
二、开始部分
1、欣赏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
师:在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大家嬉笑着相互泼水,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在我国,有一个民族,那里的人们把孔雀作为吉祥鸟,泼水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这个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雀的家乡,去看看傣家优美的风景吧。
2、傣族风情
播放短片:傣族风情
三、基本部分
(一)乐曲欣赏
1、欣赏乐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师:这首曲子的旋律跟《红星歌》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力-轻柔,快-慢)
2、请幼儿伸出双手闭上眼睛再次欣赏乐曲,教师用纱巾从幼儿手上轻轻划过。
师:你们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没有?(轻,柔,软,舒服)曲子速度怎样?(慢)
3、鼓励幼儿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尝试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二)歌曲欣赏
1、请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歌曲两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清唱。请幼儿想象歌词中的情景。
2、无伴奏教师教唱歌词一遍。(陪视频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教唱,结合视频画面,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从“面”上展开联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结合flash动画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四、拓展延伸
邀请在场的老师共跳孔雀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风情,还欣赏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老师希望你们能爱护我们的大自然,让美丽的孔雀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载歌载舞,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五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范文(16篇)篇十六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四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一:孔雀舞
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
生(们):孔雀。
二:学习孔雀舞音乐
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
生:……
三:学习孔雀舞蹈
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
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
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
生:(模仿)
案例分析:
(一)1、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的审美性。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2、注重“美”,以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为更好的让学生第一感觉喜欢上舞蹈,欣赏优美的舞蹈,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我以一段孔雀舞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情境的创设上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为了营造轻松的环境,我一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如“小朋友觉得大孔雀表演的怎么样?那怎么听不到掌声呢?”等这些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3、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模仿,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1)先由我师范动作(为了更形象我把自己比成大孔雀,学生为小孔雀),学生跟着模仿。
2)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血习(主要用了我问学生答)。
3)要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减少老师教,学生学的程式化教学。要发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教老师的互动学习。
4)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动作,我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进行练习。学生做着小孔雀动作来寻找大孔雀,让学生完全融入美的意境中,产生出美的画面。
5)完全掌握好动作后,要求学生与学生合作,在整齐有序对型上表演。(六个小圆圈变成六个列队有序的在教室穿插)“今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处得非常开心,现在大孔雀要跟小孔雀说再见了。我们抖动孔雀手势配上踮脚走跟老师说再见”我的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刚好响起.此时此刻我的心理充满喜悦。因为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基本实现我的教学设想。更值得高兴的是准时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掌握恰到好处,这是我最大的进步。
(二)要让孩子喜欢舞蹈,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你——舞蹈老师。要想让孩子喜欢你,就必须做到爱孩子,要有一颗童心,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用孩子般纯净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唤起他们的兴奋感,把他们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来。
总之,舞蹈艺术的融入,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继续改进、完善、落实,使舞蹈艺术更进一步的发挥其独特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