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读的书籍,从中获取启示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接下来是一些触动人心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共鸣和思考。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一
自来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神叨的神经时不时冒出来作怪。从最初看星座运程的娱乐心态,到现在看生命数字书籍的奇迹转变,可以说,每一次看到修灵类的书都可以说是对内心的一场修行。
此前曾经看过一本《生命数字密码》,虽然已经熟知了自己的命数,也觉得其中的分析有几分微妙和奇妙,甚至一度想从中找到一种叫做“奇迹”的东西,但最后还是看的云里雾里,没有找到与自己想匹配的分析,但丝毫没有减少对这本书的热情,或者说是与此类书籍总有点命中注定的缘分和解不开的渊源吧,忘记从哪里看到一句不知是否有根据的话说“骨轻的人都有这份缘”。我奉为真理,因为我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再看这本《新生命数字密码》,依旧延续了此前诸多书籍中的精髓,根据人的出生日期等进行命格等的分析,简单的方式就解开了人生大的奥秘,其实是一种生命的探索,更是维系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的一个便捷润滑纽带,让人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一个“伪装”下掩饰的人的真相,不但可以进行自我的完备修复,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交际运势,是从生命特征这一客观入手,通过心理分析的方式来进行人的剖析的过程,做了自己的分析之后,发现真的很准确,其中有自己熟知的自己的部分,也有一些隐藏中的性格和癖好,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生命是如此奇妙的东西,天生注定真的存在。
而这本书却又是极其公正的,它没有夸大命中注定的能量,而是客观的`加以分析论证,并正确的对人进行引导,告诉人们这只是一种表征,并不能作为人生的标向,你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修正,而不能一味的消极等待或者乐观享受,还有很多客观外界因素是左右人生命的东西,因为命运也可以被改变,如果非要排序的话,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首先依靠的就是“命”,第二就是“运”,如果两者都不能促进自己的追求的话,只能靠最后一点,就是“努力”。三大法宝都可以成功。
在生命数字能量的背后,这本书还有一些重大的突破,不只破解了生命数字的秘密,还给出了弥补方法,从饮食到穿着等,还进行了引导教育,成为家长发掘孩子优势辅导教育的一个依据,并且结合了风水学等各方面,用数字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让人从全新方面了解一个原本的世界和生命个体,相信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帮助。这种用简单的数字来解析神奇命理的方式是将娱乐趣味性和知识性紧密结合的。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二
2015年7月8日,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在京启动,活动中的最大亮点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改编的话剧《生命密码》正式公演。从此,保险业界广为传颂的“最美保险人”林萍捐肝救人的事迹展示给了世人,让世人了解到一名普通、平凡保险人的无私大爱。
同年8月份,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话剧《生命密码》话剧在我省西宁市海湖新区大剧院上演,全省各金融单位的员工纷纷前去参观,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位。“卖保险卖的家里破产了,只能靠卖肝还钱。”话剧的情节让人觉得,这是一部让保险人看了心寒的话剧,这是一部让老百姓看了后不相信保险的话剧,这个话剧“就是为了卖给人家保险,结果让人家设计了,把肝都骗去了。”“这个卖保险的和别人搞婚外情,搞出了这么一个孩子,现在遭到老天爷的报应了!”面对冷嘲热讽,林萍没有退缩,只有在面对女儿、丈夫、母亲的不解和阻拦时,林萍内心才曾起波澜。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挡她的大义,只因平日已见过太多只有1%生病几率而拒绝保险、当疾病真正来临时无法救治而永远抱憾逝去的事。在近两个小时的话剧里,“艰难”无疑是贯穿整个话剧的主线,受助女孩晶晶亲人配型失败,主人公林萍内心的斗争,亲人的劝阻,旁人的质疑、甚至冷眼和嘲讽,让整个话剧在多个冲突间更彰显出保险人的可贵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坚毅品质。当然,话剧同时也折射出保险人的生存环境之艰难、保险业发展过程之艰难。
纵观整个话剧,捐助过程的坎坷以及主人公为人所诟病的动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林萍——一名保险代理人的职业使然。自1992年保险代理人制度正式进入中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身边的保险人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保险业逐渐驶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但,试问,在此过程中,哪个保险人没有受到过旁人的冷眼和拒绝?甚至,假若你的亲友从事了这一职业,你是否也曾羞于向他人提及?不能一叶蔽目,但曾经这是事实。
当面对一个8岁女孩纯真的求生眼神时,相信任何人都难以拒绝。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伸出援手的前提是不伤及自身健康、不触及自身根本利益。然而,《生命密码》中晶晶一声叫错了的“阿姆”,触动了林萍内心的柔软,也引爆了早已深入保险人骨髓的关爱他人的使命。
从偶然到必然,从同胞体到血缘体,林萍用人间大爱解读生命密码,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保险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保险人,忘却小我、没有虚妄,只为让生活更美好。永远的合作,来自最真诚的信任,作为一名保险人,其实挺自豪的。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三
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和情感体验、有爱的生命个体组成。因此,珍惜生命就要珍惜每一个生命个体。
珍惜生命源于对生命的尊重,而尊重生命源于对生命的爱。爱与生命同在。没有爱的生命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的爱就没有根,会很快枯竭。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密码。所以,最本质的生命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漠视和伤害主要源于他们对精神生命的忽视、对爱的漠视。因为精神生命需要源源不断的爱的营养供给。但爱不是空洞的口号,她源自人内心最真实和最深刻的感受和需要。
幼教专业尤其需要培养有爱心的幼儿教师。而实际工作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对爱,尤其是对常规生活中爱的理解和感悟比较缺乏和淡漠;就连对父母之爱她们都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感悟、沟通和表达。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课【教学理念】。
1、心理学相关理论。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nlp的相关理念及操作技能。
2、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相关理念及原则。【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密码。爱最重要的是爱的态度、爱的情感体验和爱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运用身边故事、视频、音乐、体验活动等唤醒内心的情感,触及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获得成长。
1、学生问卷调查及统计,妈妈抽样电话调查,相关视频及其他材料的收集,尤其注重班级自身素材的收集。
2、材料准备:苹果形彩纸(象征回报的爱、果实),苹果树样的亲情树(注:苹果树象征母亲),适当布置教室等。
3、前期活动:做《剪纸》游戏(感悟沟通的重要),体验“鸡蛋变凤凰”的游戏(感悟成长的不易,同时为感悟母亲背后的付出积聚情感体验)。
4、让学生回忆所感受到的母爱,去尽可能多的了解母亲的相关情况及为母亲做几件力所能及的事,注意体会心理感受和变化。
5、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
6、每个学生提前制作送母亲的礼物,班级准备好送给在场母亲的康乃馨及其他礼物(提前邀请尽可能多的母亲参加)。
一、歌曲点题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拍手轻唱)。
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一首儿歌道出了多少人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是啊,无论我们是年老还是年少,妈妈,都是我们永远的渴望!
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是妈妈给了我们呵护,让我们健康成长!是妈妈给了我们尊尊教导,让我们知道了爱与生命的重要!(点题,出示课题:爱是生命的密码)。
二、创设情景,领悟体会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一)、调查结果反馈:
师: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同学们,你们做得怎样呢?(出示调查结果)。
(二)、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姿势”故事串联。感悟灾难下(非常态)下的母爱。(图片和故事,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注:感受灾难下的母爱是为了感受生命的脆弱,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生活的不易;知道珍惜生命,珍惜母爱,珍惜生活)(1)、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手机短信妈妈的故事(未发出的短信: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2)、唐山大地震中婴儿靠母亲的鲜血坚持8天存活获救的故事:师:1976年的一天,唐山在天崩地裂中塌陷,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下,八天,整整过了八天。当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在那阴冷、无水、没有食物的环境中,是母亲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断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直到人们发现了那用慈母之心创造的生命奇迹。
师:这就是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和选择。这就是母爱,深沉如海,恩重如山!让我们向英雄的母亲致敬!同学们,灾难下的母爱固然伟大,但却深深刺痛我们的心。我们不希望灾难降临,我们不希望母亲遭受这样的伤痛,我们也不希望母爱如此沉重。
(三)母爱的平凡:深刻体验常态生活下的母爱。(播放视频资料和故事)(注:感受平凡的母爱,是为了更深刻的理解生活、理解生命、理解母爱)。
师:我们多么希望生活一直都那么平静,那么幸福。确实,我们很平静、很幸福的生活着,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下。
1、风雨中送棉衣的妈妈图片。
(那可口的菜、干净的衣服,都是妈妈的爱在悄悄蔓延;句句叮咛、声声嘱托,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牵挂与思念。)。
2、看母爱视频回忆母爱:吸收着妈妈传递的营养,我们健康的来到了人间;吸吮着妈妈甘甜的乳汁,我们快乐的成长;在妈妈温暖的怀中,我们尽情撒娇、尽情欢笑;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3、学生感受到的母爱:
(冷茜、杨艳、唐娟等感冒生病后妈妈的陪伴、接送、炖鸡汤等;毛琴琴、韩哪等下雨时妈妈送衣服和雨伞。)。
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母亲无私无言的爱,只需要你用心感受,用心去感动,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那样的幸福,生活是那样的美好。
4、爱要及时付出:
我知道大家不是不爱妈妈,你们都很爱。但也许你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做,也许你在想我还小呢,等我长大再说吧。我们这一生,很多事情可以等待,而爱却永远无法等待。爱需要我们及时去说,爱需要我们及时去做,爱需要伴随我们生命的每一历程。(2009年10月26日,即三天前,母亲车祸受伤后韩龙梅的感受。)。
三、
创设情景,情感释放,感恩表达爱:背景音乐《感恩的心》师:青春的我们,幼稚与成熟并存,在我们一边享受母爱的时候,一边又在忽略、误解乃至曲解母亲。有时,我们会把“叮咛”当作“唠叨”,把“期待”当作“压力”。母爱无错,而我们对母爱的理解却常常出错。
是的,我们的母亲并不完美,她们可能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她们可能不善表达。但是请相信,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她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她们真的尽力了。所以,请忽略妈妈方法上的欠缺,请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请记住妈妈的无私关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用心、用行动去体会,去理解,去包容。
1、爱的澄清。
师:现在,请同学们起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看,妈妈就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着妈妈,跟着我对妈妈说:
“妈妈,女儿终于知道,每一餐饭都饱含着,您对女儿深深的爱!每一句唠叨都饱含着,您对女儿无法放下的牵挂!每一句责骂都饱含着,您对女儿无限的期待!曾经女儿对此不屑一顾,曾经女儿觉得很受伤害,曾经女儿是那么的想逃离您。对不起,妈妈!女儿让您担心了!对不起,妈妈!女儿让您受苦了!
现在女儿对您发誓:无论何时何地,女儿都会把您放在心底,听您的话,用心感受您的爱,与您一同分享生命的快乐!与您一同分担生命的苦痛!珍爱生命!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做您最贴心的小棉袄!妈妈,谢谢您!妈妈,女儿永远爱您。”现在,深深的对妈妈鞠躬,用心拥抱妈妈!轻轻的告诉她:妈妈,谢谢您;妈妈,女儿爱您!”好,非常好!好好的体会现在的感觉。让妈妈一直生活在我们心里。等一下,我将从1数到3,当我数到3的时候,请大家慢慢的睁开眼睛,静静的回到我们的教室。好,1、2、3。”
2、真心写爱:
我知道,现在大家心中有很多的话想对妈妈说,现在就请大家静静的写下你还想对妈妈说的话。
3、真情说爱:学生分享交流,说出对妈妈的爱。
4、用心付出爱:
(2)、一句话、一杯水、一个拥抱、一支康乃馨或者花点时间多陪陪母亲,就会让母亲欣喜不已,笑容绽放。因为母亲的心总是那么容易满足。
(3)、最要紧的是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少让母亲操心;出门后注意打电话,让母亲放心;随时注意安全,珍爱生命,少让母亲担心。
四、爱的升华。
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真正的懂得母亲!真正的懂得爱!真正的懂得生命!真正的敬畏和珍惜生命!
同学们,请用心传递生命的爱!把爱带到生命中的每一天!带到生命的每个角落!让每一个生命充满活力!因为,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密码!【教学反思】从本课选题、选材、设计教案到上课,一步步走来,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在教学上有了更深的感受,同时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历练。
学生及家长的参与性都比较高,尤其是情感调动比较成功。对其心灵的触动比较大。学生及家长反映都很好。
在情感的处理上,先让学生深入内心体验,不断的积聚情感,一直不破坏这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场,最后进行一次彻底的情感宣泄。我自己认为这一点还是做得比较成功。因为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至于流于表面,能真正的触及内心,与自己彻底的进行心灵对话。总的而言,本次课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对学生作用都比较大,有用就是成功,虽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感谢主办方及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自我提升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谢谢了!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四
前几天,我读了《生命的密码》,这本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的著作。我觉得这是一部严谨又不失生动的科普书籍。书中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收获很多科学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求学、研究、做人的快乐,也带给我很多思考。我喜欢这本破译了许多神秘的书!
书中讲到关于一个基因问题的故事我特别感兴趣。在我们祖先的那个时代,人类还不明白基因和遗传等问题。母马生下了小马,他们不知道小马是怎么回事,母亲生下了小孩,他们也不知道小孩是怎么来的。直至一百多年前才有科学家明白了基因这回事。之后,有许多科学家为这件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所研究出的成果更是耐人寻味。基因遗传学、克隆羊多利、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是科学界的精华。
近些年来,转基因食品又成了人们的焦点,转基因食品就是改变某种食品的基因链,使它的产量、质量等大大提升。但1998年8月10日,英国的一位生物学家称一只实验白鼠在服用转基因蔬菜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立刻在英国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生物学家所在的研究院公开给出了这位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是错误的结论,但还是引起了1999年的世界大辩论,直到今天还没有平息。
在我的.生活中,妈妈对于转基因食品也是谈“虎”变色。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转基因食品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好处是通过改变食物的内在基因链,实现了人们想要的结果。毕竟,这些食品的很多方面得到了提升,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渐渐地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弊处,诸如损坏免疫系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莫名的恐慌。其实,用科学的眼光去看,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需求改变的基因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可能每种基因的改变都会损坏免疫系统。生活中,老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任何东西的摄入都应该有个限度,每一个人由于他的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限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还觉得,任何基因的改变也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定义的,那一定是一个利弊相依的、神秘的化学反应,也许这就是有待我们去破译的生命密码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那渺小得甚至在常规显微镜下肉眼都看不见的基因,竟如一个浩瀚的宇宙。那里有太多的密码需要我们去破译,我们不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更不能全盘盲目否定。多么希望将来我也能加入这个破译神秘的队伍!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五
第一次接触“生命数字”这个概念。因为数学不好,凡是与数字有关的题目几乎全部绕道,但是看到这本书封面上所写的“都市灵修第一书”的字样,而“灵修”二字是我最关注的,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选择了本书。
先说说本书的作者是蓝宁仕,国籍希腊。但是,看本书封底的作者简介,虽然该作者生于希腊,但是现在台湾工作。而且,本书也没有提及翻译人员的有无。是否可以认定蓝宁仕本人会读写汉语。一部由外国人所撰写的作品如果遇到一名不良翻译,那翻译后的作品价值几乎可以归零。如果本书的作者精通汉语,那么就可以避免翻译造成的缺陷,保持住作品的原汁原味,尤其是这样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作品。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幸运。
书中提到:毕达哥拉斯是现代“数字学”的始祖。在本书多个地方作者都对毕氏及其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理论基础上,蓝宁仕结合其本人的多年研究成果,写出了这本《新生命数字密码》。所谓“新”是因为作者几年前出版过一本《生命密码》,而在这本《新生命数字密码》是作者出于希望普及其数字学方法的是经过简略的版本,同时,这套简略的.方法又做到准确而有用。
开篇作者指出:惟有了解自己,才能发展自尊,建立自信,从而接受自我,走向成功。那么想要了解自己的途径很多。本书运用“数字学”理论,采取画“数字命盘”和“黄金三角”的方法,很直观地可以达到了解自我的目的。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像我这个数字盲就能够按照作者交给的方法来一一推算。而且,结果真的很符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正如作者指出:没有一个人只由一个数字决定一切,我们是许多数字的结合。而“数字学”在解密生命方面的应用决不能机械地使用。换句话说,要研究和应用“数字学”绝非一日之功!而人的生命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对其解构十分复杂。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应用与解读》中作者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简单的介绍。例如:数字《相容、冲突和解决之道》、《解读命盘与幸运数字》等等。作为一个初学者,我想只能大致了解一下自己的生命,而大致并非笼统,而是抓住了生命的核心。想要细致地深入从而准确预测恐怕还要很多年的功夫。作者也开办数字课程。
从我个人的感觉,本书推算出的结论是十分准确的。但是,尚有一些迷惑不解。比如,本书多处提到了“连线”,但是,到底什么是连线,这些连线的原理等等,作者并未给出一定的解释。而且,我发现第27页的数字命盘图似乎有误。而第28页的两幅数字命盘图左右颠倒。像此类书籍,文字和图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否则会令读者产生不必要的怀疑。
当然,也不排除因为才疏学浅而误解的可能。只是在此指出。
总之,个人认为是一部非常有趣而实用的书籍。个人打算在今后详细地进行学习和应用。同时推荐给有机缘的其他朋友去阅读,从而可以助力于自己的人生,使之更加成功和幸福。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六
最近,我在家里看了一本书——《生命的密码》。看了以后,我有所收获,也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感受。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生命科学家——谈家桢,反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中国的科学教育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龙抢珠”和“三八线”这则故事。
1957年三月,谈家桢作为党外人士代表,出席了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当天晚上,毛泽东主席向大家一一握手交谈,谈家桢心里十分激动,他走近毛主席时,毛主席微笑着,同他紧紧握手,并亲切地说:“哦,你就是遗传学家谈先生呀!”毛主席请大家坐下后,谈话便开始了。主席带着微笑问谈家桢,对遗传科研有什么意见,谈家桢将自己的观点说得津津有味,毛主席连连赞同,鼓励大家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了主席的鼓励,谈家桢更加有信心了。
第二天晚上,杨秀峰振振有词地提出理由,要让事实说话,郭沫若听不下去了,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二老听力不好,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不休,大家就把这声争论戏为“二龙(聋)抢珠”。正在这时,主席开口了:“从现在开始画一条‘三八线’线,到此为止,以后科学院不得再从高校中挖人!”还是毛主席幽默诙谐一言定乾坤,用一条“三八线”给这场“二龙抢珠”的争论画上了终止线。主席的平易近人和风趣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然而谈家桢的表现也很出色,他大胆地说出了自己遗传。
教学。
科研的意见,获得了每一位领导人的尊敬。
读完了这则故事我也终生难忘。这两位的名字:支持科学教育的毛泽东和为了生命科学奉献终身的谈家桢。
生命的密码是谈家桢的着作他将一生的种种尽力都写经历这本书里,让我们惟妙惟悄的看到了谈家桢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可以说让我们的精神饱餐一顿了,也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种种道理,让本是沮丧的我们再次有了信心从黑暗中崛起!
就如谈家桢所说的:“一个人要是想100%的成功必须付出无比巨大的努力来换龋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因为在求职与旺盛的年龄所以对周围的许多事情冲忙了好奇心,他的外公是一个木匠,一天看见粗糙的木头在外公的手里经过一道道工序,马上就变成了美观耐用的木制产品,十分的羡慕。于是,便趁着大人不注意拿起了斧子,找了块木料,便学起大人的手势劈了起来。毕竟他消失还是个孩子,一走神,斧子一歪,劈在了左手的大拇指的指甲盖上鲜血马上溢了出来!大哭过后我便缠着外公要学木匠活。他们教会了我敲敲打打、锯锯刨刨。到了后来,我居然能自己设计并设计出像样的木头来。可以说那时我便开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这个谈家桢小时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肯去努力的学习,一定可以得到非凡的收获。这也是谈家桢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好成绩的最大原因了!
这本书的最大看点便是谈家桢给我们的一个个意义深刻的大道理,这一个个大道理也是从谈家桢生活故事中来的,所以我们要将甚或中的每一件事做得好,还做得非常的漂亮!
读了科普着作《生命的密码》,收获颇多。打开书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印如入眼帘,如“人是谁创造的”、“瓢虫与果蝇”、“二龙抢珠和三八线”等,一共有36个。每个故事都讲述作者的经历的一件事,使我们感到科学在故事中发生,生命就在故事中成长。
虽然都是些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求学、研究、做人的快乐,每个故事仿佛一粒珍珠,串成了一个强大的生命;每一个故事都与科学的发展、国家的荣誉联系一起,好像我们在观看一颗星星时,会欣赏到美丽的天空;随着作者的讲述,读者会一会儿到美国、一会儿又到了英国、苏联,思维周游整个世界,让我们感觉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像在读书,倒像是在游览各国。
作者从1909年开始说起,直到1998年,这中间经历了清、民-国、新中国的时代更迭,一本小小的册子,跨越了近100年的时空,让我们了解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知识、科学的不同态度,由此会想到自己在科学面前应做怎样的人?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向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思考,去反思提高。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七
花了两个半月的下班休息时间。终于把一百二十万字的《藏地密码》从第一部看到第十部!刚刚看完,内心还真有点小激动。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何马还想写,再编几部应该是没问题的。貌似这个故事,就这样终结啦!
看着这个故事、仿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活在我心里啦!卓木强巴、吕竞男、张立、敏敏、方教授、岳阳、亚拉法师、巴桑有时候会觉得看书比看电视有趣!我们看书可以自己细细品味推敲!看电视容易受演员的表演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
这么长的故事、能让人坚持读完!这本书一定有些他自身的魅力所在!这是部探险小说,里边有很多关于格斗方式、如何穿越原始森林、如何观查气候变化、野外求生、间谍反间谍、关于佛教、关于历史、关于哲学,里边还有我感兴趣的可可西里,玛雅文明!因有尽有、堪称一本百科全书!所涉及的知识面真的太多太多!
这里边我最欣赏卓木强巴!他确实是幸运的大智若愚。我欣赏的是:在他身上我读懂了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因为信仰、所以无所畏惧。我也欣赏张立和岳阳。那种几次都在绝望边缘,始终不离不弃共度难关!我读懂什么叫铁哥们!如果不是后面作者有意给张立安排了位女神、恐怕张立和岳阳会被我们误会!不由让我想起《断背山》。
就像何马本人说的一样,开始构思是想写一个人找一条狗的故事,我刚看第一部开头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故事很普通!作者喜欢运用大量的修饰词,像玩捉迷藏、埋下大量伏笔!或许、这个故事也是被作者写着写着就越发顺畅。我们读者也更加被吸引!
就像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如果你们觉得我变了!那是因为我没按照你们所认为的方式生活。
好啦!故事终究有落幕的时候。我得整理好思绪,迎接自己的下个目标:我得花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啃书啦!不在是电子书,还得做习题。迎接十一月份的考试!上次没认真对待,再来一次。我得让自己在杭州的第一个月的工资、用的有价值!好啦,该睡啦。平常这时候正在和周公约会。今晚确实有点小激动!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八
毕淑敏在《心灵密码》中,运用自己人生丰富的经历和病人的事例给我们讲述死亡、情感、工作等,从中我对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看法,读书能够从别人的人生经历学到一些做人的经验,真是受益匪浅。
《向小斑点致敬》和《因为害怕,所以更要直面》等几篇文章中描述了对生命的尊敬,对死亡的思考。《向小斑点致敬》中说道:人到了最后的关头,能够完成的,就是在身边咫尺之遥的范围内极简单的动作了。我由此想到,如果你有什么要说的话,一定要尽早说,不然就无人能听到。如果你有什么要做的事,要趁血脉充盈之时赶快做,不要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中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让我更懂得珍惜时间,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为国家,为世界做更多的实事。
看完《一定有本书是你的至交》、《书让我们不再陌生》和《完成一套精神的太极》,让我更深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一定有本书是你的至交》里说道:“我相信,有一本书,一定藏在远方。它是你的至交,它的肚腹中藏着一句话,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其实,书最大的魔力,在于可能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框架,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最后甚至扭转我们的人生轨迹。”读书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到不同地点,不同时代的事情。自己的人生经验有限,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经验,成就自己的梦想。现在我感到非常后悔,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都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浪费了那么好的读书时间。我要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地珍惜时间,好好好地利用时间和图书馆的资源。我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心灵密码》中的《为什么很多优秀女子都抱怨找不到合适伴侣》说道:“不要忽视你身边太熟悉的人,宝藏往往就埋藏在你周围。这种忽略眼前、好高骛远的人,基本上也是忽略自我的人。当你看不起自己的时候,你也看不起周围的人。”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我们的要求都不能太高。
《你是百分之三吗》里讲述的爱自己的工作,就能够不用工作,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是找到一份工,他不用工作。也确实是这样,如果觉得工作是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很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那么工作就成了娱乐的一部分,而不是工作了。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工作的兴趣,不要把工作当作是工作,而是兴趣。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这样有利于自己和企业的发展。而现在我在学校做的学生干部,虽然有时工作比较繁琐,但我也要热爱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更好地生活。
读了《心灵密码》后,真的受益匪浅,还有许多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九
最近,我在家里看了一本书——《生命的密码》。看了以后,我有所收获,也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感受。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生命科学家——谈家桢,反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中国的科学教育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龙抢珠”和“三八线”这则故事。
三月,谈家桢作为党外人士代表,出席了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当天晚上,毛泽东主席向大家一一握手交谈,谈家桢心里十分激动,他走近毛主席时,毛主席微笑着,同他紧紧握手,并亲切地说:“哦,你就是遗传学家谈先生呀!”毛主席请大家坐下后,谈话便开始了。主席带着微笑问谈家桢,对遗传科研有什么意见,谈家桢将自己的观点说得津津有味,毛主席连连赞同,鼓励大家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了主席的.鼓励,谈家桢更加有信心了。
第二天晚上,杨秀峰振振有词地提出理由,要让事实说话,郭沫若听不下去了,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二老听力不好,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不休,大家就把这声争论戏为“二龙(聋)抢珠”。正在这时,主席开口了:“从现在开始画一条‘三八线’线,到此为止,以后科学院不得再从高校中挖人!”还是毛主席幽默诙谐一言定乾坤,用一条“三八线”给这场“二龙抢珠”的争论画上了终止线。主席的平易近人和风趣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然而谈家桢的表现也很出色,他大胆地说出了自己遗传教学科研的意见,获得了每一位领导人的尊敬。
读完了这则故事我也终生难忘。这两位的名字:支持科学教育的毛泽东和为了生命科学奉献终身的谈家桢。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十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坚定了之前的一个想法,就是除了吉普赛人,世界上还有一群牛皮哄哄的希腊人(也许类比不够严谨,吉普赛是种族而希腊是地域)广泛的活跃在神棍以及灵媒的领域,让善男信女们乖乖从香囊褡裢中掏出私蓄,面如土色或者欣喜若狂的从这些人嘴里听取一些破财消灾的语言,然后四处传播这个人简直是神了,什么都知道之类的昏话。
很多人觉得检视是否神棍灵媒还是确乎能勘破前程,只要看他说的话是否是吻合自己之后发生的事不就可以了么,或者是否与自己从前已经发生过的事符合就行了。错,你们所说的这种都是在街头地上铺块布摆上了签筒啊《麻衣神相》《梅花易数》的小打小闹的,根本就达不到神棍的级别呢,这类人连庙祝都会直接将之赶出去。我们所说的神棍灵媒并不替人预测前程,他们一般都将测算的方法原原本本的.告诉你,以示无私坦荡。点出你的性格如何碰到何种困难对他们近乎易如反掌,都是“察言观色”的功劳。这类级别较高的压根看不上小地摊的“看你印堂发黑,近日必有血光之灾”然后拍胸脯让你相信破财给他能消你的灾。现在的人已经不大容易被低级神棍糊弄住啦。那么蓝宁仕又凭什么让人相信他的生命数字密码这套学说呢,竟然还在都市中人手一本,让白领们奉为圭臬。我觉得主要还是结合了毕达哥拉斯的学说,按照书的说法,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黄金三数法”,即命数、生日数和天赋灵数。你瞧,都有理论成果了,啥玩意只要以科学的面孔出现立马就能登堂入室,而且我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算了一番后按照给的“卦象”对应一下,说的确实还是很准的。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十一
我有幸拜读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这本书,读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本书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作为书名,让我一看到书名就有一种求知若渴、爱不释手的感觉,高效课堂是课改以来中心小学强力推荐的,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梦寐以求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深深的感受到现在学生的累,我们不能改变现在的教育现状,只能从自身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力争使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尽最大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书的封面以简单明了的文字注明:“一位草根教育专家的课改宣言,一份高效课堂完整解决方案。”结合着黄色的封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那么于老师的高效课堂“密码”到底是什么呢?打开书,浏览目录,第一章:高效课堂大揭秘;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第三章:解密奇杜郎口……这样的内容对我太具有吸引力,当晚,我便迫不及待地地读了起来。
“怎样让学习变得快乐?快乐源自成功,源自展示,展示源自自信,自信源自预习。”“给快乐一个机会,就得给展示一个机会;给展示一个机会,就得给自信一个机会;给自信一个机会,就得给预习一个机会。快乐的缺失,往往起源于课堂上学生‘预习权’的剥夺。”于老师还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想要生产快乐,就得充分满足学生预习和表达的欲望。这一点,我和于老师产生了共鸣。所以,我以后的教学中,把预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从预习内容,到预习方法和要求,再到预习成果,让预习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扎实落实了“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舒心,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进步观,用成功激励成功。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快乐高效的源泉。学生希望有自己展示的舞台,一旦这个舞台搭建好,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展示出生命活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我要学”。这样的课堂,想不高效都难!
“读一本书,就能激活一些大脑细胞,研究一个问题,又能开发一些大脑细胞。大脑细胞开发数量越多,寿命就会越长。”这是于老师的“研究增寿定律”;“爱的奉献力=幸福的获取力。……只要有爱的奉献,就一定有作为反冲运动的幸福获得。……假如你想幸福,请奉献你的爱。当奉献成为习惯,幸福就会伴你永生。”这是于老师的“爱心与幸福守恒定律”;“在我的心里有一种: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写是自我与心灵的对话;写是大脑智慧的外化;写是人生从此岸向彼岸的泗渡……人的外显文字数量一般都与人的智慧水平成正比。”这是于老师的“随笔启智定律”……这样的定律还有很多很多。于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文字,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引领我们走在学习、写作、研究之路上。
实践出真知。于老师的这本《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都在为我们开启高效课堂提供着系统性的思考和方法指导,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精选12篇)篇十二
作者是个敏感的女性,书中的很例子都是以她的角度或是她认识的女性的角度作切入。她的敏感是她多年经历以及在写作中得来,她的文字与心理咨询的知识,在这本新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之前看了《心灵7游戏》,也是一不错的书,她是一位好作家也是一位好的心理医生,可以说这位作家写心理治疗带文学性的书已经有自己的风格了,以后我也会期待她的作品。书中写的主题对女性不说比较广一些,例如她提到为什么优秀的女孩找不合适的伴侣,女性的厨房,给女性的花,当然更多的是男女都会涉及涉及的问题,如一夫一妻制,双方的恋爱的问题,其它的当然包括心理健康的问题。书中提到了一个心理疗法是她经常用的。找一张大的a4纸,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下让你极度忧伤的事情,一条一条地往下写,不能因为想到伤心不已的回忆而停止,写。接下来看看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事情不可以改变,对于那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只能选择顺从接受,对于可改变的事情,就选择改变。最后,就是给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上面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心情会立即放松许多。
看完这本书,你将有更多的感悟,比起那些励志的小品,这本书有你疏导你心理问题的实际方法。即便是在这个不景气的经济时期,你也可以活出豁然开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