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规范和优美,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刻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7.这些优秀作文不仅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给人以人生智慧和人情味。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一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6月10日至12日放假调休,共3天,13号(星期四)正常到校上课。
为了度过一个祥和、喜庆、和谐安定的假期,对端午节假期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离校时,请各班级同学,打扫好教室,关好门窗,关掉各类用电设施,做到文明离校。
二、天气逐渐转热,放假期间严禁到沟塘湖泊游泳,防止发生溺水事故或感染血吸虫疾病。还要在行走时,不抄近道,不走水库边、池塘边、壕沟边的泥泞小道,不撑伞单手骑自行车,防止摔倒掉入路沟、池塘等事故。最近,我市已经发生9起溺水事件,6起交通安全事故,教训惨痛,值得我们吸取。
三、外出游玩,要注意行为文明,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寻求正当途径处理。
四、放假期间,尽最大努力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长提出超出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
五、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通宿玩电子游戏。
六、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乘车时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七、夏季天气热,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买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卫生许可的“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物。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品,近年来粽子的品种,质量,口味都提到了改善,但同学在食用的时候也不要过量,不要给自己的肠胃增加负担,以致影响自己的健康。
八、临近期末考试了,放假期间请同学们劳逸结合,合理的安排学习复习时间。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二
根据区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的精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端午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局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科室在活动中突出迎建党9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突出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等具体要求,全面推进我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我局利用宣传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职工子弟及群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及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具体活动情况
(一)开展"爱心粽子"端午活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结合党政机关联系社区"创文"工作,我局组织干部职工代表来到福宁社区,与区内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一起开展了"弘扬传统、传递爱心"茶话会,与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包粽子,一起联欢,赠送了端午节礼品,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二)宣扬传统文化,开展"迎端午、诵经典"活动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学经典,我局开展了"迎端午、诵经典"文学经典诵读活动。局党委印刷了"迎端午、诵经典"经典文学小册子,并对全局干部职工及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发放,要求各科室组织诵读。活动陶冶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主义自豪感,增强了机关团队凝聚力。
(三)开展"树文明、讲卫生、促环保"活动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我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端午节"树文明、讲卫生、促环保"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净化党政机关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好垃圾分类摆放,多管齐下,促进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成为常规意识。使"文明低碳过节,享受绿色端午"的理念与"树文明、讲卫生"相融汇,扎实为"创文"工作提供思想基础。
在本次活动中,我局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导文明和强化作风的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三
谈到端午节大家总是会想到一个人——屈原先生。
农历五月初五被人们称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艾叶,有时还要佩戴香囊、在手碗上缠上红丝线还有纪念屈原。这个节日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我眼里除了春节就数端午节是最为热闹的了。在这天,我早早地起床和父母一起去镇上买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回家后就开始包了。粽子有多种例如:米粽,小豆粽,枣粽等。我们就把红粽当陷,包出来肯定很好吃。我就模仿妈妈包粽子,妈妈先是放一大勺糯米放在里面当然也不能包得太满,要不然红枣怎么放呢?摆放好后就开始缠线了,在这时我就乱套了,为什么我就是缠不好线呢?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把线缠在粽子上,而是缠在自己的手上了。包完了这个之后我就去洗手了。因为我根本不会包粽子不给妈妈添乱。我还是去找朋友玩吧!太阳带着缓慢而有高兴的步伐来到正空中,我家已飘出桂树的幽香。味就让人口水直流,你又怎能忍心不给我吃呢?一到家就直接去厨房,去挑好了的大个的胖子来吃。我吃完后嘴已成了盛满饭的碗;我吃完后地上的小不点都还在吃;我吃完后会拿几个出去和朋友们分享。因为俗话说的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呀!既然是朋友那就应该分享啰!
现在,已记不住清那时的欢快了。只记得那时欢快的情景,这是汉族的端午节。
过了中午,开始干活了。准备着端午节的作料了,这些作料并不是包粽子的作料,而是做面食。这的面和我们平时的面都不一样。他们做的面食是指青稞酒,油茶,长巴面和甜茶。夜晚他们分别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有一堆火把在燃烧,火的上方掉着一个盆子,盆子里面装了羊肉,在主持人的优领下,他们说着他们那方的语音,有说有笑。就用歌声,舞蹈来表达他们所不能表达出的话,里对屈原的敬佩,崇高子情。不用,我说大家已经知道这是哪族人民的端午节了吧?是藏族。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气洋洋。我虽然没有见过赛龙舟,但是我想赛龙舟时一定很热闹。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四
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俗节日,距今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主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是专门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皇上听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罗江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会划着龙舟往江里仍粽子,意在: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而不要伤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节还有绑花绳、戴香包的`习俗呢!瞧!妈妈把几根彩显捻在一起,就出现了彩虹的颜色,然后,把这些绳轻轻地、松松地绑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腕上,这些喜庆的绳立刻给我增添了几分神气和英俊,就像三头六臂的小哪咤。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个插艾的习俗,这个习俗来原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唐朝末期,黄巢带领着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北战,一路上杀富济贫,可是,由于当时通讯条件落后,,农民根本无法和黄巢、起义军取得联系,最后,黄巢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起义那天,让农民家家户户以艾为信号,插在门上。后来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驱魔辟邪”的说法。
其实,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这些风俗虽然流传了下来,但与它本来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变成了人间的一道美食;赛龙舟变成了娱乐活动,它既锻炼了人的身体,陶冶人的情操,又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户户的门没处的艾,不正告诉我们,家家友爱、处处有爱。让我们一下子想到:爱国、爱家、爱护、爱心、关爱、友爱、喜爱、钟爱等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端午节是一个爱(艾)的节日!让我们生活在爱(艾)的气氛中,让世界充满爱(艾)吧!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一个著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妈妈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妈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五
合:大家--下午好!
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邓: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李: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
陈: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看到到场嘉宾,自行添加},欢迎你们来到15伟德班和大家一同体验并感受悠久的中华文化。
邓;04年李正帆去了趟位于宁夏西海固的王民中学,,黄土高原上只有蓝天,绿树,黄土三个颜色。那里的孩子们没看过史努比,不知道什么是可口可乐,孩子们的纯真质朴打动了李正帆老师。短短相处三天,李正帆写下了《宁夏》这首歌。那么在这个夏天这个端午让我们一起欣赏张朝兰组带来的大合唱宁夏。
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亲亲》。
董:少还有你》这首歌大家都不陌生吧,那么接下来就我们一起聆听李丹组为我们带来这首《至少还有你》。
邓:远方,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黄琼孙娜为我们带来远方的声音。
接下来让他们为我们带来歌曲远方。
陈:我们就像初升的太阳,迎着朝气蓬勃生长,接下来让周宏利,张子平为我们带来《最美的太阳》.结束我们本次的才艺表演。
邓:首先,有谁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又有谁知道端午节有哪些活动吗?它们又是为纪念谁而举行的吗?一连串的三个问题请大家讨论思考。{自行点人回答问题。}(同学们挨个分别回答每个问题后,幻灯片应及时播放,期间应停留时间,依照幻灯片所示内容即兴发挥。)。
董:看完了端午节的特色活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接触我们最是熟悉不过的一项内容了,谈粽子,吃粽子,品粽子,首先,我们既然想吃,就应该学会怎样包粽子,(依照幻灯片所示内容即兴发挥串词。)。
李:劳逸结合我们才会把事做的更好,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抢凳子游戏(做两次)。
规则:6个人一组,6个人围着5个板凳转圈,裁判一说停,6个人每人抢一个板凳,没抢到的淘汰。最后两个人围着一个板凳转,说停后,谁抢到了,谁就是胜利者。
陈:刚有咱们之前的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以前或现在都对端午节的知识有过或多或少的了解,那么同学们到底知道的有多少呢,我们通过接下来的这个活动来看看,(知识竞赛内容,)(按照幻灯片播放顺序依次进行,所示内容必须全部提到,一字不漏为同学讲解,这个活动只有一个人主持进行。全程自行发挥。)。
邓:大家感受到了我们伟德端午节的气氛了吧,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了,大家看看白板上出是的问题,(请同学思考回答,期间穿插煽情的话,把这一项应通过自己的发挥而变得有生意。)。
李: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应该说啊他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非物质遗产,可如今变成了什么样了,(应到同学们对白板出事内容进行引导式讲解。)班主任寄语环节,自行解决。
董:学习传统文化是自救,弘扬传统文化是救人。
陈: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是任重道远。
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于生活、应用于工作,自己身体力行并传承子孙,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并发扬光大!
最后我们以我们的班歌来结束本次的主题班会。
合:班次班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次再见(事先了解班会活动结束后,是否还有领导,老师,学生干部总结讲话这一内容。)。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六
style="color:#125b86">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作为当代大学生许多同学因为在外读书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部决定在端午节之际开展以”我们一起过端午”。让大家了解端午佳节。
一、活动目的:
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
男生公寓门口。
四、主办单位:
警安职业学院院团委。
五、活动具体安排:
(1)吃粽子大赛参赛人员以三人为一组,蒙好眼睛,待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后,参赛人员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时间将粽子解开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当完全吃完后举手示意,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由我们的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根据用时最短选手获胜,发放奖品、其他两位发放纪念品。
(2)追忆历史,端午有奖问答我们在场地周围悬挂长绳,绳上按顺序粘上有关端午节风俗,歌谣等的问答题目、同学们若知道题目答案的可将题目拿下,到对奖处回答,答对者发放奖品。
(3)夹弹珠游戏每组2名参赛者,各1双筷子,1个水杯、工作人员宣布开始后,计时1分钟,选手开始夹弹珠,时间到,工作人员宣布结束并检查各杯中弹珠数目,数目多者获胜,发放奖品。
(4)镖王争霸端午有射箭的风俗、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以飞镖代替射箭、射镖距离为2米,以超过3镖总数超过18环者为胜。
(5)观看与端午有关的电影此项活动由电影协会主办,首先我们在网上下载有关端午习俗的电影,如划龙舟和各地在端午节的习俗,让大家增长见识,最后播放有关纪念屈原的电影,活动在电影中结束。(6月3日晚开始,放假期间每晚播出)。
六、经费预算:
横幅:30元飞镖盘:40元(买两个)纪念品:200元粽子:50元共计:320元。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七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大早起来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顺着香味走到桌子旁边,看到桌子上有一盘粽子,我欢喜地把粽子给吃完了。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妈妈就跟我就讲了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而设的。
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听忠君爱国的故事。端午节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八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朋友:
“菖蒲角黍家家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道德内涵,繁荣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节俭过节的新风尚,县文明办就文明过端午节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提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过节。
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广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节约、处处节俭的良好习惯。希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端午节期间,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文明用餐、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消费,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创文明城,充分展现文明xx人的精神风貌,营造、维护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公共秩序,过一个节约、有序、优雅的端午节。
二、弘扬传统文化。
开展端午传统习俗宣传活动,通过包粽子、悬白艾等传统形式,营造欢乐、祥和的过节氛围。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要积极开展诗歌、绘画、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将纪念屈原和提升文化修养相结合,感受端午节深厚的爱国情愫和文化底蕴。
三、开展志愿服务。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美德少年和生活困难群众、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开展表敬意、献爱心、送温暖等关爱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社会温暖和节日祝福。
四、加强安全意识。
端午节放假期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重视安全生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倡乘车出行要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服从交通指挥。亲朋好友聚会饮酒适度,坚决杜绝酒后开车,共同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xx县文明办。
206月17日。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九
端午节,我就想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简单的儿歌就道出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到端午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还要从屈原说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
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在我的家乡也一样,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为过节准备。端午节的前两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场买粽叶,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叶放到一个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变柔软,然后把糯米洗净,用水浸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奶奶开始包粽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椎体,然后再把糯米填到这个椎体李,填满以后,用其余的粽叶把它紧紧的裹住,接着用麻线把它困起来,奶奶就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包着,不一会,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终于到了端午这一天,妈妈一早就出去买菜了,奶奶从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不久也回来了,这时妈妈拿出在市场买的艾叶,把它挂在门上面,然后准备菜肴。
经过了一天的`准备,我们的晚餐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为先人屈原祈祷后开始用餐,这是电视里也在播放赛龙舟的画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听到我们的祈祷,不会刚到寂寞。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他的延续不仅是龙的节日,还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清香的粽子。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好极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我弄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将猪肉捞起。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匀。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只见,妈妈取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刚才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这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用那么几张碧绿的箬竹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糯米和馅料就带上了箬竹叶味儿,而且家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欢由粽子而带来的这清香的味儿,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这清香的味儿。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十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将每年农历的5月15定为端午节。传说中端午节是人们为了使屈原的身体不被江中的鱼吃掉所产生的节日。
而我们家的端午节则继承了古代人民的“优良传统”,每年都把我当作鱼,给我塞数不尽的粽子,让我差点撑死。
端午节前奶奶就跑到山上,又尖又宽的叶子,和一些不知从哪种植物上扯下来的带一样东西。然后就是包粽子了。奶奶把糯米均匀的放到叶子上,中间再放一点成肉,或者是香喷喷的豆沙,用绳子“五花大绑”起来就可以了。
到了端午节那天,我们就把粽子扔进烧沸了的,吐着白色气泡的水里。“扑通”,“扑通”,一个个粽子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站在跳板上,华丽地转身、落水,动作有序而不紊乱。
很快粽子就煮好了,一个个从锅底冒上来,像肚皮翻过来的鱼,却没有鱼死亡时的腥臭,反而散发着清雅的香味。
大家见我着急的模样,都情不自禁地笑骂道:“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话音刚落,我心里不禁一阵抽搐:你们不是人吗?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十一
街道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粽子发出的清香,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挂香包......人们用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当然,也会想到那位与端午有关的诗人——屈原。那种悲苦的命运,让人对他同情,对他怀念,于是,便有了端午,便有人祭奠他,一遍一遍。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梅尧臣的这首《五月五日》,写的就是屈原,那种悲哀,那种凄凉,那种孤独,那种感伤,让人也跟着忧愁。
屈原啊,你很痛苦吧,自己费尽了心思想要帮祖国,却遭到奸臣的陷害,眼看着残暴的秦军攻入楚国,焚烧楚国的宫殿,屠杀楚国的人民,伴随着你种植在宫殿花园里的心,也同样被烧成灰烬,没有心的你,就象一棵没有根的树,所以你选择了死,以死来证明你的心,跳下了那汨罗江,你就这么的一跳,便结束了一切。在你跳下的那一刻,你看到了那悲痛的人们,在为你哭泣,你欣慰的笑了,原来人在死前会是如此的明了啊!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祭屈原。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十二
尊敬的家长、可爱的小朋友:
“节分端午自谁音,万古传闻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为使小朋友过一个欢乐、充实、有意义的假期。我们衷心希望继续得到您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假期特向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1.请家长跟小朋友们共同收集,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2.请家长带领小朋友们参加形式多样的端午民俗活动,如:观看端午民俗活动、观看划龙舟、包粽子等,体验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3.请家长带领小朋友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分困户、残疾人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4.请家长带领小朋友们参加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共同创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5.端午节时值仲夏,要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和作息时间,保持身心愉快。
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是幼儿园与家长共同的心声!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孩子创造平安快乐的成长环境!在端午节来临的假期里,祝愿小朋友和家长们节日快乐!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十三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端午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其中,流传最广的的是纪念屈原之说。传说,公元前278年,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就是因为这深厚的文化,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瑞昌来说吧,在瑞昌,到了端午接这些天,市场买卖粽叶的`人会比平时多起来,在菜摊之旁,菖蒲叶子和苦艾草被人扎成一束束出售。这里的人,无论是住高楼大厦的、住出租屋的、住乡村的,大家都愿意花上一两块钱买一束回去挂在门上,以寄驱魔辟邪之意。很少人把粽子投到江里,也许为了环保和不浪费,但大家都记得屈原这位两千年前抱石投江的爱国诗人!
有一天,我从电脑上看到了韩国准备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我看了之后非常的愤怒,觉得这件事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十四
端午节将至,我市各中学纷纷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引导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市教育局举行市第x届中学经典诵读比赛,全市x个节目参加了比赛。参赛的学生以舞蹈、音乐和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身着整齐的服装,用艺术性的肢体语言配合富有节奏感的动态朗诵,将《xxxx》、《xxxxx》等经典诗词演绎得淋漓尽致。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初中开展了“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聆听了端午节的由来、别称、习俗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故事,演唱了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歌,还开展了包粽子活动。xx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通过制作香囊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瞧!一个个模样可爱、味道清幽的香囊,或送老师或送家长。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端午的相关资料,个性创编端午小报,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感悟。
学校借助xx公众平台,吸引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围绕“端午忆习俗,畅谈家国情”主题,以发xx、xx等方式,记录自己对端午的记忆及理解,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的节日端午(专业15篇)篇十五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我感觉学到了更多。
今天是5月初5,早晨,我刚刚起床,穿好衣服,就看见妈妈刚割回艾草,准备去大门口挂艾。这些艾草大约有75厘米高,还有些生机勃勃,它们的片叶片有大有小,大的叶片有些硬,正面是深绿色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而小的叶片毛绒绒的,正面是浅绿色,反面是灰白色,它们的枝杆都是灰中带深绿的。开始挂艾草了,我用一根妈妈河边摘回的水菖蒲,扎住几支艾草,跑到大门的门把手旁边,边挂艾草边问:“妈妈,艾草有什么作用啊?为什么要挂它呢?”妈妈微笑着说:“因为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而且艾草有驱蚊避邪的作用,古时候人们常说‘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不知不觉我手上残留了艾草的香味,我边闻手上的香味,边听着妈妈说挂艾草的习俗。
把艾草挂好后,己经到了中午,开始包粽子哦!我来不及看妈妈的示范,直接把两片深绿色的棕叶围成圆锥形,抓一些乳白色的糯米,放几颗甜甜的蜜枣,小心翼翼地包起来,结果总是包不好。我想会不会是我的粽叶小了,我看看盆里的叶片都是一样大小。我想可能是我的蜜枣放多了。这次我只放了一个蜜枣,心里还是挺舍不得;怎么米又撒了一地。还是学不会,我急得满头大汗,我连我最喜欢的蜜枣都只放了一个,可为什么还是包不好?而且米还撒了一地,是我包粽子的方法错了吗?还是我不擅长包粽子?可我并没有灰心丧气,我连忙询问妈妈:“我为什么包不好粽子啊?”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有可能是你的绳子没捆紧吧?又或者是你粽子的米放多了,还是你捏的时候没捏紧,系绳子的时候粽子的缝口很大,米也会撒出来的。”听着妈妈给的建议,我又反复的实践,终于包好了一个。哟!还真是这样的,妈妈教的方法还真靠谱。顿时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一蹦三尺高。我包的粽子像一些丑小鸭掉入一群白天鹅中,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吃起来一定非常美味。
包好粽子已经到了下午,开始煮粽子了。我把锅中加入冷冰冰的水,放入粽子,打开灶火煮粽子了。刚开始水还是泠的,过了一会儿,锅里发出咯咯响,我问:“妈妈是不是水煮开了,马上就可以吃粽子了吗?”妈妈说:“粽子熟了有淡淡的粽香味,这水咯咯的响是代表水马上要烧开了,要过一段时间粽子才会熟哦!”我焦急地等呀等,急得直跺脚。突然我的“救星”终于于来了,一种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连走带跑冲进厨房凑到锅盖边闻一闻,嗯好香呀!果然是粽子煮好了!我高兴地连蹦带跳着把粽子端出来。开始吃粽子啰!我把提前准备好的白砂糖拿出来,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粽子的浓浓的香气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我轻轻剥开绿色的粽叶,里面的糯米晶莹剔透,粘一点白砂糖,咬一口,甜而不腻,粘而爽口,再咬一口,鲜美的蜜枣甜甜的,加上香嫩的糯米,简直是鲜美至极,人间美味啊!要是被别人看见肯定是“口水直流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吃完粽子已经是傍晚了,不知为何老爸兴奋至极?吊儿郎当地走到我跟前说:“今天我来跟你们讲个故事吧!从前……这是一个关于端午节的传统故事。从爸爸讲的故事当中我知道了吃粽子的由来,也知道了端午节和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明白了不能像“楚王”一样糊涂,要有“屈原”的爱国精神。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今天真是一个收获满满的端午节,不仅让我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还学会了怎么包好粽子,果然劳动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