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不禁让我思考起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著名作家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分享心得。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一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会觉得这种类型的写作很平淡,把生活中的一件事以及观点看法一一叙述开来,曾经读《人间失格》,《我是猫》都有这样的感受。
那是平凡的生活,普通人的感受,就像一个人一直用一种令人昏睡的语调断断续续的讲述故事,而故事本身同样平淡无奇。可是当你真正透过文字,看完整本书,却又觉得回味悠长。那些作者书写的普通人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实。面对“威严绝对”的父亲总感觉无话可说,相处的时候会感到心累和尴尬,却又有那么些瞬间很心疼那个已经年老逞强的父亲。
哥哥的永远是母亲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十五年过去了,她也还总是回忆起那天一切的细节,不断深挖,想着哥哥每一个举动的意义。我想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妈妈赋予了它,期望了它,就像把路旁的蝴蝶看作是哥哥的化身一样。而“我”对于这一切感觉尴尬又不适,毕竟不是母亲,最后“我”也真正成为了父母,慢慢的,”我”也开始变成了母亲,那些自己明明曾经很不希望成为的样子,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再一次的循环上演,在失去之后才开始理解,可是就像作者所说的,总有些事情来不及,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亲情散落在那些家庭琐事,父母子女关系之中,闪着点点微光,却又被那些压迫的生活所埋没,让人很难看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二
从医院回家,桌上是那本新拆封的书《步履不停》。
写在书前的那句话我很喜欢:步履不停,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来不及对崇拜的哥哥,对因为救人而离世的哥哥说一句“再见”;
来不及对母亲,对一直活在哥哥童年记忆里的母亲,说一句“爱你”;
以及对过去四十多年的自己,对当下失业的自己,对茫然的未来,说一句“加油”。
人生短暂,我们总有些来不及。书中的人物,有太多来不及说出口的话,来不及表达的情感,在每个类似相同的昨日到来时,如论当时拥有了怎样强烈的'情感,都被湮灭。
电影《失孤》曾帅说:原来我担心,我来不及长大,没找到他们,我就死掉了;现在我长大了,我又担心,我来不及找到他们,他们就死掉了。
这样的心情,正是书中的“我”的感受,贯彻在书中的每一一个字里行间,默默跟随我们阅读的萦绕在心间。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三
作者:栗栗子。故事不错,叙事手法不错,但觉得整本书有点抑郁的氛围,看着挺心酸的。可能是我们家忘事也快,即使前一天吵架吵得很严重,隔天也能和好如初;即使父母比较疼爱某个孩子,兄弟姐妹那一秒会觉得爱有区别,但下一秒也没放在心上。所以对我来说,我记忆当中的家庭,虽然充满着争吵,但也有许多太平存在,即使每个人都有过错,但因为是家人,所以也原谅了所有。
我读这一本书,每次读到家人祥和、温馨的片段,总觉得故事要走向好的方向了,比如跟父亲的谈话正常点了,但要么次子突然发脾气,要么父亲突然发脾气,导致整个故事变得那么心酸,好像所有人都不原谅对方、也不被原谅一样。
或许此书便是为了表达步履不停,已经造成的遗憾始终无法弥补吧。但我心中仍然对家庭的包容与爱怀有无限期待。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四
很喜欢这种温情的文字,又特别害怕看,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敏感之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八个字,小学时就学到过,却从来没能理解它的意思。转眼间,成了24岁的大姑娘,总感觉自己还是原来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又觉得自己饱经沧桑。看这本书时,我总会想起父亲,要是他还在,那该有多好。
父亲留给我的记忆,是小时候他在外打工,妈妈带我打电话给他要糖吃,是我上高中时他一月一次大晚上的接从县城回家的我,是他在家门口颓废的坐在小椅子上孤独的背影,是他在医院检查鼻子时痛苦得泪流满面的面孔,是他在床上疼痛难忍的打转转又不停地喊我名字,是他在我高考期间凌晨发消息安慰我说他睡眠很好,不要担心,是他微张着嘴呼出的`口臭气味,是他在我赶回之后手掌的温度渐渐褪去......
呵……我为什么要在大晚上的写这些,五六年了,一直无法释怀,逝去的人并没有消失,他们的面孔反而更加清晰与深刻。要是我是漫画家,我一定会把父亲的记忆全部画出来。
书中的母亲思念着逝去的儿子,而我想念我逝去的爸爸。
人生总有一些来不及,这些遗憾,会跟随我们一辈子,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生命总是在不停的更换交替着,未来等我有了孩子,我也会有新的羁绊与牵挂。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那么,就先做好还来得及的事情吧,比如,温柔待妈妈,常给妈妈打电话,多回去陪陪她。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五
看完了《步履不停》,有一些感触很深。虽然这本书的笔触不是很深,词句也并不是那么的优美,甚至于还有点像是个人一种负面情绪的抒发,但是我很有感触,有些话如鲠在喉。
回顾生活中的`我们,有没有还没有对身边的人说的话,想做的事。
如果有,一定要趁早,趁我们还活着时;
如果有,一定要趁着身体还健康,肩上的担子还能担当;
如果有,一定要趁着还有一颗年轻的心,还能有汩汩的血流动。
这些,都是作者想要教会我们的思想。
同时,也是我,作为一个病人,一个只能捧着书阅读的人,给你们的忠告。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六
不知不觉中理性越来越盖过感性了,最近每天闲暇的时光很多,但却懒得思考,懒得感受。我们对死亡有了真正的认识应该就是从亲近的人一个个开始离开我们的时候开始,从死亡无所畏惧的时候应该就是我们生活得最安逸自得的时候吧。
以前听到谁家的谁谁怎么样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很远,去年过年那天突然听到经常来我家拜年的叔叔去世的消息,不知不觉鼻尖一酸,不由得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是同龄人啊,我突然就意识到了永远和陪伴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每次离家上学,爸爸或妈妈,甚至弟弟都会出动来送我到车站,同学们都调侃我说,多大人了,还要爸爸妈妈送,如果换作以前的话,我这么爱面子的人肯定就会勒令爸爸妈妈不要送我了,但开始懂得珍惜这些在一起的时光以后,我一点都不觉得有多丢人,我可以独立,但不能独立到让爸爸妈妈觉得他们不能为我做些什么。我们一天天长大,对她们的依赖和崇拜一天天减少,这对他们太残忍了。
坐在图书馆里不知不觉打完这些文字,不知不觉又难过起来,好像一直在辜负父母的期望呀。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七
和良多一样,小时候的自己对父母充满了崇拜。上小学时,父亲对我而言就是万能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学业上遇到的重重难关,还是生活中产生的古怪问题,父亲都能为我解决。修电器,干农活,答疑解惑,上下学接送我和弟弟,也能很快和我们打成一片。听爸爸讲他过去的光辉实际,也是白听不厌,同时也享受着父亲以我为荣的快乐。童年的回忆里,妈妈则是扮演着严母的身份,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拿着一捆竹棍,不听话就抽我,经常能被打出血,皮开肉绽。是真打啊,去年和室友聊童年的时候,兴起时翻自己的旧伤还能窥见过去被家暴的“阴影”。
等到长大一点后,父亲的眼界在“见多识广”的我们眼里变得短浅且狭隘。曾经父亲津津乐道的光辉事迹在我们眼里也成了吹嘘,再加上母亲曾经对我们的家暴,导致之后我看到母亲都会蒙上一层恐惧的情绪,而弟弟也是直接和父母杠上了,拳脚相对。在外人眼里乖巧内向的孩子将浑身的刺都对准了家人,猜测,怀疑,否定,隔阂,冲突,再加一点点的温馨,构成了整个家庭的全部基调,敏感且脆弱,谁都不肯妥协,终于两败俱伤。也曾一度想要逃离,逃离生我育我的父母,逃离这个生长了十多年的城市,越远越好。
直到后来,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靠在父亲的背上时,父亲头上的白发晃得刺眼,曾经能给人挡住风霜的背似乎也随着时间而逐渐弯曲。而妈妈也时常隔一段时间就去染发,以此来掩盖她那成簇生长的白发。谁都不服老,可谁都会老。
我只能不知所措地远远看着同样不知所措的父母。
父亲还是爱津津乐道他的过去,母亲还是如过往一般尖酸刻薄,只是再没提过她的竹鞭。从前的父母霸道固执,不可理喻,现在依然固执且不可理喻,但似乎也能开始理解。没有真正经历失去过亲人,但也曾做过多次亲人逝世的梦,每次醒来都是泪湿枕头。也曾在梦里哭出声,醒时父母关切的眼神告诉我,还来得及,还未失去。
还未失去,可从未珍惜,或者说正如良多“顺着眼前的状况随波逐流,事后却反悔不已…”在外求学,却几乎从不给父母打电话,每次父母打电话给我,询问我在何处,絮絮叨叨地想让我的未来往他们期待的方向,这时候就会嫌他们唠叨。回到家中,也是更多地将自己封锁在房间,关闭亲人沟通的渠道。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但似乎从未真正进行交心。父母觉得我们还是孩子,所有决定都是不成熟,我们笑他们或许迂腐,不懂变通,囿于“短浅”的眼界。互相不理解,或者说互相不愿妥协,固执地监守自己的阵地,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一个和良多家庭非常相像的相处模式。有欺骗,有猜疑,有抱怨,有冲突,累,也时常充斥着负面情绪,而更多的是温馨。而温馨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时关怀躲藏在欺骗和冲突背后,害怕对方担心,害怕对方误入歧途,也会有恨铁不成钢。
有时候会想要向父母表达爱,但有些亲密的话,对最亲近的人似乎总是说不出口。人生路上,步履不停。至少现在还来得及。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八
双11的时候,从网上买了很多评价很高的书,其中就有一本《步履不停》。昨天收到之后,我利用昨天和今天的空余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是一本思念父母的书,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讲横山良多作为家里的次子,在大哥的忌日这天,带着一个刚娶的拖油瓶妻儿,回父母家,和父母姐姐团聚的故事。这是一次有回忆的家庭聚会,因为再往后,横山一家再也没有这样聚过。作者是枝裕和把故事写的跟绝大多数日本优秀电影作家一样,细腻温暖,平淡如风又令人回味无穷。我历来就喜欢这样温暖平静的调调,但是由于我的父母还不算老,我更多的是想念起我的爷爷奶奶。
我真的失去了我的爷爷奶奶了,他们都只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而立之年的我,周一到周五白天要忙工作,晚上回家要陪孩子,周末也是自己带孩子,时间被挤占得满满当当,又呼啸如白驹过隙,根本没有闲暇和精力去回忆去怅然。
但是我又清楚的知道,他们都活生生的在我的脑海中,他们都很安静,在暖阳午后的台阶上,我奶奶带着棕褐色的毛线帽,低拢着头,打着瞌睡。我爷爷呢,也拿着不知道哪里抓的瓜子,在奶奶身旁呆呆的安静的磕着瓜子。他们都好好的,安安静静的在我脑海的角落里。只有在我哄赛赛睡觉了之后的安静晚上或者在我读了《步履不停》这样的纪念亲人的书本之后,才会是我走到了他们的跟前,我奶奶会马上抬起头,把耷拉下来的帽檐扶上去,发现头发乱了之后,再把帽子捋下来,把发簪子取下,重新把头发全部梳簪到脑后,再戴上帽子。我爷爷则会愣愣的看着我,把手里的瓜子递给我。
10月27日,是爷爷的百天祭日。我本来是不记得这一天的,但是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带着家人在老家叔叔家里拜祭爷爷,赛赛在家里不听话,到处乱跑乱窜,我一着急就醒了,醒来是凌晨五点多,过了一会,凌晨5:52的时候,叔叔在家族群里发了“父亲的百日祭文”,我才知道,那天是爷爷的百天祭日。等到7点多的样子,我起床去给赛赛煎鸡蛋,好好的煤气灶说什么也打不着,煤气费也充足,按压开关也冒气,火星也挺大的,但是就是打不着火,最后,我找出打火机点了一张纸,伸进灶台中才把火苗点起来。我还跟赛赛妈妈说要换燃气灶电池了,但是到中午赛赛妈妈做饭的时候,又什么事都没有,一点就着。
这样的怪事,还在爷爷入土那天发生过。本来那天出奇的热,下午两三点该去给爷爷烧纸钱,又正是热气正盛的`时候。结果下午我们全家上下准备出门去坟上的时候,天突然阴了下来,等到我们把纸楼纸钱都烧好了之后,天又放晴了。或许真的是爷爷的在天之灵在显威吧,因为我的爷爷在糊涂了之后,也是不认得人,只认得钱的,烧纸钱给他的时候,他应该是知道的。
奶奶却是出奇的安静,无论我怎么去回忆过往的奶奶,她都是一个敞亮的人,是一个脾气大的急躁的人。她说她喜欢安静,但是待人处事的做法,却是让她的家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热闹的人,从平常的家常唠嗑,到春节期间四面八方赶来的给奶奶拜年的长辈晚辈。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去奶奶的房间里睡觉,一直到上初中高中,仍然还要去她那睡觉。她还养猫猫狗狗,丢了猫还会四处去找。现在她这么安静,让我很不适应。就像她走的那天一样,风轻云淡,轻轻的走了,甚至都没等一等我这个长孙,我都跟她说了,我机票都定好了再过三天就回来了呀。她没有等我,去年十一回去的时候,她一再嘱咐我要我多给她打电话,怎么走的时候又舍得这么干净轻松呢?我给她八百块钱要她买东西吃,回头她就给了我一千,哪里还有对孙儿如此操心的奶奶呀?可是奶奶很安静,很慈祥很平和的走了。
如今,我已经模糊了爷爷奶奶过世的日子,渐渐的,我也模糊了他们的生死,当我想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就鲜活的在我的面前,晒着太阳,磕着瓜子,我心里装着他们,他们心里装着我这个长孙。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九
又到了一年之中不得不回家的日子。“我”与妻子,和她的儿子一起坐在列车上,商量着这次拒绝父母留宿的托词。不是不想念,也有许久日子没有看望他们了,只是一想到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带着新婚妻子的我,内心不免忐忑。然而,仅仅几年之后,自己是无比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
“我”,已步入中年,却刚与一位带着男孩的女子结婚;甚至于回家那天,还未收到新工作的面试通知。这就是是枝裕和笔下的男主角,与同样碌碌无为的我们在无数瞬间重合。不知是否可称为近乡情怯,我们和“我”一样,在归家时,内心都隐藏了一些不确定,甚至于害怕面对自己的双亲。也许是期末成绩,也许是曾多次向他们索要生活费,也有可能是忧于父母的唠叨。
即使没有书中的那些巧合,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这么多足以让我们害怕的存在。“我”是害怕的,所以忐忑地度过了这一天。连临走之际,也都未曾与他们好好告别。生活是残酷的,你再想告别时,他却告诉你,已经来不及了。
父母在我们成长时,也迅速衰老着。从夹杂着银丝,到两鬓斑白。在这快速的衰老面前,我们也只能手足无措地面对着同样手足无措的双亲。或许过去内心还隐藏着儿时的怨怼,可你也知道,在这么多年的幸福生活后,它们早已随风而去。在这各自余尽的日子里,我们所能做的是,珍惜以后每一次的相聚,做好每一次的告别。
不要爱的太迟,有些心意,不可等某个日子;不要爱的太迟,有些告别,不能留给下一次。步履不停,错失太易,请,在余生放慢些脚步吧。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十
写家庭,怀念父亲,母亲,回忆童年类似这样的小说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够脱颖而出却不简单。
看到前面的一百来页,觉得就很奇怪,为什么要叫步履不停呢?我相信别人写文章肯定不像我这样随便的吧!越到后面才是越来越明白,原来这就是母亲所喜爱的一首歌里面的一句歌词啊!
当一家人在一起的这一天,母亲翻出了旧日的cd。从歌声中所有人的记忆似乎回到父母亲年轻的时候,母亲去车站等待父亲的过程中作为儿子的我第一次听到看到母亲陶醉的样子,那是不一样的母亲,有着光芒,或许又是一种落寞……无限延长在儿子的心中。
优秀的大儿子为救他人而死去,使父母亲永远不能忘怀,以至于对被儿子救起的人施以心灵的酷刑。
真的是困惑我啊!
人总是在行走,步履不停,停下来的那一刻是什么时候呢?或许死后,我想死应该分两种: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身体上的。
记得有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身体的死亡,第二人次是人们对她的遗忘的死亡,第三次是亲人,朋友对她的遗忘的死亡。就先说这么多吧!!
天气好好的早上,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十一
读书以后,时常隔半年才回家两周短暂见面。记得两年前大学毕业,第一次赶上在家过生日,妈妈特地叫了一大家子人去酒店。那一年很奇妙,就我一个孩子放假回家了,突然成了饭桌上的主角,我不安又装乖起来。饭后,妈妈又要带我去棋牌室,听阿姨们夸我,她再谦虚说“哪里好”的样子。我有时候很喜欢妈妈这样简单的小心思,也喜欢和妈妈走在一起,别人说“哎呀,你还有这么高的女儿”,妈妈笑得样子。
和家人都很久不见,很奇妙。在学校会尽量一周一次的频率打电话,有时候看到群里消息没必要不会主动回复,就会收到私信问你在忙吗?我的性格不太会寒暄,我或许也知道家人会惦念,但不知道怎么表达亲切。我会看到父母的白发,意识到他们老了,但是我还没长大,懊悔又难过。我避免看到这些真实,所以我总是拒绝去深思,去听他们说生活。
读书太像象牙塔了,我躲在里面心安理得,但知道现实往往充斥着太多不安与烦琐。可是因为我理直气壮做个孩子,所以不管父母老了,这让我偶尔有些歉疚,但还是没有行动。
我知道我爱我的家人,也知道岁月步履不停,但总觉得自己不够光亮,所以不知道如何坚毅坦承去听岁月的叮咛,一同抵御流淌的时光。我总希望大家自己好,这样就心安理得了。不行啊,还是要主动去爱,去分享。好像错过了彼此的时光,都会小心地不知道如何靠近和分享。如果我愿意清醒就好啦,不等我的话,就期望我快点跑起来啊。
但即便我眼看着父母年华老去,我却什么都没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远远看着同样不知所措的父母。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十二
最早接触是枝裕和,就是这部同名电影。一贯的胶片风格为故事抹上怀旧的色彩,夏日高温直射下变形的公路,透过层叠的树叶罅隙投下的光斑,老式庭院里玩耍的孩童,细琐中一切都这么温柔,温柔而又克制。
电影或者是书其实只是叙述了40岁的良多带着二婚的妻儿回老家的一天。大概每个非独生子女家庭都会面临父母没法做到对每个孩子都绝对公平这样的问题吧,在三个孩子的传统家庭中,良多是相对受冷落的一个。备受期待的大哥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孩子牺牲而成为父母心中永远的痛,更成为良多心中过不去的坎。
活着的人是永远无法跟逝去的人比的。
东方传统家庭的含蓄使得整个家别别扭扭。
等到后知后觉的良多终于明白了父母,谅解了父母,却早已来不及了。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十三
看完,竟然泪水模糊了眼。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衰老,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而死亡,更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衰老和死亡都是不可逆转的。
小说以缓缓的笔调叙述着主人公和父母在一起的两天中的所思、所感、所想,看似作者对父母的不耐烦,却字字句句体现了主人公的后悔和遗憾。
早逝的大哥是藏在母亲心中无法释怀的痛,这种痛,就连作为老二的小良也不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不是母亲,他体会不到母亲的痛。而这些痛也只能用“恨”来转稼。我感觉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没有人可以恨的话,就只能自己承受痛苦了。
所以让那个用儿子生命换来生命的人,承受一天的不自在和不安,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母亲为此失去了最爱的儿子。
其实小良是深爱自己的父母的`,文中几次提到答应陪父亲去看一次足球,却没能如父所愿,没有让母亲坐上儿子买的车,这成了父母去世后,主人公后悔不止的原因。
所以趁父母还在,好好陪陪父母,陪他们说说话,散散步,吃吃饭,看看电视,有一句话,不仅对于恋爱中的人适合,对于渐渐老去的父母更是适合,那就是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
不要光顾着自己的自由与舒适,不要嫌母亲唠叨,不要嫌父亲越来越孩子气,年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孩子的爱和关心!
2023年步履不停读后感大全(14篇)篇十四
记得第一次看到“步履不停”这个词,是淘宝一家卖的很好的女装店铺,当时想店主也太文艺了,难怪衣服也会卖的这么好。今天看到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书名啊,抱着读读看的心理,翻开第一页,结果第二第三,一口气地读了下来。
一篇纪念父母题材的小说,跟很多这类小说不同的是,作者除了写父母的优点,更多的是通过生活琐碎小事写父母的缺点,父亲的霸道暴躁母亲的挑剔虚伪,作者也不回避自己对父母的那种厌烦情绪,但字里行间又充满温情,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从来都不是完美,人也是,我们不能接受别人身上的缺点,但也迷恋他们身上的种种优点,爱与恨总是很莫名其妙地交织在一起。比如自己有时候打电话听着母亲唠叨些没用的小事,用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干涉别人的生活,总是不自觉的恼火。但一听到母亲说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又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心疼,总是想去多赚点钱给母亲一个好的安逸不会因为金钱而操心晚年生活。也许这就是肯在骨子里的一种叫亲情的东西吧。