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能够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变得有趣和深刻。最后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欣赏,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一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学完后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爱孩子,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独自出门?”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中国孩子很少自己出门旅游,在家里像小皇帝一样娇生惯养,每个星期还有很多的零花钱。乌塔不一样。她独自一人游欧洲,不花家长一分钱。她才十四岁!
乌塔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她花了三年时间游欧洲,而且为了让父母安心,她每到一个地方就查警察的电话号码。还给家长寄张明信片或者打个电话。而我们做事却没有什么计划性。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写不完作业,要拖延好几天才能写完。
乌塔能一个人游历欧洲,正说明她坚强、勇敢、坚持不懈。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我最大的活动范围是在我们小区里自由玩。乌塔的父母爱孩子,让她不断地锻炼。中国的父母也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和他们一起出门。两种家长的做法各不相同,所以两种孩子的成长也不同。一种是自强型的,一种是依赖型的。但我们都明白:雄鹰翱翔天空,是因为它练就了一双狂风也吹不坏的翅膀,千里马纵横驰骋,是因为它练就了一副铁打的筋骨。
我们得狂奔,这样才能赶上比自己强的人。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二
如今大人都成了侍卫,我家长也不例外,孩子一独立便拎起大斧子、扛起精铜锤;手持大铁盾、穿好上甲,站在同一战线上“保卫”孩子安全。瞧,上次我去了市政广场玩了会儿,而回来时,那侍卫长拿起单刀向我冲来。。。。。。后果自然惨重我的脚印始终不能出小区。
如今,大人会了分身术,对我们的独立进行围攻,却不狠心为了叛逆打我们,可我们得不到自由又渴望被打,大人怎么那么怪呢?我们以尊严作为筹码,得到自由,却被大人责骂,愿赌服输!哎,下面还得搭上许多东西:生命、财富、权力、荣耀等等。
乌塔能出国旅游我很羡慕她。在中国,大人都不让孩子出国旅行,原因就一个,坏蛋太多。可乌塔的国家难道没坏蛋吗?我怀疑中国所有的金毛猎犬都当坏蛋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居然这么心狠手辣,投人胎就得这样,还不如当只小鸟没人管束来得自由。
乌塔能出国就有一个没有发掘的主观原因:家长不愿为子女投资,他们打着中国贫穷的旗号,永远反抗,他们上辈子是丞相吗?理直气壮的,讨厌!
我写了一首诗,看父母有点儿可怜,诗中没有痛斥他们,反正干什么都得讲人情,哎!
中国家长同志们,孩子的心声你们听到了吗?别当侍卫长,要当清廉的家长呀!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三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令我最难忘的是乌塔独自一人到国外去旅游。
她十四岁就能利用暑假到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旅游,最后还想继续挣钱到中国呢。想想自己吧,我现在已经9岁了,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大人一步。
有一次,我很想和同学到利川旅游,但是爸爸妈妈说:“你去利川多危险呀!万一迷路了或遇到坏人,那我们就没有孩子了,那可不行!”外婆外公说:“如果你不见了,那就没人给我们捶背了,没人跟我们说话了,没人给我们快乐了,那我们可不同意!”我不满地说:“如果你们老是不放心我,那长大以后怎么办呢?”可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同意,当然我也没能去利川游玩,多可惜呀!我多么希望能像一只小鹰在天空中飞翔,不要像一只风筝一样总是被他们拽在手里。
哎!这也不全怪家长,我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很差。比如我吃饭的时候就要家长不停地催促才吃得快;每次都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戴好红领巾。天冷了我不知道加衣服,天热了不知道减衣服……再看看乌塔吧,她为了这次旅行在家里就已经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就会问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可以请求帮助;她还知道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报告自己的情况。如果我也能像乌塔一样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放心,一定会让我独自一人外出。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乌塔自己打工挣旅游费。她到餐馆和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而我最多是在家里帚帚地板,连洗碗都怕把碗摔碎了。
我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像她那样独立生活。
还有!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四
昨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乌塔》这篇文章,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一位14岁的女孩子,能自己独立游欧洲等国家。
乌塔的独立来自什么呢?我想,中国和德国的法律不同,而外国管的严,小偷几乎没有,中国小偷多,自然家长们也就不放心了,乌塔就是这样,而我呢?上个学也要家长送,我们就象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依赖性太强。
不仅是我们,我想中国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外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差别太大。中国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而外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在文章中,乌塔说过一句话:“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并不完美,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感受到它真正的美。
读了《乌塔》后,我想对所有的中国孩子说:“不要永远做一只在母鸡翅膀下的鸡,要做一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鹰。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五
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叫乌塔的小姑娘,自己挣钱单独一个人出去旅游的.故事。
读完课文,让我陷入沉思。乌塔为挣旅费,利用周末去帮人发广告,假期帮人陪小孩。而我从没想过要自己挣钱,反而想着法子花父母的钱,真叫人脸红。我应该像乌塔一样,从小学会自食其力。
乌塔独自旅游,能把自己安排得妥妥当当,我虽然已经9岁了,但根本不知道怎样来安排自己,什么事都要妈妈包办,常常是丢三落四,找不到东西就找父母救援。和乌塔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呀!乌塔和我们一样,都是家里的宝贝。乌塔的爸爸妈妈能让乌塔单独出远门,而我的妈妈一般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出门。我想对我的母亲说:“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的天空吧!多给我们锻炼的机会,这样我才能茁壮成长。”
《乌塔》这篇课文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六
乌塔,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小姑娘,却在十四岁时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为了游历欧洲,她足足准备了三年!在这三年里,她设计路程、挣旅费、阅读资料……这真是一个独立能干、坚持梦想的聪明女孩!
在德国,十四岁的孩子们都十分独立;在中国,十四岁的孩子们都还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中国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了,让孩子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这样看起来似乎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父母这样的做法,不仅没对孩子有帮助,还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好比将孩子关在“笼”中,一直给他水和食物,夺取他的自由。
当然,中国的`教育和法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曾经在微信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上同一节课,方式是多么的不同!中国老师反反复复念叨着文章的写作方式、写作方法等,让孩子在硬性教育中学习知识,没有扩展想象的余地;而美国老师则是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课堂,理解课文,让孩子不仅拥有了梦想,还学会了坚持梦想。德国只要满十三周岁就可以挣零花钱,用努力达成心愿;可中国十八周岁以下都算童工,不能打工,达成梦想只能依靠父母。
但是想要改善现状,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法律,不得轻易修改;习惯,无法快速改变。或许,只能一点一点的去进行修改了。要不然,你就像是一根“香蕉”一样。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七
乌塔是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独立自主、胆大心细,名叫乌塔的女孩和作者发生在罗马的一件事。
这一篇课文我读了好几遍了,每当我读到第四自然段时,我不禁赞叹起来,乌塔独自一个人游欧洲,而且已经去了那么多地方,如果是我我一定做不到,因为我平时周六周日爸爸妈妈叫我去小卖部买一包盐,我都走一会儿就担心有人把我拐跑,更别说让我一个人游历欧洲了。
每当我读到第七自然段时,我很自然的就觉得乌塔是一个有准备,有条理,有计划,心细的女孩。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乌塔的计划非常细心,第二句让人觉得乌塔准备得非常充分,第三句乌塔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孩,因为如果是我,那我就会向爸妈要钱,然而她不是,乌塔自己去赚钱,不伸手向爸妈要钱,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也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独立自主,胆大心细的女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八
最近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只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能自己一个人游历欧洲,所以我被乌塔那热情、大胆、细心的精神品质所折服。
学完这篇课文,我的心里很不平静。难道大人所说的爱,就是给我们孩子无穷的宠爱和保障吗?我看未必,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可相反的`是我们渴望自由,想像乌塔那样自己独立,并且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事情。
每次我想帮妈妈干点什么,可是总被妈妈婉言拒绝,在妈妈看来我是金子,我是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只需要负责学习,真是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暑假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夏令营,因为这夏令营的五天全靠自己,连洗衣服也是如此,我就因为找不到袜子,脚直接穿在鞋里难受了一天。
是啊,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别说出国,就连天津市自己都出不了!所以我希望,与我同龄的孩子主动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同时也希望中国的父母,给孩子一片独立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九
乌塔,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能独自一个人游遍全欧洲,而且乌塔很精明能干,自己挣旅费,旅游时知道哪里能够买到便宜的东西,之后还记得给家人买礼物。
可是我今年12岁,与乌塔不过相差12岁,为什么她独自出远门,我不能呢、说来说去还是父母不放心,害怕子女走丢罢了。
说实话,我爸妈很疼我,疼我疼到除了上学,其它我所有的外出他们都陪着,若是有哪一天我能够偷偷地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溜上一圈就心花怒放了。
有一次,我和司媛芳一块步行到五里口去,刚到那里,就被我姨妈训了一顿,晚上不许出去,就住在姨妈家里。结果,正睡得迷迷糊糊地,却听到了爸妈的声音,原来爸妈又特地从郑州赶回五里口。逃不掉的,我又被从床上挖起来,接受了一顿“思想教育”,说什么不许我以后独自外出,并且陈述了一个人独自外出的种种危险……结论只有一个,就是:不能独自外出,若想出门,就必须有大人陪着!睡意朦胧的我诺诺连声的答应了。
也因为每次出门都有人陪同,所以我的方向感非常差。无论是哪个方向,在我看来一律是朝北,因此,独自出门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可是我还是决定,以后要多多加强这一方面的锻炼,并且从现在开始攒钱,当然是偷偷地,为将来能有一天到广州去看望舅而努力。
现在,为了我的计划,我正在努力奋斗。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
最近,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14岁的乌塔,利用假期为别人做事,攒取旅费。同时,用三年时间做准备,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这让我从心里佩服她,再想想自己,真是无地自容。
每到假期,爸爸妈妈也带我出去旅游,欣赏祖国的锦绣河山。可是每一次我都只顾开心地游玩,品尝各地的美味佳肴,从没有去想设计旅行路线,预订餐馆和车票,更不用说这些事由我独立去完成。我自然地认为爸爸妈妈应理所当然地做好这一切,而不是我的事情。
看到乌塔轻车熟路地完成这一切,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从小培养自己的独立性,磨练自己做事的能力,而不是永远在大人的庇护下,做着幸福的“公主”和“皇帝”。因为只有从小经历风吹雨打,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和乌塔不是一个国家,但都是少年,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能敢作敢为,自信,独立。而我们只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呢?是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对我们保护太多了,我们的依赖性太强了。从小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缺少了主见,缺少了独立性。离开了大人,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的父母要充分相信,我们也一定能行。要放开手脚,让我们大胆地面对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就能像雄鹰一样,在广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一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被时间的尘埃密封。急于把记忆的金钥匙拔出来,想让这美好的一切永远深藏在心底。却终究害怕有一天失去它,于是,便不惮地把它付诸于纸上。
昨天的校园,一切都历历在目。不争气的眼泪又滴落脸颊。校园的大门依旧敞开着,昨天,它迎接我们的到来,今天,它却欢送我们离去。往日的“吱呀吱呀”声顿时戛然而止,它在恋恋不舍我们的离去吗?是的,它留恋,同时也由衷祝福着我们在新学年里再次跨上新的台阶。操场两边的大榕树,也伸展着纤细的手臂,向我们辞别。蓦地,我想起了先前对这一切的埋怨,不由连骂了自己几个“呆痴”。
昨天的教室,是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以前,我是班里的差生。我总是坐在座位上,对着难题在孤独的沙漠中寻找水源,无助。我不想做鸵鸟,却已披上了它的羽翼;我不想做蜗牛,却早早地背上了它的外壳。我想,我是笨的。可是,就在这时,耳边传来涓涓泉水般的声音。是她!她温柔地抚摩着我的脸颊,孜孜不倦地为我讲起了习题。她,重新燃起了我的热情,重新激起了我的斗志,让我一跃成为班上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要分手,再也不能促膝谈心了。而她,正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啊!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二
大概从我懂事以后,父亲就有意无意地教育我:“人要学会知足常乐,就像你今天只能挣80元,就不要再去幻想能够挣800元。除非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不然那是不可能的。”父亲这样的观点显然已经被许多人所接受了。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它也确实不失为是一种快乐之道。不然历也就不会出现陶渊明这样的人了。可是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那是消极的看法。
其一,我觉得现今的社会已不同往昔。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生产力活跃的社会。生话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一旦知足常乐,也就必定落后于他人。再看古今中外哪个有成就的人不是从不断进取中成长出来的。想一想如果陶渊明生活在我们当今这个年代,那么我想隐居给他带来的好名声也只会是少部分的人的看法,而更多的人将会将他视为懦夫,甚至落个不爱国,自私自利的坏名气,而这一些都不会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觉得知足常乐不应当是青春一代人所应推崇的一种观念。只有不安于现状,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我们必须记住——心有多高,人生的高度就有多高,心有多广,生命的视野就有多广。80变800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其二,我并不认同在生活中随意地便用“绝对”之类词语。我本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对于经常说“绝对”“肯定”之类的话语的人大多深感厌恶(当然,并不包括我爸)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对事物的判断未免过于绝对化了。不尊重客观而且有点心高气傲的感觉。在我看来我们大可以将事物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中存在并且是可以经由人自身各部分所感觉到的事物,我们先且将其叫做现实中的事物。另一类,则是经由人的思维或意识加工的想象中的事物。前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有“绝对”的,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的血一定是在流动的,我们喝的自来水也绝对是干净的吧!但这只是基于现在进行的一个定点,它并不能代表一件事物的过去与将来,谁也没想过就因为一颗螺丝钉的乎略,而导致美国的一架新式飞机解体,也没人想过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航就结束生涯。而后者我想也就没必要多做解释了,谁敢肯定自己昨晚做过的梦一定会实现。如果那是事实,那么天下就可能由于无意释放的仇恨,在一夜之间变成坟场了。所以也请记住一句话:“不是上帝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的思想创造了上帝,不要轻信上帝的诺言。”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三
从前,有一个村庄,一个霸富人家,整天欺负弱小,他们的富有不是靠自己独立的来的人,而是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次,晚上,大家都在睡觉,那一家的小儿子,去偷邻家的羊,去了一夜没回来,于是就去看,谁知,他们的小儿子早已葬身狼腹之中。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不要偷窃,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靠自己才是真本事。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四
我从小便很听话,长辈们都十分信赖我。尤其是母亲,她相信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所以,我自认为我十分诚实,不久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的看法。
那天,我和弟弟跟着妈妈去超市买菜。经过食品区时,我的目光定在了刚被工作人员摆出的,刚出炉的南瓜饼。那些金黄色的南瓜饼香喷喷的,我自小就喜欢这一类的甜食,那香和甜对我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我缠着妈妈,想让妈妈买南瓜饼。妈妈从来都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我不费多大工夫,就心满意足地抱着五个喷香的南瓜饼回家了。
回到家,我便一头扎进作业堆里,开始做起作业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终抬起头来,如释重负地甩了甩手臂。望向窗外,只剩下了夕阳的几抹余晖。大概是中午没吃饱,肚子向我发出了强烈的“抗议”——我饿了。
我走进客厅,妈妈不见了踪影,应该又出去了吧。屋里只有弟弟一声不响、津津有味地看着他最喜欢的动画片。“咕咕”——肚子又叫了。我只好溜进厨房,想找些东西来满足一下我肚子的“欲望”
寻找间,我的目光无意间撞到了下午刚买的南瓜饼,那可是我的最爱,口水都不由自主地想流下来了。手不自觉地伸向了它,可是,能吃吗?我把手放了下,妈妈在回家的路上可是说了,这是明天的早餐啊。算了吧,我只吃一个,一个,应该没什么关系的吧。再说了,我现在也很饿。我理所当然地拿起了一个饼,成功躲避了弟弟的视线,风卷残云般地解决了这个饼。
不久,妈妈回来了。我泰然自若地坐在沙发上同弟弟一起看电视。只见妈妈出了厨房,神色十分严肃地对我们说:“谁偷吃了南瓜饼,我不是告诉过你们,明天早上才能吃的吗?”也许是因为做贼心虚的缘故,我的手心冒出了丝丝冷汗。怎么办,妈妈看起来好像十分生气,我告诉她的话,她会不会打我?于是,我果断地说:“不是我!”妈妈相信了我,把怀疑的日光投向了弟弟。我故做平静地走向房间,身后传来了弟弟的声声哭喊,妈妈在打弟弟,弟弟不停解释,可妈妈不听,因为弟弟以前也偷吃过东西。听着弟弟的哭声,我的心有些痛。
每当吃起南瓜饼,就会想起这件事,就有一丝愧疚,没想到我如此虚伪。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五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乌塔一课。学完后,使启发非常大。
《乌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十四岁小女孩乌塔住在汉堡,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游历欧洲。通过作者与乌塔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位既勇敢又有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强的孩子。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是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打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段话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乌塔在这次旅行中,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有计划),每到一地就先查当地的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及时请求帮助(有安全意识),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不草率)。说明她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仔细回想我们中国的孩子:自理能力有乌塔好吗?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一人出远门?为什么不能独立?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家长过分的溺爱而造成的。我们也想一个人出国旅行,可是你们的溺爱使我们感到窒息。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变得衰竭!乌塔小小年纪就敢一个人游历欧洲,真勇敢,如果是我绝对不敢,以后我一定加强自理能力,做事情有条有理,长大像乌塔一样游历欧洲。记得有一次,爸爸和一位好朋友约定好了去四川游玩,可是在头天晚上爸爸妈妈骗我说:“如果我们不去了你自己去怎么样。”把我吓得连忙说不要呀。但是自从学了《乌塔》这一课我感到很惭愧,她只不过比我大五岁,但是他都敢自己旅游,而我不敢,我一定要像乌塔学习。
中国的家长朋友们,由此看得出:乌塔的自理能力多么的好,都是她爸爸妈妈平时培养出来的,他们不溺爱她,敢于让她一个人游历欧洲,而且为了旅行,他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要是您的孩子也用三年的时间准备旅行,您能让吗?赶快为自己的孩子打开“溺爱之锁”,让他们自由的飞向蓝天吧!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六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叫《乌塔》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乌塔独立自主的个性让我很有感触。
文章最后乌塔与“我”的那段对话,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呢?其我们很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家长们的溺爱紧紧拴住了我们脚步,他们的过分关爱让我们感到窒息。就拿我来说吧,在家里,我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洗洗刷刷,都是妈妈一个人全部承担。我只需做到认真学习就行了。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学习闲暇时,想去帮妈妈做点什么时,总是被妈妈好言拒绝,结果我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对所有爸爸妈妈说:“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包办所有的一切,这样只会害了我们。”我们都被父母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片自主的蓝天,只能通过电视、书本里的东西来感知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天下无强盗,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坏人太多了。他们觉得所有的坏人都盯上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强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画好的保护圈里。而作为孩子我们也只好被动接受。
乌塔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还能亲身去经历、体验和感受。而我们就被养在鸟笼的小鸟一样,时时刻刻被保护着,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但却是遗憾的幸福。在这里我想对父母说:“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蓝天,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批改评语:这篇读后感引题自然,引用故事非常概括简洁,观点明确,并且结合中国教育的国情与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乌塔与中国孩子的强烈对比有力证明了“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的道理,结尾提出:“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蓝天”的希望,很有说服力、感召力。
小学从乌塔想到(汇总17篇)篇十七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以后,我对课文中的乌塔非常佩服。她是一个聪明、能干、勇敢的女孩。因为她仅14岁,就能只身一人环游欧洲,早在11岁时,就开始为这次游历做准备。
乌塔11岁就出去打工挣钱,利用假期,从分发广告、报纸到帮别人带孩子,做了许多工作,为独自环游欧洲挣路费。想想我自己吧,今年都10岁了,在家还不会洗衣服、做饭,连做个荷包蛋也是有时咸,有时淡。
在中国,学习好但不会干家务的孩子到处是。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大学生考入了名牌大学,却因为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书包而被迫退学!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中国父母多么溺爱孩子!我在家里,想要什么父母都迁就我,从来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别说小孩了,就是大人,也有一拨“啃老族”。他们明明可以自己出去工作,却还要向父母要钱,甚至有些父母都退休了,还向父母要零花钱,他们连14岁的乌塔都比不上!
所以,请各位中国家长,敢快打开自己对孩子的“溺爱之锁”,让中国的“笼中小鸟”也变成“高空的雄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