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教学计划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一
今天,我突发奇想,观察起太阳!
十点多的时候,太阳还是金黄色,但是散发的光辉却是金灿灿的,不免让人想起金银珠宝来!
不久,月亮便出来。皎洁的月亮没有星星陪伴,显得好孤单!
今天一大早,屋外就狂风大作,呼呼的吹着树叶满天飞。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二
昨天,老师在课堂上要我们每个人种一些豆子,让我们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情况。放学后我迫不及待的跟妈妈说这件事,妈妈在路上告诉了我绿豆芽的种植方法。
回到家,我按照妈妈讲解的方法,找来了一个瓶子灌了一点点水后,随手抓了一把绿豆放在瓶子里。今天我一回家就去看自己昨天泡在水里的绿豆,我发现绿豆变软了一些,而且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浸泡,绿豆的外衣开了一个小口子,露出白色的小芽,豆子个头也比之前大了许多;我给这些豆子换了一次水,把坏豆子挑出来,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豆子的生长。绿豆聚在一起像一片绿洲一样,我心里默默的说:豆子,你们一定要快点发芽,我要向妈妈炫耀自己的小成就,让妈妈知道,我会种绿豆了!
xx年x月19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放学后我又迫不及待的去观察绿豆,昨天只有一两颗发芽了,今天发现所有的绿豆都长出了芽,它们都喝足了水,变成了一个个“小胖子”,它们撑破了自己的绿外套,每一个豆子都有一个裂缝,每一个裂缝中间有一个小芽冒出1-2厘米的长度,这些小芽都很脆弱,我轻轻的一动,小芽就断了,好像我一碰到小芽,绿豆就停住生长似的,哎,真希望你们这些小豆芽快点长高长壮吧!随后,我把绿豆脱掉的绿外套全部清理出来,换上干净的自来水,让它们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xx年x月20日星期五天气:小雨。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浸泡,我发现绿豆越来越“胖”了,现在看都不像是绿豆了,现在都是乳白色的豆子泡在水里,乳白色的豆子中间的小芽比昨天又长高了2-3厘米,让我不禁的感叹,豆芽的生长好神奇呀,没有加营养液的自来水都能让豆子长出这么长的芽。而且跟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豆芽居然不一样,这是什么情况呢?妈妈说,买回来的绿豆芽是温棚种植的,温度比正常室外温度要高,长出的豆芽又快又粗,这下解释了我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我种的绿豆芽这么“瘦弱”。
xx年x月22日星期日天气:阴。
又过了两天,清脆的小芽已经长了好多,但是还是没有芽叶,我怎么看都觉得跟妈妈买回来的不一样,买回来的豆芽叶子比我的豆芽的叶子大一些,嫩绿的很薄,像花瓣,而我种的只有小芽,带点淡黄色的芽,我想是不是水给多了,豆芽淹死了?现在我既有点失望,又有点兴奋,失望的是小试验没有想象中的成功,兴奋的是,我会自己动手种植绿豆了,相信经过这次的试验,下次的种植的豆芽一定会长的`更好!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三
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聚焦于学生身边的、熟悉而陌生的土壤中的“生态乐园”。说熟悉是因为土壤太常见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可能从未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并统计数量。
在这节课里,学生将来到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边,记录在那里生活的动植物。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去重点关注的内容很丰富。首先,观察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还要观察生活在土壤表面和里面的动物。其次,观察的范围是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土壤表面,还要观察土壤里面。再次,观察的要求是什么?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细致是要求对动植物个体的数量进行观察统计,全面是不遗漏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顺序是指按照从表面到里面进行观察。最后,观察还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记录(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做记录),要注意不伤害动植物。
当学生带着--定的目的去观察的时候,学生会发现更多,他们会惊奇于自己的发现:原来这块土壤真的是动植物的“乐园”。学生在完成分组观察之后,回到教室里的分享交流也很重要。交流的内容除了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动植物个体的形态、有趣的.现象、土壤的特点等内容。充分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初步理解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3.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感兴趣。
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2.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土壤,放大镜,橡胶棒,小铲,塑料饲养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5分钟)。
1.出示一盆土壤,提问:土壤里有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从土壤的成分和居住在土壤里的生物两个方面回答。
2.观察土壤。
提供放大镜、橡胶棒和一盆土壤,学生分组进行观察。
组织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说明:没有橡胶棒也可以用筷子、镊子等工具,主要是用来翻看土壤,土壤里有小石块、沙子、黏土、草茎、落叶、蚂蚁等。)。
二、聚焦(预设5分钟)。
1.聚焦:大家都说,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那你们知道土壤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可以用来盖房子,制作砖瓦、陶瓷,另外还可以给植物提供营养,给动物提供栖息地等。
2.过渡:今天我们将到校园里进行观察,看看生活中那里的动物和植物。
三、探索(预设20分钟)。
1.讨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提问:你们觉得,校园土壤居民会有哪些呢?我们去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推测和发言。
2.教师进行活动提示:细致,全面,有顺序,不伤害。
(细致是指能够耐心、仔细地观察土壤中动植物的特点。全面是指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包含土壤上的和土壤里面的。有顺序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如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不伤害是指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3.学生到校园里进行观察,及时记录。
校园观察活动指导提示:
(1)携带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人手一份,放大镜、橡胶棒和小铲小组一份,观察时小组同学有机合作使用。
(2)活动场地:教师提前踩点安排,选择有多种植物和小动物的土壤,并事先对该场地的植物进行识别,以便学生提问时可以答复。
(3)分组要求:以组长为首,小组成员集中在某个点进行观察,禁止单独行动和胡乱奔跑。
(4)观察顺序: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
(5)记录要求: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动植物的名称、数量和发现地点,遇见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记录特征或画简图记录。
(6)注意事项: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完成班级记录表(校园土壤“居民”统计)。
学生自由发表,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断补充。
2.统计: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3.交流: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尽量让多个学生发言,并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五、拓展(预设3分钟)。
1.欣赏视频:常见的农作物(1分12秒)或蚯蚓(40秒)。
2.介绍拓展活动:土壤里的动物观察。
【板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动物:蚂蚁、蚯蚓、蜗牛、蟋蟀……。
植物:小草、植物1……。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四
今天,郑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小包黄豆,让我们回家写黄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请妈妈帮我找一个瓶子泡黄豆。瓶子找到了,我先在里面接了一点水,然后把豆子放了进去,最后用湿布盖上。我看到豆子一放进水里就沉入瓶底,好像降落的飞机一样。
20xx年8月17日星期二天气多云。
下午放学后,我急急忙忙地赶回家,看到瓶子里的豆子好像没什么变化。我想到老师说过观察要细心,我就耐着性子,把瓶子拿在手里仔细地看。
此时,我发现豆子还真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昨天胖了许多,颜色比昨天浅了很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大胖小子。我拿出一粒,用手一搓,外面的豆皮很轻易就掉下来,露出了里面分成两片的豆瓣,比外面的皮儿略白一些。我觉得豆皮就像豆子的衣服,脱下衣服的豆子,仿佛一个个豆宝宝,可爱极了。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五
前天晚上,妈妈带了一袋东西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哦,新客来啦,那是蚕宝宝们,有大蚕也有小蚕,大蚕有1。5厘米长,3毫米宽,就像一段黑色的细线头,小蚕只有5毫米长,1毫米宽,连一只小蚂蚁都比它大,希望他们能幸福地生活下来。
今天我拿了新鲜的桑叶,给蚕宝宝们铺了一个新家,我用一片枯叶,把它们先聚集在一起,再放进他们的新家里,蚕宝宝们刚安全落地,就一扭一扭地向嫩桑叶奔去,其中有一只“大胃王”,动作最快,它从桑叶的边缘开始,先咬了一个小洞,再顺着小洞一圈一圈的啃,小洞变得越来越大,不一会儿一片新鲜桑叶就吃完了,蚕吃的饱饱的,真幸福啊,我也想要这样每天吃吃睡睡的生活。
xx年x月11日,气温22℃。
大蚕,生日快乐。
几天后,蚕宝宝们变长变宽了,他们的头部和脖子的皮肤都绷得紧紧的,像穿着一件紧身的套头毛衣,前天晚上,大蚕们就像约好了似的,都不吃桑叶了,用腹足紧紧抓着新鲜桑叶,抬头挺胸,一动不动,就像在睡觉一样,直到今天我放学回到家,发现他们终于“睡醒”了,哦,他们是在蜕皮呀,大蚕蜕的皮是黑褐色的,薄薄的,软软的,还有些弹性,他们的头部也不再紧绷着,整个体型似乎大了一圈,他们蜕完皮以后,胃口大开,像饿狼似的向新鲜桑叶冲去,它们吃桑叶的时候,偶尔能听到“刷刷刷”、“嘎嘎嘎”,“咯吱咯吱”的声音,他们吃的可欢了!人们常说,蚕蜕一次皮,就相当于大了一岁,妈妈说它们大概是三龄蚕了,那么就祝它们:“三岁生日快乐”啊。
xx年x月30日,气温25℃。
漂亮的无斑。
大蚕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吃了又睡,睡了又吃,身体一天天变粗变大,其中有一只大蚕长得与众不同,它除了身体两侧的呼吸气孔是黑色以外,全身都是柔软雪白的,因此,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无斑。
最近大蚕们又都不吃桑叶了,身体渐渐有点发黄透亮,我猜想,它们可能是要结茧了,我用旧纸板给大蚕们搭了一个结茧架,今天下午放学后,我又去看它们,啊,太神奇了,无斑竟然已经开始吐丝了,它趴在结茧架上摇头晃脑,慢慢的吐着丝,不一会儿一根根亮晶晶的丝线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他用这些丝线把自己稳稳当当地固定在了结茧架上。
后来,独具特色的无斑结出了一颗橙色的漂亮的茧,其余的大蚕也陆陆续续结出了雪白的茧。大蚕们结茧了,那几条小蚕就可以告别小饲养杯,进入大蚕们宽敞的“大房子”里住喽!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六
亭亭玉立的“姑娘”
奶奶家有个小小的花园,那儿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有绚丽的月季,有多姿的菊花,有漂亮的芦荟……但是,我最喜欢的,就要数那亭亭玉立的“吊兰姑娘”。
吊兰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色的,又细又短,几天后叶子长大了,就变成鲜艳的深绿色,它还是非常细,但是它长的比以前长很多。叶子继续长,它根部就会长出一根小茎,小茎上长叶子,小茎和叶子可以移植到其他地方,长出新的吊兰。
以前我认为吊兰只长叶子,不开花,可是我有一次偶然发现吊兰也会开花,而且非常漂亮!那天,我到小花园里晒太阳,顺便看看我心爱的吊兰长的怎么样,这是我看见小茎上开了好几朵指甲大小般的小白花。我很开心,便对花进行了观察。花面积大约一平方厘米,有五片花瓣,花蕊是金黄的,风拂过时,我还可以问道淡淡的清香。有的绽开了“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像一只骄傲的孔;有的把花瓣合在一块;有的像吃饱了肚子,要撑破似的。
我家的吊兰美不美?想看看它的话,就来我家吧!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七
――烧不坏的手帕。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阴。
作文课上,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我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
首先,老师拿出一瓶“魔术水”倒进玻璃杯里,再把一块手帕放在里面浸泡,等手帕全湿的时候,老师又拿起一把实验叉把手帕叉在上面。究竟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同学们探出一个个好奇的小脑袋仔细观察。老师问我们:“手帕点燃后会怎样呢?”“被烧焦!”同学们纷纷议论,但是却异口同声的回答。在火点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火苗立刻窜了起来,我想:手帕要完蛋喽。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手帕竟然没有烧着!“这是为什么呢?”老师问。同学们摇摇头,疑惑地看着老师希望能找到答案。老师说:“‘魔术水’里装有浓度70%的酒精和30%的水,手帕燃烧只在表面的酒精上进行,只要水不浇干,手帕就不会燃烧。”
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不断探索,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八
飞鸽传书,牛耕地,马拉车,盘中肉……动物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贡献,真令人感动!
先说牛吧。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牛肉,穿着做工精致的皮鞋、皮衣,喝着香浓的牛奶,你可曾想过,是谁给了我们这美好的一切?是忠厚老实的牛。牛不但贡献给我们美食,而且是农民的好帮手,耕地拉车都离不开它,牛屎、牛尿也是很好的肥料。他把一身都奉献给了我们人类!
大家一定很熟悉狗吧。它日日夜夜为主人看家,还帮警察叔叔抓坏人。它更是我们忠诚的伙伴。记得暑假了的一天,我带着小狗菲菲上山游玩。突然,从草丛里窜出一条毒蛇。我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而小狗却纹丝不动,好勇敢的猛扑上去,在蛇的脖子上狠狠的咬了一口,蛇也开始反击,搏斗中,小狗也不幸被咬了一口。最后,蛇死了,可我那可亲可敬的好伙伴也奄奄一息了。我暗暗责怪自己:如果刚才我也参加战斗,菲菲也就不会离开我了。
还有许多动物,比如马、鸽子……都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动物们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阿!可它们却从没有向我们人类索取什么,这种奉献精神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九
以前我家养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我给他们起了两个名字,分别是:贝贝、丫丫。贝贝比较听话,丫丫比较淘气。
它们身上披着雪白的大绵袄。一对长长的小耳朵,常常转向左,转向右,好似在探听着什么秘密。一双红红的眼睛闪闪有光,特别引人注目。一个小小的翘翘的鼻子,总是一纵一纵的。小兔子的嘴巴是三瓣嘴,吃起东西来,三瓣嘴一动一动的非常有趣。它的前脚短,后脚长。走起路来总是一蹦一跳的,跑的又快又远。它的尾巴很短,像是一个毛绒绒的小球贴在屁股上,可爱极了!
早上,我总是先喂它们吃东西然后我在吃早饭。每次我拿大白菜和胡萝卜去喂它们时,它们就会争先恐后的吃起来。吃饱后,贝贝和丫丫就会眯着眼睛挤在一个角落里舒舒服服地睡觉了,但是它们的嘴还在动,好似还在品尝菜叶的味道。
有一次我不在家。兔子饿了,自己跑去吃黄瓜。我回来后,我马上到厨房拿两大片菜叶喂它们吃,谁知丫丫一闻就跑开,贝贝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这时我才明白,厨房里的几根鲜嫩的黄瓜是丫丫这个淘气包偷吃了黄瓜。我把它轻轻的打了一顿,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偷吃黄瓜了。
我多么喜欢这两只又活泼又可爱的小白兔阿!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十
科学老师发了几颗玫瑰花种子,叫我们回去种在土里,观察它的生长变化。
放学后,我在阳台的花盆里种了几颗玫瑰花种子。浇过水后,种子贪婪地吸着水和土里的养分,没过几天,它们就冲出黑暗,走向光明,冒出了嫩芽。
刚长出来的玫瑰花嫩芽,翠绿无比,叶子和叶柄都是嫩绿色的,十分惹人喜爱。一阵风拂过,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极了。随着时间的变化,小小的玫瑰花嫩芽一天一天地长大,变绿。大约一个半月左右,玫瑰花就能长到40厘米高,玫瑰花开始打花骨朵了。
玫瑰花很诚实,有几个花骨朵,就开几朵花。一般来说,一株玫瑰花可以结出很多朵花。长大的玫瑰花紫红的。如宝石般点缀于绿叶之间。玫瑰花口是往外扩的,结的果实是棕色的,这些果实就是玫瑰花的种子,千万不要碰它,要不然,手可能会被刺得很疼的。
玫瑰花的用法有很多种,加上明矾包在纸中,贴在指甲上,几天后,指甲就会就像宝石一样,那鲜明的紫红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我喜爱美丽的玫瑰花。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十一
我去年自己种的一种植物,我也说不出名字。这株植物从刚冒出一点嫩芽变成了从远处看起来好似是几株,从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苗变成占满了整个花盆。
这小植物长得可快了,几乎是每天长一点,天天长,夜夜长。花盆里本来有很多棵可以淋浴阳光的植物,但是自从今年六月份,那小植物长出来了以后,其它的植物便不见天日,除了原来就比小植物的现在高的植物,其它的一个接一个死了。可见,这小植物有多茂盛阿!我叫它“植物小霸王”。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可以观察的东西,只要留心观察,那些记在脑海里的东西就可以变成一篇篇观察日记。如果写得好,就可以让别人产生迫不及待想去看一看的心理。在生活中可以观察的东西触手可及,如果你写不出来,那就只是因为你平时没有留心罢了!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十二
开学第二周,科学老师要求我们买一些水葫芦进行观察。
我和爸爸来到花鸟市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店里有水葫芦卖,盆子里的几棵水葫芦样子很不起眼:有的茎断了,有的叶子枯黄腐烂在水里,根黑乎乎的,难看极了。一点儿葫芦样都没有,我心里想:阿?这是水葫芦吗?它的葫芦到哪儿去了呢?但没有挑选的余地,我们只好买了两棵。
拿回家,我们把水葫芦放在阳台上的水盆里,就很少管它。有一天,爸爸给水葫芦浇水的时候,大声叫道:“快来看啦,水葫芦长出葫芦了!”我连忙跑过去,仔细打量起来。好久不见,水葫芦已大变样了:盆子里的水葫芦绿油油的,茂盛起来了。根还是那么浓密,黑黑的是老根,老根两侧长满了一排排的小齿。老根间长出了不少新根,粗短的、白白的,可爱得很。细长细长的茎变短了,中间凸起,长成了葫芦。椭圆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摸起来滑滑的,感觉舒服极了。听爸爸说,水葫芦能开出淡紫色的漂亮的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凤眼莲。
但是,水葫芦也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植物杀手”。因为它繁殖快,能在短时间内覆盖整个水面,使许许多多的水生植物享受不到“日光浴”,使许许多多的鱼儿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它还会阻止船只的航行。我和妈妈说:“天阿!这太可怕了!”妈妈告诉我:“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观察动植物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十三
猪笼草很特别,和其他植物长得很不一样。猪笼草是爬架子长大的,叶子长长的皱皱的。穿着一件翠绿的衣裳,叶子的末端挂着一个个捕虫笼,像一个小猪笼,又像一个小瓶子,更像一个精致的小酒壶,肚子圆鼓鼓的,还带了一顶可爱的小帽子,我轻轻地摸了一下笼子,软软的,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香味。
一天,我在看百科全书的时候,突然看见捕虫笼“里还藏着一个秘密呢!香甜的花蜜不断从袋口边缘渗出,十分诱人。这些蜜糖可是猪笼草引诱引诱蚊子等害虫的秘密武器阿!你看,那只蚊子也许饿了,一闻到蜜糖味,就兴冲冲地地飞进猪笼草的嘴巴里,于是,就停在猪笼草的边缘上吸吮花蜜。猪笼草的边缘非常光滑,落在上面的昆虫像滑滑梯一样迅速滑进猪笼草的捕虫袋,猪笼草马上盖起“帽子”,生怕蚊子逃走,最后,蚊子就被猪笼草给“吃掉”了!几星期后,那些可怜的昆虫们就只剩下坚硬的外壳了。猪笼草太神奇了!
我和猪笼草也是有一段故事的。有一次,我去植物院观察植物时,有许多蚊子向我冲来,不知吸了我多少血,当我来到猪笼草旁时,发现少了蚊子寥寥无几,我仔细一看才知道是猪笼草那个神奇的作用。我真佩服这种奇特的植物阿!我越来越喜欢猪笼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