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展示自己思想和文采的平台,通过写作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优秀作文中找到写作的灵感和思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一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记叙。
作文。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二
对于初中生来说,你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包粽子吗?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初中。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喂,宝贝起床了!”随着爸爸的呼喊我下了楼。下来一看,餐桌上有两个粽子。记得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当时人们非常伤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鱼虾伤害了屈原的尸体。想到这里,我感到有点儿惊讶,原来粽子还有这样重大的意义呢!人们是怎样包粽子的呢?我打开了电脑,上网搜集了资料。人们是把竹叶切成两半,把糯米、红枣或豆沙包在竹叶里,然后用彩带缠上,放入锅里蒸。一个个粽子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想做一个实验,于是拿来了糯米、红枣、竹叶、五彩线,按照网上的要求把所有的材料准备齐全。我把竹叶围成了圆锥的形状,把粽子馅儿填到了里面,然后折叠竹叶,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粽子,我拿五彩线把粽子捆结实。大功告成了!我包了一个又一个,包完后,我把粽子拿到锅上蒸了20分钟。打开锅一看,粽子懒洋洋的躺在锅中呢!我把竹叶剥开黄灿灿的糯米闪闪发光哩!一个大红枣在中央微笑,如同一个可爱的姑娘似的。我用舌头舔了舔,甜中带着香味,真让我垂涎三次啊!一口咬下去,软软的、润润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无穷啊!刚才只顾着包粽子了,把餐桌上的两个粽子忘记了,瞧!它们还等着我品尝呢!我张大口,塞进了嘴里,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里荡漾。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还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我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妈妈早早的起来了。她把红枣和大米泡在了水里,然后又拿来了竹叶。这时我醒了,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得把手洗干净。”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开始学包粽子。我学着妈妈把竹叶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先把一颗红枣放进去,然后再放点米,我让妈妈帮我包好,我再用五丝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做了很多,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箅子上蒸,过了一段时间,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熟了。
我们开始吃粽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三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举办了许多的活动,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下午一点,广播拨了通知:请各班级打开电视。我激动极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
五方斋的阿姨教好了我们怎么包粽子,我就开始行动了。起初,我以为很简单,就拿了两片特别大而且绿油油的粽叶,把它握成一个空心三角形,再将金灿灿的糯米倒入三角形中,放一块五芳斋那油而不腻的肉,三角形的肚子就填满了,骄傲的想:这怎么能难得到我呢?可当捆绳时,可一个大意,三角形立刻变了,他肚子了的没事就瞬间全漏了。我扫兴极了,抬头看看别的同学,他们许多也是包好了又松了,可他们并没有放弃,仍然是一遍一遍的包,我看了我的同学,也有了兴心,又包了起来。
这次,我不会再大意了,我小心翼翼的包,认认真真的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我终于自己亲手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很激动,也很兴奋,感到无比的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精选范文:学习如何包粽子。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五
古时候,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因为被逼而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那天有个习俗——包粽子。
今天,天刚蒙蒙亮,我们都起床了。妈妈让外婆做馅,让小姨洗粽叶,让我发粽叶和绳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厨”老爸嘛,就负责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绿豆,加上水和一些调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绿豆馅。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进另外一个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猪肉,放进一个小碟子里。只听一阵“哗哗”的水声,小姨也把粽叶洗好了。我把两片粽叶和一条绳子递给妈妈。只见妈妈熟练地把一片粽叶折成斗型,再把两勺糯米、一勺绿豆和几片猪肉放进粽叶里,再在上面压上一片粽叶,然后把多余粽叶向内折,最后绑上一条绳子,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就这样,一个、两个……一共做了四十多个。老爸接过粽子,把它们装在两个压力锅里,在把压力锅都放在煤气炉上。他一会儿看看这锅,一会儿看看那锅,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二十分钟,粽子煮好了。厨房里充满了粽香。
我拿了一个粽子,去了叶,便狼吞虎咽了起来,没到一分钟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还要吃。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六
端午节来了!我们全家都是跃跃欲试的,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每到端午节,我们就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的习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还特别喜欢包粽子,这样体会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后,那种自豪与喜悦是满满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来,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终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可以了!我们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颠屁颠地请妈妈爸爸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好吃,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赛龙舟了。包粽子肯定同学们都不会包吧!我也不会包,今天我就要和妈妈、奶奶他们一起包粽子。
早晨,爸爸到街上去把粽叶买回来,我和妈妈他们把糯米准备好。妈妈就开始教我了。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把粽叶向中折出一个圆角,左手捏紧,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粽叶条向粽子的两头各绕两匝紧。一个好看的粽子便包好了。于是,我又别出心裁地给它做上记号。我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几个粽子,但怎么也没有妈妈包得美观结实。我想:虽然我这次没包好,但下一次一定会包好的。
粽子煮好后,我就连忙挑我包的粽子。虽然这几个粽子都被开了花,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劳动的果实,所以我吃起来特别香。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准备明天的重头戏——粽子!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粽子,但是我们家还是坚持自己包,既是每年的传统,而且自己包的粽子料足,更好吃。
事先的准备工作,奶奶在早上一大早就弄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就开始动手啦!当然了我们都不会包,一切还要靠婶婶这位高手教我们呢!
只见婶婶先把两个粽叶重叠起来,然后把大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这个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两颗蜜枣,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就开始把粽叶折过来把米和枣盖上,顺着粽叶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枣严严实实得包起来,最后再用棉线把包好的粽子给扎起来,这样防止包好的粽子散开,一个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着婶婶灵活的双手上下翻飞,我羡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可是等到我包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真难呀,光是学着把粽叶折成小漏斗就学了十分钟。后来虽然我把粽叶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进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变形了,而且装好米和枣后,该用粽叶折过来盖在上面的时候,糯米就会从粽叶的缝隙跑出来,弄的叶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后在婶婶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个,可是和婶婶包的粽子一比,我包的粽子就是个四不象,而且还累的满头大汗,真是不容易啊。
婶婶说我太着急了,要慢慢来,我就先给婶婶打下手,一边打下手,一边学习婶婶包粽子的技巧。到最后,我又包了一个,比第一个好多了!
包完粽子就要准备开始煮了,煮粽子可不是那么好等的,我从开始的兴致勃勃等到快睡着了,奶奶才叫我吃粽子!一听到粽子,我的瞌睡虫全都跑光了,吃香喷喷的粽子去咯!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七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经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瘦肉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她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我们吃了好几个,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飘溢着甜丝丝的粽子清香。我的馋虫也被勾出来。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来到姥姥家,让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了,一个个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了,碧绿玲珑,惹人喜欢,我不禁跃跃欲试。因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刚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对叠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里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几颗又大又甜的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围”--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下,包出了一个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锅中去煮,可是还没等放入锅中,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子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样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气,可我怎么可以做事半途而废呢?我又重新包了起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几个粽子,它们别看形状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还是亲手做的,相当有成就感。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学会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乐的一件事。
回到家,妈妈首先给我讲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被赶出国界,当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被毁掉了,心情悲愤交加,一气之下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往水里扔糯米团,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于是我们开始包粽子,没想到妈妈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见妈妈把浸泡好的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就把苇叶变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
我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觉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赋,没想到自己没注意,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妈妈笑着说:“真是一个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来。我再一次把苇叶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连一棵枣也放不进去了。这回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终于把苇叶做成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漏斗形了,接下来我往漏斗里放米,再把枣填进去,又撒上一层米,,该盖盖了,我把盖子往前一绷,这次挺顺利的,可盖上盖之后,我发现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没加好,又多出来了。这时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来的米倒了,然后出出一根马莲,一圈一圈的绕上,最后打结了,两只手不够用,我忙的忘了手还要扶着粽子,两支手都用在了系绳上,差点米都撒出来了,幸亏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后我在牙的帮助下终于把结系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娴熟。
我学会了包粽子,也体验到了劳动中无穷无尽的快乐!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八
端午到了,街上卖粽叶的又多了起来,空气中到处都飘着粽子的清香。在这个全民族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天奶奶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清水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用粽叶裹紧煮熟。到了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清香的粽子,那是一种多么温暖的亲情气息。
相传端午的主要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很久以前,爱国大诗人屈原为了坚持他的爱国主张却被别人陷害,遭到流放,痛心疾首的他忧心如焚,在极度的失望和痛苦中怀抱石头自尽于又急又宽的汨罗江中。闻讯而来的,怕江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便用苇叶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龙舟竞渡是人们为了竞相捞救爱国诗人屈原而延续下来的。正好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以示悼念。
千百年来,汨罗江边,江水悠悠。正是屈原的这种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前进,人们在每年的这天都对他寄托了无限的哀思。我们要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来热爱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九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精选范文:学习如何包粽子。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开始包粽子。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
作文。
供大家参阅!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今天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我有幸参加了牛通社在长征桥社区组织的包粽子活动,这次活动对于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从来没有包过粽子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一大早,我就起来了,带好记者证,系好红领巾,就坐上爸爸驾驶的汽车,赶往小河街道的长征桥社区的王奶奶家。一进王奶奶家,我就闻到了一股箬叶特有的香味,顺着香味看到桌子上的两盆箬叶、三盆糯米,和一袋红枣。在和王奶奶简单的交谈和理论学习之后,我就忍不住就上前拿起了两张箬叶按照想象中的粽子的样子手忙脚乱的包了起来,可看似简单的粽子却怎么包都包不好,无奈之下我只得向王奶奶求助。只见王奶奶把两张箬叶一叠,一折,就成了一个漏斗状的叶子,再把糯米一放,把一颗红枣放进去,再放一些糯米进去,把多余的叶子一折,往旁边一翻,拿线一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王奶奶娴熟的动作,我也再次拿起叶子,学着王奶奶的动作,一折一翻的弄起来了,王奶奶也在我旁边看着我包,有不对的地方,她马上给我指出。在困难的尝试中,我生平第一个勉强成型的粽子终于包好了。可是,我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果断选择继续勇敢尝试。在不停的尝试中,我的动作一次比一次娴熟,包出来的粽子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精致,看着自己努力学习、实践的结果,我自己的心里美滋滋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没包过粽子的城里人来说,这么轻易就学会了怎么包粽子,可见,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正如那句话所说的那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首先,爸爸去菜场买了糯米、粽叶。爸爸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快点开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负责包粽子,妈妈负责把包好的粽子用绳子绑起来。爸爸先准备好了一个盆,接着,就开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练,包的粽子像模像样,我呢,有的像曲奇饼,还有的像只有一块橡皮那么大,那么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妈妈就像传送带一样,接一个捆一个,渐渐的盆里的粽子越来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尔也会包一个好粽子。我又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又包了一个空粽子,还好妈妈没察觉到。终于,粽子包完了,该煮了,我时不时地向妈妈问:“好了没?好了吗?”好不容易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个粽子笑着说:“好了,小馋猫,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粽子撕开粽叶一看,是我包的颜色还有点发亮呢!我一尝大叫:“嗯,好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爸爸妈妈都笑了。
啊,这个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啊!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一显身手。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的教训,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一
记得今年端午节,奶奶在家包粽子。我觉得挺有意思,便闹着奶奶要我包,那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那天清早,我看见奶奶在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喇叭般的形状,接着往里放糯米和蜜枣,最后包紧捆好。我觉得包粽子很有意思,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刚一开始拿粽叶卷,一不小心手就划破了,看着流出的血,呜呜地哭了起来。奶奶连忙找来药膏,将我的伤处理好,我又包起粽子来。我试着把粽叶卷成一个圆柱体,接着照样子往里面盛糯米,放蜜枣,以为捆绑好就大功告成了。可没想到放到圆柱体里的糯米啦,蜜枣啦,全都掉到地上去了。奶奶见了,生气地说:“你会不会包呀,不会包就算了。”唉,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可转念一想,我一定要包好粽子。
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奶奶请教,奶奶笑眯眯地说:“这才是我的好孙女嘛,我来教你包吧。”然后,她告诉我粽叶必须卷成喇叭形,开口大,底部小,不留洞,放进去的东西才不会掉下来。放进糯米和蜜枣后,要用筷子戳一戳,使盛得紧些,但不能太紧。最后必须捆得牢牢的。我又按奶奶教的方法包起粽子来。
第一次糯米放得多了点,捆绑时有点困难;第二次用粽叶卷成的喇叭状底部还留有小洞,糯米能够漏出来;第三次在盛好糯米和蜜枣后忘记用一片小的粽叶盖住顶端就捆绑……我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灰心,就是不放弃。慢慢地,慢慢地,我就掌握了包粽子的诀窍,包的粽子越来越好了,几乎跟奶奶包的粽子没有两样。
连奶奶这个最会包粽子的人看了也一连说了三个“好”,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禁不住点了点头。紧接着爸爸也来了,见了我包的粽子,不由翘起了大拇指,一个劲地赞叹:“我的好闺女,真是好样的,没想到能包出这样好的粽子来!不愧是聪明能干的孩子。”
听着一家人对我的夸奖,我心里甜蜜蜜的,深深地体会到: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二
传统节日——端午节,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个地方的端午习俗可能大相径庭。我的故乡芜湖在端午节有一种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粽子。从我记忆起,每个端午节奶奶都会包许多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
那么,粽子是如何制作的呢?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准备一些新鲜的粽叶(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叶,芜湖大多是芦苇叶),将粽叶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将粽叶放在锅中煮十分钟捞起。
然后,将适量的糯米和红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约二十四小时。根据口味爱好,也可以准备诸如蜜枣、火腿、鲜猪肉等辅助食材。
通过上面两个准备环节,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粽叶中包好,用香草绳或细线系好,一个美味的粽子就算制作完成了。粽子竟然被奶奶可以制作成菱角形状、斧头形状、三角形状等各种形状各异的样子!一般一个粽子重约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枣、红豆、鲜猪肉,就包成火腿粽子、蜜枣粽子、红豆粽子、鲜肉粽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别以为粽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还需要最后环节,将包好的粽子五个或十个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计数)放入锅中,加水煮约一小时,当可以闻到粽叶和食材浓郁香味时,粽子就可以出锅了。这时一般奶奶都会让我先尽情享用这美味的粽子。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三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回桥头,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到了那儿,奶奶已经在包粽子了。我看了下材料,有糯米、箬叶、鸡蛋、猪肉……桶里已经有十几个粽子了。我也学着奶奶这样做。将两叶箬叶折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放上去,之后放一些小米、绿豆、鸡蛋、猪肉。再放一把糯米。最后,用棕绳扎紧,大功告成。
现在,我和奶奶一起去炉前,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了3个小时,粽子终于熟了。我们一起吃粽子,我吃的特别香。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四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可以观看划龙舟。或许有人问:为什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呢?为什么这一天要包粽子呢?为什么端午节划的船叫龙舟呢?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哦。
在战国时期,总共有七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想统治其他六个国家,尤其是秦国,他们野心最大。而楚国的楚王,性格极为懒散,但他有一个忠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屈原得知秦国要攻打楚国,急忙前去王殿,告知楚王,并提出护国计策。然而,无能的楚王并不领情,还因为屈原影响他睡觉斥责了他。之后,屈原并未放弃,又去进谏了楚王几次,但结果都一样。无奈的屈原走在路上,看到百姓过着贫穷艰难的日子,想到战争即将来临,自己却无能为力,悲愤交加,心灰意冷之下投进汨罗江。人们得知心系百姓安危贫苦的爱国忠臣屈原跳江后,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也为了屈原的灵魂不挨饿,便纷纷把船雕刻成龙的样子来吓走鱼虾,然后往江里扔粽子,来祭祀屈原。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前一天,我唱着端午歌谣,蹦蹦跳跳地提着包粽子的材料,满心欢喜地奔向厨房。
我先帮妈妈把糯米和干香菇泡在水里,再从袋子里拿出干贝撕成条状。与此同时,妈妈带上手套,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大碗里,在上面加入料酒、老抽、五香粉,然后把它们混合起来,用手进行多次的揉搓,这样才能入味。接着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里进行腌制,就等着明天拿出来包粽子。
“叮铃铃”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工作”了。我们分工进行,我去收粽叶,妈妈炒干贝、虾仁和泡好的干蘑菇。妈妈炒东西的手法可熟练了,可以让锅里的菜不停翻滚,让我眼花缭乱,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整个厨房香喷喷的,估计几十公里外都可以闻到这诱人的香味了。
过了一会儿,配料都制作完成了。要开始包粽子环节。妈妈包着,我在旁边边看边学,先把粽叶卷成勺子状,然后铺上一层糯米,再放上五花肉、虾仁、蘑菇等配料,最后再添上一层糯米。开始进行包粽子环节:先对折,用大拇指压紧,再对折,然后用芦苇草把粽子严实地捆绑起来。我和妈妈连续做了二十几个,最后一步就是把粽子放进锅里煮就行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整个房子都是粽子香,我顿时“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顺手拿起一个粽子,不顾形象地吃了起来。原本在楼上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被粽香“叫”了下来,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着香气四溢的美味粽子,整个房子也盈满了喜气洋洋的端午节节日气氛。
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屈原无私爱国的胸怀,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包出美味绝伦的粽子,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妙。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五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该节日的时候,都会有包粽子的传统习俗。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经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瘦肉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她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我们吃了好几个,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我们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才是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煮一煮,把把准别好的糯米和大滴肉还有必不可少的花生米分别洗一洗。先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大肉,接着再放上糯米,中间再加几个花生米,最后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我就得很好吃。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进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便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我就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着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来了。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妈妈刚准备好粽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跃跃欲试地准备包几个粽子,妈妈一把拦住我,说:“你先别着急,粽子可不能乱包,像你这样包粽子,包几个坏几个,到时候再一蒸,出来就只剩粽子叶了!”听了妈妈的讽刺,我并不气馁,满口答应着听妈妈的话,一边又要捋起袖子继续包。
妈妈拿起几片粽叶,把它们分开,然后一卷,我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一个圆锥形的筒就做好了,妈妈熟练地往里面填上了糯米,我看得一愣一愣的,这是怎么回事呀!之前的骄傲劲一扫而空,我还是得认真学呀!
看到妈妈包粽子,我的手不仅也痒痒起来:“让我陈大侠展示包粽子*吧!”说完,我装的像一个包了很多年的熟练工人,拿起粽叶,分开,然后一卷,我发现,为什么我的是圆柱形底下还有洞,而妈妈包的则是圆锥形,样子好看而且还不漏米,这回可得虚心请教了。妈妈让我先折,先不包,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我一折,就成了一个圆锥形,只不过有点浅,包米的时候可怎么办呀!不管了,我一不做二不休,胡乱将米塞进圆锥筒里,再加上一颗枣,再一压,粽子包好了!可是为什么有几个通的洞呢?我从侧边又折了一遍,这次好了,粽子被我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里面的糯米还少的可怜,哎!将就一下吧!再用绳子一绑!第一个粽子成型!但是一看我的粽子如同我一样,骨瘦如柴,我不禁感叹:“有其人,必有其粽呀!”妈妈听了我的话,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我又重新开始包,这一次我吸取教训,把粽叶分开了,再一折,果真,粽子高了不少,绳子再一绑,粽子包好了,我不禁自言自语:“这会儿长高了,真像我!”后来,我包的粽子每个都不一样,有的高,像小山峰;有的胖,像个肥子;有的头上歪了一点,像个畸形儿。看着我的粽子“军队”,心中遍是激动:在端午节,我包的粽子真多呀!下一个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七
前几天,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看见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爱吃的东西啊!我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这美味,可是外公却说没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来刚想指着妈妈也没包,谁知道才一会的时间妈妈却已经在包了,真是让我失望啊!可怜的粽子,姐姐我没能吃掉你,我对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与其被搀死到不如被笑死.
于是,我逞强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谁不会."接着,我拿起两片棕叶,偷偷地斜着眼睛看着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终还是逃不过猫的手掌心.最后我还是被外公发现了.他婉转地说:"你不是说包粽子谁不会包呀!现在包得怎么样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会处理好."我坚决地说.于是我接着放了些糯米,香菇,和猪肉.准备包起来.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捏好左边时,右边掉馅了;当我捏好右边时,左边掉馅了;当我捏好中间时,两边掉馅了.可怜的我呀!为什么只有两只手,之前只顾着吃粽子,怎么会没想到原来吃粽子的背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艰辛啊!我感觉我做错了,一直以来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后.
于是,我红着脸对外婆说:"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吗?"没想到外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原来包粽子也是有窍门的`喔`````看了这篇文章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八
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活动。孙老师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包粽子的实践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兴奋不已。
经过了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们组决定包红豆腊肉粽,分工如下:邓柯桓负责带腊肉,谢玭锶负责带红豆,陈科宇负责带工具,我负责带糯米、粽叶和棉线。
妈妈单位有事不能来了,我好失望,贴心的妈妈后来叫她的同事董阿姨到学校来帮我们,我欣喜若狂。我们把食材洗干净,洗好手,把糯米、红豆、切成小块的腊肉放在盆里搅匀,白的糯米红的豆,连颜色搭配都有食欲,董阿姨先示范了一次,我们就开始包了。
我拿出两张粽叶大部分重叠在一起,从底部往上卷成漏斗状,用勺子把食材舀进去,舀得不多不少,再用一根竹筷筑紧,以减少里面的空隙。呀!不好,由于用力过猛,粽叶让我给戳穿了,我尴尬地四周看看,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包粽子呢,没人注意我,急中生智,我又拿过一张粽叶包在外面。这下好了,终于不漏米了,我拿过勺子,用勺子背把米压紧,董阿姨介绍说,压紧的馅煮熟后米会硬一些,会更香,而松的就没这么香了。压完后,我把伸出的粽叶反折回来盖住漏斗口,包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后,剪了一段线,把粽子“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抬头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忙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很多同学咧着嘴,似乎口水都快滴到粽子上了,嘿嘿!哪能抵挡粽子的诱惑。孙老师、李书记、高校长都来了,一边指点一边欣赏我们包粽子。
最后我们组包了40多个粽子,大家各自分了些带回家,想想晚上可以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糯的红豆腊肉粽,心里那个美呀!似乎闻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初中端午节包粽子(实用19篇)篇十九
这一天,我和爷爷一起包粽子。我们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枣洗干净,还准备好了几片竹叶。
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竹叶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两颗大枣,再放上糯米,把竹叶包起来,最后用皮筋捆结实。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我们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晚粽子,奶奶又给做了五丝线带在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