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份精心编制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您带来启示。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一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4.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5.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了解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的方法,从中体会到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及作用。懂得有关生物节律的知识,学会观察周围生物节律的现象。
1.师生共同搜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1、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
2、生在预习基础上谈看法,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生命时钟》
1、按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1)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2)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师提示抓中心句)
(3)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桌交流,批注在课文旁边。
2、检查自读,交流体会。
(2)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学生交流看法,在交流中引导了解课文结构特点:总分及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引导进一步学习。
1、复习听写生字词
2、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生回答,师板书:生物节律
4、生答师出示小黑板,强调结构特点:总分及中心句
5、齐读小黑板,整体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生用一句话归纳。
(一)学习1段
1、师引:第1段作者是怎样引出生命时钟(生物节律)这个话题的?
2、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师评价。
3、默读此段,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从句式、修辞、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等方面去思考、批注。(排比、拟人、语言生动、准确、举例说明等)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示生物活动及时间表格(小黑板),师引读,生齐读表格。
5、师小结本段,指导学生按规律背诵此段。
6、当然像这样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生物也有这样的生命时钟?说一说(或仿书上的句式说)。
(二)学习2段
1、出示句子: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思考:齐读,讲了几层含义?哪两层?用什么关联词连接?(不仅……而且……加着重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递进)指导读出这种关系,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两层意思的?指名读课文相关内容,生想象理解,交流“潮汐”资料。
3、像这样使用关联词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吗?生勾划,抽生读。
(三)学习4段
1、出示句子: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1)强调关联词,4段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过渡句、中心句)
(2)这句话包含哪两层含义?本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板书:昼夜节律、年周期节律)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介绍生物的年周期律的?抽生读4段。
4、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也是按年周期律进行的,说一说。
(四)学习3段
1、节律的周期不是单一的,那生物节律是不是也多变呢?
2、生回答后,出示句子: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强调关联词)
3、分析此句包含的两层含义(肯定…否定…)并列关系,造句。
4、举了几个实验来说明这个现象?学生归纳(招潮蟹和科学家的实验),抽生读3段实验过程,边读边思考其作用,师归纳,强调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
(五)学习5段
1、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出示句子: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齐读最后一段。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对说明文有了哪些了解?(文体、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所获得的知识等)
2、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物节律现象,懂得了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希望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律,获得健康的生活。同时学好知识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1、课文举例介绍了有趣的生物节律,课外去搜集更多相关的例子,大家交流,并仿照课文1段的句式写一写。
2、阅读本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生物趣话》。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一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重点词语的含义。
2.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储备,鼓励多种方法查阅资料,感悟文章内容;多种方法识字。
3.通过了解动、植物的生物钟,充分感悟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热爱,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10个一类生字。
2.了解动植物的生物钟。
3.理解文章的内容。
4.熟勤拜貌窝字形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印度班加罗尔城,有一只猴子和一只狗经常按时定点在一起相会。每天上午9时30分,猴子就先来到路旁的树荫下等着了,接着,一条狗也摇着尾巴跑来。于是,猴子就骑上狗背,一起上街游逛。这一对神奇的伙伴,吸引着人们跟着围观。说来有趣,它们天天聚会老时间,老地方,从不失约,也不迟到,好像他们都懂得看钟表似的。
这件有趣而古怪的事儿是怎么一回事呢?科学家认为,这一对伙伴的协调行为,是他们体内的生物钟在指导他们的行动。我们也将其称为自然界的时钟(板书课题)读课题。这是一篇科普类文章。
课文中哪一处介绍了生物钟?找一找,读一读。
二、师范读全文,注意字音。
一些字音难于掌握,指导学生多读:凋、喇、叭、蠢、潮、汐。
三、学习小组合作读文。
小组成员研究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四、学习一类生字。
1.学习生字:
熟:熟知熟菜成熟熟睡熟悉熟人熟练熟手。
熟铁熟皮子饭熟了深思熟虑熟能生巧。
观:观看观摩观光观察观瞻奇观壮观乐观观点观念人生观宇宙观坐井观天走马观花。
艳:鲜艳艳丽艳情艳史艳羡艳阳天。
貌:相貌容貌礼貌全貌貌合神离。
皎:皎皎白驹皎洁。
窝:鸡窝狼窝窝贼窝赃窝藏贼窝酒窝窝火窝心窝工马蜂窝一窝小猪。
勤:勤快勤劳出勤缺勤考勤后勤内勤外勤殷勤勤洗澡勤学苦练。
拜:拜托拜访拜望礼拜拜年拜寿拜将拜把子。
构:构造构屋构图构词构怨虚构构思佳构。
赴:赴宴赴约赴北京赴汤蹈火。
2.读词语,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多种方法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第一自然段,引发思考。
1.通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说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呢?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自然界中的植物、小动物都有生物钟,所以说大自然就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3.作者分别在哪一自然段介绍了它们的生物钟?
二、读第二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生物钟。
2.重点介绍的是哪几种花开放和凋谢的`时间?
3.认识分号,并了解它的用法。
4.你还知道哪些花开放及凋谢的时间,请仿照书中的写法为大家介绍一下。
5.有感情朗读文。
三、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小动物的生物钟。
2.重点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的活动、休息时间?
3.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句用的好,说一说好在哪里?
4.请你也尝试着写一个拟人句。
四、读第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
2.小组汇报,教师检查指导,做好评价。
五、读第五自然段。
1.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生物钟现象?
2.播放有关自然界生物钟的课件,拓宽学生知识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制作问题树。
教学过程:
一、读课后一题中的词语。
二、积累好词。
绽放笑脸争奇斗艳含笑点头东方欲晓日落西山蠢蠢欲动公鸡报晓皎洁拜访。
三、学习制作问题树。
讲几点要求:
1.敢于针对文章提出问题。
2.把问题归类。
3.将问题写在问题树上。
4.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
1.书写生字,熟读课文。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结合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制作一棵问题树。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三
1.自主学会生字,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4.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5.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特性的内容。
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2.揭示课题。招潮蟹和时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了解。(板书课题:17.有趣的生命时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三读课文,在书上勾画批注相关内容。
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二读(小声读),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三读(默读),边读边想,看看阅读中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准备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自学成果。
(1)小黑板出示生词: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指名读、齐读。出示带生词的句子,逐句指名读;抓“焕”字理解“精神焕发”,联系句子说说在文中的意思;说出自己对“盗窃”的理解;看图理解“大螯”。
(2)指名说说不好读的地方,指导学生练习读正确、读顺畅。
(3)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是生命时钟?指名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不做深入讨论。
(4)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物时钟?教师相机点拨:第1段抓总结概述句,第2段抓过渡句,第3~5段抓总起句(中心句)。在学生交流中,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各种构段方式。
(5)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用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三、结合资料,阅读第1段。
1.同学们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请大家读读第1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请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生物节律。小结:生物节律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本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我们也俗称“生物钟”。
动植物名活动时间活动周期。
交流,小结:课文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命时钟,同时指出了像这些动植物一样,活动周期接近一昼夜(24小时)的就是昼夜节律。
3.请6名同学分读一二句,齐读第三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先分别举例,然后总结规律。)。
4.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分号、省略号,领悟课文句子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第1段。
四、小结本课,布置练习。
1.课文介绍了关于生物节律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第1段时,我们知道课文采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问题,通俗易懂。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种说明方法。
2.当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同桌互背、老师抽查)。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四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和运用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背诵课文第1段。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举例说明法的好处。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动、植物生物节律的资料。
教学建议。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连动、植物也有时钟,本文用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为我们展现了动、植物王国里神奇的生物节律:招潮蟹随潮水变色,燕子随季节迁徙,牵牛在早晨开花,夜来香夜晚浓郁芬芳这些吸引我们眼球的现象,其实是生物的节律,生物节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意破坏良好的生物节律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
文章共有5段,可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是第1段,这是课文的总起段,把生物世界中生物节律罗列出来,以引出生物活动按昼夜节律周期进行这一话题。第2~3段是第2部分,以招潮蟹为例印证了生物的活动按昼夜节律周期进行这一话题,同时告诉我们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因为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物时钟。第3部分是第4段。先用一个过渡句告诉我们生物还有年周期节律,小燕子、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的活动规律就属于年周期节律。第4部分是最后一段。这个部分写了生物节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全文内涵突现的重点。从动植物到人类,要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律,生活才会更美好。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从中体会到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举例说明的方法。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五
1、自主学会生字,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3、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研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4、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5、理解递进、选择等复句关系,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特性的内容。
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
1、师生共同收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2、揭示课题。招潮蟹和时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了解。板书课题:17、有趣的生命时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三读课文,在书上勾画批注相关内容。
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二读(小声读),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三读(默读),边读边想,看看阅读中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准备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自学成果。
(1)小黑板出示生词: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指名读、齐读。出示带生词的句子,逐句指名读;抓“焕”字理解“精神焕发”,联系句子说说在文中的意思;以口头语理解“盗窃”;看图理解“大螯”;用造字法规律理解“卉”进而理解“花卉”。
(2)指名说说不好读的地方,指导学生练习读正确、读顺畅。
(3)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是生命时钟?指名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不做深入讨论。
(4)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物时钟?教师相机点拨:第一段抓总结概述句,第二段抓过渡句,第三四五段抓总起句(中心句)。在学生交流中,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各种构段方式。
(5)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用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三、结合资料,阅读一段。
1、同学们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请大家读读第一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请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生物节律。小结:生物节律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本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
交流,小结:课文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命时钟,同时指出了像这些动植物一样,活动周期接近一昼夜(24小时)的就是昼夜节律。
3、请6名同学分读一二句,齐读第三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4、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分号、省略号,领悟课文句间关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小结本课,布置练习。
1、课文介绍了关于生物节律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第一段时,我们知道课文采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问题,通俗易懂。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种说明方法。
2、当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同桌互背、老师抽查)。
第二课时
一、听写句子,引入学习。
1、听写句子。
(1)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2)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
(3)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4)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小黑板出示这些句子,订正。
3、引入学习。朗读听写的句子,回忆课文,说说分别涉及到课文哪些段落?
二、紧扣句子,领悟表达。
1、自读课文,想想听写的4个句子在各自段落中起了什么作用。
2、出示句子: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1)这句话讲了哪两层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你读出这种关系。指名朗读,请学生在关联词下加着重号,齐读句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这两层意思的?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关于第二层意思,学生理解困难,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关于“潮汐”的资料,帮助理解。小结:招潮蟹觅食、身体变色的周期因与潮汐时间一致,所以叫潮汐节律。
3、像这句话这样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还有吗?请你找一找。学生找出后,出示句子: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1)读句子,说说表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注意提醒学生:课后题标的是“除……还有……”,其实,常见的格式是“除了……还有……”,如采用课文里的格式,应该套用“除……外,还有……”。
(2)课文哪些段讲了昼夜节律?这段要讲什么节律?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年周期节律。
(3)仿照第一段的样子,改写本段。
(冬天降临,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避寒;春回大地,燕子又飞回到北方筑巢、觅食、生儿育女。兰花在春天争艳,荷花在夏天盛开,菊花在秋天怒放,梅花在凛冽寒风中散发出幽香……这些生物的活动是按着年的节律周期进行的。)
(4)指名交流、师生评点。
(5)结合收集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周期的节律?请用上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说一说。
5、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研究生物节律呢?出示句子: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读句子,略读最后一段。
三、回顾全文,揣摩顺序
1、学完这篇课文,你了解了那些关于生命时钟的知识?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段之间的前后联系。在表明段间联系的地方作简单批注。指名交流。
四、完成练习,适度拓展。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六
一、课文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德诺十岁就患了艾滋病,谁都躲着他,只有艾迪还一样当他好朋友。艾迪带他找医生,帮助他熬汤药,艾迪还曾经说过:“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最后,德诺离开三天后,他静静地躺在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鞋。因为他临死前都记着当时艾迪对他的照顾与给予他的快乐。小艾迪虽然没能给好朋友德诺找到延续生命的药方,但他却给了德诺一生中最好的药方--快乐的友情。
二、名言摘记。
你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掌握它的宽度、深度和高度。
如果生命不会完结,生命也就不会有价值;正是部分因为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才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生命并不是一种辉煌的奇观或是一场丰盛的宴席,它是一种岌岌可危的困境。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而不在于活得长久。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友谊是宁神药,是兴奋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
大量的友谊使生命坚强,爱与被爱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三、课件制作。
1、课题“生命的药方”
2、“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3、月明星稀的夜晚,艾迪和德诺在一起。
4、课文插图。
5、艾迪与德诺妈妈的对话。“艾迪:“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住艾迪,“德诺一生中最大的病其实就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6、伴着乐曲,在课件2上飞出下列句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
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们可以献出爱心;
虽然爱心无法将病痛减轻,
但是可以将温暖留在心里;
虽然温暖不能驱逐死亡,
但是可以重新燃起斗志……。
虽然命运会受到一次次地捉弄,
但我们可以用孤独的药方--友情。
来陪伴即将离去的朋友,
以快乐蔑视死神,
让温馨的幸福永远荡漾在逝者的脸上。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为他人送去生命的药方!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珍惜生命,懂得在任何时候都要充满信心,敢于与命运抗争,感受友情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
5、生命的药方。
--快乐的友情。
德诺艾迪。
不幸染病寻找药方。
孤独无助熬草药。
找医生。
怀抱球鞋赠球鞋。
玩游戏。
静静离去……。
五、教学设计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师生问好。听着同学们响亮的声音,看着同学们花一样的笑脸,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美好。可是,同样是十岁的德诺却没有了这种幸福,那年因为输血,德诺染上了爱滋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德诺怎样度过,他的好朋友艾迪又给予了他怎样的鼓励和支持,《生命的药方》也许能带给我们与以往不一样的感悟。(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问: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心中产生过哪些疑问?
3、学生以不同语气读课题。(坚强的语气--读出了与生命的抗争;深情的语气--读出对生命的期盼。)。
(二)深情感悟。
1、自渎课文,把语句读通顺流利,有不认识的字词自学完成,也可以问老师。
词语反馈:杳无音信发颤病毒兴奋不已摸脉泪如泉涌。
2、再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德诺的病重、孤独?
3、反馈。展示课件2。
“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a、反复引读。
b、从“微弱、那么黑、那么暗”等词中可看出德诺病重,害怕,孤独。
c、句式改写:以第一人称改写句子。
4、展示课件3:月明星稀的晚上,两个好朋友聊天。
a、读对话。
b、想象他们还会说些什么?艾迪会怎么安慰德诺?
5、艾迪不仅这么说,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德诺做了哪些事?
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
艾迪为德诺熬药;
艾迪带德诺求医;
艾迪安慰德诺,表白自己一直会陪伴他,并把自己的臭鞋塞到德诺的手上。
6、展示课件4:病房陪伴(课文插图)。
看图说话;艾迪还会为德诺做哪些事?
小结: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德诺在艾迪的鼓励下,没有放弃与生命抗争,就像飞蛾,就相小苗,就像身残志不残的杏林子。在病房里,依然会传出笑声。
引导:如果我是医生,我愿尽自己所有为他治病;如果你是--(引导学生激起同情心,愿意为伙伴献出一份爱心。)。
过渡:善良的孩子们,你们与艾迪一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在德诺最孤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德诺是不幸的,因为--------;
德诺是幸运的,因为--------。
引导:什么是友谊?艾迪和德诺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友情。)。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友谊是宁神药,是兴奋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
大量的友谊使生命坚强,爱与被爱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三)情感升华。
1、艾迪为德诺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展示课件5,引读:
(板书:生命的药方--快乐的友情)。
2、、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双球鞋。有了艾迪的球鞋陪伴,我想,德诺已死而无憾。
3、、故事已结束,但留给你的是什么呢?学生谈谈读后感。
a、如果自己受到挫折,将会勇敢地面对;
b、如果朋友受到挫折,我将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他,挽救他。
4、在音乐声中轻轻朗读: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
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们可以献出爱心;
虽然命运将会受到一次次地捉弄,
但我们可以用孤独的药方--友情。
来陪伴我们的朋友,
以快乐蔑视困难,
让温馨的笑容永远荡漾在我们的脸上。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为他人送去生命的药方!
(四)友情延续。
1、《生命的药方》读后感。
2、珍惜朋友,关爱他人。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七
就像一叶终归有终点的风帆。
注定会充满荆棘、遭遇艰险。
也注定要迎接挑战。
纵使时光短暂。
也纵使不会一直到永远。
倘若没有了勇敢。
生命的意义只会停滞不前。
到不了湛蓝大海的另一边。
——那充满希望的明天。
时间的表盘。
就像摇曳着的单调秋千。
有着记忆里的沉淀。
也充满孤寂的绻卷。
纵使春秋更替、岁月变换。
没有了青春容颜。
但仍有微风在身边陪伴。
便可在彼此窄窄的心田。
激荡起层层的漪涟。
——回味着淡淡的瞬间。
记忆的'碎片。
好像朦胧夜空徒留的繁星点点。
有过天真烂漫。
尝过苦尽甘甜。
模糊着有故事的那些年。
清晰地透出幕幕的笑脸。
即使拼凑不出当时的画面。
重现不了曾经的狂欢。
也早已拨乱了此刻的心弦。
——让人无尽的流连。
未来的光环。
就像拉开的一席厚实的卷帘。
睁开眯着的双眼。
朝向着明媚的阳光寒暄。
声带抖动出幸福的呢喃。
迸发出崭新的自然。
万物苏醒、不可沉湎。
早已忘却那昨日里的疲倦。
阴霾如飞舞的的蝴蝶一般。
——消失在银辉满园。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八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4.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请保留出处。
5.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了解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的方法,从中体会到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及作用。懂得有关生物节律的知识,学会观察周围生物节律的现象。
1.师生共同搜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一、质疑引入。
1、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
2、生在预习基础上谈看法,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生命时钟》。
二、初读,了解大意。
1、按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1)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2)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师提示抓中心句)。
(3)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桌交流,批注在课文旁边。
2、检查自读,交流体会。
(2)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学生交流看法,在交流中引导了解课文结构特点:总分及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引导进一步学习。
1、复习听写生字词。
2、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生回答,师板书:生物节律。
4、生答师出示小黑板,强调结构特点:总分及中心句。
5、齐读小黑板,整体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生用一句话归纳。
(一)学习1段。
1、师引:第1段作者是怎样引出生命时钟(生物节律)这个话题的?
2、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师评价。
3、默读此段,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从句式、修辞、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等方面去思考、批注。(排比、拟人、语言生动、准确、举例说明等)。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示生物活动及时间表格(小黑板),师引读,生齐读表格。
5、师小结本段,指导学生按规律背诵此段。
6、当然像这样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生物也有这样的生命时钟?说一说(或仿书上的句式说)。
(二)学习2段。
1、出示句子: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思考:齐读,讲了几层含义?哪两层?用什么关联词连接?(不仅……而且……加着重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递进)指导读出这种关系,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两层意思的?指名读课文相关内容,生想象理解,交流“潮汐”资料。
3、像这样使用关联词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吗?生勾划,抽生读。
(三)学习4段。
1、出示句子: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1)强调关联词,4段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过渡句、中心句)。
(2)这句话包含哪两层含义?本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板书:昼夜节律、年周期节律)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介绍生物的年周期律的?抽生读4段。
4、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也是按年周期律进行的,说一说。
(四)学习3段。
1、节律的周期不是单一的,那生物节律是不是也多变呢?
2、生回答后,出示句子: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强调关联词)。
3、分析此句包含的两层含义(肯定…否定…)并列关系,造句。
4、举了几个实验来说明这个现象?学生归纳(招潮蟹和科学家的实验),抽生读3段实验过程,边读边思考其作用,师归纳,强调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
(五)学习5段。
1、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出示句子: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回顾。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对说明文有了哪些了解?(文体、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所获得的知识等)。
2、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物节律现象,懂得了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希望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律,获得健康的生活。同时学好知识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1、课文举例介绍了有趣的生物节律,课外去搜集更多相关的例子,大家交流,并仿照课文1段的句式写一写。
2、阅读本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生物趣话》。
昼夜节律遵守节律。
生物节律{}。
年周期节律健康生活。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九
3.什么是生物时钟?生物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段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课文,并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第1段:
1.生物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小声自由读这一段,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
2.交流。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有自己的生物时钟这一自然现象。
3.朗读这一段。对这些现象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物时钟?生畅所欲言,相机引导学生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感受排比的句式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背诵。
学习第2、3段:
1.找出中心句,了解主要写了什么?
2.生物的活动是怎样按节律周期进行的呢?默读第2、3段,并思考。
3.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适时引出课后2题的关联词,引导学生理解、造句。
4.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是按昼夜节律周期进行的?生交流资料。
5.引读这段。
学习第4段:
1.勾画出中心句,了解本段主要内容。
2.生物除了昼夜节律外,还有什么样的周期节律?齐读第4段,并思考。
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关联词的衔接。
4.交流资料。
学习第5段:
1.找出中心句并思考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
1.诵读全文,说说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
2.交流,相机点拨举例说明方法的用处。
3.原来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要好好运用它。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
《有趣的生命时钟》是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都是科普类的文章,本文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为我们展现了生物王国里神奇有趣的生物节律(生命时钟),并告诉我们,生物节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意破坏良好的生物节律会引起疾病。虽然是科普文章,但本文有趣的话题,生动的文字,巧妙的表达方法,使课文引人入胜,深受学生喜爱,也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极好的范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课后练习的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在课堂中以以下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一、以“趣”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感知内容,了解写作特点。
本文虽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但全文却以“趣”贯穿:有趣的话题,有趣的现象,有趣的例子,有趣的语言……因此,我以“趣”为突破口,抓住有趣的内容,通过自读、默读、个别读、齐读、引导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课文,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深奥的科学知识,并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明白各段的中心句,举例的说明方法及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感受到作者遣词选句的生动性、准确性、科学性。虽然课堂中这样做了,但感觉读的训练还不够扎实有效。
二、主动发现,引导背诵
课文第一段是总起段,通过罗列几种有趣的生物节律现象引出“生物活动按昼夜节律周期进行这一话题”。这段话既有生动的描写、形象的修辞,也有准确的说明,是一段有趣又非常准确的说明文字,也是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文段,虽然文字不少,但有很多规律可循,因此,在学生熟读本段之后,引导学生从句式、修辞,说明方法,表达顺序、效果等方面去谈自己的“发现”,大家畅所欲言,表现得很出色,说出了许多连我都没想到的“发现”,然后我把他们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归纳,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了这段话的内容,再引导、背诵读。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背诵技巧,背诵的速度比平常快得多,也进一步弄懂了相关的知识。
三、抓住关联词理解句子,学会使用关联词。
本课第一段的中心句都使用了关联词,课后也有针对的练习题“理解句子,用关联词造句”,如何正确理解、运用这些关联词呢?于是我把这样的训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先找出各段中心句,再齐读句子,句划关联词,然后理解句子的含义及关联词的作用,最后用关联词造句。通过训练,学生了解了句子的含义,又学会了正确使用关联词。
西师大版《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反思
四、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对生物王国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本文在介绍生物节律时列举了大量有趣、鲜话的例子来说明生物的节律现律,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大自然的这种奥秘显得不那么深奥,但除了这些,生物王国里还有许多神奇的现象也值得同学生们去探索、了解。这也是本课目标之一,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欲望,在课前布置学生搜索了自己感兴趣的例子和资料,在课堂内交流,学完课文后,又布置阅读作者的另一本著作《生物趣话》,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书籍。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都很积极,对大自然的神奇充满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深深地感悟到了生物节律及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
但这堂课的设计及教学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老师引导较多,留给学生自读、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充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表现比较被动,除了几个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应该多设计一些思考、讨论、交流的环节,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碰撞,激发学生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朗读训练不充分。虽然读得很多,也有各种形式的读,在读的时候,老师也指出了问题所在,但碍于时间关系没有充分训练,因此朗读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课堂时间分配不够恰当
前面的教学环节有点拖拉,尤其复习回顾的环节用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进展,后面的教学显得太仓促。
虽然这堂课有很多缺憾,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让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与同行的交流、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关键语段的揣摩与朗读,领会其内涵与表达作用,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
2、通过对石缝间的生命的解读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关键语段的分析与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石缝间的生命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在没有土壤的石缝间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不毛:贫瘠的或未被开垦的地方或连草都不长的地方。
倔强: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
野草,蒲公英,松柏。
3、齐读第六段(松柏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松柏写出石缝间的生命的倔强的?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析。
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句式、具体词语等方面进行分析。
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间挣扎着生长出来,树皮都破了,向上生长是多么地艰难……。
(3)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品读,感受文字内涵。
4、请同学们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野草与蒲公英的“倔强”的。自由朗读四五两段,找出具体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具有哲理性的句子进行品读。
三、深入探究。
2、作者仅仅是为着石缝间的生命而感动吗?齐读文章最后三段,找出感触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借礼赞石缝间的生命,来礼赞一切在困厄境遇中顽强拼搏的生命!
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即通过对生长在石缝间的野草、山花、松柏的描写,表达了对一切顽强生命的礼赞。
四、小结。
不论是渺小如草芥,还是高大如松柏,所有的生命都有权自认为壮丽辉煌,都能在困厄的境遇中坚持自我,顽强拼搏。同学们,愿你们在面对困难时,想想这些石缝间的生命。生命正式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五、拓展延伸。
你能找出在困境逆境中顽强地生存,经过拼搏,实现自身价值的实例吗?
六、作业。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短文。注意要有具体的描写,做到“物”“志”和睦。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二
一、动画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特意选了一段,让同学们欣赏。边看边回忆,这段动画片叫什么名字?看完后告诉大家。(放媒体:孙悟空大闹天宫)。
2、学生观看并回答。
3、是呀,动画片上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老师想问问大家,天上真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吗?月亮上是不是也真的有漂亮的嫦娥姐姐?我们看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平时听到的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等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但是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宇宙生命之谜》。
二、自学第2~5自然段。
1、们说说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学生发表意见。
对呀,从理论上来说,宇宙是无限的。我们地球上存在生命,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星球系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因此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自学第3~5自然段。
(过渡:为了探索地球之外的天体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1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媒体出示思考)。
(1)天体上存在生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生自学后汇报。
(1)学生汇报后出示结论,这四个条件是人们在了解了生命起源过程之后总结出来的,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的天体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2)学生汇报时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图,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图上指出相应的行星并说明是否存在生命的原因。最后出示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合作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第6~8自然段,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并找出科学理由。如果自己收集了有关火星方面的资料的同学可以把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向全班交流,并展示资料。
3、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4、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目前来说科学家们在火星表面没有发现,但是生命是否存在着天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可得我们人类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总结。
至今,人们尚未能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科学家们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近年来通过对落到地球上的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1976年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陨石雨,其中最大的陨石块中也找到了有机分子。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科学家们今天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你们长大后能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我们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五、拓展。
课后,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里的知识,开展一次“学科学爱科学”的主题班队活动。同学们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书籍中查找,也可以从网络上去了解。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文并茂。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三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揭、陨”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互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自转时间相似;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1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四
1.自主品读: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1.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2.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积累名言:
b.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五
丰台初级中学衣振庆。
一、一、思路综述: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动着对高昴的生命力的赞颂。阅读这篇文章,应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那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识、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热烈赞扬,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奋斗的可贵品质。
二、二、教学简说:
(一)(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窘迫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受到教益。
(二)(二)目标展示:
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高昴的生命力的礼赞。
(三)(三)&。
[4][5]。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0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惟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课文。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学生感兴趣的天文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通过自学、分组讨论了解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所讲的内容。继续教育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保护好地球环境,让我们的家园、让大自然更美!
探究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宇宙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同学们,请你收集有关的最新材料,为自己今后探索宇宙的生命存在奠定基础。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学教案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七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课件下载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互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课件下载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