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通常包括问题的背景介绍、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结构清晰且条理性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和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资源,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一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它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刚过去不久,热闹喜庆的氛围似乎仍停留在眼前。为了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是否被良好传承以及大家对中秋节的发展起源是否熟知,我采取了个人逐一询问和问卷的方式,对高二五班学生关于如何度过中秋节进行了以下调查:
一、在您心目中,中秋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您知道其发展起源吗?
据我调查统计,有80%的同学只知道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对它的发展史毫无所知。只有20%的同学在了解中秋节的基础上并对其有一定的初步深入。然而对中秋节的发展和起源有全面认知的同学却是0人。这充分说明了大家都并不怎么重视中秋节。近年来,随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外国节日传入中国,新颖的过节形式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他们逐渐热衷于过外国节日,慢慢地就淡忘了祖国的传统节日。这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改变这种社会风气,我认为我们要大力宣传祖国的传统节日,让更多的人熟知并了解到传统节日是不可替代的。
据我调查统计,有10%的同学表示“忘记看了”,而有90%的同学赏月了并拍摄了照片。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对赏月很感兴趣的。月亮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我认为,我们要传承中秋佳节的风俗,号召更多的人在月光分享亲情和友情。
据我调查统计,100%的同学都吃了月饼,这充分说明大家对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已经牢记于心。在中秋夜,沐浴着同一轮月光,共享着象征着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乐事。我认为大家要再接再厉,在品尝月饼的美味之余,也要意识到月饼代表和象征的团圆意义。
为了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是否被良好传承以及大家对中秋节的发展起源是否熟知,我做了这份调查。通过这份调查,我发现大多数人还是很重视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但对于其发展却不怎么了解。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大节,蕴含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借此,我希望同学们在传承中秋节的风俗的同时也要对中秋佳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二
文案脚本时长:15秒。
背景音乐:温馨。
镜头一(5秒):地点是写字楼,镜头照着挂在墙上的钟显示是晚上8点,一位男士刚加班完成工作,走到茶水间时看见加班的.同事们正在品尝广州酒家的月饼(正在品尝月饼的同事们发出欢快的笑声),男士才恍然大悟今天是中秋节,然后急冲冲离开。
镜头二(5秒):地点是在家里,一位独居老人坐在阳台上赏月,桌面上放着广州酒家的月饼,镜头照着挂在墙上的钟显示晚上九点,门铃响了,刚从公司加完班的男士急冲冲地回来,手里提着广州酒家的月饼,说道:“爸,我回来了。”老人眼睛含泪,抱着儿子。
镜头三(3秒):地点是在宿舍,在外地读书的学生站在阳台上赏月,因无法回家和家人过中秋心情有点落寂,突然门铃响起,是快递送来的月饼。镜头切换到学生坐在电脑面前吃月饼,和家人视频共度中秋。视频时,家人说道:“中秋快乐。”
镜头四(2秒):镜头拉伸至月亮,广州酒家的月饼盒缓缓出现。
旁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中秋。情系广州酒家。
月亮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
正文:
赏月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中国人因月亮而浪漫多情,
月亮因中国人而倍添风韵,
我们不必在意中国往哪里去,
因为月亮在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就有中秋节。
版面:正版广告。
背景颜色:深蓝色、渐变浅蓝色。
背景图案:中秋节夜晚的圆月和云朵,附件广州酒店月饼的样图。
文字颜色:白色。
文字版式:标题和正文放在版面的正中间。
情节一:又快到中秋节,要送什么牌子的月饼给爸妈好呢?
男声:当然是广州老字号,广州酒家的月饼啦!
情节二:
(敲门声)。
女声:爸妈,中秋节快到了,给你们买了广州酒家的月饼。
老人:呵呵,吃过那么多种的月饼,广州酒家最合我意,从小和广州酒家一起成长,感情不变70年。
(音乐起)。
女声:食在广州第一家——广州酒家。
类型:横幅广告。
背景颜色:黄色、渐变红色。
背景图案:木棉花。
版面设计:
guangzhourestaurant食在广州第一家,广州酒家传播温馨。
经典系列。
冰皮系列。
订制系列此处为广州酒家logo。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三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同心月饼因质好味美而闻名,我们继续秉承质好味美的特性,根据现代工艺,精心制作了“思乡情”,“简约”,“浓情”,“健康”等系列月饼投放今秋月饼市场,以其质优价廉的一贯品质,回报同心月饼的广大亲爱的顾客!
1.“思乡情”系列。
“浓浓思乡情,家家喜同心.”
中秋节,思乡情,又是一年月团圆。浓浓的思乡情,如何寄托?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不如一份“思乡情”!在外游子,为父母送去一份“思乡情”吧,用思念送父母一份健康和牵挂!
2.“简约”系列。
“去掉奢华的包装,让月饼还璞归真!”
您是不是被五颜六色,纷繁多杂的各式月饼包装盒弄得眼花缭乱?您有没有为选择哪种包装盒的月饼而左右为难?同心月饼推出简约系列月饼,无需华丽的外衣,让您一开口便难以忘记.抛去犹豫,感受简约的.美味吧!
3.“浓情”系列。
“同心圆——给相爱的人”
两个离家的人,两颗相爱的心,带上一盒“同心圆”,一同分享中秋的月.同心圆——给相爱的人一起分享中秋月饼的机会。浓情同心月饼,采用特别的制作方法,使每对同心月饼都与众不同!与心爱的他(她)一起分享同心月饼,丝丝浓情在心间!
4.“健康”系列。
“快乐享同心,团圆更健康”
家里如果老人有糖尿病怎么办?瘦身美眉们担心长胖怎么办?同心推出“健康”系列月饼,天然健康成分,低糖低脂肪,美味又健康!快来为家人送上健康同心月饼吧,做个细心体贴的人!同心月饼一直以来秉承温馨主题,中秋节期间我们与中国邮政合作,凡是购买“思乡情”系列同心月饼,我们将免费为无法回家的顾客提供快递月饼服务.及时传递思念之情.
为回馈广大顾客长久以来对同心月饼的支持与厚爱,中秋期间,我们还将推出丰富的现场活动,所有购买同心月饼的顾客,均可以加入我们的活动,有机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多重好礼,更有机会赢得十一神秘大礼包噢!
欢迎广大消费者积极加入我们的活动,团购会有更多优惠和礼物!
同心真诚期待您的参与!快快和我们联系吧.
快乐专线:xxxxxxxxxxxx。
同心驻地:xx市xx区xx街xx号。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四
(1)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2)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视野在不断地扩展,在不断地吸收新时代元素同时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的营养。为了提高当今大学生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广大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珍惜意识,我们进行了本次关于中秋节的调查问卷,下面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对中秋节的认知、关注度等基本情况,本小组采取了调查问卷调查形式,对湛江师范学院的师生和其它大学的师生展开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调查显示,只有89.43%的大学生知道中秋节的确切时间,10.57%大学生的不清楚中秋节的时间。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中秋节不了解。
调查显示,只有31.3%的大学生认为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更受人们重视,68.7%认为中秋节更受人们重视。从中我们得出,对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来说,即使西方节日更吸引他们的眼球,当代年轻人追求时尚,爱潮流,性格张扬,但他们还是不会忘了本国传统的中秋节日。
调查显示,只有22.76%的大学生认为“七一”、“八一”这些节日的纪念活动比五四纪念活动更加盛大,77.24%认为中秋节庆祝活动相对更为大型。即使这样,社会对中秋节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调查显示,对于中秋节的现状76.42%的大学生表示担忧,21.14%的大学生觉得无所谓,2.44%认为不重要。中秋节遭受的冷遇,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污垢”,也是青年人和社会的一个反思。但大多数人为中秋节的现状感到担忧是值得欣慰的。
调查显示,52.8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举办各种活动纪念中秋节,45.93%认为学校应该放假一天,1.22%认为简单宣传即可,没有人赞成正常上课。大部分大学生对中秋节纪念有正确地认识,但放假并不能起到纪念中秋节的作用,只有积极地了解才能真正懂得中秋节的文化。
调查显示,在吃月饼时,对于月饼上的图案,48.78%的大学生表示很在意,38.62%的大学生会偶尔看看,12.60%的大学生不看,认为月饼好吃就行。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月饼上的图案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但还有一部分的人缺乏这种意识,从中也反映我们对中秋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显示,73.28%的大学生都知道吃月饼和赏月是中秋节的习俗,26.72%的大学生错把赛龙舟和吃饺子当作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只有多些举行中秋节的活动,让人们多些体验中秋文化,才能加深人们对中秋习俗的认识。
调查显示,78.05%的大学生选择和家人过中秋,11.79%大学生选择和朋友过,8.54%大学生选择孤身一人,1.63%的大学生选择和恋人过。这现象说明中秋节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少数的人由于某些原因只能独自一人过。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五
中秋节到了,各家团团圆圆的,那天我和妈妈在家里忙活了一个下午呢!
那天的早晨,我正在写作文,突然爸爸打电话给妈妈,爸爸在电话里说:“今天我们不到罗家角去吃饭了,因为妈妈在蚕场里面工作,爸爸会到石门来吃饭。”妈妈刚把手机挂下,我就跑过去问妈妈:“今天爷爷是不是要到这里来吃饭呀?”妈妈说:“是的!”说完我就去写作业了。
等到我爸爸和爷爷来到我家的时候,就吃饭了,那一天我们家有丰盛的晚饭!
啊,每年我们家都会团团圆圆的吃饭,今年我们家都没有吃顿团圆饭。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六
3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上联: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下联:谈谈心,聊聊天,开心一天再一天;。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七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八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在x月x日,通过数字100在线样本库在态度8调查网全国范围内对226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问卷占50.2%、女性问卷占49.8%,受访者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分布基本与互联网人群相符。
在同一城市的受访者多数会家人团聚在不同城市的受访者四分之一会自己过。
1、这个中秋节你会和谁聚在一起?
总体。
男
女
和家人居住在同一城市。
和家人居住在不同城市。
一家三口或小二口、情侣在一起。
39%。
39%。
38%。
43%。
26%。
和父母在一起。
37%。
33%。
41%。
43%。
21%。
自己一个人过。
10%。
13%。
6%。
4%。
25%。
和朋友或同事在一起。
9%。
8%。
9%。
4%。
21%。
和亲戚在一起(表哥、堂姐、姨舅等)。
4%。
7%。
2%。
4%。
5%。
其它。
2%。
1%。
3%。
2%。
3%。
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中秋的意义很大。
2、现在中秋这样的传统节目对您来说意义大吗?
总体。
男
女
和家人居住在同一城市。
和家人居住在不同城市。
意义很大,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48%。
51%。
46%。
52%。
40%。
意义不大,只是能多放一天假。
40%。
37%。
43%。
38%。
44%。
没什么意思,和周六周日差不多。
12%。
12%。
12%。
10%。
16%。
六成三的受访者对中秋中知道一点。
3、您了解中秋的习俗吗?
总体。
男
女
和家人居住在同一城市。
和家人居住在不同城市。
只知道一点,吃月饼什么的。
63%。
62%。
64%。
63%。
62%。
还知道一些由来。
34%。
33%。
35%。
33%。
36%。
不知道了。
3%。
6%。
1%。
4%。
3%。
六成的`受访者一定会吃月饼。
4、今年中秋您还会吃月饼吗?
总体。
男
女
和家人居住在同一城市。
和家人居住在不同城市。
一定会吃。
59%。
56%。
63%。
64%。
45%。
可能会吃。
29%。
33%。
26%。
27%。
36%。
没有就不吃了,自己不会去买。
11%。
11%。
11%。
8%。
18%。
不会吃。
1%。
1%。
1%。
1%。
1%。
五成的受访者都会很想念家人。
5、如果您不能和家人团聚,这样的节日会让你十分想念...
总体。
男
女
和家人居住在同一城市。
和家人居住在不同城市。
一定会的非常想念他们。
51%。
52%。
50%。
54%。
42%。
会有一些想念他们。
45%。
46%。
43%。
44%。
47%。
不太会。
4%。
2%。
7%。
2%。
11%。
不会。
0.00%。
0.00%。
0.00%。
0.00%。
0.00%。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快乐作文的老师们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一堂做月饼的课。
我们系上围裙,坐在课桌旁,心情急迫,跃跃欲试。当校长把材料拿出来时,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制作开始了,首先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制作冰皮月饼的材料:冰皮月饼粉、矿泉水、白油、模具。接下来就要和面了,校长先把冰皮月饼粉倒进盆子里,接着倒进半瓶矿泉水,然后搅拌,接着开始和面。面团很粘,为了增加弹性加入白油,揉到光滑为止。为了让面团更加有韧性,还要拿塑料袋包上放置20分钟左右。
我们感觉这20分钟很漫长,好像过了20个小时一样。经过一番苦苦等待,终于校长把面团取了出来。她先把面团分成了36份,分给我们每人三个。接着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教我们如何包馅做月饼。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先把面团揉圆,再把面团压扁,然后把豆沙馅放在被压扁的面团里。我想怎样把月饼包好呢?怎样才能保证月饼不露豆沙呢?我学着校长的样子,包起来。可怎么也包不好,面皮有的地方薄,所以总是露豆沙。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抓了点干面,撒在上面,这样露豆沙的地方就被盖上了,最后,把面团放进模具中轻轻压下去,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冰皮月饼就包好了。万事开头难,做好了第一个,做第二个和第三个月饼的时候我就得心应手多了。
放学了,我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我做的冰皮月饼。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十
中秋佳节我国民间有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互相馈赠亲朋的礼品。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圆、欢聚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饼祭月、拜月还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满之意。此外,月饼还有象征丰年之意。中秋节正值五谷丰登的季节,吃月饼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饼又成了丰年的象征,借月饼来庆祝丰年,祈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收成。
传说一。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传说二。
“月饼传信息”一说。相传元朝未年,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处都在酝酿起义和反抗。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防止人民造反,规定民间不准私藏铁器,只准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在中秋节时,将中秋起义的时间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送给各家各户。人们掰开月饼见到纸条,就纷纷拿起菜刀,聚集起义,掀起了反抗元朝统治者压迫的高潮。为了纪念这次起义,人们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饼且相沿成习。所以,今天的苏式月饼中还夹一长小方纸,只不过是在底面,而不是中间。
传说三。
八月十五凯旋归京,长安城内一片欢腾。有个吐鲁番人正在长安,他向唐太宗献圆饼祝捷。太宗大喜,从装饰华丽的饼盒中取出圆饼,指着悬挂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太宗与百官共食圆饼,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传说四。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十一
一提到中秋这两个字大家肯定会想到月饼,因为中秋是一定要吃月饼的。月饼的款式很多,有的里面还有配送茶叶或者酒,月饼的口味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白连蓉、有的是乌龙茶等,不仅月饼的口味各种各样,月饼的包装更是各式各样。在中秋节的前一个星期,爸爸就领回一盒悦华的月饼。我拿到月饼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我先看到了一个用硬的红纸皮做的盒子,上面印着一个中年妇女正靠在椅子旁抬头仰望皎洁的月亮,似乎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家乡了,内心里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正像那诗句一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右上方印着悦饼这两个字金色的美术字,可能是因为是悦华做的吧这个悦字比饼字稍微大一点。在月饼盒的左上方印着苏轼写的水调歌头。
月饼盒虽然十分精美,可如果月饼吃完过后,月饼盒似乎就成了废物。而且如果把盒子仍掉似乎太浪费,而不仍掉又显得太占位子,好像没什么用,而我今天查了一些资料,有关月饼盒再利用,上面都是一些记者采访市民月饼盒再利用的方法,其中,有一位大妈,她把买菜的菜篮换成了月饼盒,这样就不用买菜篮子了,而且月饼的盒子很漂亮,又很轻,而且还比塑料带环保,所以这位大妈把月饼盒变成菜篮。
还有位小姐,她把月饼盒变成化妆盒,然后内置一个小镜子,把所有的化妆品都放进去。
还有个人,他把干果、糖果、水果摆上桌。他家茶几上的容器,全是月饼盒改制的。大圆形的盒子,里面有格子隔开的,用来放不同种类的干果;小圆形的盒子,储存糖果;而大大的竹子做的盒子,则用来盛水果。这样既美观又方便。
月饼盒正好放存折。“金属制的月饼盒,是存放存折、书信、相片等物品的好地方。”还有位小姐告诉记者,由于金属盒子可以防潮防水、防挤压,所以存放一些纸制品非常合适。精致的木盒子放这些物品也适宜。
大家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也有位小姐,她告诉记者,她把月饼盒变成饭盒。“我们家野餐、给病人送饭菜,都用这个食盒。”这位小姐指着一个古色古香的月饼食盒告诉记者。由于分为六层,所以各式食物都可以分开放置。虽然保鲜功能差些,但是整齐划一,携带方便。
从刚才的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月饼盒不仅可以装月饼,它还有很多用处呢,就比如说我们学习上,我们可以把课外书放进去,或者是本子,也可以放用过的书。
读了我的文章,请好好利用月饼盒,不要浪费了哦!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十二
她和他青梅竹马,从儿时的玩伴,学生时代的同桌,大学时的知己,再到现在的夫妻,两个人相伴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他年轻时工作在外,身体硬朗,是病没有。她则不同,在他外出工作的那些年照顾他年迈的父母,照顾孩子,田间劳作,积劳成疾,染了一身的病。
她有风湿,再热的天,也不敢穿裙子,其实她的心里爱极了裙子,经常把当年穿过的裙子拿出来摸了再摸。他知道她的心思,每次外出都要买上几条裙子送她,尽管她从来不穿,但她高兴,他也喜欢看她戴着花镜,抚摸裙摆,爱惜的样子。
可就在这幸福的当儿,她又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且血糖高得吓人,几次因为酮中毒,还引起了高度昏迷。他吓怕了,专门请了保姆,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一度喜欢钓鱼的他,闲暇待在家里,开始钻研起降糖食谱。什么陈醋黑豆、苦瓜煎蛋、南瓜汤,他都做得精致,她也吃得津津有味。
可她最爱吃的甜食,是无缘了。元宵节,她吃不了香甜的汤圆;端午节,她吃不了香甜的粽子;中秋节,她吃不了香甜的月饼。
她是一个好女人,一直都是,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开始上网,开始搜索无糖食品,终于他在市内一家月饼店买到了无糖月饼。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十三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想必大家都有过中秋节做月饼,赏月亮等习俗,我最喜欢吃自己做的月饼。
今年八月十五和国庆节是同一天,也就是意味着可以一边做月饼一边过国庆节了。首先准备做月饼皮的材料,有低筋面粉、枧水、食用油、烘焙糖浆等材料,然后拿出红豆馅料,将红豆馅料团成圆形放入饼皮中,用月饼模具压成型,最后将月饼放入烤箱上,刷上蛋液,过个20分钟左右,一道美味的烤月饼就出炉了。
另外,我们还做了冰皮月饼,冰皮月饼就更简单了,不像烤月饼那么麻烦了。是用冰皮粉放100度的开水和面就可以了,加入馅料用模具一压就成型了,完全不用烤,因为冰皮月饼的冰皮粉是用糯米粉合成的,就像糯米滋一样,口感极好。
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斗争下,两盘香喷喷的月饼就做好了,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这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圆圆的月亮早已升起,让我想起苏轼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沉浸其中。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诗人用了简单的诗句,写了八月十五的幸福团圆,欢声笑语。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十四
“我们一起看月亮爬上来。”
每每中秋佳节,月儿圆溜溜,皎洁的月光中似乎明了着归情。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个大月饼。月饼上密密麻麻的纹路,也许代表着什么意思。我也不得而知。
有时候,我真真切切地怀念着中秋,那个月,饼。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是真的吧!它代表着归意,那些常年离家在外的人,应该回家了来,与家人团聚,一同赏月吃月饼。
可我,没有过这些“离奇”的经历,又怎能切身地体会这种感觉呢?
但是,我印象中的月饼,确实是好。
月饼的口味有很多,有蛋黄、草莓、哈密瓜味等各种各样的什么都有。而我最爱吃的唯有蛋黄味的吧!
蛋黄味的月饼实在是惹人喜爱,它的外表被一层金黄的外包裹着,我看着它,也不忍咬了下去。
这月饼里的馅露出来了,一层白色的蛋白镶在旁边,仔细往里看,就可以隐约看到一颗黄黄的小蛋黄。
我细细品尝……。
其他味道的月饼,在我看来,都不怎么好吃。但毕竟每个人各有所好,只是我最喜欢的不过是蛋黄。
那月饼就象征这着一轮圆月,和月亮一样圆就是一家团圆。
古往今来,月在人们的心目是洁白无瑕的。
我每到中秋佳节,总是和弟弟一起吃,爸爸妈妈也在一旁吃着。
以前没有现在这样多姿的月饼,都是由各种杂七杂八组成的叫做月饼,它更大,却更扁。
比起那个,即使是传统的大月饼,我还是更喜欢我现在所吃的月饼。
中秋月饼调查报告(优秀15篇)篇十五
今天我们要做美味又漂亮的月饼。每个人不仅兴奋,而且兴奋!
我们举着队旗,戴着橙色的帽子,拿着《采访纪实》和钢笔,和王先生一起出发了。
到达,终于到达。白面店看起来很干净整洁,而三扇大窗户看起来很大。透过窗户,你可以看到许多奇形怪状的蛋糕,既漂亮又可爱。当我看到这么多蛋糕时,我不禁流口水。
终于可以进去了。进入商店非常拥挤。为什么?因为尽管商店很大,架子上却摆满了月饼,一些大橱柜里也摆满了蛋糕。
王老师收留了我们。令我惊讶的是,里面有两个大房间。这是我们真正的手工艺品室。
开始发送资料。老师首先分发面团。我们挤了半天,挤了半天,但我也没有接受。气死我了。最后,我看到了希望。一位女老师拿出一个黑色的盘子。我顺手拿了一个,我的心脏被毁了!
老师拿了另一盘材料,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意思是黑芝麻;一个是白色的,代表莲子糊。我吃黑芝麻是因为我喜欢吃!
开始做吧。在张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先把白面团擀成一个圆圈,然后把它打成一个蛋糕,再把黑芝麻馅擀成一个圆圈,放入面皮,然后把它包起来,慢慢地把它举起来,直到把整个面团密封。最后,把它揉成圆形,好吗!
每个人都完成了。老师用它来制作月饼模具。突然,学生们像一群看肉的老虎一样向前冲去。他们都围住了老师,不能动。直到王老师开口说:“机会是有的!”我们将立即返回我们的位置并等待!
老师说,“从这边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使用它。”然后,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我终于明白了。我把模子放在我做的面团上,用力挤压,然后打开它,啊!月饼已经成型了。心里非常高兴,非常高兴,非常激动!
我终于希望烤月饼了。只有张师傅把月饼放进烤箱。烤了大约15分钟后,我以为已经准备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原来你必须在上面涂上蛋黄。
又过了五分钟,月饼终于出来了。以前的白色面团现在变成了金色的月饼。我真不敢相信!越来越快了。
王老师让我们围成一个圈,排队拿我们做的月饼。等,等,等,等了半天,终于到我了。然而,我看了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我做了什么。经过询问,我才知道我的月饼被其他学生拿错了。我既悲伤又愤怒。我不禁很想问那个拿错月饼的同学。嗯,没办法了。我只能拿一个。
因为不是我自己做的,我感到很失望,也不忍心吃,所以我把它装在塑料袋里。
最后,我们整齐地回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