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一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于别人协作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然地声音做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听》。
1、通过师幼的谈话,引出活动的内容:
(2)谁听清楚了风儿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样的话?
(3)风儿把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能帮助风儿呼唤它的妈妈吗?
3、教师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讨论:
(1)听了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2)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为什么老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4、教师随着琴声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可随教师小声的哼唱:
提问:风儿在找妈妈时都问过谁?这两句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请幼儿一起练习唱这两句,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5、指导幼儿运用齐唱、接唱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和声音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1、幼儿尝试用"唔"演唱歌曲。
2、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时教师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请幼儿说说这一遍演唱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师和幼儿进行双声部的合唱并请幼儿说说怎样做才会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优美。
5、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
1、你觉得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
3、x老师能够感觉的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爱自己的妈妈,不要在和妈妈分开的时候才跟妈妈说我爱你,我想你,爱要说说出口,今天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好吗!
歌曲《风儿找妈妈》是一首充满温情、意境感伤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风儿找妈妈的情景和心情来感染幼儿,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同情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将运用双声部合唱的形式将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更加强烈,渲染出风儿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和爱妈妈的情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小百科: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大风可移动物体与物体(物质质量)方向。风的速度很快。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于别人协作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然地声音做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听》。
二、新授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习运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
1、通过师幼的谈话,引出活动的内容:
(2)谁听清楚了风儿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样的话?
(3)风儿把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能帮助风儿呼唤它的妈妈吗?
3、教师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讨论:
(1)听了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4、教师随着琴声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可随教师小声的哼唱:
提问:风儿在找妈妈时都问过谁?这两句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请幼儿一起练习唱这两句,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5、指导幼儿运用齐唱、接唱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和声音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三、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幼儿尝试用"唔"演唱歌曲。
2、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时教师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请幼儿说说这一遍演唱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师和幼儿进行双声部的合唱并请幼儿说说怎样做才会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优美。
5、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
四、结束活动:
1、你觉得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
3、x老师能够感觉的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爱自己的妈妈,不要在和妈妈分开的时候才跟妈妈说我爱你,我想你,爱要说说出口,今天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好吗!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三
1、学唱歌曲,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2、体验歌曲中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引导幼儿用歌声准确表达风儿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1、为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将歌词编成一首节奏同歌曲一样的诗歌。(风儿找妈妈 月亮回家了 太阳回家了 风儿风儿还在刮 他在找妈妈 问过小树 问过小花 妈妈妈妈你在哪 别把我丢下 )
2、歌曲的视频及相关图片。
3、钢琴、录音机。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跟妈妈走散的时候吗?那你会怎么做?(幼儿回忆,并说说自己的做法)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可是风儿跟妈妈也走散了,怎么办呢?我们去看看风儿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1、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并配上相应的画面,
(2)提问:“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风儿找不到妈妈它是怎样说的?”、“他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
(3)请幼儿自由回答问题。
(4)幼儿朗诵歌词,感受风儿找不到妈妈的焦急心情和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突出9、11小节的休止符和弱起节拍的唱法。(休止符与弱起最好是引导幼儿用一些动作老表示这应幼儿容易掌握)
(2)听录音范唱(小朋友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的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拍。)
(3)引导幼儿跟唱歌曲,启发幼儿比较演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两句唱法的不同,体验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师:风儿问过谁?(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4)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3、引导幼儿尝试双声部合唱(一组哼唱,一组唱歌词),感受合唱的美。
歌曲《风儿找妈妈》是一首充满温情、意境感伤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风儿找妈妈的情景和心情来感染幼儿,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同情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将运用双声部合唱的形式将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更加强烈,渲染出风儿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和爱妈妈的情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四
1、唱准休止符和弱起旋律。
2、在教师的指挥下能和同伴相互配合练习双声部。
3、体验、表达歌曲中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1、录音机、磁带。
2、脚踏琴。
1、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与妈妈分离时的心情,体验风儿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2、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帮助幼儿诵读:体验风儿找不到妈妈焦急心情和思念妈妈的情感。
(3|)幼儿齐读歌词: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它在找妈妈,问过小树,问过小花,妈妈妈妈你在哪?别把我丢下。(告诉小树,告诉小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风儿好想她。)。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突出休止符和弱起节拍的唱法。
(2)引导幼儿跟唱歌曲,启发幼儿比较演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两句唱法的不同,体验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3)引导幼儿尝试双声部合唱:一组幼儿哼唱,一组幼儿唱词,感受合唱的美。
5、活动延伸:在阅读区组织幼儿开火车背诵古诗《游子吟》,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妈妈的照片,互相认识小伙伴的妈妈并用流利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请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说一句祝福的话。把歌曲《风儿想妈妈》唱给自己的妈妈听。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五
1.学唱歌曲,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1.为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将歌词编成一首节奏同歌曲一样的诗歌。(风儿找妈妈月亮回家了太阳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他在找妈妈问过小树问过小花妈妈妈妈你在哪别把我丢下)。
2.歌曲的`视频及相关图片。
3.钢琴、录音机。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跟妈妈走散的时候吗?那你会怎么做?(幼儿回忆,并说说自己的做法)。
2.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可是风儿跟妈妈也走散了,怎么办呢?我们去看看风儿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基本部分。
1.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并配上相应的画面,
(2)提问:“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风儿找不到妈妈它是怎样说的?”、“他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
(3)请幼儿自由回答问题。
(4)幼儿朗诵歌词,感受风儿找不到妈妈的焦急心情和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突出9、11小节的休止符和弱起节拍的唱法。(休止符与弱起最好是引导幼儿用一些动作老表示这应幼儿容易掌握)。
(2)听录音范唱(小朋友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的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拍。)。
(3)引导幼儿跟唱歌曲,启发幼儿比较演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两句唱法的不同,体验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师:风儿问过谁?(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最后一句渐慢结束)(4)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3.引导幼儿尝试双声部合唱(一组哼唱,一组唱歌词),感受合唱的美。
三、结束部分。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风琴、散文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声问好。师: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也快乐的动起来吧!让幼儿随音乐进教室。
2、幼儿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进行律动活动。
二、新授部分。
1、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假若你与你妈妈走散了,你会怎么样呢?讲述故事。
提问:风儿问过谁?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风儿是怎样找妈妈的?
2、发声训练。
3、学习新歌。
(1)、教师范唱,让幼儿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幼儿听录音范唱。
小朋友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的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拍。
(3)、幼儿跟教师朗诵歌词,体验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4)、幼儿跟唱,可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教师随时进行评价。
(5)、幼儿随琴有表情的演唱。
风儿问过谁?(让幼儿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
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6)、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练习双声部合唱(一组哼唱,一组唱歌词)。
5、延伸:编写第三段歌词。
(1)、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如果你找不到妈妈时,你会怎么做?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请小朋友演唱所编歌曲(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他在找妈妈。问过小朋友,问过老师,请你帮我找妈妈,风儿想回家。)。
三、结束部分。
聆听散文(风儿和我),安静休息。自然结束!
教育反思:
通过演唱歌曲《风儿找妈妈》,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也能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妈妈的把我们养大不容易,知道母爱的伟大,长大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时幼儿学会了创编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练习双声部合唱的基础上,体验了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塑料小博士。
制作意图: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差,他们对颜色及常见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及分类、排序能力,制作了此游戏材料。
教育价值:
1.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3.提高观察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选用材料:大可乐瓶,呢绒绳,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及时帖,大透明胶条,皱纹纸。
制作方法:
1、两个大可乐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对接用大透明胶条粘牢瓶底向上,然后瓶身用及时帖装饰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皱纹纸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头顶粘上压好摸并穿好五根呢绒绳的五角星即可。
2.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分别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用打孔机打好孔。
适用年龄:小班室内活动。
操作方法:
1、能力弱的幼儿按图形,不分颜色进行穿接。
2、能力较强的幼儿按图形、颜色分别进行分类穿接。
3、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接。(如按圆形的红绿、红绿规律穿接等)。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七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课件、风琴、散文录音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
1、 师声问好。师: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也快乐的动起来吧!让幼儿随音乐进教室。
2、 幼儿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进行律动活动。
1、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假若你与你妈妈走散了,你会怎么样呢?讲述故事
提问:风儿问过谁?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风儿是怎样找妈妈的?
2、 发声训练
3、 学习新歌
(1)、教师范唱,让幼儿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幼儿听录音范唱。
小朋友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的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拍。
(3)、幼儿跟教师朗诵歌词,体验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4)、幼儿跟唱,可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教师随时进行评价。
(5)、幼儿随琴有表情的演唱。
风儿问过谁?(让幼儿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
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6)、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 练习双声部合唱(一组哼唱,一组唱歌词)
5、 延伸:编写第三段歌词
(1)、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如果你找不到妈妈时,你会怎么做?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请小朋友演唱所编歌曲(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他在找妈妈。问过小朋友,问过老师,请你帮我找妈妈,风儿想回家。)
聆听散文(风儿和我),安静休息。自然结束!
通过演唱歌曲《风儿找妈妈》,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也能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妈妈的把我们养大不容易,知道母爱的伟大,长大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时幼儿学会了创编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练习双声部合唱的基础上,体验了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塑料小博士
制作意图: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差,他们对颜色及常见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及分类、排序能力,制作了此游戏材料。
1.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3.提高观察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选用材料:大可乐瓶,呢绒绳,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及时帖,大透明胶条,皱纹纸。
1、两个大可乐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对接用大透明胶条粘牢瓶底向上,然后瓶身用及时帖装饰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皱纹纸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头顶粘上压好摸并穿好五根呢绒绳的五角星即可。
2.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分别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用打孔机打好孔。
适用年龄:小班室内活动
1、能力弱的幼儿按图形,不分颜色进行穿接。
2、能力较强的幼儿按图形、颜色分别进行分类穿接。
3、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接。(如按圆形的红绿、红绿规律穿接等)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八
1、了解袋鼠和袋鼠的育儿袋,感受活动的快乐。
2、能够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游戏,体验相亲相爱的感觉。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九
春天来了随着《春天》的音乐律动第一遍幼儿随音乐即兴表演第二遍师:春天真美呀!小花、小柳树你们在哪里?蝴蝶姑娘你在哪里?小蜜蜂去哪里了?小白兔快出来玩吧!
相亲相爱师:春天来了,在美丽的春天里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3月8日妇女节),这是妈妈们的节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妈妈,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说说讲讲(伴随音乐)师:妈妈爱不爱你们呀?我真想知道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呀?你是怎么爱妈妈的呢?(幼儿随讲:拥抱、亲吻、买好吃好玩的东西……)小结:
就像我们小朋友说的,在妈妈的心目中,我们小朋友就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最喜欢自己的宝宝,而在小朋友的心中,最喜欢自己的'妈妈,最最离不开的人也是妈妈。宝宝爱妈妈,妈妈爱宝宝,这个就叫做相亲相爱。
袋鼠妈妈师:不仅你们的妈妈宝贝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妈妈都很宝贝自己的孩子,看看这是谁的妈妈呀?(图片展示)哦!原来是袋鼠妈妈,它和你们的妈妈一样最宝贝自己的小乖乖(咦?谁是小乖乖你们知道吗?)她是怎么爱自己的小乖乖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她是怎么爱自己的小乖乖的?(引出育儿袋)短片欣赏。
袋鼠妈妈很爱自己的小乖乖,她的胸前有一个袋袋,像口袋一样,叫做育儿袋,是用来养育、保护自己小袋鼠的袋袋。袋鼠妈妈真爱自己的小乖乖,她用自己的育儿袋来照顾、保护她的小宝宝们,熟悉歌曲--欣赏歌曲师:今天老师要为大家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做《袋鼠妈妈》,这首歌讲的是袋鼠妈妈和小袋鼠在一起相亲相爱的事情,你们想不想听呀,让我们听听看歌里讲了些什么。
学习音乐游戏:
(1)师:"小朋友表演得可真好!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2)(感受(曲二)狼的音乐)师:"听!好像是谁来了?"。
(3)讨论:大灰狼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幼儿听大灰狼的音乐做动作和表情。
(5)提问:"你觉的大灰狼的音乐是一跳一跳的还是重重的、长长的、慢慢的?它和小袋鼠的音乐一样吗?"。
(6)师:"小袋鼠听到狼来了的音乐该怎么办啊?(可以躲起来等)躲到哪呢?(妈妈的肚子里)还可以躲到哪里?大树后,小椅子后,老师后面。"。
4.玩游戏:《袋鼠妈妈》。
教师交待游戏规则:
(1)音乐(一)时,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面的学小袋鼠,后面的学袋鼠妈妈,请小袋鼠跟着妈妈一起跳,强调"蹦跳步"。
(2)音乐(二)时提醒幼儿:听到狼出来时,小袋鼠赶快藏起来不动,千万别给大灰狼吃掉了。听到一声枪声,大灰狼被猎人打死了。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
1.教师边放音乐边讲述故事:今天天气可真好,袋鼠妈妈把她的孩子乖乖放在她的口袋里,带着乖乖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相爱,非常高兴。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寻找着小袋鼠。猎人叔叔及时赶来,举起枪打死了。小袋鼠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和妈妈一起相亲相爱了!(教师完整放录音机一遍。)。
2.教师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音乐一时,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到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音乐二时,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样子。等音乐结束,猎人“砰”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死了,袋鼠出来吧!”袋鼠们又做蹦跳步继续游戏。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一
歌曲《袋鼠妈妈》,幼儿显得比较兴奋,本次活动的歌曲中歌词简短易懂,节奏明快,幼儿很快就能够记住,歌曲的旋律也比较好掌握,幼儿比较完整地把歌曲唱出来。但在目标1中,本来想让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出相亲相爱的动作,我发现部分孩子不能够边唱边做游戏,如果唱歌就忘了要做动作,做动作的就忘了唱歌,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多加训练。在创编的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幼儿只是跟着老师做动作,在这点上还需要好好地反思。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二
1、通过学习唱歌曲《风儿找妈妈》体验歌曲中风儿想念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用自然柔和的声音唱歌。
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风儿找妈妈》。
一、 组织教学
1、 师: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开始了,大家动起来吧!
2、 同学们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进行律动。
3、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二、 发声训练
2/4 1 2 3 4 |5 —| 5 6 5 6 |5 —|
妈妈你在哪儿呼呼呼呼呼
看来我们的呼唤,风儿的妈妈也没听见,风儿该多着急呀!它要用《风儿找妈妈》这支歌来倾诉它对妈妈的思念。(出示歌单,让学生认识反复记号。)
三、 学习新歌。
1、 教师范唱。听后谈谈感受。
2、 听录音范唱。(小朋友们,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地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点拍。)
3、 学生跟琴小声哼唱旋律。
4、 按节奏有感情朗读歌词。
5、 跟琴唱歌词。然后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歌唱,并进行评价。
四、 用自带“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 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1、 师: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大胆发挥你们的想象,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 学生分小组讨论。
3、 请几个小组的同学演唱他们所编的第三段歌词。
六、 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一支好听的歌,还会为歌曲伴奏,最可喜的是,你们还能写歌词,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相信,未来的音乐家一定会在你们当中诞生,努力吧!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唱歌曲《风儿找妈妈》体验歌曲中风儿想念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用自然柔和的声音唱歌。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风儿找妈妈》。
一、 组织教学。
1、 师: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开始了,大家动起来吧!
2、 同学们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进行律动。
3、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
二、 发声训练。
2/4 12 34|5—|56 56|5—|。
妈妈你在哪儿呼呼呼呼呼。
看来我们的呼唤,风儿的妈妈也没听见,风儿该多着急呀!它要用《风儿找妈妈》这支歌来倾诉它对妈妈的思念。(出示歌单,让学生认识反复记号。)。
三、 学习新歌。
1、 教师范唱。听后谈谈感受。
2、 听录音范唱。(小朋友们,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静静地聆听,看看你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听时可用手随音乐轻轻点拍。)。
3、 学生跟琴小声哼唱旋律。
4、 按节奏有感情朗读歌词。
5、 跟琴唱歌词。然后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歌唱,并进行评价。
四、 用自带“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 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1、 师: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大胆发挥你们的想象,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 学生分小组讨论。
3、 请几个小组的同学演唱他们所编的第三段歌词。
六、 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一支好听的歌,还会为歌曲伴奏,最可喜的是,你们还能写歌词,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相信,未来的音乐家一定会在你们当中诞生,努力吧!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四
你们看今天袋鼠妈妈来到我们小一班做客了!咦!袋鼠宝宝呢?(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喜欢妈妈吗?(喜欢!)对了,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
2.学唱歌曲。
袋鼠妈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歌的题目就叫《袋鼠》。我们先来听一听。(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刚才歌曲里面袋鼠妈妈有个什么啊?(袋袋)袋袋里面装了什么?(乖乖)解释歌词,乖乖是袋鼠妈妈的孩子叫乖乖。乖乖和妈妈好不好?用录音机的歌词怎么说?(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教师再讲述歌词一遍!
那我们再来听袋鼠妈妈给我们唱一遍好不好?(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跟着音乐一起学唱袋鼠两遍(教师放录音机两遍。)。
3.学习蹦跳步。
幼儿学会了唱歌,袋鼠妈妈听见了:“我的小乖乖们唱的可真好听啊,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不好?那你知道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我们是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两腿屈膝,两脚蹬地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要轻巧而有弹性。教师示范蹦跳步,幼儿学习。
小袋鼠们一起来和袋鼠妈妈去森林里吧!(请幼儿听音乐,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请幼儿听音乐,与袋鼠妈妈两人一起来做蹦跳步。(要求幼儿已经会听前奏提醒幼儿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地跳,没小节跳一下)(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4.启发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相亲相爱”
袋鼠乖乖很喜欢妈妈,和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相互抚摸、拍打、搂抱等动作)。
袋鼠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和妈妈相亲相爱。(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五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于别人协作的快乐。
课件
一、发声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然地声音做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听》。
二、新授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习运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
1、通过师幼的谈话,引出活动的内容:
2、教师将歌词串成一篇小散文,完整的有感情的进行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提问:
(1)风儿回家了吗?它在干什么?
(2)谁听清楚了风儿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样的话?
(3)风儿把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能帮助风儿呼唤它的妈妈吗?
3、教师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讨论:
(1)听了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2)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为什么老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4、教师随着琴声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可随教师小声的哼唱:
提问:风儿在找妈妈时都问过谁?这两句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请幼儿一起练习唱这两句,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5、指导幼儿运用齐唱、接唱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和声音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三、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幼儿尝试用“唔“演唱歌曲。
2、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时教师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请幼儿说说这一遍演唱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师和幼儿进行双声部的合唱并请幼儿说说怎样做才会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优美。
5、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
四、结束活动:
1、你觉得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
3、x老师能够感觉的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爱自己的妈妈,不要在和妈妈分开的时候才跟妈妈说我爱你,我想你,爱要说说出口,今天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好吗!
风儿找妈妈教案(汇总16篇)篇十六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于别人协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课件
一、发声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然地声音做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听》。
二、新授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习运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
1、通过师幼的谈话,引出活动的内容: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如果你的妈妈出差了或者你一连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妈妈了你会怎样?你会怎样做?风儿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呀正在到处寻找妈妈呢,咱们来听一听,风儿找妈妈的故事"
2、教师将歌词串成一篇小散文,完整的有感情的进行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提问:
(1)风儿回家了吗?它在干什么?
(2)谁听清楚了风儿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样的话?
(3)风儿把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能帮助风儿呼唤它的妈妈吗?
3、教师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讨论:
(1)听了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2)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为什么老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4、教师随着琴声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可随教师小声的哼唱:
提问:风儿在找妈妈时都问过谁?这两句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请幼儿一起练习唱这两句,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5、指导幼儿运用齐唱、接唱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和声音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三、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幼儿尝试用"唔"演唱歌曲。
2、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时教师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请幼儿说说这一遍演唱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师和幼儿进行双声部的合唱并请幼儿说说怎样做才会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优美。
5、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
四、结束活动:
1、你觉得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
3、x老师能够感觉的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爱自己的妈妈,不要在和妈妈分开的时候才跟妈妈说我爱你,我想你,爱要说说出口,今天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好吗!
在此艺术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设计本次活动,利用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来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大意,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种有趣的练习方法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有趣不乏味,重点学习了休止符和弱起的旋律,进行了双声部的练习,孩子们很轻松的学会了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