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在丰富了自身的同时,也能够对读者带来启示和引导,让人产生共鸣和思索。接下来是一些闪光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灵感。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一
意中认为,在诸多的节日里,中秋节系除了春节以外最重要的节日。理由有三:一是中秋节有一天法定的公休,是举国上下达成共识的节日;二是中秋节是民间被誉为阖家团圆的佳节,所有家庭都以这个节日为团聚的标识;三是中秋节是走亲访友的重要节日,也是传递友情、亲情的季节。除了这些,中秋节因为与“十一”国庆节相邻,有时近到只差一两天而被与国庆节一同庆祝,而国庆节做为一年之中春节外的长假而被国人所期盼着。很多次国庆、中秋休假的时间甚至比春节还要长,而被国人称为“黄金周”。而中秋处于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气候宜人亦使人感触良多,休养生息的良机优于春节而被推崇。
小的时候,意中同时期的孩子们管中秋节叫八月节,或八月十五,甚至是直接称呼其为月饼节。所谓月饼节,当然是到了这个节日就能吃上月饼了。孩提时代的月饼,主要是老鼎丰糕点厂、胜利糕点厂、回民糕点厂生产的月饼,售价统一为八角五分一斤,需要半斤粮票。也就是一角七分、一两粮票一块,足足有二两重。但并不是有了钱与粮票就能随便买到的,平时没有卖的,惟有到了临近节日,副食品商店的糕点柜台才开始出售。但要记住,还有一个附带条件,还要凭每户一本的副食购物证购买的,并有严格的规定,或每户二斤,或每人一斤。否则,只能用钱与粮票购买翻毛月饼了。所谓翻毛月饼,也就是那种与传统月饼大小相仿,外表面一层一层、酥酥的、白色的、也是用作月饼的馅制成的外酥有馅的,姑且称为月饼吧。有一件事,意中至今想不通,就是用料相当,同样大小,功能一致,且制作工艺明显复杂的翻毛月饼,为什么可以敞开供应,而月饼却要凭证定量供应呢?这当然不是纯出于物质紧张考虑而为之的,是否就如同那个时代每年除夕晚饭前,学生要到校吃糠与杂面混合而蒸的大饼子,俗称忆苦饭的举动一样,要铭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一点意中不敢确定,也无法确定。
一户二斤月饼的时候,每个家庭成员能分到个人手里的,也就一两块月饼。有条件的,再买上二斤翻毛月饼,也就尝尝月饼,这个节日也就“糊弄”过去了。有几年翻毛月饼也一度脱销,只能拿桃酥顶替月饼享用了。记得二姐当时正与二姐夫处对象,这样重要的节日彼此登门看望老人是必须的,而礼品亦是必须拎的。成瓶的白酒有钱买不到而只能选择纯度极低,介于白酒与果酒之间的那类“伪”白酒,像样的月饼无法买到而用桃酥替代,这个节日怎样走动?真是难为那个时代的成年人了。
少年意中的记忆里,并没有多少与中秋有关的记忆。细想起来,处于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所有的记忆仿佛均与吃有关,而忽视了永远不变的蓝、白、黄的穿戴。而几枚月饼及晚间的一顿大米饭和少许的几两猪肉炖的一锅菜,并不能唤起什么美好的回忆。而与中秋有关的记忆,几乎均与国庆节有关。当时,国庆节有两天的假期,一般都是国庆当天的10月1日和第二天的10月2日。因为明天开始可以连续休息两天了,9月30日就显得相对轻松而惬意。因为国庆节开始,每个人均可以多用一到两张肉票购买半斤或一斤的猪肉,也许还可以用别的票证额外买些鸡蛋或海鱼,而使餐桌更丰富一些,家里就有了不同于平时的“富足”,而沉浸在国庆前亢奋气氛中的人们,就会把这天晚上的饭菜打理得稍稍丰盛一些,菜里的肉就会比较多,油水会比较大而显得很“香”。这几乎是意中对于中秋、国庆的全部残存记忆。30日的晚饭,还有饭后迅速融入到大街上欢乐的人群中。这时天已经黑透了,街面上所有单位都悬挂着国旗,门脸上方写着“欢渡国庆”字样的横标,门前或楼顶上,都亮着拉成长串的、五颜六色的灯泡,在只有荧光灯管与白炽灯的年代,能有幸亲眼目睹诸多有颜色的灯泡一同亮起,是怎样激动人心的,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是无法体会的。而此时所有的商店都在灯火通明地开门营业,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而此时吃过晚饭的人们一下子都涌上了街头,不约而同地欢笑着,彼此调侃着,伴着不时而来的彩车的锣鼓声,一次又一次地将欢乐推向高潮。
大约晚九点钟的时候,江边开始燃放烟火了,尽管和兴路离松花江很远,但因为彼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仍能清晰地看到烟花的绽放。每一次升空、舒展、变幻,都会引发人们一声又一声的惊叹与欢呼,然后沉寂于等待下一次的腾空。随着烟花的此起彼伏,随着人们的赞叹与振臂,欢乐持续并延续着……。这就是意中儿时对中秋及国庆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逐渐丰富起来,票证被取消了,甚至连用了多年的粮票都被取消了,现在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统的老鼎丰、回民月饼被异军突起的米旗、好利来等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替代了,并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甚至一度难寻。有些年,意中健在的父母每每到了中秋来临之际,思念老味道的老鼎丰的青红丝和回民的川酥月饼,为了满足老人的嗜好,意中要专门去道外买回几斤老鼎丰与回民月饼。这时,米旗、好利来等新产品的包装业已全部换上专门设计的精美包装盒,而老鼎丰、回民仍然沿用传统的牛皮包装纸,五块月饼一摞,用纸包好,上面覆盖一张红色的印刷纸,用纸绳捆绑起来,拎着走。想想也就明白了,有精美的包装,谁还会选择古老的纸包装?油腻腻的月饼一会就把包装纸浸透了,一大块一大块的油渍暴露在外,不要说送人,就是拎着走,也有碍观瞻。所以说,那时的老鼎丰、回民等品牌,不被替代都不可能。
月饼的样式多了起来,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到了中秋,家里的月饼自然就多了起来。
不仅月饼丰富了,居家的生活水平也迅速得到了提升。到了中秋这天,意中的哥哥一家会回到与意中共同居住的父母家中,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面对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举杯畅饮,在共祝佳节的同时,其乐融融地安享天伦之乐。晚宴结束的时候,正是圆月升起的时候,撤去一桌子的饭菜,把各色月饼、水果用盘子盛着,摆满了一桌子,用父母的话说,这就是传统的赏月。
尽管吃不了多少,但看着满桌子的食品,对意中这些从物质匮乏时期艰辛走过的人们,心中有多么满足,多么惬意,并于中感受美好生活的心情,毋庸言表。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二
有人说,思念是由心和距离酿制的。她属于相思、属于爱、属于两地人共同才能拥有,并能够读懂的由日子煮熟的情。这思念一点一滴积攒起来,正好盛满中秋和中秋的月。
她在梦想中期待,在期待中梦想。每当送走一个期待的时候,她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来安慰自己,然后理直气壮地开始新的期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她要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借此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正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的思念是属于心上人的。中秋节源远流长,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广博的华夏大地,在悠久的历史国度,有太多的悲欢离别,更有太多的思念怀想。人们把思念和怀想积攒起来,在中秋节这一天进行大盘点。长城内外,不管叫月夕、秋节、仲秋节,还是叫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思念和遥望都是两地人的情感交叉的空间;大河上下,不管叫玩月节、拜月节,还是叫女儿节、团圆节,思念和寄托都是两地人的心灵集合的感应。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中秋节的月最圆,那是被浓烈的思念盛满的缘故啊!中秋节的月最亮,那是被怀想和祝愿刷新的缘故啊!有情人把酒问月,“千里共婵娟”,庆贺美好的生活,遥祝远方的人健康快乐,寄托思念,更寄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思念是属于故乡的。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摆上月饼,邀月共度。远方的亲人仿佛就在身边。三祖母就是这样想的。每当中秋节来临,她都要买一块大月饼,一边让堂叔读着三祖父的信,一边将月饼切成完全一样的几等份。三祖父在信里总是说:别急,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们这些老军人都在盼望这一天,因为,我们的根在大陆,我们的爱在大陆。三祖母总是重复着几十年的一句话:我等着你,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而此时陪伴她的只是堂叔、月饼和她脸上两行浅浅的浊泪!虽然两岸“三通”了,但三祖父一直没有回来过。大前年的这一天,堂叔读着读着流泪了,因为,那封信是堂叔仿造的。三祖父此前已经过世,堂叔他们不忍心把此消息告诉耄耋老人。“海上生明月”面对团圆的月饼,两岸亲人“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明亮清澈的月亮仿佛暗淡了许多。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的《中秋月》虽然表现出无限的伤感,倒也是此时一种无奈心境的真实观照!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三
又到中秋月圆时。仰望天空的明月,便想起大学毕业那年在阜宁射阳河畔度过的那个中秋之夜。
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院毕业的我,被分配到盐城工作。那年9月11日清晨,我们几十个同学乘一辆大客车,从徐州出发到淮阴转车赶往盐城报到。傍晚,汽车开到离淮阴城只有十几公里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因为14号强台风带来的大暴雨,公路被冲坏了,正在抢修。司机告诉我们,今晚只能在车上过夜了。
天黑了,我们一边啃随身带的煎饼,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天。夜深天凉,我们就下车原地跑步。第二天天亮,汽车开了,很快到了淮阴城。我们稍事休息,又转车赶往盐城。住进盐城地区招待所,我们便听说,因为明天是中秋节,专区文教处要款待我们。果真,宣布分配名单后,我们就在盐城教师进修学院食堂会餐了。每桌六菜一汤,每人两只月饼。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是难得的福分,大家都很高兴。我还有更高兴的事,那就是我被分配到了阜宁县。文教处的同志说,那里有一所省属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这意味着,我将有可能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工作。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远在江南农村的母亲。我怅然地独自走出旅社,来到射阳河畔。我在河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汽车轮渡都早已停航,四周静悄悄的。河水清澈见底,一轮又大又亮的圆月沉在水底。中午发的两个月饼,我没舍得吃,准备捎回家给母亲。
我的老家在大港。当地的风俗,中秋节除了从商店买广式和苏式月饼外,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做两种饼:发酵的甜饼和烂面的馅饼。记忆中,中秋节母亲做的馅饼特好吃,有韭菜馅的、青菜馅的,还有芝麻馅和豆沙馅的。晚上在堂前大八仙桌上,摆上月饼、老菱、毛栗、石榴、莲藕,系上桌帷,点起香烛供月。月亮在天际升起,月光从窗户射进来,我和哥哥、姐姐便缠着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几年,连年自然灾害,缺衣少食,很多东西都计划供应,母亲能买什么供月呢?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在异乡,母亲孤身一人,冷冷清清。此时,她一定坐在堂前,呆呆地望着那天上的一轮明月吧。今年我们是先放假回家,再回校分配。8月底我离家回校,母亲还不知道我在哪里,怎么能不牵挂呢?想着想着,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月色很美,回到旅社,我很久才入睡。在射阳河畔,我度过了十七个中秋节。回镇后,每年中秋节我和妻儿都会陪着母亲做饼、供月。26年前,母亲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此后,每当中秋月圆,我都会想起那年在射阳河畔的月光下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四
不到八月中秋,我的孙子小龙就倒在我的怀里嚷着:“爷爷,中秋一定带我、奶奶,还有我的爸爸、妈妈上仙鹿山看月娘娘”。
照理,中秋月明,全家团聚观月景,是老天一年一度普赋人间的善事。
然而,两年了,尽在屋里窥视“床头明月光”,心上染上一层层薄霜。
前年八月十三日提拔上任文体局长。这个局直属基层单位十多个,手下三百号人。中秋节到,个个单位的头头和职工都想认识和敬重新局长,从十四日到十六日,送月饼不停,形成“月饼流”:单位送,部分职工送。一盒盒堆在一起活似月饼商店,老伴接应不及,又是接月饼,又是冲茶寒暄,送走一批,又来一批,可怜老伴累的挺不直腰。老伴累一点不打紧,可令我和老伴犯愁的是,这么多月饼怎能吃得完。
怎么办?
“老呀”老伴都是这样称呼我。“苦就苦一点,你同我一起把这些月饼回送到各家各户。”
我听了,认为这样处理也好,不仅避免损失,要知,月饼价格昂贵得很,最便宜一盒也得二、三十元,二来礼节往来,还会给职工一个好印象。
于是,我和老伴二三天里一连走了二三十家,上楼又下楼,下楼又上楼,累得我俩汗水往皱纹沟里流,气喘喘的上气接不上下气。
儿子、媳妇见我俩忙乎,也不愿离开父母出门观月,有苦说不出。
孙子阿龙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不能出去拜月娘娘,同小朋友们烧香放炮凑热闹,就气得把手中的月饼、香烛、火箭炮甩得满客厅都是。
我只能把阿龙拉过来,下保证:“明年中秋一定带你上山观空中月下海捞水中月”。
可就是保证归保证,第二年同样也是接应无暇。虽然节前曾下命令不准给领导送月饼,但有些基层单位领导和职工还是按例风照样送。几次想关门外出观月,可一节楼梯尚末下完,又有人碰上楼来,说是送月饼来的,人家的好心好意,总不能闭门谢客,打发人家走。于是又重新上楼,启开门锁让人家进门,接下月饼,还得来个下级表忠心上级寄希望之类的言谈,每次客来折折腾腾也得下半个钟头。我只得让儿子、媳妇带着孙子自个儿去,免得他在客人面前吵吵嚷嚷尴尬失礼。这样,去年又失去了全家团聚观月的良机。
今年七月底,组织上把我调离文体局到市文联任职。虽然也是第一把手,但情况迥然不同了:一来文联管的是文艺界,群众团体的官和有职有权的政府的官的'“凝聚力”相差一万八千里;二来手下只有几个人,加上“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兴送礼受礼那一套。于是乎,今年中秋几乎是庭前空寂,往日送中秋月饼的“繁忙”景象一去不再复返。终于解脱了!
中秋夜月亮刚露个头,我全家老少已经在仙鹿山“观景亨”里“占位”了。老伴带着孙子阿龙在“观景亨前石桌上铺一块洁白的布料,布上摆着自家花钱买的中秋月饼,饼上插着烟火缭萦的香烛。全家人双手合拾作揖,闭目祈祷月光娘娘保佑平安。然后,有说有笑,乐趣盎然。
今年中秋月更明。天气很好,太空没有一丝儿云彩。昂首眺望,一轮圆月天中央,皎皎清洁。腑身而瞰,月光融融,山岭万树黛青,海面行舟点点,秋水连天,何等的宽阔,何等的寂静,又是何等的统一。
在我周围,还有我的老朋友,刚退下来的经贸局的谢局长,烟草专售局的骆局长,月光下相见握手言欢,个个顿觉轻松得飘飘然。
直到深夜零时过后,我全家才驱车回归。我倚靠车窗,远眺空中明月,想了很多很多:一个领导干部应是一轮明月,心空如洗,一片清明光璨,让光明洒向人间,叫人间日夜光亮,没有黑暗,而不应该奢求人间回报什么,这就所谓“不所得即是得”。而群众敬重领导干部,就应该给予他一轮明月,心心相印,而不是密封在铁盒中且又容易变质的“月饼”。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五
中秋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我并不喜欢这个日子,因为越是这天来的快,我越是知道我们家不能团团圆圆得过。我看着天上的圆月,不由的思绪万千,心儿飞到远在外乡的父亲身边。中秋节还是如期而至了。
爸爸,您说好今年中秋节来和全家人一起团团圆圆过节的,可是到今天,您却打电话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回家,我们是多么的失望,可我能理解您,爸爸,您对工作的认真、执着,让我打心眼里敬佩您,我想说,爸爸,我们支持您,您好好工作吧!
看到妈妈在家里忙忙碌碌摆放食品、做菜,我不由想起上次过中秋节的情形。去年中秋节,您一早就赶回来了,我们一家人是多么的高兴,又说又笑的。晚上,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全家人坐在月亮下一块儿边吃边赏月,家中热闹极了!
休息前,您给腿脚不灵便的奶奶洗脚,那情形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当时,奶奶都哭了,我们感动极了。您说,您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没照顾好大家,趁现在回家了,多做点事,尽尽心意。我还记得您送我和弟弟每人一支钢笔,可当时不懂事,钢笔用坏了,就丢没了,没好好收藏,太可惜了。现在,才明白了您对我们寄予的厚望!
第二天,一个长途电话便让您回去了,我们理解您,理解您对工作的`认真,所以当时谁都没有劝阻您,您走后,家中沉寂了好几天。爸爸,这次中秋节您又不能回来了,可我们不怪您,您在外面辛辛苦苦都是为了我们呀!天上的月亮好圆好大,让人感觉像面温馨的镜子,如果能从月亮中看见您就好了,哪怕看一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爸爸,我们盼望见到您,下次见到您,可不能一会儿就走呀!今晚的月色真好,可节日的气氛中却少了一份欢乐,少了一份全家团圆的温馨,我知道,大家都在想您,等您呢!爸爸,放下手中的工作,出来看看明月吧!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六
绿油油的树叶,红通通的柿子,透过这枝叶向上,是蓝蓝的天空,高远,洁净,充满着幻想,总能让人引发奇思。这是故乡老宅院里的一幅画面,是去年中秋节回乡时拍摄的,偶尔翻出来看一看总让人倍感亲切,仿佛如昨。
在那个较大的宅院里,栽种着各种绿色植物,每年从春到夏至秋,都呈现着五颜六色的景致,别有一番风味。只是,如此风景大约只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和我的二伯可以欣赏的,因为我和弟弟全家都在外为生活为理想而努力着,是很少回家的,弟弟离家近回得勤些,而我们这一小家就很少回了,一家人齐聚差不多也只有每年的春节了。
在外的日子,每天都充满着很多的未知,努力工作而结果难遂人愿时,总是让人感觉很郁闷的事情。抽烟,饮酒,听一听早年喜欢的tv歌曲,愁绪可以瞬间凝固,可以咒语般的把它们装进瓶子里,但这恼人的忧绪最后终是还会在心间徘徊,久而久之,我甚至喜欢上了这淡淡的忧伤,就仿佛喜欢在深夜戴上耳机听阿柄的《二泉映月》,而后复又拔掉耳机听窗外如泣似怨的忧伤的风声。也许,我的天性注定就是要忧郁一生的,因为我爱自己,爱自己的忧郁,爱自己选择的忧郁的不成功的人生。
有朋友说我,其实当初该走那条安稳的路的。在我偶尔会真正感觉无力无助时,我想过那样的生活,但很快我就会摇头弃之,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只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小鸟,早起觅食,晚倦归林,生活冷暖自知,人情世故尽看,花开花落顺时,而所有这些,当你生活在温柔宝贵乡里大约是尝试不到的滋味。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我又一次站在一条人生岔路口,而这一次,我已行走在而立与不惑之年之间的中点。放弃与选择如影随行,有放弃就有选择,有选择就得放弃。选择是一种勇气,而放弃更是一种气魄。而这置身其中份量最重的却是心中的那个家园,因为家支撑了一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家园。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我在异乡遥望故乡的家园,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树叶,红通通的柿子,那片天空并不寂寞,因为每一个游子的心里都始终装着她、念着她。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七
夜,早已来临。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和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也在这个时候,又有多少游子们正站在窗前,也在看着那十五的月亮。不过,在他们的眼里出现的并不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而是亲人们微笑的脸庞。在他们心底燃烧的并不是与亲人团聚的喜悦,而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
我二哥就是如此。
二哥在西安工作,因为工资高,所以每天他都忙得筋疲力尽,连节假日都不可能休息,也要加班。所以,他每到中秋节都不能回来,只能在电话里经常报个平安。我非常希望二哥回来,和我们团聚。
——在月下,我许下了这样的愿望。
开帘见新月,透过窗户,我看到月亮从楼角慢慢地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上,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亮洒满了大地。这是,我想起了我五岁的时候过的中秋节。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起来,便又呆呆的看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看着看着,时间不早了,我要睡觉了。我睡着了,在梦里梦到我见到二哥了呢!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八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开开心心、和和气气吃月饼享受明月带来的天伦之乐!
今年的中秋节过得十分愉快,过了第一个有法定假的中秋节,连星期天加起来休息了三天,真痛快。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参加了庆祝梅江区建区二十周年的活动,了解到二十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在网上与深圳、广州、五华、梅城的亲戚朋友聊天,互相至于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在网上认真观看了新闻和优秀的作文,还帮助做了一些家务事,写了二篇日记;节日的食品也十分丰富,妈妈拿回来1个好大的榴莲、2盒月饼和好多板坜;大舅、小舅也拿回来好多精美食品;奶奶还去超市买了柚子、桔子、苹果、雪梨、花生等好吃的东西;晚餐更加丰富,一家人围坐在大园桌上边吃边聊天,我和二个表妹频频用可乐向爷爷、奶奶、大舅、小舅敬酒,长辈们也祝福我们健康成长!
吃过晚饭后,我一边吃花生,一边看中央电视台在山东进行的中秋文艺晚会现场直播,精彩的节目让人看得心花怒放,当连线看到中国台湾的同胞和四川灾区的人们欢庆中秋的镜头时,我内心更是无比兴奋和激动!衷心祝福中国台湾人们节日快乐!祝福灾区人们节日快乐,早日重建家园!祝天下节日快乐!
这个中秋节过得很有意义,也很愉快!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九
随着新一轮朝阳的升起,我们迎来了今年的中秋节。在这一天,我们全家忙碌着,迎接这个团圆的日子。
夜幕降临,我们一家围坐在桌前,开始享受中秋盛宴。妈妈做了一大桌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佳。爸爸的心情很好,和妈妈优雅地喝起了红酒。我呢,因为年龄尚小,妈妈给我准备了可乐。还别说,同样倒在高脚杯里,看上去,和爸妈的红酒同样散发出诱人的色彩。我们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晚饭过后,我就满怀期待地直奔阳台,今晚的中秋月,会呈现怎样的美丽倩影呢?月亮被一片朦胧的乌云遮住了。渐渐地,月亮羞涩地露出了她的半边脸,仿佛一位蒙着面纱的妙龄少女,周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过了一会儿,那层面纱渐渐地隐去了,月亮变得纯洁无瑕。星星也一颗接一颗地亮了起来,顿时整个天空都布满了繁星。华美的空中舞台上,众星捧月,月亮宛然一位出尘的仙女,轻盈地款款而行,向仰望星空的.人们露出她温柔的脸颊,轻轻拂去人们心头所有的烦恼。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
就在中秋节的前夕,来势汹汹的莫兰蒂台风,从台湾南端的海上掠过。强风复以豪雨,大地景致丕变。
一根根拦腰折断的电线杆,一排排倒伏仆地的行道树,惊慑着正处风雨笼罩中的人们,也几乎声断了中秋佳节团圆赏月之梦。转移了怵目惊心的灾情画面,调整着风雨飘摇的起伏心灵,一首描写山居平静生活的〈山居秋暝〉诗篇,便轻巧地于外头风强雨骤之际,跃入眼帘。
这是一首唐朝王维的诗,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此一明月与清泉的大地视野里,感受大自然动静之间的氛围幻化,流淌雨后秋凉的山林意境,让那原本躁动不安的心思,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沉静了下来。
走进了这空山新雨的宁静境界,探访了那松林幽篁的月韵大地,古代多少有关明月的风流韵事,也就在台风呼啸而过的风雨声中,逐渐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轻轻浮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同的时空夜色,相同的古今孤寂,只不过李白是独酌于月色皎洁的花间月下,而我则系隐居于风雨弥漫的书房灯前而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朝诗人李白的这首〈月下独酌〉,系为五言古诗。此诗的背景为花间,道具是一壶酒,角色只有自己,动作则系独酌,这种饮酒的场面,显然相当的单调孤寂。然而,李白却把这种寂寞的月夜花间,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透过惊人的想象力、旷达的胸襟,描写了一场以月亮和孤影为伴,酣饮歌舞的奇特幻化场景。让原本无情的“物”和有情的“我”这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心灵交流、以及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
李白的才情自然流露,表现手法灵活自如,在他大气磅礴的诗情笔下,大自然的山、水、风、月等现象,都成为懂得诗人心情的知交朋友。此种生动的大自然取景,和宋朝苏轼〈前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心灵意境,则颇有曲韵相通之处。
然而,相对于〈月下独酌〉的场景,系属于当下时空的现在进行式,李白的〈把酒问月〉,则更是穿越时空、往来古今,在今人古月以及今月古人的历史长河映照之中,数度悠游、徜徉回旋。而那驰骋于古今的诗文内蕴气势,则显然有别于花间月下独酌时的两人对影。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把酒问月〉诗词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喻着月亮的绵长永恒,人生的幻化无常。虽然,古人不见今时月,但是古月依然照今人,以如此恢弘的心思以对,古人、今人就像是逝去的流水一般,虽然时光永远不会再行回头,但他们所曾见到的那轮明月,却是亘古如斯、毫无变易。
整首〈把酒问月〉诗中,从酒写到月,从月又回归于酒,也从空间的场景描绘,写到时间的心灵感受。它跨越了物质的制限,连结了时空的古今长河。而此一贯串永恒与变易的哲理意境,如衡之宋朝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文,则也颇有着一番异曲同工之妙。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终究,对于事物的解析和看法,似乎仅系于个人的一念之间而已。
同样以明月为主题,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显然另有一番绵绵的亲情境界存乎其中。词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也很明显地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因为此时的苏东坡与胞弟苏辙,已经有七年时光未得团聚了。
面对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当一轮皓月当空,遍地银辉洒落之际,此刻的苏轼的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正酣之际,挥笔写就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词名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的起句,苏轼沿引了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意,采用“明月几时有?”的问句,把读者引入此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之中。他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却又隐约在赞叹着中秋的美景,并且在这绵绵意境中,涵蕴着对人生意境的层层泼墨。
苏轼的〈水调歌头〉,设景清丽雄阔,心思优游于月下广袤的清寒世界,来回驰骋于天上人间的开阔视野,并且将这些所见的外在景物,与内在豁达的胸襟予以结合,体现出了苏词意境中豪放飘逸的风格。而苏轼后来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在〈前赤壁赋〉中所描绘的月下泛舟,那种飘飘欲仙的人间感觉,似乎皆与此种思维有所关联。
伴随着整天绵延不绝的强风大雨,莫兰蒂台风终于逐渐远扬。就在中秋节这一天的黎明时分,台风再度临去秋波,让高雄下起了一场超大的豪雨,只是下雨的时间不长,约仅一小时左右的光景而已。随着台风雨霁、积水渐消之后,原本阴沉黝黑的天空,终于转成淡淡的白云布敷,而那隐匿云端的太阳,竟然也于中午时分,露出了灿烂的光芒。
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许浑〈秋霁寄远〉的“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这种对着明月传送相思的期盼,在这台风才刚刚过后的中秋夜晚,似乎显得特别的殷切。庆幸的是,月娘知人心,浮云淡如纱,在这风雨过后的高雄东方夜空,终于出现了朦胧的月亮光影,正在温柔地俯视着满目疮痍的街道树影,以及余悸犹存的市井小民。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仲秋风雨后,古月依旧照今尘……。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一
你笑着走来,走进中秋月色,走进月圆之夜,在月饼飘香的黄昏,折一枝桂花插在路口,一缕清风,留一路芳香,我在飘满香味的路上翘首,你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中秋的那一头。
传说嫦娥的笑在今夜最美,“每逢佳节倍思亲”嫦娥也会在今夜看到家乡的亲人,她会把甜美的笑留给日思夜想的亲人。桂花酒的醇美,也孤独了吴刚,他在月亮里砍伐桂花树,总是倒下一片,长出一片,酿出心中的寂寞无奈独自品尝。天地之间爱无发逾越,地久天长的守候永远触及不到,天上人间遥遥相望,天不老地老,心不老人老,爱不老情老,时间不老,岁月易逝。海誓山盟在传说中永不退色。
家乡的习俗在中秋节赏月时放鞭炮,当劈劈啪啪的鞭炮此起彼伏,月亮像圆圆的月饼挂在空中,微笑着面对所有人,传达各种信息,我在中秋的这一头,看见月亮里你的影子,我把思念复制给月亮,让月亮告诉你,今夜无眠,魂牵梦绕。跨越千山万水,在月亮里看到你的音容笑貌,弹指一挥间,三十年恍如一梦,你的笑容还留有一抹浅浅的儿时摸样。几许童真,几许眷恋,几许沧桑。
当烟花闪烁在夜空,美丽在瞬间消失,我们的相遇像烟花一样绽放,倾其所有,尽情燃烧,在月圆之夜化为灰烬,存储在月亮里,备份在心里,今夜打开月亮的记忆,把回忆拾起,我在中秋的这头,你在中秋的那头,对月举杯,遥祝天下有情人,一切安好,中秋月色l浪漫,让思恋成冢,让爱回家。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二
再没有你欢笑的声音
数学课上,再没有你亲切的目光
再没有你仔细讲解的声音
自习课上,再没有你严肃的目光
再没有你细心辅导的声音
……
那天,任泪水浸满双眼
你逐个与我们拥抱后
再也遏制不住泪水,奔涌而出
尽管我们多想留住你,但却是不可能的
你最终还是回去了,
回到了自己的学校
时常关注你的qq留言,你还是想着我们的!
现在,只想把关于你的'记忆深藏心底
永远……
——写给我们班级心中的实习老师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三
对窗久久而望,任由忧郁弥满整个屋子,思绪一片怅然,天已暗下,夜又依旧如期而来,远处时隐时现的灯光闪现于都市的夜色中,已失去夏日的光环。在这秋意渐浓的季节里,我依然在我的世界里着怀涌对你的思念永久不变。不管你是否知道,不管你是否也在同样地想我,不管你是否知道我的忧伤,不管你是否会原谅我,我都会永远地想你,念你,牵挂你。
月儿转到树梢,夜色浸人,我的心思也随清冷的月色无助地洒落在尘嚣已尽的黑幕里,我心凄然,忧伤又充满我孤寂的内心,只有对你的那份思念是我心底永久唱响的旋律,静静的夜,此刻你是否也在想我,是否能听到我想你的声音,是否也有对我同样的想念。如今我对你的思念更多的是只能转变为对你的牵挂,一份悔失你之后对你的牵挂。如今,你该已为他人妻,过着或许幸福或许不幸福的生活,然而我却没有你的消息,不知道现实中的你到底是怎样.我生活在对你日夜思念的梦里,我的.内心只有孤寂。我渴望知道你的消息,想知道你现在还好吗,你如果幸福,我不能去打扰你的生活,因为你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安慰,这也是我最终离开你的原因,如果不幸福,我只求能带给你最大的帮助,因为你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我只想在远处默默地看着你,哪怕是看你一眼,我心就足够.我别无他求,我不敢多求,因为我怕会再伤到你。我对你的爱只能这样,我不能原谅自己,我更不敢求你谅解,我在自责,深深地自责,不能得到你的消息,我生活是寂寥无助的世界,也许是上天对我安排的惩罚。
往事历历呈现于我的眼前,如今都成了最美好的梦幻。如同昨天,你美丽活泼的每一个动作,你深情看我的每一个眼神,对视间似水深情给我的无尽感动,你带有忧郁的低喃,都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曾经,你在我们如梦的青春里挥洒着对我一生永恒的爱恋,曾经,你开心的时候带给我的最灿烂的笑脸,曾经,你愿托付终身永久不变的誓言…….我多么渴望还能再现,然而,那一切都是一去不会再来,一去永不再来,一去成了我此生的遗憾.
今夜,又是无眠……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四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不禁思念起我的爸爸来。
爸爸经常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回家。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回家和我们玩几天。
早晨下起了小雨,我和奶奶从市场上买回了过节的礼物和食品。刚走进门,爸爸打电话回来说,他今天晚上回家过中秋节。我顿时所有的心思都被高兴夺走了。这时,奶奶叫我们吃饭。正好是我饥肠辘辘的时候。我走到餐桌前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塞一块美味可口的肉。当我准备用筷子夹肉的时候,妈妈回来了。我心想:太好了,爸爸晚上回来,妈妈也回来了,我真是太幸运了!这时,我的目光从肉转移到了妈妈身上。我高兴地笑了起来!妈妈对我说:“今天是中秋节,我回来看看你。”我天真地说:“妈,今天不上班吗?”“不上!”妈妈爽快地说。
到了晚上,我问妈妈:“爸爸今天回来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回来呀!”我忽然沉默无语。我躺在床上静静地等着爸爸回来,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已是早晨八点钟了。忽然电话响了,是爸爸打来的'。爸爸说:“欣儿,对不起,爸爸食言了,没能回家陪你们过中秋节,下次---,”我哭着喊:爸爸,我多么想你呀!
在我心里我最思念的是那位陈叔叔。
那是一个下雨天,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逛商场。回家的时候,马路上全是水。幸好我们是坐车去的,不然就被淋成落汤鸡了。“天有不测风云。”碰上堵车啦!我们只能等。我透过车窗户看到一位叔叔。他穿着雨衣,相貌平平,唯一不同的是,他脸上有好多麻子。他弯着腰在马路边掏下水道里的垃圾。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裳,看样子他已经掏了很久了。半小时以后,下水道终于被疏通了,被堵着的一条长龙也开始舞动了。那位麻脸叔叔舒了口气急匆匆地走了。
又是一个雨天,我又看见了那位麻脸叔叔。那是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的面馆吃早餐。原来麻脸叔叔是开面馆的。我要了一碗汤面和一笼小笼包。妈妈要了一碗热干面。麻脸叔叔下面的时候我问他姓什么,他一笑:“姓陈。”没多久,面就上来了。我说:“谢谢,多少钱?”陈叔叔和蔼地说:“汤面3元,小笼包2元,热干面3元,共8元。”妈妈付了钱,我们开始吃面。陈叔叔下的面真好吃。
回家的时候,我总是回头望着陈叔叔。后来陈叔叔搬走了。
当我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我就想起了妈妈,眼泪便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的寒假作业里有一道非常简单的口算题,由于我的马虎做错了。因为这件事妈妈打了我。我知道妈妈是在教育我:学习要认真仔细,长大了要有出息。但是马虎是避免不了的,只是看马虎到什么程度。这是妈妈宽慰我的话。
妈妈非常疼爱我,但对我非常严格。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妈妈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现在我不能常常见到她,但是我总觉得她常常在我身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也相互思念。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五
夜深了,人静了。我的心凉了。好想念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啊!不知不觉,我的眼睛模糊了......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把我寄托在奶奶家,那时的我仅仅只有三岁吧!在奶奶家的时候,奶奶很迁就我。
一次我和奶奶去济南旅游,我看中了一个包包,那个包包做工很精致,颜色很漂亮。让我爱不释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个包包。奶奶见了,便去问那个阿姨多少钱,“180元。”阿姨好不婉转地说着。奶奶先是吃了一惊,可又见我这么喜欢它就和阿姨砍价,转眼间十几分钟过去了,奶奶最终以“145”的价格给我买来了包包,我记得那天我好开心,奶奶的嘴也合不拢,我又是给奶奶按摩,又是给奶奶捶腿,把奶奶的鱼尾纹也笑出来了!好开心哦!
现在,事隔七八年,但那天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奶奶我好想好想您,过年我会回去看望您的!
爱是什么?爱是虽然远隔千里,但也感受到彼此呼吸的心跳。爱是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会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思念。爱,我不能说明白!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六
唐雨是我发小,我们是来自农村的孩子。
空气清新怡人的农村有着城市里难以见到的萤火虫。
夏天每每晚饭过后我们就会手牵手匆匆地跑往田野。入夜后,萤火虫便披着一身绿色的荧光飞出,宛若天上的星星飞下凡尘。萤火虫上下高低起伏飞舞。我和唐雨会用透明的玻璃瓶快速地罩住——于是便抓住它们。这种乐趣,是糖果无法比拟的。
直到瓶中的萤火虫如烛灯般发出幽暗的绿光我们才满意地牵着手回家睡觉。
上初中的我们双双被送送入镇里。在那儿租了一间房,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抒情中秋的思念(汇总17篇)篇十七
天灰灰的雨一直在下,这个春天越来越冷,让人感觉不到有春的气息。
身边有爱人孩子但总觉得缺少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妈妈”。想念妈妈的感觉是那么踏实,又是那么心酸,我依然记得,她那慈祥的脸上慢慢地爬上了皱纹,还有我临走时她那一句深邃而伤感的话:“孩子,不管走得的多远别忘了回家的路,烟花虽美,那只属于夜晚。”
母亲在乡下居住,那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山里的人十分朴素,都是靠着双手生活,一年又一年。
一年,两年,三年……。
我走了多少年我也不知道,从未回去过,也没有一封信。也没有任何的消息,不过我始终坚信我会回去的。每天除了工作,唯一可以与这漫长时间抗衡的,也就是对她的想念。
有人问我,什么是寂寞,我只能回答:在我还有呼吸的那一刻,想着母亲我忘记了什么是寂寞。
时间一年年过去,我始终没有再回去过一次……。
不过,在我心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一行字:“妈妈,我爱你。”……可我明白我拿什么爱你,我不知道我背井离乡还有多久,我不知道我回家的路还有多长,我的心真的好痛好痛,一年年,就那么过去了,以前不觉得漫长,可现在一天却比一个世纪还要久……与其说我输给了夜晚,不如说败给了现实。
我第一次跪在地上,想起那天离开时,妈妈曾经过的一句话话:“别忘了回家的路,烟花无痕,莫失初途!”
多少次风风雨雨,多少次坎坎坷坷,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不舍昼夜,为家消磨容颜,无怨无悔风里来雨里去忘了青春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