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人更好地面对类似的问题和挑战。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心得有所帮助。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一
在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81年前古城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惨案,仍是让人不忍卒读。和平之不易,国耻勿忘,历史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带来的伤痛从未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国家公祭日这个纪念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铭记历史、唤醒记忆、开创未来的举措。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最终看到黑暗的离去和光明的到来。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我们当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创新的不竭动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二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_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_”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_;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_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三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张德江亲赴现场致哀。清晨7时,纪念馆举行了国旗下半旗仪式。10时01分,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路上行人和公共场所所有人员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悠悠长鸣,缅怀英魂。倭寇侵略,屠杀民众。魂游九州,天国安平。罪恶事实,烙印史册。吾辈青年,奋发立志。祈求和平,国泰民安。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四
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的目的什么呢?梁启超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就是将过去的真事赋予新价值新意义,以供现代人之资鉴。我们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史为鉴,鞭策和激励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今天是12月14日,昨天——12月13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12月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30多万中华同胞丧命于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顿时,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是的,谁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的战争罪行。
这,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的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逝者如斯夫!南京大屠杀一晃已经过去74周年了。时光虽逝,历史的烙印却深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沉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每每回顾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永远难以忘记历史留给我们血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我们年复一年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虽然战争好象离我们已很遥远,但历史让我们铭记——落后就会挨打,就会国破家亡!请记住,爱国主义永远是民族精神不灭的灵魂。
周恩来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心、爱国心的源泉。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生活在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当心存感激,我们当珍惜现在的美好日子。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要把十三多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而你们肩负着富国强国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做一个求知上进,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有为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学生,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到追求知识与追求道德完善的统一,你们怎样完成教育将会决定国家的未来,你们今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将会决定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
同学们,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蓦然回首,让我们反思,让我们铭记国耻;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同学们,新世纪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要让历史重演!让这句话记在我们的心里,永不忘记,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五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回。83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也是人类文明最惨烈的悲剧之一。
83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民族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77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公祭日,让我们学会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正视、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77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六
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现在眼前。
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今天吧!这天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12月13日,日军攻进南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仿佛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害,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无能为力。
南京大屠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当时举起屠刀这些恶魔已经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今我们可以告慰那些死难的同胞:中国人民从血与火中站起来了!东方的巨龙已经飞起来了,我们的民族正在实现复兴的理想,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但是这场血的教训,会永远铭记心上,以史为鉴,照亮未来!
南京大屠杀,斩不断中华儿女的爱国意志,杀不完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历史不倒退,悲剧不再现,看我神州崛起的飞天梦,下水的猛蛟龙,为中华的腾飞,为铭记历史的可悲,奋斗吧!每一个爱国的公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七
今天上午我们泗阳百名年轻干部集训队整队去参观南京事件纪念馆,说实话,我基本每年都会带孩子来南京游玩,但从来没有去过事件纪念馆,因为觉得看了心情会沉重,可是我今天还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参观了。
还没进正式的大门,就被门口的几座雕塑吸引了,其中有一座雕塑是一位被杀的母亲躺在地上,可身边的孩子还趴在妈妈的胸前吮吸着乳汁,也许面对这残不忍睹的事件,唯有妈妈的乳汁是孩子心灵最美的慰藉。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也是一位母亲,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随着进入展厅,那在电视上经常看见的一幕幕血腥的场面在我眼前略过,墙上成千上万被杀的同胞的姓名跃然眼前,那被杀的全家老少,那被日军残害的妇女,……,一幅幅记录场面的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
看着万人坑的遗址,那瘦瘦小小的遗骸分明是未成年的孩子,一层层的压着,那是一场什么样的血腥残害呀!真的是一场人类的浩劫!我们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更不能忘记这惨痛的历史!看到一幕幕中国同胞被残害的场面,我心如刀绞,让我不禁想起在集训营训练时的抱怨,比起这些惨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好好工作,好好教育下一代,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把这惨痛的历史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八
设立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内对外的意义是多重的。
其一,沉重打击日本右翼试图歪曲、抹杀历史的“翻案”企图。
一个民族不怕犯错误、甚至犯罪,但最怕无视历史、歪曲历史、亵渎历史。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此作出了庄严的审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政界学界媒体各种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却甚嚣尘上。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权的尊重。
30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中国人的生命。这些死难者的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温暖的家庭。中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体现的是对人权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向往。日本右翼分子打着“尊重死者”的幌子,托词“死者为大”“死者即神”,不顾国际社会的一再谴责,一意孤行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既然“死者即神”,那么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屠杀的南京30万生灵,应该不应该得到稍有良心的日本人的最起码的忏悔和尊重?日本号称已经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动不动就打出“尊重人权”的口号,要尊重人权,就应从尊重别国国民最起码的生存权做起,就该老老实实地到侵华日军实施屠杀的地方去谢罪。
其三,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
残忍、嗜血是人类扭曲的变态心理,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毒瘤,理应受到全人类的唾弃。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例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与上述纪念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的重要历史资源。
其四,反思历史教训,激扬民族精神。
短短六个星期之内,30万骨肉同胞生灵涂炭,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残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力军力的孱弱。国民政府指挥无方,一些国民党部队临阵脱逃,而民众则毫无组织,散沙一盘。更有甚者,充当“带路党”,引领日本侵略者指认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3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没有换来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耻笑、羞辱。公祭死难者,也是在警示当代国人,追求和平不能放弃武备,面对外敌的侵略,我们只能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硝烟已经散尽,警钟仍需长鸣。牢记国耻,勿忘国殇,富国强军,锐意进取,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绝不让历史重演,这就是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所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九
今天,凄厉低沉的警报从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主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响起。随即,南京全市各个警报器一起响起,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都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也停下了脚步,全城默哀1分钟。历史回顾: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孩子们高举“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群像之所以更打动人心,因为这些稚嫩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以国家公祭这么重的分量去悼念死难者,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未来的高度必将由今天这些手捧菊花的孩子们创造,这些孩子未必完全明白“勿忘国耻”背后沉重的历史内涵,未必完全理解默哀的意义和公祭的分量,未必深刻了解那段被侵略历史的残酷和悲壮,但以国民的身份参与国家公祭的经历,将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中,让他们铭记一生,并用这种强大的集中记忆去反抗健忘和拒绝遗忘。
80多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说声对不起。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却遭到欺凌宰割,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当然,这场国家公祭,也是与世界的一次对话,与世界热爱和平主义者的一次共鸣。中国不是军国主义唯一的受害者,世界因为那些侵略战争深受其害。今年6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主要目的是让中国记忆走进世界记忆,让全人类共同去面对这段历史悲剧。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我们的国家公祭日是对世界的一次呼应,共同以史为鉴,共同拒绝遗忘与篡改,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
最后,让我们大家都参与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中来,勿忘国耻,振兴国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十
现在是12日13日,今天的“南京”城将有30万人回家。我想,今天的南京是痛苦的。
曾经我来到过南京,当时我就爱上了这座城市,她的美丽、她的温厚、她的低调、她的博仁,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说起来可能矛盾,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就好像一位历经沧桑风雨的青年人。有着历经风雨后的低调与内敛,也有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见过炙热的夏天、多彩的秋天,或会爱上这座城市的美丽,也是到今天,我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她的悲痛。各大高校官博、江苏各媒体官博变暗的头像,公祭日前夕的各种铭记历史的活动,在十点一分拉响的警报声等等,无声又有声地倾诉着她的悲痛。所幸,战争已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整装继续前行,这才会是历史给我们最好的赠予。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十一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全世界人民也不会忘记,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南京大屠杀中的惨绝人寰,爱好和平的人们记忆犹新、永生难忘。历史记载: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残忍地进行杀人比赛——两人从无锡的横林镇,杀到常州的火车站、镇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个杀了106人,另一个杀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于是两人以杀150人为新的比赛目标……听到这样的故事,回忆惨痛的历史,每个人都会强烈谴责侵略者对人权野蛮的践踏。
国家档案局公布的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中,有几位普通人面对大屠杀的表现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馆的小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拷贝日军军官送来冲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庙当中,辗转同学吴旋之手,终于保存到抗战胜利,成为南京军事法庭审判的一号证据;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为难民撑起千疮百孔的“保护伞”,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含泪记录侵略者暴行,挣扎写下心路历程,成为中国版“安妮日记”……这些珍贵资料片,记录了中华民族心灵上永远的创伤,更让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无可辩驳。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会在灵魂上生病。然而,确有人得了健忘症,确有人的灵魂已经生病: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在遇难者“30万”这一数字上大做文章,以此为突破口否认南京大屠杀;又如,日本篡改教科书,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谎言”……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绝不容许否认历史和任意篡改!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十二
警钟长鸣,声震寰宇。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如振聋发聩的警钟,将我们带回那段千创百孔、危亡艰难的历史时空。82年前,日本侵略者侵入金陵古城,制造了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多万同胞惨遭屠戮。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乳臭未干的孩童、憧憬梦想的青年、慈祥善良的老者……然而,街头巷口的欢笑在炮火中哑然无声,繁华闹市在枪口下黯然落幕,累累白骨对着习习江风哀鸣。一瞬间,美好都湮灭在杀戮之中。
今天,我们沉痛哀悼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庄严祭奠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献出生命的战士,也将这段饱含血泪、屈辱的惨痛记忆,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这是一次回溯苦难的精神洗礼,当历史与现实在此时邂逅,幸福安稳变成了满目疮痍、自立自强替代了任人宰割、国力强盛替代了积贫积弱。回首屈辱与苦难的记忆,我们更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国家强大才能不受他人之侮。正因此,唯有奋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遇难同胞最深切的哀思和最庄重的祭奠。
历史的不幸,我们不能忘却。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举国之辱永世难忘。“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铭记历史中的不幸,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沿着复兴之路砥砺前行,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以史为鉴,居安思危。血泪悲怆的警示呐喊,犹在耳畔。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会被欺的惨痛教训,就在眼前。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以强大的国家实力护佑百姓岁月静好。
铸剑为犁,任重道远。望着“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8句话,正因这不能忘却的战争之痛和深重苦难,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更懂和平之不易,弥足珍贵。我们在此特殊时刻传递向往和平、坚守和平、共建和平的祈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我们坚信,只要世界各国愿意携手同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必能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十三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__周年纪念日。颇有感触。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__周年。__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
12月13日,不是普通的日子;12月13日,是我们的国耻日!这巨大的伤痛无法平复。我们在理智上实在不愿再抚摩这伤痛,不是我们太狭隘,揪住历史旧帐不放,而是日本有人不断地朝我们的旧伤疤上捅刀子。教科书掩盖侵略历史;首相、阁僚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周边事态法及近日出台的新防卫大纲指针矛头直指我国。令人气愤的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铁血罪行,他们竟然赖帐,死不承认,谎说“南京大屠杀虚构”!又是出书,又是开会,群魔乱舞。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受尽屈辱和祸害的中华民族岂能容忍!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观看心得(热门14篇)篇十四
83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民族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83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83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公祭日,也让每个普通中国人找到带着历史感的活法。它让史书上的文字变得意象丰沛,让每个人的生活获得了历史的重量,也让一个民族的几代人之间,有了心传和默契。正是在这个低头默哀的瞬间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异,仅仅成为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个。
有象征意义的是,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抗战纪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周年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纪念日”。此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仪式。领导人参与国家公祭,是国际惯例,也是规格和意义的象征,更与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互相呼应,表达了整个社会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12月13日,为同胞默哀,为中华祈福,在灾难的创伤中培育人道态度与和平精神,在屈辱的历史中学会自立自强。今天,我们这样缅怀历史,正是要历练出迎接美好未来的气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