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和展示,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小编整理了一些近年来获得优秀作文奖的作品,大家可以一起欣赏一下。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一
2、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当。
3、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当。
5、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6、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7、有一些大臣和皇上真是指鹿为马。
8、从中国历史上的赵高“指鹿为马”,到建国以来的历次运动无一不证明。
9、真理仅有一个,不能够指鹿为马,也不能够白马指为黑马。
10、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11、他指鹿为马,因为他反对别人订定的顺序。
12、岂不知奴才发烧了能够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13、你们“斧头帮”使出的招式叫“指鹿为马”,自称京城水景住宅,“坐享清凉的河边生活”,其实可是是一条污水沟,像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14、在正义与真理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人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
15、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16、我们必须要彻底杜绝这种粉饰太平,指鹿为马的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
17、他竟然敢在大众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胆大妄为。
18、纵然是长官,也不能够要求部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
19、你应当记得教师跟我们讲过指鹿为马的故事。
20、大凡世人均对他的指鹿为马津津乐道。
21、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2、愈是当大官的人,愈是应当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厌恶。
23、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24、在如今的社会中,为了保住自我的饭碗不被打破,员工们只能阿谀奉承,即使领导指鹿为马,他们也得应声附和。
25、从中国历史上的赵高“指鹿为马”,到建国以来的历次运动无一不证明。
26、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27、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28、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29、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当。
30、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31、今日经理说话真是蛮横无理,居然指鹿为马,是非不分。
33、做事必须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34、真理仅有一个,不能够指鹿为马,也不能够白马指为黑马。
35、岂不知奴才发烧了能够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36、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的时候。别人指鹿为马,就要跟着指鹿为马。别人指站为箱,就要跟着指站为箱。
37、有球印又怎样,指鹿为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38、以前我不相信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看到余秋雨曾轶可莲花河畔,我相信了。
39、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40、做事必须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41、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指鹿为马。
42、这简直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
43、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名叫《指鹿为马》。这篇成语故事主要讲丞相赵高想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很多人反对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赵高牵来一只鹿就说献给殿下一匹好马,二世对赵高说:“这明明是一只鹿,这哪是马。”赵高硬是说:“这是一匹千里马,不信你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中,一些有正义感但胆小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只有那些实事求是,坚持认为是鹿不是马。唯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奸佞之人拥护赵高的说法。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的人是像故事中的奸佞之人那样,说话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说真话日后怕别人会杀害他。
但也有一些正直、光明正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分清黑白,不会伪背自己的良心说话,不像那些胆小鬼那样怕死,他们敢干坚持真理。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三
指鹿为马:常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则做了宰相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从他,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谁。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大言不惭地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结果,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说真话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从此,留下指鹿为马成语。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四
1、大凡世人均对他的指鹿为马津津乐道。
2、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3、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4、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5、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6、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7、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8、秦朝末年,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为了排除异己,他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花招。此举既将皇帝秦二世玩于股掌之上,又能将那些不阿权势、敢讲真话的大臣识别出来,以便加以清除,可见其用心之深毒。
9、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10、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五
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指鹿为马阅读理解答案,希望你会喜欢!
公元前二百多年,秦始皇病死,他的'小儿子胡亥在太监赵高的帮助下夺取了皇位,他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残暴昏庸的国君,他任用心狠手辣的赵高为丞相,杀害了许多有才能的大臣。然而,赵高也想称帝。他担心大臣们不服从他,就想在大臣中测试一下。
这一天,赵高来到皇宫,恰好大臣们都在商议国家大事。他趾高气扬地对秦二世说:“皇上,再过几天就是您的寿辰了。我特意叫人挑了一匹上好的千里马送给您作礼物。”说完,就叫人拉来一匹马。
只见那匹马头上长着鹿角,身上有梅花鹿一样的斑点,很好看。大臣们看了,都小声地议论:“这分明是一只梅花鹿,怎么说是马呢?”
秦二世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赵高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这是只梅花鹿,不是千里马。丞相怎么指着鹿说是马呢?”
赵高对秦二世说:“皇上,是您错了,这是马,不是鹿!”接着他又转身问大臣们:“你们看这是鹿还是马呀?”有的大臣不敢得罪赵高,也不敢欺瞒皇帝,一言不发。有的大臣知道赵高势力强大,想巴结他,就说:“确实是马!”还有的大臣呢,他们正直无私,实事求是,坚定地说:“是鹿!”
后来,赵高利用职权诬陷那些不与他同流合污的大臣,一一杀害了他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当赵高指着鹿说是马时,大臣们有什么表现?用“”画出来。
4.想像一下,秦二世、赵高的结局会怎样?写一写。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六
1.残暴昏庸:残忍凶恶,糊涂而愚蠢。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赵高为了权术,颠倒是非,硬把鹿说成马,把不苟同于他的大臣杀了。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七
今天,我读了《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指鹿为马》。这个故事说一个叫赵高的太监,野心很大,一直想独揽大权。他要看看哪些人对他忠诚,拥戴他。一天,他在朝堂上牵来一头鹿,故意说是一匹千里马。大臣们看看他的眼神,立刻知道了他的用意。那些不敢悖逆赵高的人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坚称是鹿。后来,那些说是鹿的人一个个都被赵高以各种手法害死了。后人用“指鹿为马”来形容一个人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这个故事真好笑,明明是一头鹿,偏要说成是马,赵高又不是瞎子,更不是无知之人,可见赵高是故意这样说的`。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听到的一则新闻:韩国人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成了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能这样呢?我国人民都知道,端午节历来是中国的节日,据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习俗从战国时期流传至今。明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怎么就说成了韩国的呢?听说,韩国还将屈原说成了韩国人,说李白也是他们的祖先……韩国人怎么如此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过,他们的这种行为也提醒了我们,必须尽快地将我国的一个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申遗”,这样既能保护和传承好我国的传统节日,也能让世人明辨是非,分清黑白,不要发生为了“国家荣誉”或“经济利益”而再“指鹿为马”了。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八
读了指鹿为马之后,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在秦二世当政的时候官场上的黑暗,阉贼赵高当权,秦二世皇帝完全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而赵高,才是当时真正的皇帝,一个,有实无名的真正太监皇帝!
我们可以说,赵高是个很聪明的人。史书上说,赵高写得一手好字,并且很会拉关系。这证明了赵高为什么能够接近当时幼小的秦二世胡亥,靠本事得来的。秦始皇很高兴:“好,二公子很喜欢你,你就伺候二公子吧!”完了胡亥想当皇帝的时候,靠的也是赵高,这皇帝才当上的!没有赵高拉关系的找李斯,还说服李斯,这皇帝肯定是公子扶苏的!
赵高很聪明,也很有心计,否则他的“皇位”(有实无名)是怎么坐上的呢?可惜赵高这么聪明,不干点正事,否则扶苏继位,也能当个总管什么的.,也不至于被胡亥的侄儿干掉了。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九
秦朝末年,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
这时的秦二世胡亥年纪尚幼,称帝后,升任赵高为郎中令,赵高的野心还没有满足,他想进一步登上帝位,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
有一天,赵高献一头梅花鹿给秦二世看,他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陛下的一匹马。”秦二世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丞相你糊涂了,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是一匹马呢?”赵高一本正经地说:“这确实是马而不是鹿,你要不信可以问问你身边的大臣,究竟是马还是鹿。”
秦二世随即问左右的臣子:“你们说呢?”
赵高的亲信和讨好赵高的一部分臣子,都说是马,只有那i些正直的大臣实说是鹿。不久,赵高暗中将那些说实话的大臣杀的杀,关的关。这样,朝中大臣越来越怕他,他也就越来越为所欲为了。
207年的一天,赵高终于逼迫秦二世自杀。
成语“指鹿为马”便来自这段历史。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
1、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就应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厌恶。
2、你们“斧头帮”使出的招式叫“指鹿为马”,自称京城水景住宅,“坐享清凉的河边生活”,其实但是是1条污水沟,像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3、赵高透过这次试探,摸到了底,他看出,凡是说实话的,不一样意他“指鹿为马”的大臣,都是反对他的人。
4、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5、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6、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的时候。别人指鹿为马,就要跟着指鹿为马。别人指站为箱,就要跟着指站为箱。
8、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9、从中国历史上的赵高“指鹿为马”,到建国以来的历次户外无一不证明。
10、愈是当大官的人,愈是就应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厌恶。
11、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12、你可能以前听说过委员会设计过一个指鹿为马的故事。
13、真理只有一个,不能够指鹿为马,也不能够白马指为黑马。
14、大凡世人均对他的指鹿为马津津乐道。
15、在如今的社会中,为了保住自我的饭碗不被打破,员工们只能阿谀奉承,即使领导指鹿为马,他们也得应声附和。
16、岂不知奴才发烧了能够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17、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时刻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8、秦朝末年,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为了排除异己,他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花招。此举既将皇帝秦二世玩于股掌之上,又能将那些不阿权势敢讲真话的大臣识别出来,以便加以清除,可见其用心之深毒。
19、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20、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就应。
21、商家的刻意炒作,往往是一种欺骗,他们先是旁征博引,继而指鹿为马,让消费者难辨其踪。
22、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23、环境科学家都支持设定行动的'优先顺序;隆伯格指鹿为马,只但是正因他反对别人订定的顺序。
24、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25、咱们对待科学就应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26、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27、有球印又怎样,指鹿为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28、做事必须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29、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就应。
30、一些开发商听到某些“官话”后也拍案而起:“简直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
31、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一
打开《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篇篇历史故事映入眼帘,有大禹治水、纸上谈兵、怒发冲冠、指鹿为马等。
《指鹿为马》中写在秦始皇南下时,一病不起,便叫人传旨让他的儿子辅佐,结果没想到到京城就驾崩了,赵高让传旨的下人改了皇帝的名字,那人被迫无奈才改了名字,让秦二世当上了皇帝。秦二世知道是赵高让他当上了皇帝,就让赵高当上了郎中,把朝中大事都交给他管。
赵高上任后,就把他当初反对他的人暗中杀了,丞相也难逃魔掌。赵高当上了丞相后,有一次,他把鹿当成了马献给了秦二世,有人在朝上说这不是马,事后,赵高又让人把那些说不是马的人杀了。最后秦二世死了,下一代皇帝把赵高免了官还杀了赵高。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恶人有恶报,赵高因杀人太多,最后还是被人杀了。秦二世虽然说是靠赵高当上皇帝的,但也不能偏信他,让他管大权,杀人无数,害人害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学习赵高,自己有权在手,就肆意妄为,应该用行为去感动他人,让别人认可你。例如当你当上班级干部时,有人不服你,不要使用武力解决,而是以德服人。也不应该学习传旨的官员,因为别人的恐吓,就不敢报告上级,亮出他的丑事。更不应该偏信一个人,像秦二世一样,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在生活中,总是进谗言的人,或许他正在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二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指鹿为马”。它来源于历史故事。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做了宰相高职,想亿伺机再推倒胡亥篡夺皇权。赵高狡猾阴险,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为了测试各个官员对他的态度,一日,赵高拉来一只鹿,当着众大臣的面对胡亥说:“陛下收下这只卑臣千方百计寻得的好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错了?你拉来的是一只鹿哇,哪里是良马?”赵高并不理会皇帝的话,却仔细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有人跟着赵高随声附和,有人却说真话指出是鹿非马。结果,说真话的陆续都被赵高设计杀害了。从此,留下“指鹿为马”成语。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这个赵高真是个大坏蛋,把正直好人都给杀死了!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三
最近,我被一本厚厚的书给迷住了,而那本书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记录了从盘古开天地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书中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都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观全局再做出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判断,而不是以偏概全,胡乱臆测。
这就是我所看的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指鹿为马”的故事。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四
“指鹿为马”,是一种极端的虚假和欺骗,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就曾利用这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当今社会,这种欺骗和虚伪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但我们应该明白,“指鹿为马”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幸和危险,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指鹿为马”会损害自己的信誉和声誉。
虚假和欺骗无法掩盖真相。当我们为了某种利益不得不使用这种手段时,我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自己真正存在的价值,失去了信誉和声誉。这样的做法会让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感到无助和失望,对个人品格和精神信仰的摧毁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守真实和诚实,这样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和信任。
第三段:“指鹿为马”会影响我们做决策的能力。
所谓“指鹿为马”,不仅仅是欺骗他人,更重要的是欺骗自己。这种虚假和欺骗一旦成为习惯,就会玷污我们的思想和判断力。我们会失去对事物的真正认识和理解,会因为经常说谎而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摆脱虚假和欺骗的阴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第四段:“指鹿为马”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中,诚信与规则的坚持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最基本要素。如果我们经常使用“指鹿为马”这种手段,使得社会失去公正、公平的基础,从而引发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诚信和信用,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五段:结论。
总之,虚假和欺骗无法给我们带来幸福和自豪感,只会给我们带来假象和不幸。我们应该保持真实和诚实,坚持对自己和他人的承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精神水平。只有这样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让我们一起反对“指鹿为马”,守护真实和诚信的常态,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努力奋斗。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五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与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1.解释下列字意思。
(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
(4)以臣之言不然。以:
(6)丞相何为驾鹿。为: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翻译句子)。
3.“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赵高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群臣半言马半言鹿。”你认为言鹿者为何人?言马者为何人?
1.(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跟随、跟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相信。
(3)以鹿为马。以:将。
(4)以臣之言不然。以:以为、认为。
(5)以鹿为马。为:当作、作为。
(6)丞相何为驾鹿。为:与何一起意为为什么、为何。
2.译为:秦王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了馋臣的`话。
3.目的是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注:解此题应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4.说是鹿者,是反对厌恶赵高者;说是马者是巴结讨好赵高者。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六
今天,我读了《指鹿为马》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奸臣赵高牵着一头鹿,说:“老臣,这匹好马可日行千里。”秦二世产:“丞相你错了,这是一头鹿。”赵高又问大臣们,结果鹿的大臣全部被杀了。
我不是劝大家有不要相信真理,而要用旁敲侧击地方法,让别人感觉到这一理论是对的,且说话要婉转,不要太直白。比如说,春秋时期,吴王伐楚,谁也不可劝阻。有个人知道进策也不前,便到吴天后园打鸟,吴王问了:“你在干什么?”那个人就指给吴王看,说:“你瞧,蝉儿只顾吸树汁,螳螂想吃它都不知道,同时,黄鹤还在后面瞧着呢,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知身后的危险。”吴王想了一想,打消了攻楚的想法。
有时,婉转的表达更能达到效果,但一定要坚持真理。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七
一座古城陷落,离散者。
在灰烬深处寻找亲人。
是他们的命,不可改变。
你可以饮酒高歌。
忘却曾经的苦痛。
像影子一样孤独。
你也可以将谎言描述为美丽。
否认罂粟有毒。
但是。
你终将死于时间,它双刃闪亮。
剔尽你的肉身。
神会将你焚烧。
将你的黑心抛入地狱深处。
11月25日夜,北京。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八
指鹿为马,是一种极端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在我看来,指鹿为马的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欺骗与误导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利益和虚荣所带来的心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指鹿为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警觉自己的行为,让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评估和判断事物。
首先,指鹿为马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欺骗。我们常常能在社交场合中见到这种行为的存在,如有人明明做错了却依然大言不惭地辩解、谎报数据等。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能够掩盖自己的过错,并获得一些不当的利益。这种欺骗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和别人的利益,更是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既避免自己成为欺骗者,也要敢于揭露和抵制欺骗行为,构建一个正直诚信的社会。
其次,指鹿为马的行为也反映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利益和虚荣的心态,这也是引发欺骗行为的根源。在当今社会中,利益是推动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有些人甚至会不择手段地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欺骗他人,把这种行为视为是一种聪明才智。然而,这种行为的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坚持诚信守信的原则,将利益与道德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走出我们想要的生命之路。
另外,指鹿为马的行为也对人们的智慧和衡量能力带来了挑战。我们知道,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是依赖于个体的知识、智慧、经验和直觉的,指鹿为马的行为正是通过对知识、智慧、经验和直觉的干扰,来达到欺骗的目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积累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才能更准确地分辨是非、调整态度、处理问题。
最后,指鹿为马的行为还警示我们审视真相和权威的重要性。指鹿为马的行为本身就是混淆真相和权威,使人们认为假的是真的,让人们迷失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范受到虚假信息和权威的干扰捆绑,不能被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言辞所唬弄。只有严格评估真实的情况并仔细思考一件事情的事实面,依据客观的标准评估其真实价值,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总之,指鹿为马这种行为所蕴含着的思想深度超越了表象,需要我们深度地思考和领悟。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坚持我们的原则和信仰,不盲目从众跟随,不为所欲为追求短暂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真实和价值的高度上审视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
2023年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大全(19篇)篇十九
今天,我读了《少年读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指鹿为马》。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赵高的丞相,野心很大,一直想独揽大权,他要看看哪些人对他忠诚,拥戴他。一天,他在朝堂中牵了一头鹿献给了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这是一头鹿!赵高故意问左右的大臣们,有的大臣不回答,有的大臣说是马,奉承赵高,有的直接说是鹿。赵高便把说鹿的那些大臣记下来。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大臣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像故事中那些顺从赵高之人一样,说话颠倒是非,不分黑白,说真话怕日后别人会害他。但也有一些正直、光明正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支持真理,都会分清黑白对错,不会说违背自己良心的话,不会像那些胆小怕事的奸臣一样贪生怕死。这些正义的人才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学会诚实,不要因为害怕,而逃避错误,甚至学着撒谎来掩盖自己的错误。遇事要敢于承担责任,改正发生的错误,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才会取得更大进步,犯错时不要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那样只会错上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