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请看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一
本节微课传染病常见题是人教版《生物学》初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内容,对于本节微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等,这些内容在历年广州市生物会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分值。
掌握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关注健康,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健康。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和社会热点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这是一道常见的传染病综合性题目,传染病的内容在历年广州市生物会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的分值。
而第二道题的第一个空也是经常容易出错的,把患病的禽类深埋这一措施看作是切断传播途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来讲传染病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做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预防接种。
图中1对患病的禽类深埋属于控制传染源;禽流感病人也属于传染源,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属于控制传染源;图中5、6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并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附题:
今年4月,我国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1)引起本次禽流感的病原体是,这类生物的结构特点是。(2)图中1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的措施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用图中序号填空)。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二
1.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时间和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的进率,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应用合适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量的简单计算。
2.学生在整理、应用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各个量的具体意义;能说明对常见的量选择、分析、判断的理由,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常见的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有据思考、判断、分析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常见的量的归纳整理和应用。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一、导入课题。
二、回顾整理。
1.小组整理。
提问: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板书:质量)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常用的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各有哪些?(板书:时间人民币)你能说说这些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关系吗?请先独立整理,再小组交流。
学生整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1)提问:你知道质量单位的哪些知识?
(2)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时间单位?你知道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吗?说说你的认识。
提问:闰年有什么规律?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两种计时法,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3)提问:关于人民币的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生: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三、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直接填空。
集体反馈,指名说说分别填写了哪个单位,怎样想的。
指出:填写单位时,要先根据实际明确填写哪种量的单位,再根据具体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先填写在书上,再指名口答结果,选择23题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通过这题的练习,你对单位换算有了怎样的认识?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先完成填空,再集体校队。
追问:每年第一季度的天数怎样计算?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口答,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时20xx年6月16日18时55分。
3.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及结果,要求说明怎样想的。
说明:像这样计算载重量的问题,一般要按较大数量计算,求出物体最重可能有多少,和能承载的重量比较、判断。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三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红、绿灯、禁止通行及注意行人安全标记,每出示一个共同讨论其作用。
4、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5、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6、讨论: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7、小组制作标记。
教师:这些标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看到标记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那我们今天也来设计一些标记。
幼儿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标记,这个标记要提醒人们什么事情。
8、展览作品,幼儿讲述、介绍。
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四
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不同的标志,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
培养幼儿遵守社会秩序,讲究文明,遵守公共道德。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
能结合实际生活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
恐龙奇奇今天早上来镇巴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马路上到处有着它不认识的标志,没看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1)出示红十字标志,引导幼儿讨论: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医院里、救护车上。)。
(2)如果爸爸妈妈开车是遇到了救护车,小朋友要提醒爸爸妈妈主动让路,让病人能早一点送到医院。
(1)医院里的病人很多,我们要出示手势:轻轻说话。这个标志小朋友见过吗?
(2)出示标志“静”,不能大吵大闹,要保持安静,因为病人要好好休息,身体才能好得更快。
(1)出示垃圾分类投放的图片。
(2)垃圾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标志。他提醒我们垃圾要分类放,这样我们的环境就会更美好了。
(1)出示“出租车”的图片,认识它的外形。
(2)认识“出租车”标志,头上有顶灯,它能方便我们出行。
(1)飞机场是人们乘坐飞机场所。
(2)小朋友要注意安静,不大声吵闹,不打扰别人。
(1)小朋友,这个标志谁见过?在哪里见过?(在公安局、警车、警察叔叔的帽子、衣服上都见过。)。
(2)这是中国人民公安的标志,小朋友在公共场所看到这个标志,就知道警察叔叔时刻在保护我们的安全。
玩“送信”的游戏,告诉幼儿邮政局是帮助人们把书信、物品、钱等寄到自己想要送去的地方。
(1)出示漂亮的旋转灯图片。
(2)理发店的门口都有这样的一个灯,大家一看,这是剪头发的地方。
教师事先将部分常见标志的卡片放入一个扮熊的盒子里,然让幼儿从熊熊的身体里掏出宝物,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反应的快。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标志,知道了每一种标志都有不一样的意思。希望小朋友记住它们的名字。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五
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了解传播途径。
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学生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锻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
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并交流感受。
七、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六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在传染病高发期时,有自我保护预防的意识。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手足口病病症的图片及预防的方法ppt。
一、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二、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三、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活动结束:教师带幼儿到洗手间洗手。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七
1、初步认识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并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
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并真正懂得珍惜生命。
活动准备】。
1、课前家长有意识的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2、交通安全标志课件、交警指挥视频。
3、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磁带、故事《三颗星星》磁带。
4、交警服饰。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故事《三颗星星》的磁带。
小朋友,你们猜猜看,这三颗星星指的是什么呢?(红绿灯,他是交通标志的一种)谁能告诉我红绿灯是干什么用的呢?(指挥交通)它是怎么指挥交通的呢?(引导幼儿熟悉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并帮助进一步掌握红绿灯的交通规则)。
二、认识交通标志。
马路上除了红绿灯这种交通标志,还有什么样的交通标志在指挥交通呢?(出示课件幻灯片)。
a、(出示禁止机动车进入标志)看看上面画了什么?猜猜会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b、马路上有好多好多这样的标志,小朋友我们来一起认识他们吧!(出示课件幻灯片)(分别认识禁止行人通过标志、禁止卡车通行标志、禁止鸣笛标志、禁止摩托车通行标志、禁止停车标志、禁止摩托车通行标志)仿照第一个标志的学习,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c、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小朋友你们在马路上还见过什么样的交通标志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三、交通标志作用大。
现在我们小朋友学习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那请你们想象一下,没有这些交通标志马路上会是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交通标志是人们生活中比不缺少的一种标志,既然有了这么标志,我们要好好的遵守,执行这些标志的含义,并要监督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遵守交通秩序。
四、我是小交警。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人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指挥我们的交通呢?(交警叔叔)交警叔叔在马路中央指挥交通,真威风。我们也来模仿一下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吧!
(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老师出示交警的帽子戴在模仿得好的幼儿头上。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模仿交警指挥交通。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八
1、了解季节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1、教学挂图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九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
2、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重点: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冷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描述该诗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学生的不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白雪皑皑?这种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锋面的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
(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3)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
【学生活动】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教师总结】。
(1)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3)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2、锋的分类。
【问题】按照气团主导地位的不同,锋有哪些分类?(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过渡】那冷锋又有什么特点,我们接下来重点探讨。
3、冷锋。
通过画示意图,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问题】什么是冷锋?
【学生回答】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升,暖气团在被迫抬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易成云致雨。
【教师总结】冷锋在天气图上用直线加三角符号表示。锋面前进的方向是锋前,反之为锋后。
【过渡】冷锋过境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呢?
【问题】。
(1)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2)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3)过境后本地区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学生回答】。
(1)过境前暖气团控制当地,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温暖晴朗。
(3)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教师总结】冷锋过境会导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带来雨雪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教师总结】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
一、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分别出示其它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同上。
二、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1、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2、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三、请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小纸片上自己设计安全标记。
四、讨论:
1、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2、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五、小组制作标记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一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与教材前后紧密联系,初中化学将碱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常见的酸之后,常见的盐之前。对前面学习酸的知识可以进行巩固,对后面学习盐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关碱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 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引导回忆法:我将通过回忆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牢固掌握。
2、 演示法:我将通过演示法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
3、 实验法:我将指导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来学习一些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记忆掌握。
2、 使学生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及动口能力。使学生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为统一整体。
1、 新课导入:我将通过联系旧知识和演示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碱的定义,一些常见的碱。然后给学生简单的讲解碱的电离方程式,最后用一个趣味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用时5min.
2、 讲解氢氧化钠的性质:首先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通过两幅图片给学生说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给学生强调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小心,最后运用一个小口诀让学生记住前面所学习的氢氧化钠的知识。用时8min.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给学生讲解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讲解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用时15min.
3、 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我通过阅读资料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用时3min.
4、 结课:我事先用小黑板写几道与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有关的练习,为学生讲解进行我的结课。用时5min.
5、 布置作业:p.58 1题〈2〉 2题 p.64 1题〈1〉〈2〉。用时1min.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1、 本节课运用实验的方法使教学更加有趣,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本节课采用探究活动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基础,适当增加加教学内容,又不增加学生太多的负担,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3、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
板书设计
本节课讲的比较成功,教态大方,自然!为今后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奠定基础,导入很好后面又给学生解释了导入时的实验现象这一点做的很好。内容安排恰当,时间把握的也很好,能与学生积极互动!所设计的习题很好讲解的也很清楚!就是内容上有些地方设计的不是很好,做实验不是很规范,有些内容衔接的不是很好。
通过此次讲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对今后即将成为一名化学老师的信念更加坚定,从中我真正的感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是非常好的。虽然在这次讲课中自己讲的不是很成功,也谈不上精彩,但是给我的收获却是如此之大!从这次讲课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不能慌,要给学生讲明白所讲的内容,给学生说明白本结课的重难点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教会只是就可以啦!这都是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多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多看一些优秀老师的讲课视屏,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我相信我肯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的化学老师。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二
2.知道熟石灰的生产过程。选择题填空题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两种常见的碱,在中考中占5~10分。
重点:认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知道熟石灰的生产过程。
难点: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物理性质的探究。
知识点一:碱
1.定义: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易错提醒】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例如cu2(oh)2co3,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cu2(oh)2co3不是碱,而是盐。
知识点二:氢氧化钠(naoh)
1.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
2.物理性质: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
【重要提示】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化学反应,需密封保存;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过程中吸收co2;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3.注意事项:由于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若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知识点三:氢氧化钙
1.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2.物理性质: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重要提示】ca(oh)2也有腐蚀作用;
ca(oh)2还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四:氢氧化钠的意外处理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要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洒在衣服上。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知识点五:氢氧化钙的生产过程
第一步: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
第二步:由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
【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北京在修缮长城时,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思路分析: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俗称是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答案:c
例题1(山东济宁中考)对下面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黄光、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颜色、质量不变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思路分析: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例题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固体d.烧碱
思路分析:a.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通常情况下,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无需密闭保存故合题意;
d.烧碱即氢氧化钠易吸水发生潮解,需要密封保存,故不合题意。
答案:c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比较
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状态白色,片状固体白色,粉末状固体
腐蚀性强烈较强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潮解,溶解时放热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比较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异同点
共同点:
1.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热,使环境温度升高;
2.都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不同点:作为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而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只能干燥中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在广大农村,猪舍、鸡舍打扫后常撒一些熟石灰粉末来消毒。冬季公路两边树木都刷上一米多高的石灰浆,来保护树木,杀菌,防止春天树木生病虫。种植食用菌时,也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来给种植的土壤杀菌。
鸡蛋是有生命的,它在不断地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当把鲜鸡蛋放入石灰水中,鸡蛋壳上出现许多小气泡,是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时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落下来堵塞鸡蛋壳上的小孔,使氧气不能再进入鸡蛋内,鸡蛋就不能再进行呼吸作用了,没有了氧气,鸡蛋内就不能进行缓慢氧化,它也就不容易变质成坏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修建房屋时,要用到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墙壁上的石灰浆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使墙壁变得洁白坚硬。
在皮蛋的制作过程中,可用熟石灰作配方,一般皮蛋制作配方中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食盐、氢氧化钙、茶叶、水等。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有机酸,矿物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使用硫酸铵、氯化铵化肥,也会使土壤呈酸性。农作物在土壤的生长环境是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如果土壤显酸性太强时,作物一般就难于生长了,这时可撒熟石灰来降低土壤酸性,使土壤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同时熟石灰中的钙元素,还可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在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有的水体呈酸性,就可用撒入熟石灰在处理池中中和酸性物质。因为从经济利益出发,熟石灰也较为便宜。
现在在公路修建中,我们常看到用粘土、沙石和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后,铺建路基,这样,可使路基牢固,然后在路基上铺上沥清和小青石的混合物,修建成平整的柏油马路。
农村在果树除病虫中,可用一定量的熟石灰和硫酸铜配成波尔多液来杀菌除虫,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粘性液体,杀虫效果好,而对农作物的药害较小。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三
1、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掌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实验探讨法。
【学生】碱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都有naoh. ca(oh)2 ba(oh)2等等。
同学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白纸上会出现写有红色字迹的naoh?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每位同学都会知道老师是如何设计这个趣味实验的。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几种常见碱中的氢氧化钠。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四
2.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随时纠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一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a.紫色蓝色红色b.蓝色红色无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五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并了解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重点: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及关键措施。
难点:狂犬病是怎样传播的?
1、调查:哪些学生家养有小动物?
2、了解:养小动物的目的是什么?知道养小动物存在的危险在哪吗?
3、导入本课课题:预防狂犬病。
4、学生分组对自行查找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5、请小组长介绍狂犬病的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教师补充。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或抓伤而被感染,所以又叫疯狗病。
碰到了原来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而感染,也可是剥病兽的.皮或吃病兽的肉而被感染。另外,狂犬病人的唾液中也含有病毒,因此狂犬病人也具有传染性。
6、介绍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会出现低热、头痛、咽喉痛、疲倦、恶心等症状,跟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被咬伤或抓伤的伤口及其周围有麻、痒、痛的感觉,四肢还会有蚂蚁爬的感觉。
早期过后人会进入一个高度兴奋状态,出现恐惧不安,对声音、光线、风、水等刺激非常敏感,喉部发紧,吞咽困难,恐水、怕风、多汗、流口水等现象。其中以恐水症最典型,病人在非常渴的情况下也不敢饮水,因为一看见水或者听到水声甚至提到水字都会引起咽喉部严重的痉挛,进而不敢碰水及饮水。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状况。这样的兴奋期一般会持续1~3天。
兴奋期一过,人会慢慢的安静下来,痉挛发作也会停止,但是会出现全身瘫痪的现象,呼吸开始变弱并且没有规律,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8、补充介绍预防措施。
最好不要养小动物,如果有必要养就要给小动物定期打预防针。
在被咬伤的时候,要立即挤压伤口进行排血,用肥皂水或者新洁尔灭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以上,然后再用烧酒或者酒精涂擦伤口,伤口千万不要缝合或者包扎,最后及时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六
一、教师首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分别出示其他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
二、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分别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三、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四、讨论:
1、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2、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让幼儿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汇集幼儿的记录结果,共同讨论研究,选择一致的安全标记。
五、小组制作标记。
幼儿分组讨论时,表现的很热烈,小朋友说了很多,并且小朋友记录的也很认真。
2023年常见的碱的教案(热门17篇)篇十七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3、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