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富有思想深度,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开阔思路、启迪心灵的作用。这里有一些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一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好的家风对于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很重要。在我们家,有许多好的家风: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好的家风一直伴随着我。
记得我9岁那一年,晚上,我急匆匆地去上厕所,因为匆忙,连灯都没开。上完厕所,想起爸爸教导我的要节约用水的原则,我们家一直是坚持水的循环使用的,将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所,于是,我习惯性地在黑暗中顺手摸到一个桶子,就把里面的水往便池里倒。倒着倒着,感觉一条光滑的什么东西竟爬到我脚上来了,我一惊,急忙开灯,一看,傻了,慌乱中,我竟拿错了桶子,误将桶里的泥鳅给倒了大半。这可如何是好?我这才记起,上厕所前,爸爸再三叮嘱我的,已经告诫我装泥鳅的桶放在厕所,要我引起注意的。我这做事毛躁的习惯真该改一改了。不禁一颤:要不要主动承认错误呢?可是,爸爸肯定会严厉地批评我的,我眼前似乎已浮现出了爸爸怒目圆睁的脸。我心一横,继续若无其事地坐在客厅看电视,眼睛却关注着爸爸的一举一动。
不一会儿,爸爸往卫生间走去,我很快就听到卫生间里传出爸爸的呼喊声:“思佳,你过来一下!”我慌了,爸爸肯定发现了,我顿时急的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爸爸会不会打我呀!我只得慢吞吞地走到爸爸的面前,心虚得低下了头。“水里的泥鳅怎么回事?”上方传来爸爸的声音。我张了张嘴,没说话,就定定地站在那。见我不说话,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泥鳅倒了是小事,爸爸更希望你能主动地承认错误。诚实才是最重要的。”听了爸爸的话,我更惭愧了,小声地说:“是我……我……不小心倒掉的,对不起。爸爸,您别生我的气,好吗?”爸爸拍了拍我的头,笑着说:“既然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爸爸怎么会生气呢?你一定要铭记:做错事不要紧,要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做个顶天立地的人。”爸爸的那番话至今令我还记忆犹新,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诚实。做人诚实就是我的家训家风,它一直伴着我成长。
在好家风的陪伴下,我学会了做人就应该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我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大家都夸我是个好孩子,我要好好牢记长辈告诉我的好家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二
好家风像优美的音乐浸润我们心田;像经典的书籍传授我们知识;像明亮的灯光指引我们前行。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呀,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勤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妈妈说:“越勤奋,越幸运”,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是啊,别人可以替你开车,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去争取。”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们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我身边,就有一个勤奋的好榜样,那就是我爷爷。爷爷从贫瘠的农村来到了部队参军,他做事严谨、性格坚强勇敢、勤奋上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军官。级别越来越高,爷爷也越来越勤奋努力。他要求司机在自己车上放几本书,出车的空隙就拿出来看看。他还经常鼓励战士们,要坚毅、能吃苦,要继续自己的学业,去考学、到军校进修,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爷爷大校转业后担任了测绘局领导,同样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为国家的测绘事业作出了贡献。
爷爷带了个好头,爸爸自然要向他看齐。爸爸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很多事情也是亲力亲为,从不抱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勤奋帮助爸爸在工作上越过了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助他摘下甜美的成功之果!
我从小学习舞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练基本功的时候,我经常因为肌肉疼痛而想要放弃,但是爷爷和爸爸的榜样力量,让我不甘落后,我坚持着、努力着,很快我的基本功变得扎实、各种有难度的动作也能很快做到位,舞蹈起来更是行云流水、流畅优美,因此在各类舞蹈比赛中,我获得了很多奖项。
我想,在若干年后,带着“勤奋努力”的好家风,我长大了,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相信自己仍然会延续这种好家风,让它伴我成人、成才。
文档为doc格式。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种家风决定一个家庭的风貌,千万个家庭风貌决定一个社会,一个社会决定一个国家,所以说:一个家庭的家风将会决定一个国家的面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良好的'家风、家训必不可少,那么,我就来说说我家的家风吧!
我家的家风、家训为“崇善、崇德、崇学”,意思是“一心向善、品德兼备、崇尚学习”。
“一心向善”,乃为立人之本:只有心地善良、“持善心、行善事”、做好人,才会有好的前程。当然没有人会选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人,找工作是,生活中也是。
“崇尚学习”,乃为立国之本:只有学习知识、文化,人才会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有力量(知识就是力量啊!),这样家庭才会“奔向小康”、社会会变得和谐、国家才会富强。(试想一下: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崇尚学习、知识渊博,那么再也没有什么犯罪,因为人人都有足以让他们生活的很好的知识储备,谁还会去犯罪呢?是不是?)。
崇尚学习这一条家训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能有幸成为所谓的“网络作家”全都是倚仗这一条家训的结果。
良好的家训、家风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改变一个社会、一个社会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反之,也会如此,但绝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故而:良好的家风、家训必不可少,良好的家风、家训才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最好的传家之宝。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四
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我,要乐于助人,要舍得,对任何人都要尊重。爷爷那时是村书记,也是方圆百里都知道的大好人。那时有一个婆婆上山找猪草时扭伤了脚,爷爷一听说,立马去把她背到自己家里,还让奶奶杀了一只鸡,炖了汤给那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
那时我不懂,那位老太太明明跟我们无亲无故,为什么爷爷要特意为她杀一只鸡呢?即使是我,爷爷也没有这样做过,因为那时毕竟条件艰苦,村支书的工资还不如种田农民。爷爷这样做值得吗?记得爷爷那时是这样对我说的,“孙女啊,我是村支书,是大家信任我,才让我坐上了这个位置。
村民一旦有难,我这做村支书的怎么能袖手旁观呢?这不是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吗?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我不是书记,但是都是邻里乡亲的,谁有了难处,我一样要帮吗?”摸了摸我的头,爷爷又说,“孙女,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人人平等,我们永远不会高人一等,也不会矮人一截。
你帮助别人,在你有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同样的,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今天给别人杀一只鸡,明天也许她会送你一筐蛋,当然,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硬要被帮助的人回报的。你帮助了她,你也会感到快乐,不是吗?孙女,我希望你能记住,有舍才有得。”
记忆中那是爷爷第一次这么严肃地跟我说话,“有舍才有得”这五个字也一直在我小小的心上盘旋。如今,更是深深扎进了我的心里。在生活中,同学有麻烦,我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忙解决;在家中,妈妈做饭时,我也是她的“小助手”,静静的在一旁洗洗菜,端端盘子,有时也洗洗碗;在学习上,我尊崇着“有舍才有得”的思想,努力学习,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可以说,“有舍才有得”这五个字,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同时,也成了我家最重要的家规。
我一定会把我的家风家训家规永远传承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够坚守,有朝一日,中国文化必会大放异彩。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五
“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坚。”每当看到这句话,就想起了爷爷常对我说的话。
我的爷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现在年纪大了,很少做事,但他还是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我们小时候,他告诉我们李绅的《悯农》,并且常常说:“每一粒米都是汗水换来的,俗话说‘一粒粮食一粒汗’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他在家主张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粮食。这是——俭养德。
除了这,我们家还有另一条家规——孝当先。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家也崇尚这一条,孝其实很简单,早上起床为父母,爷爷奶奶各泡一杯茶。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他们工作回来之后,为他们倒一盆水泡泡脚,在他们吃饭时为他们夹一块肉,在晚上睡觉时问候一句晚安,孝,就是这么简单。不仅我们这样,爷爷更是做出了表率。我的爷爷大约5岁就没有了母亲,后来,他的爸爸又娶了一位,也就是现在的太太,爷爷跟着太太生活了约6、7年,之后便出去做事了。太太有3个儿子,1个女儿,但是没人养她,结果,爷爷养了太太22年之后,太太的小儿子,也就是我的幺爹,把太太接去住了约7年。今年太太已经97岁了,又送回了我们家,爷爷尽心尽力的关心她的.冷暖。因为爷爷说:“好歹是跟太太生活了几年,要报答养育之恩。”这就是我爷爷要教导我们孝为先的原因。
爷爷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爷爷的话使我终身受益。我一定会遵守我们家的家规——俭养德和孝当先。良好家风,从我做起。加油!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六
从小,我家中就洋溢着书香的氛围。
虽然我家人最高的学历是我父亲的本科,但家里人特别爱读书。爷爷奶奶都时不时带上他们的老花镜来阅读报纸和从我书柜中翻出来的书。凡是来我家住过的人,都无一不对爷爷奶奶的手不释卷感叹:“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我的母亲虽然没什么知识,但她也读书。她有一个现在当上教师的同学,大概母亲是受了她的熏陶,隔三差五地托她带些书来读。不仅仅是为了增长她自己的见识,更想要通过阅读来丰富我的知识。小学时,她就为我搬来一套“小学时必读名家经典”。我对其中的释义“熟视无睹”,读了快几周了,还是对其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一知半解。反倒对其中的插图印象颇深,尤其是丰子恺充满情趣的画像让我颇感兴趣。
偶然一次,当我在对这些画作认真端详时,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浮现脑海。我仿佛看到丰子恺的爱猫、爱鹅、爱一切生灵的心切;鲁迅笔下社会的黑暗影射在我的脑海;汪曾祺对那“远方”的热烈向往犹如火车上的风景于眼前一闪而过。我欣喜若狂,对自己能有如此理解感到十分骄傲,便迫不及待地将我的进步告诉了母亲。她一愣,称赞了我几句,继而垂下眼帘继续看她的杂志。没过几天,我就看到我的书桌上多出一本饱经岁月,封面已经斑驳了的书。我捧起那本书,在灯光下照了许久,才能依稀辨认出封面上的字:简·爱。
踌躇地翻开书,书扉上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继续拨动书页,纸页的边缘明显可见被人反复捻过的痕迹。每一段文字旁都有一段批注,挤满了整整一页。不用细看,字迹清秀而有力,令人在如此杂乱无章的字里行间中仍旧看得舒服。
开始,我像往常一样没有理会这些“杰作”,一个劲往下读。读了一遍又一遍,我逐渐能体会到简对罗切斯特热烈而深沉的爱与追求;简曲折的一生令我感到痛惜;桑菲尔德与罗切斯特的辉煌在疯女人的一把火中陨落,这一幕一幕历历在目。我再去看这些评述,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油然而生,便想要与那位知己一同讨论。母亲听后,高兴不已,当即就把她的那位朋友从百忙之中叫来,与我讨论书中的内容。
从此以后,我在读书时就有了经验,大大加快了阅读效率。这都是家风带给我的人生感悟。
文档为doc格式。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七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勤劳,孝顺,善良。
我的爷爷奶奶都已是60多岁的人了,满头半黑半白的头发,额头上有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它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爷爷奶奶虽然年龄大了,但身子还是很硬朗,天天忙里忙外,总不呆着。奶奶虽然不识字,但讲起道理却条条是道。奶奶很勤劳,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收拾屋子、做饭。
整整一上午,在家洗洗刷刷地忙个不停。忙完了,也到中午了,又该做午饭了,一天也不能休息一会。爷爷退休好多年了,但是他闲不住,又找了个地方去打工。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在田里干活,下了班还和奶奶一起干家务。如果谁家有事了,他们老两口也是第一个去帮忙的。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是啊!爸爸妈妈受爷爷奶奶的影响也是勤劳,孝顺,善良的。爸爸总说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见,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爸爸开车时如果有路人横过马路,爸爸总是减慢速度让他们先过,有一次我还看到一位老爷爷对爸爸竖起了大拇指呢!
妈妈曾经和爸爸开玩笑说过一句话“娶个好媳妇幸福三代人,”如今想想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都说婆媳难处,可是妈妈和奶奶十几年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妈妈每天早上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吃早饭。下了班还要做家务,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睡觉。
在路上有人问路了,妈妈总是非常认真告诉人家怎么走,公交车上也总看到让座的人是妈妈。爸爸妈妈从小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为人诚恳,做事要认真,不能贪图享受,不能与人过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经常告诫我,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关爱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遇人需要帮助时,要挺身而出,做敢当的人。遇见长辈要有礼貌,应该主动打招呼。做错事的时侯,要勇于承认,不能撒谎。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我要好好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学好思想品德。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八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淡淡的家风在岁月的长河中伴我成长。家风恰似一坛醇厚的老酒,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5岁时,妈妈对我说:“你要节约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我记事开始,妈妈就教我这首诗。小时候,我总爱糟蹋粮食,吃饭时也不安稳,总把米弄的到处都是。每当我这样时,妈妈就会很生气,她总会拍拍我的头,命令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可是,妈妈越是这样,幼小的我越是跟她对着干,我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拍拍小手,叫道:“不吃咯”!妈妈一拍桌子,训斥到:“浪费粮食可是可耻的行为,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播种,用心灌溉,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造就出来的,你怎么能浪费呢!还记得我教你的那首诗吗”!我顿时红了眼,想起妈妈教的诗,是啊,粒粒皆辛苦!于是便又乖乖坐下吃饭。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便是我们家的良好家风。
10岁时,妈妈对我说:“你要学会宽容”。当我已经知晓事理时,妈妈就叫我学会宽恕他人。她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我们的心,我一直牢记着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宽容。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那香气留在了你的脚上,宽容不求回报,只求心安。有些人总是这样想:无论一个人之前怎么对他好过,但只要这个人做了错事,他就不愿意原谅这个人。其实,这样想是错的,有位诗人曾经说过:”记住糖的甜,忘记疤的痕。别人的好要铭记于心,别人的坏也要去原谅他。宽容是件快乐的事,懂得宽容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学会宽容他人,便是我们家的良好家风。
15岁时,妈妈对我说:“你要珍惜时间”。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不珍惜时间,只知道玩耍,到了老年,才后悔起来,于是时光老人又给了他一个机会,但他却又不好好学习,还是整天只知道玩耍,又到了老年,又后悔起来,但时光老人已不再给他任何机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纯真的童年时光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已成为一个十五岁少年。有时看着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会感怀自己哪一天也会垂垂老去。正因为人生短暂,我们才更应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和每一丝真诚的感动。当“没有时间”成为我们无所作为的借口时,平庸就会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我们总想用一块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那我们可能永远一事无成。时间像海滩上的沙粒,要一点一点的抓取,积累很多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的分量。珍惜时间,便是我们家的良好家风。
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淡淡的家风在岁月的长河中伴我成长。家风恰似一壶恬淡的绿茶,散发出令人陶醉的清香。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个人品格的形成,始于家庭教育。一个家庭,父母的行事方式、价值取向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几句话出自诸葛亮诫子书,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等家风故事流传不衰,成为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经典。这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风,其实离我们不远,它代代相传,表现在家庭成员日常相处的点滴琐事上。
家风在于传承。作为父母的儿子,女儿的父亲,我对家风的传承有充分的理解。从小,父母就对我严格管教。一件发生在小学时候的事让我记忆犹新。我在家写毛笔字的时候把我姐唯一的手帕弄得墨迹淋漓,那年头能拥有一块手帕是不容易的。当时我害怕了,把它藏了起来,后来还是被姐姐发现了,告状到父亲那里,争吵中我用力推了姐姐一把。结果可想而知,父亲用激烈的方式对我进行了深刻的教育。末了,父亲给我留下一句话:小孩子要诚实,要守规矩,要懂得长幼有序。自此,“长幼有序”四个字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小时候一家人吃饭,人多菜少,我常常站起来伸长筷子夹自己喜欢的菜,母亲轻轻说了一句“夹菜就夹自己面前的,不要飞象过河,自己喜欢吃的菜也要留点给哥哥姐姐”。此后,我记住了用餐礼仪。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掉在餐桌上饭粒母亲也要求我们捡起来吃掉;新裤子要爱惜着穿,要提防摔跤蹭破裤子;慢慢地,我懂得了什么是节俭。当了父亲之后,我本能地把当初父母对我的教育灌输到孩子身上,希望诚实、有礼、勤俭这些品格在下一代延续下去。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孩子在诚实守信讲礼貌等方面做得还可以。或许是时代在变化,又或许是自己采用方式不够好,总觉得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难度比以前大。家风的传承依然任重而道远。
家风在于践行。同学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肩负着传承家风责任。不必认为只有做大事、喊口号才是传承家风,其实做好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更能体现家风的存在。平常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住宿生抽空打电话回家问候一下父母,是孝心;学会在受了委屈之后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不发脾气,不摔门,也是孝心。同学之间不相互嘲讽,不在背后说人坏话,不开过分的玩笑,就是真诚;做错了事情,不碍于面子去百般解释而是大胆承认,就是坦诚。在餐桌上懂得谦让,在不同的场合穿得体的服饰,与人交谈声音大小适中……这些就是礼仪。可以说,我们日常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家庭对我们的熏陶教育,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用行动践行家风。
同学们,家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来不断修炼品行,从而发扬自己的好家风,让每个家庭都可以成为好家风家庭。祝在场的每位同事、全体同学家庭幸福和谐!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不当之处,欢迎会后交流,谢谢!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九
家庭是花的根,孩子是花。家庭气氛就像阳光。花儿只有在阳光下才会芬芳宜人。家庭是种子,孩子是小树。家庭气氛就像雨露。只有在雨水和露水的滋润下,小树才能茁壮成长。只有在良好的家庭传统的影响下,孩子们才能脱颖而出。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童年的故事。我妈妈有时会和我分担一些家务,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每当我找到各种拒绝的理由时,她就会微笑着对我说:“啊!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吃苦耐劳。一个人必须勤奋,一个人必须知道,只有当一个人遭受苦难时,他才是人。”
最近,我姐姐进了大学,我的亲戚每隔几天就会来家里祝贺我姐姐。他还不时地告诉我,你应该像你姐姐一样尽最大努力进入大学。今天,经常来我们村卖水果和蔬菜的爷爷又来了。我和妈妈去买橘子了。当我母亲有时间和她的邻居一起摘水果时,他对我说:“努力学习。我将来会请医生的!”我微笑着同意了他。事实上,早在我姐姐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看到父母自豪地告诉别人我女儿上了大学,而且很幸运!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决心像我姐姐一样去上大学,这样他们会感到更自豪。
自古以来,学者们就非常重视“家风”。只有通过培养道德和维系家庭,一个人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真诚的家庭风格尤为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学者留下了许多“家庭教育协会”,让年轻一代接触到,并成为“言行”的典范。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年轻时喜欢玩,不想读书。他父亲很担心王兴。他把他锁在书房里,一次又一次地用家庭对联惩罚他:“学习和练习武术更好,学好更好。创业很难,但很难知道它是对还是错。”规则是每天复制100次,否则你会被鞭打。朱厚熜抄了100天才意识到父亲的苦心,痛哭起来,跪在父亲面前认罪。从那时起,他把对联挂在书房里,并督促自己努力学习。
美国前总统里根不仅出名,而且富有。然而,他严格要求他的孩子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他的儿子失业后,他靠福利生活,同时寻找工作。
阳光下的花朵芬芳宜人。小树在雨水和露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在良好的家庭风格的影响下,我更加突出!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
“家风”是今年比较火的一个词,因为新年伊始,提出了这个话题。“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作风和风俗。寒假里,我也开始了我家“家风”的寻访之路。
我问妈妈,我们的家风是什么?妈妈说,你在这个家长大,你对我们的家风一无所知吗?自己用眼睛去找,用心去想想吧!
刚坐下准备动脑筋就听见叮叮咣咣的声音,寻声望去,好像是爷爷在修理什么东西。我走过去,看见爷爷在工具箱里翻来翻去,便问道:“爷爷,你在找什么啊?”“微波炉坏了,好像是保险丝烧了,我看家里有没有可以用得上的保险丝。”“街上不是有专门修理电器的吗?”“那多贵呀,家里有材料,就自己试试,说不定就修好了,咦,找到了。”只见爷爷拆开微波炉,换上保险丝,装好后一试,好了!我高兴地拍起手来:“爷爷,你太厉害了!”奶奶也在一旁乐开了花。“瞧,这不又节约了几十元钱吗?”爷爷拍拍手上的灰说。
午饭过后,阳光很好,奶奶在阳台上晒太阳,一边喝茶,一边做着针线活。我凑近一看,原来奶奶在补袜子,篮子里有好几双都已经补好了。“奶奶,这个办法不错呢。”“是啊,你看,这么多袜子都只是脚趾头这个地方破了一点点,扔了多可惜啊,补一补,还能穿上一段时间,反正在鞋子里,别人也看不见。”我赞同地点点头,“待会儿我也去把我的破袜子补一补。”
晚上,我正准备补袜子,看见妈妈在用力地剪牛奶盒。我好奇地问:“这剪了干嘛?”妈妈说:“我在微信里看见用废旧盒子做收纳盒的教程,还不错,你看,我们家这么多盒子,不如也学着做成收纳盒,正好收纳一些零散的东西。”听妈妈一说,我也来了兴趣,和妈妈一起做了好多收纳盒,帮家里的遥控器啊,小夹子啊,充电器啊找到了好地方。
原来,我们家的家风一直都有,现在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勤勉节约。它是一股正能量,也将成为一种时尚,我也要接过这个棒,把我家的家风发扬光大。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一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借助互联网家谱为工具传承家文化(家规、家训、家风),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实现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家规: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互联网家谱是新一代承载家文化的工具。
没有家规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没有家训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标准;没有家风的家庭,缺乏延续家兴业旺的环境。
您的家庭属于什么之家?
古人云:有家谱的家庭,属于耕读靠谱之家;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于名门望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在思考:我的家庭属于什么之家呢?虽然我们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我们家世代传承了华夏民族优良的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延续着这样的家风:家德是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家规是站坐有姿、互敬互爱、勤俭持家等;家训是诚实守信、见义《www.》勇为、清白做人、爱岗敬业等;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家风也要增添新的内容;尊重孩子、善于学习。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二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就如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家里,也有家风,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有诚信的人。
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深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故事,教育我做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导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妈妈经常教育我要诚信待人。记得有一次,我和舞蹈队一个新来的同学约好了在楼下的小广场上教她下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我把这事儿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了约好了的事情,我赶忙穿上鞋准备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个同学没有去怎么办?妈妈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妈妈,她说:“你还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办?那么同学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个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小广场,虽然那个同学没有来,但我放心多了,因为我是一个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华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中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我们。优秀的品质,就是从当中培养出来。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三
从小,我家中就洋溢着书香的氛围。
虽然我家人最高的学历是我父亲的本科,但家里人特别爱读书。爷爷奶奶都时不时带上他们的老花镜来阅读报纸和从我书柜中翻出来的书。凡是来我家住过的人,都无一不对爷爷奶奶的手不释卷感叹:“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我的母亲虽然没什么知识,但她也读书。她有一个现在当上教师的同学,大概母亲是受了她的熏陶,隔三差五地托她带些书来读。不仅仅是为了增长她自己的见识,更想要通过阅读来丰富我的知识。小学时,她就为我搬来一套“小学时必读名家经典”。我对其中的释义“熟视无睹”,读了快几周了,还是对其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一知半解。反倒对其中的插图印象颇深,尤其是丰子恺充满情趣的画像让我颇感兴趣。
偶然一次,当我在对这些画作认真端详时,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浮现脑海。我仿佛看到丰子恺的爱猫、爱鹅、爱一切生灵的心切;鲁迅笔下社会的黑暗影射在我的脑海;汪曾祺对那“远方”的热烈向往犹如火车上的风景于眼前一闪而过。我欣喜若狂,对自己能有如此理解感到十分骄傲,便迫不及待地将我的进步告诉了母亲。她一愣,称赞了我几句,继而垂下眼帘继续看她的杂志。没过几天,我就看到我的书桌上多出一本饱经岁月,封面已经斑驳了的书。我捧起那本书,在灯光下照了许久,才能依稀辨认出封面上的字:简·爱。
踌躇地翻开书,书扉上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继续拨动书页,纸页的边缘明显可见被人反复捻过的痕迹。每一段文字旁都有一段批注,挤满了整整一页。不用细看,字迹清秀而有力,令人在如此杂乱无章的字里行间中仍旧看得舒服。
开始,我像往常一样没有理会这些“杰作”,一个劲往下读。读了一遍又一遍,我逐渐能体会到简对罗切斯特热烈而深沉的爱与追求;简曲折的一生令我感到痛惜;桑菲尔德与罗切斯特的辉煌在疯女人的一把火中陨落,这一幕一幕历历在目。我再去看这些评述,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油然而生,便想要与那位知己一同讨论。母亲听后,高兴不已,当即就把她的那位朋友从百忙之中叫来,与我讨论书中的内容。
从此以后,我在读书时就有了经验,大大加快了阅读效率。这都是家风带给我的人生感悟。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四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xx小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举行启动仪式,动员每一位师生参与到本次活动中;二是开展“家风家训”主题队课;三是进行“最暖家书”征集活动,内容要求围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规、家训、家教、家风等内容;四是开展“家风好故事”手抄报比赛,要求围绕爱国守法、学习进取、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等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以及感受进行创作。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及文明家风的熏陶,不仅提高了学生良好品质和修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弘扬传统家训家规的热潮。今后,学校还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传统的家庭教育精髓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反哺作用。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五
xx质监局干部及其家属:
你们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第一学校。家庭对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质监工作者能否做到清正廉洁,公证执法,与其家庭的良好氛围有着重要关系。为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工作力度,切实增强质监干部预防和抵制贪腐的能力,我局党组近日决定在全局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这是一项利国利民也利小家庭的重要举措。
为此,质监局党组向全体质监干部家庭发出倡议:号召全体质监干部职工和家属帮助配偶不仅要做到“四过问”“五把关”。“四过问”是思想动态要过问,不该想的不要想;经济来源要过问,不该得的不能得;待人接物要过问,不该拿的不能拿;社交范围要过问,不该去的不能去;“五把关”是:不参与任何形式赌博活动;不收受贵重物品和任何有价证券;不利用职权为己谋私;不参与由工作对象出资的旅游及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利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还要做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树立家庭助廉意识。质监干部及其家属都要自觉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贪腐体系实施实施纲要》等党纪政纪条规知识,熟知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保持警惕,严把家门。“祸患常积于忽微”。质监干部及其家庭成员要坚持原则,防微杜渐,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每位家庭成员要自觉抵制各种贪腐的诱惑,时刻保持警惕性,做到不收不义之财,不拿非分之礼,不让不正之风进家门。
五、树好家风,建设和谐家庭。积极倡导时代新风,带头移风易俗,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杜绝浪费。慎待亲情,邻里和睦。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摒弃互相攀比、盲目追求高消费的不良风气,树立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建设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文化,不让贪腐有可乘之机。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争创“廉洁家庭”,筑牢家庭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堤,把家庭建成远离贪腐的'洁净港湾,共创幸福美好的生活!
xx质量技术监督局。
20xx年1月16日。
良好的家风(优秀16篇)篇十六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而又幸福的四口之家。爸爸是一名幼儿教师,“崇学向善,倾情育苗”是他的神圣职责;妈妈是一名基层干部,常年累月坚守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我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记得有一天中午吃饭,我不小心将碗中的米饭洒在桌上,当我准备将米粒蹭下饭桌时,妈妈突然大声喊道:“将米粒捡起来吃了,不许浪费。”当时我嘟噜起小嘴,满脸的不情愿。妈妈走到我身边,拉起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宝宝,你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啊!这是农民伯伯用无数滴汗水换来的,从种到收,再到今天做成米饭,有多么不容易啊!”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古语曰:“家和万事兴。”不论刮风下雨,妈妈总是早出晚归,回家还有很多家务要干,不管多累,妈妈每晚必干的一件事就是给奶奶打个电话。周末总是会抽空带着我们去乡下看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都会笑得合不拢嘴。爸爸妈妈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勤俭持家,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个家更温暖。每当看到爸爸妈妈尊老爱幼、相敬如宾、婆媳和睦共处,我明白了这就是好家风。
风雨十余年,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勤劳、勤俭,筑就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他们的言传身教,悉心熏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健康向上的种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弘扬家风、立志成才,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