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师的工作计划,也是对学生学习进程的指导和调整。接下来是一些针对不同年级和科目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一
1.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8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会写“小、少”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前两个自然段。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二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了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以“比一比”的活动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不断对比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接触新的事物。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下,学生识记了生字,正确运用反义词进行比较。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2.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以“比较游戏”引入新课。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二、边比边学,同步识字。(用时:24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
黄牛哥哥花猫弟弟。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
2.看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1)黄牛与花猫哪个大?哪个小?
3.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1)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指导读。
(3)指两、三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出示鸭子和小鸟图片,引问:谁多?谁少?
(2)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少”两个字。
(3)教师指导读。
(4)指名领读。
5.你能用“黄、牛、多、少”这四个字组哪些词?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用时:7分钟)。
1.多媒体出示儿歌。
2.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
3.教师引导读儿歌。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四、巩固识字。(用时:4分钟)。
1.用卡片认读生字,做“开开门”游戏。
2.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多,××少”的句子说话,进一步明确多、少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先看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意思相反的词语,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进一步体会合作识字的快乐。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三
1.今天我们先来玩比一比的游戏。
点名同桌各自拿出一件文具,比一比大小。
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利用游戏“作比较”引出课题,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把生涩的逻辑关系转变为身边熟悉平常的身边,更直观、浅显易懂。
2.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醒“小”“少”的读音。学生齐读课题。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四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3、在观察比较、诵读中感知反义词,感受汉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难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1、图片黄牛、猫、一群鸭子、鸟、苹果、枣、一堆杏子、桃子
2、儿歌图谱,音频。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里面藏着一些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中有关的小图片:老虎和猫;一群大雁和一只鸟)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
提问:1.你都认识它们么?
2.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有些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有趣的秘密变成一个好听有趣的,小朋友们来听一听,看看儿歌音频中是怎么说的。”教师朗诵,请同学们认真听内容。
3、出示图谱,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同学们结合图片理解的含义,为之后的创编做铺垫。
4、朗诵游戏:集体、分组、一问一答
5、创编
教师:“现在请每组小朋友观察桌子上小碗里的图片,看看图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谁大?找一找谁小?找一找谁多?找一找谁少?尝试把它们放进里面,试着创编。”
同学们观察图片,分组互动,锻炼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6、同学们尝试创编,教师指导。鼓励同学们大胆表现自己。
8.教同学们学会词语搭配,对量词的运用形成印象。
一头黄牛一头大象一只猫一只鸡
一群鸭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颗枣子一颗花生一个桃子一个苹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鼓励同学们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乐于尝试创编活动。
四、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一读,记一记。
一头牛一只猫一群鸭子
一颗枣一个桃一堆杏子
tags: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小多少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五
《大小多少》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其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新笔画“”
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2.会读儿歌。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词语。(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课件出示图片:苹果。教师指导苹果读音。
3.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字形。
4.引导学生分小组识记字形。
5.检查识字情况。
6.用以上方法引导看图片:杏子、桃。
7.教师课件出示“杏、桃”指导读音。
8.指导用“杏”和“桃”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开火车读“杏”和“桃”,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二、认真书写,掌握笔顺。(用时:17分钟)。
1.指导书写“小”“少”并观察“小”“少”的区别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同学指导书写汉字“果”。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鸟”,指导学习新笔画“”。
(5)教师指导“鸟”短,“鸟”“眼”“”不能掉。
2.指导书写“鸟”。
(1)范写“”和“”。
(2)领写“小”的笔顺。
(3)在田字格中范写“鸟”。
(4)教师巡视,展示优秀示例。
三、巩固练习,扩展知识。(用时:8分钟)。
1.教师出示习题与习题要求并说明习题要求。
2.组织学生汇报答案。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进行提醒。在教学书写生字时,我逐字指导笔顺。意为夯实学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逐渐熟悉汉字笔顺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生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许多新字。
(二)出示挂图,问: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三)学生回答:一头大牛和一只小猫,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
(四)及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1、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2、学生拼读、指读、小组读、齐读、开火车读。
(五)巩固识字,引出词语。试着读词。
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六)练习读词,说说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巩固读词。
老师出示音节卡片,学生迅速从手中的词语卡片中找出与老师所示音节相对应的词。
二、识记字形。
(一)出示生字卡片,点学生认读。
(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三)全班交流,老师特别指出:“猫、鸭”的偏旁和字义有关,猫是动物,所以是反犬旁,鸭子是有羽毛的鸟类,所以是“鸟”字旁。
三、练习朗读两段韵文。
看谁读得又准、又好。指读、男、女读。
问:在这两段中有两对反义词,你发现了吗?生:大—小,多—少。
四、指导书写。
“小“有三画,它的第一笔是竖钩;
“少”有四画,它的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识字的方法?学会了这些生字吗?学会了哪些反义词?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看图。
(一)出示挂图。通过看图引导学生从大小、数量上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如:图上有一个大苹果和一颗小枣。
(二)老师及时点拨:枣用量词颗来表示?那生活中还有什么能用颗来表示呢?生:一颗种子,一颗纽扣。“许多杏子”可以说成“一堆杏子”。
二、自学韵文。
(一)从刚才的学习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都可用上适当的量词来介绍。)。
(二)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三)自读韵文。(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四)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质疑,交流成果)。
(五)全班交流。
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导读出节奏感。
三、拓展运用。
说说课后练习“我会说”中的物品,用上量词。
四、写字。
(一)出示要求写的3个字,让学生认读。
(二)指导书写。
“牛”有四画;“果”有八画;注意第五笔是横。“鸟”有五画;第四笔叫竖折折钩,反复读加深记忆。
(三)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设计。
书写“牛、果、鸟、”三个生字。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七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3、在观察比较、诵读中感知反义词,感受汉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1、图片黄牛、猫、一群鸭子、鸟、苹果、枣、一堆杏子、桃子。
2、儿歌图谱,音频。
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里面藏着一些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1、教师出示图片(中有关的小图片:老虎和猫;一群大雁和一只鸟)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
提问:
1.你都认识它们么?
2.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有些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有趣的秘密变成一个好听有趣的,小朋友们来听一听,看看儿歌音频中是怎么说的。”教师朗诵,请同学们认真听内容。
3、出示图谱,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同学们结合图片理解的含义,为之后的创编做铺垫。
4、朗诵游戏:集体、分组、一问一答。
5、创编。
教师:“现在请每组小朋友观察桌子上小碗里的图片,看看图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谁大?找一找谁小?找一找谁多?找一找谁少?尝试把它们放进里面,试着创编。”
同学们观察图片,分组互动,锻炼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6、同学们尝试创编,教师指导。鼓励同学们大胆表现自己。
8、教同学们学会词语搭配,对量词的运用形成印象。
一头黄牛一头大象一只猫一只鸡。
一群鸭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颗枣子一颗花生一个桃子一个苹果。
教师小结,鼓励同学们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乐于尝试创编活动。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一读,记一记。
一头牛一只猫一群鸭子。
一颗枣一个桃一堆杏子。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八
1、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比较清晰地表达多与少。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活动,在一一对应数数的情况下,理解谁多谁少,并能用数学语言比较清晰的表达数量的多与少。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主要研究“比多少”。教材设计了有趣味的主题图,让孩子通过观察不同类量物体的多少,来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为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知识作准备。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比较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比较思想;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要训练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特别是多种数量同时比较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一类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中,首先帮助学生了解比较的事物,再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使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过程,发现比较的结果。
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件、图示卡片、数字卡片等。
一、听故事回答问题。
(一)教师讲故事: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边讲故事边出示图)。
(二)听完故事后,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中有几只小兔?(教师贴图)。
2、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贴图)。
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块砖,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教师贴图)。
4、小猪在做什么?每只小猪搬1根木头,他们一共搬了几根木头?(教师贴图)。
5、快来看一看小兔在搬砖,小兔的数量和砖的数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同样多”)。
6、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量和木头的数量比一比,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多、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较”的步骤和方法。
二、创编数学小故事,回答其中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
(一)教师创编的数学故事。
(二)让学生独立创编数学故事。(可以是身边发生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活动使学生感受比较的量。
三、课堂练习。
(一)练习。
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给同学们摆一摆,让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它们是同样多的吗?
2、做拍手游戏。
听清老师拍了几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师同样多。
请你给你的同桌拍手,要求他和你拍的同样多。
3、小结:说能说一说什么是“同样多”?
(二)继续做拍手游戏。
老师拍5下,要求学生拍的比老师多2下。学生开始拍手。
老师拍5下,要求学生拍的比老师少2下。学生开始拍手。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次拍手的次数不一样?
(三)完成第7页做一做的题。说一说,为什么?
(四)看图标注多、少和同样多。
(五)看图猜一猜。
挡住的x和x同样多,所有的x和x比,是同样多吗?请说明理由。
挡住的x和x同样多,所有的x和x比,谁多谁少,请说明理由。
所有的x和x谁多谁少,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九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境引入课题,带宝宝们去动物餐厅吃美食,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1.愿意积极参与比较数量多少的活动。
2.能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让两组物体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3.知道用重叠、并放、连线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并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
1.鱼、老鼠图片、花生、纸杯、水彩笔。
2.资源包材料:操作卡《请朋友吃一吃》。
1.男猫宝宝和女猫宝宝结伴去餐厅,观察比较男猫宝宝和女猫宝宝的数量,判断多少。
2.到餐厅就坐,观察比较猫宝宝和椅子的数量,判断多少。
3.分发杯子喝水,观察比较猫宝宝和杯子的数量,判断多少。
小结:判断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和少,用添1的方法可以是相差1的两组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4.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判断一整盘鱼和所有猫的数量关系。
小结:我们可以每一只小猫从盘子里拿一条鱼,这样一一对应比较多少,就能判断鱼和猫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二、幼儿两两合作判断5只老鼠与4颗花生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三、完成操作练习,巩固用去1、添1使两组物体相等的方法。
1、幼儿完成《请朋友吃一吃》的练习,指导语:请你用连线的方法使每只小蚂蚁吃一粒豆子,并比较蚂蚁和豆子的数量,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想个办法让每只小蚂蚁吃上好吃的豆子吧!
2、相互检查、评价操作结果。
幼儿多次进行匹配活动后,认识并理解了相关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活动中能够确定两组物体数量说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并掌握了使两组数量不相等的物体变得相等的方法,目标基本达成,我的小结不够全面。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
这节活动是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因为在我园发简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水果的大小进行对比,并互相讨论大和小。为了更加明确的区分大和小,我组织幼儿进行这样一节活动。并为幼儿提供比较的材料。
1、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大小。
2、幼儿对比较大小感兴趣,乐于进行操作。
3、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比较结果。
重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能够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各种可以用来进行大小对比的材料。游戏场地,动物头饰,磁带,录音机。
兔妈妈带领小兔去果园帮助羊伯伯收果子。对比大苹果,小苹果,说明采收水果的要求。
1、果园到了,采收水果,
2、讨论交流:幼儿互相讨论,你采到了什么水果,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3、比较大小:老师也采了很多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那些大,那些小?
4、总结:区分大小的方法。
5、学习儿歌:《大和小》
6、课中操: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运动一下。
7、动手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大和小的对比与区分,幼儿可以小组合作。
区分大和小的重要作用。
故事《孔融让梨》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一
如果选到一个好的地理位置,开火锅店的成功率就会超过50%。而选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成熟地点已经被占用了,新的地点又相对不成熟,需要时间来“养”。
一般来讲,好的位置具备这样的特征: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较多;餐饮比较密集;停车位充足,通常600-800平方米的火锅店至少要40个停车位,不理想的要坚决放弃;广告位和门头形象较好;房屋内部结构比较合理,柱子不能太多,否则给装修和布局造成障碍,影响有效的经营面积;层高不能太低,要在2.8米以上;店面周围2公里内客源的分布和收入情况以及消费习惯要符合市场定位。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1.玩拍手数数(1—50)集体。
2.序数(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1.介绍配组。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
3.提出要求,玩过的要按类收拾好。字串7。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掌握方法。
1.教师对幼儿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起一个名字。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三
理解的体征和腔的症状。它是能够尽快出现认识空腔的症状和体征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对待他们得到一个良好的开端,并防止它们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大,更痛苦。如果您遇到下列一种或多种症状,你可能有一腔:
参观牙医,建议你去看牙医大约每年两次得到您的口腔健康检查。但是,如果你怀疑你可能有一腔不等着你的一年两次的约会,让你的牙医日起,。在你的约会:
解释你的症状,你已经注意到蛀牙的迹象。这将有助于牙医来定位腔。
接受检查。然后,牙医会进行一次检查,以确认是否有空洞。他/她将经常使用尖锐的金属物体感觉为这表明空腔的存在牙齿的表面上的软点。
获得的氟化物的治疗。氟化物处理是在腔的早期阶段使用,如氟化物可以帮助牙齿恢复自己。
治疗由凝胶清漆,液体溶液或泡沫氟化物被用于涂覆牙齿和加强牙齿的珐琅质。
当你接受氟化物处理,牙医适用于2种不同的氟化物:他/她将直接应用到氟你的牙齿或者其放入套在你的牙齿托盘。治疗大约需要3分钟的时间。
得到的填充物。馅料,其也被称为恢复处理,当蛀牙进一步发育成搪瓷和成为永久性使用。
牙医删除使用钻头的空腔。然后牙医填充用牙色的树脂材料,陶瓷或银汞合金材料的孔中。
银汞合金材料可能含有汞的数量,基于对可能的健康风险的担忧而这部分人反对。如果这是你关注的问题,与你的他计划在馅料使用材料牙医咨询。
根据衰减的程度,馅料可能需要长达2预约才能完成。
获得冠,定制安装齿覆盖物被称为冠是另一种方式来治疗蛀牙。他们只在必要时蛀牙变得尤为广泛。冠是由附连到金属牙状材料制成。
随着冠,你的牙医移除用钻头牙齿腐烂部分,并采取你的牙齿模具。
然后模具填充牙齿样物质,如瓷器,锆,甚至黄金做一个个性化的冠,以取代龋齿。
一旦冠准备好了,牙医用水泥将它们应用到你的牙齿。冠也需要超过1任命。
经过根管。根管治疗可能是,当腔体有着深厚的渗透到牙齿的牙髓和牙齿的内部腐烂,感染或死亡的唯一选择。
期间根管,牙医将使得邻近齿的顶部的切口,然后从牙齿内部的腔室和运河去除衰减纸浆。齿然后将与橡胶样材料和密封膏填充。
有时已经历一根管的齿还需要与冠覆盖,以防止所述齿从重新压裂。这可以在相同时间作为根管来完成,或数月以后。
如果牙齿不能保存,把它提取出来。蛀牙了影响整个牙齿的唯一选项是提取。
被提取的牙齿当它们存在严重损坏,并且可以不使用任何的其它方法进行保存。
一旦牙齿被提取它可以留下一个缺口。虽然这是不希望的美观的原因,它也可能导致其它牙齿移动口周围,这可能会导致整个新的问题内部。
因此,你应该考虑让一个桥或种植牙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取代你的牙缺失。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四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
本节课是通过图形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符号感”,通过将小猴与3种水果的对应排列,以儿童能接受为以后集合、对应、统计的教学打下基础。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仅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认识这三种符号后,学生是怎样区别和理解的呢?我在教学时,特别让学生注意符号的开口方向:“”开口向左是大于号;“”开口向右是小于号;两边都相同的数用等于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顺口溜:相同数间用等号;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可以帮助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多媒体出示课件,学生比较大小,语句要完整。
2.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可见,大小、高矮、多少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
道的。今天我们要通过比一比来看看谁大谁小,谁多谁少?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齐读课题两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
2.指导读正确、流利:
分小节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正确——同桌互相读——小组
比赛读。
1.课文中提到了不少动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们的样子,快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黄牛、小猫、鸭子、苹果、杏子、桃子。
2.学习反犬旁和鸟字旁。
(1)读读“猫”字,这里面藏着一个新偏旁:反犬旁。
(2)这里还有几个字,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课件出示:狗、狼、狐狸(注音)。
(3)看来,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
(4)读读这个字,这里也有个新偏旁:鸟字旁。
课件出示:鸭。
(5)你能猜出鸟字旁一般和什么有关吗?
(6)鸟字旁一般和鸟有关,大多数是鸟的名字。出示:鸡 鹅
3.游戏巩固:贴名片
老师带读学生朗诵
牛?鸟?果
1.学习“牛”“果”。
(1)“牛”和“果”都是象形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中间的一竖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们现在的“牛”字长得多像啊!再来看看下一个字,上面部分是果实,下面是树木,树上结满果实就是“果”字。看,我们的汉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导“小”“少”的竖写在横中线上,都要写得长些。
2.学习“鸟”。
(1)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有个小口诀能帮你写好这一笔:竖短、横平、折斜、勾翘。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鸟”字。
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就像小鸟长在头上的羽毛,可以写立一点,第二笔横折钩从撇尖起笔,钩要短,给里面的点留地儿。第三笔点就像小鸟的眼睛,要和钩错开写,竖折折钩要封住口,写宽,橫要长出来。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大小多少教案(精选16篇)篇十六
1、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课件、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一、出示火机,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火?
(2)小结: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三、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5)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四、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1)火有哪些用途?
(2)小结:火可以取暖、照明、做饭、点东西、打信号、引起注意、冶炼金属、制作焦炭。
五、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1)在家着小火了怎么办?打电话多少?如何拨打119?小结:正确打119:说清起火的位置和电话。老师示范一次(请幼儿找中间的要点)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打119。教育幼儿不要乱打119。
(2)着火了困在房间里怎么办?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小结:把衣物,毛巾、毛巾被等布制品用湿布巾捂住口鼻,还要用湿布巾堵住门缝。在火灾中要尽量爬行。还有一些好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走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可以最快,最安全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